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14 06:55:25| 人氣2,086|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該隱的封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什麽《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商周,2000)?還不是想將男孩馴化成娘娘腔!

你才是男性沙文主義!二位作者可是男性:「我們相信,從很早開始,男孩已經被有系地引導脫離情感世界,轉向沈默、疏離及不信任…這不是一本關於如何對抗女孩、或是強調男孩優於女孩的書,也不是要把男孩變成女孩,我們唯一的目的是希望他們擁有更平衡的感情生活。」(p.14)

多早?從舊約時代開始嗎?不然怎會取名《該隱的封印》:「該隱和亞伯是聖經上的故事,充滿嫉妒的該隱殺死了弟弟亞伯…該隱的故事反映出現代男孩的感情生活…傾向於用憤怒與暴力回應羞愧與憤怒,而不是用反應或溝通。」(封底)
作者的「聖經密碼」而已,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定的《蒼蠅王》明明是象徵優雅的文明不敵殘酷的人性本能,作者卻解釋成:「小豬是個過胖的男孩,同時也是男孩殘酷文化中的典型代罪羔羊…一群男孩漂流到荒島上後極力想要維持文明與民主,但最後失敗了;他們屈服於殘酷的原始本能,彼此羞辱、懲罰。」(p.123)

小說嘛,隨人解啦!作者是後天社會文化論者,當然反對社會生物學的觀點。他倆說:「我們能在生物學上找出二項性別差異,對於男性與女性發展與行為造成顯著的影响…女性的口語能力較男孩早熟…男孩比較偏向體力活動…除此之外,生物造成的性別差異可以說是非常微不足道…(即使睪丸酮與暴力的關係)但是在科學上,睪丸酮根本不足以解釋行為發生的原因。」(p.37)

看來作者根本不懂啥是演化,從基因來看,人與黑猩猩的基因相差不過幾個百分點,但二者之別豈能以百分比計;同理、男女生物基因的性別差異可以說是非常微不足道,但就這微不足道使男女能在激烈的物競天擇中,适應「男主外女主內」的生存法則。

你這根本是父權思想!

別如此好給人戴帽子,試想在原始時代如果由「擅長遠距觀察獵物動靜的男性」照顧「需要親近察言觀色的嬰兒」,嬰兒的存活率和成長度肯定會比女性照顧來得低很多;同理,由「擅長近距離察言觀色的女性」去驅離獵殺「需要遠距觀察動靜的猛獸和獵物」,肯定也是無法生存於叢林野獸的。

好吧!就算人原始之初是如此,但進入尤其各大農業文明之後,就不需要「需要遠距觀察動靜的猛獸和獵物」了啊!那為何還會產生古埃及、兩河流域、古希羅、印度、中國、阿拉伯、及所有父權社會呢?
很簡單!你所謂的「父權社會」正是上述「男性氣質」的社會演化而來。

照你這麼說,現在「新好男人運動」是女性至上主義者的陰謀了?因為整體而言,男性是競爭不過「女性擅長的近距離察言觀色之感情生活」。

這可是你說的!

台長: 阿楨
人氣(2,086) | 回應(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搞懂男人》
此分類上一篇:《兒童與電視》

QQ
我愛娘娘腔~
2007-05-18 09:14:06
版主回應
怎沒人說我愛男人婆?

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

作者:Leonard Sax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2008年

內容簡介

  有些令人不安的事情發生在今日的男孩身上:父母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兒子對真實世界沒有任何熱情,缺乏動機、興趣,失去目標、方向,甚至不能、不願獨立過自己的生活。男孩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泊,隨著生命的潮流把他帶到天涯海角。
家庭醫師暨心理學家薩克斯認為社會和生物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造成了對男孩有毒的環境,也找到五個驅使男孩向下沉淪的元凶:
● 學校和教育方式的改變:包括教育課程加速、純知識取代動手做的經驗、從競爭的形態移轉到大家都是贏家,意外的造成許多男孩遠離學校。
● 電玩遊戲取代其他活動:電玩不會使任何人變聰明,更糟糕的是可能會誤導或扭曲男生的動機,使他們對真實世界的成功和成就不再有興趣。
● 過動症的過度診斷和用藥傷害:其實許多被誤診的孩子不必服藥,只是需要一個符合他們發展的課程表,和一個懂得如何教男生的老師。
● 環境雌激素干擾內分泌平衡:食物中和塑膠瓶產生的環境雌激素,可能使男孩的骨頭更脆弱,延緩青春期歷程,甚至嚴重打擊他們的內分泌系統。
● 流行文化對男性氣概的貶抑:男孩轉變成男人的過程需要適當引導,卻找不到成熟的男性角色模範,所以他們不知道怎樣成為真正的男人。
  接著他提供父母親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放下電玩遊戲,使他們對學校和學習比較感興趣,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改變以保護孩子不受環境污染,避免大腦的傷害讓他們失去動機。
  這本書充滿了感人的真實故事,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並指出年輕男性邁向新未來的路。

作者簡介 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 M.D., Ph.D.)

  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為美國單性公立教育協會的創辦人和執行長。學術性相關研究發表在許多知名期刊上,包括《美國心理學家》、《行為神經科學》、《美國醫學期刊》、《美國營養學院期刊》以及《性研究期刊》等等,並著有《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一書。他是知名的演說家,一年在全球有五十場的演講,曾多次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公共電視(PBS)、福斯新聞(Fox News)、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美國之聲(Voice of America)、《今日秀》(The Today Shows)及許多其他節目的採訪,討論性別差異在孩子學習上的重要性。他住在馬里蘭州的蒙哥馬利郡。

目錄
導讀/男孩的成長需要適當的教育與引導 洪蘭(另參本館: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第1章 謎團:缺乏動機的男孩/13
◇不僅僅是學校

第2章 第一個因素:學校的改變/31
◇為什麼這是個問題?◇現在攔住他,將來他才能超越
◇小女孩是什麼做的?◇好和壞的知識之樹
◇孩子與一部可設定的電腦有何不同?
◇好消息:男孩危機是假的!
◇假如你是小豬,你會有什麼感覺?──對男生不友善的問題
◇正確的競爭方式◇自尊心不會受到打擊嗎?
◇科倫拜高中和維吉尼亞技術學院槍擊案呢?

第3章 第二個因素:電玩遊戲/87
◇主控力◇笨和更笨◇北極熊俱樂部

第4章 第三個因素:ADHD的藥物/121
◇「為什麼不試試看?」◇伏隔核
◇電玩遊戲真的會煎熟你的大腦
◇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董遺跡

第5章 第四個因素:內分泌干擾物質/149
◇雌性化的魚◇她才八歲,但看起來像十二或十四歲
◇不同步的青春期◇瓶裝水、奶嘴及奶瓶
◇內分泌干擾物質、ADHD和動機
◇為什麼美國孩子變得這麼胖?
◇男生現在是比較脆弱的性別嗎?
◇不男不女◇有利處

第6章 結果:賴家王老五/179
◇錢怎麼了?◇克瑞夫特的兩難◇普利畢洛夫群島的教訓
◇怎麼回事?◇改變中的美國家庭◇錢和性怎麼了?
◇責任的棍子◇賴家王老五

第7章 第五個因素:被遺棄神祇的復仇/235
◇歷史悠久的文化有一件事相同
◇美國文化是男孩的毒藥,那女孩呢?
◇性別的特殊含意◇美國父親的改變
◇做為一個男人是什麼意思?◇女生又如何?

第8章 解藥:讓男孩重拾動機/267
◇第一個因素:教育中的改變◇第二個因素:電玩遊戲
◇第三個因素:ADHD的用藥◇第四個因素:內分泌干擾物質
◇第五個因素:失去正向的角色模範
◇重建世代之間的聯結◇一句警語◇一個故事
2011-10-09 12:46:29
A君
...那麼
大大何不也像人家一樣
寫一本具有公信力的書啊?!(冷笑)
好好去反駁作者啊?

不敢面對事實 永遠別想認清自己
還是說 大大是怕女人能力比你強?="=

幾百年前的老掉牙陳腐觀念
男主外 女主內?!!
好個本世紀最大的笑話...
可真令人無言
2010-06-04 20:36:25
版主回應
「男主外女主內」
豈只是幾百年前的老掉牙陳腐觀念
而是幾百年萬前的老掉牙陳腐史實/神話

本館網文四悅:一悅,原創文藝。二悅,反思自省。三悅,要言不煩。四悅,戲而不謔。
2010-06-05 09:58:13
阿楨
大男孩成殺手 自戀式反擊【聯合報╱沈政男/醫師2012.01.10

殺害二位女同學的留日張姓青年,從臉書照片看來只是個青澀的大男孩,為何變成猙獰殺手?
這類感情暴力,是一種典型的「自戀式反擊」。自戀型人格者,自尊極為脆弱,容易將他人的無心冒犯,無限上綱成對自己的侮辱;談感情時,極無安全感,隨時留意伴侶有無不忠,看到一點蛛絲馬跡,就懷疑遭到背叛。
自戀者不一定自大狂妄,也可能反轉成羞澀內向,看起來溫和無害,這是感情暴力最難預防之處。這類人的共通點,就是占有慾強、善妒排他,追求異性時全心投入,追到後將對方鎖進兩人世界,唯他獨尊。
身處親密關係之中,人在潛意識裡往往退化成幼兒,渴求伴侶像母親一樣對待自己。多數人很快認清,伴侶是獨立的個體,不可能永遠滿足自己,但自戀者因為性格缺陷,像餓鬼一樣需索心理養分,貪得無厭,讓人疲於應付。
伴侶或追求者若有自戀傾向,處理分手問題或拒絕追求時尤須謹慎。當這類人覺得自己被疏遠、遺棄或背叛時,心如刀割,往往激起自戀式憤怒,做出喪失理智的復仇舉動。

張嫌割頸亡 日警輕心釀禍 恐重創形象 2012-01-10 中時

 犯下兩名留日女學生命案的張志揚昨日被日警依「任意同行」帶回附近派出所時,持腳部預藏刀子割頸身亡。此舉恐將重創日警在國際警察的模範形象。
 據指出,日警一般都是確認身分之後,經對方同意把對象帶回派出所調查,再出示逮捕令。所以日警昨獲報在名古屋市一棟大樓找到張志揚、確認身分後,未出示逮捕狀,是在張同意下,以「任意同行」方式將張帶到最近的派出所進行調查。日警雖曾對張搜身,但未察覺腳部藏刀而釀禍。
 台警研判,可能是日警認為張態度配合,導致降低戒心,才會釀成嫌犯自殺的案外案。
 國內法界人士指出,日本警察逮捕及使用戒具規定不像台灣嚴謹,現行犯或所犯三年以上及有逮捕令者,都會施以強制力或以繩索戒護。但有時會為了延長法定留置調查的七十二小時時效,會以任意同行方式帶回調查,而失之加強戒護,此次是否因此惹禍?仍待日本警方進一步調查。
 相關新聞
留日女生命案凶手 張志揚自刎亡
張父痛哭 今早赴日善後
張嫌割頸亡 日警輕心釀禍 恐重創形象
日媒質疑疏失 日警:程序無不當
張死不起訴 被害人家屬難求償
心痛林芷瀅 男友:我很煎熬 姑姑:自殺對林家傷害更大
林朱今守靈儀式 明告別式
2012-01-10 09:28:42
版主回應
看問題/台女命案檢討 社會、媒體、日警? 2012.01.11李鴻典

一起兇案、3條殞落的生命;朱、林2位無辜受害的留日女學生,加上可能是「加害者」的張姓男子,讓人悲嘆不已。此事件引發廣泛討論,但也因關係人全都不在人世,真相能否釐清,誰都不敢論斷,只是,這起震驚台日的案件,確實有很多值得省思、記取教訓的地方。
首先,朱、林2受害家屬最想問的,就是兇嫌的動機,犯案原由究竟為何?假如真是張男所為,以死就能泯罪?假如真是張男所犯,張家有沒有責任、台灣社會有沒有責任?
驚爆張男可能就是兇嫌後,毫無意外的,他的背景、學經歷,很快就被翻了出來。家屬、親友口中,他是個資優生、宅男、內性、木訥…也引發台灣只重視「智能教育」造成EQ差的質疑。另外,雖然有聲音認為,張男已是大人,作為必須自負,但,教養出一個只會唸書,不懂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家長真能完全免責?社會沒有責任,更不禁令人要問,假如真是張男所為,這樣的「個案」會不會成為「通例」?
再者,不幸消息傳回台灣後,媒體開始不斷追查、旁清側擊、東拼西湊,在日本有駐地記者的,掌握了領先優勢,沒有的,也趕緊派出特派飛到日本,為的就是不落人後,畢竟,媒體這一行「沒有獨家至少不要獨漏」。
在日警召開記者會說明時,多數媒體都不得其門而入,此時,報導案情之外,台媒開始檢討起日媒壟斷、日警封鎖消息。但,對於命案難道不該嚴謹以對?放任消息亂竄,有助釐清案情?
除了前往日本報導第一手消息外,台媒最擅長的,就是堵家屬、問親友。事發之初堵朱、林2家,等到嫌疑人張男曝光,開始轉移陣地,找上張男父親、其經營的鰻魚飯店…
連日的追逐,讓身為人父的導演吳念真不盡在臉書上PO文,「良心」呼籲媒體「求求你們,明天如果因為工作需要,能不能只拍他的背影?他知道的可能比你們還少,但他想瞭解的卻比你們多太多。至於他的痛,年輕的你們…可能一點都不懂。」吳念真的發文引發熱烈迴響,另一導演林正盛也忍不住在臉書上直批,「冷血的媒體,惡劣的報導」。
至於向來被視為行事較嚴謹的日本方面,當鎖定張男為重要關係人,發布通緝後,竟遲遲無法將他的「疑容照」傳給警署。甚至貼出的通緝令照也可以進行更換。可歎的是,當天抓到張男後,雖有8名偵查員在其旁邊,但竟因其非現行犯、配合盤查,因而未上手銬。
更因所謂「疏忽」,對張男的搜身未徹底,連1支長達10多公分的水果刀也搜不出?猶記得台灣曾發生過因對嫌犯未上手銬,導致員警遭殺害憾事。今天,重要關係人張男是拿水果刀自刎,要是那把刀刺的對象是日警呢?
有人說,養出張志揚這種低EQ的不定時炸彈是台灣社會之恥;記者圍堵受害者家屬是台灣媒體之恥;讓張嫌有機會自殺、對被害者家屬無法交代的日警是日本之恥…這些恥辱,不是誰最該負起責任,而是值得你我好好省思,套一句新聞節目的話「經驗必須記取,做個有記憶的人」,檢討,就從此刻開始。
相 關 新 聞
吳念真臉書:別再追問失去孩子的父親
8人護送沒搜到刀 日警坦承一連串疏失

兇嫌自殺 專家:家屬仍應有道義責任【台灣醒報2012.01.10

震驚台日社會的台灣女學生割喉案,終於在昨(9)日落幕,但兇嫌張志揚在押送過程中自殺身亡,也讓社會一片譁然。對於張志揚以死謝罪,曾任警官、經常出入監所輔導受刑人的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表示,張志揚以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卻沒有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雖然他已無法律責任,但家屬仍應付起道德上的責任,以各種方式向受害者家屬致意。
黃明鎮說,雖然面對喪子之痛的張爸爸很可憐,但是該負的責任還是要擔起來,畢竟兩個女孩原本正值青春年華,如今卻遭逢橫禍、客死異鄉,讓兩個家庭傷心難過。雖然他的兒子目前已無法律上的責任,但家屬對受害者的道德關懷一定要有。
黃明鎮也表示,如果家屬願意,更生團契願意探訪三個家庭,幫助他們走出哀痛。但黃明鎮直言,現在談兩造和解很難,雖然有些人能選擇原諒,但也有人一輩子走不出痛苦與悲情。
黃明鎮另外提到,這起事件突顯社會應該重視「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他提及自己輔導過好幾個殺人案例,都是類似的情形。他說,現在很多年輕人變成「啃老族」、「草莓族」,沒有抗壓性,愈到一點挫折,就容易情緒失控,很令人憂心。
黃明鎮也強調,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應該多陪陪孩子,並且從小給孩子磨練,讓他吃點苦頭,嚐嚐失敗的味道;此外,父母的身教、言教對孩子影響也很大,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學到如何彼此相愛,懂得愛人也比較能尊重別人,才不會因為得不到一個人,就把他毀掉。
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黃明鎮進一步說,就是讓孩子活在真實世界中,而不是躲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在真實的世界多少受到人情冷暖的磨練,對於挫敗也就比較能淡然處之。
2012-01-11 10:36:49
阿楨
論日警與日媒的他山之石【聯合晚報社論2012.01.08(另參本館: 福島事件 媒體殺人)

兩位台灣留日女學生命喪宿舍雙屍命案,震驚國人。日本一向給人治安良好的印象,發生這血案,連日本媒體都感驚訝。我們誠摯希望,我駐日代表處能善盡職責,協助相關人士家屬,好好的料理後事,幫助受害者及其家人走完最後一程。
由於命案兩位女學生正值荳蔻年華,不免引起外界對案情產生諸多猜測。不過,若仔細觀察日本警方、甚至媒體在處理相關事項與新聞時,不難發現,日本社會的先進程度,確實有諸多面向值得台灣借鏡。
從媒體報導可知,日本警方對偵辦進度明顯堅守「不多說」的態度,對命案現場的維持原樣,亦謹守嚴正原則,不因此案牽涉到國外人士,而有太多順應他國人情例外的處理。這種態度,雖令兩位女學生家屬在依台灣習俗要到現場進行招魂等儀式時,多所不便,但是若依照刑事辦案的基本原則看,日本警方依法辦事的態度不能說不對。
此外,日本警方在第一時間即能迅速鎖定相關人士進行偵辦,但對媒體卻不多透露案情進度。因此,當台灣媒體一窩蜂報導某台灣男子涉案、該男子如何失蹤、又如何在某地落網等新聞時,日本警方都不願予以證實。而所謂「兇嫌落網」的報導,最後證實是烏龍一場。這林林總總的現象,若放在台灣,恐怕各電視台新聞部早就扮演「神探柯南」,論斷起案情了!反觀日本媒體,對報導表現相對節制,比起台灣媒體似乎平淡許多;但想想看:冷靜、克制、不煽情的媒體,對受害家屬的心情、對社會大眾的情緒,乃至對警方的偵辦,不是更好嗎?
尤其,台灣媒體一窩蜂強調誰是嫌犯、誰被鎖定,但萬一不是此人所為,誰能還其名譽?就這一點而言,日本警方的低調、日本媒體的克制,都更合乎文明先進國家該有的基本規範。
兩位受害女學生的命案真相,每個台灣民眾都該關切,畢竟誰無子女,在越來越重視國際化的年代,既然我們都鼓勵年輕人多到國外學習,對他們的人身安全當然也要更重視。我們誠懇盼望此案早日偵破,讓死者安息,讓旅日學生心安。
相關新聞
荒唐大笑話(楨:台媒吧) 日舉行記者會 警視廳拒台媒採訪
台女日斷魂 臉書成口水戰場
張志揚沒帶護照 可能負傷 日警憂自殺
日媒:張曾抱怨林女態度變冷
不管死活 張父盼快把兒子找到
鰻魚飯名店小開 宅男竟殺紅眼
2012-01-11 10:38:31
版主回應
臉書留言 朱立婕:又夢到被追殺…【聯合報2012.01.06

朱立婕赴日遊學前,曾在美國洛城留學五年,去年一月廿九日結束美國學業返台前,曾在臉書留言「又夢到被追殺@@好血腥喔」,沒想到一年後,恐怖夢境竟成真。
朱立婕和另一名被害女學生林芷瀅,去年九月廿九日在臉書上互加為朋友,友人說,兩人在日本念書,同是中部人,在異地相知相惜,卻同時遇害。
朱立婕父親是越南知名製鞋廠的高階主管,多數時間在越南。鄰居說,朱日前才回台和家人團聚,沒想到上月廿六日再赴日卻發生意外。昨天朱母接獲消息,就匆匆趕赴機場,臨行前只說「女兒出事了!」朱父則從工作地越南飛到日本會合。
朱立婕在臉書上貼滿她旅遊各地的照片,今年一月一日貼出她開心試穿和服的一百多張笑臉留影;臉書上最後一則貼文,是遇害前一天晚上八時零一分,與臉友分享Adam Levine的歌。
朱立婕在三一一日本大地震後,曾留言「God Bless Japan」(上帝祝福日本)為日本災民祈福;去年她突然在美國留言「又夢到被追殺@@好血腥喔」,有人勸她趕快回台灣收驚,她僅輕鬆回應,未說明夢境。
相 關 新 聞
遇害女學生去年赴日 宿舍門禁外人難進
留日女學生亡 父懷疑熟人所為

戳破日本低犯罪率神話【聯合報╱蔡增家/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長2012.01.06

昨日傳出兩位台灣女留學生在東京住所慘遭割頸殺害,這個殘忍的兇殺案,不但打破了外界對於日本治安良好的刻板印象,也揭開了日本陷入失落廿年之後奇特社會現象的簾幕。
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戰後的日本之所以能夠維持低犯罪率,最重要是來自於社會的約束力,而並非法律的約束力。因為在社會約束力大於法律約束力的日本,犯過罪的人在社會上一向是很難立足的,同時這種意識形態也是可以株連九族的,連其家人都會遭到社會無情的排擠。
這從二○○四年一名台灣女大學生在日本河口湖被殺害時,日籍兇手的家人因為受不了鄰居的輿論壓力,而連夜搬家就可以明顯看出。
就是在這種社會的集體約束力下,讓日本人不敢、也不願意輕易地犯罪,同時也是在這種長期低犯罪率的現象下,讓日本警察逐漸失去應有的作戰能力。
但是戰後日本這種對犯罪的社會高度集體約束力,它卻是無法單獨存在的,而必須要建構在兩項基礎上,相互加乘才能產生效果。
首先是經濟的持續高度成長。日本過去在經濟快速成長期,以終生僱用制度創造了舉世聞名的低失業率,但是在一九九○年泡沫經濟破滅之後,員工派遣制度逐漸取代了終生僱用制度。
在派遣制度下的員工,其不但無法享有健康保險,也沒有退休的國民年金,成為被日本社會福利制度拋棄的一群,日本社會學家稱這些為數將近三百萬名的派遣員工為「下流社會」。「下流社會」對政府的高度不滿與憤世嫉俗,讓近年來日本出現許多光怪陸離,以及駭人聽聞的犯罪事件。
其次,是必須要在封閉的社會體系下。過去由於日本島國排外,以及優越感的心理作祟,再加上日本大學的獨特學期及文憑制度,因此到日本留學的外國學生人數並不多。
但是在二千年之後,在少子化的衝擊下,日本許多私立大學逐漸招不到學生,而面臨即將倒閉的命運。
日本政府為了要搶救這些後段大學,便推出一千萬名留學生計畫,鼓勵各個地方大學招收海外的留學生。
而這些大量招收進來的留學生素質不一,同時還有許多是以留學名義來掩護非法打工,這些為數眾多的外國留學生,也讓日本近年外國人犯罪的比例快速飆升,同時也出現許多新型的犯罪手法。
而就在經濟衰退逐漸瓦解日本社會集體的約束力,以及大量外國留學生逐步衝破日本社會的高牆下,日本的警察制度似乎還沉醉在過去低犯罪率的舊夢當中。
最近在日本竟然出現一位頭號通緝犯要到警察局自首,日本警方不但沒有認出,反而還置之不理,讓他連跑了三家警局,才順利自首的奇特現象,這讓日本警察的辦案能力受到很大的質疑。
當揭開已經陷入失落廿年的日本,我們發現,日本社會早已經出現巨大的改變,但是日本政府似乎還是沒變。
2012-01-11 10:45:17
阿楨
單親媽帶大的男孩 成就較差 2013-05-29 中國時報 劉屏

 美國最新的研究顯示,單親媽媽撫養長大的孩子,女孩沒有太大的問題,男孩卻比較難有成就。而且這些男性將來也比較容易離婚,製造再一代的單親家庭。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奧圖(David H. Autor)與研究生魏斯曼(Melanie Wasserman)共同發表了這份報告。不過奧圖強調,他希望這個研究結果不要害女性為了孩子繼續忍受不幸的婚姻。奧圖說,他有點學術成就,都要感謝他的單親媽媽─她當初下定決心離開酗酒又嗜賭的先生。
 一九七○年代,美國的單親家庭占十八%,如今達到卅七%。這些單親家庭,絕大部份都是母代父職,離婚通常是因為先生不爭氣。既然父親不爭氣,兒子往往也不爭氣。報告說,一代又一代的惡性循環就此產生。
 美國的整體變化也印證了這個現象。男性的平均收入仍然比女性高,但是差距逐年縮小。而且女性比較上進,收入也逐年提高。女性上大學的比率屢創新高,男性則沒有什麼變化。卅五歲以上者,女性唸過大學的比男性多十七%;而從大學畢業的女性比男性多廿三%。換句話說,半途而廢的男比女多。

壞牌也能打滿貫2013.06.13聯合報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中國時報最近報導一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單親媽媽撫養長大的男孩比較難有成就,以後也較易離婚,製造下一代的單親家庭。這個新聞令許多單親媽媽恐慌,一位朋友流著淚說:「我沒想到當年的錯誤選擇,害了我孩子一生」。
  這份資料是用統計方式比較一九七○—二○一○年間,美國人口普查中,白人、黑人、墨西哥裔,在種族、性別、教育程度、收入和婚姻狀態上的情形,它描述的是鐘型曲線上,大部分人的情形,不是每個人皆如此(楨:廢話,此乃統計常識!)。
2013-06-13 10:50:33
版主回應
  一般來說,這些母親會選擇離婚多半是先生酗酒、嗜賭、吸毒或家暴,就像作者自己說的,他的母親就是因為他的父親既酗酒又嗜賭才離婚。但是從犯罪的研究上知道,這些不好的行為有基因上的關係:同卵雙胞胎一出生就被不同家庭收養,長大後,他們的行為跟生父較相似,跟養父較不相似。
  研究發現有一個暴力基因在X染色體p11的地方,它跟製造MOA-A(單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A)有關。研究者用基因剔除方式製造出缺少這個基因的老鼠,把牠們關在一個籠子裡時,牠們會互相咬到沒有皮、沒有毛,慘不忍睹,但把MOA-A注射回牠們身體,廿分鐘後,牠們就安靜的蹲在成對角線的角落了(老鼠沒有學過幾何,但是牠們知道對角線的距離最長)。
  動物大部分的行為有基因上的關係,人類也不例外。但對人來說,它不是基因決定論,它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作用,這個暴力基因只占暴力行為的百分之廿九,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一是後天環境潛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結果。孩子從小看著他的父母用拳頭解決事情,他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碰到問題,拳頭就先伸出去了。有研究發現,三歲以前,每個月被打過一次的孩子,五歲時,打人的機率比沒被打過的高兩倍。
  同時,美國女性不論種族,她們的社經地位一直都比男性低,即使念到博士這種高學歷,仍然如此,只是差距沒有像中輟生那麼大而已。經濟資源少,單親母親在維持生計上來說,就比單親父親辛苦,她們平均陪伴孩子的時間比男生少一個小時,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者說單親母親的兒子因為缺少同性的角色模範,所以較不成材,其實,如果這個父親是吸毒、酗酒、打人的話,這種角色模範不要也罷。典範不一定非來自父親不可,任何年長、品性端正的人皆可替代。猶太教中就有「兄長」(Big Brother)的制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兄姐陪伴他長大,有時更可談心。
  當然,孩子更可從書中尋找典範,歷史上有許多單親的孩子都成了大材,例如諸葛亮、歐陽修等等,不勝枚舉。
  回應
  男女和諧 不是男女平權 不要被薪水的數字迷惑了 洪蘭阿姨 現在對女人的關愛都比男人多很多 這沒辦法量化的 女人沒錢不會餓死 男人沒錢 我建議趕快去死!
  應該是 “MAO-A” 的誤排。
  古代單親母親多是會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另有男性長輩照顧,和美國的小家庭社會不同。諸葛亮和歐陽修雖然早年喪父,但諸葛亮由叔父諸葛玄撫養,歐陽修投靠叔父歐陽曄。打個插。這個研究倒可以應用在紅樓夢裡的薛姨媽家。薛姨媽丈夫早亡,家中好像也沒有甚麼男性長輩。養成的女兒是才貌兼備,賈府上下誇讚的薛寶釵。但兒子薛蟠卻是個大字不識,游手好閑仗勢欺人的惡霸。再打個插。中國歷代皇帝除了開國的,其後代大多是窩囊廢。這和皇子大多數由母親和太監養成不知有沒有甚麼關係﹖
  壞牌也能打滿貫?是較難,人格都不完整哪

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06252
忝為台大校友的館長最近很堵卵,不論看到跟著洪蘭教訓台大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專家叫獸,或幫台大說話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
這些人都無知於:
1.依曾志朗/洪蘭夫婦的教改/快樂學習主張,台大學生不樂上的課,當然可以不鳥教授,而自行吃睡玩。
2.故她倆的以下批評是自作自受:
曾志朗的兒子 認為雞有6隻腳 2009.11.07
洪蘭:台大醫科學生尸位素餐 2009-11-10
洪蘭批醫學生/不上課 「共筆」取巧過關 2009/11/16
台大校慶頒獎 台下學生吃睡玩2009/11/16
3.不只,如果洪蘭質疑皮紋測大腦是偽科學,那麼洪蘭的快樂學習腦神經學也是門偽科學!
  相關新聞
皮紋測大腦?被洪蘭質疑偽科學【聯合報╱記者薛荷玉 2009.10.26
洪蘭:快樂學習 加速腦神經連結 >商業周刊 曠文琪
學生尸位素餐? 老師也要檢討
評委》洪蘭不應隨便放話
學生》以偏概全 太誇張
短評》大學都嘛這樣?

詳參本館: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真的《家庭會傷人》《該隱的封印》 《攻擊的秘密》收養棄養
2013-06-13 10:52:35
阿楨
不要啦!杰哥 成了流行語【聯合晚報2013.07.13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年前製作的「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宣導短片,手法顛覆政府宣導片刻板印象,被網友上傳網路,在Youtube的總點閱率驚人,片中的性侵主角「杰哥」及劇中台詞「不要啦!杰哥」,意外成了流行用語。國家教育研究院指出,能讓學生看完後還在網路上繼續討論,是很成功的政府宣教影片;且影片腳本經過專家學者審核通過,內容沒有問題。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秘郭工賓指出,這其實是教育資料館99年拍攝的宣導性別平等影片,除了15分鐘的影片外,還有25分鐘的講解及教師手冊,免費提供給國高中教學使用。之前就掛在教研院的網站上,但沒想到三年後影片會在網友上傳後引起廣大迴響,是當時製作影片時始料未及。
他強調,網路世界本來就很難預料,但能讓國高中生課後還能繼續討論,不管內容是正面或戲謔,至少已經成功地讓學生注意到性侵防治議題。

當政府宣傳被KUSO 2013-7-14中時短評

 由教育部委託國家教育研究所製作的宣導影片「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近來在網路瘋傳;青少年惡評如潮,卻愈罵愈紅,點閱數衝到八十萬,少見政府文宣有這樣的傳播力,但能不能達到宣傳的目標,就是另一回事了。
 該片爆紅並非因為內容寫實感人,而是網友集體惡搞的結果。你只要在谷歌打上片名,就會發現該片被列為新奇好笑影片,網友更剪接加工出跳針版、精簡版,片中演性侵者的「杰哥」意外爆紅,「不要啦!杰哥」成為問候語;結果是,性侵者「杰哥」成為反面英雄,相反的,片中不幸遭性侵的「阿瑋」,反而備受嘲笑,如此一來,原來設定的教育意義全失。
 確實,性侵本來就是高度敏感議題,而長期以來大家對性侵議題的關注,又都集中在異性之間、尤其是男對女的性侵行為,相對的,同性間、特別是男性之間的性侵行為,則極為隱諱,受害者往往不敢聲張,以免二度受害。教育部此次籌拍宣導影片,就是想改變這種現象,用心良苦,但一遭網友「反宣傳」,結果可說是適得其反。
 這一次的宣導短片失敗了(楨:?),被性侵的男性其實更被歧視(楨:此即鄉民正義!)。這是網路時代的政府宣傳所要面對的問題,任何宣傳都會面臨網友的「反宣導」,政府不再能掌握片面的宣導權威。
2013-07-14 11:25:18
版主回應
18歲以下男遭性侵 去年逾千人【聯合晚報2013.07.13

「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宣導片,因國高中生嘲諷、取笑逆向暴紅。不過根據內政部統計,近年來男性被性侵的比率確實逐年升高,其中18歲以下遭性侵的男性人數,更於去年(101年)年突破千人,總共7608位18歲以下的性侵被害人中,男性有1063位,佔比率近14%;但民國94年時,18歲以下性侵受害者男性比率僅占4.6% 。
根據統計,去年一整年1萬2066名性侵受害人中,有1335人是男性,受害年齡層最多的,就是12歲以上18歲以下,達831人,其次是6歲以上12歲以下,有205人。雖然受害男性以青少年、兒童為多,但18歲以上到24歲以下的成年性侵受害人中,也有87人為男性;連65歲以上中老年男性,每年也有一、兩人遭性侵。
內政部提供的統計數字顯示,性侵案件通報數從94年的一年內4900件,一路攀升到101年的12066件,其中18歲以下性侵受害者人數,由94年的2786人,增加到101年的7608人;而18歲以下男性性侵受害者人數,也由94年的127人,暴加為101年的1063人。
性侵受害數字從94年到101年暴增近1倍半,18歲以下受害數字增加更多,內政部家防會執秘李美珍表示,不能直接推斷是每年的性侵案發生數變多,也有可能是在通報系統逐步健全下,黑數變少。
青少年被性侵數字和比率都明顯攀升,但內政部認為需要小心解釋,不能直接視同於像教育部影片裡的男男性侵案例。官員說,18歲以下的性侵案件中,有不少是兩小無猜或是曾有感情關係的情侶,但只要雙方有人未成年,就會被視作是性侵受害人。
內政部次長蕭家淇則指出,外界關注的18歲以下真正緣於性別或是角色權力不對等的性侵,加害人與被害人間可能是師生、鄰居或是陌生人,這樣的案例數確實也逐步成長,一年約有500、600例。
內政部家防會執秘李美珍說,目前家防會僅針對加害人或被害人進行性別統計,在性別多元化潮流下,未來會考慮加計受害者和加害者性別關係的統計數據,讓外界更能掌握,也讓事前防範及關懷輔導等政策更到位。
2013-07-14 12:13:13
阿楨
鄧文迪與于美人

  名人家庭分合的腥聞如此多,為何單挑鄧文迪與于美人?
  鄧于皆強勢美人之故吧!
  我還「男遭家暴」呢,該破除「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都來自「雄性暴力」之迷思了,性別差異加上雙方家庭、加劇了彼此傷害!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828249
2014-05-17 08:22:53
阿楨
一班47名學生有45人被打 真的只是“磕磕碰碰”? 2019-05-24 觀察者網

節目《法觀天下》在5月22日播出的內容裡,講述深圳某小學四年級某班的學生家長聯名請求學校勸退一名學生,原因是該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打同學,幾乎所有人都被他打過。學校表示已成立工作組,正在進行處理。涉事學生家長稱孩子只是溝通方式不同,是孩子們之間的“磕磕碰碰”,並拒絕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從小學一年級,該學生就已經有打人的行為,不論男女,在沒有任何衝突的情況下突然襲擊,無緣無故對同學吐口水更是常有的事。同學拿他沒有辦法,向老師舉報又只會落得更慘的下場,但更令人意外的是連老師也拿他完全沒有辦法。有家長表示,該同學在上課的時候,不定時想離座就離座,想搗亂就搗亂,而且還會跑到黑板前把老師正在寫的知識點擦光,老師也控制不了這位“充滿自由意志”的學生。
校長則向記者表示,目前學校也存在困惑,該學生處於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有義務接納每一位適齡的兒童就讀,校方正研究如何平衡個案學生與其他學生的權益問題,因為怕惡化問題,校方現階段未作出具體的處理方案,如孤立該個案學生。
對此,大部分網友認為無法理解學校的處理方式——
  回應
一個班45名學生的正當權益被一名學生侵害,老師、學校竟然束手無策,不知道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制度就是這麼設計的,不管學校和老師的事。我之前就說過:家長不想管,老師不敢管,員警不能管。結局是大家一起買單。
太講道理也是一種隱患,大到國家,美國現在和中國講理嗎?小到校園,校園惡棍要打你會和你講道理嗎?沒有對等的制衡手段,往往是惡人得利,講理的倒楣。
那麼問題來了,另外那個他不敢動的牛人是誰
我告訴大家,這是教育系統故意為之,廟堂之上亦有呼應,就是要讓所謂政治正確束縛手腳,搞垮公立教育體系。私立學校這種學生早開掉了。現在教育體制不改要禍害中國人百年不止!
瞎扯。這事簡單的很,這打人學生的家長就是個大流氓,兒子當然就是個小流氓,普通人怎可能跟他們正常溝通?!我小時候就被學校一個小刺頭欺負得差點不敢上學,開始不敢告訴老媽,後來老媽知道後馬上殺到那個小刺頭家,當著刺頭的家長,把刺頭狠狠臭駡一通,然後指著他鼻頭告訴他:“你下次再敢欺負我的孩子,我先把你結結實實打一頓,再把你拖到派出所讓員警叔叔收拾你!”從此小刺頭見了我就繞路走,OVER!
2019-05-25 08:47:24
縮陰
2020-01-12 03:52: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