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14 22:27:09| 人氣5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大戰略的核心關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大戰略的核心關懷

http://www.zaobao.com/yl/yl110120_004.shtml

包淳亮,聯合早報(2011-01-20

 

    現實主義的國際關係學,或者更狹窄一點的說,地緣政治學,通常否定政治經濟的演進,認為過往的衝突在未來將可能極大類似的重複。在各種「權力轉移論」來看,從荷蘭到英國的權力轉移,英法之間的拿破崙戰爭,英德之爭引起的兩次世界大戰,到美國取英國而代之,美蘇冷戰,以迄於中國崛起的不確定形勢,確實也是前車之鑑,多有令人不安之處。

    三百餘年前荷蘭的世界商業與金融霸權,未曾動搖當時歐亞大陸三大帝國: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蒙兀爾帝國,以及中華帝國在各自世界的權威。第一個真正的世界霸權可能是英國,但除非把英國殖民地都視為英國的一部分,否則英國也許從來不是世界經濟第一大國,其經濟規模超越中國之前,可能已被美國所超過。英國霸權的秩序不是民族國家秩序,而是殖民帝國秩序。挑戰殖民帝國秩序的國家,如德國、日本等,期望建立自身的殖民帝國,以今天民族國家得自主獨立觀點來看,是以不義挑戰不義。

    我們今日所習慣的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只是到最近半個世紀才逐步的被建立起來。這個秩序的建立與美國崛起過程中,以解放被歐陸帝國控制的殖民地為手段,打開市場的大戰略有關,因而有著美國自利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這反映了各個被殖民領土上的各族群團體的「覺醒」,並且其結果也確實建立了一個相對平等、開放的國際秩序。隨著蘇聯崩解,幾乎所有國家都加入了這個全球市場,而美國作為二次大戰以後的超級強權,最大出口國,既是這個世界秩序的主導者,長期以來也是最大受益者;加上七十年代以來美元在國際交易上的特殊地位,美軍在世界的角色,以及美國的自我認知,她既有維護這個市場的慣性立場,也是政策的理性選擇。

    認識到美國主導的開放國際秩序與先前殖民帝國的差異,是思考中國大戰略時極端必要的基本功課。中國已是世界最大出口國,中國擁有為數龐大的外匯,中國的貨幣正開始走向世界;同時,中國是資源貧瘠的大國,而在當今的世界,中國不可能以赤裸裸的武力強迫他國成為中國的殖民地,卻可以在貿易中換取所需的各種資源。在世界市場開放的條件下,一些中國的地緣政治思考者還嘗試提出排他的勢力範圍,實在是搬磚頭砸自己的腳;與此相對,維護世界市場的持續開放,維護目前的國際秩序「和平演進」過程,才是中國的最大利益。

    明確此點,談論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意圖時,才有可與歐美溝通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語言。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秩序基本上是公平的,而中國要做的是一同維護、乃至於最終承擔起維護世界市場開放的主要責任。因為中國已成為最大出口國,各項產業的競爭力逐年快速提升,十年內將成為經濟規模最大國,再之後也勢必成為國際貨幣的最主要發行國。崛起中國的巨大規模,意謂中國對世界市場的需求與穿透性遠遠大過歐陸各國、日本與美國等之前的發達國家,因此過往的所謂大國政經「勢力範圍」不免受到衝擊;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中國主動與歐美進行利益協調,最大程度減少不必要的對抗,以實現「帕雷托改善」的權力移轉,將是中國外交努力的長期目標。

    從筆者的觀察看來,中國行政部門對此是清醒的,國際政治學界的菁英對此是有充分認識的,反倒是輿論界頗有些不和諧的復古論說,反映了長期以來中國受到外力衝擊所產生的不安,過往反霸、革命思想的積澱,以及中國整體教育程度有待改善等現實。也許「大國崛起」之類紀錄片得長期多次重播,甚至更新再版,以建構一代人「負責任大國」的世界觀。

台長: 包淳亮
人氣(5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國際大勢 |
此分類下一篇:韜光養晦足以應對圍堵企圖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應該感謝周邊國家幫忙化解美國的焦慮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