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13 06:55:43| 人氣11,735| 回應11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減肥當然難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過《為何減肥這麼難?》(猫頭鷹,2003)之後,感受就是「減肥當然難了」。

減肥圖書及方法成千上萬種,書名取得如此生硬且悲觀、怎賣?

說的也是,如今連「減肥」一調都成禁忌,改稱「減重」或「瘦身」了。

我才不媚俗,那些騙胖子錢的書、我不評,《為何減肥這麼難?》可是本結合遺伝基因、社會環境和個人心理等各方面,研究人為何會肥胖的科普書。

我實在覺得人很可憐,貧瘠的時代和地區、喜胖厭瘦,富裕的時代和地區又喜瘦厭胖,其實胖瘦與健康沒必然關係,只要合身就好。

你才太好命了,人類和所有生物都一樣,生活的自然環境大多時侯是貧瘠的,所以只要有機會就會盡可能的大吃大喝,長期演化的結果,人的身心尤其生理就產生了喜胖厭瘦的機制。

難怪麥當勞能藉高甜、多油、濃鹹的食物,從小養來當食奴。

這麽說來,從「減肥當然難了」的角度來看,這些垃圾食物和菸酒成癮一樣,都應有套法令來管制了?

怎麽管?學共產或戰時配給嗎?再說不論貧瘠或富裕,倒霉的總是貧瘠下層的瘦子或富裕下層的胖子,相對的則是上流人士。

我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担心小孩太瘦,所以要補,不論中医食補或西醫維他命;現在的父母則担心小孩太胖。

那是飲食已西化的地區,其實地球絕大多數地區的人都還處於貧瘠,所以:「大家都愛胖子。圓圓的臉、沈甸甸的肚子象徵樂觀與好脾氣……瘦子則會讓人覺得不可靠,聯想到吝嗇的小器財主、瘦削的危險人物、憔悴、難以取悅、毫無生氣、悶悶不樂、骨瘦如柴。」(p.54)

可惜如今的時尚審美觀,「討人喜歡、仁慈善良的不再是胖子,他們變成會給別人、給自己找麻煩的人,充其量也不過是漫不經心的貪吃鬼。而在最差勁的胖子身上,貪吃可能反映出了更黑暗、更低劣的品格。」(p.54)

全都是偏見!刻板印象!胖子歧視!「胖子也都是有感覺、有理性、會思考的人,追求苗條身材的決心和渴望絕不亞於你我」(p.21)。只是胖子的基因裡無法製造「瘦體素」或不足,「對大腦來說,缺乏瘦體素就表示身體處於飢餓狀態。」(p.18)

這就表示問題不在胖子本身的心理或意志力不夠,而是先天的基因演化和後天的富裕環境了(有科學研究甚至認為還有會導致肥胖的病毒)?可是如此一來會不會產生更多的肥胖流行疾病?

那就全靠藥物吧,甚至用基因療法。

作者不以為然,認為必須配合整個大環境的改造(p.313)。
 
 
瘦身>百度百科
 
【定義】
【飲食與瘦身】
【瘦身方法】
【瘦身操】
【減肥瘦身3原則】
【控制體重八個秘方】
 
【定義】

  瘦身,是指采用人爲手段降低體重,特別是減少體內的脂肪,使體型變得苗條。
【飲食與瘦身】

  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吃甜品而不會胖呢?根據營養師的說法,懂得計算熱量就是護身符,糖分等同于澱粉,例如在某日多吃了澱粉食物的話,當日便最好不要再吃糖分高的食物,以免過量。換句話說,如果想吃甜品,便要少吃一點澱粉來抵消多出來的熱量,這樣身體便較不容易積聚過多糖分和澱粉了。還有一點要謹記的,就是要選擇低卡路裏的甜品,例如低脂或乳果雪糕和果汁糖,就比全脂雪糕和拖肥糖卡路裏低得多。
【瘦身方法】

  1、藥物瘦身2、饑餓瘦身3、運動瘦身4、抽脂瘦身
【瘦身操】

  健美操減肥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和彈性、增進柔韌性及周身的血液循環、呼吸系統機能,是現代人健身美體的重要途徑。在做操時,有大量的熱能被消耗,減少了脂肪的堆積。同時,減肥健美操爲全身各主要肌群、關節、脂肪堆積部位均安排了鍛煉內容,堅持做操,可使體形勻稱,具有曲線美,並使人體內髒器官健康。
  腹部瘦身操
  腹部減肥操 平躺在床上,雙腿擡起彎曲成直角,手放在頸後,同時擡起雙肩朝右轉,使左手肘碰至右膝蓋,然後回到中間位,再朝左轉,使右手肘碰至左膝蓋,隨後直接快速左右轉動。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進行。
  中年瘦身操
  人到中年很容易發胖,不易發覺,而經常練習下列“准”減肥操,則可以防止肥胖的進一步發展:1.木偶動作:鍛煉上臂及腰腹部。直立,雙腳分開,雙臂側平舉,肘稍屈。左手指朝上,右手指朝下,同時身。
【減肥瘦身3原則】

  1 、主食可以不吃
  2 、不必拒絕肉類
  3 、嚴禁攝取甜食、酒及糖份高的水果
【控制體重八個秘方】

  1、切忌快速減肥:快速減肥成功後,很難維持減肥的效果,理由是快速減肥方法,不屬于自然生活習慣。
  2、餓的時候,就是身體燃燒脂肪的時候:這時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燃燒脂肪的效果最佳,運動後要注意補充水分。
  3、每餐慢吃細嚼:這是滿足食欲和減少食量的最佳方法。
  4、切忌貪睡:每天睡七小時足矣,睡眠時代謝率最低,能量消耗最少,膽固醇和脂肪的合成量大增,貪睡但是少吃也是會長胖的主要成因。
  5、糖分和油量夠了就好:減少每日糖分(飯面)和油脂的?食量,是減肥的必要方法。
  6、不喝炒菜湯:此湯含油量高,易吸收,非常容易讓人長胖。
  7、休閑時間,少吃東西:休閑時代謝率低,熱量消耗少,食物熱量應酌情減少。
  8、不吃宵夜:睡前進食,熱量最容易轉變成脂肪,在腹部堆積。
 
相關詞條:
 
減肥 瘦身茶 瘦身家族 瘦身餐 瘦腿潤膚養顔 減肥食品 增高 針灸減肥 美容增肥護膚 纖體祛斑 抗衰老 瘦臉 美白 塑身 養生 減肥食譜 減肥藥 >>更多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41.html?tp=0_11
 
 
減肥>百度百科
 
概述
原因
方法
原則
方式
誤區
食品
 
概述

  減肥,是指采用人爲手段故意降低體重,特別是減少體內的脂肪。
原因

  1、健康考慮,例如糖尿病、心髒病患者和四肢關節有疼痛症狀的人。
  2、美容,出于此目的的最爲常見。
  3、參與對體重、外形有限制的職業和活動。
方法

  減肥方法很多。在選擇減肥方法時應以物理減肥和減少飲食爲主,不應該以口服藥物爲主。
  常用減肥方法有:①預防性減肥;②運動減肥;③行爲減肥;④機械減肥;⑤桑那浴減肥;⑥石膏減肥;⑦石臘減肥;⑧手術減肥;⑨按摩減肥;⑩電子減肥。其中藥物減肥不可泛用。藥物減肥是在以上理化減肥的基礎上效果不佳最後才采取的一種減肥方法。藥物減肥有食欲抑制法和代謝促進法。藥物減肥有許多副作用,應盡量避免使用[1]。
  大概分爲以下幾種:
  
一、合理飲食
 
  減少攝取高熱量食物,或者用健康的低熱量食物取代。
  〔口味淡利于防肥減肥〕
  中國古代長壽養生之道提倡口味要清淡,口味清淡確實有益于人體健康。科學家們指出攝取過多食鹽,則易患高血壓病。肥胖與鹽變有關系,當鹽攝入過多時,生理上就要多喝水,當飲水過多,脾胃運化功能減弱,引起浮腫性肥胖。因此,要求常食清淡食物,減少鹽分攝入,一般每日5克爲宜。
  〔科學安排一日三餐與減肥、防肥〕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一般人習慣于一日三餐。人體最大消耗是在一天中的上午。由于胃經過一夜消化早已排空,如果不吃早飯,那么整個上午的活動所消耗的能量完全要靠前一天晚餐提供,這就遠遠不能滿足營養需要。中餐在饑不擇食的情況下,吃得又快又多,攝入的量往往超過早、中兩餐的總和反而使熱量過剩,多余的熱量以脂肪的形式貯存于體內,使身體發胖。許多肥胖人爲了減肥往往不吃早飯,尤其是青年女同志居多。這樣長期下去容易引起急性胃炎、胃擴張、急性胰腺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如果吃夜點就會産生超額能量,剩余的能量轉爲脂肪蓄積起來就容易發胖。所以在睡前三小時以內不要吃任何東西是最理想的減肥方法,特別注意不要吃酒、肉類食物。
  〔減肥:控制主食和限制甜食〕
  如原來食量較大,主食可采用遞減法,一日三餐減去50克。逐步將主食控制在250~300克左右,主糧如麥、米和一些雜糧可選用,但食量必須嚴格限制,養成吃七八分飽的習慣。對含澱粉過多和極甜的食物如甜薯、馬鈴薯、藕粉、果醬、蜂蜜、糖果、蜜餞、麥乳精、果汁甜食,盡量少吃或不吃。對一些含脂肪過多的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以及各種動物油,奶油和油炸的食物也應加以節制。副食品可采用瘦肉、魚、蛋、黃豆制品和含糖分較少的蔬菜、水果等。
  〔食纖維減肥〕
  纖維能阻礙食物的吸收,纖維在胃內吸水膨脹,可形成較大的體積,使人産生飽腹感,有助于減少食量,對控制體重有一定作用。人吃含纖維多的食物就能在一定時間內很好的進行消化吸收而後將廢物排泄。飲食中食纖維多的人,咀嚼的次數也多,因此進餐速度減慢,結果使小腸能夠慢慢地吸收營養、血糖值難以上升。由于食物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若大量食用,則便秘也自然減少,大腸癌的發病率也會下降。所以肥胖者還是多食些纖維爲好。
  〔食醋減肥〕
  國內外興起食醋熱,如美國、日本的肥胖者都在喝醋減肥。食醋中含有揮發性物質、氨基酸及有機酸等物質。據報道每日服15~20毫升的食醋,可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這幾年日本生産一種"糙米醋精"是一種固體顆粒,攜帶、服用方便,每日服20粒,一個月就有較明顯減肥效果。上海生産的一種保健醋也很好。在日常生活中,醋的吃法很多,可以蘸食品吃,拌生的食物吃,也可以在喝湯時放一點醋以調節胃口。
  〔適量飲水或喝湯減肥〕
  飲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夏季可食用西瓜、西紅柿等解渴。西瓜汁、冬瓜湯且能利尿。過分限制水,能使胖人汗腺分泌紊亂,不利體溫調節,尤其是尿液濃縮、代謝殘渣不易排淨,還可引起煩渴、頭痛、乏力等症狀。適量飲水,可以補充水分,調節脂類代謝。
  常喝湯,保健康。喝湯對人體健康有好處。研究發現湯是一種良好的食欲抑制劑。因此,一些肥胖者就采用喝湯來減肥。在平時就餐時多喝些湯,以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從而達到減肥目的。
  〔慢食減肥〕
  平時就餐時減慢進食速度,可以達到減肥目的。日本研究者中村經過觀察,發現同樣的食物同樣的量,肥胖男子用8~10分鍾吃完,而消瘦者卻用13~16分鍾吃完,另外他還對食物進行了咀嚼次數調查,肥胖男子需要7.7次,肥胖女子需要8.1次,而普通男子需要8.9次,普通女子需要9.4次。隨後他又用減慢進食速度進行減肥試驗,結果發現,肥胖男子經過19周,體重減輕4公斤,肥胖女子經過20周,體重減輕4.5公斤。因此中村指出,食物進入人體,血糖就要升高;當血糖升高一定水平,大腦食欲中樞發出停止進食信號時,往往已經吃了過多的食物。所以快食會引起肥胖。若減慢進食的速度,則可有效地控制食量,起到減肥作用。所以在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少飲酒防肥胖〕
  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熱量高且能促進脂肪的體內沈積,每升酒精能産生7千克熱量。蛋白質和糖類及脂肪雖然也同樣能産生熱量(1克蛋白質和糖各産生4千卡熱量,1克脂肪産生9千卡熱量),但它們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而酒精則只含有卡路裏,這種卡路裏一味地使人發胖。有人計算過,一大瓶啤酒約等于小半碗飯。特別是有些人喜歡在飯後或睡前喝酒,如果經常大量飲酒,加上進高熱量食物,就可能造成熱量過剩,增加皮下脂肪的堆積,引起身體發胖。
  〔吃瘦豬肉就不會胖嗎〕
  有人覺得,肥肉含大量脂肪,多吃了血脂要升高,人會發胖。而純精肉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所以多多益善。這種看法其實並不正確。第一,100克瘦豬肉含蛋白質16.7克,而含脂肪卻達28.8克。瘦豬肉其實並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它的脂肪含量竟然比蛋白質含量還高。所以瘦豬肉吃得太多,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量也會大大增加的。第二,人的胖與瘦是與攝入熱量的多少相聯系的。
  〔喝咖啡能減肥嗎〕
  有人認爲,咖啡能"刮"油水,又有興奮作用,多喝咖啡可能有助于減肥,其實不然。第一,咖啡能刺激胃腸分泌,增加食欲。第二,咖啡含咖啡因,能促使血液中的遊離脂肪酸明顯升高,而後者是肝髒合成甘油三酯的原料。第三,人們喝咖啡時常常加糖。所以喜歡喝咖啡的人非但不能減肥,反而會有發胖的趨勢。
  
二、體育鍛煉
  
  進行體育運動,增加能量消耗。
  對減肥最有效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尤其是消耗能量較多的運動,例如慢跑、爬山、快步走、球類運動、遊泳等,每次運動最好一次持續做完,中間不要停止,且每次運動消耗熱量須達300仟卡,通常這種運動量會造成心跳加快,或流汗的程度。
  運動會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但其效果最多只有兩天,因此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如果不能每天做最少兩天也要做一次。
  對于一個極度胖的人,即使是走路可能都是很大負擔,因此選擇運動種類時,要量力而爲,還是要以身體能負荷爲主,逐漸加大運動量,以免心髒肺髒負荷不了,或是肌肉關節受傷。
  以下列舉數種能消耗300千卡的運動:
  慢跑30~50分鍾。
  騎腳踏車1小時~75分。
  步行1小時~l個半小時。
  遊泳30~40分。
  打網球45分~1小時。
  跳繩30~40分。
  
三、最適合女人的減肥運動
 
  一、遊泳:
  夏天,再沒有哪項運動比遊泳更經濟實惠、一舉兩得了。天那么熱,跳到水裏的感覺太爽了。資料顯示,水的熱傳導系數比空氣大26倍,若在相同溫度的水裏比在空氣裏散失熱量加快20多倍,有效地消耗人的熱量。測試表明:若在水中遊100米,消耗100千卡熱能,相當于陸地跑400米,或騎自行車1000米,或滑冰1500米。
  另外“由于水波浪的作用,不斷對人體表皮進行摩擦,從而使皮膚得到放松和休息,所以經常遊泳的人,都有一身光潔、柔軟的皮膚”。
  二、爬山:
  夏天爬山減肥效果顯著。城裏豔陽高照燥熱難忍。到郊區去吧,那兒氣溫至少低二度,加上植被豐厚,空氣清新,心情變得很愉快。天氣炎熱的時候爬山,體力消耗大概增加20%-30%。專家說“消除脂肪最好的方法是‘有氧運動’,爬山就是最好的有氧運動”。每次爬山准備休息時,拿表測試一下:每分鍾心跳120下,能持續10分鍾,說明運動量達到燃燒脂肪的目的了。
   三、散步:
  天熱懶得動的朋友可以散步,不要沿著馬路走,汽車尾氣污染嚴重,去公園。找一個有水、有樹、門票又不那么貴的,我經常去玉淵潭公園,門票才兩塊錢。這兒集各類運動健身項目之大成,適合各類人群:耍劍的、舞槍的、打太極拳的、跳木蘭扇的;這邊民族舞,那邊交際舞。左邊唱戲的,右邊唱歌的,參加哪項都比在家睡懶覺好。
  其他減肥輔助措施有: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主食甜食等。
  不過,說了那么多,最重要一點是“堅持”。子怡妹妹說:“我感謝家裏從小送我去學跳舞。那種高強度的身體鍛煉特別能磨煉人的意志力。”這也是秘訣之一。
  
三、藥物治療
  
  靠藥物來達到增加能量消耗、抑制食欲等作用。例如咖啡因,通過提神一般會增加身體的活動量,同時因利尿作用減少體內的水分;但後一個作用只能暫時的減輕體重。
  存在的風險有:市場上減肥産品中,有的含有芬氟拉明、速尿和甲狀腺素等有害成分,消費者不但減肥不成,反而會傷害身體,使用藥物則建議由醫生等人士指導。
  
四、手術治療
  
  ①吸脂減肥術(Liposuction)直接抽吸掉多余的體內脂肪。
  手術方式:共振吸脂術采用共振原理,在電腦模擬程序控制下,産生和脂肪細胞固有頻率相同的共振波,這種共振波選擇性地破碎脂肪細胞,使其呈液態,而不與皮膚、血管及神經組織發生共振,因而不損傷這些組織與其他吸脂術相比,共振吸脂在有效保護神經及血管的同時,利用負壓吸除皮下已經液化的脂肪細胞,安全、快捷和有效的改善體型,達到減肥塑身的目的 。腹部共振吸脂後腹圍能縮小4-5厘米,最理想的可達到8-10厘米。
  適合對象:吸脂減肥適合于那些全身肥胖或局部脂肪堆積而顯肥的人,常見的部位是:腹部、腰部、背部、臀部、上肢、下肢、臉部等。
  手術時程:一般一個部位只需約30分鍾(局麻)。
  恢複需要時間:術後不留疤痕,不影響美觀,半個月腫脹消失,須穿束身衣帶2—3個月。
  術後注意事項:
  1、在未拆線之前,患部須避免與水接觸。
  2、小範圍抽脂一般不影響上班,大範圍抽脂需休息二至三天,一般約二周後可恢複日常活動。
  3、手術初期會有腫脹、瘀血及酸痛現象,這是正常的,這是因爲少許小血管會在吸除時被破壞,淤傷會慢慢地消失。
  4、術後醫生會給抽脂部位加壓包紮,這是爲了止血、止痛。因此,未經醫生許可,不要擅自松解包紮物品,以避免誘發血腫、切口感染等並發症。
  手術特點:人成年以後脂肪細胞的數量是基本上固定的,但細胞的體積的大小可以不斷變化,當脂肪細胞體積變大後就會發胖。傳統減肥方法只能改變脂肪細胞的體積而不能減少脂肪細胞的數量,因而易反彈。共振吸脂新技術的優點在于能有效地破壞和大量減少脂肪細胞,從而減肥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且不會給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無須住院。
  存在的風險有:在吸脂過程中將血管損傷,脂肪進入血管後被帶進心髒,造成血管栓塞、肺栓塞,使消費者發生呼吸窘迫綜合症;手術麻醉過量引起消費者呼吸驟停;因抽脂過量,出血過多,導致血液循環衰竭。此外,因吸脂而産生的術後並發症還有:感染、術區皮瓣壞死、傷口延遲愈合、術區麻木及異常感覺、術區欠平整、吸脂部位嚴重不對稱。兒童、心髒病患者、高血壓患者、肺心病患者、肝病患者和腎病患者不宜吸脂。
  ②胃旁路手術(Gastric bypass surgery)也可稱爲“胃縮小術”,胃縮小手術可以通過人爲減少胃的容積,迫使減肥者每餐只能進很少量的食,在較短時間內達到瘦身的目的。通常,手術者的多余體重會在術後一年內減掉70%到80%。
  存在的風險有:這種手術可能引起傷口發炎、出現可危及生命的血凝塊現象。手術中胃部的縫合處也有可能發展成漏洞並引起並發症。據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16000多名接受了胃縮小術的肥胖者中,大約10%的患者出現了並發症,而且男性出現並發症的概率比女性高70%。手術的死亡率爲1%-2%。
  ③大腸水療減脂術
  大腸水療仍是侵入性的醫療行爲。曾發生過有人做過大腸水療術後,直腸靠乙狀結腸處被水灌破,大便從腸壁破裂處跑到肚子內,引起骨盆腔發炎,最後只得截掉破掉的腸子,然後在傷口複原的三四個月期間在患者下腹部做一個暫時性的人工肛門,生活很不方便。
[編輯本段]原則
  1 、主食不一定必須吃
  2 、不必拒絕肉類
  3 、嚴禁攝取甜食、酒及糖份高的水果
方式

  對減肥最有效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它能夠幫助燃燒脂肪,提高人體新陳代謝。想減肥的朋友們記得多做些戶外健身運動!
  對減肥最有效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尤其是消耗能量較多的運動,例如慢跑、爬山、快步走、球類運動、遊泳等,每次運動最好一次持續做完,中間不要停止,且每次運動消耗熱量須達300仟卡,通常這種運動量會造成心跳加快,或流汗的程度。
  運動會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但其效果最多只有兩天,因此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如果不能每天做最少兩天也要做一次。
  對于一個極度胖的人,即使是走路可能都是很大負擔,因此選擇運動種類時,要量力而爲,還是要以身體能負荷爲主,逐漸加大運動量,以免心髒肺髒負荷不了,或是肌肉關節受傷。
   以下列舉數種能消耗300千卡的運動:
  慢跑30~50分鍾。
  騎腳踏車1小時~75分。
  步行1小時~l個半小時。
  遊泳30~40分。
  打網球45分~1小時。
  跳繩30~40分。
[編輯本段]誤區
  誤區一:持續吃水果餐可瘦身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爲,雖然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水果的好處多得說不完,但其營養成分較爲單一,尤其缺少必要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
  長期單一水果瘦身必然使身體中的蛋白質、礦物質等各項營養成分丟失,慢慢地,身體就會發出危險警報。單一不變的食譜和水果瘦身一樣,會減少許多營養物質的攝入,久而久之,身體缺少全面均衡的營養,有害無益。
  誤區二:運動強度越大效果越好
  瘦身人士的運動應遵循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因人而異即指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肥胖情況,應區別對待,有針對性地采用體育鍛煉的手段。循序漸進即逐步增加運動負荷的原則,有一定強度刺激才能使機體的適應性改變。運動量過小無鍛煉作用,但過大的運動量會引起機體機能的破壞。在身體鍛煉中不可采取“暴飲暴食”的方法,突然加大運動量或突然地中斷練習。只有掌握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最佳效果。
  誤區三:每次慢跑30分鍾能瘦身
  這樣瘦身並不科學。實踐證明,只有運動持續時間超過大約40分鍾,人體內的脂肪才能被動員起來與糖原一起供能。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脂肪供能的量可達總消耗量的85%。可見,短于40分鍾的運動無論強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顯。
  誤區四:吃脂肪食物就會發胖
  很少吃乳制品、高脂或低脂飲食的青少年,比適量脂肪飲食者更容易肥胖。在瘦身過程中,脂肪不總是充當反面角色。食用的脂肪不僅不會很快在體內轉化爲脂肪儲存起來,而且脂肪的分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脂肪在體內合成。研究人員推薦的最佳飲食包括適量脂肪、多吃水果、蔬菜和乳制品。
  誤區五:服瘦身藥就能立竿見影
  事實是,瘦身並非一日之功,也絕不是吃幾粒瘦身藥就能達到目的的。瘦身藥物可能有多種副作用,不同種類的藥物,副作用各不相同。常用的食欲抑制劑可引起輕度的失眠、口幹、頭暈、抑郁、乏力、便秘、惡心等。有的減肥藥可能引起血壓高和心動過速;還有的可能引起藥物性肝損害。減少腸道脂肪吸收的藥物可能引起腹瀉、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良等副作用。瀉藥可引起機體脫水,嚴重時還會導致電解質紊亂。更何況很多肥胖患者服用成分不明確的所謂瘦身偏方治療肥胖症,危害就不言而喻了。循序漸進,以飲食控制,合理運動爲基礎,按醫囑適當配合藥物治療的瘦身方法,才是切實可行的。
  誤區六:吃辛辣食物可瘦身
  吃辛辣食物的作用並非如想象的那么大,多吃辛辣食物反而對胃腸道功能有影響,增加對胃黏膜的刺激,容易引起胃出血。而且吃太多刺激性食物還會令皮膚變得粗糙,容易得暗瘡,絕對得不償失。
  誤區七:多運動能消耗過量食物
  事實證明,覺得吃得多而增加運動量的人,最後的結果只能使體重增加。如果養成了習慣,結果只能有害無利。假如你經常以延長鍛煉時間作爲過量飲食的借口,你實際上已把自己置于過度訓練的境地中了,那么你的身體根本沒有時間從過度訓練的疲勞當中恢複過來。經常在一餐中過量進食的人,應在下一次有氧訓練中稍稍增加點強度,或者減少下一餐的熱量攝入。
食品

  減肥族最愛的10大暴瘦食品
  全麥包
  熱量:65cal/一片
  全麥包是面包中最低熱量,如果你是無包不歡的話,就建議你早餐或者tea time吃個全麥包填填肚子!
   燕麥片
  熱量:132cal/一杯
  外國好多減肥餐單都會set燕麥片做早餐主打菜式,一來低卡,二來營養豐富,含維他命B、E、鐵等成分,對推動消化系統很有功效。今天開始就用它代替芝士做消夜,一定fit得多。
   椰菜
  熱量:40cal/一杯
  椰菜含豐富高纖維成分,配合番茄、洋蔥、青椒等材料可煲成瘦身湯,肚子餓的時候很管用,低卡又飽肚。
   蘆筍
  熱量:66cal/一磅
  蘆筍含豐富維他命A同C,用來做沙律是個不錯之選,或者閑時煲熟做一杯蘆筍,看電視聽歌時可當小食充饑,健康又不會肥。
  茄子
  熱量:19cal/半碗
  有科學研究指出茄子一頓正餐中可以發揮阻止吸收脂肪作用,同時蘊含維他命A、B雜及C,對減肥人士講系一種好食又有益食物。
   雞肉
  雞肉系好多減肥餐單的指定菜式,當然去皮食用,熱量更低。3安士雞肉只有4。1g脂肪,比半份牛肉同豬肉的熱量還要低。
  土豆
  熱量:145cal/一個大薯
  食土豆keep fit不是通吃,因爲20條炸薯條熱量就有成260cal,所以食水煮土豆就最安全,薯片?當然免問!
   海鮮
  熱量:水浸吞拿魚135cal/1/4杯三文魚70cal/一安士
  一般海鮮都是keep fit女士的首選,鹽水浸吞拿魚同三文魚,大家不妨用作減肥餐主菜。
  扁豆
  熱量:232cal/一杯
  若配合綠葉菜食用,可以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
   橙
  熱量:50cal/一個
  橙含天然糖分、多纖維又低卡,是用來代替糖果、蛋糕、曲奇等甜品的最佳選擇,嗜甜但減肥姊妹們可以食橙來滿足食甜的欲望,加上多食纖維有助排便,減少體內積聚毒素。
 
相關詞條:
瘦身 瘦臉 減肥食譜 脂肪率 食物美體 肥胖症 卡路裏 健身 青少年肥胖 減腹操 美容健美 健康營養 減肥茶 減肥藥 減肥水果 中藥減肥 減肥粥 健康減肥 吸脂減肥 針灸減肥 減肥食品 博凱減肥樂 塑形 溶脂 美容品 排毒 節食 養腎 增高 降血壓 增肥 護膚 健康飲食 解毒 祛斑 抗衰老 美白 預防糖尿病 塑身 減壓 戒煙 養生 利尿>>更多
http://baike.baidu.com/view/3976.html?tp=0_11
 

塑身>百度百科

  塑身Body shaper是對型體的一種塑造,包括很多方式:減肥[1],手術,運動塑身法[2]等
方法

  想要塑身有很多的方法,現在比較流行的,比如:塑身衣、練習瑜伽、做健美操 等等...
  專家指出,目前一些女性將塑身衣當作減肥衣,其實塑身衣的最主要作用是調整體脂的分布,使曲線優美而不是減重。還有人認爲塑身衣穿的時間越長塑身效果越好,其實一天內穿美體塑身衣的時間不要超過8小時,塑身衣使人體基礎代謝減慢,長時間穿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手腳發麻
   1.張弛有度的有氧運動
  如果在半小時有氧運動中掌握好強弱節奏,那么你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在高強度運動的間隔中加入平緩的恢複運動。同樣是半小時的有氧運動,這種節奏有強弱的運動要比節奏平穩的運動多消耗一倍的熱量。
   2. 騎車 時單腿用力
  當你在踏板車上健身時,間歇地讓一條腿更用力蹬踏板可以加強運動的強度。開始時,可以先兩腿一起以中等強度來蹬踏板4分鍾,然後左腿著重發力,高強度蹬踏板。30秒之後,換右腿作爲主要發力腿,再蹬30秒。然後兩腿一起以中速蹬4分鍾,作爲調整與恢複。這樣每隔4分鍾單腿用力蹬1分鍾,一共鍛煉30分鍾。這樣的單腿蹬車運動可以幫助你多燃燒20%的熱量。
  3.拆分運動時間
  將平常的運動拆分爲兩段進行。例如,如果你以前習慣于每天跑5公裏,那么可以拆分爲早上2.5公裏,晚上2.5公裏。鍛煉時間縮短之後,可以試著加大強度,這樣就可以在同樣的距離中增加熱量的消耗。
   4.負重走
  爲了安全起見,負重的重量不要超過體重的20%(例如,體重爲60公斤的女性,負重不應超過12公斤)。如果你不喜歡這種負重的方法,也可以嘗試在手中握兩根長杆。雖然它們的重量只有0.5公斤,但是卻可以幫你多燃燒20%至25%的熱量,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5.注重姿勢
  在踏步機、橢圓機或跑步機上健身時,讓 手臂 自然擺動,或輕輕地將雙手扶在器械的把手上,能讓你多燃燒掉10%的熱量。
http://baike.baidu.com/view/640545.html?tp=0_11
 
 
厭食症>百度百科
 
【厭食症概述】
【厭食症病因】
【厭食症臨床症狀】
【厭食症的惡劣影響】
【厭食症的治療方法】
【厭食症概述】

  厭食症(Nervosa)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甚至拒絕維持最低體重的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約95%爲女性,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主要包括:小兒厭食症、青春期厭食症以及神經性厭食症。厭食症患者多有治療上的困難,所以約有10%-20%的人早亡。原因多爲營養不良引起的並發症和精神抑郁而引發的自殺行爲。
【厭食症病因】

  高蛋白高糖的濃縮飲食使食欲下降;飯前吃糖果等零食以及進餐不定時,生活不規律也影響食欲;此外,氣候過熱,濕度過高都可以影響神經調節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小兒的情緒變化等都是引起厭食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因家長溺愛,對小兒進食采取不適當方法,更易引起神經性厭食。小兒時期"脾常不足",飲食不能自調,食物不知饑飽。有些家長缺乏育嬰保健知識,片面強調給以高營養的滋補食物,超越了小兒腸胃正常的消化能力,以及亂投雜食,或恣意投其所好,養成偏食習慣,都可導致厭食症。
  1、常與社會因素有關,多有過度追求身體苗條的心理。由于擔心發胖,認爲胖就是不健康、不美,瘦就有精神、有魅力,所以對身材的要求和對自己的期望,使她們非常注意飲食和體重,唯恐進食就會發胖,所以少吃或不吃食物,或者吃進後再設法吐出來。多見于那些謹小慎微,自我控制能力強的成功女性。
  2、此類患者多性格內向,敏感、多疑、偏激、情緒不穩定、無端的挑剔和喜好。
  3、與家庭環境有關,如:父母對孩子管教過嚴、過分追求完美;孩子對父母過分依賴;從小受到虐待、單親家庭等。這樣的孩子易偏激、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性格特點。
  4、與體內激素分泌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質類固醇激素升高等。
【厭食症臨床症狀】

  發病一般多隱襲,逐漸厭食而體重減輕,喪失原體重的1/4-1/2或更多,同時還會出現閉經。呈不同程度的消瘦,嚴重者皮包骨。但體力仍充沛,閉經而陰毛不脫,是本症的特點,可用以與全垂體功能減退症(Simmond病)相區別,但到後來可有乏力、易倦和憂郁感。患者開始不一定有厭食,而只是制造種種理由拒食。
  有些患者雖覺食欲好,但吃了幾口就覺得胃部飽脹不適而中止進食,或者見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強迫進食,常誘發惡心嘔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計以誘導一吐爲快。除厭食外,患者還可有其他神經官能症的症狀,如癔症球,上腹飽脹不適,不能解釋的疲勞,對性欲不感興趣和失眠等。
  1、患者過多注意飲食和擔心發胖的心理,而主動拒食或過分節食,造成消瘦、營養不良,出現皮膚幹燥、水腫,甚至骨瘦如柴,即使這樣,還認爲這就是“骨感美”,只有這樣的擔心和控制才會有如此的效果。
  2、患者多有饑餓的感覺,但卻強迫自己不進食。他們善于研究食物的營養、熱量;隱藏或故意浪費食物。大約50%的厭食症者伴貪食症,暴食後又自己誘吐、服減肥藥、瀉藥等,或者大運動量活動,唯恐自己體重增加,從而導致水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鈉等)和酸鹼平衡失調(代謝性鹼中毒)。
  3、女性多月經減少或停止,男女都有性欲缺乏;
  4、心髒功能下降,心率緩慢、血壓下降、心率失常,導致猝死;心血流量降低,腦血管供血不足,易造成暈厥。
  5、體重明顯下降,出現水腫;體內激素水平異常,造成毛發細疏或體毛過多等。
  6、患者常伴有性格改變,如抑郁、焦慮、喜怒無常、強迫或反複做某件事;常說謊、隱瞞其進食習慣等。
  厭食症患者最主要症狀是對食物提不起興趣,沒有胃口開懷吃東西。患者的想法和實際情況相差很遠,即使已經很瘦了,還老是覺得自己很胖。根據美國精神協會的標准診斷,厭食症患者的體重往往低于標准BMI15%。
【厭食症的惡劣影響】

  患者由于長期過度節食,造成營養不良,因而影響生理變化,包括月經失調,甚或是停經等。一般常見的征狀包括:皮膚變得粗糙幹裂、柔毛出現、體溫下降、心跳緩慢、身體衰弱、脫水、臉色蒼白、精神無法集中,甚至感到焦慮或者憂郁,心髒功能變差,甚至還會暈倒。同時,由于患者體內缺乏脂肪,容易發冷、畏寒。病情嚴重的話,會導致心髒衰竭,甚至死亡。
【厭食症的治療方法】

  厭食症的診治必須視患者的病情而定,病情嚴重的話,甚至必須入院接受心理醫生、專科醫生及營養師的觀察及診治,再配合行爲治療,使到病人的體重漸漸回升。若是病情還不太嚴重,在心理醫生的輔導下,也有可能康複。
  值得注意的是,厭食症患者如果仍處于發育期,而器官又已受到損壞,可能在病情好轉之後,功能還無法恢複正常,會影響到生理發育和成長。
  患者是否能康複,也必須視病人的意志力而定,療程則因人而異,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最重要的是,要盡早治療,不要等到病情很嚴重才上門找醫生。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患者在患病初期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患上厭食症,而家人由于生活忙碌,或是不常在一起用餐,而忽略了病人的病情,等到發現問題時,往往病情已不輕。
  厭食症是精神性的疾病,主要發生在十多至三十歲的年輕女性,但也有約十分之一的患者爲男孩和年輕男子。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厭食症 及貪食症征狀或傾向的人約占一成,而較嚴重的厭食症及貪食症的診斷人士約有3%。其他年齡層或因職業需要而要維持體重的人也有可能産生 。
  另外補鋅可以使口腔唾液中味覺素含鋅量增高,恢複味蕾的敏感度,從而增進食欲。研究表明新稀寶片在改善兒童、青少年厭食、偏食方面療效顯著。
全息導航精確定位微創手術治療厭食症

  由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全軍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創立,采用的是有框架立體定向和無框架立體定向相結合的技術,在給患者頭部安裝立體定向定位框架的同時,頭皮表面粘貼標記,然後去做高分辯率、高清晰度的核磁共振掃描或CT掃描,一方面將掃描的腦部圖像信息傳入計算機工作站,進行三維重建,應用立體定向手術計劃系統分析圖像,確定靶點,換算出靶點的坐標值,按照所得到的具體的x/y/z數據,在空間三個不同平面調整定向儀的標尺數據和導向弓角度,在頭皮上僅切一個3cm長的切口,顱骨鑽一個直徑1cm的骨孔,通過定向儀將刺激電極或者射頻電極置入腦內特定靶點,進行治療。另一方面,將掃描的腦部圖像信息數據刻成光盤或MO盤,讀入神經導航儀,通過神經導航儀上的紅外線掃描進行注冊,使導航儀中的掃描圖像和患者的頭部實際的真實的形像進行匹配、吻合,再把導航儀所用的標記物與我們所要導入顱內的刺激電極或者射頻電極連接,進行注冊匹配。這樣,在神經導航儀的顯示屏上,我們可以在空間三個不同平面設計、模擬電極的進針針道,也就是設計、模擬它的路徑,軌迹,可以設計頭皮切口位置,設計入顱點,進針點,針道沿途所經過的重要結構,怎樣避開這些重要結構而不去損傷它。治療電極在顱內走到哪裏,神經導航可以隨時跟蹤到哪裏,顯示它的位置,進行實時監控,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腦內定位跟蹤系統。確保了手術療效和手術的安全性。手術一般需要3-4小時,根據患者病情不同采用局部麻醉或局部麻醉加基礎麻醉。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目前采用的現代腦立體定向技術從設備和技術上來講均達到了安全、微創的標准。手術治療主要針對的是難治性精神病患者,通俗的講就是藥物、電休克、心理等內科方法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者是服藥後副作用過于嚴重,患者無法耐受。另外一種就是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非常差,不願意服藥,無法保證藥物治療的系統性。1、患者年齡必須在18歲以上。2、病史在3年以上。
  手術適應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強迫症,厭食症,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症,焦慮症,嚴重的更年期反應性精神障礙,大腦發育不全,有攻擊與破壞傾向(又稱嫁接性精神病),顳葉癲癇伴有精神障礙。
  手術後患者在醫院一般康複2周左右的時間,術後患者回家後要與醫院建立密切的長期隨診關系,注意給患者提供寬松的恢複環境。對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給予糾正,協助患者對過去一些錯誤的思維重新認識,讓患者逐步溶入社會。
如何糾正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厭食症?

   (1)定時進餐,適當控制零食
  所謂定時進餐,就是按頓吃飯。小兒正餐包括早餐、中餐、午後點心和晚餐,三餐一點形成規律,消化系統才能有勞有逸地“工作”,到正餐的時候,就會渴望進食。絕對不讓孩子吃零食是不現實的,關鍵是零食吃得不能過多,不能排擠正餐,更不能代替正餐。零食不能想吃就吃,應該安排在兩餐之間,或餐後進行,否則會影響食欲。
   (2)節制冷飲和甜食
  冷飲和甜食,口感好,味道香,孩子都愛吃,但這兩類食品均影響食欲。中醫認爲冷飲損傷脾胃,西醫認爲會降低消化道功能,影響消化液的分泌。甜食吃得過多也會礙胃。這兩類食品飽腹作用強,影響吃正餐,所以要有節制。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或餐後1小時內。
   (3)飲食合理搭配
  小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要靠從食物中攝取,但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並不是等量的,有的營養素需要得多,有的需要得少,所以家長應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注意各營養素間的比例,以求均衡飲食。每天不僅吃肉、乳、蛋、豆,還要吃五谷雜糧、蔬菜、水果。每餐要求葷素、粗細、幹稀搭配,如果搭配不當,會影響小兒的食欲。如肉、乳、蛋、豆類吃多了,因它們富含脂肪和蛋白質,胃排空的時間就會延長,到吃飯時間卻沒有食欲;粗糧、蔬菜、水果吃得少,消化道內纖維素少,容易引起便秘。
  此外,有些水果過量食入會産生副作用。橘子吃多了“上火”,梨吃多了損傷脾胃,柿子吃多了便秘,這些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食欲。
   (4)講究烹調方法
  經過烹調,食物的結構變了,變得易于消化吸收。但烹制食物,一定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如斷奶後,孩子消化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就要求飯菜做得細、軟、爛;隨著年齡的增長,咀嚼能力增強了,飯菜加工逐漸趨向于粗、整;4~5歲時,孩子即可吃成人飯菜。爲了促進食欲,烹飪時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就餐興趣。
   (5)防止挑食和偏食
  挑食和偏食影響小兒從多種食物中攝取機體所需要的營養,對身體十分不利。要糾正這一不良的飲食習慣,應該從正面教育入手。
  ①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偏嗜帶給孩子,不要當著孩子說自己不喜歡吃什么,也不要強迫孩子吃當時不愛吃的飯菜。
  ②孩子喜歡吃的飯菜要適當地限制,防止過食損傷脾胃。
  ③經常變換飯菜花樣,使孩子有新鮮感,提高他們的食欲。
   (6)保證充足睡眠,適量活動,定時排便
  睡眠時間充足,孩子精力旺盛,食欲感就強;睡眠不足,無精打采,孩子就不會有食欲,日久還會消瘦。適當的活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能量消耗,促進食欲。總之,合理的生活制度能誘發、調動、保護和促進食欲。
   (7)改善進餐環境
  小兒和成人不同,注意力容易轉移。如進餐時,大人過多地說笑,聽廣播,看電視,小兒吃飯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進餐的興趣隨之消失,進餐的動作也就停止了。所以應該排除各種幹擾,讓孩子專心吃飯。
  小兒進食是樂事,家長不能過多幹涉,更不能強迫孩子進食。否則,孩子感到有壓力,就會抑制進食要求,應注意保證小兒有愉快的進餐情緒。有些家庭在進餐時,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發生激烈的爭吵,在這種緊張氣氛中,孩子不可能有好的食欲,所以不要在餐桌上發生矛盾,力求爲孩子創造一個安詳、和睦的家庭氣氛。另外,盡量讓孩子與大人共餐,這樣可以提高小兒進餐的積極性。
 
擴展閱讀:
全民健康網——厭食症專題 http://zhuanti.qm120.com/neike/jsbke/ysz/
 
 
 
暴食厭食症>百度百科
 
暴食厭食症 - 後果嚴重的飲食功能失調
暴食厭食症 - 猛進猛出對身體的影響
暴食厭食症 - 瀉藥、減肥藥以及其他藥類
暴食厭食症 - 走出絕望的惡性循環
 
暴食厭食症 - 後果嚴重的飲食功能失調

  暴食厭食症是一種對身體健康危害極大的飲食功能失調。 此症的患者僅僅接受藥物治療是不夠的,還要接受心理治療。 循環性的自發拒食以及暴飲-嘔吐(猛進猛出)會産生嚴重的生理影響。
暴食厭食症 - 猛進猛出對身體的影響

  循環性的反複嘔吐會對暴食厭食症患者的食管(連接口與胃的管道)造成很大的損害。 膽汁與胃酸會刺激食管內面膜,引起食管炎,嚴重時還會造成斑痕和食管變窄。 食管過窄時,吞咽會發生困難。 嘔吐還會引起食管內膜撕裂。 這些裂痕可能會導致大量出血或食管破裂, 威脅生命,需要馬上手術。
  暴食還會損傷到胃。 經常性的嘔吐往往引發胃炎(胃內粘膜層發炎)。 狼吞虎咽、暴飲暴食,加之胃損傷引起的胃排空能力的下降,甚至會造成胃破裂,引發腹膜炎而導致死亡。 催吐也可能使胃內的食物顆粒、胃液及細菌進入肺而引發肺炎。
  腎和心髒的疾病往往很嚴重。 禁食、嘔吐和濫用瀉藥可導致人體水分和必需的電解質的丟失。 長時間的脫水和缺鉀的狀態會引起腎結石,甚至導致腎功能衰竭。 經常性的嘔吐使人體內的酸性物質丟失,從而使血液和組織中堿性物質的濃度升高, 導致虛弱、便秘和疲勞。 嚴重的堿中毒和鉀缺乏可導致心跳不規則或突然死亡。 小腸損傷,特別是結腸損傷,往往都是濫用瀉藥造成的。 小腸內壁損傷會引起潰瘍和便中帶血。
  暴食厭食症也可能對皮膚造成多種傷害。 大多非處方的瀉藥都含有酚酞類的藥物,會引起皮膚腫痛並形成高色素癍(褐癍)。 嚴重的嘔吐可引起眼睛內毛細管的破裂和出血。 嘔吐也往往導致對牙齒的傷害, 因爲長時間的嘔吐會使口腔內酸性物質的濃度升高,腐蝕牙釉質和牙本質。
暴食厭食症 - 瀉藥、減肥藥以及其他藥類

  暴食厭食症患者通常使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來試圖保持身材苗條。 比如,在暴食以後使用瀉藥似乎可以減少食物在小腸內的停留時間,使其更快地從體內排出。但瀉藥並不阻止對食物卡路裏的吸收。 使用瀉藥後的體重下降是暫時的,多是源于瀉後失水,進水後體重會自然反彈。 濫用瀉藥有諸多壞處: 破壞人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引起脫水;損傷消化道。瀉藥還會削弱腸的自主蠕動功能,因此服用者當不再使用瀉藥後,常常發生便秘。
  利尿劑可加速排尿,促成體重劇減。 有些人不能區分體內脂肪消耗與失水的區別,因而把服用利尿劑導致失水而造成的降低體重也作爲一種減肥手段。 但是,這種因失水而造成的體重下降會導致身體脫水。 除了導致脫水,利尿劑還會加速鈣質、鉀鹽、鎂、鋅等一些重要元素的丟失,威脅身體健康。 利尿劑往往還會導致再吸收鹽分和水分的滯留,使得人體對飲食變化格外敏感。 醫學界已發現,用來誘發嘔吐的吐根糖漿與多名飲食功能失調患者的死亡有關。 吐根糖漿內的活性成分吐根堿可積累在人體組織中,導致肌肉或心髒衰竭。 吐根類藥物不管是一次性的大量服用,還是多次的少量服用都是有毒性的,因爲小劑量會在人體內日積月累地儲存起來。
  暴食厭食症患者通常會服用減肥藥物。 右旋苯丙胺與苯丙胺是最常見的被誤用于減肥的處方類藥物,一些非處方類藥物也可能被誤用。 這些藥物可以控制食欲,但效果只是暫時的。 一般情況下,服用者的食欲在一到兩個星期後會恢複正常,體重也因此會反彈。這時服用者就要面對如何不用藥物而保持體重的問題。 請注意: 這些藥物對于減肥療效甚微,而且可能導致患者對藥物成癮,造成危險。
  補鋅可以使口腔唾液中味覺素含鋅量增高,恢複味蕾的敏感度,從而增進食欲。研究表明新稀寶片在改善兒童、青少年厭食、偏食方面療效顯著。
暴食厭食症 - 走出絕望的惡性循環

  表面上,暴食厭食症似乎很好解決。如果您暴食了,就大瀉特瀉;如果對自己的體型不滿,就大練特練。 但這種所謂的療法將使您越來越深地陷入失望、自暴自棄和對藥物的依賴之中。 當今社會以及其所推崇的審美觀樹立了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無法實現的標准: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體型不滿,那就靠行動來改變。 雖然渴望改變本身沒有錯,但過于關注體型和外表卻會使您深陷泥潭而無力自拔。 暴食厭食症之類的飲食功能失調,表面上給人一種能自己控制體重的錯覺,但實際上卻可能引發多種疾病,使患者喪失自信,無法正常生活,失去身體健康,甚至走向死亡。 要從這個絕望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發掘人的內在美,因爲只有它才能給您真正的滿足。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5960.html?tp=1_11 

厭食症》美型男和女友拚減重【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2007.09.18 臺北報導】 
 
中性風吹入校園,精神科門診發現,國內罹患厭食症的大學美少男越來越多,明明已經很瘦,只有40幾公斤,卻還想要更瘦,有些還會與女朋友較量誰的體重比較輕,讓醫師直搖頭,不知現在年輕人在想些什麽。
一名就讀于北部某大學的男學生,被萬芳醫院診斷爲厭食症,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表示,該學生似乎走日本視覺系藝人路線,身上挂著一堆金屬飾品,留著長發,手環、耳環當然是免不了。
體重已經夠輕,170幾公分,還不到50公斤,看起來弱不禁風的模樣,但他還是覺得自己太胖了,與同學聚餐,吃一吃,就藉機跑到廁所吐,回到家還要再催吐,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更瘦一點。
由于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整個人看起來雌雄莫辨,最後在家長陪同下就醫,經過診斷確定爲厭食症,且合並憂郁症及其他精神障礙。
潘建志表示,過去厭食症患者幾乎都是年輕女生,但最近幾年卻發現,患有厭食症的年輕男性越來越多,除了大學生之外,還包括知名的藝人、歌手及模特兒。
一名經常參加金曲獎、金馬獎的男性年輕藝人,也被診斷出患有厭食症,診斷分析原因,結果是只要他一胖,體重沒能控制好,經紀人、制作人、導播等人就會當衆斥責他,要求他減重,由于壓力沈重,以致他開始出現催吐、嚼食物卻不吞下的習慣。
潘建志表示,年輕男性罹患厭食症,確實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幸好大多數的個案都屬于輕度的厭食症,不會像年輕女子狂瘦至20幾公斤。
潘建志提醒愛美的小男生,不要一味地想瘦,身體健康較重要,當個陽光健康男孩也不錯,何必一定要走瘦弱的視覺系,一旦出現厭食症等症狀,最好趕快就醫,如合並其他精神疾病,治療起來更加困難。

厭食症》紙片人20歲 不到30公斤【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2007.09.18 臺北報導】 
 
在大陸拍戲的名模林志玲,不久前回臺灣爲美腿産品代言時,鏡頭下的她暴瘦,身高174公分不變,體重卻在短短1、2個月內由53公斤掉到47公斤,甚至傳出厭食症說法。醫師指出,厭食症患者若不積極治療,死亡率可達5~15%,不宜掉以輕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厭食症常出現在高社經地位族群,而青春期以後的年輕女性則是最大族群,女性遠多于男性,約10比1。
女性發生率遠高于男性的原因,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女性的體脂肪較高,且青春期的體型變化較大,體脂肪容易堆積,加上女性又有經期對情緒的影響,常以吃東西來處理情緒問題,一旦身材走樣,往往刻意節制飲食,出現厭食症的機率當然較大。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林耕新說,這些女孩子明明已經瘦得像根竹竿了,還是覺得胖,因此每次吃東西後,就會把手指頭伸到嘴巴、喉嚨裏面,硬是把食物摧吐出來。有些人甚至吃瀉藥,非把下肚的食物全都拉出來不可。
在這種心態下,她們根本不重視吃,就算逼不得已要吃,也有屬于自己的特殊菜單,多是蔬菜、高纖餅幹及無糖飲料。
陳冠宇就碰到一個20歲的女性病患,身高160公分,體重卻不到30公斤。另一個年輕女孩,就醫時全身瘦得皮包骨,經測量身高體重再換算成BMI(身體質量指數),只剩10左右,幾乎只有正常值18~24的一半,怎麽看都像個骷髏,由于隨時有可能暴斃,醫師只好把她轉送到急診收住院。
面對這些紙片人般的患者,如果她們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醫師應把家長找來,請他們一定要留意孩子的飲食,並好好和孩子談條件,比如再不正常吃飯,就限制她們的一些娛樂等等。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則表示,有些厭食症患者還合並有憂郁傾向,在搶救體重之余,也要留意她們的身心變化,如此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聯合報系第一次出現紙片人這個詞是在2003年1月21日的民生報影視快訊版,當時形容的對象是楊丞琳,據當時民生報的描述楊丞琳爲41公斤,以此數值與楊丞琳的身高162公分套入BMI值的公式來計算【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m2)】,所得出來的數字爲15.6,此一數值在醫學上來說楊丞琳已經是屬于消瘦症的患者,消瘦症的不良影響包括食欲下降、組織耗損、過多熱量由糞便或尿中流失,因而伴隨著抵抗力減弱、疾病複原與傷口愈合慢,以及不能忍受短期間壓力。不過楊丞琳的那時的BMI值還不是最低的一位,四象生印象中最低的是蔡依林,她在2001年減到只剩38公斤,以她的身高158公分下去計算,她那時的BMI值僅有15.2,而根據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呢,冠軍則是徐熙媛(大S),163公分僅有40公斤,BMI值是恐怖的15.1!不過我怎麽看怎麽不像,不知道是查到的資料有誤還是有其他原因導致看起來不像。下一篇就給大家看一些我查到的身高體重以及換算後所得的BMI值。
 
 
 
 
 

台長: 阿楨
人氣(11,735) | 回應(11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記憶的秘密》
此分類上一篇:《螺絲、起子演化史》

顯示全部114則回應

jsoujsou
Nature:控制脂肪生長的,竟是另一群脂肪細胞?2018-06-25新浪科技

  我們都知道,肥胖不是什麼好事。據估計,80%的肥胖症患者會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飆升。因此,如何控制脂肪生長,也就成了當下的一個研究熱門話題。
  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來自瑞士的一支科研團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脂肪細胞,竟能控制其他脂肪細胞的生長。這項發現對我們的健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我們先來說說脂肪。我們知道,脂肪細胞是由“祖細胞”分化而來。一旦分化,這些脂肪細胞就會逐漸停止分裂,實行脂肪儲存的功能。不要以為脂肪細胞不分裂就是好事。相反,不少工作表明,這可能對健康有害。
  這背後的機理是這樣的。在大部分超重的患者體內,脂肪細胞數量有限。停止分裂的脂肪細胞為了儲存脂肪,只會像氣球一樣越鼓越大,直到超出了自己的承受上限,將脂肪排到血液裡。而這些脂肪會在肌肉和肝臟等部位積累,影響健康。只有少數患者會出現“異常”,生產出新的脂肪細胞。多虧這些新加入的成員,我們才能把更多脂肪禁錮起來。
  是什麼控制了新脂肪細胞的生成呢?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意外地找到了答案——另一群脂肪細胞。
  “我們在小鼠的脂肪組織裡尋找脂肪的祖細胞,卻意外發現了一種先前未知的脂肪細胞。它們有一些有趣的屬性。”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Christian Wolfrum教授說道。
  後續研究表明,這類脂肪細胞能起到調節作用,並不斷把信號傳遞給周圍的組織。“我們發現,四種蛋白質聯合作用下,會抑制祖細胞變成新的脂肪細胞。”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博士生Hua Dong說道。研究人員們也管他們新發現的脂肪細胞叫做“脂肪生成調節細胞”。
  有趣的是,倘若移除這些調節者,動物就能生成新的脂肪細胞。而在具有大型脂肪細胞的肥胖小鼠裡,這些調節細胞也出現得更為頻繁。這些發現激起了許多研究者和醫藥公司的興趣——長久以來,他們就在尋找啟動祖細胞,生成更多小型脂肪細胞的方法。如今,他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不過研究人員們也指出,這項發現離減肥新療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官方新聞報導更是坦言:“對那些想要減肥的人來說,只有一個方法——不管你用掉多少卡路里,攝入的卡路里都要比它低。”
2018-06-26 10:42:01
jsoujsou
《柳葉刀》最新研究 低碳水飲食習慣或影響健康

  央視網2018-8-23消息:現在越來越的人意識到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過高可能是導致自己發胖的原因,很多人也開始選擇採取低碳水飲食的方法來減肥,但日前一項長達25年研究顯示,長期保持低碳水飲食也可能會影響人的長遠健康,甚至縮短壽命。
2018-08-24 09:42:15
jsoujsou
細胞內"永不消失"死亡波:證實以每分30微米速度自殺 2018-9-1 新浪科技

  就在過去的24個小時內,你的身體裡有500億個細胞死去了。
  不過也沒什麼好擔心的,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實際上,這種有規律的細胞死亡是生命活動必須的過程,我們把它叫做細胞凋亡。
  當然了,正常情況下新細胞的分裂和舊細胞的凋亡是平衡的,不過一旦凋亡發生異常,就會產生疾病——如果細胞不死,就會產生癌症;如果細胞死得太多,那麼組織和器官就會消失不見了。
  那麼細胞凋亡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呢?
  哈佛大學研究者在顯微鏡下親眼看到,細胞凋亡的發生竟然像是水波紋那樣在細胞中擴散,每分鐘30微米的速度還真是蠻快的!而且這種傳遞方式與擴散完全不同,速度並不會變慢,用作者本人的說法就是“永不減速,永不消失”!這篇論文不久前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終於發現節食長壽的原理! "減肥長壽藥"還會遠嗎? 2018-9-1 新浪科技

  長生不老是人類的永恆主題,近年也有不少研究為我們找到了通往青春之泉的前進方向。其中,一種簡便的長壽方法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許多科學家發現,如果能減少熱量攝入,就會給健康帶來各種潛在好處,這包括了長壽。
  這一發現已經在動物模型中得到了驗證。在小鼠裡,限制熱量攝取可以快速降低血糖,燃燒身體脂肪,並讓它們活得更長。但這背後的原理,卻一直是一個謎。
  日前,在《細胞》子刊《Cell Metabolism》上,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科學家們回答了這個問題,並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腸道菌群。原來,節食的諸多好處,居然都是腸道菌群給我們帶來的!
2018-09-06 10:37:01
圖博館
太瘦可能得「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嚴重會致死 2018-08-15 聯合報

小心太瘦可能會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讓你吃不下、吃了肚子就痛,相當痛苦,甚至會死於營養不良。
17歲少女罹患厭食症,一直嫌自己胖,不願吃東西,160公分高、瘦到只剩下42公斤,到後來變得只要吃東西,就會吐,經常肚子痛不適,家長擔心孩子,帶到腸胃外科檢查,發現因為太瘦而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什麼是「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台南郭綜合醫院消化外科醫師黃太謙表示,消化道從口、食道、胃到十二指腸,十二指腸恰恰通過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之間的夾角。
這個夾角原本就堆積脂肪,脂肪的體積可以撐開夾角;當人變瘦,夾角內的脂肪減少時,這個空間將隨之縮小,壓住十二指腸,讓食物無法通過。研究發現,這個夾角在正常時大約38到65度之間,但小於25度時就容易發生阻塞。
黃太謙表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少見,大約每1000人出現1-3名,女性比男性多,特別是10到39歲的女性更頻繁。早點診斷,就可以進行正確的治療。一旦忽略,仍有機會造成死亡,死亡的原因為營養不良、脫水、電解質異常、胃出血甚至穿孔。
好發的族群分成嚴重耗弱性疾病以及解剖位置異常兩類,耗弱性疾病指的是癌症、嚴重外傷、營養吸收不良症、或是神經性厭食症等,因病而變得太瘦,脂肪消失,使得腸子被血管夾住;而解剖位置異常是十二指腸懸吊太高或上腸繫模動脈起源處過低,都增高十二指腸被夾住的機會,這類患者本來天生的構造就異常,再加上太瘦等原因,就更容易發病,甚至有的患者是出生後異常,而來不及長大早夭。
黃太謙表示,輕度患者吃的少就有飽脹感;嚴重時會吐出含有膽汁的胃液、體重下降等;在某些姿勢時,包括趴著、左側躺、或者將膝蓋提到胸前,可以讓病人覺得舒緩。檢查上較常用的是鋇劑上消化道攝影及電腦斷層,可以看到阻滯在十二指腸的鋇劑斷面,在電腦斷層上則呈現窄縮的主動脈與上腸繫模動脈的空間。
治療上以保守療法為主,適時的鼻胃管減壓引流、矯正脫水及離子異常、提供高能量營養輸液、以通過阻塞處的鼻腸管餵食等,可得到八成的成功率。但在保守療法失敗或不願拖長病程時,就需考慮手術治療,常用的術式皆以繞開阻塞為原則,包括十二指腸空腸繞道術、胃空腸繞道術、史壯氏(Strong’s)懸韌帶鬆解術等,可依各種考慮進行適當的手術。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6/3309874
2018-11-23 09:27:17
圖博館
只要敲除這個基因,小鼠怎麼吃都吃不胖 2018-12-05 新浪科技

  最近,《EMBO Reports》上發表了一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與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合作。先前,許多科學家們發現,一種叫做鈣調磷酸酶(calcineurin)的蛋白質可能與肥胖有關:一些接受了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抑制鈣調磷酸酶的功能來避免器官排斥,而抑制劑的使用會增加患者體重上升的風險。
  而一條叫做Rcan1的基因,其編碼的蛋白產物恰好能夠抑制鈣調磷酸酶。如果抑制鈣調磷酸酶是體重上升的罪魁禍首,那Rcan1基因豈不是身體裡的“增肥指揮官”?
  先前,這支團隊的一項工作支援了這個假設。他們發現在一些小鼠疾病模型中,倘若帶有Rcan1基因,就可能出現高血糖的現象。而如果帶有Rcan1基因的染色體片段出現丟失,高血糖現象也隨之消失。這些觀察結果有力證明,這個染色體片段裡的基因(包含Rcan1基因),可能參與了代謝調控。
2018-12-18 11:38:24
圖博館
陸三高患者6億人 死亡率竄升 2019-01-03 經濟日報

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日新月異,老百姓生活愈來愈好,每餐大魚大肉已成為生活常態,更已經成為「三高」大國,總患者已逾6億人。
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脂容易引起血管栓塞;高血壓易引起腦出血和腦血管破裂;高血糖則導致糖尿病等。新華網報導,大陸高血壓患者達2.7億人,高血脂患者2.5億人,高血糖患者不少於1.14億人。
在台灣,根據歷年死因統計,因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每年致死高達5萬多人,遠超過癌症奪走的4萬多條人命。近十年死亡人數成長率,是癌症死亡人數成長率的近3.5倍。
究其原因,中國人不僅研究美食,而且更喜歡吃美食。吃的好、吃的精、吃的細、吃的多,是當下中國人對美食享受最突出的特點。相對於歐美國家對健身的熱愛程度,大陸人普遍不喜歡健身,所以走在大街上,映入眼簾的除了一些小鮮肉以外,到處可見大腹便便的大叔和大媽。
三高症狀更容易纏上中年社會精英,多數是公職人員、企業家、大學教授、退休老師等各單位的骨幹,從年輕時期就承受工作壓力、應酬多、健身鍛鍊又少,因此普遍被三高盯上。
以糖尿病為例,大陸患者人數已位居世界第一,數據顯示,79.4%的人45歲後就會得糖尿病,每12秒大陸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死亡,每年因糖尿病死亡人數高達300萬人,大陸早已超越印度,成為名副其實糖尿病第一大國。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報告指出,超過300萬中國人在70歲前死於心臟病、冠狀動脈阻塞性心臟病、腦中風、癌症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此類死亡定義為過早死亡,而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非傳染性疾病,都源於三高慢性病。
2019-01-04 10:34:37
圖博館
前FDA官員認錯:幾十年來我們給的營養建議錯了…問題是錯在哪? 2019-01-08 元氣網

日前有篇名為〈FDA專員公開認錯:我們給的營養建議錯了……〉的文章在網路上流傳,內容引述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官員,同時也是兒科醫生的David Caessler博士在2018年6月的《華盛頓郵報》的節目中的言論:「過去幾十年,我們給大眾的營養建議,是失敗的」,引發熱議。
  根據〈FDA專員公開認錯〉一文作者藉由David Caessler博士的「說法」,表示傳統的營養建議從開始就錯了,官方飲食指南反而是導致肥胖的元凶。
  問題出在哪?該文作者認為,就是傳統的飲食指南把健康的基礎建立在麵包、麵條、米飯和糖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上。美國在1992年公布的飲食金字塔中,把各種高碳水化合物放在金字塔的底部,告知大眾每年要多吃這類食物才有益健康,同時鼓勵國人少吃脂肪。美國這項舉動影響整個世界的營養和健康觀念,讓所有人把脂肪當作健康的敵人,把穀物等高碳水化合物當作健康的食品。
  依據錯誤的飲食指南,世界各國的肥胖率都在往上升,禍首就是高碳水化合物讓人體攝取過多的「糖」。根據文章的說法,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進入到人體後會轉化為葡萄糖,而葡萄糖進入到人體血液,提供細胞能量。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人體消耗不了那麼多的葡萄糖,導致過剩的葡萄糖被胰島素轉化為脂肪囤積起來。文章總結,廣被世人相信的官方飲食指南,卻讓肥胖率激增,而肥胖又造成慢性病盛行。
  中國營養學會事業發展宣傳部部長吳佳指出,〈FDA專員公開認錯〉一文是斷章取義Caessler說法。Caessler在節目中並未挑戰官方飲食指南的正確性,而是在討論更實際的營養建議,以便思考肥胖問題的解決方案。因此,David Caessler博士根本不認為官方飲食指南錯了。其次,該篇文章把糖和碳水化合物混為一談,所以文章作者把說糖的壞處來抨擊飲食指南對碳水化合物的建議,本質上就錯了。因為飲食指南頂端的「游離糖」雖然屬於碳水化合物,但與人類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澱粉類食物)有著完全不同的生理功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自官方飲食指南公布以後,西方國家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地降低,人類預期壽命平均不到三年就增加一歲,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在2016年已經來到72歲,足以證明飲食指南的可靠度。
2019-01-10 09:35:01
圖博館
美媒盤點 麥當勞這些餐點連員工也不吃 2019-01-10 聯合報

美國網路媒體 「Mashed」整理速食龍頭麥當勞的內部爆料,列舉多項連員工都不吃的餐點,包括屢被點名的麥克雞塊,以及咖啡、冰品等,但最扯的是,連麥當勞自己都曾建議員工少吃速食,因為速食卡路里過高容易讓人肥胖,有害健康。

研究:垃圾食品企業影響中國營養政策

  美國《紐約時報》2019-01-10:研究詳述垃圾食品企業如何影響中國的營養政策 “快樂10分鐘”是中國推出的一項活動,旨在鼓勵學生每天運動10分鐘。在一個兒童肥胖率驚人的國家,這似乎是改善國民健康的可貴一步。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倡議及其他強調鍛煉是減肥最佳方式的官方專案均未提及減少高熱量垃圾食品和含糖飲料的重要性。現如今,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垃圾食品和含糖飲料變得無所不在。
  而兩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國所強調的“健身最好”其實基本上出自可口可樂和其他西方食品及飲料巨頭。上述研究結果發表於週三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和《公共衛生政策雜誌》。研究顯示,可口可樂公司和其他跨國食品公司通過一個叫“國際生命科學學會”的組織運作,目的是阻止在中國出現席捲西方的要求食品監管和征蘇打稅的運動。
  可口可樂公司在美國試過類似的手段,與有影響力的科學家合作,建立一個稱為“全球能量平衡網路”的非盈利組織,以傳播鍛煉而非節食才是解決美國肥胖危機的辦法。
  中國的公共衛生倡議總是提倡鍛煉,很少提及減少熱量攝入或減少食用加工食品和含糖飲料的重要性。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營養學教授巴里•波普金表示,單靠體育活動是沒法根治肥胖、高血壓或糖尿病的。波普金曾在中國工作多年,協助該國制定營養指南和食品政策。
  僅僅幾十年,中國就從食品匱乏變為與飲食不當有關的慢性病激增的國家。(作者安德魯•雅各斯,喬恒譯)
2019-01-11 09:38:32
圖博館
名醫肝膿瘍驟逝 生酮飲食非人人適用 2019-02-21 聯合報

崇尚生酮飲食的醫師謝旺穎,去年10月發現肝膿瘍,卻低估細菌感染的威力,今年初回診發現是腹腔發炎,但他以為身體狀況已經改善,並未察覺細菌仍在侵蝕身體,初五開工後,發現白血球指數異常,引起敗血性休克,住進加護病房,4天後驟然離世。
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說,肝膿瘍現在的治癒率極高,只要施打抗生素幾乎都能痊癒,除非太晚發現,才有可能引發敗血症等;過去的肝膿瘍多是因「石頭」引起,像是膽管結石塞到一部分的膽管,使膽汁不順,細菌跑進去後才引起,但是現在因為結石感染的機會比較少,多因酗酒過量、糖尿病等問題,造成免疫功能不佳而引發。
國健署「真相與闢謠」專區指出,生酮飲食是一種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型態,其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少於10%,而脂肪的比率可能高達70%,當作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不足,身體只好以脂肪當作能量來源,致使體內脂肪減少,達到減重效果,但研究指出,生酮飲食具有一定的健康隱藏風險。
營養師林世航表示,生酮飲食因為限制蔬菜、水果類及全穀雜糧類的攝取,使得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提高了腸道不適症狀的風險。此外,為達到70%油脂熱量比率,需使用更多的烹調油、肉品需要選擇肥肉部位,再加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可能會提高腸癌風險。
  相關新聞
生酮名醫「肝膿瘍」4天驟逝 妻慟:別輕忽
大陸男子誤信網傳「生酮飲食減肥法」 半月後酸中毒
生酮飲食消脂夯長期恐損腎功能
2019-02-22 08:35:21
阿楨
米飯和饅頭 誰是讓人發胖的元兇? 2019年03月05日 新京報

  在國人飲食的習慣中,主食以米飯和麵食、饅頭居多。其中,北方省份偏愛麵食,而南方的省份更愛米飯。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南北方人身材的差異,是否和主食的種類有關呢?吃米飯或饅頭,哪個更容易讓人發胖?
  你胖了卻讓饅頭米飯“背鍋”
  米飯和饅頭都屬於碳水化合物,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碳水化合物占一天食物的60%左右,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資料資料顯示,每100克麵粉中營養成分包括熱量366大卡,脂肪2.2克;每100克大米中營養成分包括熱量347大卡,脂肪0.8克。從資料上看,同等品質的麵粉中的能量與脂肪都大於米飯中的含量,可在人體一日攝入量中,這個差距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甚至可以忽視。
  那麼,誰才是造成胖子和瘦子區分的“元兇”?
  其實,真正讓你胖的不是米飯或麵條,而是能量過剩。
  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類產能營養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過剩。1g碳水化合物在體內產生的能量4千卡,而1g脂肪則產生能量為9千卡。
  有研究表明,如果提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時,則攝入較少能量就能滿足食欲。因此進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飯,並不容易造成能量過剩。相反,大米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E以及鈣、磷、鉀、鈉、鎂、鐵、鋅、硒、銅、錳等礦物質。
  原來,脂肪攝入才是發胖的元兇。那麼,問題來了,怎樣防止發胖呢?
  1、控制主食總量 多吃菜
  專家認為,人們認定吃麵食比較容易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相較之下,麵食比較容易被人吸收,而在吃面時通常不會配太多其他菜,所以麵食的攝入量在不經意間就會增多。
  2、麵食更易解乏
  對於疲勞的上班族來講,饅頭比米飯更適合。酵母發酵不僅讓麵食味道好,還提高了它的營養價值。
  人體缺乏維生素B1會感到乏力,缺乏維生素B2會感到肌肉運動無力,耐力下降,也容易產生疲勞。而饅頭中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B族維生素,是緩解壓力、營養神經的天然解毒劑,也是消除疲勞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對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人尤其有益。
  3、無論如何都要多運動
  回應
饅頭加了泡打粉,小狗幾天吃了一些買的饅頭就站不起來,開始還以為是生病,停止吃好了,當時也不太清楚是吃買的饅頭原因,過了幾個月,又吃了,又是這樣,才知道是饅頭的原因。家中自己發的饅頭可能要好一些。小狗吃了明顯發胖。
2019-03-06 09:40:56
阿楨
饅頭加泡打粉,說明書有明確的規定,限量,但商家為了好看,都是超量的加。
無聊!愛咋吃就咋吃!幾千年都過來了!少說這些沒文化的話害人!
道理很簡單,饅頭裡有泡打粉,所以容易讓人發胖了
痛恨這些個無聊下流的所謂科學家,美食家,專家。在那裡胡亂忽悠,缺德啊。
這個是事實!無論是從個人經驗還是科學的營養成份來講,都是饅頭容易讓人發胖.

被妖魔化的碳水化合物食物能否捲土重來? 2019年03月01日 新浪科技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追求健康的人都著迷於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包括生酮(Keto)、Dukan、Paleo和Atkins等飲食方法在減肥人群中仍然相當流行,並且使健康脂肪和蛋白質逐漸成為大眾認知中健康飲食的要素。
  碳水化合物涵蓋眾多食物
  將碳水化合物妖魔化為不健康和導致體重增加的食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這讓碳水化合物背上了難以擺脫的惡名。但是,並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是平等的。
  碳水化合物涵蓋了多種食物,比如含糖零食和膳食,後者一方面包括披薩或配奶油醬的意式麵食,另一方面則是燕麥、糙米和豆類等食物。缺乏纖維的食物,比如糖和高度加工的穀物,可以在體內迅速消化,不能長時間保持飽腹感。這些食物會導致血糖迅速上升,如果過量食用會助長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含有豐富纖維的食物,如全穀食物,其飽腹感更強,對血糖水準的影響較小,從而有助於控制體重。
  研究顯示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纖維能降低疾病風險
  在糙米、麵包和意式麵食等全穀食物中,纖維是關鍵的營養物質之一,而且看起來很可能是碳水化合物新革命的關鍵驅動因素。在歐美國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可能有助於改變對碳水化合物食品的態度,因為這些食物在維持營養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膳食纖維代表了那些在小腸中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有研究表明,富含纖維的飲食具有許多健康益處。
2019-03-06 09:44:07
阿楨
近期發表在《柳葉刀》(Lancet)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回顧了240多項研究的資料,發現食用更多富含纖維的全穀食物可以降低許多疾病的罹患風險。該研究顯示,在飲食中攝入最多纖維(每天25至30克)的人,其死亡率下降15%至30%,患心臟病、中風、2型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的風險都有所下降。研究還表明,高纖維和低升糖指數(GI)的飲食可以顯著降低體重、收縮壓和膽固醇水準。
  纖維有利於消化和腸道細菌
  纖維對於消化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還有助於維持多樣化的微生物群,即我們消化系統中由眾多細菌、真菌和酵母組成的龐大生態系統。被稱為β-葡聚糖的可溶性纖維存在於燕麥和大麥等碳水化合物食物中,已被證明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並可能有利於腸道中的細菌生長。
  此外,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發現,較高的全穀物食物攝入量有助於促進腸道細菌的健康和某些免疫反應。
  馬鈴薯和白色意式麵食等碳水化合物食物也有助於保持腸道健康,因為它們在煮熟並冷卻後會產生抗性澱粉(又稱抗酶解澱粉)。這種澱粉也無法被健康的小腸消化吸收,有利於腸道微生物生長,因此不應該被妖魔化。
  在碳水化合物食物中可以找到哪些微量營養素?
  碳水化合物食物的其他健康益處來自其微量營養素含量,包括B族微生物(有助於保持皮膚、眼睛、神經系統的健康,並且是食物釋放能量的關鍵)、硒(保護細胞免受損傷的抗氧化劑,並能支援免疫系統)、鋅(説明生成新細胞並促進傷口癒合)和鎂(有助於食物釋放能量並維持健康的神經系統)。
  儘管在一般概念中,碳水化合物包括穀物、馬鈴薯、全穀物和麵包等,但你依然可以在水果、蔬菜、豆類等食物中找到碳水化合物來源,這些食物都能提供豐富的其他健康營養物質。
2019-03-06 09:46:12
阿楨
必須吃褐色碳水化合物食物才健康嗎?
  所謂褐色碳水化合物(brown carbohydrate)是指全穀食物或保持自然狀態的食物,而白色碳水化合物(white carbohydrate)食物通常指精製穀物。那麼,是必須吃褐色碳水化合物食物才健康嗎?不一定,因為一些白色碳水化合物食物要麼進行了強化,要麼也具有類似其他食物的低升糖指數(GI)。另一件需要牢記的事情是,你可以將能夠迅速消化的食物(比如白麵包和意式麵食)與蛋白質和脂肪來源一起攝入,這會減緩糖分釋放到血液中的速度。
  儘管褐色麵包很好,但白麵包也可以提供很多東西,因為它可以通過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鈣、鐵和B族維生素)進行強化。如果糙米不適合你的口味,那印度香米(又稱巴斯馬蒂香米)或許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它的升糖指數較低。當然,你也可以將褐色和白色碳水化合物食物混合在一起,在獲得不同口感和味道的同時,也有了充足的纖維來源。
  馬鈴薯的消費量也在下降,但對於許多家庭,尤其是老一代和預算有限的家庭來說,馬鈴薯仍然是主要的營養主食。英國薩里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相關研究進行了回顧,揭示了白肉馬鈴薯如何成為維生素C、維生素B和鉀的重要來源。他們指出,一份烤馬鈴薯(大約300克)含有將近一半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6日攝食量。不剝皮吃的話還有助於保持馬鈴薯的纖維含量。
  專注於真正的食物,而不是營養
  關於營養和飲食的討論往往集中於營養物質,但實際上更應該關注食物本身,關於應該吃什麼的困惑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飲食建議的過渡複雜化,而碳水化合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涵蓋了從白糖到糙米的眾多食物,而它們對飽腹感和血糖水準的影響成為定義其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
  然而,食物的選擇與常識有很大關係,很顯然,一碗糙米要比一塊披薩健康得多,而水果和燕麥棒可以提供比一袋糖果更多的營養,儘管這些食物都被歸為碳水化合物食物。
  選擇健康的食物沒有必要因為食物成分而變得過於複雜,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飲食中需要包括哪些食物,而不是某種營養物質過多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否則就會總是受到最新趨勢的影響。
2019-03-06 09:47:49
阿楨
無論如何不發胖 英國約6%人口擁有特殊“防胖基因” 2019/04/23 新浪科技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報導,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在一項重大研究中,發現了阻止英國400萬人變胖的基因MC4R,這一發現為研製減肥藥開闢了新途徑。研究團隊發現,擁有2個這些特定基因變異副本的人體重比沒有這些基因變異的人平均輕2.5公斤,他們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低50%,英國約有10%的成年人罹患Ⅱ型糖尿病。英國目前有約1/成年人肥胖,在接下來的30年裡,這一比例將上升至48%是全球平均值22%的2倍多,而美國的肥胖人口將達到55%。

憑啥我比別人胖20斤?大型研究揭示肥胖背後的新奧秘 2019-04-19 新浪科技

  今日,最新一期的《細胞》雜誌上刊登了兩篇關於肥胖的研究論文。來自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兩支團隊分別發現,一些遺傳變異能讓肥胖的風險飆升比同齡人胖上20多斤,另一些遺傳變異則則只能瘦個5斤。
  研究團隊分析了一個30萬人的大型資料庫,其中有200多萬個遺傳變異可能會影響到BMI指數。隨後,研究人員們將這些變異與志願者們的實際體重進行比對,進行關聯,並計算出了每一個遺傳變異對BMI的影響。最終,這些分析結果被匯總成了一個複雜的模型,根據200多萬個遺傳變異的狀態,能夠最終得到一個數字,它反映了一個人的肥胖風險。
  他們發現,MC4R的具體功能是在飯後告訴大腦已經吃飽,該停止進食了。那些會導致肥胖的變異,恰恰會破壞MC4R受體的這一功能。因此,大腦對於食欲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讓人容易肥胖。
  與之相反,另一些變異看似能將MC4R的功能鎖定在“開啟”狀態。與之對應,這些攜帶者吃得更少,體重也相對更輕。研究人員們發現,體內兩條MC4R基因都出現這種“瘦身”變異的個體,相較沒有這種變異的對照,體重平均要輕上5斤,罹患2型糖尿病和心臟疾病的風險也要低50%。
2019-04-23 08:22:53
阿楨
愛吃垃圾食物 研究:精蟲恐少到讓人類滅亡 2019/06/25 中時

美國哈佛大學近日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男生愛吃薯條、漢堡、炸雞等垃圾食物,恐會影響精蟲數量,嚴重影響生育能力。另外有專家也擔心,近年來男性的飲食相當不健康,造成精蟲數量下降60%,在不久的將來恐怕人類會滅絕。
他以平均年齡19歲的丹麥軍隊3000位男性作為研究對象,該軍隊因為傳統的丹麥飲食,能夠攝取肉、魚、奶製品以及蔬食等正常健康飲食。內容指出,吃不健康垃圾食物的男性,其精蟲數量會比吃正常飲食者少了2600萬隻,而正常的精蟲數量為3900萬隻以上。男人若在年輕階段就開始吃垃圾食物,也會提早影響生育能力。
  相關新聞
愛吃炸雞小一女生竟有B罩杯
愛吃炸雞會得乳癌
女生每週都炸物吃死亡風險暴增13倍
嗜油炸.燒烤大腸癌好發率居冠
美研究:可樂、薯條等垃圾食品恐損大腦,加速大腦老化。
兒童愛吃速食恐導致心血管疾病
2019-06-26 09:50:47
阿楨
近百歲人瑞有何長壽飲食秘訣?答案可能讓人大失所望 2019-10-20 摘自《最活力的老後》

許多人很想知道歐嘉的飲食習慣,這是常見問題的第二名。她最常被問到的是:「你有什麼秘訣?」
大部分的人會自然地猜想,她一定不吃高糖、高澱粉,所謂的「標準美式飲食」(SAD),而是富含抗氧化物質、omega-3 脂肪酸和白藜蘆醇之類的抗病抗老食品。此外,她一定是吃超低膽固醇飲食,因為她完全沒有心臟方面的病痛,而且頭腦也很清楚。
她可能也不吃會引起體內發炎的乳製品和麩質製品,因為發炎的後果之一是老化。這麼猜合理吧!她也可能每隔一段時間,以禁食的方式來活化身體的壓力反應機制,或達到強化免疫系統的效果。 
也許她的食量很小。畢竟目前能確認的、有助於延長壽命的飲食習慣,就是比一般人少吃百分之卅至四十。
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歐嘉吃很多,吃的東西也很雜。她說:「我不相信飲食這一套。」
基本上她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除了壽司以外,好像沒有什麼她很討厭的食物。她愛吃肉,而且是煮半熟的。她的蛋白質攝取量很大,因為她會想吃這類食物。
歐嘉吃過的東西中,剛好有些是已知的「超級食物」,但愛吃的成分居多,並非刻意去買健康食品。以香蕉為例,歐嘉超愛吃,但主因不是它的營養價值,而是便於攜帶。香蕉在運動前後都是方便又簡單的點心。歐嘉也喜歡乳製品,像是鄉村起司、優酪乳、優格,幾乎當成主食來吃。她愛吃發酵食品,而且這個偏好是從小養成的,「因為那時候我們沒有冰箱。」
碳水化合物她也沒少吃,如果說有什麼特別,也許就是很少加工食品,跟工業時代前的飲食很像,沒有顏色很白的東西,沒有精製糖或精製麵粉。這並不是舊石器時代的飲食,因為那時的飲食現在已不復存在了。
◆關於歐嘉奶奶
年過九旬的超猛老奶奶,153公分的嬌小身材蘊藏著驚人的活力。她不僅健康好動,更是長青百米及兩百米短跑、鉛球、鏈球、標槍、跳高等多項世界紀錄保持人,贏得六百多面獎牌,擁有26項世界紀錄。
2019-10-21 08:45:14
阿楨
為啥會挑食?原來腸道微生物才是真正的食客 2019-10-20 新浪科技

  作為一枚資深的吃貨,探索君對進食這件事情十分上心,色香味俱全方得歡心。究竟是什麼在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呢?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Jeffrey Gordon及其同事在最新一項研究中對此給出了解答:或許“看不見的腸道微生物”才是影響我們對事物選擇的“真正食客”。該研究結果已於2019-09-19日發表在國際重磅期刊《Cell》雜誌上。
  眾所周知,隨著速食業和外賣業的發展,我們的飲食習慣越來越趨近于“高脂肪低纖維”的狀態,也就是 “肉多蔬菜少”。而這樣的飲食習慣又是怎樣被“挑選”出來的呢?
  為了瞭解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研究人員挑選出有著一組相似腸道微生物的小鼠進行培養,首先為他們投喂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培養出與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相似的20種不同種類。接著,改變它們的飲食,給其投喂由34種蔬果蔬菜製成的合成纖維製品,觀察愛飲食的改變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以及攝取更多的膳食纖維是否能夠促進微生物組中有益代謝酶的表達。
  試驗觀察發現,不同的腸道微生物有著不同的“口味”。有的愛吃蛋白質,脂肪或碳水,有的則更喜歡膳食纖維。並且當它們獲得最愛的食物時,它們的“隊伍”就會變得更加龐大。
  所以,當你開始“挑食”時,你原本均衡的腸道微生物開始 “失衡”,當你一直“偏愛”某種食物時,或許是這逐漸隊伍龐大的“食客”發出的需求信號。
  研究結果顯示:當投喂的“肉”食物不能滿足“愛吃肉”的龐大微生物群的“胃口”時,一些吃不上“肉”的細菌便會轉向去吃“菜”。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長久“吃不上肉”的細菌竟然能夠“棄肉從素”,轉而偏好其他食物來源。而那些能夠吃上“肉”的微生物依舊愛吃“肉”。
  這一研究結果意味著,有些微生物存在靈活性,能夠輕鬆地適應飲食的變化,而這些菌株或許能為建立一個有彈性的腸道環境做出貢獻的最佳菌株。
  結語
  Michael Patnode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已經越來越清楚的告知我們,我們所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對自身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因此對我們的營養和健康也造成巨大影響。未來,如何在人體真實地瞭解食物對人體微生物群的影響,瞭解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是下一階段研究試圖解決的問題。
2019-10-21 08:47:30
阿楨
速食菜單註明熱量 研究:僅能暫時減少熱量攝取

根據2019-10-31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對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德州和密西西比州擁有三家連鎖餐廳的連鎖速食業者旗下104個零售據點,蒐集從2015年4月至2018年、近5000萬筆點餐資料。
這些速食餐廳在去年的研究期間於菜單中註明熱量。而在註明熱量幾個月後,顧客點餐的平均熱量減少60卡路里。值得注意的是當中的40卡路里,來自甜點在內的附餐。
然而,一年過後,平均每筆點餐減少的熱量只比標注熱量前減少23卡路里,效果大大打折。
研究顯示,這種趨勢「可能是因為顧客一開始對於註明熱量的新作法做出反應,但在一段時間過後,逐漸不再留意熱量資訊」。
另外兩種可能性是顧客決定點熱量相同,但更健康的餐點,或者是餐廳開始調整食譜,提供低熱量餐點。
作者佩蒂瑪(Joshua Petimar)告訴法新社,這項研究並未對這兩種可能性中的任何一項進行檢驗。
提賽德大學(Teesside University)公共衛生營養學教授雷克(Amelia Lake)表示,「對我們來說,這顯示,光是註明熱量本身無法解決問題。」
「造成肥胖的因素錯綜複雜,因此必須多管齊下。」
研究人員表示,減少攝取的熱量雖然不多,但在經過3年之後足以幫助成年人體重減少約半公斤。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非傳染性疾病預防人口方法研究中心(Centre on Population Approaches f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Prevention)的考爾(Asha Kaur)表示:「這個研究結果對某些人來說雖令人失望,但熱量攝取的微小改變在人口層面上,可能帶來實質的效果。」
根據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的數據,2019年英格蘭被列為肥胖體格的成年人約29%,較2016年增加3%。
考爾指出,研究顯示外食通常沒有在家吃健康,因此標明熱量是正面的作法。(楨:?)
2019-11-01 09:14:27
阿楨
當你思考時,大腦會消耗多少熱量? 2019-11-12 新浪科技

  當身體處於靜止狀態時(即除了基本的呼吸、消化和保持體溫之外,未參與任何活動),大腦消耗的能量高達整個身體的20%至25%,主要是以葡萄糖的形式消耗掉的。對於普通男性和女性來說,這部分能量分別約等於350和450卡路里。在童年時期,大腦甚至更“貪婪”。一般五六歲兒童大腦消耗的能量最多可以占到全身的60%。儘管大腦重量僅占全部體重的2%,但大腦“貪吃”葡萄糖的習慣使其成為了全身耗能最大的器官。
  除了人類之外,其它動物也具有這一特徵。研究發現,小樹鼬、小狨猴等超小型哺乳動物也會像人類一樣,將全身的大部分能量分配給大腦。
  大腦消耗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於神經元之間的交流溝通,這是通過化學信號在一種名叫“突觸”的細胞結構之間傳遞實現的。啟動突觸需要耗費許多能量,其中涉及到大量離子跨膜運輸,而這是大腦中最耗能的過程之一。
  此外,大腦從來不會停下休息。即使在睡眠中,大腦也需要能量來維持細胞間的信號傳遞、從而保證正常的身體機能。不僅如此,還有一些細胞專門負責向神經元輸送營養物質,而這些細胞也需要一定的葡萄糖才能生存和工作。這也能解釋為何童年時期的大腦耗能占比格外大,因為在我們五六歲時,大腦正處於快速發育期,所需能量將近成人大腦的三倍之多。
  既然大腦耗能如此厲害,這是否意味著大腦工作得越辛苦、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我們就能燃燒掉更多熱量呢?
  從理論上來說,假如大腦在做涉及認知能力的困難任務,那麼答案是肯定的。
  但如果你認為光靠思考就能把這些熱量消耗掉,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儘管大腦耗費的能量很多,但真正用於思考的能量其實相對很少,大部分能量都是由“暗地裡”進行的那些活動耗費的。我們往往意識不到這些活動的存在,並且其中很多都與學習唱歌或彈奏吉他等有意識活動無關。
  換句話說,學習新任務或解決難題其實並不是最耗能的大腦活動。事實上,相對於大腦的總能量消耗,開展“新活動”所耗費的能量其實很少。
  綜上所述,光靠思考無法讓我們保持苗條的身材。但在靈感枯竭、需要“充血”時,多吃一小塊巧克力也沒什麼不好。(葉子)
  回應
難怪我們在看那些“燒腦”的緊張刺激的懸疑的電影電視劇時就很想吃零食、喝飲料呢。難怪我們在用電腦作複雜工作時或玩電子遊戲時,就要不停的往嘴裡喂各種甜食呢。
難怪人家說我吃不胖,原來大腦也是運動,那寫軟體的胖子就是偷懶了?
2019-11-18 08:25:40
縮陰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1 19:19:18
阿楨
代糖和真糖一起吃會導致大腦對糖不敏感 2020-03-17 新浪科技

  近期《細胞代謝》雜誌上刊登了一篇論文,與之前科學家所認為的不同,研究者們發現,同時攝入甜味劑三氯蔗糖和碳水化合物,竟然會損害糖代謝功能,反而單獨吃代糖或真糖並沒有什麼影響。
  這種代謝障礙與大腦對糖的反應減弱有關,雖然參加試驗的志願者並沒有覺得味覺有改變。
  志願者:我覺得挺甜阿。
  大腦: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糖是個好東西,也是個壞東西——甜甜的味覺讓人幸福,而吃多了含有大量糖的各種飲料和食品則會導致肥胖以及相關的一系列代謝疾病。由此而生的,就是那些既甜甜又無負擔的低熱量甜味劑(LCS),以三氯蔗糖為代表的各種代糖。
  不過代糖的健康爭議一直都沒有停歇過。沒熱量就高枕無憂了?顯然不是這樣。
  很多人體研究報告顯示,使用代糖與體重增加和糖尿病風險上升相關;但是同時也有完全相反的結論,顯示代糖可以説明人類改善BMI、成功減重;當然,也有科學家做完了試驗,發現代糖和大家身上那幾斤肉沒啥關係。
  當然了,可能也是大家做研究的方法有問題。
  動物研究就更別提了,甚至還有三篇論文得出三個互斥結論這種奇景。
  目前已經有了幾個假說。從外周角度來說,代糖能夠結合胰腺和腸道中的味覺受體,從而影響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1和GLUT2,或通過促進腸降血糖素釋放來改變葡萄糖代謝;從中樞神經角度,也有“甜味-能量解耦假設”,認為神經對甜味的識別與能量攝入脫鉤,使得機體對甜味的反應減弱。
  這個假說的意思就是,使用代糖代替真糖,雖然感知到了一樣的甜味,但是實際攝入的熱量是完全不同的,代糖熱量很低或沒有熱量,這就會使得正常的葡萄糖代謝反應減弱,並導致隨後的葡萄糖耐量下降。
…….
  如果解耦假說成立,我們可以想到,喝代糖飲料組的志願者們應該能夠表現出代謝障礙。
  但結果和預想的大不相同。
  總的來說,代糖和真糖本身似乎並不會影響糖代謝,但是同時攝入三氯蔗糖和碳水化合物,就會短期影響代謝功能並導致大腦對甜味的敏感性降低。
  當然了,這項研究還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說只研究三氯蔗糖這一種代糖,樣本量也不算大,試驗期間也比較短,還沒有研究這種代謝障礙是否可逆。
https://tech.sina.com.cn/d/f/2020-03-17/doc-iimxyqwa1060896.shtml
2020-03-18 08:18:37
阿楨
《自然》:代糖騙不過腸道! 2020-04-20 新浪科技

  近日,哥倫比亞大學的Hwei-Ee Tan和Charles S。 Zuker等研究發現,除了在舌頭上產生甜味,葡萄糖還能直接作用在腸道,通過腦腸軸,不依賴味覺而產生對糖的偏好。這一途徑恰恰是安賽蜜等人工甜味劑所缺少的。
  甜味由舌頭和上顎上的甜味受體感受。不過研究發現,敲除了甜味受體,嘗不到甜味的小鼠,依然會產生對糖的偏好。本身就缺乏甜味感受器的貓,有時也會跟鏟屎官要糖吃。
  研究人員先是給小鼠提供了一瓶糖水和一瓶自來水,如預期的那樣,野生型的小鼠嗜甜,幾乎只會去喝糖水。
  而小鼠在面對糖水和甜度相當的人工甜味劑安賽蜜溶液時,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最初,小鼠在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偏好,飲用糖水和安賽蜜溶液的次數差不多。但到了1天后,小鼠就幾乎只會去喝糖水了。甚至敲除了甜味受體,嘗不到甜味的小鼠,1天后也會明顯的偏好糖水。
  這種對糖的偏好並不是出於糖中所含的熱量。使用一種機體無法代謝,不能產生熱量的葡萄糖類似物——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MDG),也可以像葡萄糖一樣,讓小鼠對其產生偏好。
  研究發現,飲用糖水後,小鼠的孤束核尾側部(cNST)有明顯興奮,而飲用安賽蜜溶液和水之後,這部分腦區的活動很弱。
  為了明確是哪一段消化道感受到了糖,研究人員直接把導管插入了小鼠十二指腸球部,並在其下方大約12cm打開一個出口讓糖水流出,相當於截取了小鼠的十二指腸和一部分空腸。在向這一段腸道中灌入糖水或MDG溶液後,小鼠cNST都產生了明顯的興奮,而切斷迷走神經後,糖水引起的cNST興奮也消失了。
  進一步的研究顯示,腸道中感受糖的,正是用來吸收葡萄糖的SGLT-1。而不通過SGLT-1吸收的果糖和半乳糖,也不能引起cNST的興奮。
  也就是說,除了舌頭上感覺到的甜味外,葡萄糖還可以被腸道中的SGLT-1感受,通過迷走神經引起cNST興奮,產生對糖的偏好。
  研究人員計畫進一步研究腸道中這一感受糖的神經通路,與大腦中管理獎勵、進食、情感等等其它部分的聯繫,以更好地理解喜歡吃糖的根源。
https://tech.sina.com.cn/d/f/2020-04-20/doc-iirczymi7279645.shtml
2020-04-21 07:49:27
阿楨
Cell揭秘:為啥會挑食?原來腸道微生物才是真正的食客 2020-04-14 新浪科技

  美食色香味俱全方得歡心。究竟是什麼在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呢?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Jeffrey Gordon及其同事在最新一項研究中對此給出了解答:或許“看不見的腸道微生物”才是影響我們對事物選擇的“真正食客”。該研究結果已於9月19日發表在國際重磅期刊《Cell》雜誌上。
  研究人員挑選出有著一組相似腸道微生物的小鼠進行培養,首先為他們投喂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培養出與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相似的20種不同種類。接著,改變它們的飲食,給其投喂由34種蔬果蔬菜製成的合成纖維製品,觀察愛飲食的改變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以及攝取更多的膳食纖維是否能夠促進微生物組中有益代謝酶的表達。
  試驗觀察發現,不同的腸道微生物有著不同的“口味”。有的愛吃蛋白質,脂肪或碳水,有的則更喜歡膳食纖維。並且當它們獲得最愛的食物時,它們的“隊伍”就會變得更加龐大。
  所以,當你開始“挑食”時,你原本均衡的腸道微生物開始 “失衡”,當你一直“偏愛”某種食物時,或許是這逐漸隊伍龐大的“食客”發出的需求信號。

糖分“妖魔化”:真的對健康有害嗎? 2020-04-20 新浪科技

  各類複雜和簡單碳水化合物其實也是由糖類分子構成的,消化後可以水解成葡萄糖,供細胞產生能量,維持我們聰明大腦的運轉。複雜碳水化合物比如全粒穀物和蔬菜,簡單碳水化合物則更容易消化,可以迅速向血液中釋放糖分,比如我們日常食物中含有的果糖、乳糖、蔗糖、葡萄糖、以及人造玉米糖漿等其它糖類。
  人類一度只有在水果成熟的那幾個月裡才能接觸到糖分。大約8萬年前,人類偶爾才能吃到水果嘗到糖的甜味,因為大多數水果都被鳥兒搶去了。
  在16世紀之前,只有富人才吃得起糖。但隨著殖民貿易,糖逐漸變得越來越普及。到了上世紀60年代,人們發明了將葡萄糖大規模轉化為乳糖的技術,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果糖和葡萄糖的濃縮物——高果糖玉米糖漿。
2020-04-21 07:52:19
阿楨
如今,我們一年到頭都可以隨時享用充足的糖分。現代人的糖分攝入遠遠不如遠古時期那麼健康。如今,糖已經變成了威脅公眾健康的頭號公敵:政府開始對糖收稅,學校和醫院不再通過自動販賣機出售糖果,專家甚至建議把糖從日常飲食中徹底剔除出去。
  最新研究發現,吃糖更多的人更易患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但這也許不是吃糖的錯。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能證明糖除了熱量過高之外、對健康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一項研究顯示,每天的果糖攝入量若超過150克,就會降低胰島素敏感度,從而增加患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疾病的風險。但研究人員也總結道,通常在攝入大量糖分之外、攝入的熱量也過量時,才會發生這種情況,而且對健康的影響更可能是因為,攝入糖分會增加卡路里過量的幾率,而不單單是糖本身的作用。
  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人指出,把某種食物“妖魔化”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會導致人們產生誤解,甚至拒絕食用維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
  研究人員總結道,雖然軟飲料攝入量和糖分添加量與肥胖人數同步增長,但這種相關性太過寬泛。
  而且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高果糖玉米糖漿是造成“肥胖危機”的主因。一些專家指出,在過去十年間,全世界數個國家的糖漿消費量都在不斷降低,但肥胖水準卻不減反增。比如在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幾乎不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地區,也廣泛存在肥胖和糖尿病等問題。
  可見高果糖葡萄糖漿並不是唯一有問題的糖類。其它添加糖,尤其是果糖,也與多種健康問題脫不了干係。
  首先,果糖可能容易引發心臟病。肝臟細胞在分解果糖時,最終產物之一就是甘油三酸脂。這種脂肪會逐漸在肝細胞中積聚,如果進入血液,就會在動脈壁上越積越多,形成脂肪構成的動脈硬塊。
  一項研究似乎也支持這一觀點:與日常攝入熱量只有不到10%來自添加糖的人相比,這一比例超過25%的人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是前者的兩倍。二型糖尿病的發生也與攝入添加糖有關。上世紀90年代的兩項大型研究發現,每天飲用一瓶以上軟飲料或果汁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幾率是很少喝飲料的女性的兩倍。
  糖並不是引發疾病的直接原因
  但這同樣不能證明糖分是否真的會引發心臟病或糖尿病,造成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壓的主因應當是過度熱量攝入,糖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
2020-04-21 07:55:19
阿楨
只要攝入的能量超過消耗的能量,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脂肪囤積、胰島素抗性和脂肪肝,與飲食結構無關。如果某人的能量消耗量很大,且攝入的熱量符合應有水準,就算飲食中含有大量果糖或其它糖類,身體也不會受不了。
  比如運動員的糖類消耗量往往高於常人,但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卻很低,因為攝入的多餘果糖會在運動過程中被代謝掉,從而增加其運動表現。
  將糖類“妖魔化”並不可取
  雖然當前的指導原則建議,添加糖提供的熱量不應超過單日總攝入熱量的5%,但營養學家指出,真正健康、均衡的食譜對每個人而言都有所不同。
  我們不該給食物貼上“好”或“壞”的標籤,這種做法並不健康。把糖變成一種禁忌只會增加它的誘惑力。
  美國詹姆斯•麥迪森大學副教授艾倫一直在研究宗教與科學之間的關係。他認為,我們把糖視作惡魔的原因很簡單:歷史上的人類總會把自己最難抵擋的事物妖魔化。而如今,我們又將糖類妖魔化,希望借此培養自己在渴望面前的自控力。
  糖會帶來很強的愉悅感,所以我們不得不將其視作一種強烈的罪惡。當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非好即壞時,就無法想像這種罪惡能夠以介於好壞之間的形式存在。我們對糖的態度就是如此。
  用如此極端的態度看待事物會令我們對自己的飲食感到焦慮,每天都要冥思苦想自己該吃什麼。杜絕糖的攝入甚至可能產生反作用,因為你可能會用熱量更高的食物(比如脂肪)代替糖類。
  此外,在圍繞糖進行討論時,我們往往會把含有添加糖、但缺乏其它必備營養物的食品和飲料(比如軟飲料)和含有糖分的健康食物(比如水果)混為一談。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令28歲的瑞典人蒂娜(Tina Grundin)大傷腦筋。她一度認為所有的糖都不健康,因此採用了高蛋白、高脂肪的素食飲食習慣,結果因此患上了進食障礙症。
2020-04-21 07:56:09
阿楨
吃垃圾食品,不鍛煉,還能猛漲肌肉!這是什麼黑科技 2020-05-12 新浪科技

  日前,《科學》子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了——肥胖小鼠在高脂飲食下,即便不去刻意鍛煉,身體裡的肌肉也在猛漲,讓它們變得更強壯。
  這項研究由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WUSTL)的科學家主導。這支團隊主要關注的是一種叫做“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的疾病。之前的研究表明,肥胖和飲食攝入的脂肪酸在骨關節炎的發病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減肥和鍛煉有望通過提高骨骼肌的品質和數量,逆轉代謝異常,對骨關節炎起到治療和改善的效果。
  為了讓超重或衰老的患者也能輕鬆獲得肌肉,研究人員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療法,並在攝入高脂飲食的肥胖小鼠體內進行了測試。這種基因療法,攜帶了一種編碼“卵泡抑素”(follistatin)的基因。在通常情況下,卵泡抑素會抑制“肌生長抑制素”(myostatin)。顧名思義,後者能抑制肌肉的生長。
  研究人員們將這種基因療法注射到8周大的肥胖小鼠體內,然後觀察這些小鼠的“增肌”效果。果不其然,即便這些小鼠沒有進行額外鍛煉,依然在吃高脂食物,它們的肌肉品質依舊有了翻倍式的增長!與肌肉品質的變化相一致,它們也幾乎變得有原來的兩倍強壯。
  與對照小鼠相比,這些通過基因療法增肌的小鼠,其與骨關節炎相關的軟骨受損更少,關節處的炎性細胞和蛋白數量也更低,代謝問題也更少。
  在開發這些基因療法時,研究人員們也曾有過對於不良反應的擔心,比如如果增肌增的部位不對,讓心臟肌肉發生變化,可能就會讓心肌變厚,導致心臟肥大等問題。但目前在這些小鼠內,科學家們尚未觀察到這個情況。事實上,小鼠的心臟功能還有所改善。
  當然,這款基因療法要應用於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如果證實它對人體安全有效,就能造福很多病患。這包括了骨關節炎患者,也包括了罹患肌營養不良症,難以產生新肌肉的患者。
2020-05-13 07:56:58
阿楨
中國市場,「維密」捶死掙扎的最後戰場? 202-05-26 文化產業評論

從2017年上海維密大秀上奚夢瑤的“驚天一摔”到去年歷經24年的維密大秀取消。從全盛時280億美元估值到今年11億美元“揮淚甩賣”未遂。維密雖然在快速枯竭,但仍然高調宣佈了其全新風格的國內代言人,並大張旗鼓地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做宣傳。國內市場究竟是維密“救命稻草”,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回應
楊冪的身材撐得起維密,周冬雨就算了
周冬雨代表的是維密的轉型,現在國外呼聲高的是女權主義,多元審美,身材自己做主,以前維密主打的性感、完美身材在女性市場上打不開局面了,營業額很不好看,所以在尋求轉型,
這玩意就是妥妥的女性物化產物啊,為啥農夫女拳們不出來走幾步?不敢吧。
我覺得中國中青年消費對於內衣還是更喜歡舒適便宜性價比高,維密奢華誇張的設計並不合中國主流的口味,畢竟內衣不能像時裝,包包那樣穿在外邊炫耀的。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16038

女性泳池暴露史 2019/12/10

官宣了,今年的維密秀取消。
不過不要難過,看不了維密秀,還有沙灘秀。
20世紀60年代,法國、美國等地出現了性解放思潮。性解放最初是為了反對性別歧視,要求女人與男人享有同等的權利。同樣,女人也要求性自由。
同時代的比基尼,就成了女人們最好的武裝之一。
  回應
女性的裸露是在男人的誘導下慢慢脫光到只剩下那三點,本質是資本的需要,暴露的多少與女性解放沒有任何關係。
比基尼就是物化女性和女性解放的完美結合!女性有被物化的自由!
穿比基尼在熱帶沙灘上綻放與女性解放有毛關係?只要自己舒服,臉基尼,全身基尼都可以,這才叫女性解放。穿比基尼是女性本質上喜歡還是受潮流影響自己想清楚先~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內斂寧靜的精神世界,昇華。如:李子柒。外放狂躁的肉欲世界,墮落。如:比基尼。
2020-05-28 07:53:48
阿楨
為什麼中國菜這麼油膩,中國肥胖率卻沒有美國那麼高? 2020-10-13

有人覺得我們中餐只是看起來油膩,實際上油都在菜湯裡了,吃不到肚子裡。而西餐則是看著沒啥油,油都在菜裡了。
我們的家常菜還是很健康的,而且中國人吃瓜果蔬菜之多,外國人是不能比的。
其實,讓人長胖的不止是油,還有糖。美國的速食包括正餐,幾乎樣樣都是糖油混合物。
是2012年BBC紀錄片——《致肥元兇》將導致1980年以來迅速翻番的肥胖率元兇指向上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
首先是美國主要食物來源之一的玉米產量過剩只能用來餵養牲畜,這導致美國牛肉供應量激增,大量廉價牛肉湧入超市。
其次,過剩生產的玉米通過使用日本科學家發明的將其轉化為一種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這種糖漿價格低廉,且比蔗糖更甜。為了商業利潤,軟性飲料的生廠商把產品裡糖的用量提高了很多。
“飲料做得越甜,我們就買得越多。”而當糖的攝入量過高時,肝臟的凝結素就會停止工作,不會告訴你的大腦你已經吃飽了,於是你會一直吃,陷入一種進食-患病-上癮的惡性循環。
  肥胖——心臟病:糖才是罪魁禍首而非脂肪的觀點遭到了美國制糖業的打壓。
於是,低脂健康的概念在食品產業的“引領”下深入人心,大量“低脂高糖”垃圾食品,卻被貼上對心臟有益的標籤,被人們認為是健康食品而受到熱捧。
沃勒斯坦還是一家電影院的經理時為了提高利潤,他開始向觀眾兜售大份爆米花,沃被麥當勞挖走後也逐步開始推出更大分量的高糖高脂高鹽食品。
從這以後,各種大分量的食品層出不窮,還衍生出了套餐搭配。
美國政府也試圖用徵稅的方式來解決此問題。
但這很快就遭到了食品生產商們的反擊。
食品生產商為了商業利潤,將美國人的胃口養的越來越大,美國的肥胖危機就這樣變得越來越嚴重。
  回應
美國人喜歡的綠色健康食品,但蔬菜水果為啥要放糖醋汁或者沙拉醬?
美人喜歡綠色健康食品?沒搞錯吧,美國滿大街都是基改肉/蔬果,美國越窮越胖,黑人比白人胖子多,領食品劵難道給你吃綠色食品?綠色?美國人懂烹飪?沙拉都是高糖高熱量,美國是垃圾食品製造國!
2020-10-14 09:25:49
阿楨
冰河時期男性熱愛泡芙女 美研究解密原因 2020/12/05 中時

《每日郵報》3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在分析距今約3萬年的「維納斯」雕像後認為,考量到這些雕像都是「棉花糖」女孩,擁有驚人的「合抱腰圍」,故冰河時期的男性可能因為食物不足,而特別迷戀甚至崇拜擁有高脂肪的泡芙女。
這些製作於距今約3萬年的女神像,從出土迄今已讓學界著迷200年之久。
這些維納斯誕生於北歐陷入劇烈的氣候變化時期,當時食物極為短缺。因此,這些雕像反映出男生理想中的女性身體形像;特別是當時環境艱困,「大屁股象徵能生,大胸部則讓人聯想乳汁豐富」。因此,作為男性心中女神形象的折射,這些雕像誇張的性特徵代表著生育與美麗的象徵。
約在48,000年前,地球開始變暖,此時奧瑞納文化進入歐洲、非洲與近東。當時智人以長矛獵殺馴鹿、馬與象,並採集果子、堅果、植物與捕魚。然而,地球溫度仍可能急劇波動。約自28,000年起至22,000年最後一次冰河期,地球溫度下降到攝氏零下15度,導致食物競爭愈來愈激烈。
隨著大型動物過度濫捕而消失,部分獵人族群因此消亡;部分族群則往南遷移,部分人則轉往森林謀生。正是這種絕望時期,開始出現肥胖的維納斯女神像。它們材質有石頭、象牙,偶爾有黏土製成,有些是做成護身符,懸掛於脖子上,有些則做成傳家寶而世代保存。
強生的研究團隊將全球各地出土的維納斯女神像數據,輸入數據庫中並測量腰臀比與肩膀比。結果發現,越接近冰川地區的女神像,體態往往越肥胖。當冰川越發達,肥胖雕像比例越高,氣候變暖而冰川萎縮時,肥胖雕像的比例也隨之下降。
換言之,雕像的體態反映艱困生活下的理想身材;即食物匱乏時期棉花糖女性比營養不良的女性能更好地撫養下一代,不論是懷孕、分娩、哺乳都擁有較大優勢。做為傳家寶,它們更提供青春期或懷孕初期的婦女應有的體重,以確保產子順利。
雖然肥胖在現代被視為心臟病與中風的成因;但當時女性囤積脂肪,能夠提供妊娠所需的能量,更能在惡劣氣候下發揮保溫作用。這篇發表在《肥胖》的論文因此總結,在不穩定的氣候下,肥胖反而是促使生命延續的重要因素。
2020-12-05 07:33:55
阿楨
7成美青年因肥胖等問題無法從軍 招募已成國安問題

「Military.com」2020/12/27報導,現今美國社會逾70%的青年人口,因肥胖、教育、犯罪前科與毒品濫用,導致無法從軍。有鑒於夠格服役的年輕人愈來愈少,由退役將官組成的華府非營利組織「任務:戰備」,呼籲代理防長米勒應立刻協調跨部會行動,解決此一國安問題。
信中認為,儘管這些問題處理起來,權責遠超過五角大廈的管轄權;卻扼殺軍隊招募新兵的能力,也為國防部帶來財政影響。如果再不採取跨部會協調行動,長此以往將對美國全志願役的未來產生重大威脅。
雪上加霜的是,如果考慮到軍職專長、智力水準與各單位體能表現要求不同,夠資格進入陸戰隊的年輕人降低到只有7%。
事實上,美軍除面臨適合服役的年輕人人數減少外;已招募進來的士兵往往因任務或訓練時負傷,導致無法部署的人數過高,也成為一大隱憂。根據統計,光陸軍就有5.8萬人因傷無法部署,而陸軍總人數也才54.92萬人。
不適役人數增加,加上傷兵無法部署,也讓美陸軍思考改革,並推動「陸軍戰鬥體適能鑑測」(ACFT)。透過提升最大肌力、爆發力、心肺耐力等肌肉適能(楨:肥胖?) ,進而改善士兵與單位戰備能力,減少士兵受傷率,改善軍隊體能文化,甚至強化士兵精神韌性與耐力。不過,在2021年NDAA中,ACFT遭國會強制暫停,直到獨立專業機構做出全面評估報告為止。
2020-12-30 06:16:47
阿楨
應該向長得好看的人徵收美人稅嗎 2021-01-29

在這個看臉的社會,顏值仿佛是幸福的敲門磚:犯錯容易被原諒,自帶主角光環,人見人愛,車見車載……所以,人人渴望變美,有人甚至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和代價動刀子。
日本短劇《美人稅》,為了增加稅收,長得越好看需要繳納的稅越多,讓女主的生活出現了神反轉,優勢成了前所未有的煩惱和負擔。女主不得不將自己扮成醜女,最後以欺騙罪被逮捕入獄。  日本一位經濟學家曾提出過徵收“帥哥稅”的提案。當時日本的最高所得稅徵收率為40%,按這位元經濟學家的演算法,高收入的帥哥須繳納80%的所得稅。美人們擔不起繁重的賦稅,就會想辦法醜化自己躲避重稅,甚至出逃到新的國度。如此一來,美人這種稀缺資源就會不斷外流。
  來自富人稅的啟示
法國奧朗德上臺後,於2013年出臺了超級富人稅(75%)。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這步棋不僅沒能讓法國擺脫財政赤字,還將資本資源拱手相讓與他人,國家的名譽和競爭力均受重創。
  國策疏與堵的得失
從國家戰略資源的角度來看,如果美女外流,有關整形、自拍、模特星秀等與美麗經濟息息相關的產業鏈條勢必會出現斷裂,從而動盪整個國家經濟,可謂得不償失。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發現本國的美女都不見了,都跑到海外撈金去了,出臺了一系列限制“白俄羅斯美女出口”的法律法規。但是,憑國策權力是無法真正守住白俄羅斯美女資源的。

赤裸裸的歧視!日本政府要課「美人稅」? 2016/06/18

日本網友最近熱議一個話題,就是在上月28日富士電視台播出的《世界奇妙物語16:春之特別篇》,談到了是否該徵「美人稅」。電視劇並非空穴來風,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森永卓郎提出,應當對那些長相超出常人的男性徵收「帥哥稅」。
韓國政府也在2016年推出新的奇怪稅改方案,這個政策被批判「歧視單身」:年薪2000萬至3000萬韓元的未婚勞動者,需要多繳納20萬韓元(約1100元人民幣)稅金。而世衛在2006年時也曾提出,建議對肥胖的人額外徵收稅款,後來因為被認定歧視,而作罷,不過仍有很多國家推出類似政策,例如:英國在2016年宣佈要徵收「糖稅」,以及美國「汽水稅」, 2009年愛爾蘭的一家航空公司也曾向超重的乘客徵收肥胖費用,而遭受外界抨擊。
2021-01-31 08:58:20
阿楨
甜食吃多不僅變胖,還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 2021-03-22 新浪科技

  人體的腸道中住著數萬億的細菌和微生物,它們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被統稱為:腸道微生物群系(gut microbiome)。而我們的口腔也同樣充滿了微生物,統稱為:口腔微生物群系(oral microbiome)。
  大約700種3億個細菌在我們的口腔駐紮,其中有12種被認為是“壞細菌”,會導致牙齦疾病,還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比如,阿茲海默症。
  2020年7月,《神經病學》雜誌發表了一項關於牙齦疾病和認知障礙之間聯繫的研究:該研究評估了4,500多人18年的口腔健康狀況。
  作者,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Ryan T.Demmer說:患有最嚴重牙齦疾病的人患輕度認知障礙或癡呆症的風險,大約是其他參與者的 2倍。
  01 病菌是怎麼從口腔“遊”到大腦的?
  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是主要的牙周病原體,能夠侵入牙齦組織,從那裡進入血液迴圈,便可以進入人體的所有區域,包括大腦。
  健康口腔中的大多數細菌均為:革蘭氏陽性(gram-positive)。但是隨著炎症的發展,會逐漸轉變為革蘭氏陰性菌,牙齦卟啉單胞菌就革蘭氏陰性細菌。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潛藏著自己的微生物群系”,研究者在已逝世的艾茲海默氏病患者的腦組織中發現了牙齦卟啉單胞菌,感染牙齦卟啉單胞菌的動物模型也顯示出海馬體損傷。海馬體是與記憶最相關的大腦區域。
  除此以外,慢性牙周炎還與其他炎症性疾病有關:包括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病。
  02 甜食吃多了不僅會蛀牙,還會變笨?
  超過80%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患有II型糖尿病或血糖異常。高血糖與阿茲海默病的聯繫如此緊密,以至於研究者們給伴有阿茲海默症的糖尿病取了個新的名字,叫“3型糖尿病”。
  03 牙周炎患病率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美國55歲以上一半有牙周炎。
  FDI世界牙科聯合會給出了牙科疾病的資料,和預防方式:
  15-20%的中年人(35-44歲)患有嚴重的牙周疾病;
  世界上幾乎100%的成年人和60% - 90%的小學生患有齲齒;
  建議使用牙線、定期潔牙。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3-22/doc-ikkntiam6081354.shtml
2021-03-23 09:40:51
阿楨
拒絕汙名化!胖與健康其實並不矛盾 2021-04-09 環球科學

  最近某研究調查了西班牙50多萬人的體重、鍛煉習慣和心血管疾病風險,證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上發表了結果,他們指出參與實驗的志願者中,體質指數(BMI)高的人相較于體質指數正常的人,患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的風險更高。
  無處不在的體重汙名
  首先,這項研究的結論與最近的其他幾項研究結果相矛盾。2017年發表在同一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對5344名55歲以上的荷蘭人進行了1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在體力活動水準較高的情況下,BMI高的人與BMI正常的人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並沒有增加。2020年公佈的一組資料中,包含了對22476名30~64歲美國人的健康記錄。分析資料後發現,想要降低一個人10年內患心臟病的風險,經常鍛煉比擁有正常的BMI有效得多。
  2016年,一項研究分析了21000多名美國人的健康資料。結果發現,在受試者的社會經濟狀況、體力活動水準和BMI水準相對一致的情況下,其心臟病、胃潰瘍、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的發病率與他們遭受的體重汙名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其他研究表明,體重汙名會不斷提高我們的皮質醇水準和其他生理應激反應,進而導致各種健康問題。
  苦悶的肥胖者,繁榮的減肥業
  美國聯合市場研究公司的報告顯示,2019年,減肥行業估值為1922億美元。根據另一份報告,去年僅減肥藥物市值就將近17億美元。
  1998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決定擴大BMI中肥胖和超重的範圍,致使2900多萬美國人新加入了超重和肥胖的行列,後來,兩款十分流行的減肥藥奧利司他(orlistat)和芬特明(phentermine)獲FDA批准上市。
  當我們僅僅通過褲子的尺寸來定義健康和健美時,我們忽略了許多其他更重要的衡量標準。定期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力量和柔韌性,同時還能減輕焦慮和抑鬱,改善血壓和膽固醇等健康指標。如果肥胖症研究人員和醫生不斷逼迫人們把減肥作為健康的“首要手段”,那他們真正的意思是,其他的健康益處無關緊要;除非我們變瘦,否則永遠都不夠健康。
2021-04-10 07:33:26
阿楨
早起的魔力 醫界認證能降低罹患這兩種疾病風險 2021/05/16 中時

為瞭解睡眠習慣對肥胖者罹患心血管與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義大利那不勒斯腓特列二世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檢視172名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2的參與者睡眠習慣。結果發現,夜貓子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而習慣晚起的人更容易得到心血管疾病。儘管研究沒有提出解釋,但現有研究卻指出晚睡晚起的人較容易累積過度的壓力與消化、免疫系統的負擔,從而產生前述結果。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2021年3月份的《國際食品科學與營養期刊》上。眾所周知,肥胖會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風險大增,而這兩種疾病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殺手。
為瞭解不同時型(chronotype)類別與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關聯,研究團隊召集172名中年志願者。其中,71.5%為女性,所有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51.8正負15.7歲)。所有參與者必須陳述生活型態、執行地中海飲食的程度、睡眠質量、睡眠時形,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史。所有參與者的BMI全部為32以上,已超過18.5至24.9的健康範圍。
依據參與者的睡眠時型,參與者被分為3組,即早上時型組、傍晚時型組與介於中間組。傍晚時型組的參與者,睡醒時間較晚,而一天活動表現會在傍晚時達顛峰。早上時型組則是早起,且活動顛峰會更早。
結果發現,早上時型組的參與者約30%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而傍晚時型組則高達54.5%。至於第2型糖尿病,9%的早上時型組得到這種疾病,而傍晚時型組則36.4%。此外,與早上組、介於中間組相較,夜貓族還容易養成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如缺乏運動、吸菸;甚至傍晚時型組也常出現睡眠障礙。
儘管這項研究只觀察睡眠習慣與肥胖者疾病的關聯性,並沒有解釋箇中原因;但先前研究顯示,夜貓族因為壓力的緣故,消化與免疫系統過度活躍,使得罹患心血管與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機率大增。
更進一步地說,傍晚時型的人生理時鐘容易受幹擾,而改變代謝的過程。這是因為腦下丘與腎上腺過度刺激的結果,兩者主管壓力、消化、免疫與其他一系列相互聯繫的身體系統。
研究團隊建議,在進行肥胖管理時,應將睡眠習慣納入考慮,而不是只注意營養攝取。最重要的是,讓你的生理時鐘與日常活動相配合,這將有助於減少罹患代謝疾病的風險。
2021-05-17 07:40:33
阿楨
最新調查:6億中國人超重或肥胖,成人中首次過半 2021-05-27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最新資料,目前中國的成人中已經有超過1/2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歲)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這是全國性調查報告中首次出現超過1/2這樣一個數字。
同時,1/5(19%)的6-17歲兒童和青少年、1/10(10.4%)的6歲以下兒童存在超重或肥胖。按照絕對的人口數來計算,全國已經有6億人超重和肥胖,這個數字在全球是第一位。
  回應
現在人的胖的因素是什麼 ?一個健康合理又耐久的飲食,花費不是一般的高 。米飯油各種甜食飲料是發胖的第一因素,但是廉價啊.第二才是勞累熬夜加班以後,第二天直接就想吃高熱量的食物--火鍋/麻辣燙/奶茶/可樂,怎麼熱量高怎麼來.
運動減肥效率不算太高,基礎代謝才是高效率。運動減肥的時間成本很高的,正常上班族能做到的人很少。
關鍵是要長期堅持!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到60分鐘,在時間上應該都是能做到的。關鍵是要能堅持!我連續做了將近3個月,人明顯地瘦下來了,但是,堅持不下去了,又反彈了。還是沒有堅持下去 。
2021-05-26 08:21:00
阿楨
不吃夜宵可以長壽? 科學家們找到了背後的原因 2021-09-30

研究人員們指出,既然間歇性禁食的效果與吃下去的卡路里總數無關,而只和吃飯的時間有關,那麼生物鍾一定在裡頭起到了某種作用。
為了找到關鍵,科學家將與人類具有類似生物鍾的果蠅分為四組,第一組每天24小時敞開供應食物,想吃就能吃;第二組的開飯時間減少一半,僅為12小時;第三組每隔一天餓一天肚子——第一天禁食,餓完肚子的第二天敞開吃。第四組的設計則非常巧妙,類比了間歇性禁食。 果蠅在頭一天有4個小時可以吃東西,剩下20小時不給吃。 禁食的次日,果蠅整天都能正常飲食。
實驗發現,只有第四組的果蠅更長壽——雌性果蠅的壽命延長了18%,雄性果蠅的壽命也延長了13%。只有那些沒有吃夜宵,從晚上開始餓肚子,一直餓到第二天中午的果蠅,壽命才得到了顯著延長。 相反,同樣是餓20小時的肚子,如果把吃飯時間調整到晚上,果蠅的壽命就沒有明顯變化。
為什麼呢? 後續研究發現在晚上餓肚子,有助於啟動細胞的自我清理系統。 這種系統叫做自噬反應,曾斬獲諾獎。 細胞正是用這條系統來修復自身損傷。 我們也知道,它與延緩衰老有關。
考慮到人類細胞具有同樣的清理機制,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對人類可能也有啟示。
2021-10-01 07:31:45
阿楨
中國攝影師反歧視作品登上時代廣場大屏 2022-01-21

中國攝影師羅冰的反種族歧作品《All in Love》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作品中三位元女性模特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她們或相依或相擁,緊密聯繫,展現不同膚色的女性之美。
  回應
歧視眯眯眼人士嗎
不能說歧視,而是對歐美刻板印象的一次矯枉過正
這個才是正確的審美,三種膚色的都很漂亮。
人類個體之間雖然有著多多少少的差異,但在現在資訊互通和前全球化的情況下,大致的審美都是一樣的!
這種臉型和眼睛本來就屬於正常,我們一個高中班18個女生一半以上都符合,還有4,5個比這還漂亮的,實話實話這攝像師就是挑的普通中國女性代表。那些故意挑眯眯眼的老外,和你口中所謂100萬都挑不出來一個才屬於顛倒是非,又或者故意諂媚醜惡,歐美的普遍形象就是腋窩惡臭,體毛濃厚,28歲看著像62歲,皺紋滿臉,個個肥臉粗毛孔。像奧黛麗赫本、米蘭達可兒這種都是幾億白皮才出一個,怎麼不見他們在影片中真實展露,你怎麼不bb問這種臉型的歐美人有幾個?
所有生物的審美取向都是一樣的,不用劃分生物種類,更不用單獨把人類列出來,美感是跨物種的高度一致性的感觀意識,花朵,鳥兒,雄獅,公雞,魚類,蝴蝶......人類認為美的,別的生物也一樣認為美,根底是因為醜的生物會被剝奪生育權。那些設計師強說中國人認為醜的,西方人認為是美,其實是生造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這回事,審美是具有跨物種的一致性的,更何況在人類之中。不僅僅視覺美感是跨物種,嗅覺也一樣,狗兒貓兒聞到人類的臭襪子,一樣作嘔,西方人都有狐臭,他們自己不會覺得好聞,而是要用香體露掩蓋。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1_21_623053.shtml
2022-01-23 10:09:32
阿楨
美國男性經常健身,但中國男性很少人有健身的習慣? 2023/01/17

我本人在美國上大學,平常也有健身的習慣,身材和正常美國大學生差不多. 據我觀察大部分男性留學生都比較偏瘦,一到夏天那胳膊簡直慘不忍睹...為什麼國內男性很少人有健身的習慣?
真他娘笑死了。你吹一個世界肥胖率第一的國家,說這國的人有健身的習慣?
我承認美國的商業健身體系是很發達的,至於美國的健身,下面的這一水的吹捧真是慘不忍睹。美國的中產比較注重身材管理,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是對於美國而言,身材是一個區分階層的重要標誌。就整個美國而已,你可以去看一下世界上相關的統計。
美國成年人(15歲以上)肥胖率高達38.2%,墨西哥32.4%,新西蘭(30.7%),匈牙利(30%),澳大利亞(27.9%),英國以26.9%“屈居”第六。
首先,健身在任何國家都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圈子,因為健身的前提必然是吃好、睡好,這要求健身者不僅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還要有相對充裕的時間。
其次,基於第一點,發達國家的健身群體比例肯定要比發展中國家大,這是毫無疑問的。
第三,基於一二兩點,發達國家的健身體系以及配套的營養、訓練、運動科學等等肯定也更完善。
有些人說外國的肥胖比例高是因為飲食的原因。這個辯解的理由找的就跟尷尬,一方面對於有健身意識的人來說,即便平時鍛煉的時間不夠,也會適當控制飲食而不會亂吃,另一方面健身也會消耗大量的熱量,真要是經常健身,想胖也沒那麼容易。
在某種意義上講,說“外國人都有健身意識”跟豆瓣、微博等平臺上一些女性常說的“外國人身材好”是一回事。
按照中國過去的發展趨勢,以及參考國外的趨勢來看,基本可以肯定中國未來也會出現肥胖群體與健身群體的分化。即,一方面肥胖的人口會越來越多(如今中國的肥胖人群比例已經比20多年前翻了幾倍),另一方面健身也會在中產群體日益流行,尤其是隨著自媒體、短視頻等的普及,好身材也會展示更好的個人形象,但他們所占的比例是遠小於肥胖群體在真實社會中所占的比例的。
總之,如果注意不到健身和身材管理作為“中產文化”的一面,而是強行以“外國人就是比中國強”這種思維去理解健身產業,那麼我在一開始所說的“吹一個世界肥胖率第一的國家的人‘都’注重健身”自然也就是個可笑的事情。
  回應
其實“健身”都是資本在渲染,靠吃、器材和上課的健身,不是真的健身。
2023-01-17 09:45:06
阿楨
中國已經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何不主動調整飲食結構呢?

中國人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副食,都遠遠超過其他地區,中國是地球上胖人數量最多的國家,超過8千萬人,美國是肥胖人比例最多的國家,美國有錢人在吃螺旋藻,素食,蔬菜,當食物,中國為何不調整飲食結構呢,中國就包含有豐富的低熱量食物,比如,豆腐植物蛋白,水果蔬菜種類冠絕全球,大魚大肉,大油大酒,大吃大喝的爆病低健康的飲食時代,早該結束了
  回應
1.中國肥胖的比例不高,只有20%左右,超重的才是30左右。我國就算胖,也不像對岸的世界第一大國一樣,胖子都是胖成球的。2.中國人只要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就沒問題。
肥胖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吃肉,而是吃油和各類糖太多了,現在的植物肉背後,就跟以前操作吃調和油健康一樣,信了才是傻子。美國人的胖是什麼黃油和糖太多,而中國的胖,是碳水太多了,是饑荒時代的遺存。中國蛋白太少,碳水和糖太多
2023-10-27 09:58:47
阿楨
零下氣溫也要露腿! 陸「光腿神器」熱銷千萬件 被嘲現代刑具|TVBS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P0ygBR1x0
  回應
人家女的自己愿意穿,你管那么闲事干嘛,真是无聊,危言耸听
另類裹小腳
冬天露腿的 日本老早就一堆了 真的是深井水雞 畫面換成日本大哥哥 解釋又不同了

每年爆賣上億條,撩倒全世界男女:以假亂真的光腿神器,套路有多深?2023-12-09快刀財經
雖說穿的暖和才是對冬天的尊重,但誰都想又漂亮又保暖的出門。作為天一冷就賣到脫銷的大爆品,“光腿神器”可以搭配短裙、半身裙、長筒靴,不管上面裹了多少層,只要腿露出來,就會覺得精神、顯瘦。
“光腿神器”,其實就是類似打底褲的絲襪,內里加絨,因為顏色與皮膚相近,乍看之下,給人一種大冷天還光著腿的感覺。甚至還誕生了專門的調色師,從膚色到裸色,細化程度堪比粉底液,各種色號一應俱全,主打的就是“穿了像沒穿”。
實現精准狙擊的“光腿神器”,很快就以燎原之勢,在全國風靡開來。每年冬天,單單以光腿神器為主的打底褲系列,就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有網紅品牌借此站穩腳跟,更有內衣老品牌靠著它起死回生。
  回應
嘩眾取寵的斷章取義文,能把腳穿出直接縮水2-3個尺碼的明顯是故意死命往上提出來的,嫌裹小腳的但凡你多看幾眼多動幾下高貴的手指不會買踩腳款嗎。至於折痕,那就是要從要風度不要溫度、還是要溫度犧牲風度上自選了,而且大冬天的穿個齊膝或過膝高筒靴完全可以避免。最後美麗刑具是小仙女們自己選的,但凡腦子還正常的人也不會強迫你們大冷天的還必須要裸著一雙腿不可吧。要不就真的學習一下日本女性,來個真正的大冬天光腿!美麗凍人!
2023-12-10 08:49: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