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鄧或鄧後時代的中國崩潰論」與「中國威脅論」偏向於政治的眾聲喧譁中,「中國是世界工廠」的經濟性論述突然興起,對此美中日三者有不同切入點,擅長投資研究的美國、著重於中國總體與個體經濟的分析,中國學者則冷靜地析判自己的科技與送進國家的差距,以製造業起家的日本就很細微的實地觀察和調查中國各地及各行各業。
的確這樣,我還很少在一本介紹整個《中國製造》(經濟新潮社,2002)的書中,如此觀察入微的,以日本貿易振興會香港中心產業調查員身分、到中國實地調查三年,細微到:
「以往在東南亞的日系工廠中,所看到的幾乎清一色是日本製…中國任何一家工廠都混有外國製的機械,但卻都能找到國產的機械…由於筆者總有『產業機械等於日本製』,所以對於這種結果有點驚訝。」(p.56)
「根据在亞洲、中國長期指導本土企業品管技術和製造技術的日本專家的說法,東南亞的企業是雖然每年到同一家工廠進行指導,但是每次都要從前一年教的開始複習,否則就教不下去。相反地在中國企業指導,都要預習到下個階段,所以如果自己不隨時吸收新技術,二~三年就立刻教不下去,而且企業也會另請高明。」(.p.59)
「在深圳某工廠,筆者看到女工用手將0.5×1釐米的超小型晶片安裝在行動電話用的印刷電路板上,女工瞬間讀取印刷在晶片上的六位數數字(筆者的眼睛則什麼也看不到)」(p.117)
「在日本的生產線,要數千萬日圓的機械設備才能進行的晶片組裝作業,通常都由四、五十歲的熟練工人來做,所以筆者看到這些女工的手駕輕就熟地在做一般的精密加工時,真有說不出的驚訝。」(p.119)
這些沒啥!只是中國傳統的巧手「勞力密集」,最終還是不敵機器人手臂。
不只!「也有像鴻海一樣,工廠裡有數百台放電加工機和數值控制機的模具工廠…在中國生產,有優秀又耿直的勞工一天三班進行這些精密又昂貴機械的維護作業。結果,不僅設備運轉率較日本大幅提升,可加速設備攤提的速度…只用機械加工良率90%已達極限(機器人還非常昂貴),加上人工作業卻有可能讓良率100%实現。」(p.121)
筆者黑田篤郎確實有二戰前後日本在華特務的觀察入微之傳統,但就缺乏宏觀與遠見,結果日本還不是敗了。
未必!黑田在書中還提出中國由北到南,以北京為中心的科技研發、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已形成「頭腦、上半身、腰足」的有機聯盟,中國大鵬瓦解了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雁行理論」,日本除了要加強本身的研發製造核心關鍵產品、善用中國製造之外,應接受外勞和人才(p.13-18)。
問題是中國這隻大鵬飛得太高、太遠、太大了!
難怪,日美要聯手防中,只是防得了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