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02 08:03:34| 人氣1,972|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尋找祖先的靈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那麼嚴重嗎?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在楊福泉的《尋找祖先的靈魂》(大地地理,2001)筆下好像快滅亡似的,可是各種旅遊節目的麗江正風光地很呢,東巴經文不但仍伝頌著,不少年輕人爭著向「智者」(東巴原意)學習,連藝術家、藝品業者都依樣在手工藝品的木雕、臘染、T恤…等畫上鬼畫符似的東巴象形文字。

更慘了,楊認為這些投機商人會加速東巴文化的滅亡。

唉啊!這都是尋根學者的齊人憂天啦!就像印尼和雲南臘染一樣,外來的學者專家一面忙於收購伝统的手工臘染,一面又批評觀光化市場化的臘染文化產業。

可是本地的學者專家不少人認為伝統與現代可相輔相成。

別騙我楊福泉,這只是賺錢的合理化,只會加速敗坏東巴文化。

楊先生,不要留個洋就中了洋人「原」住民情結,那只是洋人殘虐土著的贖罪心理之表現,其實他們只想借機收購文物,成立什麽研究室、文物館的。

別想給我戴帽子,我反對收購古文物。

可是你不也靠著得到一批躲過文革摧殘的東巴經文才能成立東巴文化研究中心,幹上云南社科院民族文學所所長。

你這是栽贓污篾!

我還說你以後會成為「東(巴)獨(立)」份子!

乾脆說我現在就是搞「疆獨」的「東突」份子算了。

不打自招了呵,單單從你的書名《尋找祖先的靈魂──重返納西古王國》,就可預知你的獨立紀事。再加上你在書中多處批評中国歷朝歷代如何利用、消滅東巴納西:從唐代開始為對付吐番、大理,宋代又納入大理國,元代減了大理國、成了云南行省的一部分,明代行土司制、發展成納西古王國,清代的「改土歸流」不但瓦解了納西王室,貶抑東巴文化,連自由的婦女婚姻也被封建禮教限制、造成了納西的殉情文化。

由台灣的獨立運動經驗來看,你必然會走上「納獨」的不歸路。

以上純屬在台灣吸多了統獨大戰之毒者的夢囈亂評。

還好不是唱「亂彈」。
 
麗江

東巴

納西族



東巴文化>百度百科 

【前言】
  約30萬人口的納西族在中國50多個民族中算不上是一個大民族,但是它的東巴文化卻名揚中外,引起世人的興趣和關注,已成爲當今前往麗江旅遊探秘的熱點之一。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樣,東巴文化也是一種宗教文化,即東巴教文化,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活動。東巴教是納西族的一種原始多神教,信仰萬物有靈。它是在納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與後來傳入麗江的藏族“苯”教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其祭司叫“東巴”,意譯爲智者,這些“智者”知識淵博,能畫、能歌、能舞,具備天文、地理、農牧、醫藥、禮儀等知識。他們書寫經文使用的文字是一種“專象形,人則圖人,物則圖物,以爲書契”的古老文字,稱“東巴文”。他們是東巴文化的主要的繼承者和傳播人。換言之,東巴文化就是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東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舞蹈等。其中東巴象形文字是被譽爲目前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作爲一種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東巴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極大關注與重視。一個世紀以來,先後有法國、英國、美國、俄國、德國、挪威、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瑞士、波蘭等國家的學者,前來收集、調查、研究納西族東巴文化。最早把納西族東巴文化公諸于世的是法國人太倫.拉科佩倫,他把一本東巴象形文經書抄本收入所編的《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一書,于1894年在倫敦出版。1913年,法國學者巴克(BOCOT)教授,把自己收集到的納西族東巴文及調查見聞編寫成《LESMSOS》一書出版。在衆多的研究納西族東巴文化的學者當中,最爲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的學者李霖燦和美國的學者洛克。原臺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原來是從事繪畫藝術的。當他來到納西族居住的麗江玉龍大雪山,接觸了納西東巴文化後,便毅然放下畫筆,學習和研究起東巴文化,寫下了《麽些象形文字字典》、《麽些標音文字字典》、《麽些研究論文集》等重要著作。美國的學者洛克,在本世紀二十年代來到中國研究植物,他在納西族地區居住了二十多年,收集了大量的東巴文化資料, 寫出了許多研究東巴文化的著作,其中《納西語、英語百科詞典》(上、下冊)已成爲研究東巴文化的重要著作。洛克被稱爲西方研究東巴文化的鼻祖。八十年代以來,更是湧現出一大批青年學者,出現了研究納西東巴文化的熱潮,研究成果逐年遞增,一個國際性的納西東巴文化學正在形成。東巴經書是東巴文化的核心和內涵。國內外學者在研究東巴文化的過程中,也收集了相當數量的東巴經書,作爲研究的資料。目前世界上收存有約三萬冊東巴經書。其中一萬冊左右收藏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有兩萬冊收藏在臺灣、南京、北京、昆明、麗江、中甸等地。除了在本土中國以外,國際上收藏東巴經書最多的是美國。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等共存有七千八百三十六冊。
  由于東巴經是用原始圖畫象形文字書寫的,一般人不易釋讀,所以,東巴經一直被視之爲“天書”。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從八十年代初,就開始了翻譯東巴經典的這項工程。在東巴老先生的配合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的翻譯工程,譯稿已陸續由雲南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它的出版,將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這神秘的東巴文化,也將對納西東巴文化學的形成起積極的推動作用。納西族的《東巴經》五百多卷,七百多萬宇,[1]全用象形文字寫成。這種象形文字,納西語叫“森究魯究”,意爲“木石之痕迹”,或譯爲“木字石字”,指其象木石之字。這種文字起源于圖畫,始終保持著圖畫的特征,但又約定俗成,成爲一種文字符號,在麗江、中甸、維西等縣納西族地區,沿用達十多個世紀,國內外有不少研究納西族象形文字的著作。《東巴經》比較完整地記載著反映納西族遠古時期生活的神話,其數量質量都很驚人。他不僅對後來納西族文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而且大大豐富了祖國各民族的神話寶庫。許多神話的篇幅都比較大,如已整理發表的《創世紀》、《黑白之戰》等[2],都長達二千多行。從這些神話裏,我們看到了古代納西族獨特的各種各樣的神,如天神、地神、太陽神、月亮神、星宿神、善神、惡神、男神、女神、雷神、風神、雲神、山神、水神、土神、石神、鐵神、智慧神、靈巧神、善良神、豐盛神、測量神、度數神、勝利神、五谷神、畜牧神等等。當然,也還有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在這個神的世界裏,不僅各種神的形象迥然不同,就是神的行事也具有不同的風趣,說明神話的絢麗多采。
  麗江是中國少數民族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國唯一一個納西族自治縣,她是雲南省獨具特色的旅遊景區,這裏美絕人寰的自然景觀以及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麗江古城,吸引著日益增多的國內外遊客,獨特而豐富的納西族東巴文化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約30萬人口的納西族在中國50多個民族中算不上是一個大民族,但是它的東巴文化卻名揚中外,引起世人的興趣和關注,已成爲當今前往麗江旅遊探秘的熱點之一。
  東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樣,也是一種宗教文化,,即東巴教文化,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活動。是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東巴”,是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意譯爲智者,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分子,他們多數集歌、舞、經、書、史、畫、醫爲一身。 換語之,東巴文化就是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
  麗江東巴文化學者蘭偉:“東巴文化包括圖畫象形文字,包括東巴經還有東巴畫,東巴舞蹈、東巴音樂,還有東巴的各種道場就是祭祀活動,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質的很多內涵在裏頭,所謂東巴文化就是指的這麽一個文化體系。”
【東巴文】
  東巴文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來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像,後來有了紙,才把這些符號圖像寫在紙上。由于東巴才掌握這種文字,故稱爲東巴文。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東巴象形文字共有1300多個,它集書畫于一體,線條流暢,筆法簡練,色彩鮮豔,而且目前很多東巴仍然在使用這些文字。東巴意爲智者的意思,千百年來,東巴們著書立說,在用東巴文傳承教義的同時,兼收並融合了曆代文化成果,寫成了二萬余冊,一千多種有著上千萬字的東巴經典,東巴經所涉領域相當的豐富,包括了天文地理,宗教哲學,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氣象曆法,生物醫藥,農業畜牧,武器礦冶等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博大內容,包羅萬象,從很多角度表達了古納西人對自然世界的認知和對人類文化的總結,久而久之的知識積累,成就了納西民族古代社會的一部大型的百科全書,並成爲了東巴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範疇。
  麗江東巴文化學者蘭偉:“東巴文字,由于人類造字尊重意識,或者叫做仿造,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文字無非就是記錄語言的一種工具。人在觀察事物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了,開始的時候就是有圖畫,現在我們的東巴文裏面有很多的圖畫字,一幅圖畫就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約定俗成固定的一個內容,大家一看這個畫就知道它是指什麽事情,所以由于圖畫字,人們在觀察,比如說我們漢字,因爲是在平原裏面看那個‘山’,是一個山,一個山的,所以他寫字呢,就有三個山頭,但是納西族它生活在山區裏頭,他一出門就是大山,所以他造字的時候,就是只有一個‘山’,就是這麽個意思,像漢字的門字,有兩扇門,納西族只有一個門,所以他造字的時候看到的只有一個門,與他所處的環境是有關系的,所以他在造字的時候看到什麽就畫下了什麽,逐步用圖畫從繁到簡,就把它減少了,形成約定俗成的一種筆畫,固定的形式,它屬于這樣造字的範圍,所以東巴文它是通過圖畫到文字發展起來的。我們用漢族的話說叫書畫同源。”
  東巴文字的形成有多種見解,一種認爲它還停留在原始的文字階段,用的只是圖畫的表意手段,一種認爲他已經開始使用了假借字、形聲字等,已經由圖畫文字進化到了象形文字,還有的認爲它是一種介乎于圖畫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間的文字符號體系,甚至有一種意見認爲,東巴文字分爲圖畫字、象形字、標音字三類,總之建樹頗多,東巴文字的起源,吸引了全世界的文字學家的目光。
  隨著納西族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在明末清初,麗江的一些東巴,又創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東巴什羅後代弟子創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對東巴文的改造和發展。
  知識點滴:納西族,自稱“納”,“納西”,“納汝”。晉、唐史籍稱“摩沙”或“摩些”。分布在雲南麗江、中甸、維西、寧蒗及四川鹽源、鹽邊、木裏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或藏緬語族彜語支。
【服飾】  
  納西族不僅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他們的服飾也是多姿多彩、個性鮮明的,這主要體現在納西族婦女的服飾上。
  納西族居住的川滇交界地區,群山聳峙,平均海拔約2700多米,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宛若晶瑩的玉屏,矗立在麗江的北部和中甸的東南部。納西族共有24萬多人,分布于雲南省的西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麗江縣約有17萬人,是納西族主要的聚居區。
  披星戴月的納西婦女是麗江古城的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她們健壯爽朗、熱情質樸,以勤勞能幹著稱,就像她們所穿的羊皮披肩上那七個刺繡圓盤所象征的一樣,肩擔日月,背負星星,俗稱“披星戴月”,象征著納西族婦女的勤勞。她們日夜操勞,幾乎擔負了所有的家務勞動。
  古代的納西族人民爲了適應高原地區的農牧生産,一般以自織的麻布或粗棉布做衣料,男穿短衣、長褲,女著短衣、長裙。無論男女,大都不穿鞋襪,束花布腰帶,外披一塊羊皮或毛氈。納西族婦女身背的羊皮披肩,既有裝飾作用,也有實用價值,她們運送重物主要靠肩背,這時披肩可以起到保護背部的作用。後來由于受漢族的影響,男子服飾與漢族的基本相同。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她們身穿大褂,外加坎肩,著長褲,腰系多褶圍裙,在勞動或出門時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制作的非常精巧,在肩部綴有兩個大圓布圈,背上並排釘著七個小圓布圈,較爲通常的說法是代表“七顆星星”。
  據說圓布圈上用絲線所繡的是精美的星圖,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傳說上古一位勤勞能幹、聰明美麗的納西姑娘英古與旱魔搏鬥,奮戰了九天,最後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爲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爲,把雪精龍制服旱魔吞下的七個冷太陽捏成七個圓星星,鑲在英古的頂衫上,以後納西姑娘模仿英古,將七星圖案釘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勞勇敢。還有一種說法認爲納西族自古將青蛙視爲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難,因此那些圓形圖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種青蛙圖騰崇拜的曆史遺痕。
【東巴舞】
  東巴舞蹈是指東巴教的進行宗教儀式過程中,東巴祭司根據不同儀式,按照道場規則所跳的一種宗教舞蹈。東巴舞來源于古代納西言辭的社會生活,不少動作都是模擬各種動物的動作來進行的,形象十分生動。東巴舞蹈是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巴教經典中有專門記述東巴舞蹈的舞譜《舞蹈教材》和《舞蹈來曆》,這兩部教程稱爲“蹉姆”,意爲舞蹈的規範或舞蹈的調式。詳細記錄了60多人舞蹈的跳法。《東巴舞蹈》具體記述了舞蹈的起源、種類、步伐、手勢、動作和功能等等,是世界上唯一的用象形文字書寫的古代舞譜。《東巴舞蹈》是研究人類原始舞蹈的起源和早期舞譜形成的極難得的經典。在東巴教八大類的神壇祭祀道場中,除了“祭天類”的祭祀道場外,其它的七大類神壇祭祀道場裏,皆要跳東巴舞蹈。遠古納西先民祭祀時,東巴祭司爲病者招魂,模擬一些馴服的動物的動作,背著彩羽、白灰籃子,在祈求的神像面前狂舞,跳得彩羽、白灰滿天飛揚。在那時先民的觀念裏,通過這些舞蹈奉承和獻媚于術神,認爲術神也會像人一樣能夠被舞蹈激發得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取悅于神,使神感激人的祭祀,達到佑人的目的。東巴舞蹈,除了向術神祈求的舞蹈以外,還有驅斥術神的舞蹈。東巴祭司在神壇對術神跳鎮懾驅斥的舞蹈時,頭戴“老鷹毛帽”,插著鷹翎,模擬老鷹的動作舞蹈。在納西族《鵬術之爭》的故事裏,老鷹是能夠制伏術神的精靈,它搭救人類出困境,是納西先民的守護神,是先民崇拜的真象。東巴舞蹈在表現悅神和斥神的舞蹈時,也承傳了民間傳統的以歌唱伴舞蹈的表現形式。多數東巴舞剛健柔婉、明快舒放、變化靈活,保持著淳厚而典雅有致的特色。東巴舞濃郁的原始氣息和嚴格的動作規範構成的風格特色,在麗江地區的舞蹈中獨樹一幟,在省內外少數民族舞蹈文化中也是十分特殊的。東巴舞蹈是納西族傳統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內容及形式上可分爲五種類型。一是神舞;二是鳥獸蟲舞;三是器物舞;四是戰爭舞;五是踢腳舞。東巴舞反映的是納西族曆史上隨畜遷徙,以鳥獸爲鄰的原始生活,是納西族精神文化的一種反映。納西族的東巴舞蹈,有老鷹舞、大鵬舞、孔雀舞、白鷳舞、大象舞、青龍舞、白馬舞、犛牛舞、白額黑犏牛舞、大腳赤虎舞、飛龍舞、馬鹿舞、豪豬舞、刺蝟舞、山羊舞、金色巨蛙舞、等多種模擬動物的舞蹈,還有鷹翅舞、鷹爪
  舞蹈是納西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有很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舞蹈。東巴舞就是納西族的古典舞蹈,它表現了古代納西人同大自然和社會邪惡勢力的鬥爭。
  納西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稱。唐代和元代的志書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飲酒歌舞”,及“男女動數百,各執其手,團旋歌舞以爲樂”的記載。目前廣泛在民間流傳和新發掘整理的舞蹈,有原始舞蹈、東巴古典舞蹈、組舞和新歌舞等幾類。“麥達蹉”和“熱熱蹉”等是詩、歌、舞三者合一的原始舞蹈。其特點是邊唱邊舞,以唱促舞,以舞助唱,唱完舞止;沒有樂器伴奏,人數、地點和場合不受限制,男女皆可參加。舞步簡單,一般是以右手搭左肩或手挽手,從右行進,漸成圓圈。
  東巴舞是納西族的古典舞蹈,也是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東巴祭司根據不同儀式,按照道場規則所跳的一種宗教舞蹈。東巴舞從形式上,似乎多是跳神驅鬼之類的動作,但實際上,大部分內容是表現古代納西人同大自然和社會邪惡勢力的鬥爭。
  原麗江地區歌舞團團長和世偉:“它的舞蹈根據祭祀的內容有區別,比如說祭天,有祭天時候跳的舞蹈,祭風有祭風時候跳的舞蹈,比如說送葬,送葬的時候,又有送葬時候跳的舞蹈,它是有區別的。”
  東巴舞蹈素材的來源主要從民間,因爲從民間舞蹈裏面把它吸收過來了以後,用在它祭祠的時候來跳,又加上有東巴教神韻的一些風格後,就變爲東巴的舞蹈,它又有非常濃郁的民間性,本來東巴也是在民間,因爲它沒有脫離他家庭,生産、生活一切跟民間的勞動者是一樣的,所以有很濃的民間性。
  在用象形文字寫的兩本有關舞蹈的典籍《蹉模》中記錄了幾乎失傳的60個舞蹈的幾百種跳法。《蹉模》中的舞蹈可以分爲動物舞、刀弓舞和大神舞等幾種類型。其中刀弓舞又包括刀舞、弓箭舞和赤腳舞。
  東巴宮原麗江地區歌舞團團長和世偉:“弓箭舞是鎮邪的,所以他往天上打的時候就射惡神,往地下就是打惡鬼,所以他的方向就是朝天和朝地,他是這樣往上、往下,它就是這麽兩個動作,另外就是朝四個方向,四個方向、方位的惡鬼,鬼還要分好鬼和惡鬼,神也有好神和惡神。”
  《犛牛戲老虎》是根據納西民間的一個典故改編而成的動物舞,舞蹈分爲頌經、犛牛戲老虎等幾個部分。主要講述了兩只猴,分別代表人類最早的兩個家族,一族崇拜老虎、一族崇拜犛牛,兩家族爲此發生爭執的故事。
  在東巴舞中,有很多舞蹈都是模仿動物的動作而形成的。據《東巴舞譜》記載,納西最古老的舞蹈源于金色青蛙的跳躍。如今在麗江西北部山區仍然保留著一種古老舞蹈《勒巴舞》。據《呂氏春秋》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歌以歌八厥”。而《勒巴舞》最顯著的特點也是拿著牛尾巴跳的,它分別模仿大象、鷹、猴、蛙及虎,並使之形成了一套連貫的舞蹈動作。
【東巴宮】
  作爲東巴文化的主要部分,無論是文字、音樂還是舞蹈,它們的傳承和發展都離不開東巴,坐落在麗江古城的東巴宮,更爲現代人提供了一個了解東巴文化的窗口。
  東巴宮坐落在麗江古城東大街,它的門樓上裝飾的是東巴的“五幅冠”,大門兩旁懸挂著東巴的木牌畫,東巴宮內別具一格的裝飾和文化活動更會讓您感受到東巴文化的魅力。
  中國舞蹈家協會雲南分會會員楊宏:“大研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以後,國內外的遊客都來了,東巴文化又是世界文化遺産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或者是它的內核部分,所以我們就企圖搞一個窗口,向外展示東巴文化的音樂舞蹈這一部分。”
  來到麗江的人們除了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外,聽一聽納西古樂、看一看東巴舞蹈、了解一下東巴文化也成了他們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
  中國舞蹈家協會雲南分會會員楊宏:“整個東巴宮的布局,我們想突出納西族的特點,就是突出東巴的特點。主要是通過像東巴的經卷、文物、東巴的繪畫、祭祠用品、東巴的壁畫、浮雕等等這幾個方面來相對完整地介紹納西族的東巴文化的音樂、舞蹈這一塊,我們企圖加強它的文化氣氛,給大家有一種能相對直觀的了解納西族的音樂、舞蹈文化。”
  整個東巴宮就是一座小而全的民族文化藝術博物館,通過它可以欣賞到舉世無雙的東巴文化藝術,領略到真正的納西古樂以及民間歌舞神韻。
  東巴宮中國舞蹈家協會雲南分會會員楊宏:“也是爲了保護、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在保護和弘揚裏頭,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可能我認爲挖掘整理跟保護是很重要的一塊,所以我們就集中了我們納西族的一大批民間舞蹈家、歌唱家、演奏家,還有老東巴,把他們集中在這兒,包括我這樣的人在內向他們學習,只有學習好了以後才能去傳播它,我們也強調這一點,就是一個民族他的文化消亡了,這個民族也就不存在了。”
  爲了更好地傳播東巴文化,東巴宮組織了納西地區部分著名老東巴,民歌手和一些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礎上,以東巴文化藝術爲主,挖掘整理了一批最富鄉土氣息和最有民族特色的精彩節目,節目新鮮神奇、雍容優雅、深沈浩遠、氣勢豪壯,深受國內外觀衆的歡迎。
【東巴音樂】
  東巴音樂是指東巴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有所吟誦的一種曲調,並伴有器樂,是東巴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音樂流傳于東巴口頭,或零星保存于東巴經和東巴畫中。除了占蔔經書以外,東巴經書都是要通過誦唱表現出來的。
  東巴唱腔音樂有五十種左右,吟唱以納西民民族曲調爲基礎,在器樂上主要是用板鈴、板鼓、鑼、鈸等,節奏單一,譜點簡單。東巴教還有器樂音樂,在東巴教祭祀活動中,唱音樂和器樂音樂相合,可以演奏出節奏鮮明、音調宏亮的和聲樂章。
  東巴經典中的詩體韻文,它不僅是東巴祭司憑借神壇吟誦的經文,也是東巴祭司和民間歌手在歌場吟唱的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創造的精神財富。各個民族的文學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風格,它是民族的審美情愫組織起來的民族文藝的花朵。東巴經中的韻文和民歌,是構架納西族心理素質的傳統文化的積澱,認真研究每個民族的傳統文學的表現方式,不僅是發掘和整理民族文化遺産的需要,同時也是創造社會主義新文化必不少的一項工程。在研究東巴經韻文和傳統民歌特色的一些文章裏,都說東經韻文中的“增趣”,是東巴經韻文和民歌和藝術特色,也是它的的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法。
【東巴繪畫】  
  古老的東巴畫是最具特色的納西族美術遺産。納西族東在做儀式時,要繪畫各種各樣的佛神、人物、動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並對他們進膜拜與祭祀,這種服務于宗教活動的各種繪畫,統稱爲東巴畫。東巴繪畫藝術具有象形文字經典所具有的五個藝術品特性,即貝葉經的形式、優美的線條、美麗的色彩、動態的表現和特征的攝取。東巴畫是東巴文化重要內容之一,有木牌畫、紙牌畫、布卷畫和經文畫幾類。東巴畫的內容主要表現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世俗生活。東巴畫中,以布卷畫《神路圖》最爲有名。《神路圖》一般長達十四米多,寬二十六厘米左右。分爲地獄、人類世界、自然天國、天國四個部分,畫面色彩鮮明、豔麗,人物造形生動、個鮮明,既受藏傳繪畫藝術影響,又具有納西族傳統風格和特色,是東巴繪畫藝術中的珍品。《神路圖》主要用于喪葬時超度死者亡靈儀式中,描述了死者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等各階段的具體場面,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
  東巴畫是東巴文化重要內容之一,有木牌畫、紙牌畫、布卷畫和經文畫幾類。東巴畫的內容主要表現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世俗生活。
  東巴畫中,以布卷畫《神路圖》最爲有名。《神路圖》一般長達十四米多,寬二十六厘米左右。分爲地獄、人類世界、自然天國、天國四個部分,畫面色彩鮮明、豔麗,人物造形生動、個鮮明,既受藏傳繪畫藝術影響,又具有納西族傳統風格和特色,是東巴繪畫藝術中的珍品。《神路圖》主要用于喪葬時超度死者亡靈儀式中,描述了死者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等各階段的具體場面,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
  傳統東巴畫的內容主要表現了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東巴畫中的布卷畫《神路圖》它一般長達14米多,寬26厘米左右,主要用于喪葬時超度死者亡靈儀式中,描述了死者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等各階段的具體場面,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雖然傳統東巴畫也受到周邊民族文化,特別是漢藏文化的影響,但它仍然比較系統地保持了自己整體的風格和特點。
  以納西族中青年爲主體的一批畫家,在吸取古老東巴字畫精華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法和材料創作出了現代東巴畫。
【東巴儀式】
  納西族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向人爲宗教過渡的一種宗教。多達30多種的東巴教儀式是納西東巴文化的主要載體,即用象形文字記載在東巴經書裏的內容通過各種宗教儀式表現出來,並以宗教儀式傳承下來。這些儀式力圖詮釋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矛盾,與納西族先民生産生活息息相關,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祭天》、《祭風》、《祭署、《祭丁巴什羅》等是比較具有代表性儀式。
  祭天是納西族最重要的祭祀儀式,納西人自稱納西祭天大,納西是祭天的民族。每年春秋兩季分別以家族或家庭爲單位在固定的祭天場舉行。在祭天場中央豎立兩棵黃栗樹和一棵柏樹,分別代表天父,天母和天舅,祭樹下插大香,置供品,獻犧牲。由東巴祭司誦念東巴經《崇搬圖》(人類遷徙記),緬懷祖先,歌頌英雄,贊美創造,用來傳遞曆史淵源,加強民族團結,祈求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祭署、納西語稱爲“署古”。據東巴經記載,署和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署分管農耕畜牧。後來人不斷地毀壞森林,污染水源和捕殺野生動物,導致署對人進行報複,使人發生病痛、遭受瘟疫、洪水、地震等災難。爲向署表示人的過錯,祈求免災賜福,人類請丁巴什羅協調,並跟建立了和諧相處的關系。納西人于每年農曆二月舉行祭署儀式。
  祭風,納西語稱爲“海拉裏肯”目的在于超度殉情自殺和戰爭災禍等豐正常死亡者的亡靈。納西族相信人死靈魂不死,非正常死亡的靈魂會被鬼魔所纏,變成惡鬼作祟于人, 因而要由東巴祭司進行招魂,超度,安撫其亡靈。殉情而死的亡靈被祭司超度到神秘的玉龍第三國,那裏白雲、藍天、高山流水,青松翠柏,草地鮮花,老虎當坐騎,白鹿當耕牛,男耕女織,談情說愛,無憂無慮,是愛情的樂園,是幸福的天地。
  祭丁巴什羅,納西語稱爲“什羅務”。它是東巴祭司去世後舉行一種開喪儀式。屆時在喪家屋內設神壇,持神象,置供桌,以鐵犁鏵代表居那若羅神山,設白犛牛、白馬等神靈面偶、竹編、供酒茶等祭品。天井裏置“標杆”,院內設鬼域、鬼寨,並從屋內靈柩前開始過院壩,至大門鋪設神路圖,表示亡靈將在東巴祭司的超度下順著神路圖達到祖先居住的天堂。場面宏大,氣氛熱烈悲壯。
  “素祖”是納西族傳統的結婚儀式,又稱“抱麻抱”。納西人認爲,每個人有自己的生命神--素神。素神即供養在每個家庭的素簍裏。舉行這個儀式時,在東巴的主持下,將新娘的素神從其家庭的素簍裏請出來,迎進新郎家庭的素簍裏,與新郎家庭的其他成員的素神結合爲一集合體,從此永不分離。在新郎新娘頭上抹酥油是儀式中最重要的部分。
  祈壽儀式稱爲“汝衆華”,是納西族祈求風調雨順,延年益壽的活動。是東巴教中最重要的祭祀儀式之一。在儀式中除了布置神壇,懸挂日、月、仙鶴、七星旗、擺放祭品、神石以外,最突出的是設一棵代表“迎華神”的華塔和一棵代表華神梯的柏樹。主祭東巴爲主祭人家迎華神,求壽緣、求神福澤。將酒、米撒向人群是儀式的最高浪潮。
  占蔔是納西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還傳承有羊骨蔔、雞骨蔔、海貝徙、巴格蔔星蔔、手指蔔、左拉蔔等數十種占蔔。巴格圖是巴格蔔重要的圖式。畫在粗棉紙上,以一只青蛙形體構畫而成,稱爲“海時巴美”, 以蛙體頭尾、四肢、肚腹分別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和木、火、金、土五行,配以十二生肖,用于占蔔吉凶和人生疾病、婚姻等。
【東巴藝術品】
  東巴藝術品是指東巴在宗教祭祀儀式中制作使用的木偶、面偶、泥塑和各種竹木編紮品,造型獨特,生動逼真,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東巴雕塑藝術集中反映在木偶、面偶、泥偶和木雕的制作上。用樹木雕刻成的木偶,是東巴在宗教儀式中制作所用神鬼泥面偶時參考的模型,已收集到三十多件。東巴們都有一雙具有藝術靈性的巧手,個個能雕會塑,所雕出的各種神木偶,有的似凝神沈思,有的像舉手遠眺,有的張口欲鳴,形貌古怪。東巴木偶則頭戴法帽、胸挂神珠,端坐自如,輪廓粗獷,線條剛勁。  
  在東巴教的三十多種儀式中,都要使用神、鬼及動物的面偶, 它用青稞面或大麥面捏,總計約有兩百個之多。面偶一般須在舉行宗教儀式的頭天晚上捏制完成,一個東巴一夜能捏出上百個。每個面偶都有固定形象,神態各異。在儀式活動中,神面偶置于上方神壇上,鬼面偶放于下方鬼寨中。同一類型的鬼面偶,其形狀也互有差異,如生有蛇頭、雞頭、牛頭、馬頭、羊頭等等。此外還有用泥捏塑的泥偶。這些泥面偶都是東巴信手捏制,一氣呵成的,有單純明快的審美特點。東巴面偶、泥偶和木偶作品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作者並不注重去刻畫形象外部的逼真酷似,而是用整體寫意的手法,如眼睛就似隨意凹陷的兩個洞,嘴巴的輪廓也只似微張的一條縫,從局部看顯得十分簡單,但如果從整體看,整個造型給人 一種活靈活現的神態,從並不惟妙惟肖的外形中透出一種內在的生命精神。
  這些神靈偶像的造型自然渾樸,神態天真憨稚、普通平和,使人到親切,全無神靈那種道貌岸然、威嚴神聖、高高在上的敬畏感,有的還顯現出一種滑稽的意味,其人情味、世俗生活氣息十 分濃郁,造型也完全是山民村夫那種純樸的氣質格調。
  在東巴文化藝苑中,還出現了東巴文字和神靈鬼怪形象的木刻雕板。東巴制作木刻雕板的目的主要是想用來拓印,這爲廣泛傳播東巴文化藝術作品創造了一個條件。
【東巴文化的研究】
    由于東巴文化是一種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一個世紀以來,先後有法國、英國、美國、俄國、德國、挪威、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瑞士、波蘭等國家的學者,前來收集、調查、研究,他把一本東巴象形文經書抄本收入所編的《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一書,,把自己收集到的納西族東巴文及調查見聞編寫成《LESMOSO》一書出版。
  在衆多的研究納西族東巴文化的學者當中,最爲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的學者李霖燦和美國的學者洛克。原臺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原來是從事繪畫藝術的。當他來到納西族居住的麗江玉龍大雪山,接觸了納西東巴文化後,便毅然放下畫筆,學習和研究起東巴文化,寫下了《麽些象形文字字典》、《麽些標音文字字典》、《麽些研究論文集》等重要著作。美國的學者洛克,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來到中國研究植物,他在納西族地區居住了二十多年,收集了大量的東巴文化資料, 寫出了許多研究東巴文化的著作,其中《納西語、英語百科詞典》(上、下冊)已成爲研究東巴文化的重要著作。洛克被稱爲西方研究東巴文化的鼻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更是湧現出一大批青年學者,出現了研究納西東巴文化的熱潮,研究成果逐年遞增,一個國際性的納西東巴文化學正在形成。
  東巴經典是東巴文化的核心和內涵。國內外學者在研究東巴文化的過程中,也收集了相當數量的東巴經書,作爲研究的資料。目前世界上收存有約三萬冊東巴經書。其中一萬冊左右收藏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有兩萬冊收藏在臺灣、南京、北京、昆明、麗江、中甸等地。除了在本土中國以外,國際上收藏東巴經書最多的是美國。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等共存有七千八百三十六冊。由于東巴經是用原始圖畫象形文字書寫的,一般人不易釋讀,所以,東巴經一直被視之爲“天書”。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從八十年代初,就開始了翻譯東巴經典的這項工程。在東巴老先生的配合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的翻譯工程,譯稿已陸續由雲南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它的出版,將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這神秘的東巴文化,也將對納西東巴文化學的形成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百度百科中的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
124 
擴展閱讀:
1.麗江旅遊網: http://www.chinarens.cn http://www.800yn.com
2.http://www.cctv.com/geography/zgf/html/zgf12.html
3.http://www.scitom.com.cn/discovery/folkcustom/hum302_01.html
4.http://www.scitom.com.cn/discovery/folkcustom/hum302_02.html
5.http://www.scitom.com.cn/discovery/folkcustom/hum302_03.html
6.郭大烈,楊世光主編《東巴文化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7.http://www.naxisoul.cn(納西文化論壇) 
相關詞條:
麗江 瀘沽湖 茶馬古道 納西古樂 三江並流 木府納西族>>更多
http://baike.baidu.com/view/31758.html?tp=0_11
 
 
納西族>百度百科
 
【民族概況】
【納西溯源】
【東巴發軔】
【禮儀與禁忌】
【婚俗】
【食俗】
【節慶】
【服飾】
【天文曆法】 
 
【民族概況】

  我國的納西族主要聚于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維西、中甸、寧蒗縣、永勝縣及四川省鹽源縣、木裏縣和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鎮等。現有人口爲324679人。
  農業是納西族的主要經濟部門,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種植大米、玉米、土豆、麥類、豆類和棉、麻,“麗江馬”聞名全國。金沙江“河套”地帶,是著名的林區。玉龍山區植物種類繁多,以享有“植物倉庫”之稱聞名于世。 現已有機修、采煤、發電、化肥、電機、輕工等中、小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納西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順利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並于1961年成立了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納西族人民繹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自己的大學生和科技人員。以往納西族地區缺醫少藥,經常流行多種疾病和瘟疫;現在醫療衛生人員遍及鄉村,基本上消滅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納西溯源】

  納西的傳承納西族在麗江的居住上限可追溯到何時?從族源的考察,有三說:
  一是土著說:主要基于考古發現。據此說,納西族在麗江的生成、生息時間最古、最長。
  二是南遷說:據史學家方國瑜等研究認爲,麗江納西族源自古代從西北河湟地區南遷的羌人,秦漢時遷至大渡河、雅礱江流域,即今四川鹽源、木裏、鹽邊一帶,再西遷至今寧蒗永寧、中甸白地、麗江奉科、大具,再西遷入麗江壩。秦漢時稱旄(máo)牛夷、白狼夷,晉常璩《華陽國志》稱摩沙(suō)夷,隋唐時稱摩些(suō)夷。據唐樊綽《蠻書》記載,其實麗江縣境金沙江沿岸多是些摩些部落,因而把金沙江稱爲“摩些江”。
  三是融合說:即麗江納西族由土著者和南遷者融合而成。此說已被多數學者認同。按此說,古納西族的分布中心,在漢唐時期逐漸完成了從滇川交界的東部向西部麗江的大轉移。
【東巴發軔】

  納西族普遍信奉“東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佛教,道教以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具有多神信仰的性質。
  東巴經是東巴念詠的經書,納西語稱爲“東巴久”。東巴經書是東巴文化的書面載體,自然成爲東巴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因而被稱爲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
  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做“森究魯究”。東巴文有兩種,一是象形文字,二是格巴文——對一些象形文字簡化或再造而成一字一音的標音文字。1957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禮儀與禁忌】
  
一、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及禁忌
  
  納西族具有熱情、知書達禮、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納西族內部團結和睦,對外開放吸納、以禮相待,形成了豐富的禮儀文化。 在公共場所忌高聲喧嘩、說粗話。騎馬到村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的地方。納西族重信用講義氣,一般不計較客人因不懂納西族的習俗禮儀而産生的過失,但很看重平等與信用,所以在與納西族交往時有什麽要求最好能直接說明,不可欺瞞哄騙。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歡在簷廊下,晚間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木楞房裏,則在火塘邊。座位雖無嚴格區分,但講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別。如在飯桌或火塘邊,其正位稱"上八位"或"格故魯",是老人的優先位子。因此,到納西族人家裏,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請,也要把"上八位"讓給老人,進餐時,更應先請老人和長輩入座,切不可主動占據。如果有老人進來,年輕人要起身讓座,或主動問候。有老人的場合,不可高翹二郎腿。在會客和飲食場合要坐姿端正,忌高聲喧嘩、猜拳行令,不要踩踏飯桌橫檔,當主人敬煙酒、盛飯時,宜用雙手相接,並表謝意。吃飯時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連不斷地夾菜。一般夾菜時要招呼旁人一起動筷,夾一次,停一會兒,待上一口下咽後再夾第二箸。雞頭應讓年長者享用,雞爪不能給小孩吃。不要在碗底留剩飯。如果坐二人凳,起立時要關照旁人坐好,防止旁人翻翹跌倒,造成傷痛。共同進餐時,若已經吃完飯,最好陪旁人一會兒。若想提前離席,要招呼別人"請慢用"。進納西人家時,不可打主人家的狗,不可當著主人或客人的面打罵小孩,不要擅自進入老人和女人臥室。在滬沽湖地區,不得隨意進入姑娘的"花樓",不要詢問"阿夏"的情況。不能翻弄竈裏的灰。祭天、祭祖先、祭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跨豎在大門口的"陸"石、"色"石,忌跨火塘。忌坐在門檻上,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忌獵殺進入家宅的小動物,蛙蛇進屋,應恭送出門。不能傷害逗轉耳畔的蜜蜂。不准在廚房鍋竈裏煮貓或其他野生動物。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吃狗肉、馬肉、貓肉和水牛肉,傳說他們都爲納西族祖先立下功勞,無比忠誠,任勞任怨,平時要善待,死後要善葬。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吹口哨。公公不得進入媳婦的臥室。太陽落山後不能掃地。客人在座不能掃地。不得在客人離去時馬上關門,應送客人至大門外。不宜在大庭廣衆下晾曬女性內衣褲,不可將褲子、裙子晾曬在主人進出的通道上方。忌戴鬥笠進屋,忌扛著鋤頭進廚房。晚上點火回家,忌把火點進屋內。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忌先入臥室。早晨忌講晚上做的夢。孕婦不能爬結果子的樹木,不能從繮繩上或釣魚竿上跨過。忌吃不見血的肉。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忌反手給人添飯、倒水。忌喝他人喝過的殘酒、殘茶。 參加"祭天"或"三多節"的人,事前要淨手,並要跨過由杜鵑枝等燃起的煙火堆,以示除穢。除夕晚忌不洗腳,而吃團年飯的碗筷忌洗刷。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娘家。正月初一晨忌陌生人進家門,忌婦女早起床。曆史上納西族信奉東巴教,這是一種以自然崇拜爲主要內容的原始宗教。東巴教規定:不得砍伐水源林,不准在樹木生長期進山砍伐,不准獵殺懷孕母獸和幼獸,不准殺死進入家宅的小動物,每年進人1月至7月這段時間,不准打鳥、不准狩獵,不准捕魚。不得污染水源,不准向水源吐痰、大小便、傾倒垃圾,不准在河流裏洗滌污穢物品,取用井水要遵守規定。
  
二、婚喪、生育中的禮儀及禁忌
 
   在納西族地區,你不必因爲一句隨口而出的邀請便貿然參加婚宴,也不能因爲主人的"謝絕"而錯過吊喪的機會。因爲對納西族來說,災難和悲哀時刻得到的幫助將是友情最可靠的基礎,甚至可以消除平時的積怨。反之,如果你只知在喜慶時道喜,不知在悲痛時慰問,將被視作是爲人差。 辦紅、白喜事,禮品種類和數量要根據血親的遠近和交情的深淺而定。辦事當天,一般較親密的親友在公開場合要送米、麥、糖、酒和適量的錢。這些禮品統稱爲"人情",由兩位專人當場清點記錄,稱爲"挂人情",當日結算後當面交給主人。更親近的親友則在內部場合贈送衣物、家具等。如果是外地來客或一般朋友參加這種儀式,可隨意挂一點"人情"禮錢,以表心意。 納西族自古通行火葬,"改土歸流"後改爲土葬。對死者一般都要念經超度亡靈。麗江的喪葬在很多方面保存著民族傳統,人一斷氣,全家即號陶大哭,派人向親友報喪。家屬披麻戴孝,跪在亡者兩旁守靈。來吊祭的親友,向亡靈鞠躬或磕頭或以哭泣表示哀悼。然後,再向主人表示慰問,請主人節哀。死者入棺或火葬時,屬相相克者忌在現場。出靈發喪前族中長者或單位領導主持追悼會,宣讀祭文(或哭文),情景十分哀婉淒切。發喪出靈時屬相相同者須回避。孕婦忌給死者引路搭橋。孝男孝女忌食死者的伴魂雞肉。東巴祭司忌吃獻給死者的犧牲。披麻戴孝的人,忌進別人家的門。孝男孝女不參加婚禮。 納西族對生育較爲重視,其中"頭客"禮儀較爲獨特:當主人家有嬰兒出世的時候,第一個偶然進入該家庭的人即稱爲"頭客"亦稱"扯生"。這時候,無論這個人是男女老少、遠近親疏、貴人乞丐,都要當貴客接待。主人家首先要舀一瓢潔淨的冷水(幸福水)請"頭客"喝,以此祝福母子平安、健康幸福,然後主人再煮米酒雞蛋款待"頭客"。
【婚俗】

  納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節日期間進行,男女青年相識後,通過媒人撮合,雙方家長合完八字,男方就請媒人送給女方茶二婚禮上的小花女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還要加上砣鹽兩個,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訂婚,訂婚時要擺定婚宴,婚禮要進行3-5天,屆時男、女雙方都要置辦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請客人入座,然後奏樂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時,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時,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雙杯酒。宴畢主人及親屬要站在門外關客。
  在部分納西族地區,仍存在著一種“搶婚”遺風。這也是一種古老婚俗的遺風,反映了女子對父系制從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堅持舊傳統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搶婚來實現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願望。現代社會中的“搶婚”,僅是一種形式,並非真的強搶,而是男女雙方的一種默契,爲了以“生米已成熟飯”來搪塞對婚姻持有異議的女方父母。
【食俗】

  納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爲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鹹菜、湯等,特別喜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幹巴。 不論平原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並以當地的土特産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後做爲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肴。
  肉食以豬肉爲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醃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爲有名,可以保存數年至十余年不變質。外出勞動攜帶麥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時圍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陽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麗江火腿粑粑、麻補、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等。
【節慶】

  納西族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火把節、“正月農具會”(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七月騾馬會”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
  海坡會 在雲南永寧納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神秘美麗的瀘沽湖,在湖的兩岸,俯臥著一個雄奇的山峰――獅子峰。獅子峰是納西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幹木”。她絕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爲之傾倒。不過她和永寧納西人一樣,沒有固定的丈夫,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衆山神都要到永寧與幹木女神聚會娛樂,接受祝福。後來,納西人在農曆七月二十五日這天,都要歡聚瀘沽湖圈,參加一年一度的海坡會,人們載歌載舞,盡情娛樂,一是爲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儀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們平安,五谷豐登,畜牧興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機,互結“阿注”。
  三朵節
  三朵節是雲南麗江一帶納西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初八舉行。相傳,遠古時代,納西先祖三朵曾在這裏降服了妖魔,從那以後,每年農曆十月初八日,人們彙集到三朵廟裏祭拜保護神三朵。祭品有整豬、全羊、雞、魚等。
  節日期間,納西族男女老少踏著遊春賞花,小夥子騎上駿馬,進行撥旗、拾銀圓賽馬活動,勝者,倍受姑娘們的青睞。晚飯後,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納西姑娘跳起歡快的“阿哩哩”。
  棒棒會
  納西族的商貿節日也比較多。雲南麗江縣的納西族于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棒棒會”,以交流竹木農具爲主要內容。據記載,這種集市活動自明朝起就有了。按照納西族傳統,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後開始春耕生産,棒棒會正好爲准備農具提供了一個機會和場所。這裏犁耙、鋤頭、鐮刀、竹筐、背簍、扁擔等等一應俱全。納西族農民每年要更換一些帶把柄的農具的木把,所以把這種農具交易會稱爲“棒棒會”。棒棒會上也有出售花卉、果木樹苗、盆景、家具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服飾】

  麗江一帶納西族男子服飾與當地漢族相同,寒冬納西族服飾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帶的穿大襟長衫,著過膝肥腿褲,腰系羊皮兜,紮綁腿。寧蒗、永寧、鹽源、木裏地區的男子,上穿短衫,下著長褲,寧蒗一帶的男子還喜戴手鐲,老人穿麻布無領長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帶。近幾十年來穿藏服者漸多。
  納西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麗江納西族婦女穿長過膝、寬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圍腰,下著長褲,披羊皮披肩。寧蒗納西族婦女穿短衫,下系長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頭巾,戴金、銀、玉、石等制作的耳環和手鐲,並喜歡束“羊皮帶”或“圍腰帶”。羊皮帶用棉布制成,每根長約四尺半,寬約二寸,使用時必須是成對的。圍腰帶非常精致,只有在節日才系。它是一對長約三尺、寬約兩寸的棉布帶子,上面繡有盆栽菊花、二龍戲珠等圖案。永寧納西族婦女用犛牛尾巴上的毛編成粗大的假發辮,再在假發外邊纏上一大圈藍、黑兩色絲線,並將絲線後垂至腰部。
  每逢節日,納西族婦女都要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和披上她們最喜愛的服飾———七星披肩。這種披肩五彩繽紛,十分美麗。它是用整塊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縫著6厘米的黑呢子邊,兩肩處有用絲線繡成的日月圖案和一字排列的“七星”。人們稱這種披肩爲“披星戴月”。它象征著納西族婦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勞動。披肩既有裝飾的作用,又非常實用。納西族婦女勞動時,不習慣肩挑,多是用背馱,因此披肩又可當墊肩使用。
【天文曆法】
  
  根據已翻譯的二十多卷《東巴經》的記載,古代關于天象的專有名詞即有數十種之多。《創世紀》裏還出現了專管氣象、星辰和曆法的忍勞、蘇陀、尼羅、吉阿等人的名字;從《巴格圖》和《十二生肖的來曆》等經書上看,納西族早就對四方四隅(類似漢族的八卦)有了較爲明確的概念;確定了二十八宿的方位和用陰陽“精畏”(“五行”)配合十二生肖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創制了以月亮圓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共三百六十天的曆法,並用十二屬相來記日、記月和記年。民間還從對天象及生物活動觀察,摸出一套關于風、雨、花、雪,以及布谷鳥、野鴨、大雁、白鶴等的活動規律,來分別季節的特征,不誤農時地進行農事活動。
http://baike.baidu.com/view/2729.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1,972)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放屁也能成史?》
此分類上一篇:《xx版旅遊叢書》

摩梭不是母系
子宮文化:周華山/文,鄭義/攝影 (香港同志研究社,2003)

導論  家屋社會的運作機制與奧妙

理論篇 
第一章 天下為母系的子宮文化
第二章 摩梭不是母系,而是家屋社會
第三章 重讀走婚

文化篇
第四章 從遊戲與節日看家屋社會
第五章 摩梭羅生門
第六章 家屋本位的喇嘛自主
2009-05-01 08:51:17
版主回應
摩梭人 維基百科

總人口 約4萬
分布地區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
語言 納日語、漢語
宗教信仰 達博信仰、藏傳佛教
  摩梭人主要居住於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和木里縣與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的瀘沽湖畔,自稱「納」、「納日」、「納恆」等。雲南摩梭人被劃為納西族,四川摩梭人被劃為蒙古族。截至2007年,摩梭人共有4萬左右人口。摩梭人說納日語,其文化自成一體,又與周圍民族相互影響。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被認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其實走婚並非原始的母系氏族制度,而是明清兩代封建土司制度下的產物,與當地處於茶馬古道中心區域,古代男子多經營馬幫為生有關係。
  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稱為「木摞房」,家庭活動的中心為「祖母屋」或稱「堂屋」,(「祖母」在摩梭語裡有「大」的意思,所以又譯為「家屋」),祖母屋由兩根柱支撐,分別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須出自同一棵樹,女柱為根,男柱為幹,象徵「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脈,因此不能熄滅。火塘不滅的傳統繼承自北方先民的火神崇拜傳統。家中所有重要儀式和聚會都在火塘前進行。
  實行走婚的家庭由最年長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權力,居住於獨立的祖母房,若家中最老一輩有多名成員,則以有能者為當家,又有「舅掌禮儀母掌財」的制度。成年女性居住於二樓,稱為花樓,其兄弟與舅舅則居住於一樓。只有花樓的房間開有外窗,以供走婚的男子出入。不實行走婚的家庭與普通人家無異。
  文字
無流傳文字。以藏文記錄經書內容或者印製經幡。
  家庭與親屬關係
走婚摩梭人家庭成員為母系親屬,父系親屬並不屬於自己的家庭成員。非走婚家庭為父系。
  舅權
男性需要撫養自己的姐妹與其他男子走婚生下的子女。因此,摩梭人最信任的人為自己的舅舅(稱呼為「阿烏」),他們稱呼自己的生父也為阿烏,以示尊敬。「阿烏」在後輩眼中地位崇高,亦形成獨有的「舅權」,就連生父要打子女,也要先得到子女的舅舅同意。因此被稱為「阿烏」是男性的榮譽,男性要通過「阿烏」身份來確認「男權」。此外亦避免讓母親、兄弟姊妹尷尬與不和。因為同一家族中的兄弟姊妹往往有不同生父,若對他們的稱呼不同,會削弱兄弟姊妹間的凝聚力,統稱「阿烏」即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強化人們對母系家族的認同與感情。
  生母與姨母
摩梭人出生後由整個母系家庭的長輩共同撫養,對生母和姨母只有稱謂上的不同,而沒有親疏之別,也常常統稱為「阿咪」,有些摩梭人甚至不知道誰才是親生母親。對家中不同「阿咪」所生的子女,也視為親兄弟姊妹,而不像漢人那樣稱為表兄弟姊妹。
  父親
摩梭人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孩子擺滿月酒時,母親需要邀請父親出席並確認親子關係。在過年、重大節日時,子女必須去父親家中拜見父親,父親亦會送禮物給子女。子女有重大儀式如成年禮等,父親亦必須在場。但父親並不負責管教和供養子女,他們只需要管教和供養姊妹的子女,與外甥的關係比親子女親密。所以摩梭人是「知父不親父」。
  婚姻
由於地域上的差異以及與外人接觸的程度不同,不同地區的摩梭人在婚姻習俗上會有所差異。
  走婚習俗
這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流行於永寧摩梭。男性和女性均不結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繼後或男性勞動力才會娶妻或招婿。青年男女日間多為集體活動,透過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達心意,具有感情基礎後,二人均同意,可以進行「走婚」。走婚時,男方只能在入夜後偷偷潛入(摩梭人稱為「摩入」)女方「花樓」(即女方房間),與女方同床後,天亮之前離開(「梭出」)。這種走婚只依賴感情,與經濟等一切外界條件均無關。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撫養,男方不需負擔,但父親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親子關係。走婚的男女分手後,仍可以自由與其他人重新進行走婚。
  成人禮
成人禮是摩梭人一生當中的重要儀式之一。摩梭人於13歲就視為成年(有的家族為9歲或者12歲),女性行穿裙禮,男性行穿褲禮。未行成人禮的兒童一律以麻布長衫遮身,成年後男女衣飾就有所不同。成年後即有資格走婚,但一般在16歲後才開始走婚,近年不少摩梭男女更推遲至20歲後才首次走婚。
儀式前天晚上就要做好準備,成丁者與少年夥伴一起玩至通宵達旦,雄雞一鳴,儀式就開始了。還有感謝狗的儀式。
儀式由母親或舅舅主持,如母親已逝世或無舅舅的,舉行成年禮的時間必須請達博(巫師)占卜而定。
  穿裙禮:
  穿褲禮:
  害羞文化
  相關影集
愛説謊的妮可(公視人生劇展)
  參見
女兒國
母系社會
  參考資料
周華山《無父無夫的國度?:重女不輕男的母系摩梭》
海倫 《我嫁摩梭人》世界知識出版社
紀錄片《女人王國》,58分鐘
2013-03-13 11:06:55
阿楨
麗江古城大火 103間建築毀【中央社 2013.03.12

中國大陸雲南省麗江古城昨天晚間8時發生大火,當晚11時47分撲滅,103間建築受波及。大陸媒體表示,大火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不少商家損失慘重。
綜合人民網等大陸媒體報導,起火地點在麗江古城光義街41號,此處為當地遊客集中路段;火災面積超過2200平方公尺。
報導形容,由於火災現場風勢較大,火勢快速蔓延,期間有2名民眾一度受困火場,所幸後來被救出。
當地消防部門出動16輛消防車、68名消防員到場搶救,還有近千名遊客也自發協助救援。當晚11時47分左右,火勢全部被撲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麗江古城當天晚間恢復供電,火災原因和財產損失正在調查中。

麗江市 維基百科

總人口(2006) 121.6萬人
經濟 GDP(2010) 143.59 億元
人均GDP 11,680 元
麗江市是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地級市,2002年全市總人口111萬人,其中的麗江古城區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麗江自古以來是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麗江有建於南宋的麗江古城,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歷史
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時期。明朝設麗江軍民府,清朝設麗江府。麗江土司(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
2013-03-13 11:02:23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00:18: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