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1 06:52:34| 人氣3,51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屈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陸拍的電視劇《戰國群雄傳》明明是《屈原》,在擁擠的光華商場,把它當《戰國演義》,買回一看才知裡頭只有一雄‧屈原。而且亂點鴛鴦譜,片中一開始就杜撰了一場屈原情人杜若子的野艷舞蹈,跳的旣原始又現代,結果被來巡的楚懷王看上,跳到郢都細腰宮,慘遭王后鄭袖設計,被懷王削了美鼻,打入冷宮,苦思屈原而死。

你懂啥?文藝有虛構的權利,人家第一集就將全劇的主要角色有機的串聯起來。被當成野人追捕的上大夫之家奴,雖被屈原救出,但又被賣、不堪國舅奴役且姦擄其妹,憤而起義(這是串聯楚史上重大的莊蹻叛亂事件),屈原說服莊蹻投誠、抗秦有功、反遭陷害,屈原投江前才知自己間接害死了莊蹻。而慫勇懷王強占杜若子的靳尚,日後就成了接受秦相張儀賄賂,讒言楚王和鄭袖,害得國破,走狗烹般也死在秦軍之劍。

真會掰!劇裡還大演最毒王后心,說什麼屈原不肯拜倒在鄭袖裙底才遭棄。

沒你會掰,你在《百家爭鳴‧眾声寂靜》不也虛構了屈原和其姊女嬃、懷王有曖昧的關係。

這不同,我的虛構有合理的依据,在屈原的《楚辭》中屈原最愛的人除懷王外就是女嬃,而女嬃是「伯庸之妾所生、與原同父異母」。

全都是瞎掰,不過屬屈原的秭歸同鄉寗發新最會掰,他在《愛國詩人屈原》(漢欣,1995)「沿著屈原流放的足跡,採集了不少關於屈原的傳說和故事。他把這些加以提煉、揉和,創作出這部情節奇妙、語言樸素,旣真實又幻虛的文學作品,描述了屈原的命運、遭遇,以及與人民的血肉關係,刻劃了屈原憂國憂民、剛正不阿的典型形象,寄託了人民群眾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之情,讀之令人落淚。」(p.4)

是嗎?我怎只讀到作者杜撰了屈原的義女小嬃和其學生昭漢這對戀人、遭鄭袖親生子蘭奪愛不成,以及懷王如何糾纏於鄭袖細腰……等等情色故事。

那是你以色眼看小說,不然換讀作者的另本《屈原傳》(國際文化,1987),這本才是真的「採集了不少關於屈原的傳說和故事」,裡頭旣非傳記也非小說,而是一篇篇附和於屈原的地名之神話故事,比如溪邊的石洞是屈原小時與仙女伴讀的「讀書洞」,又比如西陵峽石壁上的巨石長的像「米倉口」、也可附和成屈原小時從散米天女接下救濟窮人,又比如……

附和不完的,民間掰過、還有更會掰的文藝,就不知屈原會如何<天問>這些附和?

別那麼嚴肅,詩載不起愛國的重担,民間更不堪枯燥的政爭。 

屈原"斷袖"說遭網友炮轟 朱自清聞一多或曾力挺

 中新網2008-12-19電:“屈原不過是一個紈絝子弟,還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這樣的‘草根英雄’和‘平民偶像’更值得我們去愛戴和尊敬”,爭議作家張一一近日在一篇題為《屈原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博文中,逐一批駁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既不愛國,也不浪漫,更不偉大”的“三宗罪”,並含沙射影地指出在“崇尚男風”的戰國時代,喜歡花花草草的屈原與楚懷王和宋玉之間“都有一腿”,引來網友罵聲一片。  
 屈原詩中多處體現了同性之間的愛情?   
 在《屈原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一文當中,張一一指出,屈原一大老爺們卻喜歡自稱是“美人”,不但熱衷佩戴香茅之類玩意,還一天到晚喜歡和花花草草搞在一起,再加上當時男風盛行,屈原又丰姿秀美,兼職“侍奉內廷”的屈原與楚王之間有一些眉來眼去你儂我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張一一另外還表示,屈原與楚懷王之間的同性愛情,在他許多的詩作中可以得到體現,如“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表達的就是詩人與懷王之間的以身相托兩情相悅;“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中的“靈修”是古代女子對戀人的愛稱,屈原以此來稱呼懷王,同性之間的愛情至此一目了然,但此時的懷王已有移情別戀的傾向,這使得詩人幽怨和哀傷不已;至於後來的“闔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與此終古”,就表達出詩人對懷王雖然還是一往情深,但清高的個性又使他不屑捲入宮廷的爭風吃醋當中去,最後終於受到排擠和放逐,無法釋懷,抑鬱難平,最終不得不淒美而幽怨地投江而死。   
 朱自清和聞一多曾力挺屈原“斷袖”說   
 據悉,屈原“斷袖”之說其實並非是張一一首先提出,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我國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就曾在《中央日報》發表文章《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戀者身份,引起當時文壇一片譁然,並遭到多人圍攻。孫次舟隨後又撰文《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堅持自己的觀點。   
 作家朱自清非常認同孫次舟的觀點,並請出著名詩人、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主持公道。聞一多次年在《中原》雜誌發表《屈原問題》一文,肯定了孫次舟對屈原的發疑是楚辭研究的重大發現,“孫次舟以屈原為弄臣,是完全正確地指出了一椿歷史事實”。聞一多還進一步闡明了“斷袖”說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在科舉尚未施行的戰國時代,文學家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和生存條件,他們只有依附于當時的國君與貴族才能生存,即成為“文學弄臣”。   
 網友質疑張一一向屈原發難有炒作之嫌   
 雖然張一一此番對屈原的質疑“貌似很有幾分道理”,但仍有相當多的網友並不買賬,網友“錢種樹”表示,屈原的文學地位不會因此有任何的動搖,即使他是同性戀也絲毫不能影響到對他的尊敬;網友“江上人”則表示,張一一有過不少的炒作前科,不排除這又是他別有用心地在借屈原搏出位。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中國文壇總是一潭死水,應該多鼓勵這樣標新立異別開生面的學術之爭,“黑的說不白,白的說不黑,公道自在人心,有什麼觀點,都可以擺在桌面上,都可以心平氣和地拿出來說嘛”。 
 
屈原
 
   屈原(約前340年~約前278年),漢族,戰國時期楚國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主張聯齊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離騷》《九章》 《九歌》 《天問》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離騷》是我國最長的抒情詩。後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這部書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離騷》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九章》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天問》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爲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爲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爲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注1:
  最近對湖南漢壽縣屈原學會提交的有關“屈原故鄉漢壽說”的研究成果進行鑒定,在仔細閱讀所報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紹後,又到漢壽縣滄港古鎮進行了實地考察,大量的屈原遺迹和出土文物以及與屈原作品相關描述的印證,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故鄉很有可能在漢壽,起碼“屈原故鄉在漢壽”可稱爲有根據的新的一說。
 
  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國貴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樣,羋(mǐ)姓,該姓出自黃帝顓頊系統的祝融氏;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境內)。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當時叫作“公族”或“公室”,那麽他和楚國的關系,當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孫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國都曾擔任過要職。屈原的父親叫伯庸。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後來被秦國俘虜的大將屈丐。屈原楚辭《九章》中的《惜誦》曾說道:“忽忘身之賤貧”。很可能當時這個貴族家庭已經衰落了。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據近代許多人研究的結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間。照甲子推算,那年應該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國曆法的老話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爲歲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離騷》中說:“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句是說太歲星逢寅[4]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從母體降生了。說明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碩是正月,夏曆以建寅之月爲歲首,說明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則說明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這可是個好日子(據鄒漢勳、劉師培用殷曆和夏曆推算,定爲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陳瑒用周曆推算定爲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爲前340年。
 
  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衆不同,所以他在《離騷》中說:“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這4句是說: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東漢王逸在《章句》中解釋屈原的名字時說:“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者莫過于天,養物均調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來,照字面上講,“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于子,地辟于醜,人生于寅”[8]的天地人三統。這在今天看來,只是個巧合,原無所謂,可在當時卻認爲是一個好兆頭。
 
  初任左徒
  
  屈原是楚國貴族中的傑出人才。精通曆史、文學與神話,洞悉各國形勢和治世之道;人聰明,口才好。司馬遷《史記》說他是“博聞強志”,“嫻于辭令”。20多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國的令尹只低一級,他對內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發布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王很信任他,還讓他草擬法令,又讓他出使齊國,聯齊抗秦。足見屈原曾是楚國兼管內政外交的重要官員。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卻招來了楚國貴族大臣們的反對和嫉妒。反對者的代表就是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這批人目光短淺,妒賢害能,只想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卻把國家的長遠利益置之腦後。可是他們的權勢很大,整天圍在楚懷王身邊,左右懷王的言行。昏憒的楚懷王,聽信了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
 
  以詩歌抒發心情
 
  從頃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國基本上被秦國掌握,俯首聽命,不敢動彈。屈原對此痛心疾首,卻又無能爲力,眼看著國勢日弱,民生多艱,只好以詩歌來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情。
 
  經曆時期
 
  屈原一生經曆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爲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爲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裏”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沈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時局
  春秋以來,許多小國經過長期的戰爭,逐漸被大國吞並。到前403年左右,形成了七個大國〈燕、趙、魏、韓、齊、楚、秦〉並立爭雄的局面。這以後一直到秦統一六國(前221年),曆史上把這180多年叫做戰國時代。這個時代,各國間鬥爭激烈,攻伐連年,政局動蕩。詩人屈原就生活在這個社會大變動的戰國後期。戰國七雄的實力並不平衡,而且隨著各國政治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實力不斷消長。戰國初期,趙、魏、韓三國實行了經濟、政治制度的改革,曾一度強盛過。魏國經李悝變法,還曾成爲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可惜他們的改革不徹底,又加上所處地勢不利,很快又衰落了。燕國處在偏僻的北方一角,努力開拓東北的疆域。經過燕王噲的禪讓,也算對政治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沒有充分地完成,所以“凡天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只是受到戰禍較少,還能偏安一方而已。剩下齊、楚、秦三國,開始還勢均力敵,不相上下。
  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以後,努力增加生産,鼓勵人民戰鬥情緒,十年之後,國富民強,連年攻擊各國,成爲其他六國的嚴重威脅。由于秦的強大,其他六國中的任何一國都已不是敵手。于是有一批策士提出了“合縱”的主張,就是從燕到楚,南北六國聯合成一條縱線,共同反對西方的秦國。主張合縱的代表人物叫蘇秦,前334年,他說動了燕文侯,資助他遊說六國,建立起合縱組織。前318年,蘇秦約縱六國攻秦,楚懷王曾爲縱長,可惜被打敗了。與此對立的,秦國也組織一批策士提出了“連橫”的主張,就是西方的秦國與東方六國中的某一國家結成聯盟,形成一條東西向的橫線來攻擊另一個國家。連橫的代表人物是張儀。前328年,張儀爲秦相,推行連橫政策,很有成效。屈原生活的戰國後期,七國爭雄的鬥爭,基本上就是合縱連橫的鬥爭。
 
  楚國的內政外交
 
  在秦、楚、齊三國中,秦和楚又是最有可能統一六國的國家,而且秦占優勢。所以楚國只有和齊國聯合,才能和秦國相對抗。而秦只有破壞了齊楚聯盟,才能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實現她統一六國的大業。這就是屈原所處時代楚國的外交形勢;就楚國內政方面來說,要想富國強兵,戰勝秦國,就一定要加強法治,限制貴族特權,舉賢授能,發展經濟實力。屈原提倡變法,反對腐敗的貴族統治;主張合縱,堅持聯齊抗秦的外交政策,正是從戰國七雄爭霸的形勢出發,符合楚國長遠利益的正確方針。
流放
 
  第一次流放(漢北地區)
 
  屈原第一次流放漢北地區爲漢水的上遊楚懷王十六年(前313年),爲了破楚、齊聯盟,秦國派張儀帶了很多財寶到楚國活動。張儀賄賂了楚國的一批權貴寵臣,又欺騙楚王說:“楚國如果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出商、于一帶六百多裏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懷王不以爲然,聽信了張儀的鬼話,就把相印授予張儀,封張儀爲相;貪圖六百裏的商磚之地,真的和齊國斷絕了合縱之盟;還派人跟張儀去秦國受地。張儀回秦國後裝病,三個月不見楚使。愚蠢的懷王,還以爲是張儀怪他絕齊不夠堅決,又派人去辱罵齊王一通。齊王大怒,斷絕了和楚的合縱,反而和秦國聯合起來了。這時張儀才出面對楚使說:“您爲什麽不接受土地呢?從某地到某地,長寬六裏。”六百裏變成了六裏,楚使很生氣,歸報懷王,懷王大怒,先後兩次興師伐秦,結果都被秦打敗,喪失八萬軍隊,大將軍屈丐、裨將軍逢侯醜等70余人被秦軍俘虜,還被占去漢中大片土地。
  這時懷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複用屈原”,讓他出使齊國,重修楚齊之盟。秦兩次大敗楚軍之後,也怕齊、楚複交,于是主動提出退還漢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懷王恨透了張儀,提出不要漢中地,只要張儀頭。秦惠王本不同意,張儀卻胸有成竹地說:“以我張儀一個人就能抵得上漢中的土地,臣願意到楚國去。[11]”張儀到楚以後,賄賂了鄭袖、靳尚之流,在楚懷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語之後,糊塗透頂的楚懷王居然又把張儀給放了;還和秦王結下了婚姻關系。等到屈原使齊回來,說明利害,懷王想追回張儀,張儀早已走得無影無蹤了。這樣楚國對齊國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懷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齊合秦,去秦迎親;第二年,懷王還與秦王會于黃棘(今河南新野縣東北)、接受了秦退還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縣)。當時屈原雖竭力反對,結果不但無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漢北地區(今安康一帶及漢水上遊地區)。
  前303年,楚懷王二十六年,齊、韓、魏三國攻楚,聲討楚違背縱約。楚向秦求救,還把太子送到秦國作人質。第二年,楚太子殺了秦大夫逃回楚國。前301年,楚懷王二十八年,秦以此爲借口,聯合齊、韓、魏攻楚,殺楚將唐昧,占領了重丘 (今河南泌陽縣東北)。第二年又攻楚,消滅楚軍2萬,又殺楚將景缺。這時,昏庸的懷王才又想起齊楚聯盟的重要,讓太子質于齊以求齊楚聯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這形勢,秦昭王“邀請”,懷王在武關(今陝西商縣東)相會。
  屈原此時已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懷王的幼子子蘭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劫往鹹陽,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被劫往鹹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爲頃襄王,公子子蘭爲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前296年,頃襄王三年,懷王死于秦國,秦國將他的屍體送回楚國安葬。楚國人都憐憫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諸侯由此認爲秦國不義。秦國、楚國斷絕交往。
 
  第二次流放(江南地區)
 
  前293年,頃襄王六年,秦國派白起前往伊闕攻打韓國,取得重大勝利,斬首24萬。秦國于是送給楚王書信說:“楚國背叛秦國,秦國准備率領諸侯討伐楚國,決一勝負。希望您整頓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戰。”楚頃襄王很憂慮,就謀劃再與秦國講和。屈原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寫詩抒情,表達了他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懷王最後落到客死他國的下場,就是因爲“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這對子蘭形成了威脅,于是子蘭指使靳尚到頃襄王面前進讒,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區。這次流放的路線,按《哀郢》分析,是從郢都(湖北江陵縣)出發,先往東南順江而下經過夏首(湖北沙市東南)、遙望龍門(郢都的東門)經由洞庭湖進入長江,然後又離開了夏浦(湖北漢口),最後到了陵陽(據說是今安徽青陽縣南)。
 
自盡
 
  後人寫有屈原自沈前的情景:
  屈原既放,遊于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複與言。
  秭歸----詩人之鄉
  秭歸是我國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位于長江北岸的臥牛山麓,四周城牆環繞,形似一個傾斜的葫蘆,具有濃厚的古典建築風格。故有“葫蘆城”之稱。又因城牆均有由石頭疊砌而成,又叫“石頭城”。漢代始設縣,唐朝時曾設立歸州,民國元年改歸州縣,民國三年改爲秭歸縣,一直沿用至今。
  傳說秭歸縣名由屈原而來。屈原有個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趕回來寬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後人爲表示對這位賢惠的姐姐的敬意,將縣名改爲“姊歸”,後演變爲現在的“秭歸”。
  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後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從唐宋以來,經數次遷址修葺,後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興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現位于秭歸城東向家坪。改名爲“屈原紀念館”。三峽工程的興建,屈原祠將再次遷建。
  在樂平裏,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迹和傳說甚多,如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爲 “八景”並以景名聯詩一首:“降龍伏虎嘯天來,鄉鼓岩連擂鼓臺。照面井寒奸亡膽,讀書洞出離騷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蕩谷俟。鎖水回龍含澤畔,三關八景勝蓬萊”。
  秭歸還是曆史悠久的柑桔之鄉,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頌》屈原祠中,曾對桔樹的形象和性格作過深刻的描寫。今天,秭歸已成爲我國七大柑桔生産基礎之一。深秋時節,滿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綠葉藏紅果,如詩如畫。
  在屈原故裏還有一奇值得一提。這裏的耕牛不穿繩,卻能聽從指揮。相傳屈原從楚都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侍者挑書簡的繩子斷了,一老農當即把牛鼻繩解下來給他,從此以後,這裏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繩了。
 
紀念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團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據聞一多《端午考》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主流所公認的一直是端午節祭祀屈原。)
  另則傳說屈原死後,人們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龍搶走了。而蛟龍卻忌憚楝樹葉和五色絲線,所以人們就把米包成棕子來祭祀屈原;賽龍舟則相傳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雖然這些傳說都不可靠(一說是爲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但卻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作品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了以文學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被譽爲“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蔔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爲《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遊》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幹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據郭沫若先生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大體說來,《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爲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遊》《蔔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容與風格可與《離騷》列爲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曆史觀和自然觀。《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並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迹。《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格。
  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系。許多虛幻的內容就是承襲神話發展而來的。屈原又是關注現實的詩人,作品裏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尤以揭露楚國的黑暗政治最爲深刻。
  屈原作品的風貌和《詩經》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有關。當時,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民性強悍,思想活潑,不爲禮法所拘。所以,抒寫男女情思、志士愛國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豐富,什麽都可以奔入筆底。寫人神之戀,寫狂怪之士,寫遠古曆史傳說,寫與天神鬼怪遊觀,一切神都具有民間普通的人性,神也不過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們使作品顯得色澤豔麗,情思馥郁,氣勢奔放。這樣的作品,表現了與北方文學不同的特色。
  從體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詩歌,不管是《詩經》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發展爲長篇巨制。《離騷》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現手法上,屈原把賦、比、興巧妙地糅合成一體,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識和複雜的現實關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爲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歎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漢王朝定都關中後,便産生了更大的影響,“楚辭”的不斷傳習、發展,北方的文學逐漸楚化。新興的五、七言詩都和楚騷有關。漢代的賦作家無不受“楚辭”影響,漢以後“紹騷”之作,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詩句抒發自己胸中的塊壘,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這是屈原文學的直接發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爲題材的詩、歌、詞、曲、戲劇、琴辭、大曲、話本等,繪畫藝術中如屈原像、《九歌圖》、《天問圖》等,也難以數計。所以魯迅稱屈原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于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漢文學史綱要》)。   
 
  《離騷》是屈原最宏偉的詩篇,是他自全敘平生的長篇抒情詩,在我國古典文學中再沒有比這更長詩篇了。全詩共373句,2477個字。詩中尖銳地抨擊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敗 ,表達了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貞,同 時也表現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憂愁苦悶。
 
  《九歌》是屈原流放在江南時在楚民間祭歌的基礎上 加工整理的一組祭歌。《九歌》共有11篇詩歌,分別祭 記11種神靈。其中:
  《東皇太一》祭祝最尊貴的大神。
  《雲中君》祭的是雲神。
  《湘君》、《湘夫人》祭湘水神。
  《大司命》祭祀主宰人類生命的男神。
  《少司令》祭祀主宰幼兒生命的女神。
  《東君》祭祀日神。
  《河伯》祭祀黃河之神。
  《山鬼》祭的是山中女神。
  《國殤》悼念和頌贊爲楚國而戰死的將士
  《禮魂》是《九歌》的送神曲,即祭祀完成。
  《九章》是屈原寫的一組抒情詩,一共9篇。即《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九章》組詩中數《哀郢》最深刻地表達了屈原的愛國主義思想。《九章》和《離騷》 是一類型的作品,區別在于《離騷》是屈原平生綜合性的自我敘述,而《九章》則是具體的片斷生活的記錄和心情的顯現。《九章》是研究屈原生平和思想最有價值的材 料。
 
  《天問》是我國文學史上罕見的一篇奇文。它以一個 “日”字領起,作者一口氣對天、地、神、人等各方面提出 了170多個問題,鮮明地表現了作者探索事物根源和不屈 不撓的戰鬥精神。全詩共374句,1553個字,是屈原作品中的第二首長詩。
  《招魂》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迷信活動。在戰國時代的楚國,這種巫術宗教活動極爲盛行。楚懷王客死秦國後,屈原運用民間的風俗和藝術形式,寫成了這篇頗有藝術特色的詩篇。他在詩中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都作了驚心動魄、淒慘恐怖的描寫,叫魂魄哪兒上不要去,趕快回到自 己的祖國。屈原招的是懷王的魂,實際是也在招楚國的魂,因爲屈原是把懷王扣楚國的命運連結在一起的。《招魂》無論其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手法,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名言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指九天以爲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離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離騷)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離騷)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九歌)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九歌)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九歌)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九歌)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九歌)
  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歎乎增傷。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九章?懷沙)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九章?涉江)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九章?涉江)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九章?涉江)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漁父)
  薄暮雷電,歸何憂? (天問)
  魂兮歸來! (招魂)
  目極千裏兮,傷心悲。 (招魂)
  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爲重,千鈞爲輕;黃鍾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蔔居 )
 
屈原和端午節
 
  我國人民爲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要過端午節,這個風俗後來傳到了朝鮮、日本、緬甸、越南、馬來西亞等國。
  屈原,生活在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表現出驚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據司馬遷《史記》記載,他內“與王圖議國事”,外“接遇賓客,應付諸侯”,是掌管內政、外交的大臣。
  戰國本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爭霸的混亂時期,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後日益強大,常對六國發動進攻。當時只有楚國和齊國能與之抗衡。鑒于當時形勢,屈原主張改良內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層統治階級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國賄賂的楚懷王的寵姬鄭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擠和陷害。
  糊塗的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把他放逐到漢北,結果楚懷王被秦國騙去當了三年階下囚,死在異國。
  屈原看到這一切,極端氣憤。他堅決反對向秦國屈辱投降,這遭到政敵們更嚴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親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漢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長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沒有屈服。他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決不隨波逐流。拿起筆抒寫自己對祖國的熱愛,指斥“群小”誤國,爲後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篇。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最偉大、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後人稱他的作品爲“楚辭”。代表作是《離騷》,這是屈原作品中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三百七十三句,兩千七百七十七個字,詩中敘述了詩人爲實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所遭受的打擊和迫害,深刻表達自己內心的痛苦、對人民和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長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殘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個打漁的隱者,隱者見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勸他“不要拘泥”、“隨和一些”,和權貴們同流合污。屈原道:“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公元二七八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詩人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沈。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曆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端午節那天,人們仍要在江河裏劃龍舟,把粽子系上五彩絲線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見詩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曆史疑點
  1944年9月,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在《中央日報》發表文章《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戀者身份,在當時文壇引起一片嘩然,並遭到多人圍攻。孫次舟又撰文《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堅持自己的觀點。作家朱自清同情孫次舟的觀點,並請出著名詩人、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主持公道。聞一多次年在《中原》雜志發表《屈原問題》,肯定了孫次舟對屈原的發疑是楚辭研究的重大發現:“孫次舟以屈原爲弄臣,是完全正確地指出了一椿曆史事實……”聞一多進一步闡明了此說的曆史背景和文化意義:在科舉尚未施行的戰國時代,文學家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和生存條件,他們只有依附于當時的國君與貴族才能生存,即成爲“文學弄臣”。當時各國間戰事頻繁,“忠君”遠非時尚,“朝侍楚君,暮爲秦僚”並不會招致非難,即使象提出“忠”與“孝”的孔子本人也頻繁地周遊列國,並不因不能專事魯君而自愧。再說戰國時代盛行崇尚男風,人們並不以此爲慚,所以屈原在詩歌中自稱“美人”,對自己的儀表多有誇耀,在詩句中對同性愛情作大膽表白,並不出奇。
 
郭沫若話劇《屈原》
 
  創作背影:
 
  話劇《屈原》取材于戰國時期楚國的曆史,寫偉大詩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個人遭際。郭沫若首次將其形象塑造于舞臺之上,他以神來之筆,在從清晨到午夜這段非常有限的舞臺時空裏,概括了這位詩人一生的悲劇。劇一開始,即寫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學生保持高潔的靈魂。
  1942年,《屈原》重慶首演,導演陳鯉庭,金山飾屈原,白楊飾南後,顧而已飾楚懷王,石羽飾宋玉,施超飾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飾公子子蘭,張瑞芳飾嬋娟。當時的媒體報道說:“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劇集劇壇之精英,經多日籌備,慘淡經營,堪稱絕唱。”
  1953年,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爲了紀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這個戲。導演仍是陳鯉庭,屈原則由趙丹扮演,白楊飾南後,王蓓飾嬋娟。1979年《屈原》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時,演出500余場。1980年11月,河原崎長十郎率演出團來華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國觀衆的歡迎。
 
  劇情簡介:
 
 屈原給弟子宋玉講自己的《桔頌》一詩,贊美桔樹“獨立不倚”、“至誠一片”的品格,告誡宋玉在這大波大瀾的時代“生要生的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這實際也是屈原光明磊落、愛國愛民偉大襟懷的詩意概括和自我抒發。秦爲破壞楚齊聯盟派使者張儀遊說楚王,詭稱秦以商于六百裏之地與楚,條件是楚齊絕交。左徒屈原識破秦國虎狼之心,從維護楚國獨立和關東六國人民利益出發,力勸楚王堅持聯齊抗秦。張儀陰謀受挫,轉而與楚王寵姬南後勾結。南後鄭袖是個狠毒自私的女人,楚王長子正在秦國作爲人質,南後爲了固寵便接受張儀奸計,以離間楚王與屈原關系,破壞楚齊聯盟換取秦國對立稚子子蘭爲王位繼承人的支持,二人共同設下宮廷“構陷”的陰謀。南後以幫助指導“九歌”爲名,把屈原騙入宮廷,當面吹捧屈原:“文章又好,道德又高,又有才能,又有操守”,待見到楚王回宮時,便詐作頭疼,倒入屈原懷中,反誣屈原調戲她。昏庸暴戾的楚王,不辨真僞,便以“淫亂宮廷”的罪名,免去屈原左徒官職逐出宮廷,並宣布和齊國絕交,同秦國修好。屈原悲憤滿腔,告誡國王:“要多替楚國的老百姓設想,多替中國的老百姓設想”。痛斥南後:“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們整個兒楚國呀!”“是我們整個兒的赤縣神州呀!”屈原被貶,謠諑四起。無恥文人宋玉叛離屈原,投靠貴族集團。屈原憤而出走,路遇楚王、南後、張儀,情不可遏,痛罵張儀,怒責南後。楚王大怒,下令把屈原關進東皇太乙廟。侍女嬋娟堅信屈原是純潔和正義的,不爲南後威逼和宋玉、子蘭利誘所動,也被囚禁。屈原身陷囹圄,眼見祖國陸沈,一腔悲憤噴湧而出。他呼喚雷、電、風,“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他渴望雷電化作他胸中的長劍“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壯美的“雷電頌”把屈原光輝品格升華到最高峰。這時廟祝鄭太蔔受南後之命,以毒酒與屈原,嬋娟和救她的衛士趕到,嬋娟誤飲毒酒代屈原而死。衛士刺殺鄭太蔔,焚廟。熊熊火光中,屈原展讀《桔頌》,祭奠嬋娟,並隨衛士潛往漢北,和人民一起繼續堅持鬥爭。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6.htm

屈原>偽基百科
 
屈原(2340年—2278年),姓屈,名完,字原,中國共慘黨末期H港人,葉賜恩之手下屈人的後代。中國最偉大的屍人之一。其作品文字淫賤,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淫學的源頭之一。2953年孌合國通過決議,因當年為屈原逝世不知幾多周年,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萌人之一。
 
歷史典故
 
湖南簡稱湘,與廣東相鄰。在湘西流傳一種趕屍的道法,在民間流傳以久、相傳為操縱殭屍的起源,和那些三流古裝片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殭屍不必穿清朝的官服、也不一定只能用跳的,可以穿著各種服裝、也可以用走的。
而殭屍也不是在湘西趕屍流傳後才出現,更早以前百姓流傳墓地遭水淹、濕氣太重,會導致「蔭屍」的情況發生,屍體將不會腐爛,是謂屍變。
屍變之後的屍體就是殭屍,殭屍之中又分階級,最高階的屍王甚至能在日光下行走、與常人無異,一般的道士乩童避之惟恐不及,因為他們具有極強的怨念和力量。
約西元前278年,汨羅江迎來一具千古留名的屍體:屈原。
原本百姓想好好埋葬這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可是泛舟、潛水卻一直無法找到他的屍體,傳說屈原投江時一直無法下沉、於是在衣褲內裝滿泥沙(也有人說是抱著大石頭),且投河處鄰近洞庭湖、水勢不強,在身繫重物的情況下理應不會四處漂流,為什麼屍體不見了?
因為……汨羅江,在湖南省北部、後來與湘水合流。
找不到屍體的百姓認為屈原化為殭屍、到時候會失去理智四處西血,因此在汨羅江中具有行走的能力、導致百姓找不到屍體,百姓害怕屈原爬上岸危害自身安全,於是用傳說中能夠驅邪的糯米,配合竹筒和五色絲線製成最初的粽子,投入河中意圖消滅可能會成為殭屍的屈原。
當年中國可是人人吃不飽、連祭品拜完都要自己吃,而且常常饑荒,哪有閒錢把食物丟進河裡?何況屈原死時只不過是個普通的士大夫,鄉民不可能聽過什麼「天問」、「九歌」等等文學作品,更別談是祭拜了,唯一的解釋就是:驅魔,畢竟殭屍危害人間是即時性的,可能當晚鄉民就會被吸血變成沒有理智的殭屍,所以不惜耗費糧食也要將糯米丟進河裡消滅殭屍。
後來為了讓糯米能夠更廣泛的散佈、改用容易解開且成本低廉的竹葉包裹,目的是要在投入水中後粽葉解開、其中糯米飄散以利驅邪,這種方法和典故傳至國外化身為「深水炸彈」。
同時還喝雄黃酒、插菖莆和艾草,避免屈原上門,外人不知其中典故,以為是驅趕毒蛇、蜈蚣、壁虎、守宮、蟾蜍這五毒,其實矛盾連連。
人說端午節是五月五,其中午時水據說可以避邪,在這陽氣即盛的日子又何必驅趕五毒?五毒又何必只在這天才驅趕?
他們怕的是屈原啊!變成殭屍的屈原!要不然好好的端午幹麻搞一些避邪的東西?因為端午是屈原忌日、邪氣特別重,所以年年都要防範!
因此家家戶戶購買糯米包粽子、吃粽子以防止殭屍上門,划龍舟投粽子是為了消滅屈原,誰知這段對抗邪魔的歷史被人惡搞為歡樂的節日,韓國人更是因此拍攝一部電影,紀念端午節成為文化遺產。
 
電影特輯
 
湖南有一漢子姓葛名努乙,自幼家貧、父死母歿,但是身懷一樣才能:具有陰陽眼,能夠清楚看出各種鬼魂和人的精神特質。這項才能上一位道士看上、於是收他為打雜的僕役兼徒弟,葛努乙和那道士學會趕屍的技巧後迷戀上鬼怪,開始殺人以製造殭屍、目的是搜羅各種令他著迷的靈魂。
後來在洞庭湖某一島上,他發現一座無人來過的石窟、沒有沾染任何一個人的精神和意志,他發現一件相當詭異的事情:自己沒有任何精神上的特質。
後來,他目睹一個具有強大怨念的男子投河自盡、將其變成殭屍,誰知道那懷抱無數「懷才不遇」、「心灰意冷」等諸多怨念的男子無法為他使役,葛努乙被陷入「吸血衝動」的男子斯成碎片,男子平靜下來已經是數日之後的事情。
男子跳進曾經讓他死亡的汨羅江、卻只能漲滿一肚子水,他才知道自己成為了不死的怪物,看見死命搜索他的鄉民、男人覺得萬分感動,可是他的身體已經不能再出現於人間,只能在黑暗中活下去,他帶著從河底撈上來的粽子、沿著汨羅江走,直達湘水……。
 歷史分析
但是屈原最後究竟到哪裡去了?可能離開汨羅江、也可能還在那裡,但是白天時日光能夠照進河底,這對殭屍來說是致命的,假如屈原能夠活下來也定然是屍王的等級,說不定屈原就在你我之中……。
以上全為事實,不相信的話可以反駁,一切都是有證據、為本人親自考察,具備足夠的合理性,以及……真相只有一個!
學術界聲稱已經找出屈原的墓,但是既然如此、民間為什麼深信屈原的屍體還沒被打撈上來,一直重複舉辦端午節的活動呢?假如真的這麼重視屈原,不可能不知道這種事情吧?何況屈原的生卒年皆不詳,前頭所述的西元278年也是推測的數字,墓建於何時無法成為依據,屈原的屍體成為千古的謎……。
為了照顧那些幽默感退化的人們,維基百科有一個主題關於:屈原。
http://uncyclopedia.tw/wiki/%E5%B1%88%E5%8E%9F
 
 
 

台長: 阿楨
人氣(3,51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迷幻異域》
此分類上一篇:《地藏王傳奇》

由屈原到鄭成功
由屈原到鄭成功:臺灣端午古典詩的主題演變

‧歷史月刊 07/06/18廖藤葉(臺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副教授)

臺灣對於端午紀念的人物,向來認為是屈原,因此於端午時期,閱讀屈原作品,以此發抒個人情懷,自清領以來便是如此。日治之後,尤其1949年兩岸分治,臺 灣的端午節加祀鄭成功,與屈原相提並論,國仇滅匪成為端午節節慶采風外的唯一主題。加上政府以「詩人節」名義,定題舉行全國聯吟寫作的慶祝形式,使端午詩 在數量上超越昔人甚多……

屈原故實和各地祭水儀式聯繫後,喧賓奪主的成為端午節的源起,反而忘了較為原始自然的祭儀。然而各地的端午節慶,因活躍的歷史人物有別,紀念的人物亦隨之 不同,如浙江會稽一帶紀念曹娥,山西一帶紀念介之推。拜網站便利之賜,查到大陸某些地區紀念秋瑾。秋瑾死於6月5日,納入端午節紀念人物無疑是相當晚近的 事。大凡值得尊敬人物,或因政治因素,都可能乘著民俗祭儀的翅膀,更為人所熟知。

由於對節慶活動的敏感,於閱讀臺灣古典詩時,留意以端午節為主題者,提及最多的人物是屈原,其次為鄭成功。至於將曹娥寫入詩中,僅見於呂嶽於1965年所 寫的〈乙巳詩人節〉一首。由此可見,端午節紀念鄭成功可能是臺灣所獨有的現象。本文所提及臺灣古典詩的版本,大部分以龍文出版社的《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 為主。

清領時期描寫端午風情下的屈原主題

所搜集到日治以前的臺灣端午古典詩,有下列數首,現依寫作時代排列如下:
作者 籍貫 生卒年代 詩題 資料出處
張煌言 浙江鄞縣 明永曆年間 〈端陽客鷺門〉 《臺灣詩薈》
沈光文 浙江鄞縣 明永曆年間 〈五日〉,〈癸卯端午〉三首 《臺灣詩錄》
陳璸 廣東南海人 清康熙年間 〈端午〉 《臺灣詩錄》
鄭大樞 福建侯官 清康熙年間 〈風物吟〉 《臺灣詩錄》
胡承珙 安徽涇縣人 清道光年間 〈午日〉 《臺灣詩錄》
陳肇興 臺灣彰化 清咸同間人 〈端陽〉二首,〈端午飲家與三茂才舍中聞大軍登岸口占示喜〉 《陶村詩稿》《臺灣詩錄》
張書紳 臺灣淡水 同治間人 〈端午竹枝詞〉四首 《臺灣竹枝詞選集》
馬清樞 福建侯官人 清光緒年間 〈臺陽雜興〉 《臺灣詩錄》
黃逢昶 湖南湘陰人 清光緒年間 〈臺灣竹枝詞〉 《臺灣詩錄》
林鶴年 福建安溪人 清光緒年間 〈家時甫星使端午招同幕府板橋園夜集〉 《臺灣詩錄》
鄭鵬雲 新竹縣人 清光緒間 〈新竹竹枝詞〉 《臺灣詩錄》
陳朝龍 新砂人 ? 〈竹塹竹枝詞〉 《臺灣詩錄》
藍山 ? ? 〈觀競渡〉 《臺灣詩錄》

上列數首有關臺灣端午古典詩,以作者籍貫看,大多數是遊宦官員,寫下臺灣端午節情境,含有異地奇風異俗的新奇的「采風」味道。胡承珙〈午日〉詩:

競度空佳節,生還尚異鄉。蛟龍雖未得,蒲柳總堪傷。
嬾學靈均問,閒尋抱朴方。赬桐好顏掌,回首惜年芳。

采風獵奇的感受,常由作者詩中自註文字透顯出來:「臺人午日摘赬桐花簪髻,謂之龍船花,內地絕無此風。」又如陳朝龍〈竹塹竹枝詞〉:
蒲觴艾酒醉端陽,無數龍舟競渡忙。
爭看奪標人兩岸,浪花噴濕粉雙行。

詩後作者自註:「端午節海口鬥龍舟,婦女觀者如堵。」即能想像鬥龍舟活動引人注目參與的熱鬧情景。

真正屬於臺灣詩人的陳肇興,〈端陽〉詩記下了迥異於今日的風俗民情:
寂寞山齋一事無,偶逢佳節倍清娛。
榴花照眼霞千樹,葛葉延齡酒百壺。
放學兒童分紙扇,求書村女送桃符。
離騷讀罷天難問,腸斷懷沙屈大夫。

詩中求書的村女,陳肇興送的桃符是「午時聯」。據片岡巖著,陳金田、馮作民譯《臺灣風俗誌》午時聯的內容是:「蒲劍沖天皇斗現,艾旗拂地神鬼驚。」可惜現今端午節書寫午時聯的習俗已然消失不見。

這個時期,將屈原寫入端午作品者,除上列胡承珙與陳肇興之外,僅有沈光文二首而已:
寧堪獨醒還如屈,也取新芳試浴蘭。(〈五日〉)
笑予何事日栖遲,不讀離騷便賦詩。(〈癸卯端午〉)

沈光文將節慶詩意和個人漂泊入臺身世結合,以屈原入詩,只是藉題發揮寫感傷心情。可以說清領時間有關臺灣地區端午主題的書寫以采風為主,至於屈原只是節慶中的一個小小的陪襯。

日治時期詩人自覺強化屈原主題

將可以確定為日治時其所寫作的端午古典詩,列表於下。由表所示,知道這個時期的作者,都是臺地人土,與清領時期諸多遊宦人員或文人入臺以居的情形不同。

作者 籍貫 生卒年代 詩名 資料出處
蔡振豐 新竹人 〈苑裡年節竹枝詞〉 《臺灣詩錄》
許南英 臺南人 1855~1917 〈臺灣竹枝詞〉、〈壬子(1912)端午夜坐偶成〉 《窺園留草》
林朝崧 臺中霧峰人 1875~1915 〈端午〉、〈乙卯端午與太岳同作〉 《無悶草堂詩存》
莊龍 臺中大甲南庄人 ?~1925 〈端陽雜詠〉四首 《南村詩稿》
林耀亭 臺中市人 1866~1936 〈端午夜守拙別居雅集〉 《松月書室吟草》
連雅棠 臺南人 1878~1936 〈五月五日〉 《劍花室詩集》
莊嵩 彰化鹿港人 1880~1938 〈端午日有感〉四首、〈庚戌(1910)端午〉 《太岳詩草》
傅錫祺 臺中潭子人 1872~1946 〈〈櫟社己酉(1909)第一期月課(五月)之一,端午〉 《鶴亭詩集》
林緝熙 嘉義市人 1887~? 〈乙酉端午懷惠川〉、〈乙酉端午感懷〉 《荻洲吟草》

采風之作,專記龍舟與過端午情形依然占多數。需注意是端午節的屈原主題,於數量上遠較清領時期為多,明顯將端午節慶與屈原作意識的結合。如施梅樵的〈鬥龍 舟竹枝詞〉指出是項民俗活動是:「鉦鼓喧闐日影疏,爭傳循例吊三閭」,投粽於江的意義是如莊龍〈端陽雜詠〉書寫端午時的心情有句:「不向湖山作水嬉,不投 角黍吊湘纍。」因此,於端午節專寫屈原,或以屈原為典故的古典詩,數目上增加許多。如:

一醉且拚從眾好,獨醒終去死湘潭。(林朝崧〈端午〉)
紉蘭不盡離騷意,採艾愁聞屈突謠。(林朝崧〈乙卯端午與太岳同作〉)
孤燈對風雨,入夜忽凄涼。轉瞬逢端節,栖遲滯異鄉。遺臣同弔屈,歧路更悲楊。新鬼滔滔是,鍾馗劍失鋩。(許南英〈壬子端午夜坐偶成〉)
濁世如今更不堪,傷心憑弔夢江南。三閭至竟獨醒去,愧殺人間長醉酣。(莊嵩〈端午〉)
太息汨羅人已渺,漫將故事說江南。(莊嵩〈端午〉)
千古傷心日,三閭絕命時。投江猶可弔,滅國有餘悲。懷郢思山鬼,亡秦待俠兒。九歌初讀罷,風雨下靈旗。(連雅棠〈五月五日〉)
離騷未讀已傷心,剪紙招魂費苦吟。魚腹葬身君莫怨,蛾眉相妒亦知音。(莊龍〈端陽雜詠〉)

這些作品的詞調都是屬於傷愁之作,弔屈意識明顯。清領沈光文紀實的「海天多雨濕端陽」景象,在日治時期詩人筆下,多雨轉為襯托愁悶心緒的:「孤燈對風雨,入夜忽凄涼」;「九歌初讀罷,風雨下靈旗」。

我們不能忽略了日治時期,詩人們為了保存漢文化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處於日治時期,詩人們的心境,看莊嵩的「濁世如今更不堪」,許南英的「遺臣同弔屈」,連 橫的「投江猶可弔,滅國有餘悲」詩句。皆在在強調了詩人們在日治時期不同文化衝擊下,藉著端午詩作呈現為個人心緒難以抒解,難以言狀的苦悶。

1945年之後籠罩在政治下的屈原主題

1945年臺灣光復以及1949年兩岸隔離之後的政治現實因素,臺灣地區有關於端午節的古典詩,數量上相當多。由於政策關係,一併於端午節紀念屈原和鄭成 功,以及各級政府機關舉行了詩人節的聯吟大會,使得詩集內的端午氣氛,無不呈現著克復神州、懷念大陸同胞的主題。現將數位活躍於日治時期之後的詩人有關端 午節詩作列名於下:

(一)嘉義人林玉書(1882~1964),詩集《臥雲吟草》,載有〈詩人節懷楚大夫靈均〉二首,係寫作於1949年之後。
(二)臺北蘆洲人李騰嶽,著有《李騰嶽鷺村翁詩存》,詩集內有詩:〈辛卯(1951)端陽紀念鄭成功〉、〈辛卯(1951)端陽大雨有感〉、〈辛卯(1951)端陽紀念鄭成功──應台中市政府詩人節招宴作〉、〈戊申(1968)詩人節書懷〉。
(三)彰化鹿港人呂嶽(1897~?),《醉雪軒吟草》,有詩:〈展端陽〉、〈乙巳(1965)詩人節〉、〈端午憶神州〉、〈午日讀騷〉、〈閏端陽〉四首。
(四)謝尊五(1872~1954),臺北市人,著有《夢春吟草》,有關端午作品名為〈庚寅(1950)端午紀念屈靈均雅集〉。
(五)邱坤土(1900~?),臺北士林人。《靜廬吟草》載有:〈端午節──癸巳(1953)年五月五日〉、〈屈原沉湘〉、〈蒲酒〉(1954)、〈競渡〉(1955),〈辛丑(1961)蒲節後一日雅集—─蘆墩吟社創立第一屆擊缽會於林斐卿先生宅〉三首、〈端午弔屈〉。
(六)林義德,臺北雙溪人,詩集名為《黑石集》,集中有關端午詩題為:〈詩人節書懷〉、〈癸丑(1973)詩人節竭濟化宮〉、〈五日懷鄭成功 (1973)〉、〈五日台北市立圖書館雅集〉、〈辛酉(1981)年端午節謁屈原宮〉、〈端午節懷大陸〉、〈閏端陽〉、〈端節後雨中尋詩〉、 〈(1985)端節前瑞芳雅集〉、〈端陽弔屈〉四首、〈蒲劍〉。
(七)陳進東,宜蘭羅東人,著有《南湖吟草》,詩集中有關端午節作品為:〈端午節(1979)感賦〉、〈辛卯(1951)詩人節懷鄭成功〉、〈待端陽〉。
(八)顏其碩,詩集名《陋巷吟草》,集中端午之作有:〈端陽節有感〉、〈端陽節海濱弔屈原〉、〈詩人節觀競渡〉、〈端陽雨〉、〈端節懷大陸同胞〉。
(九)呂伯雄,臺北雙溪人,詩集《竹筠軒伯雄吟草》載有多首端午作品:〈庚寅端午懷屈原—─民國三十九年時大陸盡陷海南、舟山亦撤〉、〈辛卯詩人節紀念鄭 成功—─全國詩人節出題〉、〈角黍──辛卯詩人節全國詩人大會擊缽題〉、〈競渡──七絕,六魚,癸巳端午全國詩人大會擊缽題〉、〈癸巳端午感事──五律, 五歌,全國詩人節大會擊缽題〉、〈蒲劍──民國四十四年乙未端節〉、〈弔屈大夫—─民國四十四年乙未端午〉、〈雄黃酒—─民四十四年乙未端節〉、〈壬戌端 午懷屈原—─民國七十一年於台北〉。

由詩題觀端午詩作內涵,有以下特點:其一寫應景的端午習俗活動,這向來是端午節古典詩的重要主題。其二著重在端午節當日個人心境的描寫,節慶是心靈活動的 一部分感發。其三是政治推動下的公開慶賀詩人節活動,將民俗節慶和政治局勢相結合,如〈端午節懷大陸〉、〈弔屈〉、〈紀念鄭成功〉、〈詩人節〉等詩題。第 三項特點,無疑是這時期臺灣古典端午詩的重要主題。前兩項特點承襲於清領、日治時期的端午詩作內容,應該只記節慶活動與個人情懷,但在第三項政治特點的籠 罩下,也多少烙上了時代印記。

配合參看上述作者詩題,發現他們的作品,有部分是參加各級政府機關主辦的詩人節聯吟大會所寫下來的,如林義德的〈五日台北市立圖書館雅集〉〈(1985) 端節前瑞芳雅集〉,謝尊五〈庚寅(1950)端午紀念屈靈均雅集〉以及陳進東、李騰嶽等人,皆有詩作。倘若參看呂伯雄於詩題之下所作的說明,如「癸巳端午 全國詩人大會擊缽題」、「全國詩人節出題」,可見得即使是寫龍舟競賽,寫雄黃酒或蒲劍等等,皆是規定好的題目。

現舉呂嶽〈端午憶神州〉詩,以見此時期的詩作內容:
又屆端陽弔國殤,家家角黍獻酬忙。
報燕豈少荊卿志,事楚寧無屈子腸。
世界風雲多變幻,中原豺虎正跳梁。
何當藉得豐城劍,來斬妖魔靖四方。

政治上加祀鄭成功豐富端午詩的內涵

臺灣古典詩寫作中,最早將端午節和鄭成功作聯係是莊龍。莊龍出生年份不詳,亡歿於日治時期的1925年,臺中大甲南庄人。〈端陽雜詠〉四首裡面,有三首分別以屈原為典故:

離騷未讀已傷心,剪紙招魂費苦吟。
魚腹葬身君莫怨,蛾眉相妒亦知音。(之一)
不向湖山作水嬉,不投角黍吊湘纍。
夕陽芳草城東路,載酒來尋國姓碑。(之二)
浴罷蘭湯畫翠娥,水邊來往珮環多。
游人只解憐春色,誰記千秋有汨羅。(之四)

所用詞彙有「離騷」、「招魂」、「魚腹葬身」、「吊湘纍」、「汨羅」等,皆和屈原相關。最可注意是第二首有「載酒來尋國姓碑」一語,將端午和國姓爺鄭成功作了聯繫。

「國姓碑」三字,可能是今日大甲鎮和外埔鄉交界處的鐵砧山劍井旁的一塊方碑。上面刻著〈「國姓劍井記」,內文為:「年年清明節,有群鷹自鳳山來聚哭,不至 疲憊不止。或云:兵魂固結而成……」碑文刻題是清光緒十八年所立。大甲鐵砧山向來有端午節鄭成功插劍於地而湧出泉水的傳說。據說飲了劍井的水,可以瘴厲時 疫並消暑,與午時水的功用完全相同,於是端午節節日也和鄭成功有了聯繫。

全臺各地的「國姓井」與「劍潭」眾多,都與鄭成功傳說相關。光緒年間,鐵砧山劍井傳聞已為大眾所知,故莊龍詩中吟詠訪國姓碑係故鄉端午節特別風物。

將鄭成功納入端午節紀念活動中,大張旗鼓加以歌頌宣揚,是在民國38年兩岸分隔而治之後。由政府機關所主辦的詩人節慶祝活動的應景作品,由詩題可知:臺北 蘆洲人李騰嶽有〈辛卯端陽紀念鄭成功〉和〈辛卯(1951年)端陽紀念鄭成功—─應台中市政府詩人節招宴作〉兩首詩,呂伯雄有〈辛卯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詩題下並說明:此詩係「全國詩人節出題」,辛卯年民國40年。在民國之前,這類作品名為「應制詩」。同年,尚有宜蘭羅東人陳進東的〈辛卯詩人節懷鄭成 功〉。由題目相同,可猜測大約是同一日同一場地的作品,同樣是由台中市政府所辦的詩人節活動作品,現將四首同題作品臚列於下,以窺見此時期的端午古典詩於 政治氣氛籠罩下的面貌。

船傾夾板七鯤風,猶記攘夷腦海中。
芳草長持春草綠,詩魂偏與國魂通。
東來紫氣千秋業,南去玉山萬仞雄。
湘水澎漲同怒吼,蘭湯浴罷感無窮。
(李騰嶽〈辛卯端陽紀念鄭成功〉)

蒲劍高懸迓素儒,同欽義烈繼匡扶。
中原日月孤臣淚,荒外江山錦繡都。
昔為屯田持漢節,今成基地頌雄圖。
鯤瀛三換衣冠後,猶仰高風起懦夫。
(李騰嶽〈辛卯端陽紀念鄭成功—─應台中市政府詩人節招宴作〉)

大義輝民族,鞭投鹿耳波。古梅標勁節,海外見山河。
(陳進東〈辛卯詩人節懷鄭成功〉)

未忍胡騎凌漢祚,披荊斬棘待長征。
孤忠救國扶明室,大義滅親伐滿營。
虎將奔馳京滬浙,雄師轉戰廈台澎。
勤王敵慨瀝肝膽,正氣長流萬古評。
(呂伯雄〈辛卯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由懷念鄭成功的端午詩作的出現,我們可以知道這是政治上的考量:1949年以後的兩岸局勢,無疑是明末鄭氏政權與清隔海對峙的歷史局面重演。也難怪原本只 是紀念屈原的端午節古典詩,至此出現了同時吟詠鄭成功的現象。這類作品將屈原、鄭成功、政策三者相互搭配交織而成,如上引諸詩詩句。李騰嶽作品尚能將屈 原,鄭成功和端午作結合,而陳進東和呂伯雄紀念鄭成功詩作與一般詠古詩無異,看不出和端午節的關係。這個時期的詩作,反映歷史的價值可能勝過文學本身的價值。

結語

臺地對於端午紀念的人物,向來認為是屈原,因此於端午時期,閱讀屈原作品,以此發抒個人情懷,自清領時期便是如此。這個時期的端午古典詩人,大部分為宦遊於臺的中原人士,內容所記多為采風,描寫臺地端午節的不同於大陸的氣候、人文與較為重要如鬥龍舟的節慶活動。

日治時期文人結社的定期寫作,提供較為多量的端午詩作。采風與個人心緒的抒發主題並陳,屈原形象伴隨著日治的現實,讓端午古典詩多了傷懷愁緒,顯示文人苦悶多感,詩調詩情轉為強調「個人」心緒的愁悶。

日治之後,尤其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臺灣的政策進入和大陸對抗時期。端午節加祀鄭成功,與屈原相提並論,國仇滅匪成為端午節節慶采風外的唯一主題。加 上政府以「詩人節」名義,定題舉行全國聯吟寫作的慶祝形式,使端午詩在數量上超越昔人甚多。既是「定題」作品,表示有意識的將內容引導到國家政策之上,與 日治時期自動自發的文人詩社所寫的端午詩,風格題材的寫作明顯不同。
2007-06-25 12:09:49
版主回應
【詩文趣話】 愛吹牛的中國古典文學 2012/3/8 張天野

中國人好吹牛誇大,連帶中國古典文學也染上了不可救藥的「吹牛病」,當然,這是文學的「比興」怎可叫「吹牛」,不過笑謔之。

浪漫主義詩歌鼻祖屈原在《離騷》開頭就很莊重地宣布:「帝高陽之苗裔兮」,這句就有吹牛的嫌疑。五帝之一的顓頊號高陽氏,乃黃帝重孫,是華夏族的正朔。作為楚國公族,屈原的老祖宗楚王熊渠曾公開宣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屈原這句詩很有些扯虎皮做大旗的味道哩。

同為浪漫主義詩歌巨擘的李白,也喜歡在詩歌裡「吹牛」,如果我們翻翻《李白詩選》,會發現這種「吹牛詩」比比皆是。

譬如,李白說蜀道難:「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說北京那疙瘩下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說廬山瀑布高:「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說他的小船速度堪比火箭:「輕舟已過萬重山」;說他一發愁,頭髮就長:「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李白因為在詩裡吹牛已入化境,所以人們送他一個綽號「詩仙」,就是說他牛已吹出人間、走向天堂了。

愛吹牛大約是詩人的通病。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的盧綸擅寫邊塞詩,他有首〈塞下曲〉很有名:「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詩寫得酣暢淋漓,可詩人所處的中唐藩鎮林立,胡人頻繁騷擾,回紇居功勒索,吐蕃更於廣德元年一度攻入長安。

這種狀況下,「單于夜遁逃」,怕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吧?要不就是盧大詩人在硬著頭皮吹牛。

不光作者吹牛,中國古典文學裡的角色也都好吹牛。

《三國演義》裡曹操在赤壁領二十幾萬人馬,硬號稱八十三萬;名將關羽大言不慚說:「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可關老爺除了對華雄、蔡陽這幫菜鳥,偷襲顏良、文丑,鮮有佳績。

《水滸傳》裡軍師智多星吳用字加亮,意思比諸葛亮還牛,可除了會派人放火,就沒見過什麼良謀。

《西遊記》中孫悟空哥仨就更愛吹了,見了妖怪不是誇自己本領高強,就是誇兵器優良。

《紅樓夢》吹牛了嗎?當然,有學者考證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比照圓明園來寫的,賈府區區一個公侯敢抄襲皇家園林,這牛也吹太大了吧?晚清小說的「吹牛病」可算登峰造極。

晚清列強環伺,民不聊生,小說家們卻還在做「天朝上國」的美夢。有些小說刻意遵循《山海經》的傳統,把外國徹底醜化和妖魔化,動輒讓主人公代表天朝去征服人家,一副古代法西斯的面孔。

有些小說則寄希望於明君、清官、俠客,讓他們去整肅天下,鋤奸去惡,把個現實糜爛的世界建成一個花團錦簇的幻想國。這些晚清小說家的牛終於吹出世界水平了!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54894
2012-03-13 11:41:16
阿楨
屈原左衽成死人 課本「悲劇」【世界日報2012.10.20

初中歷史課本上的屈原服裝竟是左衽!
長江日報報導,一名初中一年級女學生,無意中發現「中國歷史(上冊)」中屈原所穿的服裝竟是「死人與少數民族」才穿的左衽,經專家查證,插畫確實誤植,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人員也坦承插圖印製有誤。
衽,就是衣襟。前襟向右,也就是左邊一片壓住右邊那片稱右衽,反之稱左衽。
報導稱,右衽為漢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左衽則是死者與少數民族穿著。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副教授胡曉東表示,早在周朝就有漢服右衽的習俗。
對於出版社犯下這種錯誤,網民感嘆,僅僅是排版上的小變動,卻不知違反多少常理,也有人痛批「真是教科書的悲劇!」、「中學歷史教材竟犯這種低級錯誤。」
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人員稱,這是他們第一次接到詢問,之前並沒有注意這個「細節」失誤,他坦承插圖確實是放反了。
經出版社主編齊吉祥調查,原因在於製版工人覺得位於該頁接縫處的屈原插圖,臉部朝左更好看,加上後面的江水不具有正反辨識度,致使屈原插圖出現左衽。
由於正反印刷錯誤,不僅有左、右衽不分的錯誤,還有網民眼尖地發現,古代人一般將佩劍放在左側,而屈原插圖的佩劍卻在右側。
2012-10-21 11:03: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