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16 06:54:31| 人氣1,998|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製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後鄧或鄧後時代的中國崩潰論」與「中國威脅論」偏向於政治的眾聲喧譁中,「中國是世界工廠」的經濟性論述突然興起,對此美中日三者有不同切入點,擅長投資研究的美國、著重於中國總體與個體經濟的分析,中國學者則冷靜地析判自己的科技與送進國家的差距,以製造業起家的日本就很細微的實地觀察和調查中國各地及各行各業。

的確這樣,我還很少在一本介紹整個《中國製造》(經濟新潮社,2002)的書中,如此觀察入微的,以日本貿易振興會香港中心產業調查員身分、到中國實地調查三年,細微到:

「以往在東南亞的日系工廠中,所看到的幾乎清一色是日本製…中國任何一家工廠都混有外國製的機械,但卻都能找到國產的機械…由於筆者總有『產業機械等於日本製』,所以對於這種結果有點驚訝。」(p.56)

「根据在亞洲、中國長期指導本土企業品管技術和製造技術的日本專家的說法,東南亞的企業是雖然每年到同一家工廠進行指導,但是每次都要從前一年教的開始複習,否則就教不下去。相反地在中國企業指導,都要預習到下個階段,所以如果自己不隨時吸收新技術,二~三年就立刻教不下去,而且企業也會另請高明。」(.p.59)

「在深圳某工廠,筆者看到女工用手將0.5×1釐米的超小型晶片安裝在行動電話用的印刷電路板上,女工瞬間讀取印刷在晶片上的六位數數字(筆者的眼睛則什麼也看不到)」(p.117)

「在日本的生產線,要數千萬日圓的機械設備才能進行的晶片組裝作業,通常都由四、五十歲的熟練工人來做,所以筆者看到這些女工的手駕輕就熟地在做一般的精密加工時,真有說不出的驚訝。」(p.119)

這些沒啥!只是中國傳統的巧手「勞力密集」,最終還是不敵機器人手臂。

不只!「也有像鴻海一樣,工廠裡有數百台放電加工機和數值控制機的模具工廠…在中國生產,有優秀又耿直的勞工一天三班進行這些精密又昂貴機械的維護作業。結果,不僅設備運轉率較日本大幅提升,可加速設備攤提的速度…只用機械加工良率90%已達極限(機器人還非常昂貴),加上人工作業卻有可能讓良率100%实現。」(p.121)

筆者黑田篤郎確實有二戰前後日本在華特務的觀察入微之傳統,但就缺乏宏觀與遠見,結果日本還不是敗了。
未必!黑田在書中還提出中國由北到南,以北京為中心的科技研發、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已形成「頭腦、上半身、腰足」的有機聯盟,中國大鵬瓦解了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雁行理論」,日本除了要加強本身的研發製造核心關鍵產品、善用中國製造之外,應接受外勞和人才(p.13-18)。

問題是中國這隻大鵬飛得太高、太遠、太大了!

難怪,日美要聯手防中,只是防得了嗎?

台長: 阿楨
人氣(1,998)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經濟管理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製造》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威脅》

世界工廠
2007年中國傢俱市場分析及投資諮詢報告(上中下卷)
內容簡介:
   傢俱是人們的必須消費品,這個前提條件為行業定義了一個很大的市場。傢俱行業也是歷史非常悠久的行業,它伴隨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基本需要,並隨著人們生活 水準的提高而不斷發展。近些年隨著工業的進步,在傳統手工作業基礎上,各種新工藝、新材料不斷應用於傢俱生產中,近年來,中國的傢俱行業呈現出嶄新的活力 和面貌。
   2005年中國傢俱業顯示出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勢頭,生產總值及出口額均大幅上漲,傢俱製造業全年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38,637,066千元,全年實現 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33,706,192千元,並且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中國傢俱進口關稅已經降為零,但是傢俱進口額卻出現了下降,顯示了國產傢俱 強大的競爭力。此外,2005年巨型傢俱流通企業不斷湧現、產業全面升級、特色區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中國已經初顯傢俱業強國風範。
   2006年中國傢俱行業整體技術水準有了較大提高。通過引進世界發達國家先進的製造設備,中國與世界先進水準的差距不斷縮小,這使得企業提高了技術水準, 提高了產品品質同時加大了市場的供應。全年傢俱製造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85,086,563千元,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78,787,644千元。 2006年傢俱的出口依然保持了迅猛增長的發展態勢,預示著中國傢俱出口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10年來,中國傢俱行業經歷了第一個高速發展期,以量的擴張為主,初步建立起了門類齊全、與國際接軌的完整的工業體系,產品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國際市場 的需要。在未來5到10年,在國際傢俱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中國傢俱行業將迎來第二個高速發展期。這個時期主要不是在量的擴張,而是在質的提高。
   傢俱行業在未來五年還將面臨著新的挑戰,木材和其他傢俱原材料資源供應緊張,能源和交通運輸價格的提高,環保要求的加強,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缺乏將是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因此,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產品品質,基本實現由傢俱生產大國向強國跨越的目標。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產業配套水準以及低廉的勞 動力將繼續吸引大量外資注入。歐元升值,美元走低,使得歐洲傢俱企業原輔料漲價,出口受阻。同時也使得國際傢俱產業結構調整,加速向中國轉移。傢俱出口國家和地區的多元化,出口產品的多樣化也是中國傢俱出口高速發展的有利契機。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政府就已經提出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鎮化建設步伐,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以便進一步拉動消費市場,擴大消費領域。國家的這 一舉措,必將進一步促進中國的住宅建設,因而會使與住宅相關的行業得到發展。國務院根據社會需求和發展的需要,提出了住宅產業化,這一舉措將帶動與住宅配 套幾萬種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產業化。由於住宅產業化的發展,住宅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為各類傢俱和配套產品提供了發展空間。中國傢俱行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本報告共二十二章。首先介紹了傢俱的定義、特性及分類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傢俱行業的發展概況,並對傢俱製造業的工業統計資料做了細緻分析,然後分析了 國內傢俱市場和主要城市傢俱市場的運行情況。隨後,報告介紹了辦公傢俱、廚房傢俱、古典傢俱、兒童傢俱和其他類型傢俱市場的發展,接著對國內傢俱行業做了 產品產量資料分析、原料供應分析、傢俱關聯產業發展分析、進出口分析、行銷分析、競爭格局分析、重點企業運營狀況分析和投資分析,最後分析了傢俱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您若想對傢俱市場有個系統的瞭解或者想投資傢俱生產製造,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傢俱行業簡述
第二章 國際傢俱市場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058jiaju.htm

2006-2007年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及投資諮詢報告(上中下卷)
內容簡介:
   2005年,中國食品行業運行狀況良好,消費升級、政策推動、標準重建以及外資湧入、內資合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國食品行業傳統的低集中度現狀加 速改變,行業並購不斷上演,食品行業板塊加速整合。食糖市場高開高走,飲料市場風起雲湧,乳品市場結構調整,調味品市場新品不斷,罐頭市場品牌培育,糖果 市場多元變化。
   2001年中國食品進出口規模為225.4億美元,至2005年中國食品進出口規模達到了44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6%,5年間的年均增幅為 18.4%。其中進口速度明顯放緩,全年進口200.8億美元,增速由2004年41.9%轉為2005年的下降0.1%;出口速度則明顯加快,當年出口 242億美元,增長19.1%,較2004年7.7%的出口增速高出11.4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由2004年的2.1億美元迅速擴大至41.2億美元。
   2006年1-2月食品和農副食品製造業產銷兩旺,效益穩步攀升,一舉摘取39個工業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的冠、亞軍。1-2月份,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食品制 造業的工業產值、銷售收入以及利潤總額繼續2005年穩步增長的勢頭,行業虧損額雖略有增長,但增速較小。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分 別增長29.59%和26%,利潤增長高達55.26%。食品製造業工業產值、銷售收入以及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8.76%、31.75%和 42.27%。
   當前中國食品工業還是以農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為主,精細加工的程度比較低,正處於成長期。食品行業為完全競爭行業,集中度較低,中小企業比例高,技術水準 低,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空間狹小,隨著行業整合及行業成熟度的提高,行業利潤向大企業迅速集中,行業龍頭企業將擔當起行業資源整合的重任。
   農業是食品業發展的基礎,農產品的加工程度決定著食品業的規模和競爭力。目前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是3:1,中國僅為0.5:1;發達國 家深加工用糧占糧食總產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國只有8%;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程度在80%以上,中國不足50%。這既是差距,也是潛力之所在。根據 “十一五”食品工業的發展趨勢,今後中國食品市場將朝著方便、快捷化;營養、保健化;多樣化、功能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消費檔次將逐漸提高。未來國際食 品市場競爭的核心將集中在加工業的規模和科技水準方面,即通過實現規模經濟和提高核心競爭力來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
   本報告共二十一章。首先介紹了食品行業的相關概念及分類等,其次分析了國際國內食品業的發展概況,接著分析了中國食品市場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再次分別對食 用油行業、焙烤食品業、乳品業、糖果業、方便食品業、罐頭食品業及其他細分食品行業作了細緻分析,再次分析了2004-2006年6月食品製造各細分行業 的工業統計資料、2001-2005年的進出口資料和國內重點區域食品行業發展情況,再次分析了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食品行業行銷、和食品行業競爭狀況,再次介紹了重點食品生產製造企業的運營情況,接著解析了食品行業的政策環境,最後對食品行業作了投資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您若想對中國食品行業有個系統的瞭解或者想投資該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食品定義及相關概述
…………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211shipin.htm

2007年中國玩具市場分析及投資諮詢報告(上下卷)
內容簡介:
  近年來,中國玩具製造業總體發展態勢良好。
  2004年,中國全部玩具製造業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54,791,319千元,全年累計利潤總額達到1,421,485千元,比2003年同期增長了11%。
   2005年,中國全部玩具製造業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65,887,811千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19%;全年累計利潤總額達到1,599,343千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7.26%。
   2006年1-10月份,中國玩具製造業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63,255,912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16.08%;1-10月份累計利潤總額為1,402,834千元。
   然而問題也相應存在,中國是一個玩具生產大國,但並不是一個玩具生產強國。缺乏規模大的玩具生產商,缺乏玩具開發人才,缺乏品牌效應是最大的問題。儘管中 國玩具的出口量很大(全球75%的玩具在中國生產),但這些玩具基本上是以OEM的形式進入國際市場的。在全國8000家玩具生產企業中,3000家獲得出口許可證,但其出口的七成以上玩具都屬於來料加工或來樣加工,即為國外品牌打工。因此,應提高中國玩具產業的生產工藝,主動佔領世界玩具產業的制高點, 提升中國玩具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中國玩具的自有品牌是中國玩具業的當務之急。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支出中,玩具類支出將越來越大。中國16歲以下兒童有3.6億左右,占人口的比重約20%。目前中國兒童消費已占 到家庭總支出的30%左右,全國0-12歲的孩子每月消費總額超過35億元。但中國14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的人均年玩具消費僅20-30元人民幣 (2.4-3.6美元),遠低於亞洲兒童人均年玩具消費13美元和全世界兒童人均年玩具消費34美元的水準。如果中國玩具消費達到亞洲平均水準,市場規模 預計將突破300億元人民幣。內地玩具市場未來將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銷售額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在玩具市場,尤其是國內玩具市場,99%生產兒童玩具,兒童玩具幾乎一統天下,成人玩具幾乎一片空白。而在美國,40%以上的玩具是專門為成人設計製造, 而且有公司專門生產成人玩具。在國內玩具市場,64%的消費者表示如有條件,可以考慮購買適合自己的玩具,其中33%的成人認為自己喜歡並願意購買玩具。 成人玩具市場潛力巨大。事實表明,投資玩具行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本報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紹了玩具行業的定義、分類及歷史演變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玩具製造業的發展概況,然後對中國玩具製造業的生產情況和市場運行情況 做了具體細緻的分析。隨後,詳細介紹了中國玩具行業各子行業的發展情況,並分別對國內主要地區玩具製造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具體分析,接著對玩具製造業做了 進出口分析和行銷分析,介紹了國際國內玩具製造重點企業的運營狀況,最後對玩具製造業做了投資分析及未來發展前景分析。您若想對玩具市場有個系統的瞭解或 者想投資玩具製造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玩具的相關介紹
   1.1 玩具簡介
     1.1.1 玩具的定義與分類
     1.1.2 益智玩具的分類
     1.1.3 成人玩具的定義與分類
     1.1.4 兒童玩具的分類和作用
     1.1.5 中國民間玩具的分類
   1.2 中國玩具的歷史演變
     1.2.1 中國玩具的發展歷程
     1.2.2 中國傳統玩具的產生和形成
第二章 國際玩具行業分析
……………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235wanju.htm

2007-2008年中國牙膏市場分析及投資諮詢報告(上中下卷)
內容簡介: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的生活觀念發生了變化,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世界牙醫學會認為牙齒健康是個人健康的重要體現,於是牙齒護理成為了人們每天必做的事情,而市場也給人們提供了各類功能的牙膏、漱口水等護理用品,其中牙膏成為了大眾的選擇,於是牙膏在市場上作為了一種日用快速流通消費品存在。
   中國牙膏行業(品類)市場容量巨大,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市場規模即以年均5%的比例保持快速增長,而一年之中的市場季度變化較平穩。2003年中國牙膏 行業實現銷售收入72.51億元,與上一年度同比增長35.79%;利潤5.17億元,同比增長11.73%。2004年中國口腔清潔用品市場規模達到 70個億,其中牙膏產品實現銷售35億支(以65g/支的標準計算);期間由於原材料成本的一路上揚,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與2003年相比,增長率略有 下降。2005年牙膏產量達到64億支,比2004年同期增長27.2%,銷售額達到近80億元。2006年牙膏產量達74億支,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 6.63%。
   此外,目前中國城市居民有三分之一人群沒有良好的刷牙習慣(即未能每日早晚兩次刷牙);在廣大農村地區,約有57%的人不刷牙,而農村目標消費群人口基數在5億以上。因此未來市場潛力不可限量。
   現在中國牙膏市場份額大體被4類產品分割:一是“高露潔”等外資、合資品牌,二是像“兩面針”這樣的著名民族品牌,三是中小企業的產品,四是一部分假冒偽 劣產品。外資、合資品牌無論是銷售額、市場佔有率還是美譽度方面,在中國市場均取得了明顯優勢,國產牙膏處於整體的弱勢,情況堪憂。國有名牌產品如今處於 三面受敵之勢,既要抵禦外資品牌的侵佔,又要還擊“雜牌”(尚無名氣的小品牌)牙膏的擠佔,同時還得打擊假冒牙膏的挑戰。
   國內牙膏市場變化莫測,國產牙膏確實也經受了國外品牌的衝擊,但國產牙膏有國產牙膏的優勢,國產牙膏的品牌內涵更加豐富。功效、價格、品牌仍是影響消費者 購買行為的三大主要因素。在這三個方面,國產民族品牌有著不可比擬的強大優勢。不僅具有品牌親和力,還有成本優勢,生產裝備現代化,本土人文優勢。民族牙 膏企業要堅守現有陣地,在品牌版圖上進一步突圍,一定要充分瞭解本土市場需求,實實在在地解決老百姓的口腔問題。當務之急,是要把這些優勢做精做強,發揚 光大,形成民族品牌的特色。
   本報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紹了牙膏的概念、技術理論及藥物機理等,接著分析了國內牙膏行業的總體發展概況,並對國內牙膏市場和 牙膏細分市場做了系統的分析,然後分析了牙膏關聯產業及牙膏原料市場。隨後,介紹了國內外牙膏行業重點企業的運營狀況,接著對國內牙膏市場做了競爭狀況分 析和未來發展趨勢分析,最後詳細列明並解析了與牙膏行業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您若想對牙膏市場有個系統的瞭解或者想投資牙膏生產製造,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 的重要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牙膏行業相關概述
…………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282yagao.htm
2007-07-29 10:05:35
鞋破百億雙
大陸製鞋年產量突破一百億雙 佔世界七成
http://www.cdnews.com.tw 07-12-02 謝志岳/報導

 據廣東省東莞市首屆國際鞋業論壇發出的消息,去年中國製鞋企業年產量突破一百億雙,佔世界年產量的百分之六十八。
 新華社引述亞洲鞋業協會主席張華榮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世界鞋業製造基地從歐美發達國家轉移到亞洲日本、韓國、香港等地,之後又逐步轉移到中國大陸、印尼、越南、印度等。
 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起,亞洲製鞋從小到大,終於成為今天世界最重要的鞋產品製造基地。
 據統計,去年全球共製造一百四十八億多雙成品鞋,而地處亞洲的製鞋企業生產一百三十五億雙,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中國大陸,而位於珠三角經濟區內的廣東省東莞市年成品鞋的採購量佔世界的百分之六十。
 目前中國大陸製鞋企業與許多中國大陸製造業企業一樣,面臨著從「中國大陸製造」向「中國大陸創造」的轉型,走向自主研發,創出世界品牌。
 報導說,一個集鞋業研發、貿易、產業物流、品牌孵化為一體的世界鞋業總部(亞洲)基地項目,已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廣東東莞正式啟動
2007-12-09 10:52:35
版主回應
來自中國的瑞士錶 2012-05-20工商時報 【林佳誼】

 ■大多數人都願意為一支「瑞士錶」,多拿出幾張鈔票。但現在有愈來愈多的瑞士錶,未必完全瑞士製造。
 瑞士是鐘錶王國,「瑞士製造」這4個字,一直以來都是鐘錶品質的絕對保證。但要是有支「瑞士錶」的母公司不在瑞士,內部零件也不來自瑞士,那麼這支錶還算是一支「瑞士錶」嗎?
 以瑞士萬峰錶(Swiss Mountaineer)為例,該品牌號稱瑞士錶,母公司卻是香港的「金鶯」公司(Golden Hawk),而內部零件則大量來自中國深圳,可能與一般人所認為的「瑞士錶」,有著不少出入。
 瑞士製造 身價鍍金
 瑞士鐘錶公會(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理事長尚丹尼爾.派奇(Jean-Daniel Pasche)不客氣地說,現在有越來越多外國企業,尤其是亞洲業者,都知道將一支手錶冠上瑞士製造、誤導顧客並以高價售出,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
 除了萬峰錶之外,近期也有其他中國業者透過斥資買下瑞士錶商,直接晉身為瑞士錶的擁有者,其中包含屬於瑞士鐘錶公會成員的綺年華(Eterna)及艾米龍(Emile Chouriet)。
 但金鶯公司經理Vincent Chan相當直接地表示:「就算所有的瑞士人可能都不喜歡我們的做法,他們也不能做些什麼,因為我們是有遵守規則的。」他更進一步質疑,其實許多瑞士小公司,還未必能像金鶯一樣守法。
 根據瑞士現行法規,一支手錶必須同時滿足使用瑞士機芯、在瑞士組裝並完成最後檢測等3個條件,才能在外表使用瑞士製造等字眼。
 至於所謂的「瑞士機芯」,則是內部採用50%以上瑞士零件(不包含裝配成本),以及機芯的組裝與最後檢測必須在瑞士完成。
 這些法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瑞士製造的品質,以鞏固瑞士錶在全球豪華錶市場的龐大產值。
 蘇黎士Vontobel銀行分析師韋伯(Rene Weber)指出,瑞士手錶產量在全世界僅佔3%,但卻以此主宰了豪華名錶產業。在總值400億美元的全球手錶市場中,瑞士錶總計便佔了一半以上。
 其中身為全球最大鐘錶商的Swatch,去年營收總額高達78億美元,旗下產品包含新潮流行的Swatch,以及諸如寶璣(Breguet)、寶鉑(Blancpain)、歐米茄(Omega)與浪琴(Longines)等眾多豪華高價品牌。
 保鐘錶江山陷兩難
 為了保障鐘錶江山不墜,瑞士鐘錶公會的500多名成員,多數都主張要提高瑞士鐘錶的生產標準,也就是將瑞士製造零件佔所有總成本(不僅機芯)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
 但正如金鶯經理Vincent Chan所質疑的,瑞士本土就有很多小公司,恐怕達不到上述標準。
 部分小型業者甚至警告,要是往後小型業者無法由國外購買零件,又無力自行投資生產,就勢必得向Swatch等本土大廠進貨,導致處處掣肘、競爭力大失,從而對整體產業健全造成傷害。
 艾米龍駐日內瓦負責人杜比利(Jean Depery)也說:「所有人都想堂而皇之在錶面上展示出瑞士製造……,但要是一支錶內部每樣東西都必須是瑞士製造,大部分的瑞士錶業早就被摧毀殆盡了。」
2012-05-20 11:52:50
消失的鞋都
東莞,消失的鞋都【聯合報╱記者賴錦宏07.12.10
 
前言/有「世界鞋都」之稱的東莞,每年製造生產全世界十分之一的鞋子,台資鞋廠更是這裡的支柱。然而,原材料漲價、驗廠、查稅、反傾銷稅、政府不支持高人力密集工業等一連串的衝擊,台商製鞋業正迎接最寒冷的冬天。明年元旦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對製鞋業雪上加霜,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東莞厚街數千家鞋廠林立,台資鞋廠有數萬員工的規模。圖為有一萬多員工的誠達鞋廠,員工中午用餐,得分批、分時進餐。記者賴錦宏/攝影
●「這個月厚街又倒了幾十家鞋廠」、「萬鑫鞋廠幾千人為了薪資和新合同,上街鬧事」、「十月二十四日,曾是東莞鞋業代表性企業的台資常登鞋業突然轉業,以補償四千餘萬人民幣代價,結束營業」…,一連串負面消息,狠狠打擊「世界鞋都」東莞。
驗廠查稅…台商喊苦
在原材料漲價、驗廠、查稅、反傾銷稅、政府不支持高人力密集工業,和新勞動法衝擊下,台商製鞋業家家喊苦!松江鞋材廠董事長柏再駿說,今年冬天,鞋廠招人比較容易,因為厚街最近倒閉了很多鞋廠,尤其是中小型的鞋廠,工人都得重新找工作。
新勞動法 雪上加霜
新勞動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柏再駿同意此比喻。他表示,新勞動法提高用人成本,使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面臨巨大壓力,鞋業首當其衝。按新法規定,一名工人(熟手)起碼要給二千多元人民幣,老闆還得面對勞工流動率、職業道德、最低薪資不斷加高等風險。
利潤微薄 人工喊漲…
南城區的皮革廠張老闆也說,製鞋業越來越難做,反傾銷、缺工、缺電等問題都纏上,有些加工廠甚至只有百分之五的利潤。若再抬高人工成本,很多企業當然撐不下去。
厚街鞋廠 四成會倒
「要不就轉型,要不就倒閉」,柏再駿表示,做低端產品的企業,是沒辦法捱過去的;厚街的鞋廠,估計至少百分之四十的廠會關閉!這絕對是一次大洗牌,一次革命。他說,現況是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來供應,地方政府也沒有扶持,在新勞動法衝擊下,廠家只能靠自己闖出一條路。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態度。東莞一個裕元的產值,就超過四百億元人民幣,相當一個大溫州市的鞋業產值,但是東莞從未將鞋業放在八大支柱產業名單中,因為鞋業被官方認為是低附加價值和高人工密集的工業。
東莞在政策上明言,不歡迎三高產業進入,不再歡迎製鞋業。所以鞋廠經營遇到困難,東莞政府不會站在支持角度,反而希望它遷出去。
反傾銷稅 還會再增
加上歐盟反傾銷、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材料價格上漲、加工貿易政策改變等,對東莞製鞋業都不是好消息。
歐盟去年十月開始,對大陸徵收百分之十九點五的反傾銷稅,明年十月末還要復審,可能繼續徵收,也可能還要增加稅額,並延伸一些其他要求。
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日前在東莞「世界鞋業發展論壇」上表示,未來東莞應該向高端邁進,成為以研發、設計為主的製造業基地,成為打造中國自己品牌鞋的基地。只有這樣,才能掌握世界鞋業發言權。
自創品牌 難敵大廠
「走品牌,談何容易?」新橋鞋業的張世欣表示。誰都知道要自創品牌,但資金不夠大,台商都是中小企業,一砸幾千萬美金打品牌,根本做不到。再說,你研發做得過義大利和NIKE等大廠嗎?
台灣製鞋公會理事長林昭傑說,未來市場定位要放回大陸國內市場,三、五年後,大陸市場會占全球鞋子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台商應在厚街把世界鞋業做大,必須使大陸市場轉成中高檔價位,鞋業轉型做內銷,只有中高檔的價位和品質,才能在市場生存。
轉進內銷 一路坎坷
大陸是世界潛力最大的鞋類消費市場,但台商吃得到嗎?去年歐盟反傾銷稅開始,不少台商轉進內銷市場,但一路坎坷,成少敗多,主因是內銷市場和通路早被大陸鞋廠占領。
台資大廠裕元、興昂,早就有「外遷內移」的動作,且自創品牌,先後設立研發中心。但其他為數眾多、數千人至一兩萬人的中小型鞋廠,面對市場環境巨變,和不斷公布的新政策,心中仍是一片混沌。

鞋業寒冬》南北韓聯手搶單 台商死更快
 
「現在鞋廠做NIKE的鞋子,利潤不到百分之八到十,一堆廠搶著做」,市場供過於求的結果,台灣鞋廠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挑戰,估計光東莞一地,今年倒閉的鞋廠就超過一百家。
東莞新橋鞋業董事長張世欣表示,愛迪達現在百分之四十八的訂單放在東莞,明年會減到百分之二十八,把訂單轉到印度和印尼,強迫台商去設廠,否則就會丟失訂單,如同當年台商隨著訂單,把工廠轉到珠三角一樣。彪馬(PUMA)則把生產重心遷到越南。
目前,萬邦和豐泰兩家台商製鞋集團,已到印度東岸設廠,裕元等廠則在越南、江西設廠。女鞋方面,早就被大陸廠取代,台商除內銷大廠達芙妮外,外銷市場大部分被搶光。
更令台商不安的,是南北韓。在盧武鉉和金正日會談後,決定在北韓境內設經濟特區,南韓準備把在大陸和東南亞設的鞋廠移來此地,土地、工廠由北韓準備,南韓則出資本和技術。
張世欣說,這很可怕,南韓做鞋比台灣早,早期NIKE等廠都先在南韓做,後來才移到台灣;南韓的技術、EVA射出機、模具都比台灣新又好;加上北韓工人月薪不到四十美金,是珠三角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沒有罷工和土地問題,工人吃苦耐勞,南韓還政策性輔導鞋業出口,抑制低價競爭。南北韓聯手,珠三角台商鞋業死得更快。
行動快的台灣鞋業貿易商,早已前往北韓看貨了,製鞋廠還在觀望。
珠三角台資鞋業,面對內憂外患,能否殺出一條血路?張世欣說:「這很拚啦!」在原物料高漲,客戶又釘死利潤,要看廠方資金和技術能否撐過這次難關。

鞋業寒冬》謀活路 台商集體遷廠到內地
 
過去,不少台資鞋廠等傳統產業從深圳被趕來了東莞,現在又面臨生存危機;東莞台協東城分會秘書長李文誠透露,台商們正結合同行業的力量,準備「集體遷廠」,打開生路。
李文誠表示,「我們正在和江西、廣東、湖南等省的地方政府談集體遷廠事宜,包括土地、廠房、稅收、進出口快速通道、運輸優惠等條件,並且要對方出具書面合同,以科學的角度做出每項標準,做好一項項外移分析」。
李文誠解釋,這是不得已的措施。各項競爭優勢不再,東莞已不再是人力密集傳統製造業的天堂,地方政府希望鞋業外移;團結台商的力量,用行業集體遷移的方式,和內地其他地方談更好的條件,達到節省成本、提高效益的成果。
目前,寶成和裕元在江西贛州設了兩個廠,冠全則準備在南寧設兩個廠,其他的台資鞋廠,則多數去了越南設廠。這些都是單打獨鬥,李文誠認為,「中小型台商沒有單打獨鬥的條件和能力,必須眾志成城,集合同行業台商的力量,因為總量大,規模大,才能要得要較好的條件」。
他指出,現在主要談判的目標是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廣西南部,仍以香港、深圳為出海口。至少要有同行業廿到卅家廠商,同時自東莞遷走,才看得到台商的經濟實力和能量。
也有台商老闆不看好集體內移。新橋鞋業的張世欣就表示,內地雖不缺電,一樣缺工,本來就只剩老弱婦孺,勞力成本省不了多少;再者,內地法治較差,地方政府規費又能降多少?再說,減少了土地和人力成本,到了內地,增加的運輸成本又怎算?
對於台商集體出走,東莞市負責官員憂心忡忡。東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是外地人,當產業外移,人口跟著流失;產業空洞化後,官員擔心因製造業繁榮帶來的酒店、餐飲、金融業、百貨零售,也將隨之遠去。屆時,東莞將有產業失衡的危機,變為「空城」。

鞋業寒冬》搬回台灣? 想太多了
 
「台商已被逼到頸子上了」,東莞多家台資鞋廠年底關門,有的束裝返台,有的留在當地,準備轉型做服務業。有台商建議,政府此時應開放利多,讓台商返台投資,未來半年就是「黃金時間」。
製鞋台商說,製鞋業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總向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轉移。七十年代,從美國轉到日本、台灣,九十年代初,又轉到大陸,現在被迫轉到越南、印度。同樣是台灣人的工廠,在最落後、最沒法治、最高風險的地方,重複做著代工低利行業。
「現在開始的半年,是返台黃金時間」,東莞全輪五金塑膠總經理顏添益是樂觀派。他說,面對鞋廠大規模倒閉、轉廠,傳產另覓生機之時,若台灣能設立一專業區,用台糖或大片中南部荒置土地蓋廠房,給台商紓困融資,開放引進大陸員工,台商返台設廠的應該不少。
和東莞、越南相比,顏添益表示,台灣電價便宜、法治化、配套設施完善,還有先進的管理,這些都是強項,如果台商願回去,珠三角的訂單和客戶也能一起帶回台灣。
「這只是主觀願望,鞋業台商真的想回台灣的不多,都往落後地方跑。」經常輔導東莞鞋廠的深圳亞廣總經理林琦翔則指出,只見到台商去越南、印度,還有的去孟加拉、柬埔寨。「畢竟高勞力密集行業,也不適合台灣了。」
「讓傳統產產和鞋業台商返台投資,只是一個假命題」,林琦翔表示,台灣要有更好的條件,更低廉的成本,才能拉回台商。
2007-12-10 09:48:50
版主回應
消失中的日本製造 2011-12-11 工商時報

 ■在強勢日圓推波助瀾下,日本產業空洞化已急遽惡化,能夠打上「日本製造」金字招牌的道地日本貨正在不斷消失中。
 英國媒體集團Haymarket Media在7月公布2011年亞太最有價值品牌,前五名依序是索尼、三星、Panasonic、樂金(LG)和佳能(Canon),顯見日本品牌在亞洲消費者心目中仍具有一定的地位。
 該項調查係針對亞洲10個市場,約33,00名年齡介於15到64歲的受訪者,請他們選出最好或最值得信賴的品牌。
 喜愛日本品牌的亞洲消費者,在選購時多半要求「日本製造」。但這幾年下來,他們發現愈來愈難買到道地日本貨。這是因為過去30年來,日本企業不斷將生產基地移往海外。
 委外生產比重攀升
 以索尼公司(Sony)為例,日本國內工廠在1990年代初期多達40座,如今剩下23座。在這當中,16座工廠生產零組件,僅7座組裝完成品,例如電視機和攝錄影機。索尼的電視機委外生產率在上個會計年度(截至今年3月底)突破5成,遠高於前年度的2成。
 由於日本消費電子出口急遽縮減,這個部門的貿易赤字大幅擴增。根據日經新聞報導,2004年,日本出口1兆7,900億日圓的消費電子,對日本貿易順差貢獻了1兆550億日圓,及至2010年,這個金額萎縮到9,100億日圓,加上進口突破1兆日圓,消費電子部門的貿易赤字達1,051億日圓。
 而在今年前7個月,消費電子部門的貿易赤字已逾1,300億日圓,全年預料將達到2,000億日圓。
 大致而言,日本歷經三波產業空洞化(industrial hollowing)。1980年代中期之後,由於廣場協議導致日圓高漲,同時亞洲四小龍崛起,日本傳統製造業開始將生產移往海外。第二波在1990年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日本高科技業接著出走。第三波則在2000年代,日本企業外移據點,擴張到新興國家。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8月時對大型製造商進行的訪查,約46%表示,如果日圓兌美元匯率維持在76日圓的高檔長達半年,他們就會把生產基地移往海外。
 中小企加入外移潮
 除了大型製造商,日本中小企業也投入產業外移的行列。公營放款機構日本政策金融公庫(JFC),在今年4~9月間提供融資以協助250家中小企業往海外拓展,企業家數約為去年同期的兩倍。
 日本數位相機全球市占高達8成,但價格競爭驅使日商將生產委外給台灣。賓得士理光(Pentax Ricoh Imaging)社長三浦善司語重心長的說:「我們再也不會看到日本國內興建一座數位相機廠。」
 全球數位板市占逾8成的日商和冠(Wacom),311大地震之後便赴中國成立元件生產基地。和冠社長山田正彥表示,他們必須將供應的風險降到最低。「我了解產業空洞化的憂慮,但國家之間的界限早已消失。」
 山田正彥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觀點,他表示:「留在國內未必一定有利於日本。我們應該把一切都留在圍欄內,或者我們應該走出去,從外頭對國家做出貢獻?我會選擇後者。」
2011-12-11 10:07:29
阿楨
社評-從中國製造到為中國製造2011-02-07 旺報

 台商在大陸的經營環境出現重大挑戰。今年1月北京基本工資從每月960元人民幣調高至1160元,漲幅高達20.8﹪,超越上海的1120元成為大陸基本工資最高的城市。但過不了多久,2月1日江蘇基本工資調高到1140元,而3月起廣東省更將調高到1300元,真正成為大陸第一。對廠商而言,基本工資的調整,代表工資及以工資為計算基數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加班費等支出同步調整,企業實際增加支出會是最低工資增幅的將近兩倍!
……………
 除了加薪、留人之外,台商當然還可以努力提升自動化作業比重,減少對人工依賴;或配合大陸官方「建設大西部」計畫,將工廠遷往內陸。但自動化設備投資龐大,只有大廠才能負荷;遷往內陸,則涉及上下游供應鏈,廠商未必願意配合。
 面對這些經營困境,我們期待台商積極思考「經營模式如何從『降低成本』,進入『價值提升』,及在『價值鏈』上取得關鍵地位」。台商已到了不得不改弦更張的時候了。
 中共去年10月提出對「十二五規畫」建議,將「擴大內需」首次獨立章節,置於任務之首,提出「居民收入成長與經濟發展同步」政策。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分析,預示中國未來5年將進入「經濟內生動力大轉型、發展成果全民分享」的新階段。
……………
 台商在大陸經營出現危機,但危機也是機會。台商應當把握「十二五規畫」以及「ECFA元年」所帶來的商機。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科技、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都是「十二五」期間中國重點鼓勵的投資方向,應該成為台商投資的優先產業選項,與「計畫」的目標一起進行產業升級。
……………
 美國《新聞周刊》曾以「從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到為中國製造(made for China)」為封面故事,標示了中國全球經濟角色的轉變。服務是台商優勢;出口賺匯時代,台商扮演「資本」、「技術」、「管理」提供者角色,內需消費年代,台商可以轉型販賣「服務」。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1020700225.html
2011-02-07 12:54:48
版主回應
從中國制造到爲中國制造的喜憂 2010-10-29 僑報 劉濤

最新出版的《新聞周刊》以“爲中國制造”作爲封面故事,展示了全球企業如何從“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向“爲中國制造(Made For China)”的巨大轉變。
文章指出,目前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爲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品位,或重新設計産品,或專門制造。原因在于,中國消費者“現在希望量身定做屬于中國人的奢侈商品”。
在筆者看來,從這條新聞中可同時讀出正反兩方面的涵義。
從積極的方面看,這是中國多年來擴大開放和融入全球化的結果。近年,中國不再片面追求擴大出口,而將注意力轉向實現進出口平衡。外貿進口的巨大增幅爲國際奢侈品也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
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的門檻,中國人的消費結構也産生了質的飛躍:從生存型向發展型、享樂型轉變,進入了追求生活質量的新階段。以汽車消費爲例,據一般經驗,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汽車開始進入家庭;達到4000美元時,私人購車將出現爆發性增長。此外,旅遊消費也將迅速膨脹,住宅消費向郊區化、別墅化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普及階段。
另外,中國居民收入和購買力的實際增速也大大超過人們的設想。2000年,中國官方確定的人均GDP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3000美元,而實際上,中國在2008年就超過了這一目標,而從3000美元到4000美元更只不過用了兩年時間!照此速度,加上人民幣升值速度的不斷加快,也許用不了10年,中國人均GDP就會達到1萬美元。于是,國際品牌不再將中國視爲一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而是作爲一個潛在的中等發達國家,提前進入市場布局和定位調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和箱包出口國,每年向歐美出口大量此類産品。與此同時,中國對歐洲的香奈兒、愛馬仕、LV等高級服飾、皮具和化妝品的需求也正在節節上升。這一現象可以用國際貿易理論的“産業內貿易”來解釋。它指的是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同一産業部門産品既進口又出口的現象。即便中國目前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由于産品內“垂直差異”的存在,爲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就可能出現歐美進口中國制造的中低檔産品和中國進口歐美生産的高檔同類産品的現象。
因此,國際奢侈品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爲中國人量身定做也非不可思議之事。2008年至2009年,中國消費支出增長15%。其中,汽車和電視的銷量全球第一,電腦銷量排名第二,而其它消費産品,從珠寶(25%)到化妝品(20%),再到奢侈品、手機(50%),增長表現也令人印象深刻。
但另一方面,中國對國際奢侈品消費能力的過分早熟,也反映了中國當前消費結構中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而這種分化又源于國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就國際經驗來看,當一國人均GDP達到2000至3000美元時,通常會伴隨著中産階層或中等收入人群的顯著擴張。相比之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人的生活物質條件確實得到較大改善;但中等收入者並未大量出現。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過去片面強調效率、忽視公平,近年來中國收入分配不均和貧富差距已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整個社會收入結構類似于一個寬底座的金字塔。
按世界銀行的測算,中國基尼系數已上升到0.47,大大超過0.40的國際警戒線,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和對立情緒也日益尖銳。而中國國內一項獨立調查也指出,2009年中國貧富收入之比爲1比13,10%的家庭掌握了41.4%的財富。也許正是這10%的人,成爲了國際奢侈品在中國的消費主力軍。
值得欣慰的是,2010年初以來,中國決策層在公開場合頻繁表態,強調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重要性。中國國家胡錦濤在談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將“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放在了首位。此外,中國總理溫家寶、副總理李克強也先後提及“分好蛋糕關系到公平正義”、“要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中國收入分配改革如今已步入深水區,零敲碎打式的增量改革已沒有多少余地,剩下的就是直面矛盾的核心:重新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不少學者將本輪收入分配改革的整體思路概括爲“提低、擴中、調高”六個字,即:提高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並且通過財稅政策對高收入群體進行二次調節。其中,“提低”和“調高”更類似于手段,而“擴中”才是目標和歸宿。
剛結束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已正式寫入“十二五”規劃。筆者相信,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中國更多民衆也能享受更高品質的消費和服務。
http://review.usqiaobao.com/2010-10/29/content_621713.htm
2011-02-07 12:57:12
阿楨
富士康擬巴西再建五廠 蘋果借力搶市場 鉅亨網新聞2012-02-02

承諾要在2012年把優秀員工帶到巴西的郭台銘沒有食言。昨日,外媒報導,為蘋果代工產品的富士康計劃在巴西建設5家新工廠,以滿足市場對iPad和其他平板電腦的需求,預計5年內所有工廠年均生產近4000萬臺產品。
去年,富士康即表示要在5年內投資120億美元,在巴西的電子業扎根。不過事實上,巴西的勞動成本要遠遠高於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以此前富士康在巴西聖保羅州Jundiai市的工廠為例,外媒報導稱,當地工人每月起薪約1058巴西里爾(約605美元),幾乎是富士康中國員工酬勞的2倍,對於擅長控制成本的富士康而言,為何仍要在巴西進行大手筆投資?
規避巴西高昂的關稅或是重要原因之一。巴西對進口商品課稅繁重,使得國外電子產品的價格增近3倍,此前蘋果多款電子產品都在巴西創下了全球售價之最。例如,巴西對於iPad征收的關稅達60%,iPad售價高達985美元,巴西16G的iPhone4S因高關稅售價高達2599巴西里爾(約1405美元),幾乎是美國市場價格的2~3倍。
“相比巴西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以及規避繁重的進口關稅,富士康在巴西設廠的勞動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他認為富士康巴西大建工廠,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如果蘋果iPad借富士康打開巴西市場,其他與富士康合作的IT企業也或將借道在巴西獲益。
巴西的消費市場對富士康和蘋果而言,都有不小的吸引力。平板電腦是巴西新興中產階層獲得互聯網服務的相對廉價的方式,這一階層約占巴西總人口的一半。如果富士康在巴西設廠量產iPad,將大幅提升蘋果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從而搶占巴西市場。
不過,如何在巴西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生態系統仍是問題。李易認為,在中國市場,假如富士康的工廠從沿海城市深圳遷徙到內地省份河南,其產業鏈合作伙伴的遷徙成本較低,但如果到巴西,合作伙伴遷徙的難度太大,對於憑借一己之力的富士康而言,如何更好地完成供應鏈的配合度將是一大挑戰。此外,富士康還需要對大量的當地工人進行技能培訓,這同樣需要不菲的時間。
2012-02-09 08:07:45
版主回應
歐巴馬救經濟 矛頭指向大陸 2012/1/25法新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發表國情咨文,當中表示要加強對付中國大陸等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並把就業機會拉回國內。
歐巴馬表示,他的執政團隊已經加強對中國大陸等其他國家採取貿易行動,以保護美國製造業者。
他說:「有超過千名美國民眾現在有工作,就是因為我們遏止中國大陸輪胎進口激增。」
但歐巴馬說,必須得做更多,才能重建美國製造業。目前全美勞動市場只有9%的民眾從事製造業。
「我們無法將所有轉移海外的職缺拉回國內。但目前在中國等地做生意花費越來越高,而美國則是越來越具生產力。」
「我們現在有大好機會,能讓製造業回到美國,但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楨:妄想逼外企回美就業官媒所共造的)富士康公關危機或迫使蘋果等企業重組供應鏈 鉅亨網新聞2012-02-07

導讀:MarketWatch客座專欄作家伯恩森(Patrick Burnson)撰文指出,富士康公關危機很可能會迫使蘋果和其他類似的跨國企業重組自己的供應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將就此擺\脫再度遭遇公關危機的可能性。
以下即伯恩森的評論文章全文:
現在,許\多供應鏈專家都相信,蘋果想要走出近期的公關危機,就意味著他們在運營面必須做出重大的調整。
不久前,《紐約時報》發表報導,揭露了蘋果供應商勞工待遇方面諸多值得懷疑的問題。
報導指出,在為蘋果生產產品的工廠當中,工人們不得不超負荷勞動,而且環境也很不安全。
如果蘋果(AAPL)想要擺\脫由此而來的消極影響,他們恐怕不得不重建自己的屏幕、閃存、微處理器等的第二和第三層供應商網絡。勞工待遇更好的韓國和日本工廠,可能會成為最優的選擇。
事實上,供應鏈分析師們之前就已經在警告美國企業,說他們外包給中國的產品很可能會在春節前的若幹周當中出現所謂“質量衰減”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低薪勞動力將離開位於沿海地區的工業中心,回到自己內陸的家鄉去過節的緣故。
不過,今年的龍年對於一些跨國企業而言還來得更早,這當然是因為蘋果廣受歡迎的產品背後的故事被披露在世人眼前的緣故。
富士康(FXCNF)是一家台灣承包制造公司,看上去似乎能夠比較成功\地免於質量衰減的問題,因為他們雇用了大量員工,二十四小時高速運轉。可是,這一次他們雖然沒有造成質量衰減,卻造成了“品牌衰減”。還有一個事實值得注意,這就是在過去兩年間,富士康已經有近二十位工人自殺。人們很容易就會想到,當蘋果的形象受到玷污,投資者對他們股票的態度就可能會發生變化。
毋庸贅言,政治面和環境面的種種因素在這當中也發生了影響,但是歸根結底,對於蘋果而言,如果他們過分依靠中國的組裝工廠和廉價勞動力,他們作為全球公民的名譽自然就不免被置於風險之下。
只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相信,蘋果或者其他的公司就會在不久的未來將這些就業機會重新拿回西半球。亞洲外包在全球性衰退當中達到了頂點,不會因為今天的問題就由盛轉衰。同樣,我們也不會看到那些企業會以犧牲產品按時生產和配送的代價來謀求妥協。畢竟,企業的一切都是基於長期財務目標和股東價值的。
總而言之,企業供應鏈的變化,真正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市場需求的變化。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有預先的產能規劃,讓他們能夠較早掌握情況,做出有效反應,以便達到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那些遠沒有蘋果成功\的企業當然也希望能夠通過挑戰供應鏈的執行力讓自己重新回到成長的軌道。這就可能意味著他們會將外包盡量集中在一個地區內的若幹鄰近的國家。從這個角度看來,不斷升級自己港口和陸地運輸能力的東南亞地區及南亞次大陸都已經做好了迎接新投資的准備。
可是,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在不久的將來目睹另外一場公關危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顯然,僅僅一個B計劃還是不夠的。如果跨國企業自己不肯去盯緊供應商對勞工做了些什麼,也會有別人替他們盯著。(子衿)
  相關新聞
美脫口秀名嘴 諷富士康「恐怖工廠」
點名富士康壓榨員工‧紐時揭中國血汗工廠‎
血汗工廠_美媒轟蘋果才是元凶‎
血汗工廠爭議庫克駁:蘋果從未「忽視」‎供應鏈
2012-02-10 10:03:37
阿楨
中國製步步高升 向頂級品邁進 2012-08-15 旺報

 有外國媒體報導指稱,「中國製造」曾被視為廉價和偽劣產品,不過隨著大陸中產階級注重生活品質,也讓許多大陸企業著重提升產品品質,且立志在全球創立頂級品牌,以李寧體育用品店為例,已在倫敦和巴黎開設專賣店,邁向國際市場,並與頂級品牌同步競爭。
 《環球時報》引用德國《世界報》報導,過去中國向西方企業初開放之際,「中國製造」成為大批量、低成本、低品質的代名詞。但隨著經濟突飛猛進,及中產階級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中國製造」逐步邁向創新、獨特和細膩的方向。不管是小型手工作坊或大型企業,都正在建立自我品牌。
 「並非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都是垃圾」,曾在北京工作6年的法國攝影師德里馬斯表示,在大陸他見過許多中國製造的高品質和獨特產品。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他還創辦了網路雜誌「很好的中國製造」,無論是竹家具、連帽衫或地毯,都必會展示「中國製造」的元素。
 雖然北京鼓勵陸企走出去,但並非所有行業,希望自我提高品質後再出走。比如,越來越多的中國貨車銷售到烏茲別克斯坦、埃及和斯里蘭卡,但中國車商還在等待時機,等品質提高時再進入要求更高的歐洲市場。

陸買氣下滑 奢侈品市場退燒 2012-08-15 旺報

 在大陸熱賣的奢侈品,最近出現蜜月期提早結束的跡象,從高單價珠寶、知名時裝品牌到頂級手表等,似乎買氣後繼乏力。包括Prada等重量級品牌,也都放緩在大陸開店腳步,而且這股消費趨向也正從一線城市蔓延至二、三線城市,顯然消費者瘋狂追逐奢侈品的風潮,開始褪色。

陸本土品牌竄起 舶來品市占降 2012-08-15 旺報

 過去歐美消費品牌都展現出強勢的銷售佳績,如今在大陸本土消費品牌迅速崛起後,尤其在牙膏與洗衣粉等市占率開始受到擠壓,首當其衝就是全球最具分量的清潔用品大廠寶潔(P&G),正飽受大陸品牌的步步進逼壓力。
 大陸一支自稱採用中草藥的牙膏,不僅售價是P&G的2倍,而據歐睿資訊諮詢公司調查,這款草本牙膏在大陸市占率從5年前的1.1%上升到8.8%。同時段P&G卻從20.8%降到19.7%。
2013-01-13 10:24:53
版主回應
社論-注意大陸另類「世界工廠」的興起 2013-01-13 工商時報

 根據本報日前報導,大陸最大的電腦廠商聯想集團,已規劃在3至5年內,將其部分重點產品全部轉型為自行生產,不再委託代工。這雖是市場盛傳的訊息,並非聯想正式宣布的動態,但此一「自行生產」動向,確是大陸產業體系下一波非走不可的道路。這條路並可能為大陸創造出另類的「世界工廠」。台灣相關主管部門及產業界對此應注意掌握及因應。
 按照市場訊息所言,聯想集團目前積極轉型為自行生產的重點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和一體成型電腦(AIO)。儘管聯想集團未發布具體的自行生產規劃,但該集團近一年來之實際廣設自有生產據點,卻是有目共睹。其新設據點分佈於在合肥、成都、武漢等地。
 基本上,在大陸像聯想這樣的品牌大廠,若要擴大自行生產,當前就有「順風車」可以搭乘。後者即大陸政府現正大力推動落實的「城鎮化」政策方針,其將帶動的「新一波工業化」,乃是品牌大廠開疆拓土的良機。因為總體經濟上光有新城鎮不行,還需要有新興的工業體系來支撐,否則新城鎮也只是空架子。其道理就是俗話說的「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然而,數量成千上萬的新城鎮,未來的工業建設實需加以「系統化帶動」,否則各地一哄而上、爭相盲目投入,必然造成市場失序以及資源浪費。這就給了大陸本土品牌大廠出面主導的空間。
 這些大廠現在很有條件深入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循著新城鎮發展的軌跡,去布建或更新自己的生產鏈。且由於他們挾著植根於本土的「主場優勢」,很容易去挖掘出各地最優質的生產要素,並給予最有效率的配置,而在各個合適地點投資設立生產據點,分別從事原材料生產、中間零組件製造、最終產品組裝,及轉投資之服務業經營等。
 如此構成的產業鏈,應是大陸新一波工業化的主要載體。它是由本土大企業出面,對新城鎮工業化建設作「主導性投資」而形成。此種產業鏈的屬性將是「在地化」的,即其生產和銷售都依託國內市場,而且母廠和各地配套廠的關係是緊密的和長久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結合本土新一波工業化,所形成的新產業鏈,將來一旦壯大成為大陸工業的新主流,則大陸將因此而發展成「另類的世界工廠」。以往大陸所擔當的世界工廠角色,主要生產外銷品,且台、外資廠商的分量也大過陸資廠商。而將來的另類世界工廠,則是植根於大陸本土市場,並由陸資廠商來擔綱,其中的「世界」格局,將表現在大陸新產業鏈規模可望為世界之最,對全球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還有,陸資大企業有了本土新產業鏈的支撐,會更有力地「走出去」,到國外投資設立分廠,使自身經營架構擴大為「國內外並舉」,進而達致「全球化產銷」的境界。
 對於大陸此一發展趨勢,台商究竟如何因應呢?讓人欣慰的是,近來有幾家台資企業,和大陸品牌大廠建立了「強強聯合」的相互投資關係。譬如,仁寶集團和上述的聯想集團,合資設立了合肥「聯寶廠」。以及,台灣水泥集團攜手中國建材集團,交叉持股合資經營四川泰昌水泥廠等。這樣的緊密聯合,使相關台資企業順理成章進入大陸「新工業化」潮流下的新產業鏈,其將因此而擁有穩健、持續發展的空間。
 問題是,目前大陸上廣大的台資企業之中,有條件和陸企作「強強聯合」者,並非是多數。也就是說,大多數台資企業將來不但很難成為陸企爭取的合作夥伴,而且要面對上述「新產業鏈集團」的擠壓,經營上會越來越辛苦。
 我政府當局應該針對這種情勢,採取有力的幫扶台商措施。可以採取的作為,除了老生常談的輔導台商「轉型升級」之外,另有必要協助整合台商隊伍,使台商與台商之間,也可以透過交叉持股、策略聯盟、共同研發、共創品牌等方式,來形成諸多的「強勢經營集團」。這樣才有條件去因應大陸新一波工業化的潮流,並從中找到台商本身的立足點,以及賡續發展的契機。
2013-01-13 10:33:12
阿楨
勞力密集型台商 「首選還是大陸」【聯合報2012.11.28

大陸人工成本高漲、企業應如何轉移,台資信邦電子總經理陳其忠認為,勞力密集型產業已不可能回台,未來墨西哥、緬甸與巴西可能成為世界工廠(楨:?)。
台商回台投資是政府重要政策,然陳其忠以美國總統歐巴馬希望蘋果回美建廠、當時賈伯斯的回應說:「我回不去了!」陳其忠指出,勞力已非台灣的競爭優勢,但中國大陸的人工成本逐年上漲,許多勞力密集型台商也在考慮如何外移。
目前較多探詢的是東南亞國家,但勞資與生活文化的差異大,陳其忠表示,越南工人常常罷工,泰國的物流業不發達且近年常水災,馬來西亞、印尼則是回教國家,不是發月薪、而是周薪,領了薪水後可能去消費、不上班了。
陳其忠認為,中國大陸因同文同種、語言說得通,加上兩岸和解出現曙光,未來兩岸只會更自由化,大陸還是勞力密集型台商的「首選」;至於往重慶等內陸城市遷移,陳其忠表示,重慶是特例,薄熙來承諾的稅收減免能否兌現,「大家的看法是只維持到2013年」。
至於未來,陳其忠指出,大陸工資肯定逐年上升,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環境也有障礙,企業只能在兩害之中取其輕,而巴西、墨西哥與緬甸三國,未來最有可能取代大陸成為新世界工廠。
在金融危機的挑戰上,陳其忠表示,今年一至十月信邦電子營收已突破八十三億新台幣,全年可突破一百億元,主要歸功於2008年以來的企業轉型,轉攻資料擷取、工業控制、醫療零組件、汽車與太陽能等領域,創造出新附加價值。
以太陽能為例,陳其忠指出,太陽能面板因大陸產能過剩而大幅跌價,但行業利基點是熱能與電能的微逆變器,加上能源成本已成家庭重要支出,儘管歐洲各國停止太陽能補助,消費者還是會買,現與歐洲轉換器公司合作,效益很不錯。
對於未來產業發展,陳其忠表示,機器人或是全自動化無人生產,是因應人工成本高漲的未來趨勢,隨著全球暖化與人口爆炸,環保節能與老人醫療照護會是下一波產業的成長動力。
2013-01-13 10:25:49
阿楨
跨越中國製造 (2009) 央視紀錄片 簡介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在國際製造業的新格局中,中國製造業正面臨著怎樣的挑戰,正發生著怎樣的深刻變化?中國製造將如何實現自身的跨越?
  第一集:《製造的競爭力》,敘述了中國製造是如何從不具備競爭力繼而在30年的過程中轉化為全球市場上低成本高效率的楷模,通過各種類別製造業中的典型案例,表達了中國製造的興起怎樣改變了全球經濟的格局。同時為中國製造在下一步的轉型升級破題——中國企業的價值取向:為誰而戰!為什麼而戰!
  第二集《品牌在縫隙中漸進》,通過幾個不同類別的企業案例揭示了中國製造企業如何在強手如林的全球市場,為打拼自己的品牌而進行的艱苦探索,為正在全球市場低迷過程中的中國製造企業開啟了一扇可供借鑒的視窗。
  第三集《創新的世界觀》,其核心是“讓創新開拓市場,讓市場維繫創新”,通過東軟、吉利、龍芯等案例,揭示了在全球化時代的創新思維邏輯——“以我為主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這樣一個引領中國製造未來的思維方式。
  第四集:《國際化之路》,全面分析了TCL、聯想和東軟在國際化過程中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結果,並以此透視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路徑——實力與價值的交換的信任,以及企業文化的全面融合。
  第五集:《升級中國製造》,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製造的低成本優勢收到了了空前的挑戰,中國企業如何建立高技術含量的低成本,放棄單一的低價優勢構建未來的國家競爭優勢。通過比亞迪、中集、吉利、一汽等案例,分別從技術升級,戰略升級、管理升級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http://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E8%B7%A8%E8%B6%8A%E4%B8%AD%E5%9B%BD%E5%88%B6%E9%80%A0&type=video&sid=0000&pid=0000

大國重器 (2013)

  作為建國以來第一部記錄中國裝備製造業振興發展歷程的大型高清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再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準背後的艱辛歷程。6集片名分別為《國家博弈》、《國之砝碼》、《趕超之路》、《智慧轉型》、《創新驅動》和《製造強國》
http://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E5%A4%A7%E5%9B%BD%E9%87%8D%E5%99%A8&type=video&sid=0000&pid=0000
2014-03-18 08:30:59
阿楨
中國製造業

  怎麼了,前評<炒作美國頁岩氣>才云:
  旣然炒作中國的維和救災軍售軍費不能阻止中國崛起,那就炒作美國自己的頁岩氣能源業突破,製造業新生機,以及嬰兒潮進入退休期引發的醫療、休閒服務吧!
  旣然叫炒作,就好比美日之前的房股滙市之泡沫,美國又再炒作新的泡沫罷了。再說,中國也有不輸美國的能源、製造、醫療、休閒產業!
  如今換中國炒作製造業了?
  中國製造業連德國都怕,何須炒作?只列最近相關新聞便可一目了然!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機械設備2013年出口超日本居第三 挑戰德國
德國發出警告:中國機械製造業嚴重威脅德國
美製造業不振 2014.2.3全球股震 美大跌2.1% 日更重挫4.2% 歐股重挫
歐巴馬2014.2.25砸1.4億美元拚製造業(楨:1.4億算啥?)
美2014首季GDP負成長1% 3年首見
日2014-4零售額暴跌13.7%,12年最大
安倍2014-6-24第3箭 遭譏只是飛鏢
日2季GDP減6.8% 三年最差中日筷箭之爭
中美製造業PMI持續擴張 歐脆弱復甦
美股連四跌 今年漲的全數吐光
美失業率小升 四聲無奈 美國民眾無感經濟復甦
美國科普白癡多 1/4不知地球繞日
外媒驚呼中國世界最大口徑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 超過美國的300米 將引領世界20年
中國天河二號再度蟬聯2013年全球最快電腦
中國重工受韓國求救起重12000吨打撈沉船:揚眉吐氣
海軍副司令:將派新裝備搜救馬航客機 可探深6千米
中國新型萬噸油壓機下線:可一體鍛造航母甲板
  中國製造業不多是耗能/低價/山寨/頂多是假成本創新之名的才能龍行天下?
  這個嘛!別老看反中的文宣,偶看央視以下紀錄片的宣傳,便可知中國是憑著堅強的裝備製造業、才能包攬多項世界大工程:
跨越中國製造:大國重器
中國現代奇跡
超級工程
國企備忘錄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461482
2014-08-15 09:07:16
日本藤素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8:47:5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