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7 07:05:15| 人氣2,1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戰爭與和平》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黃文範在遠景版《戰爭與和平》(1978)<中譯序>說:「我們對俄國文學傑構的態度,正應了一句話:『人人都稱讚偉大,卻沒有幾個人看過。』造成這種情況,翻譯人實在要負大部責任。以耿濟之譯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來說,我只看了第一句:『阿萊克謝意‧費道洛維奇‧卡拉馬助夫是我們縣裡的田主費道爾‧伯夫洛維奇‧卡拉馬助夫的第三個兒子。』光是這個人名譯法,就使人倒盡閱讀的胃口,使把書摔開了,天下可讀的書很多,何必強作解人來辛辛苦苦啃這種死硬歐化譯筆,受這個『洋』罪呢?」(p.5)

狂妄!依艾蒙絲1957年《戰爭與和平》英譯本中譯還敢對懂俄文的譯者口出狂言?再說黃將書中人物中文化名為羅妲霞、鮑德烈、羅宜柯、貝畢瑞等果真就有助於讀者了解原著錯綜複雜的情節、尤其托爾斯泰在書所呈現的俄法戰爭歷史觀嗎?

那得靠因翻譯「托爾斯泰小說全集」1987年在莫斯科榮獲「高爾基文學獎」的草嬰所譯《戰爭與和平》(貓頭鷹,1999)書首所附<各章內容概要>和書尾所附<略談《戰爭與和平》>(這二文黃譯本都缺),托爾斯泰在後文還闡述了他的歷史小說觀:

「史學家注意的事件的結果,藝術家關心的是事件的本身…藝術家通過自身經驗或者根据書信、筆記和記述,對已發生的事件作出自己的結論…對史學家而言,史料主要來源是個別指揮官和總司令的報告,但對藝術家而言,從這種史料不可能汲取任何東西…不僅如此,藝術家發現其中必不可少的謊言。(指揮官和總司令)在每次描寫戰役時,謊言總是少不了的…最後一點,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想法。我認為,在歷史事件中,所謂偉大人物只有微小的作用(反英雄史觀)…我深切地感到,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是我們的智力所無法探究的。」(p.1648)

算了吧!現代一般讀者誰還去關心歷史真偽和歷史哲學的爭論,連原著也懶得讀了,還是去看電影吧!一九六七年前蘇聯政府耗費近一億美元鉅資製作了總長七個半小時的電影《戰爭與和平》。

蘇聯版《戰爭與和平》雖然公認最忠於原著,一九六八年還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但是,由於影片放映時間實在太長,加上並不理想的英語配音,使得它無論是在當年,或是現在,對多數觀眾而言,整體印象都顯得艱難晦澀而不易接受。

那就改看至今仍然是絕大多數英語電影觀眾最熟悉,也最容易欣賞的導演金.維多1955年版的《戰爭與和平》吧!
怕是要看飾演娜塔莎的女主角奧黛麗.赫本的以下演技吧:「在前半段總是身著粉彩色系洋裝的她,每次出現都彷彿一陣和風,徐徐從畫面上吹拂過,為描述大時代的現實與殘酷的劇情增添許多暖意。影片結尾,赫本歷盡滄桑,身穿鮮紅色的洋裝重回殘破的家園,態度從容而勇敢,已從虛無的微風,轉變成實實在在的朝陽了。」
 
戰爭與和平
 
  【小說】--引言

  托爾斯泰卷秩浩繁的長篇小說。場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稱爲“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成就非凡。《戰爭與和平》問世至今,一直被人稱爲“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 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曆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曆史,戰爭,人間一切慘劇,各種情欲,人生各個階段,從嬰兒降臨人間的啼聲到氣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後迸發,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和痛苦,各種可能的內心思緒,從竊取自己同伴的錢幣的小偷的感覺,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沖動和領悟透徹的沈思— —在這幅畫裏都應有盡有。”作者對生活的大面積涵蓋和整體把握,對個別現象與事物整體、個人命運與周圍世界的內在聯系的充分揭示,使這部小說具有極大的思想和藝術容量。 這是托爾斯泰創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長篇小說。 作者把戰爭與和平,前線與後方、國內與國外、軍隊與社會、上層與下層連結起來,既全面反映了時代風貌,又爲各式各樣的典型人物創造了極廣闊的典型環境。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形象既複雜又豐滿,常用對比的藝術方法來表述,體裁在俄國文學史上是一種創新,也超越了歐洲長篇小說的傳統規範。

  【小說】--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Л.Н.Толстой,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Leo Tolstoy,1828—1910),19世紀俄羅斯文學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公認的最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國著名文學教授兼批評家哈洛?蔔倫甚至稱之爲“從文藝複興以來,惟一能挑戰荷馬、但丁與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家”。對文學擁有“狂戀式愛情”的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史上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數量最多、影響最深遠、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節、重典型、重寫實、重批判的文學時代,在他筆下達到巔峰。長篇巨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複活》是托爾斯泰文學藝術上的三個裏程碑。百年來,他的作品被譯爲各國文字,銷售量累積超過5億冊,是大師中的大師。
  《戰爭與和平》恢弘的構思和卓越的藝術描寫震驚世界文壇,成爲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學名著和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英國作家毛姆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稱贊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是近代的伊利亞特”。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宏偉巨著,它以戰爭問題爲中心,以庫拉金、保爾康斯基、勞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爲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曆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是一部再現當時社會風貌的恢弘史詩。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畫精准細膩,景物如臨眼前,雖是19世紀的小說作品,但流傳至今,卻沒有任何隔閡感,其中流露出來對人性的悲憫情懷,穿越時空背景,仍舊撼動人心。

  【小說】--內容簡要

  1805年7月,拿破侖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彙聚在皇後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巴甫洛夫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伐西裏王爵和他漂亮卻行爲不端的女兒美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彼爾,他戴著眼鏡,剪短發,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彼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竺豪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侖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裏,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包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侖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瑪麗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爲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裏,委托父親加以關照。于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彼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竺豪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産,搖身一變成爲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爲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伐西裏早就窺視別竺豪夫家的財産,本想通過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彼爾,一方面爲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美倫嫁給彼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彼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的曖昧關系,他與多勃赫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裏齊戰鬥就要打響了。由于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采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爲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爲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複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産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于領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與法言和,和平生活開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因貴族會之事而去拜托羅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禿山老公爵強烈反對,只好互相約以一年的緩沖期,而 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即出國去了。但是,年輕的娜達莎無法忍受寂寞,且經不起彼爾之妻愛倫的哥哥阿納托爾的誘惑,而擅自約定私奔,因此,與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婚約即告無效。
  一八一二年,俄、法兩國再度交戰,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于多勃琪諾戰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節敗退,眼見莫斯科即將陷于敵人之手了。羅斯托夫家將原本用來搬運家産的馬車,改派去運送傷兵,娜達莎方能能于傷兵中發現將死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她向他謝罪並熱誠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爾化裝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侖,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爲俘虜。其妻愛倫于戰火中,仍繼續其放蕩行爲,最後,因誤服墮胎藥而死亡。
  幾番奮戰後,俄國終于贏得勝利,彼爾于莫斯科巧遇娜達莎,兩人便結爲夫 婦,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妹妹瑪莉亞也與娜達莎之兄尼克拉結婚,而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戰爭與和平]-電影介紹

  日本1947版劇情簡介: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小柴健一所在運輸船被炸沈後,他被中國漁民救活,從此留在中國軍隊服務。健一的死亡通知單被送到東京的妻子町子手中,町子和健一幼年時的朋友伍東康吉結合了,帶著健一的兒子茂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在空襲中,康吉精神上受到了刺激變得失常。日本投降後,健一回到家鄉,他沒有想到,妻子町子已經與康吉結了婚,他在絕望中要求把茂男交給自己撫養,但是茂男已經和康吉有了感情,健一不得不放棄帶走茂男的念頭。康吉的精神病有了好轉,但他對健一對町子的關系産生了懷疑,沖動之下用手槍打傷了健一的手腕。可是健一並不怨恨康吉,他認爲這是戰爭帶來的不幸。康吉被健一的大度所感動。爲了讓孩子們意識到戰爭的可憎和殘酷,健一到小學任教,爲爭取和平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幕後制作:
  此片是按照當時占日美軍的意圖拍攝的,是爲日本新憲法放棄戰爭作宣傳的影片。但對于兩位導演來說,這正是他們想要拍攝的主題,因爲在戰爭期間,他們目睹了戰爭帶給人民的殘酷和不幸生活。此片的重要意義還在于,導演龜井文夫把大量表現中國難民的鏡頭組接在影片中,使日本人民看到了真實的戰爭殘酷的一面,對日本人民的觸動很大,因此廣大日本人民對此片的評價很高,影片在日本電影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本片曾入選日本名片200部。

  美國派拉蒙公司1956版劇情簡介:

  本片描述了在拿破侖指揮軍隊進攻俄國時大動蕩年代中的一段經典愛情故事,是一部史詩般的戰爭巨片。安德烈不顧懷孕的妻子和年邁的父親,堅持到軍隊服役。戰役失敗,他頹喪回家,恰逢妻子難産而死,彼埃爾則在父親臨終前被立爲財産繼承人,並承襲了其父的伯爵稱號,和貴族庫拉金的女兒艾倫結婚。婚後不久,因兩人性格不合而分居。彼埃爾與羅斯托夫伯爵一家在去打獵的路上,把沈浸在喪妻之痛的安德烈也拉去打獵,伯爵的女兒娜塔莎?羅斯托娃對安德烈産生了好感。不久,娜塔莎接受了安德烈的求婚,訂立了婚約。過了一段時間,安德烈重返軍隊。艾倫的弟弟阿納托裏騙得娜塔莎的愛,唆使其與他私奔。俄法戰爭開始,擔任總司令的庫圖佐夫將軍決定暫時放棄莫斯科。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受重傷的安德烈,安德烈諒解了娜塔莎,但他卻因傷勢過重而離開了人世。戰爭勝利結束後,彼埃爾回到了莫斯科,娜塔莎把自己的命運永遠的與彼埃爾結合在了一起。
  幕後制作:
  根據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名著改編拍攝的美國版,論藝術成就雖不及蘇聯版,但燦燦巨星和好萊塢式敘事手法則更能讓本地觀衆接受這部通俗版本。氣質高雅的奧黛麗?赫本飾演娜塔莎和文質彬彬的亨利?方達飾演皮埃爾都是不錯的選擇,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成爲劇情的焦點。但其他有如八國聯軍的演員組合卻難以忠實地重現拿破侖揮軍進攻俄國時的大時代動蕩,導演金?維多顯然大幅度簡化了原著的情節和內涵,但戰爭大場面還是拍得相當認真可觀。1967年的蘇聯版更長達403分鍾,據稱當時耗資一億美元。

  蘇聯1968版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制作精致、構思嚴謹的巨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前蘇聯在拍攝曆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傳統,完美地融托爾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曆史畫卷。影片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爲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侖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幕後制作:
  耗時五年,據稱耗資一億美元(當時的價錢)的宏偉巨制,試圖極其忠實地複制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戰爭戲和舞會戲非常出色,但整體水准參差不齊。影片長達六個半小時,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56年的美國版雖然比這部短,但也有208分鍾,有奧黛麗赫本、亨利方達等主演,也是以戰爭場面取勝。1973年英國BBC推出750分鍾的電視版。
  電影花絮:
  影片拍攝耗資高達5億6000萬美元,堪稱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
  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甚至軍方試圖讓片中兵力盡量與實際戰役的參戰人數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爲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超過本片的只有1982年的《甘地傳》,參加該片拍攝的臨時演員多達30萬人。
  1981年3月,本片在墨西哥電視一臺和二臺首次播出,創下了電視臺播放最長影片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1958年,好萊塢著名制片人邁克爾?托德(Michael Todd)訪問莫斯科,他曾提議聯合拍攝本片,但遭到蘇聯政府的拒絕。
  英國1972版
  導演:約翰霍華德戴維斯 John Howard Davies
  編劇:Jack Pulman
  
  意/俄2007電視版
  導演:
  Robert Dornhelm
  Brendan Donnison .....(dialogue director)
  發行公司:
  Radiotelevisione Italiana ..... (2007) (Italy) (TV)
  TV Channel RUSSIA [俄羅斯] ..... (2007) (Russia) (TV)
 
 
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以及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等。他也創作了大量童話。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爲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托爾斯泰思想中充滿著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俄國社會錯綜複雜的矛盾的反映,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分子在尋求新生活中,清醒與軟弱、奮鬥與彷徨、呼喊與苦悶的生動寫照。托爾斯泰的作品縱然其中有反動的和空想的東西,但仍不失爲世界進步人類的驕傲,他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鬥。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爲“俄國革命的鏡子”
【生平】

  托爾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于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今屬圖拉省曉金區)。他家是名門貴族,其譜系可以追溯到16世紀,遠祖從彼得一世時獲得封爵。父親尼古拉?伊裏奇伯爵參加過1812年衛國戰爭,以中校銜退役。母親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謝?沃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托爾斯泰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1841年他的監護人姑母阿?伊?奧斯堅—薩肯去世後,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監護。于是他全家遷到喀山。
  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俄羅斯殖民地)准備當外交官。期終考試不及格,次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迷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發生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爲人,並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啓蒙思想家影響。在大學時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性。1847年4月退學,回到亞斯納亞?波利亞納。這是他母親的陪嫁産業,在兄弟析産時歸他所有,他的漫長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這裏度過。
  回到莊園後,他企圖改善農民生活,因得不到農民信任而中止。(結果這件事被果戈理諷刺後寫在《死魂靈》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應法學士考試,只考了兩門課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爲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爲十四品文官,實際上卻周旋于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1851年4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願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役,後作爲“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雖然表現優異,但也有賴親戚的提攜才晉升爲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隊。克裏木戰爭開始後,自願調赴塞瓦斯托波爾,曾在最危險的第四號棱堡任炮兵連長,並參加這個城市的最後防禦戰。在各次戰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品質,加強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爲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爲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曆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曆程中的第一個裏程碑。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裏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70年代未,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
  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伊凡?伊裏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 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複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爲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20日病逝于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創作與作品】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作,在《現代人》雜志上陸續發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爲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並逐漸結識了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在這裏他以不諳世故和放蕩不羈而被視爲怪人,他不喜愛荷馬和莎士比亞也使大家驚異。不久,他同車爾尼雪夫斯基相識,但不同意後者的文學見解。當時德魯日寧等人提倡爲藝術而藝術的所謂“優美藝術”,反對所謂“教誨藝術”、實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張的暴露文學。托爾斯泰傾向于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爲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至1859年,他同《現代人》雜志決裂。
  1856年底以中尉銜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國、瑞士、意大利和德國遊曆。法國的“社會自由”博得他的贊賞,而巴黎斷頭臺一次行刑的情景則使他深感厭惡。在瑞士看到英國資産階級紳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憤慨。但這次出國擴大了他的文學藝術的視野,增強了他對俄國社會落後的清醒認識。
  對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農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勢,托爾斯泰的思想是極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備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農民,並在自己莊園試行,因農民不接受而未實現。他同情農民,厭惡農奴制,卻認爲根據“曆史的正義”,土地應歸地主所有,同時因地主面臨的是要性命還是要土地的問題而深深憂慮。他不同意自由主義者、斯拉夫派以至農奴主頑固派的主張,也看到沙皇所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虛僞性質,卻又反對以革命方法消滅農奴制,幻想尋找自己的道路。由于無法解決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圖在哲學、藝術中逃避現實,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長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觀情緒。1859至1862年間幾乎中輟創作,先後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和附近農村爲農民子弟辦了20多所學校,並曾研究俄國和西歐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還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時等國考察學校。後又創辦《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教育雜志。這些活動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農奴制改革中,他作爲本縣和平調解人,在調停地主和農民的糾紛時,常常同情農民,又招致貴族農奴主的敵視。1862年7月他外出時,家中遭到憲兵連續兩天的搜查。不久他關閉了學校。這段時間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蕩以及因同農民的頻繁接觸而接受的他們對事物的一些看法,成爲他的世界觀轉變的契機和開端。
  1856年夏至1857年冬,托爾斯泰曾一度傾心于鄰近的瓦?弗?阿爾謝尼耶娃,此後又爲婚事作了多次努力,但都沒有成功。1862年9月,他同禦醫、八品文官安?葉?別爾斯的女兒索菲亞?安德列耶夫娜結婚。在他一生中,他的夫人不僅爲他操持家務,治理産業,而且爲他謄寫手稿,例如《戰爭與和平》就抄過多次。但她未能擺脫世俗偏見,過多爲家庭和子女利益著想,不能理解世界觀激變後托爾斯泰的思想。夫妻的不和造成家庭悲劇。
  新婚之後,革命形勢逐漸轉入低潮,他也逐漸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機。他脫離社交,安居莊園,購置産業,過著儉樸、寧靜、和睦而幸福的生活。從1863年起他以6年時間寫成巨著《戰爭與和平》。這段時間的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軍事法庭爲士兵希布寧辯護。希布寧因不堪軍官的虐待打了軍官的耳光,雖經托爾斯泰爲之奔走,終被槍決。這一事件使他開始形成反對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托爾斯泰的心靈的寧靜與和諧沒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經阿爾紮馬斯,深夜在旅館中突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憂愁和恐怖。這就是所謂“阿爾紮馬斯的恐怖”。在這前後,他在致友人書信裏談到自己近來等待死亡的陰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對叔本華哲學發生興趣,一度受到影響。從70年代初起,“鄉村俄國一切‘舊基礎’……的破壞”的加劇,“到民間去”等社會運動的興起,使他開始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他惶惶不安,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因自己所處的貴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惱,不知“該怎麽辦”。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爲了求得解脫而自殺。這些思想情緒在當時創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鮮明的反映。此後,他訪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農民、獨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終于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最後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勢和全國性大饑荒的強烈影響下,棄絕本階級,完成了60年代開始醞釀的世界觀的轉變,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上。在《懺悔錄》(盧梭的書)(1879~1880) 和《我的信仰是什麽?》(1882~1884)等論文裏,他廣泛闡述自己思想轉變的過程,對富裕而有教養的階級的生活及其基礎──土地私有制表示強烈的否定,對國家和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然而,他卻反對暴力革命,宣揚基督教的博愛和自我修身,要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這是因爲他不僅反映了農民對統治階級的仇恨和憤怒,也接受了他們因政治上不成熟而産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惡的思想。列寧剖析這種驚人的矛盾說:“作爲一個發明救世新術的先知,托爾斯泰是可笑的……作爲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産階級革命快到來的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托爾斯泰富于獨創性,因爲他的全部觀點,總的說來,恰恰表現了我國革命是農民資産階級革命的特點。從這個角度來看,托爾斯泰觀點中的矛盾,的確是一面反映農民在我國革命中的曆史活動所處的各種矛盾狀況的鏡子。”
  從此托爾斯泰厭棄自己及周圍的貴族生活,不時從事體力勞動,自己耕地、縫鞋,爲農民蓋房子,摒絕奢侈,持齋吃素。他也改變了文藝觀,指斥自己過去的藝術作品包括《戰爭與和平》等巨著爲“老爺式的遊戲”,當然,陀斯妥耶夫斯基也是這麽說的。並把創作重點轉移到論文和政論上去,以直接宣傳自己的社會、哲學、宗教觀點,揭露地主資産階級社會的各種罪惡。當時寫的劇本、中短篇小說以及民間故事,同樣爲了這一目的。他還從事廣泛的社會活動:1881年因子女求學全家遷居莫斯科,他訪問貧民窟,參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調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層生活;1881年他上書亞曆山大三世,請求赦免行刺亞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爾特科夫等創辦“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爾斯泰學說的書籍;1891年給《俄國新聞》和《新時代》編輯部寫信,聲明放棄1881年後自己寫的作品的版權;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後組織賑濟梁贊省和圖拉省受災農民的活動;他還努力維護受官方教會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爾教徒,並在1898年決定將《複活》的全部稿費資助杜霍包爾教徒移居加拿大。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托爾斯泰增強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對自己宣傳的博愛和不抗惡思想也常常感到懷疑。這在《哈澤—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論饑荒》一文而企圖將他監禁或流放,但懾于他的聲望和社會輿論而中止。至此又因《複活》的發表,指責他反對上帝,不信來世,于1901年以俄國東正教至聖宗教院的名義革除他的教籍。這個決定引起舉世的抗議,托爾斯泰卻處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而寫《致沙皇及其助手們》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給人民自由並廢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對日俄戰爭。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對革命的到來表示歡迎,但卻不了解並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敗後,他又反對沙皇政府殘酷殺害革命者,寫出《我不能沈默》一文。
  托爾斯泰在世界觀激變後,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離家出走。這種意圖在他80至90年代的創作中頗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後幾年,他意識到農民的覺醒,因自己同他們的思想情緒有距離而不免悲觀失望;對自己的地主莊園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爾斯泰主義者和他的夫人之間的糾紛更使他深以爲苦。最後,他于1910年11月10日從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車站逝世。遵照他的遺言,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墳上沒有樹立墓碑和十字架。
【作品時代及思想變化】

  托爾斯泰的創作,大致可以分爲三個時期:
  1.早期作品
  早期(1851~1862)這是他的探索、實驗和成長的時期。思想和藝術風格都在發展和變化,個別作品帶有模仿的痕迹。他後來作品中的一些基調和特色也已初具雛型。托爾斯泰早在1847年起開始寫日記,以後一直堅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記和書信,幾乎占他的文學遺産的二分之一。日記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斷進行探索的心靈的紀錄,也是鍛煉寫作、通過自身研究人的內心生活秘密的手段。象《昨天的故事》(1851)那樣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記擴充和藝術加工而成的。
  托爾斯泰的許多作品帶有自傳性質,這首先見于最早發表的作品、在高加索寫成的中篇小說《童年》(1851~1852)以及後來陸續發表的《少年》(1852~1854)和《青年》(1855~1857)(據他的構思還要寫最後一部《青春》,構成長篇小說《四個發展時期》,但沒有寫成)。這個三部曲表現主人公如何在周圍環境影響下成長。他不滿自己,醉心于反省和自我分析,追求道德完善。作品洋溢著貴族莊園生活的牧歌情調,但也表現了一定的民主傾向,盡管作家晚年說這是不真誠的。同一時期創作的《襲擊》(1853)、《伐林》(1853~1855)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軍事小說,是根據作者親身經曆和見聞寫成的。這些作品克服俄國文學中戰爭描寫的虛假的浪漫主義傾向,表現流血和死亡的真實場面,描寫普通士兵和軍官的樸素但卻悲壯的真正愛國主義,揭示貴族軍官的虛榮心和裝腔作勢。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的托爾斯泰才華的兩個特點:“心靈的辯證法”(即寫心理的過程)和道德感情的純潔,主要就是根據上述作品概括出來的。
  從他的心靈探索和精神面貌發展的線索來說,繼三部曲之後的是:《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探索在農奴制下通過改善農民生活以協調地主和農民的關系的道路。這也是他親自觀察所得,因此能夠“鑽到農民的心靈中去”(車爾尼雪夫斯基語)。《家庭幸福》(1858~1859) ,有他同瓦?弗?阿爾謝尼耶娃愛情關系的反映,但也表現了他當時逃避現實、追求與世隔絕的家庭“幸福小天地”的幻想。他很快就否定了這篇作品。《哥薩克》(1853~1863,這是原計劃中的上半部,下半部沒有寫成),表達了作家要脫離自己環境、走“平民化”道路的初步嘗試。主人公奧列寧厭棄上流社會的空虛和虛僞,在奇偉的大自然和純樸的哥薩克中間,認識到幸福的真諦在于愛和自我犧牲,爲別人而生活,但他未能擺脫貴族的習性,這幻想以破滅告終。這個“出走”的主題後來不斷出現在作家晚年的作品中。在藝術上,《哥薩克》開始從心理的細致刻畫轉向客觀地廣泛描寫現實生活的史詩畫面,爲創作《戰爭與和平》作了准備。
  這個時期的其他作品:《兩個驃騎兵》(1856)寫父子兩代人,作者欣賞父輩的熱情豪邁的騎士風度,而鄙棄子輩的猥瑣自私的實利觀點。《阿爾別特》(1857~1858) 和《琉森》(1857)都是寫藝術家的。前者的中心思想是“自由創作”問題,作品中宣稱“美是人世間唯一無可置疑的幸福”,是作家一度醉心“爲藝術而藝術”的觀點的産物。《琉森》以作家旅遊瑞士時的見聞爲基礎,揭露資産階級的自私本性和資本主義同藝術相敵對的實質。但這裏已出現否定資本主義文明的相對進步意義的傾向,他的批判又是從抽象的宗教、道德的真理出發,是托爾斯泰主義的最初表現。這篇作品的向往自然和歸真返樸的思想在《哥薩克》和《三死》(1859)中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後兩部作品並以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人的意識作爲衡量真理的尺度。這裏有盧梭的影響。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同農民接近,他開始直接描寫農民生活。未完成的作品《田園詩》(1860~1861)和《吉洪和瑪蘭尼婭》(1860~1862)對古老的農民生活方式過分美化。《波裏庫什卡》(1861~1863)表現農奴制下不可能爲農民造福的思想,女地主的“仁慈”卻導致波裏克依的自殺,作品充滿了陰暗的色彩。在這部作品裏作家第一次提出金錢萬惡的問題。
  2.中期作品
  中期(1863~1880) 這是托爾斯泰才華得到充分發展、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時期,也是思想上發生激烈矛盾、緊張探索、醞釀轉變的時期。托爾斯泰從1856年開始想寫關于十二月黨人的小說,在1860至1861年間寫了開頭3章(1884年發表;1877至1879年曾再用這個題材寫了一些片斷,但與原來的構思毫無聯系)。他的注意力漸漸轉移到關于1812年衛國戰爭的《戰爭與和平》(1866~1869)。這不是遁入曆史,而是試圖從曆史上給貴族階級尋找存在的價值,用以解答當時解放運動應由哪個階級領導的問題。但由于長期的親身體驗和同人民的接近,他深深感到人民在民族曆史上的作用,從而使小說成爲一部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的史詩。
  小說展示了一個重大的曆史時期—─從1805年到十二月黨人起義的前夜。出現于前景的是兩種類型的貴族。一類接近宮廷,談吐優雅,雍容華貴,但道德敗壞,利欲薰心,醉生夢死,崇拜法國文化,漠視祖國命運。另一類是理想化的宗法制的領地貴族,主要是羅斯托夫和包爾康斯基兩家,忠厚慷慨,感情強烈,富于愛國主義精神。屬于這類貴族的還有彼埃爾?別祖霍夫,他和安德烈?包爾康斯基是中心人物。他們兩人都不斷進行思想探索,飽嘗生活中的甘苦,都在衛國戰爭中了解到人生的真諦,並在精神上得到新生。最後安德烈因負傷死去,彼埃爾將成爲十二月黨人。
  小說所熱情歌頌的真正愛國英雄是人民,是許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軍官,他們樸實英勇,藐視死亡,和貴族軍官的嘩衆取寵適成對照。小說還把庫圖佐夫寫成人民智慧的體現者。他于單純、平凡中見偉大,和作家心目中代表資本主義西歐的傲慢自負而實際渺小的拿破侖不同,他了解人民的情緒,聽任事物的客觀發展,因此高于拿破侖並取得對後者的勝利。
  在托爾斯泰看來,俄國的前途在于“優秀”貴族和人民的合作,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但在小說中,這種結合是在面臨民族矛盾時實現的,因此有其合理的地方。同時,他雖然也寫到彼埃爾和安德烈所實行的農業改革,卻並不隱諱農民對地主的不滿心理。
  小說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很典型的偏見。例如婚後的娜塔莎表現了宗法制家庭的賢妻良母理想;庫圖佐夫形象表現了反對理性、崇奉無意識活動和自發的生活原則。特別是卡拉塔耶夫形象,美化了宗法制下的落後的農民,宣揚逆來順受和不抗惡的思想。
  《戰爭與和平》寫成後,面對俄國資本主義的急劇發展和宗法制農村舊秩序的分崩離析,托爾斯泰企圖從彼得一世時代尋找當代社會變化的原因。他承認彼得做了偉大而必要的事,但又責備他把歐洲文明移植到俄國。從1870到1873年他研究了彼得時代的大堆史料。但這項工作爲《啓蒙讀本》所打斷。後來只寫成關于彼得的小說的開頭部分,便轉向現代生活題材的《安娜?卡列寧娜》的創作。
  《啓蒙讀本》(1871~1872)涉及的國民教育問題,在當時也是迫切問題。托爾斯泰自稱這本書的宗旨在于教育俄國“整整兩代的孩子”──“不管沙皇的孩子還是農民的孩子”。這部書共包括373篇作品,有關于自然科學的,但大部分是文學方面的,思想傾向保守。而且由于托爾斯泰不同意科學的啓蒙作用,《啓蒙讀本》反對新教育學的基本方法和原則,因此遭到進步教育學家的反對。他曾爲此撰文辯解,並公開辯論。但《啓蒙讀本》確有可取之處:它擺脫了新教育學的機械方法;其中很多經過改編的民間故事都富于藝術性,語言簡潔、明確、生動。特別是1875年經過他修改的《新啓蒙讀本》,很受歡迎,在作者生前就印行了30多版。
  《安娜?卡列尼娜》的構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開始動筆,原來只想寫一個上流社會已婚婦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寫成的定稿中,小說的重心轉移,主要是寫農奴制改革後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所産生的災難性後果:貴族階級家庭關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敗壞,貴族地主在資産階級進逼下趨于沒落以及農村中階級矛盾的激化。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虛僞和冷漠,追求真正的愛情和幸福。但她既無力對抗上流社會的虛僞而冷酷的道德的壓力,又不能完全脫離貴族社會,戰勝自己身上貴族的傳統觀念,在極其矛盾的心境下臥軌自殺。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傳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經濟的沒落,尋求避免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農民合作來緩和階級矛盾,並把這種“不流血的革命”推廣至全世界。這種空想破滅後,他悲觀失望,懷疑人生意義,甚至要從自殺中求解脫,最後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農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歸宿。這部作品已沒有《戰爭與和平》中和諧明朗的色彩和曆史樂觀主義,人物充滿著矛盾、緊張和惶恐的心情,全書閃現著惡夢、宿命的預感和死亡的陰影。這反映了“一切都翻了一個身,一切都剛剛安排”的社會生活的變化無常和作家世界觀中悲觀情緒的滋長。不過,列文的緊張探索也反映了作家在思想激變前夕精神探索的加強。
  3.晚期作品
  晚期(1881~1910)這時期總的傾向是:一方面揭露當代社會的各種罪惡現象,另一方面是表達自己的新認識,宣傳自己的宗教思想。創作是多方面的,有戲劇、中短篇和長篇小說、民間故事,而占重要位置的則是政論和論文。托爾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寫戲劇,其中《一個受傳染的家庭》(1862~1864)是反對“虛無主義者”即革命民主派的。80年代起又對劇作發生興趣。重要作品有:《黑暗的勢力》(1886)揭露金錢的罪惡,同時宣揚拯救靈魂的說教;《教育的果實》(1891)以貴族和農民的不同生活方式爲沖突的基礎,諷刺前者的遊手好閑和精神空虛,表達後者因缺乏土地而産生的強烈憤慨;《活屍》(1911)寫一個覺醒的貴族因社會制度不合理而離家出走,同時揭露貴族的自私冷酷和他們的合法婚姻的虛僞性。經過長時間創作的《光在黑暗中發亮》(1911)反映作者在世界觀轉變後同家庭和社會的沖突,宣揚不抗惡,而劇情的發展又反駁了這種說教的無力,是他最矛盾的作品之一。
  中短篇小說《伊凡?伊裏奇之死》(1884~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魔鬼》(1911)、《謝爾蓋神父》(1912)和《舞會之後》(1911)的主題主要是精神覺醒或離家出走,並反對性愛,宣揚宗教的禁欲主義;另一方面則是批判貴族資産階級的空虛和荒淫的生活,人和人之間的虛僞而冷酷的關系;《舞會之後》還揭露軍隊中的酷刑。此外,《霍爾斯托密爾》(1863~1885)揭示私有財産對其犧牲者以至私有者本人的毀滅性的危害;《僞息券》(1911)則接近《黑暗的勢力》的主題。在1905年革命前夕寫成的《哈澤—穆拉特》(1904)描寫山民的強烈的生的意志和至死不屈的英勇精神;在這次革命中寫成的《爲什麽?》(1906)歌頌波蘭人民的英勇起義,揭露沙皇的殘酷鎮壓;兩者是對當時暴力革命的反應,但就在同時寫成的《柯爾涅依?瓦西裏耶夫》(1905)則又重複博愛和寬恕可以擺脫邪惡的論調。
  長篇小說《複活》(1889~1899)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節的基礎是真實的案件。貴族青年聶赫留道夫誘□姑母家中養女、農家姑娘卡秋莎?瑪斯洛娃,導致她淪爲妓女;而當她被誣爲謀財害命時,他卻以陪審員身份出席法庭審判她。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當時社會卻有典型意義。小說一方面表現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題──精神覺醒和離家出走;主要方面則是借聶赫留道夫的經曆和見聞,展示從城市到農村的社會陰暗面,對政府、法庭、監獄、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過,作品的後面部分,漸漸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托爾斯泰的力量和弱點,在這裏得到最集中最鮮明的表現。
  《民間故事》(1881~1886)大多滲透著宗教倫理思想和美化宗法制古風遺習的傾向,但卻以情節緊湊、語言簡樸著稱。某些作品也具有積極意義,如《一個人需要很多土地嗎?》譴責土地私有,《兩個老頭》批判私有財産,《蠟燭》反映人民的反抗情緒等。
  托爾斯泰的文章和論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構成他的文學遺産的重要部分。政論性的論文占大多數,其寫作始于青年時代。60至70年代寫過關于教育問題和關于薩馬拉饑荒的論文。最有意義的是世界觀激變以後的文章。《教條神學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麽?》(1882~1884)、《教會和政府》(1885~1886)等,揭露官方教會是“有産者政權”的婢女,並宣傳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觀;《那麽我們該怎麽辦?》(1882~1886)、《天國在您心中》(1890~1893)和《當代的奴隸制》(1899~1900)等文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實即奴隸制,而工廠奴隸制是土地奴隸制的直接後果;國家是保衛有産者並壓迫人民的工具;私有制則是“戰爭、死刑、法庭、奢侈、淫蕩、凶殺和使人毀滅”的萬惡之源。在90年代初俄國許多省份受災時,他寫了《論饑荒》(1891)、《可怕的問題》(1891)和《饑荒抑或不是饑荒》(1898),指出當時饑荒的嚴重性,並斷言“人民之所以饑餓,是由于我們吃得太飽”,應該“從人民的脖子上爬下來”,把土地等歸還他們。在1905年革命的時期,他宣稱自願充當“從事農業的一億人民的辯護士”,寫了《論俄國的社會運動》、《深重的罪孽》、《致農民的論土地的信》(均1905)等文,認爲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土地問題。而在《關于莫斯科的調查》(1882)、《唯一的手段》(1901)、《論俄國革命的意義》(1906)和《究竟該怎麽辦?》(1906)等文中還陳述城市下層的貧困境況和工人的沈重勞動。此外還有一些反對侵略戰爭和軍國主義的文章。這些論文同樣有其消極面,如否定一切國家、一切暴力,幻想人們的團結,鼓吹愛的作用和自我修身等。
【作品簡介】

  《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卷秩浩繁的長篇小說。場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稱爲"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成就非凡。《戰爭與和平》問世至今,一直被人稱爲“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 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曆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曆史,戰爭,人間一切慘劇,各種情欲,人生各個階段,從嬰兒降臨人間的啼聲到氣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後迸發,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和痛苦,各種可能的內心思緒,從竊取自己同伴的錢幣的小偷的感覺,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沖動和領悟透徹的沈思— —在這幅畫裏都應有盡有。”(斯特拉霍夫語)作家對生活的大面積涵蓋和整體把握,對個別現象與事物整體、個人命運與周圍世界的內在聯系的充分揭示,使這部小說具有極大的思想和藝術容量。 這是托爾斯泰創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長篇小說。 作者把戰爭與和平,前線與後方、國內與國外、軍隊與社會、上層與下層連結起來,既全面反映了時代風貌,又爲各式各樣的典型人物創造了極廣闊的典型環境。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形象既複雜又豐滿,常用對比的藝術方法來表述,體裁在俄國文學史上是一種創新,也超越了歐洲長篇小說的傳統規範。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得這部巨著一發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沖突。1877年,小說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仿佛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但不久,社會就公認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爲"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爲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産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也讓後人能夠記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複活》
  複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這時作家世界觀已經發生激變,抛棄了上層地主貴族階層的傳統觀點,用宗法農民的眼光重新審查了各種社會現象,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金碧輝煌的教堂和襤褸憔悴的犯人;荒芫破産的農村和豪華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亞和手銬腳鐐的政治犯。托爾斯泰以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激烈的抨擊。
【思想】

  托爾斯泰早期寫過文學論文,如《人們爲什麽寫作》(1851)肯定文學的崇高使命;《在俄羅斯文學愛好者協會上的講話》(1859)反對暴露文學,但仍主張文學應當適應社會的要求。在60至70年代的論文中,主要強調應爲人民而寫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論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于現實主義藝術的原則;要求作家對所描寫的事物抱道德的態度,明確“善和惡之間的區別”。《什麽是藝術?》(1897~1898)批判“爲藝術而藝術”的美學觀點,指出當時一些美學理論爲統治階級的口味進行辯解的實質,揭示頹廢派藝術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學思想基礎;同時提出藝術是人們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論點。《論莎士比亞及其戲劇》(1906)指責莎士比亞的劇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也能道出他的劇作的某些藝術特點。這些論著都闡明作者後期關于藝術實質和作用、形式和內容的關系、藝術的道德意義等問題的見解,後兩部還同時要求文藝傳達宗教意識。
  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思想家和藝術家。從他的創作初期開始,特別在60年代以後,他始終不渝地真誠地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衆災難的真實原因,認真地思考祖國的命運和未來,因此,他的藝術視野達到罕有的廣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夠反映1861年農奴制廢除後到1905年革命之間的重要社會現象,提出這個轉折時期很多的“重大問題”,盡管他的立場是矛盾的,他的解答是錯誤的。然而,托爾斯泰的偉大,主要還由于他以天才藝術家所特有的力量,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那些“重大問題”大多就是在“圖畫”中藝術地提出來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6208.html?tp=6_11
 
 
 

台長: 阿楨
人氣(2,165)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學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巨人傳》
此分類上一篇:《卡拉馬佐夫兄弟》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06:33: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