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3 09:32:08| 人氣1,268| 回應2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洗浴的歷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明明只是法國的《洗浴的歷史》(廣西師大,2005),卻宣傳成西方甚至整個人類的「洗浴史」:

「人類文明進程中,沐浴並不是唯一的身體清潔方式。某個時期(指十五世紀黑死病流行時的法國),疾病流行,人們認為水能將病菌帶入體內而遠離浴室,頻繁更換內衣及裝飾外衣保持清潔(類似的,十九世紀巴黎爆發霍亂,但因疾病衛生觀的改變,人們經常沐浴以驅病健身);而另一個時期(工業革命時資本主義的中產階級),認為冷水有治療和健體的功能,如斯巴達的孩子從小便泡在冷水裏強身,但不是為了清潔;直到近代,隨著城市對水的廣泛應用,人們才逐漸把身體的清潔與水聯繫起來,沐浴才成為生活的必要部分。身體清潔經歷了擦拭、局部清洗、沐浴的過程。

作者(喬治‧維伽雷羅Georges Vigaello,巴黎第五大學教授,高等社會研究院導師)以大量史料和文學作品中的生動例子,描述了西方人“行為舉止文明化的進程”,洗浴的歷史於是透現出一部“社會文明發展史”。」

還不是濫用德國社會學家埃利亞斯的「文明進程觀」,人類的身體清潔一定依書中法國的「擦拭、局部清洗、沐浴」。

旣然你那麼有意見,那就参考作者的以下章節,寫部《中國洗浴史》:

第一部分、令人不安的水。第一章,侵入人體的水——乾式清潔。第二章,消失的行為——公共蒸汽浴室和盆浴浴室、私人沐浴。第三章,水在從前帶來的歡樂——混雜的男女、上帝饋贈的歡愉。

第二部分、與水無關的清潔。第一章,隱藏的和外露的身體部位——消滅寄生蟲、臉和手的清潔、外衣代表身體、周圍環境的清潔第。第二章,皮膚和乾淨的內衣——內衣和汗水、內衣和目光、頻繁換內衣、煞費心思的外表。
第三章,外表——地位特殊的清潔衛生有清潔作用香味。

第三部分、強健身體的水。第一章,皮膚的舒適感覺。第二章,冷水和新能量。第三章,自然和裝扮。第四章,城市和住所周圍的氣味。第五章,沐浴和局部清洗。

第四部分、保護人體的水。第一章,觀念的轉變。第二章,水的廣泛應用。第三章,理想化的窮人衛生。第四章,消滅細菌。第五章,浴室的私密空間。

我又不是「屎」家,不幫「人類的身體清潔史」擦屁股。
以人類現代的耗水速度來看,不知那天會從「沐浴」退回「局部清洗」或「擦拭」?

不用那麼麻煩,不穿衣穿鞋、沒衣物悶住、身體就不會太臭,那還用「擦拭、局部清洗、沐浴」!

那豈不成猿猴了?

這樣才高貴的夠野蠻!

台長: 阿楨
人氣(1,268) | 回應(2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頭髮的歷史》
此分類上一篇:《流浪的歷史》

飄然
哈哈,有趣!
若果沒有洗澡的進化史,恐怕現在我們還是髒兮兮呢~
2007-04-23 20:12:22
阿楨
髒之為髒斯淨也!
2007-04-24 08:14:53
圖博館
西媒:中國人兩天洗1次澡印度人每週洗1次頭

西媒竟稱,在全球化尚未完成的階段,有關飢餓、生態和不平等的爭論此起彼伏。但此前一直被我們所忽視的是國與國之間在衛生習慣方面令人憂慮的差異,據西班牙《國家報》2015-06-報導稱,歐睿信息諮詢公司幾個月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巴西人平均每週洗澡12次,哥倫比亞人和澳大利亞人分別為10次和8次。緊隨其後的是印度尼西亞人和墨西哥人,平均每週7次。在這項特別的調查排行榜榜單的末位是中國人,他平均每兩天洗1次澡。印度人每週只洗一次頭。
  報導稱,法國人、美國人和西班牙人平均每天都會洗澡。令人驚訝的是,除中國之外,排名靠後的還有土耳其人、德國人、英國人和日本人。或許有人會認為受訪者的坦承比起調查結果更有價值,但是調查者強調氣候的多變性為調查結果提供了堅實的論據。坦率地說,畢竟濕度越大,人們越需要保持身體的清爽。
  英國《每日郵報》兩年前的一次報導曾為此痛心疾呼,因為他們發現幾乎有一半的英國人並非每天洗澡,例證就是哈利王子。這位未來王位繼承人的弟弟曾經公開承認自己已經有兩年沒洗過頭了。除了那些聘請頂著亂蓬蓬、臟兮兮的頭髮的模特做廣告的時尚設計師們,主張輕鬆對待公認洗澡次數標準的支持者們也大有人在。
  報導稱,一些生態主義者稱,應當控製家庭用水,還有另外一些環保友好人士對使用含有硫酸鹽、苯甲酸脂類和矽酮成分的清潔用品的危害性發出了警告。無論主張哪種觀點,其實都未得到大多數皮膚病學專家和其他利益攸關者的支持。
  有關洗澡這事兒,其實說來話長。2015年2月,美國知名科技博客網站Gizmodo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出,生態已經成為一種市場營銷策略,在20世紀初這樣的營銷策略促使美國人對一些產品產生了近乎於痴迷的態度。她提出,香皂、除臭劑和牙膏等產品的生產企業製作大量廣告,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習慣,迫使消費者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它們的產品,甚至威脅人們稱,如果他們不使用除口臭或者除汗產品就會遭到社會排斥。
2015-07-01 08:41:24
圖博館
報導稱,20世紀個人衛生也曾成為兩性之間的一場爭論。瑞典的愛生雅集團(SCA)幾年前公佈了一項研究顯示,在瑞典洗澡時間也被視作一項評判兩性是否平等的參考指標。調查顯示,其他國家女性洗澡時間長於男性,而在瑞典,女性的洗澡時間短於男性。該調查還關注了其他一些個人衛生習慣,如脫毛、使用化妝品和指甲護理等。根據該調查,84%的受訪男性和女性認為,理想的女性永遠應該是注重腿部脫毛處理的人。但是,只有51%的受訪者認為“理想男士”應該使用古龍水。
  報導稱,個人衛生問題對於巴西人和中國人來說或許意義不同,他們可能永遠無法就此達成一致意見。
  回應
  中國人沒體臭好不,除了夏天誰會天天洗
  中國地理跨度很大,其他地方尤其北方西北不知道,東南沿海不缺水,起碼我們福建多數人就是一天洗一次(晚上睡前),夏天看條件,一天幾次很平常的……更南面廣東廣西海南估計洗的更多.中國這麼大,最煩被代表.
  我每天都洗澡,夏天得洗三四回啊,躺槍了       
  兄弟,省點水吧,身上這麼髒嗎。 
  大哥,南方夏天天氣熱時候,那身汗不洗受不了啊…在南方讀書時每天洗三次澡的
  在廣東,你每天洗一次試試,自己都感覺不舒服,膩膩的。夏天每天沖涼N次,中國人誰像老外似的一身的味啊,另外這是有地域差別得好吧?我家在西北這邊,除了夏天最熱的那幾天基本就是隔兩天洗一次澡,去南方玩的時候恨不得天天呆在浴室裡不出來。西方這些調查怎麼這麼不嚴謹?
  巴西,印尼哪些地方,給國人的話每天都衝N次,比他們乾淨多了。氣候不同,自然容易出汗的程度不同!
  典型的西式導向報導,美歐至上嘛,怎麼不說說美歐體味之重。本性難改,滑稽可笑
關鍵在於,中國人沒有老外那種普遍都有的大汗腺(體臭源頭)。
  我們一個星期洗一次也沒他們身上那味。他們還以為別人也和他們一樣一身狐臭啊。
兩百多年前歐洲人一輩子也洗不了幾次澡啊
老子的德國前室友一個月洗一次碗!
這就跟西方媒體說中國公廁是蹲的一樣,完全不考慮人種地域差異。 
蹲式公廁是文明的表現。西人的坐式公廁,噁心,野蠻。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06_30_325085.shtml

另詳參【圖博館】:《洗浴的歷史》《臭美的馬桶》《氣味》《鼻子》 《嗅覺符號》《挖鼻史》
2015-07-01 08:42:27
圖博館
何處解急:廁所的歷史
作者:(法)蓋郎 2015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部有關廁所的另類文化史!有趣的文學片段、散落的史料軼事豐富多彩!通過廁所,管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  
羅歇- 亨利·蓋朗編著的《何處解急:廁所的歷史》亦庄亦諧地介紹了從中世紀到當代的歐洲尤其是法國的方便處——盥洗富的歷史,以及由這個地方折射出的時代文化和習俗,由此闡發了「本能需要」與「理性規則 」的關系。

目錄

噪音和氣味
第一章 「當心尿!」
尿的妙用
粗獷而精致的中世紀
糞便的詩意
忸怩作態的人們
最早的建築學關懷
第二章 便桶椅,托馬斯和布爾達魯
隨意小便的時代
拘束的屁蟲萬歲!
某種小壺
在椅子上接待別人
閣樓上的廁所
巴黎那些該死的糞便
第三章 「澤菲爾」最后的歌唱
往哪里放氣
永遠忠誠的「托馬斯」
「英國式」廁所?
公共衛生問題
菲菲師傅逃到了鷹山
第四章 公共衛生建設的起源
大便藝術的終結
巴黎,腐臭的作坊
令人作嘔的環法旅行
張着嘴的便盆
學校里的廁所
法令最后落到了何處
利維坦的內臟
第五章 條條大路通陰溝
奧斯曼的大樓味兒大
迷人的法國城市
整治垃圾場
通陰溝者貝爾格蘭
褐色騎士
街道上的公廁
第六章 如廁的規則
衛生工作者和巴黎的爛房子
勒·普雷的弟子們的控訴
蒙日學校的上蠟坐便器
抽水馬桶的頌歌
衛生間在里面!
神奇的放屁蟲
第七章 破壞自由的法律
未受關注的問題
塞納河病人膏肓
一位耶穌會士的介入
普貝爾,集體主義的省長
鷹派分子的抵制
第八章 巴黎的男用公共小便池和街頭茅房
幾千所小房子!
體面的茅房
火車上請憋一會兒!
第九章 在愉悅和謹慎之中
阿謝爾精神
啊!多麼舒服的衛生紙
塞納河邊的廁所史
人人都能使用的流動公廁
新的糞便危害
艱難的回歸
收回
2015-09-04 10:14:41
圖博館
港澳台學生“北上”求學:被大澡堂震驚馬路太危險 2015-09-12

許多港澳台學生在今秋負笈大陸,開始大學生活。他們最擔心什麼、最吃驚什麼,什麼令他們印象深刻,他們如何看待大陸同齡人……帶著這些疑問,中新網記者採訪7位港澳台學生,聽聽他們怎麼講。
  為什麼來大陸唸書?
“內地發展真的很快,如果一直待在香港只能做個井底之蛙吧,所以我想來看一下。”——李瑩瑩,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二年級,來自香港。
“我到內地上學,是因為長大了就要出去見識一下,學習獨立,畢竟澳門太小了。”——梁淑瑩,清華大學建築系一年級,來自澳門。
“未來我想要到大陸發展,這是一個比較快的管道。”——陳敏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二年級,來自台灣台北。
  大澡堂——第一堂“震撼教育”課
問到有無感到不可思議之處,7位同學有6位指出“大澡堂”,唯一沒有“抱怨”的冼穎琳,住留學生公寓,有獨立浴室。
  馬路不會過、字看不懂、長沙像鄉下、內地較危險?
北京馬路上人之多,超出了梁淑瑩的預料。她說:“我是有想過會很多人,可是沒有想過是那麼多,而且有時候會挺塞車的。”整個道路的環境,讓她感覺出校門之後“比較危險”。
  看彼此:陸、港學生更具侵略性
談及對未來的擔心時,不少人表示擔心課業跟不上,一來教育方式有隔閡,二來大陸同學都很強。
  專題 > 中西教育
加州英語和數學新測試:亞裔依然領先
  回應
澳門小女生還說長沙像鄉下,呵呵,真當內地人沒去過澳門嗎?       
醫學院那裡可能還真是靠近鄉下了       
前些年武漢一些二環外的學校,大一報導時多少人都哭了,生怕被騙到農村了,現在三環外都發展的相當不錯了
日本那邊就是大澡堂,有什麼奇怪的?
這幫人到底活在哪個位面?大澡堂全世界都有,各種健身房游泳館學校裡的沖淋間不都是一大間麼?
公共游泳池,沙灘什麼的算不算大澡堂?
少見多怪,廣東一些有集體宿舍的大單位還是有大澡堂的,這是燒鍋爐供熱的先進生產力和集體福利的標誌。
一個長久不堵車的城市實際上已經發展停滯了
自己人的教育資源都不夠還給她們,為什麼吃虧的總是我們。
言重了,我們還是玩得起的,港台玩不起才如此小家子氣,但螳臂當車毫無用處。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5_09_12_333989.shtml

另詳參【圖博館】:陸生來台 《洗浴的歷史》 真有哈台族?
2015-09-13 08:30:40
圖博館
為什麼北方人用手洗臉,南方人卻用毛巾2016-05-30 吳松磊

  中國南北洗臉方法的差異,早在1949 年之前就已形成。遺憾的是,在這個缺乏面部護理基本知識的國度,兩種方法都不能讓大家的臉更乾淨。
  除了“豆腐腦鹹甜之爭”、“粽子是肉餡還是棗餡”,中文互聯網上還流傳著一個更隱蔽、更普遍的南北差異——“洗臉用手還是用毛巾”。一般來說,南方人習慣用水浸濕毛巾洗臉,而北方人多用手洗臉後再用毛巾擦乾。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網上有多種解釋,有人說因為北方嚴寒天氣會凍硬毛巾,有人說北方水資源較少,搓毛巾時會浪費水。還有南方人直接開起地圖炮——毛巾擦臉更加徹底,南方人比北方人愛乾淨。
  北方人再生氣,也不得不承認毛巾擦臉更乾淨的說法符合大多數人的直覺:相比雙手,濕毛巾有更強的摩擦力和更大的覆蓋面,自然能更徹底地清除面部污垢。
  真的是這樣嗎?南方人洗錯了
  這種說法當然難以成立——南方人只需出一趟國就會發現,在更注重清潔、護膚的西方社會,幾乎沒有人會用濕毛巾擦臉。
  原因很簡單,像刷碗一樣把臉洗到一塵不染,非但不會乾淨,還可能適得其反。
  正常空氣環境下,人臉如果看上去比較“臟”,原因並非外界的灰塵顆粒,而是皮脂在作怪——臉上的油光、粉刺和青春痘,罪魁禍首都是皮脂。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要盡可能清除皮脂,它不僅能夠滋潤皮膚防止水分蒸發,還能形成弱酸性外膜防止有害病菌的侵入。
  皮脂的過度分泌才是問題根源。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量和雄性激素、氣溫、年齡、飲食都有關係。最常見的,就是在青春期較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刺激下,過量分泌的皮脂堵塞毛囊,形成的局部厭氧環境促使細菌繁殖,繼而引發炎症、出現痤瘡。
  因此,洗臉的目的應該是在對皮膚刺激盡可能低的前提下,清除掉皮膚表面的油污和代謝的角質,同時適度保留皮脂和水分。那怎樣才能控制皮脂分泌呢?
  用濕毛巾搓臉的辦法自然不可取——面部過分清潔乾燥反倒會刺激皮脂分泌,為青春痘大開方便之門。就算用乾毛巾擦臉,也應盡量避免用力過度,最好先拍幹臉上的水,再用毛巾輕輕吸乾水分。
  近年突然火起來的“洗臉神器”比毛巾更加危險,神器導致的過敏性皮炎病患讓眾多皮膚科醫生憂心忡忡,紛紛表示現代人的皮膚問題不是清潔不夠,而是“過度清潔”。
2016-06-01 10:33:38
圖博館
濕毛巾洗臉的另一嚴重問題是潮濕環境下細菌的大量繁殖。

大部分毛巾由棉纖維製成,親水性纖維素分子和毛細管作用有助於毛巾吸收並儲存水分,附著在毛巾上的皮脂、汗液、皮屑提供的食物和鹼性環境,也為細菌創造了適宜的生長環境。用水浸沒的毛巾,即使用力擰乾,濕度也會遠遠大於擦臉的干毛巾,上面的細菌會出現指數級增長。
  中國家紡協會在2014 年發布的《毛巾健康使用周期實驗檢測結果》中,所檢測的65 條濕用毛巾平均細菌量要遠大於54 條幹用毛巾,且在多數毛巾中都發現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大腸桿菌等危害較大的病菌。
  值得一提的是,濕毛巾會讓臉更“臟”長期以來並不為中國人所知,直到20 世紀8、90 年代,各種健康雜誌仍在教育讀者用濕毛巾洗臉,特別是母嬰雜誌,還有教寶寶用毛巾洗臉的詳細教程。
  因此,用毛巾還是用手洗臉與中國人的衛生觀念關係不大,只是一種習慣差異。那這種差異到底為什麼會出現?
  軍隊文化的塑造
中國歷史上,用手洗臉的方法一直都是主流。
春秋時期的“沃盥之禮”就是用手洗臉,“沃”是澆水,由一人捧匜負責澆水,一人端盤接水,盥洗者清洗完後才“盥卒授巾”,用手巾擦拭。
  沃盥之禮中的匜(上)、盤(下)組合示例
現代毛巾的出現,最早也是為了便於擦乾身體——由於毛巾表面的毛圈結構能帶來遠強於傳統布料的吸水性和摩擦力,17 世紀土耳其人把傳統的地毯編織工藝用於製作新娘沐浴儀式中的浴巾。
  不過,毛圈結構的織造相對複雜,且當時原材料只能是棉纖維,毛巾一開始只在奧斯曼帝國內部流行,19 世紀棉紡織業開始工業化後才大量生產。亞洲的普及來的較晚,直到1894 年日本才開始大規模生產毛巾,來自今治市的“鐵錨牌”毛巾經由開埠後的上海傳入中國後,葛巾等傳統擦臉布才退出歷史。
  中國人慣於用手洗臉再用布擦乾,毛巾的出現當然不能改變,只會強化這種習慣。那濕毛巾洗臉法又從何而來呢?
2016-06-01 10:34:05
圖博館
這很可能是受到(楨:日本)軍隊習慣的影響。

部隊行軍途中,受自然環境、集體行動限制,常常無法保證充足的水,有時飲用水都得不到保障。在一切從簡從速的前提下,為了盡可能節水省時,浸濕毛巾擦臉的方式是必然選擇。因此在軍校教育中,會刻意訓練學員用冷水和濕毛巾洗臉。
  據黃埔軍校二十二期學生巢英虎回憶,雖然有自來水龍頭,軍校生也統一用洗臉毛巾接水洗臉;第十三期學生李拔的回憶中,如果早操時被值班班長發現毛巾是乾的(說明沒洗臉),就會被嚴厲處罰。
  位於廣州市長洲島的黃埔軍校舊址,還原了當時學員使用的毛巾、洗臉盆、漱口杯
  國共兩黨共同的軍事色彩,也使雙方首腦不約而同養成用毛巾洗臉的習慣——據侍從回憶,蔣介石習慣把濕毛巾反復用力擰乾再使勁擦臉;毛澤東洗臉洗腳都只用一條毛巾,且從來不用香皂;鄧小平則為了節約從不擰毛巾,而是擠出毛巾的水分,以防毛巾過快損耗。
  軍隊的洗臉方法為什麼會影響到普通人?原因很簡單,除了講究體面的社會中上層,當時大部分人並沒有每天洗臉的習慣。南方各省長期戰事徵發的數千萬士​​兵,退伍後不可避免會把軍隊的生活方式帶回家中,影響到整個社會。
  同時,蔣介石1933 年發起的,強調“生活軍事化”的新生活運動也強化了這一習慣。雖然在新生活運動相關文獻中找不到用毛巾洗臉的規定,但1942 年國民政府頒行的《小學課程標準》中的洗臉法明顯是軍隊翻版——
  “洗臉的時候先用毛巾浸濕,擦了肥皂,在臉部、頸部、和耳後擦抹周到;隨後,用水洗去皂沫,再在臉部、頸部、和耳後細細的擦抹乾淨。”
  1932 年出版​​的《開明國語課本》中,第一課《早上起來》就有濕毛巾洗臉的圖畫。圖為2005 年影印出版的《開明國語課本》
  與南方相比,中國北方地區在新生活運動開展數年後即被日本佔領,日治時期環境相對安定,徵兵數量遠遠少於南方,社會受軍事文化影響不大,自然無法養成用毛巾洗臉的習慣。
  1949 年後,中共雖在全國范圍內發起愛國衛生運動,組織動員力度也遠強於國民黨,但愛國衛生運動側重於防疫、衛生、“除四害”,沒有像新生活運動一樣用軍隊文化塑造國民,更不會細化到洗臉方法的統一,南北差異因此得以保留。
2016-06-01 10:36:50
圖博館
1949 年後,由於棉紡織業相對不發達,很多中國人尤其是農村人甚至買不起一條毛巾,但今天中國人在洗臉上花的錢已領先世界——英敏特的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面部護膚消費市場,2014 年中國人在臉上花了約838 億人民幣。即使是不那麼在意護膚的中國男人,也在2015 年第一季度就購買了約3000 萬瓶洗面奶。
  不過,與面膜一樣,洗面奶主要由水、表面活性劑、保濕劑、功效成分、香精色素和防腐劑組成,角質層的屏障作用讓商家鼓吹的神奇功效都難以實現。實際上,洗面奶唯一能做到的只有清除油污。
  這也意味著,用於洗淨油污的表面活性劑直接決定了洗面奶的效果。
  皂化配方就是一種是廣泛應用的表面活性劑配方,在洗面奶的前身——洗臉皂中就已大量使用。皂基洗面奶一般價格較低,但清潔力過強,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性,只適合皮脂分泌極其旺盛的皮膚環境。對於乾性和敏感性皮膚還是應該考慮其他配方相對溫和的洗面奶。
  在各種新鮮神奇的洗面奶廣受市場歡迎時,中國人對於的毛巾的消費則節約多了。
  2014 年中國家紡協會毛巾使用調研結果顯示,中國毛巾人均使用量僅為300g/年,遠遠低於日本的2300g/年和歐美的1800g-2200g/年。
  相比發達國家1-2 月的毛巾更換頻率,中國的毛巾消費觀還停留在"不破不換"的階段,這顯然是匱乏時代的歷史遺留。毛巾不像衣食住行能通過直觀差異來刺激消費,只要"看上去正常",多數人就不會有更換毛巾的意識,對於毛巾質量的好壞普遍缺乏判斷。這也導致中國人在洗面奶、護膚品上花的錢可能會因劣質毛巾全部浪費。
  “毛澤東在東湖賓館使用過的毛巾,破舊後他不許丟掉,而是留著用來縫補毛巾被、枕巾等物品”
  對於只通過毛巾花色和手感來決策消費的人們來說,怎樣買一條好毛巾?
  相比摸上去的手感,吸水性、透濕率、透氣性、柔軟性、斷裂強力才是衡量好壞的核心指標。
  例如,採用了華夫格設計的毛巾甚至直接取消了表面的毛圈,通過表面的細密方格和凹凸紋理來實現吸水和透濕。在極大降低毛巾重量,甚至弱化毛巾強力和吸水性的同時,以達到最佳的透氣性。
  除此之外,高低毛、波浪紋、緞檔、割絨、蜂巢結構等工藝設計也能滿足不同的洗臉需求。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中國人對毛巾的認知,目前還停留在是否掉色、圖案是否規則以及毛圈的數量和長度上。
  回應
洗個臉也要扯到國外去,歐洲人400年前一個月才洗澡一次你怎麼不說。
2016-06-01 10:39:31
圖博館
慈禧是否與太監李蓮英洗鴛鴦浴? 2017-01-13

在很多傳說和野史裡面,慈禧都被描繪成一個貪婪、自私而淫蕩的女人。之前幫助慈禧畫像的那個美國的卡爾小姐,在宮裡不但沒有好好安分守己,更是胡說八道一大堆。她說慈禧是一個和李蓮英一個浴盆洗澡的怪物,而且光緒皇帝也明擺著要和這個外國女人有一腿,因為他總是試圖去親吻這個外國來的洋女人。這樣的書籍到了社會上,當然會讓那對以前根本不了解的人產生誤解。對此,我爺爺非常憤怒,說這個美國女人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李蓮英為何能在清王朝一手遮天? 小事件看出大問題
  但是慈禧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後來我看到過慈禧身邊侍女說的一些話,也求證了家裡的長輩,這才清楚:雖然說旗人的女子是天足,但是也和漢人一樣,對於腳也要隱蔽的。洗腳、換襪子都不能讓外人看見。當媳婦的都是關上屋門,睡覺前洗腳,兒子年歲大了,媽媽洗腳,也不能讓兒子看見,更不用說光著腳走出閨門了。爺爺也曾經聽隆裕說過這樣的話:很多人都胡說八道,說老太后和李蓮英怎麼怎麼,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老太后為了顯示自己的教養,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貴,也為了顯示自己的尊嚴,對於一些事情是非常在意的,向來不許太監沾手。有人瞎編,說老太后腿疼,把腳放在椅子上,伸著腿讓李蓮英給按摩,這純粹是胡說。再說,宮裡戒備森嚴,老太后身邊隨時有宮女陪伴,如果有這樣的事情,老太后也早就羞臊死了。老太后從年輕開始守寡,年輕的時候都沒有什麼事,何況年老了呢?
  聽完爺爺描述隆裕當初說的話,我心裡感到很塌實。畢竟事關自己長輩的聲譽問題,所以我對這些很在意。如果卡爾小姐描述的事情是由在慈禧身邊伺候的人說出來的,即便是隆裕這麼說,我都有可能相信,而來自美國的卡爾小姐作為當時宮裡的一個客人,不僅沒有機會在慈禧身邊伺候,也沒有資格隨便走動,怎麼會傳出慈禧和太監一起洗澡的說法呢?她說慈禧和李蓮英在一個澡盆洗澡,很顯然是胡說八道。因為在慈禧洗澡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場的,即便卡爾小姐作為宮裡的貴客,那個年代的婦女洗澡,也不可能讓人圍觀。除非是卡爾小姐親自伺候慈禧太后洗澡,她才能真正看到慈禧是怎麼樣洗澡的。但是如果卡爾小姐在場的話,慈禧又怎麼能開放到和太監在一個盆子洗澡而被人圍觀呢?很顯然,說謊的是那個卡爾。她為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胡編亂造而已。
2017-03-21 13:00:56
圖博館
一位在慈禧身邊伺候過的宮女也就慈禧洗澡的問題回答過一些人。她說:伺候老太后洗澡和洗腳,專有四個貼身的丫頭。洗腳兩個,洗澡是四個。平常她們也乾點零活,但專職是沐浴。這些丫頭也是經過訓練的。怎樣用毛巾熱敷膝蓋啊,怎樣搓腳心的湧泉穴啊,有一套專門的技術。洗腳時,老太后往椅子上一歪,嘴裡不停地與底下人說閒話,享受著洗腳人的搓揉,這是她老人家最鬆散舒適的時候,宮女常常在這個時間裡得到意想不到的賞賜。腳洗完後,如果需要剪腳指甲,兩個洗腳的宮女中一個點起手提式羊角燈來,單腿跪下,手持著燈,另一個也單腿跪下,把老太后的腳抱在懷裡細心地剪。這之前還要有個“請剪子”的過程。在老太后的屋子裡有嚴格的規定,不許摸刀子、剪子。如果需要用,必須要事先請示。伺候洗腳的宮女向內寢的人輕輕說句“請剪子”。侍寢的轉禀老太后,老太后說:用吧,還在原地方。這時侍寢的才敢拿出剪子來交給洗腳的宮女。完畢後,洗腳的宮女請跪安退出,這才完事。差不多天天如此。那麼既然有這麼多宮女伺候慈禧洗澡,慈禧又怎麼能開放到和一個太監一起洗澡呢?況且作為太監來說,因為自身的問題,他又怎麼能把自己的缺陷暴露在外人眼裡呢?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個宮女說起慈禧洗澡的事情來,也說這和時令有密切關係。如果天熱,洗得勤點,夏天差不多要天天洗,冬天隔兩三天洗一回,都是在晚上,宮里白天沒有洗澡的。洗澡的時間,一般在傳晚膳後一個多小時,在宮門上鎖以前。因為需要太監抬澡盆、擔水,連洗澡用的毛巾、香皂、爽身香水都由太監捧兩個托盤進來。太監把東西放下就走開,不許在寢宮逗留。司沐的四個宮女全部一樣的穿著,一樣的打扮,連辮根、辮穗全一樣。由掌事兒領著向上請跪安,這叫“告進”。算是當差開始。在老太后屋里當差,不管幹多髒的活,頭上腳下都要打扮得很利落,所以這四個宮女,也是新鞋新襪。太監把澡盆等送到廊子底下,托盤由宮女接過來,屋裡鋪好油布,抬進澡盆注入溫水,然後請老太后寬衣。這個時候,除非伺候慈禧洗澡的人,別的人是根本沒辦法進入的。這就又說明一個問題,即便是慈禧身邊最親的人,要看到慈禧洗澡,也是萬萬不能的,更別說一個太監了。所以由此推斷,來自美國的畫家卡爾小姐確實是一個大話精,是一個編造故事的高手。
2017-03-21 13:02:32
圖博館
因為我後來特別注意關於慈禧的報導,所以也看到過很多這方面的問題。後來看到在慈禧身邊曾經伺候過慈禧的宮女榮兒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可以證明慈禧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民國以來,有好多的人問我,說李蓮英值夜,聽到老太后在屋裡咳嗽,他怕驚動老太后,就跪著爬進了寢宮,給老太后倒碗水喝,使得老太后很感動。那麼說老太后不就成了孤寡戶了嗎?沒人答理沒人瞧,夜裡咳嗽,連碗水全喝不上,那還稱什麼皇家太后呢?這些胡講亂吣的話,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還有人問我,說慈禧太后愛聽楊小樓的戲,主要是喜歡楊小樓的武功,讓太監把他裝進食盒裡,抬到寢宮裡去。這更是沒影的事。老太后、皇后好比兩隻鳳凰,我們宮女好比一群麻雀,整天圍著鳳凰轉,最少也有十幾隻麻雀在後邊跟著。這是製度、是規矩,抬進一個大活人來,往哪裡放啊!這都是哪兒的事!我還不知道對我們宮女會瞎編些什麼呢?所以我除去對誠心誠意想知道點宮廷故事的人以外,我閉口不講宮裡的事。”
2017-03-21 13:03:17
圖博館
我問你答:中國人曬衣服,老外為什麼理解不了?2017-05-12 觀察者網

  中國人喜歡曬衣服、曬被子,節能又環保,可對於很多初來乍到的老外而言,很難理解;同樣,中國人到某些國家,沒法曬衣服,一時也很不習慣(據說,在美國的許多地方,就有一種沒有正式立法的禁令,叫做“曬衣繩禁令”)。
外國網友提問,為什麼中國人不買烘乾機:觀察者網網友遍天下,就想問問,到底哪些地方的人從來不曬衣服?曬衣服與烘乾等其他方法比有優勢嗎?
.......
  回應
 洗衣服也就算了,我就問你們(歪果仁)沒曬過棉被麼
 他們一年四季開空調,有沒有棉被還難說
 沒有機器之前,美國人是怎麼弄乾衣服的?還是乾脆不洗衣服了?
 我實在不能理解美國人,大好的太陽,曬得衣服暖洋洋,為什麼浪費人工能源烘乾衣服。在西雅圖我理解,但是在加州我百分之百不能。
 我很奇怪為什麼我們要用別人的喜好來給自己定標準。衣服晾在外面自然曬乾有什麼不好?便宜不便宜先不說。省電難道不是環保的生活方式?
 因為美國人是世界上人均資源消耗最多的優質種族,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浪費
 中國人喜歡曬衣服、曬被子,節能又環保,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天生的環保
 只有我覺得曬完的被子有香味麼?
 沒錯,蟎蟲和皮屑被紫外線炙烤過的味道。
 沒有,我只感覺有太陽的味道
 烘乾和太陽曬是兩碼事,烘乾有太陽味兒嗎?曬過的被子那叫一個舒服
 所謂太陽味就是被曬死的蟎蟲的味道
 蟎蟲不是被曬死,也沒被淹死,是被噴子 你噴死的。
 “中國人喜歡曬被子”是偽命題!是分地域的!南方潮濕,所以南方人喜歡曬被子。北方很乾燥,不需要曬被子;風沙大,曬被子後果有可能很嚴重!其次,在西方國家也有很多在戶外曬衣服的。
 誰說我們華北不曬被子了?我們照樣曬被子,沒有風沙時就曬,北方的大學也是普遍有陽台的。
 山東算北方吧,這邊的老娘們如果在個艷陽天曬不上被子會失落一整天的
 西北都沙漠戈壁,好意思曬被子嗎?
 你是不是以為西北只有戈壁沙漠?
 做為杭州人表示,洗完的衣服,不見個太陽是不能往回收的,特別是梅雨季節
 既是梅雨季節,哪來的太陽?我是江蘇人,這時候需要烘乾機。不管啥玩意,只要中西合璧,齊活。
 難道我一直生活在假江蘇?梅雨季也是有太陽的,
 烘乾效果是衣服皺得簡直想扔了。
 烘乾了皺了吧?買電熨斗啊,又開拓了一個市場。
http://www.guancha.cn/GuanChaZheWang/2017_05_12_408009.shtml
2017-05-13 10:24:50
jsoujsou
清潔與高雅:浴室和水廁趣史
作者: (英)勞倫斯·賴特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8/07/01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誰會想到,羅馬人曾經用金屬筒來加熱水,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曾經用過有沖水閥門的廁所、路易十四的浴盆裡曾經放過浴墊、海綿的使用還有性別之分?儘管書中不時出現一些專業術語,但作者說,《清潔與高雅》的目的在於供讀者消遣。
  以“浴室和水廁趣史,以及許多習慣、流行習俗和衛生間用品”作為副標題,《清潔與高雅》帶我們走進並遊歷了家中最為隱秘的房間。作者在提供豐富的資料資訊與笑料的同時,提示我們:人們從浴室中學到的歷史可能比從戰場上學到的更多;社會歷史發展的模式可能在洗澡水中得到反映,也可能在緊閉的廁所中被發現。
  作者介紹
勞倫斯•賴特(1906-1983),英國建築畫家,1930年代當選為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准會員。撰寫有多部關於建築或家用器具的歷史演變的著作,包括《溫暖和舒適:床的歷史》(1962),《爐火熊熊:家庭加熱和烹飪的歷史》(1964)等。 他策劃了很多展覽。其中第一個展覽就是洗澡的歷史。
  目錄
作者的話
致謝
第一章 人類開始安居樂業
第二章 公共浴室(池)
第三章 聖潔的氣味
第四章 每個週六的夜晚
第五章 巴斯勳爵與妓院,水房與羽管
第六章 骯髒的日子
第七章 豐盛的泉水
第八章 法國的英國式廁所
第九章 臉盆、便盆、缽
第十章 浴盆與臭蟲
第十一章 霍亂的年代
第十二章 水療法
第十三章 為了健康這樣做值得嗎?
第十四章 熱水的祝福
第十五章 問題很特殊
2018-10-16 09:43:24
阿楨
鳳凰衛視記者黃芷淵:香港將掀起一場公廁革命 2019-02-26 觀察者網

上個月一位內地朋友來香港旅行,讓我陪她吃大排檔,快吃完時她突然說要趕著回酒店方便。我說,附近就有公廁啊,朋友堅持不肯去,說:“香港的公廁出名又臭又髒,可免則免,還是回酒店吧!”我頓時無言以對。公廁問題成為香港一醜,令香港形象大打折扣。
幾天後我重返大排檔附近,好奇心驅動下,走進了當區一間被香港廁所協會列為“公廁評分最低”的公廁,果然“名不虛傳”。還沒走到門口就聞到一股濃烈的異味,廁所地板濕漉漉的,牆壁地板都有磨蝕處。
上述這個例子,是香港最極端的公廁情況。但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轄下約有八百個公廁,過去三年署方共接獲八千四百多宗關於公廁或公共浴室的投訴。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旅遊城市,公廁臭、髒、壞的問題與國際大都會的形象相違背。
有鑑於此,消息指,香港特區政府將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預留五億港元翻新全香港超過二個百公廁,占總數四分之一,目標是改善通風和衛生,以及更換新設備等。
……
  回應
 香港是個西化的地方,而在西方公廁極少並且收費且貴,所以法國、義大利等地的人都有隨地小便的習慣。你們隨便噴,我說的是事實。還好,香港畢竟是中國人居住的地方,中國人比較文明,懂廉恥。
 法國巴黎我呆過幾天,到是沒見到當街撒尿的,不過塞納河兩岸盧浮宮附近,鼻子好使的話, 尿騷氣味很濃烈,最離譜的是 我住在盧森堡公園附近,在一條街巷裡竟然看到一坨屎,好噁心,巴黎是我到過的西方最亂最髒的城市.
 我在法國見過女的當街脫褲子撒尿,白天,看上去沒喝酒,穿得也還算體面,就這麼...這麼...蹲下去了...
 可以學習大陸的先進經驗,大陸的廁所都非常乾淨,並且都有網路電視空調,像家一樣舒適。
這有點扯。 內地少數可以做到,大部分還是差些。 不要只看到東部沿海地區。
 我們貴州這邊的公廁也可以做到乾淨,衛生,新而且無異味的,洗手池有提供洗手液或擦手紙(有的洗手池有冷熱水)並不是只有東部沿海才有像樣的公廁。
2019-03-01 10:55:17
阿楨
古代沒有洗衣粉,歐洲人和中國人,都是怎麼洗衣服的? 2019-06-28

  雖說古埃及時代就發明了肥皂,西元3世紀時歐洲各國也有了肥皂作坊。但直到17世紀,肥皂的產量還非常稀少,只有達官貴人才用得起。工業化的肥皂生產,要等到18世紀末才可以實現。在此之前,歐洲人用肥皂洗衣服?基本不可能。
  那用什麼洗?古羅馬人開發出:草木灰加尿液。羅馬的洗衣工匠們,每天早晨都要挨家挨戶收尿,然後把待洗的衣物,放入盛滿尿液的洗衣缸裡。羅馬皇帝韋帕薌還設立了“征尿稅”,一度是羅馬帝國的重要財源。中世紀的歐洲各國,也是有樣學樣。“尿液洗衣服”的操作,也就在西方風行了一千八百多年,直到近代肥皂大量普及後,才漸漸銷聲匿跡。
  最老資格的“中國古代洗衣粉”,那當屬“草木灰”(碳酸鉀)。與歐洲人一樣,中國人也很早就發現了草木灰的洗滌作用。《禮記》裡就說“冠帶鉤和灰清漱”,也就是用草木灰來清洗衣物,民間老百姓則叫“淋灰水”:把草木灰放在竹篩裡兌上水,淋下來的灰水就可以用來洗衣物,算是草根版的“洗衣粉”。也可以把草木灰與貝殼灰混合使用,增強洗衣效果。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麻織品,經鑒定就曾這麼洗過。
  同樣老資格且深入草根民間的“洗衣粉”,還有天然鹼(碳酸鈉)。在漢代的南北大地,老百姓可以在春秋乾燥季節的鹼地上,采到含有天然鹼的“堿土”,用於衣物的洗地。漢朝時將其稱作“鹵堿”,唐朝時又改叫“石堿”,一直是好用且不貴的“洗衣粉”。
  而到了明朝,“石堿加工業”又完成了重要一步:人造石堿。明朝的生產商們,把蒿和蓼兩種植物放進地窖裡浸泡,然後再曝曬後燒幹,接著再用水淋加澆面,一塊上好的“石堿”就能製成,價格也便宜得多。從金元年間時的“饋贈禮品”,變成了明代老百姓家常見的日用品。既能發麵又能洗滌,堪稱生活好幫手。而以後來西方學者的公認:工業革命以前,這種“中國石堿”的提純度,公認世界最高。
  而且拜“明代資本主義萌芽”所賜,這種物美價廉的石堿,產業化規模也極高。除了有山東濟寧等著名產地外,更衍生出了多個品種。既有普通老百姓家用的普通款,也有添加香料等奢侈品的豪華款。適合不同階層用戶。諸如“合香樓”“花漢沖”等明代店鋪,更都是享譽百十年的“老字型大小”。
  所以說,一直到明代時,比起同時期的西方人來。哪怕是中國民間最“草根”的“洗滌用品”,論起清潔去汙的效果,也遠比那些收“尿稅”的國家靠譜得多。
2019-07-08 08:24:54
阿楨
不過,別管是“草木灰”還是“天然鹼”,清洗的主要都是大件衣物。像古代西方那樣價格昂貴且有強力去汙效果的“肥皂”,古代中國又是否能找見?不但有,也同樣有不同款式。
  最常見的“中國肥皂”,就是古代中國城市裡常賣的“肥皂團”。這“肥皂團”與現代肥皂有所不同,是把皂樹的果實(皂角)磨碎後,製成桔子一般的形狀,對衣物袖口領口的去汙效果也極好。這種“中國肥皂”漢代時就已出現,且以其便宜好用的特點,深入民間百姓家。
  至於豪華版的肥皂,那就首推魏晉起流行於中國宮廷的“胰子”,這是把洗淨汙血的豬胰臟磨成糊狀後,加上十多種香料與藥材,製成的特殊“洗滌劑”。單看這原材料,就知其價值不菲。哪怕在晉代的宮廷裡,用來洗衣物的時候還是少,主要用來洗澡,所以也叫做“澡豆”。這東西那時金貴到什麼程度?豪門出身的晉朝駙馬王敦,第一夜與公主洞房時,僕人送來“澡豆”請他洗浴,他卻誤以為是點心,當場吃了個精光。
  不過,發展到技術更發達的明代,這個好東西,也不是宮廷專用了。明代諸如北京南京等各大城市,都有專門經營“胰子”的店鋪。當時的“胰子”已不止有“豬胰子”,也有效果同樣好的羊胰子。更不是晉朝時的豆子狀,而是變成了團狀。且有“桂花胰子”“玫瑰胰子”等各種款式。明清年間諸如《兒女英雄傳》等野史小說裡,也有這類“高級洗滌用品”的影子:“(長姐兒)搓了陣香肥皂,香豆麵子,又使了些個桂花胰子,玫瑰胰子……”
  當然,雖說那時的“胰子”,已經很普及,但哪怕有錢人,也都是用來洗漱,很少用來洗衣服。不過胰子含有的消化酶,對衣物也有極佳的去汙作用,所以土豪級別的用戶,洗衣服也是常用。不管是“草根款”還是“土豪款”,繁榮的古代中國文明,也為世界貢獻了創造性的洗滌用品。
  瞭解了這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16世紀時,那些初訪中國的西方傳教士,會對明朝發出“他們第一是極其清潔”的驚呼;為什麼隨後中國的文化,會在西方掀起持續百年的“中國熱”。這健康考究的生活方式,撐起了古代中國大國的門面,也留給了現代我輩,最值得學習的生活傳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ebcf920102z3hr.html
2019-07-08 08:25:31
阿楨
貴族亂拉屎!18世紀的凡爾賽宮原來像糞坑 2019-07-25 聯合報

法國早年凡爾賽宮皇室生活很優雅,皇族們都舉止合宜,進退有度,皇宮每天就像瑪麗皇后那樣光鮮亮麗香噴噴…錯!史料告訴你,其實18世紀的凡爾賽宮根本像個大糞坑,到處是貴族們拉的屎。
社會學者愛裡亞思1939年出版經典著作《文明的進程》(時報出版),發現歷史上,上流社會的表現也時常跟普羅大眾一樣沒水準。舉例來說,18世紀的英國貴族兼作家賀瑞斯.渥波爾曾在描述凡爾賽宮時說:
像一大池糞坑,四處全是髒汙、排泄物,整個空間臭氣瀰漫。臭氣甚至巴上外衣、假髮,內衣也染上汙穢的氣味。更糟的是,乞丐、僕人與貴族賓客都會在階梯、門廊,或是宮殿裡的任何一處方便。走廊、庭院、側翼還有迴廊全是屎尿,大庭院、小花園與宮殿本身,全都臭得令人作嘔。
書中寫道,在渥波爾寫下這段話不久前,也就是在1715年路易14過世前,凡爾賽宮才剛頒布一項規定,要求相關負責人每週都得將門廊中遺留的排泄物清掉。
  回應
原來21世紀中國人的水準和18世紀的法國人差不多。
原來樓上的水準比之十八世紀的法國貴族也不遑多讓。人家用正常器官排泄,你用思想就能噴糞。
2019-07-26 08:53:26
阿楨
飲用水含塑膠微粒?世衛組織:不會造成明顯健康風險 2019-08-26 新浪科技

  美國非營利性新聞機構Orb Media去年發現,許多知名品牌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膠顆粒。世衛承諾會對此展開調查,並於近日指出,就目前水準而言,飲用水中的微塑膠並不會產生健康風險。
  世衛在有關該問題的首份報告中指出,微塑膠大顆粒、以及大多數較小顆粒都可以直接排出體外,不會被人體吸,就目前,微塑膠似乎並不會造成健康風險,但還需展開更多研究。
  微塑膠指的是各種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如今,人們在河流、湖泊、飲用水、以及瓶裝水中都發現了它們的蹤跡。


為什麼有了洗手液和洗面乳和沐浴露,香皂還沒有被淘汰掉? 2019-08-25

做為一個常年只用香皂洗臉洗澡用過幾十個牌子上百種香皂的中年大叔,非常負責任的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非皂基表面活性劑(以下簡稱表面活性劑)取代香皂並不什麼衛生、可靠。實際上表面活性劑都是石油化合物,價格極其低廉,而且製備過程百分百會有二惡烷殘留,只是遠低於致病劑量。
  只有個別情況下才會用到椰子油制取的椰油醯胺酸,無他,因為成本高。不信看你們的洗髮水、沐浴露,打頭一定是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納),典型的石油化合物表面活性劑,便宜易得,安全廣普(目前看來),無懼硬水。而肥皂,必須使用天然油脂,日常洗澡用的香皂,不用能豬油,因為豬油會導致傷口癒合緩慢。
  香皂用的油脂,一般以牛油居多,橄欖油因為成本高,用的少,近些年因為棕櫚油有近似橄欖油的洗感,又是天然的起泡劑,成本低廉,所以非常受歡迎。動物油脂皂化反應產生的脂肪酸鹽做基礎生產的東西才能叫香皂,否則只能叫其他的名字(參見多芬香塊)。香皂不同於是由表面活性劑,他直接接觸空氣,而且其本身並不穩定易被氧化,所以香皂用的香料都是一些高級貨,他要保證在潮濕、易氧化的環境中保持穩定的香味,而洗面乳洗手液的香料就簡單得多,因為環境穩定。
  所以,其實香皂絕大多數情況下成本比洗手液/洗面乳高。也就是說,論高級,香皂笑而不語。
2019-08-27 07:52:54
阿楨
2,皂化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甘油,甘油在目前日化行業中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二(另一個是凡士林),合成甘油的成本很高,遠遠不如造香皂順帶取甘油來的成本低廉。所以各大廠家都是開足馬力生產香皂。
  3,宣傳中所謂的衛生、除菌,其實就是瞎掰,沒有能殺死所有細菌的日化產品,所有的殺菌效果只是針對特定菌群(一般是腸道菌群)。而所謂洗掉99.9%的細菌,這個細菌真的是被洗掉的,而不是殺掉的,用香皂比用洗手液,都可以洗掉99.9%的細菌,沒有啥區別。就算論殺菌,你X膚佳的洗手液比上海的苯酚藥皂也差了好幾個段位。
  4,有人說洗面乳/洗手液洗完了護膚效果好,因為不乾燥不緊繃。這話就是瞎扯淡。乾燥和緊繃來自於PH值,跟什麼潤膚沒關係,如果你的洗面乳洗完了真的有潤膚作用,那證明這個洗面乳你該扔了,因為它沒有盡到一款清潔用品的基本作用,就是清潔,洗完臉上還殘留著其他東西,明顯就是沒洗乾淨,難道你們以為表面活性劑會智慧識別汙物和護膚成分麼?香皂天生弱鹼性,這一點香皂比洗面乳是弱勢。雖然現代工業下,香皂的PH值可以做到完全可控,但是,皂化反應本身的特點導致了香皂肯定是弱鹼性物質,不能像表面活性劑一樣可以無限趨向於中性。但是這一點根本無所謂,因為如果你的皮膚連香皂弱鹼性都扛不住,那真的該看醫生了,這證明皮膚過於脆弱,俗稱有皮膚病。
  基本的科普完成了。下面科普一些常識:
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馬賽肥皂根本不是靠“純手工”出名的,論純手工,他得管阿勒頗肥皂叫爺爺,也不是靠什麼美容護膚出名兒的,美容護膚請購買護膚品,清潔用品唯一的作用就是洗得越乾淨越好。相反,馬賽肥皂是在工業時代以前,靠規模生產高標準品質統一(也就是工業時代產品的基本要求)名揚天下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72%橄欖油,其餘成分只能是草木灰(後來是火堿,17世紀還沒有工業火堿)、鹽、水。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證每一塊肥皂品質都盡可能一致,保證洗淨能力強。
2019-08-27 07:53:23
阿楨
72%橄欖油被吹噓為護膚配方,又是現代人在扯淡。72%橄欖油是因為,動物油脂有臭氣,在工業時代以前無法穩定的大批量完成除臭這一工藝,當時的肥皂不僅用來洗衣服,更多的是洗臉洗澡,所以只能選擇植物油脂,植物油脂皂化反應後,會有清香氣息(其實就是清新點的微臭)植物油脂裡面馬賽地區盛產橄欖油,72%的橄欖油的目的是,1,肥皂長期儲存失水後,品質不會大幅下跌。2,當時的草木灰這一類的鹼性物質,最多只能保證72%左右的油脂完全皂化。3,這個比例在保持品質的情況下,成本比較低。
  而且,72%橄欖油的馬賽肥皂現在是不存在的,他只是現在一些行銷號仍然在吹噓的陳年舊事。且不說馬賽地區只剩下幾家造肥皂的廠子,還都是機械制皂。這些行銷號從來不說,1906年,馬賽肥皂標準就被修改了,63%的橄欖油或棕櫚油,9%的氫氧化鈉或者海鹽,28%的水。72%現在只是一種行銷噱頭。不信你問,哪家的“馬賽肥皂”不含棕櫚油?原因我前面說過了:1,棕櫚油便宜。2,棕櫚油起泡。
  不要相信那些滿網賣手工皂的,都是瞎胡鬧。工業制皂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精確控制皂化反應,保證堿和油脂充分反應得到脂肪酸鹽,既不會油脂反應完了堿還富餘(這樣PH非常高,對皮膚真的就有了傷害作用),或者是堿反應完了,油脂有富餘(根本沒啥清潔作用),工業制皂可以保證充分的化學反應,而且可以控制PH值。
  回應
我只用香皂洗澡啊!沐浴露讓我有種洗不乾淨的感覺,身上滑膩膩的。
我原來以為只有我那麼LOW只喜歡用香皂不喜歡沐浴露,原來還有人同好。我用沐浴露一段時間後,身上可以搓出泥來,後來就改回香皂了。
2019-08-27 07:54:51
阿楨
陰毛為何是捲的?4大功能曝光 該不該剃醫師解答 2022/04/04 中時

顧芳瑜在粉專《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舉出下列4大功用,解釋為何陰毛是捲的:
1. 性能力表現
大約在12~13歲第二性徵開始發育後,陰毛也會開始生長。而隨著發育期,陰毛也釋放大量費洛蒙以吸引異性。
2. 減少陰部摩擦
陰毛大多呈現捲曲且蓬鬆,有如彈簧、避震器的功能,讓性行為過程中皮膚較不會直接相互碰撞、摩擦,可減少陰部的傷害。
3. 保護作用
早期人類赤身裸體,陰莖龜頭即使有包皮包覆,相對身體的皮膚仍較細嫩;女性的大小陰唇也是,因此陰毛能發揮保護作用,使其避免日曬、蟲咬。
4. 調節溫度、氣味
小便後可能有些氣味,陰毛能調節溫度、濕度,同時改善陰部散發的味道,類似鼻毛調節溫度的功能,當冷空氣進到鼻腔,經過鼻毛就不會感覺這麼冷。
顧芳瑜提醒,陰毛雖有保護作用,但若過於茂盛易藏汙納垢,尤其肛門附近有皺褶清潔不易,可能造成痔瘡或肛門廔管,適當的清潔修剪可減少陰蝨感染機率。若要修剪陰毛,建議沿著內褲外緣或比基尼線修剪即可,不需要剃得一乾二淨,也盡量不要使用刮刀,以免皮膚表層、毛孔產生刮傷,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022-04-06 07:08: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