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25 07:17:01| 人氣1,39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搞懂男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搞懂男人》(張老師,2002,美語原著,2000)又是本倡導「男女大不同」的男性沙文主義之書。

別如此「恨男」,要知己知彼,才不會像一般男書:「粗糙而化約地寫成,惡男、大男、負心男、機器男或變態男。彷彿這些男只有單一的心理面向,苦毒地對待另一個性別。」(王行<推薦序>)

本來如此,作者李曼博士自己就說:
「過去幾十年以來,我們的文化已經巧妙地重新界定男人這個角色。新時代的『敏感』男性應該可以讀透女人的心思,並願意花一個晚上與女人依偎、談心。(其實)對男人而言,花一個晚上依偎、談心,違反了他們的天性,就有如叫一隻魚去爬樹。男人聚在一起,談工作、談帳單、談股市、談本地的運動隊伍…(就是不談心)」(p.15)

怎會?我在探索頻道就有看過會爬樹的魚。

你們這種反社會生物學者就是好舉「例外」,來反駁占多數的「常態」。

什麼先天的生物性「常態」?只不過是後先父權社會的產物!李曼沙文豬竟然還敢說:

「我對於挖掘自己內在的『女性特質』感到倒胃,不勞妳煩心,我就是喜歡自己男性的一面…如果這引起妳的不快的話,很抱歉,但我知道越來越多的男人已經受不了要假裝成另一個模樣了。」

「幾十年以來,我們社會中有一些可笑的人一直爭論,說男人和女人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在他們看來,睪固酮和雌激素比文化限制的影响力小得多。」
「妳的兒子不太可能變得和女兒一樣,妳的丈夫也不太可能和妳的大學室友一樣。」

「男人和女人並不相同,我們的腦袋不一樣;我們身體裡的化學物質不一樣;我們看待生命的角度不一樣。」(p.18)

別這樣憤怒,作者是為妳們好:「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妳了解男性,提供妳與男性互動的最佳策略。」(p.19)

騙肖!根本是要將女人當「性奴」和「女傭」。

別講的那麼難聽,作者勸女人:「在真實世界中,要能從選錯男人的習慣中脫離的最好方法是記住三個字:停、看、聽。」(p.234)

有啥好選的?如果男人大多如作者所言是「性動物」的話!除非要女人去适應男人。

王行就「批判地說:要女人學習配合男人來維持婚姻幸福的心態,是將兩性相處之道拉退了兩百年。尤其是討論婚姻性生活的篇幅…這種旣狹隘又霸道的推論,令我頗不敢領教!」

難道男人又敢領教「要男人學習配合女人的新好男人運動」嗎?

雙方都看不順眼,難怪不婚、不生、離婚率一直上升。


(楨:《養男育女調不同》《浮萍男孩》《棉花糖女孩》三部曲之譯者洪蘭也搞男女大不同?另參本館: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男女大不同 《搞懂男人》《人類本性原論》 《嬰兒戰爭》 《精子戰爭》 《該隱的封印》 《攻擊的秘密》 《女性主義理論》 《男人麥ㄍ一ㄥ啊》 《美之偽科學》 什麼《女性特質》 什麼《母性》特質 《男性氣概》 什麼《男性氣質》 )
 
《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 (遠流 2006):大腦不同,學習型態不同,情緒表達方式不同,教養方法當然應該不同!
 
  內容簡介
  男生女生真的有那麼不同嗎?
  二十年前,大部分的專家認為男生女生的不同來自父母、老師和朋友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這二十年來,排山倒海的研究資料讓我們看到這個差異的顯著性和重要性。性別差異的確是存在的,它是大腦生物基礎上的不同,這對孩子的教養與教育非常重要。
  在本書中,心理學家薩克斯醫生帶領著父母走過許多性別差異的迷思,他解釋孩子如何思考、如何感覺、如何學習、如何反應。他從紀律、學習、冒險性、攻擊性、性和毒品等諸多主題切入,讓我們看到男生和女生在遊戲上不同、在學習上不同,他們衝突的型態不同、辨識方位的策略不同、看外界的方式不同、連聽力敏感度都不同。
  薩克斯醫生是單性教育的主要領導者,他所提出許多男女分班上課好處的例子,非常有說服力。不同於許多教育家和教養專家都認為性別差異應該被忽略或被抹滅,他主張父母鷹超越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父母、老師應該要認識並且利用這個生物上的差異,來使女生成為女生,男生成為男生。
  我們的任務是創造一個鼓勵和珍惜男女天生性別差異的社會,並且同時讓每個孩子都有相互對等的機會。
   目錄
〈策劃緣起〉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生物科技挑戰  洪蘭
〈導讀〉正視男孩女孩大腦差異:從養育到教育  洪蘭
第一章 差異性/21
第二章 女性腦,男性腦/33
第三章 冒險/65
第四章 攻擊性/83
第五章 學校/109
第六章 性/153
第七章 毒品/183
第八章 紀律/213
第九章 同性戀、雙性戀、跨性人、娘娘腔和野ㄚ頭/259
第十章 粉紅和淺藍之外/297
〈附錄一〉性和性別的語意區分/317
〈附錄二〉你有多女性化?/319
〈附錄三〉你有多男性化?/323
  序
  正視男孩女孩大腦差異:從養育到教育  洪蘭
  我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時代,我的母親因為生了我們六個姐妹,不得祖母的歡心,我的父親也因沒有聽從祖母的話,把我們送出去作養女不得祖母的諒解。所以我們小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考不上北一女不要念,考不上台大不要念。」只有考上公立學校,祖母才會勉強讓我們去念。所以我們小時候都很希望自己是男生,男生會做的事,我們一定可以做,父母也把我們當男生栽培,再辛苦都讓我們念書,使我們將來比男生有出息。母親更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拿到博士,有一技之長,自己會賺錢,不必看人臉色。
  因為家中都是女生,念的又是女校,平常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男生,所以一直到上大學,我都不覺得男女有什麼不同。尤其在課業上,女生的成績一向是比男生好,每學期班上拿書卷獎的都是女生,所以總是覺得女生跟男生沒差別,如果有差別一定是別人的偏見。我們被訓練得對男女性別議題很敏感,處心積慮要去證明兩者是一樣的。
  這個迷思一直到我出國留學,經驗、見聞多了,才感到男生女生的確有不同。在國外我常迷路,因為對方向沒概念,我發現我雖然一樣會看地圖,但是如果我要往北,我的地圖一定要朝北,如果地圖朝南,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把它在腦海中轉過來。到我兒子十歲時,有一天開車在找路,我發現他看地圖的能力已經超越我了,坐在那裡拿著地圖指揮著我左轉或右轉,我才第一次相信或許在某些能力上,男女是有先天大腦上的不同。有了這種感覺後,我開始注意男女在各種能力上的不同,就發現女生指路都用地標和顏色:看到麥當勞左轉,看到右邊白色的教堂右轉,過去第三家紅色的房子再右轉……,但是男生都是說:中正路向東走二公里……,因此,我學會了問路時只問女生,因為問男生沒有用,我搞不清楚東在哪裡。
  這些因性別有差異的困惑我在心中放了很久,雖然坊間陸續有一些關於男女性別差異的書出來,但是對我來說,沒有實驗證據的書是「閒書」不可當真。一直到一九九九年我看到一本從大腦科學上來談男女性別差異的書出版,立刻把它翻譯成中文,就是《腦內乾坤》(Brain Sex,中譯本遠流出版)這本書,它的副標題是「男女有別,其來有自」,男女在各種能力上的差別是先天大腦設定的。有科學證據的書果然不一樣,這本科普書賣得很好,這在一般人不肯買書的台灣很少有的,最近甚至計劃改版,顯現這方面知識是很多人的需求。
  然而科學一直在進步,很多新知識不斷的湧出來,腦科學更是一個進步最快的領域,透過腦造影技術的精進,這十多年來我們對大腦在性別上的知識又累積了很多,所以覺得應該要再介紹更新的觀念進來。尤其國外非常注重大腦知識在教育上的應用,布希總統一上任就宣布「這是腦的十年」(It’s the decade of brain),前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也在白宮召開腦與教育的記者會,強調大腦發展與學習上的關係。
  很多有經驗的老師都覺得教男生和教女生是不同的,他們用一樣的方法教,但出來的成果卻不同。《養男育女調不同》就是一本最新的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差異的書,對很多我們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作者說明了男生和女生學習的方式不同,所以認為男女合班上課對男女生都不公平,他建議同校但分班,甚至男女分校。這個主張乍看之下好像開倒車,因為在一九六○年代,女權主義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使得單性學校如西點軍校收女生,現在居然又說要回復單性學校,這不是開倒車嗎?但是把書看完就明瞭了,因為書中列舉的理由我在北一女時都親身經歷過。在女校中,我們做任何事都不會考慮性別,女校中的女生會很自然的選擇去吹小喇叭或打鼓,在北一女立志要念物理和數學的同學比比皆是。但是男女合班就不一樣了,女生會比一般女性更女性化,不會選擇念理工科也決不肯去吹小喇叭,男生也更要裝出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慨。所以男女合校的女生最在乎的就是她的外表,尤其現在髮禁又解除了,更要花很多時間去打扮自己(朋友說她的孩子每天一進了浴室就出不來,在裡面想盡辦法使自己更漂亮)。不過作者主張男女分班最主要的理由是在教學策略上應有不同,這本書應該可以說服很多老師在設計教學方案及出家庭作業上有所不同。
  本書另一個重點是管教、紀律方式。作者認為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是監督保護他的人。朋友是平等關係,朋友的話可以不必聽,但是父母是監護人,長輩的忠告不可當耳邊風。所以作者說,如果你覺得孩子應該要上某個夏令營,而他不肯去時,你要堅持,因為父母有責任打開孩子的眼界。人不可能喜歡一個不曾接觸過、不知道的東西,如果他接觸過了,仍然不喜歡,便可以作罷;但是要讓他先試試看,所以父母應該儘量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新東西,培養他的多元化。
  作者也說父母要以身作則,如果不要孩子抽菸,自己就不可以抽菸,因為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教育應該從家庭開始。他認為現在過動兒這麼多,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些孩子從小缺少家教。現在父母都順著孩子的意,不吃蔬菜便由他去,改吃漢堡、炸雞;不想睡覺便由他去,徹夜看電視、打電動……他認為這是不對的,因此在書中,他花了一章的篇幅來解釋紀律的重要性:一個沒有紀律的孩子是無法受教的,一個不能受教的孩子,他的前途便有限了。父母以為順著孩子的意,不讓他哭鬧便是愛孩子,其實反而害了他,進了學校後便被視為過動兒。書中舉的例子中,竟有十歲大的孩子一天要吃三顆藥,令人震驚,也令我們沈思。很多時候過動兒不是真正的過動兒,是後天不恰當的環境造成的。書中提到的傑夫瑞是個過動兒,但是他卻可以在非洲茂密的草叢中一動也不動的坐上好幾個鐘頭等待獵物的出現,跟《愛因斯坦的孩子》(A Smile as Big as the Moon,中譯本遠流出版)中的過動兒一樣,當他們有目標時,他們可以學會控制自己,一樣可以完成任務。
  這本書的前半部從科學上來破解很多迷思,如腦大不等於聰明;後半部談教養孩子的方法,兩者都非常重要。腦大就聰明是我們台灣最深入人心的一個迷思,書中舉實驗證據說明腦的大小跟身高體重有關,雖然女性腦比較小(在校正過身高體重後仍如此),但是女性大腦每公克組織的血流量比男性高,在許多重要部位,女性大腦細胞比較大,可以接收比較多的訊息,女性大腦功能的分布也跟男性很不一樣。作者說我們不應該問男生比較聰明還是女生比較聰明,應該問「在做什麼事的時候」男生比較優勢還是女生比較優勢。他說去爭辯刀叉好還是湯匙好是沒有意義的,必須看你是要喝湯還是要切牛排,如果掌握住這點,就不會發生哈佛校長桑默士(Summers)失言的事了。
  在台灣,很多孩子過得很不快樂,追根究柢,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沒有讓孩子的長處表現出來,反而提早給孩子很多他能力還做不到的作業,打擊了他的自信心。現在幼稚園所教的東西是我們以前進小學才學的,孩子還未準備好就教他閱讀、寫字、作心算,會使這個孩子痛恨學習,而且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每個人開竅的早晚不同,但是被分到後段班、放牛班(或直接被稱作笨班)的孩子自尊心所受到的打擊,卻是沒有什麼可以補償回來的。
  書中的例子我們每天都看到,一個孩子雖然才五歲,但是老師嫌他笨、不喜歡他,他馬上知道。麥修的故事令人不忍,當孩子不肯上學時,父母要靜下心仔細檢查一下孩子的課程與他能力之間的關係,揠苗助長只會害死苗而已,沒有任何好處。孩子早一年上學與晚一年上學其實無關緊要,因為人生很長,對一個平均壽命七十八歲的現代人來說,他是五歲入學還是六歲入學又有什麼差別呢?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時間一拉長,現在覺得不得了的事,以後回頭看起來不過爾爾。書中凱特琳自殺時的遺書上寫著:「真實的我是又胖又醜又笨的女孩……我不想做真正的我,我恨那個女孩……」這難道不是我們很多年輕人的心聲?我們都不喜歡真實的自己,都不能面對晚上卸下假面具的自我,所以才有這麼多的自殺案例。父母老師如果能看到孩子的優點,找出他的長處,孩子就不會覺得活著很痛苦。
  在現在的社會,權力已從父母手中轉到尚未成年的孩子手上,父母什麼事都要徵詢孩子的意見,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吃飯?太晚了,要不要去睡覺?作者強烈質疑這是對的事情嗎?他說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不是民主的家庭,重要的事孩子不應該有投票權,因為孩子心智未成熟,就像未成年人不能參政一樣,父母對孩子有監督保護的責任,小孩應該聽大人的話。當然他不是主張獨裁,但是書中舉的例子讓我們看到過猶不及都是不好,父母可以信任孩子,但不可以放任孩子。所以他說,把電視機及電腦放在公共空間,使孩子看電視或上網時,父母隨時可以監督,這不是侵犯隱私(因為沒有進入孩子的臥室),這是監督保護,使孩子不受色情、暴力的污染。
  二○○五年《天下雜誌教育專刊》的主題是「家庭教育」,他們訪問了很多國中生,發現孩子最痛恨的是「補習」,最希望的是「父母聽他說話」,這本書可以跟家庭教育專刊互補,讓父母知道應該怎麼帶孩子才是真正對他好。作者說「快樂時間」(跟孩子一起做他喜歡做的事)和「管教時間」應該是七比一,如果花在管教上的時間比陪他玩的時間還多,父母就要檢討。如果台灣父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孩子會快樂很多,精神科病房也不會人滿為患。
  這本書是這幾年來少見的有理論根據的教養書,它使我停下手邊原先在翻譯的另一本書,盡全力先把它譯出來。在目前混亂的社會,它有迫切性,社會、家庭、學校是教養孩子的三個支柱,缺一不可,一個國家的希望在孩子,只有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時,我們台灣才有希望。
  內容連載
  性別差異何來 世界變暗的那一天
  麥修在去年夏天幼稚園開學前滿了五歲。他很盼望能去上學,他認為那是個整天與朋友一直玩的一個好地方。所以當十月麥修不肯上學時,他母親辛蒂驚訝極了,麥修不但不肯上學,連早起穿衣服都不肯,辛蒂要替他穿衣服、拳打腳踢的把他抱到車上、再從車上拖進教室。她決定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所以她到他班上坐在後面觀察上課情形、和老師談……似乎一切都很正常。麥修的老師是位說話輕聲細語、受過良好教育、個性溫和的人,他向辛蒂保證這現象很正常,但辛蒂仍放心不下。她是對的,因為「山雨欲來風滿樓」,暴風雨正在轉角處等著她呢!
  凱特琳是個害羞的孩子,小學期間體重有點過重,進中學後,她從沒人理睬的小女孩蛻變成身材窈窕的校花,體重消失得令她母親吉兒懷疑她是不是得了厭食症。在中學的四年裡,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凱特琳課選得很重,又有一大堆社團活動,通常她都得做功課到半夜以後才能上床。功課和社團的負擔簡直是瘋狂,雖然常常很疲憊但是很快樂。直到十一月的某天半夜三點鐘,凱特琳家的電話響了,護士告訴吉兒:凱特琳在醫院的急診室中,昏迷不省人事,她服下了大量的可待因酮(Vicodin)及載安諾(俗稱蝴蝶片)自殺。
  這兩個真實的故事有著共同的因素:每個孩子在一開始時都沒事,但是後來就不對勁了。還有另一個共同點:兩個孩子的父母都不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差別,以至於問題出現得莫名其妙。
  假如父母親了解性別會造成差異、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這些問題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一旦了解大腦中性別的結構差異,你就能看出在哪些地方父母親做了錯誤的決定,或是沒有及時採取行動,你就會了解為什麼這些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結局了。
  順天抑或逆勢――無性別差異的教養方式
  一九八○年九月,我進入賓州大學的博士班就讀,那時,第一代蘋果電腦剛上市,當我問系裡的秘書會不會買部電腦做文書處理時,得到的答案是「我的打字機還很好用」。那時沒有人聽過比爾•蓋茲、電子郵件或網際網路。在那個秋季我有一門課是「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所討論課,教授艾隆佛瑞德(Justin Aronfreed)問道:「男孩和女孩為何表現不同?」「因為我們期待他們要有不同的行為,試想,假如我們鼓勵女孩玩卡車和坦克車,男孩玩洋娃娃;假如我們鼓勵跟女孩子玩摔角、翻跟斗的遊戲,而擁抱和親親男孩子,我們所看到的許多男孩和女孩行為上的不同會消失,甚至會全部消失。」
在另一門研究所的課中,葛萊特曼教授(Henry Gleitman)告訴我們:「當男孩依照我們替他設定的角色模範行事時,我們就獎勵他;假如不照著性別角色去做,我們就懲罰他或至少不鼓勵他,我們所看到的男孩女孩的差異是父母親創造出來的,並且在各方面強化這個差異。」
台下點頭如搗蒜。在臨床實習時,我們常碰到那種深信男孩女孩的不同是天生的人,但是我們不理他,我們才是有真知的人。
但是我們真的知道得比別人多嗎?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當我離開費城到家醫科開始駐院醫師實習時,我把在賓州大學累積的期刊論文都丟了,但留下了一個檔案夾:賓州州立大學柯索教授(John Corso)在一九五○和六○年代的研究,他發現女性的聽覺比男性靈敏。
  四年後我完成駐院醫師訓練,在馬利蘭州的蒙哥馬利郡開業,這是一個離華盛頓特區不遠的小郡,性別差異這回事從沒有進入我的腦海。但到九○年代中葉時,我突然發現有一長列二、三年級的男孩子開始進入我的診所,他們父母手上都拿著學校的通知單:「我們懷疑賈斯汀(或是麥可…)可能有注意力缺失(ADD)的毛病,請評估。」
  在這些病歷中,我發現孩子需要的不是治療注意力缺失的藥,而是了解男生和女生在學習上有不同的大腦機制的老師。我再追問下去,發現整所學校沒人知道男生和女生在聽覺上有差異這回事。我把柯索教授的論文重讀一遍,上面寫著:男生的聽力不及女生。
  想像一下典型的二年級教室是什麼樣:六歲的賈斯汀坐在教室最後一排,二年級老師多半是女性,以她認為最恰當的聲音在教課。賈斯汀聽不清楚,所以注意力就游離到窗外的景色或天花板上的蒼蠅,老師注意到賈斯汀沒在聽課,賈斯汀表現出來的是注意力缺失,老師很自然就認為是這毛病。但是他的注意力缺失並不是由於注意力缺失症,而是因為老師聲音太小,賈斯汀根本聽不清楚。老師上課的聲音對她自己和班上的女生來說恰恰好,但是有些男生聽不清楚就打瞌睡了。有些個案我只把男生換到教室前面的位子就解決注意力缺失的問題了。
  性別差異,基因早已註記 來自染色體的證據
  最近的研究發現人類女性的腦也和人類男性的腦有「本質上的不同」。二○○四年,來自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十四位頂尖的神經科學家共同發表一篇論文:〈人類男性的大腦和女性大腦中,有著因X和Y染色體所產生的完全不同的蛋白質〉。男人大腦中有許多蛋白質是由Y染色體的指令製造,這些蛋白質在女性大腦中找不到;相反的,女性大腦中有許多蛋白質是由女性的X染色體指令所製造的,這些蛋白質在男性大腦中也找不到。這些性別差異是基因決定的,並不是透過荷爾蒙的媒介在作用。
  這些科學家分析了三十個人類大腦組織樣本,取自不同人的不同大腦部位。科學家並不知道這些樣本是取自男性還是女性,但是只要分析這兩種不同基因的表現,他們就能百分之百的正確指認出某張大腦切片樣本是取自男性還是女性。男性和女性大腦組織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請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這個新研究顯示女性從X染色體得到的比男性多,而男生的Y染色體是他們大腦差異的主要原因。我們這裡說的是「差異」,而不是說誰比誰好、誰比誰不好,純粹是講差異。
  科學家一直認為性荷爾蒙會影響大腦,然而最近的這個研究讓研究者看到性別染色體在大腦組織上的直接作用並不需要經過荷爾蒙的媒介。它是基因上設定的,一出生就有了。好!就算大腦組織結構上有差異,這個差異有關係嗎?這些大腦組織上的差異是否代表著功能上也有差異?女孩和男孩在聽覺上、視覺上、學習上有顯著差異嗎?假如有,這些差異是在一出生就存在了嗎?
  不辨雌雄,荒腔走板
  肯恩(Janel Caine)是八○年代後期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生,她對早產兒音樂治療的效應感興趣。有些研究者相信在嬰兒的搖籃邊放輕柔的音樂可以幫助嬰兒放鬆,有可能可以增加嬰兒的食慾、使他長得快一點。肯恩得到二十六名早產兒父母的允許在嬰兒的搖籃邊放音樂,同時也找了二十六名早產兒與第一組配對,但不給他們聽音樂。果然,她發現有聽音樂的那一組長得較快也較少發生其他的併發症,比沒有聽音樂的那一組早了五天出院。
  肯恩的碩士論文仍然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圖書館的架子上,你可以去把它借出來看。如果你翻到後面,會看到實驗結果是以男嬰和女嬰兩個圖表呈現,在這裡,你會看到一些沒有預期到的東西:有接受音樂治療的女嬰平均來說,比沒有聽音樂的早了九天半出院;但是聽音樂的男嬰和沒有聽音樂的男嬰卻沒有任何差別!音樂治療對女嬰很有用,對男嬰卻沒有任何效應。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為什麼音樂治療對女生這麼有用,對男生卻沒有用?最可能的解釋是男嬰並沒有聽得很清楚那些音樂,至少沒有女嬰聽得那麼好。
  從別的地方也看到了這個現象,新生的女嬰的確聽得比男嬰好。兒童聽力學家孔魏森(Barbara Cone-Wesson)、羅默雷茲(Glendy Ramirez)及辛寧傑(Yvonne Sininger)最近做了一個很仔細的新生嬰兒聽力實驗。當一個人聽到聲音時,他的腦幹會立刻起反應,這叫「大腦聲音反應」(acoustic brain response),孔魏森決定測量六十名新生男嬰和女嬰的大腦聲音反應。當播放一個一千五百赫茲的聲音給嬰兒的右耳聽時,她們發現女嬰的大腦聲音反應比男嬰高80%,一千五百赫茲正是我們可以聽得見人說話的聲音範圍,頻率太高或太低都聽不清楚。別的研究也發現少女比少男聽得清楚。當孩子長得越大時,這個聽力的差別越大。
  因為男女聽力上有差別,你和你孩子講話的方式就要有不同。我記不清有多少次,做父親的會對我說:「我的女兒說我吼她,我從來沒有吼她,我只是以正常的聲音在說話,她就說我吼她!」假如一個四十三歲的男人用他認為是正常的聲音對一個十七歲的女孩說話,這個女孩是會感受到比男生聽到的大十倍。他的確在對她吼,只是他不自覺:父親和女兒對同樣的聲音有著兩種不同的經驗。聽力在性別上的不同也顯示了我們在課堂教學上應該有不同的策略。假如你教的是女生班,你不需要提高嗓門上課,你要儘量維持教室沒有額外的噪音出現,女孩子在嘈雜的課堂中學習效果不佳。你會發現教男孩子時用的規則是不一樣的,換到教室前面的位子就解決注意力缺失的問題了。
  見微知著:空間裡的小事件
  女生畫名詞,男生畫動詞
  康諾夫斯基小姐是幼稚園的老師,她給每個小朋友一張白紙,讓他們自由畫。她停在安妮妲的面前,安妮妲用了十幾枝蠟筆著色,畫了三個面帶微笑的小人,紙上滿是紅色、黄色、棕色及肉色。
「畫得好極了,安妮妲,」康諾夫斯基小姐說:「你畫的是誰呀?」
「這是我!」安妮妲指著畫中的一個人說:「這是我弟卡羅斯,這是我媽。」
「畫得真好,安妮妲,」康諾夫斯基小姐說:「太棒了。」
  五歲的麥修正在用力的用黑色蠟筆畫畫。
「你畫的是什麼呀?」康諾夫斯基小姐問道。
「這是一枚火箭快要衝進地球,」麥修說,「你看,這是火箭,這是地球。」
康諾夫斯基小姐注意到麥修只有用一種顏色畫:黑色的蠟筆――火箭和地球都是黑的。
「畫得很好,麥修,」康諾夫斯基小姐言不由衷的說(雖然她已經盡力的使聲音聽起來很熱切):「要不要多加一點顏色?還有別的火箭要衝到地球嗎?」
  五歲的男生和女生有一點都做得很好:知道大人喜歡什麼。在這情境之下,我向你擔保麥修知道康諾夫斯基小姐不喜歡他的畫,至少不像對安妮妲的畫那樣喜歡;但是康諾夫斯基小姐也沒錯,她正在應用她的老師教她的標準:「鼓勵兒童畫人物的圖畫,鼓勵他們用很多顏色。」她在大學修初等教育的課時,老師就是這樣說的。但是那些老的教材趕不上最近二十年來研究的新發現,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男生和女生看世界的方式不同。
  研究兒童繪畫的人發現,一般來說女孩子喜歡畫人(或是寵物,或是花草樹木)、空間的安排也會對稱,而且面向看的人,女生通常一張畫會用到十種以上的顏色,而且她們會用研究者新井(Yasumasa Arai)所說的「暖色」――紅、綠、棕、淺黄。男生一般來說畫動作:火箭擊中目標、外星人要把某人吃掉、兩車相撞,男生最多用六種顏色,他們用的就是新井所謂的「冷」色如藍、灰、銀、黑。男孩同時也比較可能從第三者為中心的觀點出發去畫畫,從遠距來看,而不是從汽車面前或是做了哪個動作的動物面前來畫,心理學家杜曼(Donna Tuman)用下面這句話總結男孩和女孩畫圖上的不同:男孩畫動詞,女孩畫名詞。
  假如我們從巨細胞和小細胞的觀點出發,這些差異就不會令我們驚奇。當然男生用黑、灰、銀、藍畫動作,這是巨細胞天生擅長的。當然女生用紅、橙、黄等鮮豔顏色畫物體,這是小細胞擅長的。
  至少95%的幼稚園老師是女性,大多數的老師並不知道男生女生有這個差異――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過她們。這些老師反而都像康諾夫斯基小姐,鼓勵孩子用許多顏色畫人物。像安妮妲和麥修這種五歲的孩子很快就知道安妮妲做的是對的,麥修做的是錯的,麥修也很快就知道他去模仿安妮妲其實模仿得不好,也就是說,用很多顏色畫人物好像不是他的拿手,麥修很快就決定藝術他不在行,雖然才五歲,他就已經覺得藝術是女孩子的事。
  康諾夫斯基小姐並不知道男孩和女孩的視覺世界有所不同,很諷刺的是,她這種對性別差異的無知的結果竟然更增強了傳統性別刻板的印象:「女孩子學藝術比較好,藝術本來就適合女性。」要打破這個刻板印象,只有靠更多更正確的性別新知了。
  腦中不同的地圖
  男孩和女孩大腦功能的另一個差別是幾何與方向感。研究者發現男性和女性在這些方面有基本策略上的不同。假如你問一個女生如何去某個朋友家,她可能會說:「沿著國王街走到麥當勞右轉,你會看到五金行和艾克森車站,你一看到小學就得右轉,那就是史卡特戴爾街,他們家就在左邊,是路口算起第四家那棟萊姆綠的二層樓房子,屋簷漆的是桃紅色。萊姆綠與桃紅色,看起來像發霉的薑餅屋,你可千萬不要告訴他們我說他們家像發了霉的薑餅屋。」
  男生對同樣這個房子會說:「沿著國王街走大約二哩,向東走到公爵街,公爵街走了大約一哩後向南走上史卡特戴爾街,他們家在街的東邊,他們最近才把房子漆成綠色和粉紅色,好像是這兩個顏色。」
  女人通常用看得見的地標指路,男人通常用絕對的方位如東南西北或絕對的距離如多少哩,這個導航指路上的性別差異五歲就存在了。這個策略上的差異與大腦部位有關,神經科學家已經發現年輕的女孩和男孩在找路時,用到大腦不同的區位:女孩用大腦皮質,而男孩用海馬迴,它是大腦深處的一個神經組織,女孩子在做方向作業時,這個地方並未活化,未來我們會看到這些差異在教幾何和數學時對男生和女生的影響。
  讀者書評
有別於許\多我們過去常聽到的一些關於男女性別的言論,這本書用實際的例證挑戰了這些觀點,作者對於他所發表的言論,都以實際驗證過的證據,作為他立論的基礎,使我讀了這本書後,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男女的教養方式必須因應他們大腦天生的不同,才能夠有真正的「因材施教」,如果連男女的不同都不知道,所謂的「因材施教」恐怕只是說說大話而已,這本書不只老師要讀,家長也應該要讀。最近有某大學要爭取男女合宿,那些孩子們也該讀讀這本書,來了解男女社交圈混在一起之後,會產生的種種問題,除非他們深刻了解男女之間的差異,否則只會產生更多後遺症,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該讀這本書,讓男女之間彼此尊重與互助,而不是鬥爭。 
  我要分享,2008年「性別平等教育期刊,第四十二期」,由潘震澤(美國密西根州奧克蘭大學護理學院專任客座教授、美國韋恩州立大學醫工系及奧克蘭大學生物系兼任教授)所寫的「大腦定乾坤?」 一文對此文提出不同觀點的思考。
 最近在網路書店上看到一本六年前國內出版的科普翻譯書再版的消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冷門的科普譯書也有再版機會,憂的是該書卻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我說的是《腦內乾坤》(Brain Sex,遠流)這本書;原書由兩位英國電視製作人撰寫,其中一位有遺傳學博士學位,譯者則是洪蘭教授。該書於一九八九年與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同名系列電視節目同步出版,一九九一年推出美國版時,「發現」頻道也製作了系列節目。橫亙該書的主題是:男女在胚胎發育期間,由於神經組織接受了性荷爾蒙(激素)的不同刺激,而形成男性或女性的大腦,因此,也決定了男性與女性所表現的各項差異。
  導致這項結論的原始動物實驗,筆者並不陌生;早在三十年前筆者於國內唸碩士班時,就修過一門「激素與行為」的課,研讀了改變齧齒類動物(老鼠)性向的各項實驗,包括將新生雄鼠去勢(造成雌性化雄鼠)、給新生雌鼠注射雄性素(造成雄性化雌鼠),以及補充荷爾蒙的各種對照組等;猶記得當時對這些實驗結果的顯著及一致性,印象深刻。之後筆者一直在生殖生理及神經內分泌的領域裡打轉;我的研究主題之一,是雌鼠性腺控制激素週期分泌的機制,那可是雌性動物所獨具。因此,我對於老鼠兩性腦部結構的差異、以及兩性性行為的異同等相關研究,都相當熟悉。
  研究生殖生理的學者都曉得,生殖系統可說是生物界變異最大的系統;不同種的生物為了因應環境的壓力,各自演化出最適合自身繁衍的方式,這一點不需要專家也看得出來。因此,生殖生理學的教科書在談生殖週期、性行為及其背後的激素控制時,都會按物種分門別類說明,不敢混為一談。同時行文間還會一再強調:從老鼠身上得來的發現,應用在人身上時,得特別小心;就算屬於人類近親的靈長類動物(猴與大猿),也未必與人類完全相同。這一點,是《腦內乾坤》這本書的致命傷。
  將鼠類的生殖生理應用在人身上的最大問題,在於兩者生命期的巨大差異。鼠類平均懷孕三週即出生,三週後斷奶,再過三週即進入青春期,就可開始生兒育女(實際數字有種別及個別的差異,但三週或二十一天是最容易記的代表性數字)。比起人類長達十個月的懷孕期及十幾年的童年期來,鼠類的性成熟可謂一轉瞬的時光。就像許\多朝生暮死的生物,其整個生理及行為的表現都屬於既定的本能模式,沒有多少學習及改變的時間與空間,因此,動物實驗的結果,怎麼可能原封不動就搬到人身上運用呢?
  這麼說,並不代表我認為男女的大腦在出生時有如一張白紙,兩者毫無差別;我可是絕對相信每個人生來都同中有異,而男女兩性之間的許\多差異也絕對是與生俱來。再怎麼說,兩性的內外生殖器官在母親子宮裡就已經分化完成;男性胚胎的睪丸也分泌了相當數量的雄性素,導致不同的性器官分化以及影響了腦部的發育。一般人的認知裡,男女的空間觀念、語言使用、感官敏感度等大腦功\能有所差異,絕對有其生理基礎;然而,人體的個別差異之大,卻也「惡名昭彰」:同性之間的差異,有時甚至大過兩性之間的差異。因此,單以出生前腦部接受荷爾蒙的程度不同,來解釋男女之間的差異,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為例外的百分比太高了。
  該書除了以偏蓋\全的毛病外,還犯了好些外行的錯誤。該書採用二分法,將男女性荷爾蒙與男女大腦畫上等號,殊不知雄性素的作用,很大一部分是藉由轉變成雌性素造成(雄性素是雌性素的前身,前者只需一個酵素的作用就轉換成後者)。給新生雌鼠注射大量雌性素的結果,與注射雄性素是一樣的(都造成雄性化)。曉得這一點,該書許\多論點就站不住腳了。
  再來,該書使用了兩個性染色體失常的遺傳疾病,作為男女腦部差異的支持證據,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其中之一是少了一個X染色體(XO)的透納氏症候群,另一個則是多了一個X染色體(XXY)克蘭菲爾特氏症候群。只要是讀過病理學的人,就可知道這兩種遺傳疾病患者具有各種發育上的缺陷,不只是生殖系統而已。把這些人當成女性化大腦的代表,可是不負責任的說法。至於該書提到美國出名的金賽研究所位於俄亥俄州,更顯示作者的外行及編輯的疏於查證,因為該研究所自 194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附屬機構,位於印第安那 州布隆明頓市。
  談到人類男女性別的決定,關心體育新聞的人或許\注意到,近幾屆的奧運會,除了藥物使用的問題仍不時出現外,似乎不再聽到性別鑑定的爭議。事實的確如此,奧運會從全面檢查選手的外性器官(1968年之前),到檢查性染色體(1968-1992)、性別決定基因(1992-1996),再到廢除全面檢查(自1996年起),可以說反映了性別決定這個議題的進展,也凸顯了人類性別決定的複雜性。
  就在幾年前,筆者在生殖生理學課程講授性別決定這一節時,還可以很有把握地說:由於性染色體的不同,而決定了內生殖器官(睪丸或卵巢)的發育;再由內生殖器官分泌的荷爾蒙(主要是雄性素)不同,進一步造成性別的表現型差異;後者包括內外附屬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大腦的性別分化等。然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展,有越來越多的性別決定基因,以及性別基因型與表現型不一致的個案遭到發現,大幅改變了科學家對於性別決定的簡單分類,使得性別這個議題,變得更形複雜。
  目前存在四種主要的性別分類方法,分別以性染色體、性腺、外性器官,以及性別認同為分類依據;問題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種分類法能定於一尊,多的是彼此扞格不入的個案。以性染色體為例,一般接受的定律:「帶XX的是女性,XY的是男性」,就有例外,好比存在帶XX的男性以及帶XY的女性。這一點顯示性別決定不能單看性染色體,還得看染色體上頭攜帶的性別決定基因。第一個性別決定基因sry於1990年發現,位於Y染色體上頭,是決定睪丸發育的重要因子(註一)。如果sry 跑到X上頭,就可能造成帶XX的男性;如果Y上頭的sry有所缺失,也就出現了帶XY的女性。
  由性別決定基因sry的存在與否,造成了「中性」的原始性腺發育成睪丸或是卵巢;然後再由睪丸及卵巢分泌的性腺荷爾蒙,造成男女外性器官的發育;這似乎是性別決定的完美解釋,只不過大自然經常要比我們想像中複雜。目前已知,sry並非唯一的性別決定基因,其餘至少還有六個基因,參與了睪丸或卵巢的發育,以及配子的形成。這些基因不只位於性染色體(Y或X)上,有的還出現在體染色體,所以不是只有性染色體參與了性別的決定。
  這些性別決定基因,可分別為促進或抑制男性,以及促進或抑制女性的基因。其中的四種基因發生缺失,或是另外兩種基因多了一個備份,都會造成帶XY染色體的男性表現出女性的內外性器官。這些基因的產物蛋白,都屬於影響其他基因表現的轉錄因子,而非直接作用的因子;因此,就算在週邊內外性器官的分化上,我們目前的了解仍屬有限。
  然而,性別決定的議題中,最複雜的還是由大腦所決定的性別認同。「腦是個性器官」的說法,已為多數人接受,甚至還有人說腦是最重要的性器官。性別認同指的是人對於自己性別的認定,通常與前述生物性的性別分類相符,但例外也所在多有:好比生為男(女)兒身,卻認為自己是女(男)性。益增複雜的是,某人的性別認同還不見得與其扮演的性別角色相符,或是與其性傾向一致。
  性別認同究竟是「先天帶來」還是「後天養成」的爭議,從來就沒有少過。近幾十年來,由於動物實驗的結果,使得性腺荷爾蒙所扮演的角色,受到了過份的重視;無論從附屬性器官的發育,到腦部的性別分化,都歸諸於荷爾蒙的影響。譬如說,女性胚胎如果接受了大量的雄性素刺激,從大腦到外性器官就會「男性化」;反之,男性胚胎如果接受不到雄性素的刺激,就會朝「女性化」發展。這種理論雖然可以解釋部份個案,但卻無法解釋一切。
  目前研究的新方向,是性別決定基因在腦部的表現。過去的觀念是性別決定基因只在性腺表現,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些基因也會在大腦特定部位表現,而可能直接影響腦部的性別分化。最近有篇動物實驗報告(註二),發現sry在腦中的表現,不是位於控制生殖功\能的下視丘,而是位於協調運動的中腦黑質(substantia nigra)。此一發現與男女運動能力的差別是否相關,還不確定,但黑質神經元的損傷,是帕金森氏症的成因,這一點與帕金森氏症好發於男性的事實,是另一有趣的相關。 從性腺激素到性別決定基因,似乎都是先天「生物決定論」的觀點;這一點無足為奇,兩性本是生物的產物,我們不能也不應否認。問
  題是先天的性別差異,或能解釋一些兩性在性向及能力上的差異,但卻不能作為兩性差別待遇的根據。只要曉得性別決定的複雜,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變異,也就更能以平常心看待萬花筒式的人類性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8647
 
《浮萍男孩》(遠流 2008):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
 
  內容簡介
  有些令人不安的事情發生在今日的男孩身上:父母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兒子對真實世界沒有任何熱情,缺乏動機、興趣,失去目標、方向,甚至不能、不願獨立過自己的生活。男孩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泊,隨著生命的潮流把他帶到天涯海角。家庭醫師暨心理學家薩克斯認為社會和生物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造成了對男孩有毒的環境,也找到五個驅使男孩向下沉淪的元凶:
  ●  學校和教育方式的改變:包括教育課程加速、純知識取代動手做的經驗、從競爭的形態移轉到大家都是贏家,意外的造成許多男孩遠離學校。
  ●  電玩遊戲取代其他活動:電玩不會使任何人變聰明,更糟糕的是可能會誤導或扭曲男生的動機,使他們對真實世界的成功和成就不再有興趣。
  ●  過動症的過度診斷和用藥傷害:其實許多被誤診的孩子不必服藥,只是需要一個符合他們發展的課程表,和一個懂得如何教男生的老師。
  ●  環境雌激素干擾內分泌平衡:食物中和塑膠瓶產生的環境雌激素,可能使男孩的骨頭更脆弱,延緩青春期歷程,甚至嚴重打擊他們的內分泌系統。
  ●  流行文化對男性氣概的貶抑:男孩轉變成男人的過程需要適當引導,卻找不到成熟的男性角色模範,所以他們不知道怎樣成為真正的男人。
  接著他提供父母親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放下電玩遊戲,使他們對學校和學習比較感興趣,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改變以保護孩子不受環境污染,避免大腦的傷害讓他們失去動機。
  這本書充滿了感人的真實故事,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並指出年輕男性邁向新未來的路。
   導讀/男孩的成長需要適當的教育與引導 洪蘭
第1章 謎團:缺乏動機的男孩/13
◇不僅僅是學校
第2章 第一個因素:學校的改變/31
◇為什麼這是個問題?◇現在攔住他,將來他才能超越
◇小女孩是什麼做的?◇好和壞的知識之樹
◇孩子與一部可設定的電腦有何不同?
◇好消息:男孩危機是假的!
◇假如你是小豬,你會有什麼感覺?──對男生不友善的問題
◇正確的競爭方式◇自尊心不會受到打擊嗎?
◇科倫拜高中和維吉尼亞技術學院槍擊案呢?
第3章 第二個因素:電玩遊戲/87
◇主控力◇笨和更笨◇北極熊俱樂部
第4章 第三個因素:ADHD的藥物/121
◇「為什麼不試試看?」◇伏隔核
◇電玩遊戲真的會煎熟你的大腦
◇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董遺跡
第5章 第四個因素:內分泌干擾物質/149
◇雌性化的魚◇她才八歲,但看起來像十二或十四歲
◇不同步的青春期◇瓶裝水、奶嘴及奶瓶
◇內分泌干擾物質、ADHD和動機
◇為什麼美國孩子變得這麼胖?
◇男生現在是比較脆弱的性別嗎?
◇不男不女◇有利處
第6章 結果:賴家王老五/179
◇錢怎麼了?◇克瑞夫特的兩難◇普利畢洛夫群島的教訓
◇怎麼回事?◇改變中的美國家庭◇錢和性怎麼了?
◇責任的棍子◇賴家王老五
第7章 第五個因素:被遺棄神祇的復仇/235
◇歷史悠久的文化有一件事相同
◇美國文化是男孩的毒藥,那女孩呢?
◇性別的特殊含意◇美國父親的改變
◇做為一個男人是什麼意思?◇女生又如何?
第8章 解藥:讓男孩重拾動機/267
◇第一個因素:教育中的改變◇第二個因素:電玩遊戲
◇第三個因素:ADHD的用藥◇第四個因素:內分泌干擾物質
◇第五個因素:失去正向的角色模範
◇重建世代之間的聯結◇一句警語◇一個故事
  男孩的成長需要適當的教育與引導【導讀】洪蘭
  以前我做學生時,班上沒有一個同學是過動或注意力缺失,現在幾乎每一班都至少有一個,有的班還高到四、五個。頑皮的孩子自古至今都有,男生沒有調過皮、挨過打,好像就不可能長大,但是皮到要帶去給醫生看、要吃藥,好像是沒有。所以這個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就變成了二十一世紀非常引人注目的疾病。本書作者是個家醫科醫生,又在賓州大學念到心理學的博士學位,手邊有臨床門診的資料,又有作研究的訓練,加上「好奇」是人的本性,他就開始去研究為什麼本世紀有麼多過動∕注意力缺失的孩子,而且為什麼男生居多。
  疾病是不分性別一律肆虐的,如果分性別,那麼可能有基因上的原因,使某個性別容易受疾病的侵害;也可能有社會的因素,對某個性別特別不利,所以值得研究。他發現真正應該吃藥的過動兒不多,許多是誤診,吃了不該吃的藥,因為父母的期待和老師、醫生的方便(沒有父母能接受我的孩子功課不好是他比較笨的關係,如果是疾病,那麼父母顏面沒有失,畢竟人要生病是沒有辦法的事;服了藥,孩子安靜下來,可以坐在課堂上聽講了,對老師是個很大的精神壓力解脫;很多醫生是只要病人不抱怨,老師、父母都要求用藥時,開了藥皆大歡喜,所以治標的各種藥物就越開越多了)。但是基本上,這是鋸箭療傷的方式,並不能解決問題,本書的作者在門診繁忙之餘,費心找出該現象的社會原因,解除孩子的痛苦,是很令人敬佩的。
  過動∕注意力缺失是男孩、女孩都有的毛病,為何本書只偏重男生的現象和發生原因呢?這是因為男生情況比較嚴重,先從嚴重的救起。在大腦的發展上男生成熟得比女生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曾經做過一個大型的大腦發展造影研究,掃描了一千七百多個從幼稚園到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結果發現男生與女生在大腦不同區域成熟的順序和時間不同。一般來說,女生早熟,甚至可以早到兩年的差距,所以有些六年級的女生看起來像高中生,有些國二的男生看起來像五年級小學生。最近比較人類學的基因研究發現男生與公黑猩猩有百分之九九‧四的基因相同,比與人類女性的共同基因還多一些。所以男生在看、聽、嗅覺方面與公黑猩猩的相似性大於人類的女性。這一點對了解性別差異很重要,男女在處理事情上的不同是來自大腦結構與神經迴路活化上所造成的功能上的不同。
  在台灣談性別差異是件危險的事,我曾因為談到男女在同一件事的處理上大腦有不同之處,而被猛烈攻擊,甚至黑函說我政治不正確。但是在實驗上的確有看到差異,所以必須要講。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擅長的地方,真正的男女平等應該是每個人去做每個人擅長的事,不論它是刻板的男生的事或刻板的女生的事。法律要保障的是機會的平等和薪水的平等。作者也看到了男女大腦上的不同,所以他認為男生需要適合男生天性的課程表,從他們的長處切入,去開啟教導他們的心智。他說男生需要常常去戶外活動,在大自然中觀察,從實際動手操作中學習(其實女性也是需要)。如果孩子花很多時間在電腦螢幕前面而不在戶外,會有所謂的「文化自閉症」(Cultural Autism),最後形成被孤立、牽制、阻遏的那種「隧道感官」感覺(Tunneled Senses),他們抓不到概念或問題的重心。因此,從本書中,你可以強烈感覺到作者贊成男女分校或分班,男生需要競爭才會有動機。作者舉了很多例子來支持他的看法。我來自女校,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我承認他講的有道理。
  由於全球競爭激烈,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及早學習,忘記了學習有「成熟」這個條件。現在幼稚園做的是小學一年級的工作,美國從幼稚園開始教認字、寫字(台灣也是),假如男生成熟的慢,還不能讀和寫,這時,他會討厭上學,因為上學是挫折,是去做一件他能力還做不到的事。其實北歐很多學校是七歲才啟蒙上學,他們的國力發展也沒有比我們五歲就學寫字的差。太早要求孩子去做他還沒有準備好、還未成熟到可以做的事,對孩子的身心都不好。
  讀者可以想像馬路上有個裂縫,大人一腳就跨過去了,孩子則必須蹲下來爬過去,爬時還得戰戰兢兢,生怕掉下去。但是等孩子長大一點,腳步變寬時,他也一步就跨過去了。小時候看希臘神話金羊毛(Golden Fleece)的電影,巨人一腳就跨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或是《格列佛遊記》裡的格列佛一把就把船抓起來,多麼輕而易舉。看到台灣的父母,孩子才三歲兩個月就送去學功文數學,真讓我心痛。這本書有很多篇幅是為了這樣的父母寫的,作者從大腦的觀點來勸告父母不要揠苗助長,每個人大腦的成熟時間不一樣,大腦同一區塊男女成熟的時間也不一樣,不必心急,晚一年上學沒有所謂的面子問題,幼稚園本來就是個學習與別人相處的遊戲地方,沒有「被當掉」的面子問題。
  至於為什麼白人小孩被診斷為ADHD的比例高,這是社會偏見的關係。一個白人小孩拿到C,而老師認為他應該拿A,老師就會懷疑他是不是注意力有缺失,上課沒有好好聽,回家沒有好好做功課;但是假如一個黑人或墨西哥孩子拿到C,老師可能認為他是能力所限,無法拿到更好的成績,就不會建議父母帶孩子去找醫生開藥。作者坦承美國有很多人,包括黑人老師在內,仍是對白人孩子有較高的期待,他們會認為這個白人小孩沒有發揮出他的潛能,應該尋求改進方法。想不到這反而使不需要服藥的白人孩子服了藥,變成白人ADHD的機率比黑人高出了許多。這也許是種族歧視者前所未料的吧!
  那麼,如果孩子不是過動∕注意力缺失,為什麼吃了藥就安靜下來,學習就進步了呢?麻省理工學院蓋伯瑞利教授的實驗回答了這個問題。蓋伯瑞利真是神通廣大,能得到父母的同意,給正常的孩子吃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藥;他也得到病童父母同意,暫時給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停藥。他在這段期間測試兒童,看他們在有藥、無藥的情況下學習的情形。結果發現藥物會增進正常兒童的學習,增進的強度與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兒童的程度一模一樣。這些藥物都是促使大腦中血清張素的濃度增加,而血清張素跟記憶、注意力、動機都有直接的關係,難怪過動∕注意力缺失的誤診率這麼高。很多人都認為吃了藥有效,就一定是這個病,其實不見得。路上很多人打傘時,陰溝的水會漲高,但是那是因為下雨的關係,雨水才是真正的原因,打傘只是個表象。
  現在許多家長很短視,只要孩子功課好,什麼都可以犧牲。既然吃了藥記憶力會好,為何不給他吃?他們會要求醫生開藥。最近動物的研究發現這些藥物會影響大腦,尤其是伏隔核,會使動物失去動機:肚子餓,食物放在面前懶得吃,連敵人來都懶得逃命。在人類身上也看到同樣情形,最近腦造影研究發現,七到十四歲的男生如果玩太多電玩會影響伏隔核和背側前額葉皮質(DLPFC)的平衡,伏隔核是把動機和驅力送到DLPFC去,DLPFC再給這個驅力回饋報酬的目標和情境,這兩個區域密切合作,這個人就有動機,朝真實世界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電玩遊戲將血液引入伏隔核,使DLPFC的血流量減少,這時電玩遊戲本身就給了孩子達到目的的回饋報酬,而這回饋報酬並沒有連接到真實的世界,所以他們對真實世界的成就不再感興趣。電玩刺激大腦的伏隔核區就跟吸食古柯鹼所影響的地方一樣,所以電玩會上癮。
  其實男生和女生真的有不同,從孩子的行為上就可以看出。我和我妹妹都曾到動物收養中心去領養過流浪貓,我妹妹的兩個女兒會替貓洗澡,用洗衣籃替牠佈置一個溫暖的窩;我的兒子就把貓塞到他的T恤裡假裝他在懷孕,結果貓逃出來時,在他胸前狠狠留下五道血爪印。男生闖了禍不敢說,等我替他洗澡時才發現,他怕我罵,還一直說不痛、不痛。
  男孩並不會因長大就自動變成男人,他們需要被教導、被引導,需要藉由各種挑戰證明給別人看,他的身體、心智都已成熟,可以脫離父母保護,獨當一面,他才算成年。年齡跟成熟之間不是等號關係,古人十六歲弱冠,變成大人,現在十六歲男生還要媽媽叫起床才不會遲到,不但不能謀生養家,每天還要跟家裡拿零用錢。
  男孩需要磨練才能成為男人,我很贊成作者說的讓孩子去勞動服務,從流汗中學到做為一個男人是什麼意思,當你自己可以種出米來吃,蓋出房子來住時,你就知道你可以獨當一面了。所以電視廣告說喝了某個牌子的啤酒才是真正的男人,勞動服務過的孩子知道不對,真正的男人跟喝什麼牌子的啤酒無關,跟你有無能力去服務別人有關係。
  本書最好的地方是作者在指出所有造成孩子沒有動機的因素後,最後給父母指出一條生路,建議父母可以怎麼做去改變孩子,讓孩子重拾動機。他在書中所提的方法都很簡單,只要有心,便可以做到的:如盡量帶孩子去跟大自然接觸,在他背青蛙的解剖圖之前,先知道什麼是青蛙,並且摸過青蛙,玩過蝌蚪。作者說內布拉斯加的學校不再用紙筆測驗來評估小學生對電流的知識,而是要他們自己組裝一個電迴路,如果組裝正確,那麼迴路板上的馬達就會動,鈴聲就會響。孩子從鈴聲中,不但得到他的自信心,還確實把電流的知識學進去了。作者的話使我想起李家同教授對台灣電機系學生的批評,或許新任教育部長真的應該好好看一下這本書。
  另外,作者建議父母一定要用心替孩子找一個適合他的學校,學校跟孩子的契合實在太重要了,孩子一天有八個小時在學校生活,如果老師的教學、校長的理念不適合他,而他必須每天去受八個小時的罪,實在太可憐了。很多時候,適合哥哥的學校,對弟弟可能不合。我很贊成德國人的話:「沒有什麼天氣叫不好,只有合不合適的衣服。」
  作者特別強調不讓孩子走上歧路,必須替他指出另一條可行的路,行為才會改善。這點真是台灣父母最常犯的錯誤,我們常懶得說理,都用權威的命令方式說話:「我告訴你不行就是不行」,使得孩子陽奉陰違、親子關係疏離。其實教養孩子是個藝術,材料不同,雕刻的方法就不同,逆著樹紋雕刻會糟蹋了好木頭。教養孩子絕對不是科學,科學有重複性,甲做成功,乙用同樣方式也會成功,但是教養孩子不是,別人孩子打罵會成材,你家孩子打罵會離家出走,不可東施效顰,以免誤了孩子的一生。
  教育是要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父母千萬要有開闊的胸襟,要多看書,了解社會變遷,了解世界新潮流對孩子的要求,然後依照孩子天性,指引他一條他會快樂成長的人生道路。
  內容連載
  第1章 謎團:缺乏動機的男孩
「薩克斯醫生,我的兒子比利非常的聰明,」一個父親說:「我們帶他去檢查過兩次,兩次測驗的結果他的智商都到一三○以上。但是他完全沒有學習動機。」
「你是什麼意思?」我問道。
「我的意思是他不肯做家庭作業,他不肯為考試而讀書,他不在乎他拿到的成績是A或C或F。」
「他多大了?」我問道。
「六年級。」
「哼呣,他空閒時喜歡做些什麼?」
「事實上,比利很喜歡閱讀,尤其是科幻類。他只是不肯讀學校的課本,我不曉得為什麼他這麼恨學校,他讀的是一所很好的學校。」
「他上哪一所學校?」我問道。
  爸爸講了一所當地的私立學校,我知道那是所很有名、很難擠進去的學校,班級和學校都很小,老師的素質很好,也很受尊敬,它的學費一年是兩萬多加幣。
  我在拖延時間:「你有跟學校的人談過嗎?」
  他點點頭:「學校裡的輔導老師認為比利可能有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DD),我不相信,他怎麼可能有注意力缺失症?他已讀過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三部曲》(The Foundation Trilogy)兩遍,他可以背出《魔戒》(Lord of the Rings)裡整段的話,他甚至會背精靈語(Elvish)的一些詩。像這樣的小孩對我來講不像是有注意缺失症,比利很喜歡閱讀,他只是不喜歡上學。」
  我停住了,我想說在沒有看到比利之前,我不能給任何特別的忠告,我需要自己去評估比利的情形,而且這個評估需要兩個小時。這是真話,但是我知道這樣一說就會被認為是避重就輕,沒有給實質的幫助,因為我第二天一早就要飛回華盛頓特區。我住在那裡,也在那個區域開業,我知道在這次的旅行中,我沒有時間去評估比利。
  正當我猶疑時,一位女士開口了:「我的兒子也是同樣的情形,不過他年紀小些,現在二年級。除了在學校,傑生跟天使一樣可愛,但是在學校裡他會打人,他已被送到校長室好幾次了。他說他只是在玩,他絕對不會故意去傷害任何人的,但是老師說他們必須把會打人的小孩轉介給專家,只要打人超過三次就必須強制帶去給醫生看,所以現在他們說我必須帶傑生去給醫生評估。」
  我很想指出傑生與比利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比利沒有打任何人,他只是缺乏動機使他在學校表現得好;傑生的問題則不在動機而是行為,但是我知道我不應該說任何話。
  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說,所以我反問父母親一個問題:「有多少人是同樣的情況?你的兒子有學校的問題,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
  幾乎一半的家長舉起手。
  「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你們認為怎樣?有人知道為什麼你的兒子會有這些問題嗎?」
  「學校太注重成績了,」一位父親立刻說:「幼稚園已經不再是幼稚園了。去年我的女兒、今年我的兒子在幼稚園上學第一週回家就有家庭作業,你可以想像幼稚園的孩子回家做家庭作業嗎?五歲的孩子每天做一小時的家庭作業,真是荒唐,難怪孩子不喜歡上學。」
  好幾個父母點點頭,但我想問的是,為什麼這種情況對男孩的影響大於女孩?另一個父親說:「現在學校已經女性化了,在我兒子的小學裡,唯一的男性成人是校工,這些女老師都要學生坐得好好的,安靜的上課,這對男孩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不能怪老師,」一個媽媽溫和但堅定的說:「該怪的是孩子。對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惹你生氣,但是現在的小孩太懶了,尤其是男孩,他們寧可坐在家中打電玩,假如由他們做主的話,他們根本不要去上學。我們家對面那個男孩一整天什麼事也不做,只是打電玩,他不做家庭作業,也不幫忙做家事,也不打球,只玩電玩。」
  許多人點頭。
  「當我在他們的這個年紀時,必須走路去上學,單程就三哩的路,而且不管刮風下雪都得走,」一個年紀大一點的男人說:「我們根本沒有你現在看到的那種學校交通車,我們必須走路。我告訴你一件事,當你在大雪天走三哩路去上學時,你會逼著你自己學到一些東西,你不願白走這三哩路,我想這是很好的動機。現在的孩子東西得來太容易了,要去哪裡都有父母開車接送,雖怪他們沒有任何動機,他們根本不用幹活就會有所有的東西。」
  沒有人回答。一會兒之後,有位年輕的女士說話了:「我在某個地方讀到塑膠好像跟這有關係。」
  「怎麼樣的關係?」我問道。
  「塑膠的什麼東西,就像牛肉中的荷爾蒙,它弄糟了孩子的大腦,這是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有問題。」
  我想說,這有點太離譜了吧!但是從過去的經驗中,我知道最好不要去捅馬蜂窩,我很有風度的表示懷疑。「為什麼塑膠只影響男生而不影響女生?」我很有禮貌的反問她:「難道女生不是和男生一樣接觸到塑膠嗎?」
  「我不知道,但它就是影響男孩。」這位女士說。
  自從我二○○五年出版了《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中譯本遠流出版)之後,演講的邀約就多起來了,我現在已經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墨西哥講了兩百三十場以上。上面描述的場景重複出現過幾十次,我跟那些掙扎著鼓勵孩子上進的父母、老師通信,當然我在馬里蘭州的診所也診斷治療這些有問題的孩子。
  我是家醫科的醫生,在華頓盛特區的近郊已經住了十七年,也在那裡工作了十七年,所以累積了七千多個病人。我看到幾百個家庭中,女兒勤奮好學,聰明有才氣,兒子卻懶散沒有動機,但是反過來的情況─兒子積極向上、功課一流,而女兒鬆懈、不在乎她的前途的─卻非常少。
  這不是只有發生在我的社區,當你和我一起在本書中檢視這個問題時,你會看到它分佈得很廣,全美國都有這樣的情形:男生對學校沒有興趣,不想去追求美國夢。這種現象在每一種社區中都有,不論是都會、近郊、鄉村,不論膚色是白的、黑的、亞洲人、墨西哥裔,也不論社經地位算有錢的、中產階級的、低收入的,情形都一樣普遍。
  這個抑鬱擴散的結果是我們越來越熟悉的:瑪莉亞(或艾茉莉,或珍妮佛)去上大學,拿到她的學位,找到工作,有她的人生。賈斯汀(或卡羅士,或達米安)上大學上了一兩年或六年,拿到或沒有拿到學位,回到家給父母養。他可能在大學時有極歡樂的時光,因為現在大學生中,男女的比例是二比三,每三個女生上大學,只有兩個男生上大學。在一些比較大的大學中,現在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二,而且女生多半在讀書,而男生多半在打混。男生似乎沒有他姊妹那種驅力,他在星巴克(Starbucks)或大賣場打工,最後回家給父母養,或給女朋友的父母養,或是投靠其他願收留他的親戚。
  下面是這個現象很奇怪的地方,也是前所未見的:男生並不在乎他的情況,但是他的父母在乎,他的女朋友在乎,假如她還沒有把他甩掉的話,她至少會重新考慮跟他在一起的結果。他卻完全無視於別人的關心,他專注在他們買給他的電腦上流連網路,或是在他們買給他的液晶螢幕電視上玩電玩遊戲。
  在我執業中看到的這麼多男孩,或是在我演講中聽到父母、老師所談的這麼多男孩中,真正令我不安的是,這些男孩對外面的真實世界都沒有任何熱情。有些男孩選擇到電玩遊戲中,我們在第三章中會看到,這些男孩所說的電玩遊戲大部分跟真實世界是沒有關係的─除非你要開槍殺人或開戰鬥機。我所擔心的這些男孩,並不是因為在外面的真實世界有更重要、更想做的事要做才不喜歡上學,而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所有的事情,沒有任何東西真正使他們興奮。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些男孩似乎認為他們這種懶散、不在乎的態度是男兒本色。有一位母親告訴她的兒子:「你需要把你的成績弄好一點,它是很重要的事。」
  「女孩子在乎成績,同性戀在乎成績,正常的男生才不在乎成績。」她十四歲的兒子用一副理所當然的口氣告訴她,這口氣是他教她如何使用TiVO(美國流行的數位硬碟式錄影機)時用的口氣,那種「你不懂就聽我的,不要多囉嗦」的態度。對男生來說,事情就是這樣。對很多男生來說,不在乎成績已經變成男子漢大丈夫的指標了。這是一種新的態度,我們在下一章中會詳細討論。
  在這些男生中,我所看到他們對學校的敵意也是新的。這個現象已不再限於低收入學區非裔或拉丁美洲裔的男生,現在在高級住宅區的白人和亞裔男生中也可見到。
  這些改變單獨來看可能不重要,但我認為它們是一些更深層影響的冰山一角。我們在下一章會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男生與學校脫節,越來越多的人會告訴你,學校很無聊,浪費時間,是一個他們每天要忍受直到下課鐘響才得以解放的地方。對男生來說,他真正的生活─他在乎、想過的生活─是在下課鐘響以後才開始的,他終於可以離開學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真正想做的事可能是玩電玩遊戲,跟朋友在一起打混,或吸毒喝酒。它可以是任何事情,只要與學校無關。
  在過去的五十年,美國大學的校園在進行一場性別的改變:從大多數是男生變成大多數是女生。下面是一九四九到二○○六年美國大學和四年制學院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一九四九年:百分之七十的大學生是男性
●一九五九年:百分之六十四是男性
●一九六九年:百分之五十九是男性
●一九七九年:百分之四十九是男性
●一九八九年:百分之四十六是男性
●一九九九年:百分之四十四是男性
●二○○六年:百分之四十二是男性 
  大學和學院現在在努力招收合格(功課好)的男生。有一位媽媽告訴我,等到她兒子要申請大學時,她很擔心學校的註冊組會因為她兒子是白人男性而歧視他、不收他。她是根據她自己三十年前念大學時的經驗。後來她寫電子郵件告訴我,她完全多慮了。「我發現男生在今天是屬於被保障的人了,只要任何功課好的男生,幾乎都可以進入他們想進的大學。但這只是讓他們進了大學,並沒有教他們怎麼應付以後會碰到的更大的選擇可能性。」
  今天進入大學或四年制學院的男生,比他們的女性同儕顯著的少拿到書卷獎或畢業。三十年前,這情況還是完全倒過來的,男生比女生更會拿到學位畢業。今天賈斯汀比他的姊妹艾茉莉更不可能上大學,更不可能在大學中念到好成績,更不可能畢業拿到學位。這與種族和階級無關,他們有同樣的父母、同樣的資源。
  當然,不是所有的男生都被這種冷漠的新病毒威脅。有些男生和女生一樣用功,他們也一樣要經濟和其他方面的獨立,一樣為前途打拚。因為我們還是有看到一些成功的年輕人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我們會忽略有比以前更多的年輕人倒在前進美國之夢的路旁,這個結果就是驚慌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不能、不願獨立去過自己的生活。他們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泊,隨著生命的潮流把他帶到天涯海角。
  為什麼有的男孩會成功,有的男孩─來自同樣的社區或甚至同樣的家庭─卻毫不在乎的隨波逐流呢?
  他要去哪裡?
  你能幫得上忙嗎?
  這就是你和我要一起探討的核心問題。
 
《棉花糖女孩》Girls on the Edge:充實甜美外表下的空洞心靈,教養出自信健康的生命舵手 (遠流2011 )
 
  內容簡介   
  從許多客觀的標準來看,生活在今日的女孩擁有前所未有的選擇和機會,她們的生命應該比過去任何世代都豐富燦爛;然而事實卻是年輕女孩就像棉花糖一樣,外表甜美但內在空洞,光鮮亮麗不過是虛幻表相。
導致她們身陷危機的因素包括:
  .性認同錯亂:年幼的女孩錯把表現性感當作吸引注意的手段,「看起來怎樣」取代了對「自己是誰」的探索
  .網路泡泡:在這個臉書、簡訊和即時通的世代,和同儕在網路世界中過度連結,反而中斷與自己的內在連結
  .病態的偏執:只聚焦在生活的某個層面或活動,做第一名的好學生,做最傑出的運動員,做最瘦的紙片人
  .環境毒素:內分泌系統受干擾使青春期提早到臨,會增加飲食失常、成癮、乳癌、焦慮症和憂鬱症的風險
  洞悉青少女這種自我意識薄弱、不堪一擊的處境,心理學家暨家醫科醫生克斯提供父母很多實用的點子:從幫助女兒選擇學習環境、評估合適的運動項目、決定可以上哪些社交網站及上網多久、辨識塗抹在身上和吃下肚裡哪些是有毒的,到安排參與社群搭起世代之間的橋梁。
  透過分享邁向順境和遭遇困境女孩的真實故事,指出了新的未來之路,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在生活中採取行動,從身體與心靈兩方面來照顧孩子,幫助我們的女兒順利成長為一個快樂、有生產力、獨立自信、輕鬆融入這個新世界的女性。 
  前言:三個女孩
  艾茉莉
  在艾茉莉五歲的時候,她帶了兩個很逼真的大猩猩填充玩具到她的幼稚園,作「展示發表」的主題(show and tell;譯註:美國幼稚園為了要訓練孩子上台說話的台風,並鼓勵孩子表現,每學期都有show and tell,請小朋友從家中帶個他最喜歡的東西來學校與他人分享,他要介紹這是什麼、為什麼喜歡等等,小朋友可以帶寵物、玩具,甚至有人把祖父帶來,因為祖父曾經從事救火員或警察等小孩子崇拜的行業)。她用這兩個一大一小的大猩猩做例子,解釋給小朋友聽什麼叫「控制階層性」(dominance hierarchies),並使用像「首領」(alpha male)和「主控」(dominant)這種術語(譯註:alpha male指的是在有階層社會組織的動物中,如黑猩猩、大猩猩,身材最高大、性情最兇猛的雄性,牠通常是這個族群中的首領,其他人聽命於牠,牠也享受最多的交配權;最初這個名詞只用在動物的觀察上,最近已引延為一個團體中的領袖)。在往後的每一年,開學的頭幾個禮拜她都非常的焦慮。「我必須要讓老師知道我很聰明,假如你在第一個禮拜說了愚蠢的話,老師就很難改變對你的第一印象。」她在五年級時,對她媽媽這樣說。她其實根本不需要擔心,艾茉莉很少說什麼愚蠢的話,老師們很快就發現艾茉莉的確是個很聰明的孩子。
  她的夢想是進入長春藤盟校,最好是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每個人都在說哈佛(Harvard),但是普林斯頓其實更難進。」她在九年級時跟她媽媽說。三年以後,她崩潰了,因為哈佛和普林斯頓都拒絕了她的入學申請,她的自我開始碎裂。
  她進了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譯註:也是長春藤盟校之一)。她期待自己是班上最聰明的人,但是她不是,事實上,還差得遠,她幾乎是勉強過關,在及格邊緣。這時,豬羊變色,她的世界整個垮掉,她墜入了無底深淵。
  梅麗莎
梅麗莎和潔西卡從幼稚園開始就是好朋友,「我們就像雙胞胎似的。」梅麗莎這樣告訴我。這兩個女孩喜歡穿同樣的衣服,讀同樣的書甚至看同樣的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彼此在想什麼。」
  有八年的時光──從幼稚園一直到八年級──這兩個孩子都是最好的朋友,互通心靈,焦孟不離;但是到九年級時,事情發生變化,潔西卡突然不喜歡梅麗莎了。潔西卡請了班上所有人去參加她的派對,獨獨不請梅麗莎;她還叫所有她的朋友午餐時不要和梅麗莎坐在一起吃;假如梅麗莎朝她走過來,她就故意調轉頭,假裝沒看見。傑西卡叫所有的女孩們都不要跟梅麗莎說話,「突然之間,我變成了隱形人,大家對我有看沒有見。」梅麗莎告訴我。
  當潔西卡和她的同謀開始用簡訊、電子郵件和社交網站一個禮拜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騷擾梅麗莎時,梅麗莎的生活開始變得不可忍受了。「那真是非常的駭人,」梅麗莎說:「我簡直不敢開電腦或手機,因為我不想看她們講我的壞話。我真的很想趕快去死。」
  麥荻生
麥荻生的夢想是成為超級名模,從她九歲生日開始直到十三歲,她是最美麗的女孩,而她自己很知道這一點。
  但是當荷爾蒙大量湧出、她臉上開始長青春痘之後,事情就改觀了。麥荻生的父母告訴她:「沒有關係,耐心點,荷爾蒙正常了,青春痘就會消失。」但是青春痘並沒有消失,反而變本加厲。在麥荻生的請求下,他們帶她去給家庭醫生看,醫生開了藥,但是藥物並沒有什麼幫助。他們又去看了皮膚科醫生,醫生開給她Accutane(維他命A酸類藥劑),但是她的父母讀了這個藥物的副作用,會有自殺的危險,而且服用者生的小孩會有基因上的缺陷,所以他們沒有讓麥荻生服這個藥。一場大戰開打了。
  這時麥荻生的體重大增,從四十四公斤一路增加到五十六公斤,而她才一五七公分高,這是她十三歲生日到十四歲生日之間發生的事。她不再是有著完美無暇皮膚的可愛小女孩了。那麼她是誰呢?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在跟憂鬱症奮戰,所以她的父母帶她來看我。我給她開了抑鬱錠Lexapro,這個藥對她有幫助,但是卻使她體重繼續上升,所以我轉開阿迪羅(Adderall)給她。
  阿迪羅一開始時,好像天賜良藥,不但改善了她的情緒,也幫助她在兩個月之間把體重降到四十九公斤。但是阿迪羅有時會使她心跳快到好像要從她的嘴巴裡跳出來似的,儘管如此,她還是一直要求更高劑量的阿迪羅。當我拒絕時,她就說她的藥不見了,要我再開新的給她。
  麥荻生用她的外表來決定她的價值,假如她很可愛,她就有存在的價值,而這個可愛的定義就是很瘦、皮膚光滑沒有痘子。一旦她不再符合這個理想時,她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德國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寫道:「深掘你的心靈,找出要掘多深才能達到你生命的泉源,只有在源頭,你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假如你的女兒能夠發展出牢固的自我意識,那麼她會茁壯長大,成為百折不撓、有自信的女人。年齡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曾經見過十一、二歲但是已有很強的自我價值的女孩,而且她們保持這個價值觀一直到經過青春期進入青年期;我也認得很多成年婦女始終都沒有達到這個地步。
  所謂自我意識就是知道你自己是誰,這無關乎你長得怎麼樣,或是學校成績如何,或者你是誰的朋友。艾茉莉定義她自己是個聰明的小孩,梅麗莎是潔西卡最好的朋友,麥荻生很可愛。如果把這些拿掉,這些女孩的自我就垮掉了。
  我一九八四年在費城兒童醫院小兒科當實習醫生時,開始給孩子開藥,在我拿到賓州大學醫學士學位以後,我到賓州蘭卡斯特郡的蘭卡斯特總醫院(Lancaster General Hospital)家醫科做了三年的住院醫生。從一九九○年開始,我在華盛頓特區近郊開業,做了十八年的家醫科醫生。在這十八年中,我有幸成為一千個以上的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從這些孩子的嬰兒期開始,看著他們長大到成為中學生和高中生;有的則從他們十歲或十二歲開始,一直跟著他們到成年。
  有些女孩生長在幸福安全、雙親健在的家庭,有些沒有這麼幸運。但是在我們談到女孩的自我意識時,環境並沒有這麼重要。我知道有些女孩在單親窮困的環境下長大,但是她們都成長為有堅毅性格、不屈不撓的人。我也知道有個女孩成長在溫暖舒適的家中,卻在十四歲時覺得人生沒有希望,有自殺傾向。
  發展出自我意識跟你父母有多少錢沒有關係,它也跟你長的好不好看、你的iPod中有什麼歌,或你的臉書上有多少朋友沒有關係。它是你跟你自己內心的連接,與發展出你自己獨特的人格有關。以我十八年在同一個社區中的經驗,我看到越來越高比例的女孩們對自己的意識,完全建立在膚淺的表面價值上。因此這些女孩都很脆弱,一點打擊就崩潰了。
  這種脆弱的自我概念,以及這種易受傷性所帶來的焦慮和沮喪,越來越普遍。二○○四年有一個研究比較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九年這十年間,兒童和青少年要求心理衛生及精神健康服務的人數。結果發現女孩動用到精神健康服務資源的人數增加了百分之四百以上,而男孩只增加了百分之七十。更晚近的研究發現,女孩對精神科的服務需求持續成長,比男孩快上許多。從一九九六到二○○五年之間,美國女性(包括成年和未成年)服用抗憂鬱症藥物的比例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從百分之七‧五到百分之十三‧四;也就是說,美國每八個女性中就有一個在服用抗憂鬱症的藥。
男生和女生一樣都有問題,但是問題不同。許多被送到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生那裡去的男孩是因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或是不服管教的偏差行為,而女孩比較多的是焦慮和沮喪。
  換句話說,男生常常把他們的問題表現出來(act out their problem),女生比較容易把問題悶在心中。就像一個研究團體所觀察到的,「女孩的沮喪和焦慮主要是思想引發的,就像先前的研究所示,青春期的少女比少男表現出(或自我報告出)更多的沮喪和焦慮徵狀,而這個差距正在擴大中。」這些研究者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以去醫院看精神科或心理師的次數為基準)也是女生比男生嚴重,女生就診的次數增多得比較快。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特吉(Jean Twenge)比較四、五十年前美國和現在情況的變化。從一九六○年代中葉以來,心理學家就問孩子同樣的問題:「你覺得你有焦慮到不能專心做事嗎?你覺得你有焦慮到睡不著或睡不安穩?」五十年前,很少女孩會回答「是」,在那個時代,女孩似乎都是掩著嘴,吃吃的笑。為什麼會有這種刻板印象?因為那個時候真的有很多女孩吃吃的笑。
  現在不是這樣。特吉教授發現的是普遍性的焦慮,而且女生比男生顯著。她認為一部分的原因是文化的改變,她和其他的心理學家把這叫做社會連接(social connectedness)。她寫道:「當社會聯結(social bonds)變弱時,焦慮就增加了,低程度的社會融合會使成人容易得焦慮症。」(編按:相關內容可參見《Me世代》〔Generation Me〕,中譯本遠流出版。)
  你能相信你每天所遇到的人嗎?在五○和六○年代,大部分美國人會回答「可以」;但是現在大部分的美國人會回答「不能」。四十年前,女人去敲她鄰居的門,借一顆檸檬或幾個雞蛋是很普遍的事,現在幾乎已經看不見了。心理治療師雷文(Madeline Levine)回憶她的童年:「我記得鄰居會來借一杯糖、一點奶油或一顆馬鈴薯,現在的人會覺得去鄰居家借食材是非常可笑的事。」
  這些社會聯結的中斷對女性的影響比較大。當你覺得你跟鄰居沒什麼來往、不太能信任你的街坊時,你會怎樣?假如你是男人,你可能待在家裡,多花幾個小時玩電玩遊戲或去看你喜歡的運動賽事。女性似乎比較需要這個社會連接的網絡。所以當網絡不再像以前那麼綿密時,對女性的傷害比較大。特吉教授檢驗十六個婦女覺得焦慮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缺乏社會信任是焦慮症的最大原因,比離婚率還高,也比失業率及一般經濟條件高。
  從許多客觀的標準來說,生活在今日的女孩應該比她們的祖母在同樣的年齡時快樂。今日女孩的選擇和機會是她們的曾祖母想都沒有想過的:上大學,進醫學院、法學院──在五十年前,這些都還只是僅限男生,當我的母親一九五三年從克里夫蘭市的醫學院畢業時,她是他們班上僅有的兩個女生中的一個。你的祖母恐怕從來沒有想像過她可以當外科醫生、飛行員或總統;但是你的女兒知道對她來說,這些都是可能的,沒有任何一扇門會因為她是女生而關上。
  然而,今日的許多女孩卻沒有發展出她內在的自我,那個她的曾祖母(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擁有的堅強的人格核心。我不認為你可以把這怪罪到「現代文化」(modern culture)上,因為她們的兄弟就沒有這個問題。
  她們的兄弟有其他的問題。這本書的起源是我對懶散的賴家王老五有興趣。在一九九○年代初期,我看到越來越多各種經濟階層的家庭,女孩都努力向上,男孩都是啃老族,他對電玩遊戲進階到下一關的興趣比西班牙語期末考過關還高。二○○一年開始,我到過美國和加拿大、墨西哥、澳洲、紐西蘭、蘇格蘭、德國和西班牙等地的很多學校和社區訪問,我跟男孩談,也跟女孩談,聽他們的父母和老師怎麼說。我發現這個勤勉女孩和懶惰男孩的現象非常普遍,那些經驗最後彙集成《浮萍男孩》(^^Boys Adrift^^,中譯本遠流出版)這本書。
 

台長: 阿楨
人氣(1,39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如何教出資優兒》
此分類上一篇:《該隱的封印》

阿楨
渡邊淳一《男人這東西》

渡邊淳一寫完了他的《失樂園》後還覺得不過癮,怕天下癡情女子不瞭解男人這種東西,於是從男人的角度,寫了一本叫《男人這東西》的書,咋一聽還以為是一個有女權傾向的女作家寫的申討男性的東東,須不知寫這書的人正是一個男人,而且這個男人還是一個以大男子主義著稱的日本男人。
看完這本書,你會覺得渡邊說的太對了,男人真就是這種東西。此書男女咸宜,女人看了知己知彼;男人看了,簡直覺得渡邊說的太靠譜。在書中渡邊對於男人進行了種種總結和解釋:男人為何去風流?那是因為他們的雄性動物的本性;男人的處女情節,渴望她是他的第一個男人,那是他雄性佔有慾的體現;男人渴望婚外戀,但又不想破壞婚姻,鍋裡碗裡都佔著心理;男人在性的滿足通過使她愛的女人達到高潮而滿足等等。男人與女人永遠會不同,這份男性的自白書或自供狀,是一種對於生命本原上的思考,讀來可能有醍醐灌頂之功用。
http://www.haodoo.net/?M=book&P=371

(另參本館:男女大不同《失樂園》《外遇的男女心理》)

[男人這東西+女人那話兒]

本片獲得紐約國際獨立電影展「最佳國際電影」獎。
女導演黃真真以紀錄片的形式展現香港現代女性的人生觀、價值觀、尤其是對性愛的心得體會,通過對不同的女性人群,包括性工作者、專職太太、情婦、女演員、艷星、女導演、女同性戀、女中學生等人的訪問與跟蹤拍攝,深刻地描繪了進入21世紀後香港女性對自己的重新定位、對女性價值的重新探討與對兩性關係的再認識。具有深刻的揭示意義,也引起大眾的深思。而且相當部分的鏡頭是真實情境,譬如性工作者提供性服務的全過程,因而也被香港定為三級片......
《男人這東西》形式跟《女人那話兒》很相同,訪問了三十多個不同年齡、界別及階層的男士,包括了圈外及圈內人士,讓他們痛快地表達今時今日作為男人,對愛情、事業、權力、性等等的看法。如:男人為何會得一想二、為何會覺得女人煩透了、為何會選這個做妻子而那個只可做女友、在事業及女人中為何始終會選擇事業、為何可以只講性不講愛……..沒錯,這些理論我們都聽過或從書本報章看過,但當你親眼看見一個活生生的男人,聽到從他的口中告訴你的這些真相時,感覺實在來得強烈,或者這就是記錄片的力量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64245d01011k33.html
2012-05-16 09:31:49
版主回應
跟老婆不能做的事:愛劈腿的男人不會告訴妳的46個祕密 (高寶 2011)

  內容簡介
  日本兩性禁忌話題天后-龜山早苗為您實地報導一般外遇男性身心百態。
  「原來我多年來禁止自己做的,竟然是這麼微不足道的事情。」
  「就是因為沒有在一起生活,至今我依然對交往五年的女友感到性致高昂。」
  「我和老婆做愛主要是想要發洩的情緒居多。和女友做愛,則是想讓她高潮的想法比較強烈。大概是想藉著讓女友高潮,使對方認同自己的男子氣慨吧。」
  不被世人認可的外遇關係其實也是一種「戀愛」的型式,和所謂的夫妻、單身情侶、以及沒有名份的夫妻關係等等,同樣是一種「男女關係」的型式。
  明知眼前是一場苦戀,還是有人奮不顧身墜入情網,他們奮不顧身的理由是什麼?他們不怕眾人撻伐也要勇敢愛下去的理由是什麼?
  「感到愧疚也只是一開始,久而久之就習以為常……」
  ◆不是從女人的角度而是真實探訪男人的心聲
  ◆男人啊 ~ 其實比你想的還要賤
  到底男人是怎樣區分老婆和外遇對象呢?那些流連風月場所的男人,又想從那裡的女人身上得到什麼?這本書不只探討男人「想要外遇的心理」,還要進一步去深入瞭解「他們想追求的東西」。
日本兩性禁忌話題天后 龜山早苗帶妳看透那些外遇男子的真實心聲-
  「為了維持夫妻間的興奮和刺激感,我認為參加換妻俱樂部或是雜交派對之類的東西也是一種方法。這種事畢竟關係到個人的好惡,我也不能勉強老婆。這樣一來,我只能想辦法讓自己興奮,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不得已的抉擇啊。」--野中先生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老婆,還有即將滿三歲的女兒。但家庭和事業越是一帆風順,自己心裡的『男性本能』就越容易蠢蠢欲動。」--上田先生
  「對自己的老婆,我只要想做就硬上,要是被拒絕我會很不愉快。可是對女友,我不僅尊重她的意願,還會使出渾身解數來取悅她,畢竟這也關係到我自己的快樂。」--高野先生
  「老婆有時會想體驗一下浪漫的性愛,我也會體諒老婆的心情配合,可對我來說除了義務感以外並沒有其他的感受。做愛的程序也都定型了,事到如今要我更加瞭解老婆,或是要我和老婆共同努力獲得更深刻的快感,這……我實在沒有那個心情。」--小原剛史先生
  「現在的老婆有時就像我的同志、姐姐、妹妹、母親、戀人……。總之是個擁有各種魅力的女人。她要是突然消失我可能真的會發瘋。明明我這麼喜歡她,偏偏就是提不起勁和她做愛。」--堀內先生
  -- 這些自私又沒道理的說法,很令人生氣吧!但這或許就是男人的真心話。
  作者簡介
  龜山早苗 1960年生於東京,明治大學文學部畢業,現為自由作家,活躍於各類女性雜誌。
  其著作以女性的生活方式為重心,深入探討戀愛、婚姻、以及性方面的問題,筆下對社會狀況的精確分析更廣受好評。
  著作有《低溫關係》、《深陷不倫地獄的男人》、《苦於丈夫外遇的妻子》、《深陷不倫地獄的女人》、《不能和丈夫做的事》、《男女與女人…和性愛有關的五種心理》、《婚外情的決斷》、《為什麼非他不可?》、《婚外情的品格》、《為愛言聽計從的女人》、《婚姻失敗!?兩人仍然不願離婚的理由》、《戀愛與金錢的重要觀念》、《救難群英:東西消防廳的精銳救難部隊》、《救難群英2 每天面對「生死關頭」的東京消防廳隊員》〈小社〉、《女人殘餘的時間》、《妻子與戀人》〈中央公論新社〉、《婚後還想能保持戀愛關係的方法》〈新潮社〉、《追求性愛的女人 愛與快感》〈講談社〉、《性冷感的女人 我們不做愛的理由》〈大和書房〉等等。
  另外還有小說《成人的戀愛是不是一種罪過?》〈德間書店〉、《饑渴的夜晚》、《外遇巔峰》〈二見書房〉等著作。
  目錄
  第一章 男人們的願望
真正的家庭和「外面的戀愛」不同
男人的本性就是可以愛很多個女人
男人們只想做個好夢罷了
  第二章 和老婆辦不到的「性愛」
日常生活的性愛以及非日常生活的性愛
向老婆隱藏真正的自己
什麼是金錢可以就了事的關係?
想要脫離世間的束縛
  第三章 擁有好幾張不同臉孔的男人們
陷入不倫戀的男人們的身體與心靈
戒不掉去逛外國人酒吧的習慣
炮友和刺激的性愛
厭倦和老婆的性愛,男人們的暗中摸索
自由關係的結果是……
老婆們的看法呢?
  第四章 不能和老婆講的事情
在心理築起一道牆的丈夫們
不敢告白自己感到自卑的地方
外面的女人懷孕了,那男人該怎麼辦?
  第五章 夾在家庭與「身為一個男人的自己」之間
還是無法割捨掉家庭
戒不掉談戀愛的男人們
  內容連載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8041
2012-05-16 09:34:49
阿楨
性別邏輯:邏輯邪59/66

性別間:和?戰?且戰且和?

和者,互相了解、尊重、合作

戰者,親兄妹、明算帳,比如:

自生自育,不能特別補助女人的月經、安胎、生產、育嬰等假;自病自治,不能特別補助女人的子宮頸及乳癌等病;自生自滅,不能特別要求女人看護老病;自拉自理,不能特別補助女人的廁所多於男人。一切性別的一切都要平等。

同工同酬,女人因體力、月經、懷孕、生產、育嬰……等因素而降低生產(戰)力,薪水和升遷當然要低於男人。

拒絕父權,男人不要再負担體貼、顧家、當兵……等之義務。

同性婚姻,旣然違背生物繁衍後代天性的同性都有婚姻權了,那麼人與獸(比如寵物)、人與物(比如充氣娃娃)也應有戀愛、性交、婚姻等權,更遑論性交易工作權了!

當然,現實的性別關係是且戰且和,而且是依弱勢正義!

啥弱勢正義
恃弱為強啦
性別主義下的性別平權
如同各式弱勢者之平反
矯枉必過正
受害變加害
且會以各式歪理合理化
故會爭取特權式的女權
如上述同酬不同工等權
父權下的各式女性優待
如聘金嫁妝等都想保有
夫家娘家的遺產都想分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290625
2014-08-08 08:20: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