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31 10:27:40| 人氣1,055|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敵人在哪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銘清被推擠摔倒,有人說對敵人不用客氣;王定宇被黑道恐嚇,有人說這是紅藍黑三合一敵人的出現。敵人好像無所不在,但偏偏就是不在法律上。

    無論在扁政府時期或現在的馬政府時期,都有聲音質疑與中國大陸往來,是否是通敵資匪等等,好像現在還是處於動員戡亂時期一般。動員戡亂時期,共產黨反叛中華民國政府,屬於內亂範疇,但到了民國八十年結束動員戡亂,回歸憲政,中華民國政府就已經不再視共產黨為內亂。隨後修憲、制定法律,兩岸往來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運作,迄今也已逾十六年了。

    十六年來,中國大陸與中國共產黨,既不是內亂、也不是外患,而是特殊的國內地區與特殊的政治團體,是被「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範的對象。法律上的「我國」依然是「中國」,台灣這個國家沒有誕生。這個法律現實是由國際政治現實所凝鑄,謝長廷也多次告知人民此事;而若要加以改變,由於內外壓力,就如前總統陳水扁所坦承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我們必須認識到憲法上的敵對勢力已不再存在,總統與立法院也不再有明令明文聲稱中國大陸或者其政府就是敵人。雖然對中國大陸「解放台灣」的憂慮迄今未減,但這種憂慮若是要被轉化為文字,難道要政府重新「動員戡亂」?重新宣布戰爭狀態?或者斷絕航班、禁止往來?這真的是民眾希望看到的景象?說到底,台灣果真膽敢宣稱「中國」是「敵國」?

    解嚴以來推動政治進步的目標,就是在兩岸關係仍然曖昧的情況下,讓人民更為自由。讓兩岸人民更為自由的往來,難道不在這個自由的目標之內?究竟是畏懼敵人的存在,而限制往來,能帶來自由?還是承認現狀,在可接受的曖昧中,給予人民盡可能多的方便,能帶給人民更多自由?如果敵人是束縛我們自由的人,究竟是誰更像敵人?

    敵人已從文書上消失,敵人卻在口頭上展現。法律上的大陸地區,口頭上的萬惡共匪。是哪種反饋機制,讓人們寧願繼續嚇自己?

台長: 包淳亮
人氣(1,055)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兩岸關係 |
此分類下一篇:記兩岸正式通航
此分類上一篇:曾建元:他是我兄弟

張登及
尊嚴失落 朝野雙輸
2008-11-07 中國時報 【張登及】
 在民進黨動員的群眾圍城下,歷史性的馬陳會簡短落幕。政府寄希望首次在台舉行的江陳會能鞏固兩岸和平、以鬆綁開放為來年經濟回溫做好準備,並為九二共識加上「互不否認」這個有利主權尊嚴的原則。在野黨則盼望能向對岸展現台灣民主多元,要求為劣質商品求償,特別是要中方和國際社會,正視在野黨的能量和存在已久的「一邊一國」呼聲。原本可以是朝野與兩岸多贏的局面,經過數日峰迴路轉,現在只能說,中方得失互見,台方則是朝野雙輸。

 政府企圖掌握中共不願看到台灣主張獨立力量重新執政的心理,以及胡溫政權自信增強、政策彈性增加的機會,要替我國多爭利權,立意良善。的確,自胡錦濤全面接班以來,除了二○○五年春「反分裂法」立法,以及每年九月在聯大慣常性地反對我國參與案,疾言恫嚇的情況幾乎消失。年初至今,還傳出中方正在評估飛彈裁減/後撤,積極找尋台灣加入WHA及東協等機構適當方式等的傳言。

 不惟如此,政府倡議外交休兵,近日新華社竟也正面報導休兵的價值,痛責若干小國厚顏勒索北京,不如與台灣保持默契,把要錢的小邦拒之門外。陳雲林訪台,在野黨也承認姿態頗低。看似無數次兩岸事務性商談中方(包括港澳)做東,前政府時前往作客,平常心看邀訪,應氣定神閒。可怪者是,朝野又是乞求稱謂、又是調戲國旗、又是推擠來使,卻又不及包圍東交民巷的氣魄。朝野人士昂首出入「鐵幕」十餘年,張銘清、陳雲林「親赴矢石」,竟暴露台灣自尊不堪一擊。

 扼要地看一下損益。主權部分,自與美斷交以來,除了邦交國浮動影響我法律主權,歷任總統至今沒有什麼失分。而在經貿利益上,北京則是本小利大。政府鬆綁,期待的是遠期支票,北京可以聽言觀行。但陳雲林來訪,除了要面對我元首、部長稱號,與各地常例出現的國家圖騰,遭遇抗爭和台獨的民意也要收起共黨官威,強顏歡笑。如此,與過去十年相比,我方在「互不否認」上,似乎進了一步。

 但政府固有的軟弱,又顯示在受制於「稱謂」虛銜,以及處置合法示威與非法肇事方略的猶疑不定。這使北京在主方可能失禮的心理壓力下,可以拿「院長」、「主委」與見不見馬總統這些議題當籌碼,並順勢迴避掉可能原本存在的敏感安排。如若陳雲林有比照張銘清的膽識,提前拔營但矢言履行協議承諾,台灣是滿盤皆輸。
2008-11-08 09:53:02
張登及(續)
 再看當前美、中、日強權企求和緩,國際社會一片歡呼歐巴馬和解聲浪,主要外媒對兩會洽談也是樂觀其成。各國其實是以「國交」看待張、陳來訪,這對台灣尊嚴本是好事。但外媒看到「特使」(envoy)受到擊倒(knocked to the ground)的待遇,台灣的民主便大失光采,凸顯的反而是北京的柔性攻勢。何以失時失策?前屆政府與在野黨尤其難卸其責。

 台灣作為一個經歷多重殖民卻又高度倚賴外貿的社會,美歐、日本與中國中心世界觀間的激烈對立幾如諸神對抗。但與此同時,中國細緻的經營早已滲透朝野政商各界。前政府卻只知消極的「管理」,不但圍堵無功,還坐失由「本土派」贏得中方讓步的機會,只是造成更加倚賴「用矮化證明自尊、找矮化換取選票」的癮患。

 近日在野黨又無力引導支持者展現主體格局,情勢激化的結果不但不能贏得友邦同情,使自己和支持者未來面對中國的議價空間大幅縮小,並且使對岸對國府操作「九二共識」、「互不否認」的彈性更大。尊嚴成本無算,換得一時風發。

 筆者並不認為,退回形異實同、不受尊重的「四不」—「三不」足以扳回局面。而執政者更有義務釐清中華民國的真正的尊嚴和主權,不僅是以消極地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來證明。台灣應該要超越代言商界利益、袒護剝削陸勞、乞求外交休兵、正視旗號名銜等等卑瑣格局;在北京自信硬力最強,軟力卻浮誇空虛之際,展開一場從食品衛生、福利慈善到民主制度、多元文化的和平競賽和精神反攻,並由此最終追求內部的和解與美中日的動態平衡。唯有如此,台灣的主體性和中華民國的主權才能擺脫內耗俱焚的宿命,挽回失落的尊嚴。(作者為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所助理教授)
2008-11-08 09:53:30
安替
11月2日,美国在台协会首任(1979-1981)台北办事处长葛乐士(Charles T. Cross)在华盛顿去世。他是...为华盛顿收拾台湾残局的第一人。1979年4月26日,驻香港总领事葛乐士..赴台履新。....台湾社会再度陷入迷茫和困惑...30年来,台湾政治上的”保持现状”直接导致台湾民主化进程加剧...为大陆提供了难得的政治借鉴和制度参考....台湾在战略上已经在大陆手中了。在这种情况下....对台湾”得之不取”..才更显现大陆的政治智慧和胸襟。...大陆的公民社会和有识人士..必须要给予台湾的民主和公民社会以道义奥援。如今..台湾没有足够健康的反对力量,曾经有自新之气的执政党国民党也在迅速威权化,而台湾公民运动过于左翼理想化,不足以构架健康政治环境,其”反政党”倾向反而会削弱台湾的反对政治框架。...如果民主在台湾失败,会严重影响整个中国的民主梦。.....
2008-11-11 14:54:45
趙剛
野草莓 有夢最野
2008-11-12 中國時報 【趙剛】
 集遊法是該全盤檢討,因為它形式上違反了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與集會自由,實質上成為了各執政黨鎮壓人民異議的工具──這幾乎是沒得爭議的。那麼,何以這些年來很多社運團體對集遊惡法的鬥爭,都不曾像這一回合的學生抗議能如此成功地抓住媒體與社會的目光呢?「何以我們如此行?」,是必須激進自我反思的一個重要問題。

 直話直說,這是因為目前的抗議活動,是由陳雲林事件所引爆的。它被重視,是因為它嵌入了兩岸關係與國族認同的神經敏感地帶。連署支持這個抗議的聲明文件相當忠誠地反映了這個現實,當它指責國民黨政權與「中國」沆瀣一氣,把台灣的自由民主降低到中國的水平時,並單邊論責於國民黨眾高官時,它已經作出一個選擇,把集會遊行的權利論述架設在一個充滿情緒、焦慮、愛恨情結的危險水域中。

 因此,這個聲明雖然意圖超克藍綠,但效果上是否反而再度強化了藍綠對立,則頗讓人憂心。因為人們有理由擔心這個理應進步的反集遊法議題又再度包裹了政黨鬥爭的議程,不然為何非得以這樣的特定辭庫與象徵來框架這個議題?是有可能擔錯心。但是,運動者非得選擇要讓另一群同胞公民擔這個心、起這個疑嗎?何況這個選擇非但無益反且有害於運動的真正普及。這是我拒絕連署此聲明,但衷心支持學生挑戰集遊法的理由。
2008-11-12 15:10:56
趙剛(續)
 我想,如果實事求是地列舉這些年來執政黨(不論藍綠)打壓異己、侵犯公民集會遊行權利實例,並以陳雲林事件所展現的某些惡質國家暴力現象為最新警訊,要求國人共同正視此一持續的人權與民主危機,那不才是最真誠的超克藍綠、共同對抗惡法的抗議之途?公民運動不就是應找到最多數國人心服口服且情得以堪的公約數嗎?最糟糕的公民運動策略是讓一票公民吃另一票公民的豆腐,儘管理由是多麼體面或普世。

 話又得說回來。那麼,挑戰集遊法就應該僅僅在言論與集會自由的層次上思考與介入嗎?不盡然,事理有超越於言論自由之外者。

 如果兩岸的敵意不斷升高,而我們對「中國」的態度只能用「匪」、「落後」、「毒」、「支那」、「滾回去」等名詞、動詞陳述,那麼我們所共同生活於其上的島嶼,就將永遠分裂成兩股人民,相互白眼、惡言甚至傷害。而這些惡毒的集體情緒又哪裡是言論自由這個空空的程序主義範疇所能排毒解熱的呢?人民分裂這一客觀存在的「社會事實」,將使十倍、百倍於當今集遊法的惡法以它法之名竄出。

 必須理解:集遊法不是一組法條,而是一組特定社會關係的展現;現存的集遊法是惡,因為它不但反映了惡質政權對弱勢群體的壓迫關係,更是反映了惡質的人民分裂狀態。如果,人民分裂的狀態沒有根本的改變,再好的集遊法也將不會由上而下改變社會關係。我們該挑戰集遊惡法,但更應該挑戰那個讓集遊惡法作為國家暴力的表現形式﹐被分裂的人民所吊詭地需要的那個根本性的不公義社會關係,但關於後者的論述還悲哀地一直被認同語言所綁架。

 如何才能有一種更高的夢想與一套更偉大的價值,用它們來彌合分裂的國度與相互敵視的人民,是「不復夢周公久矣」的老批判知識分子深所寄望於廣場上的青年的。我想像,野草莓應該還是有夢的一代吧!有夢最野,激進相隨,多好啊!理解上一代的鬱卒與苦悶,但不要被任何的復仇心理、道德二分,以及那被進步學術用語所遮蓋的黨派祕思,所畫地自限。野草莓必將以不同的視野來看待今日之從事,只因為年輕的你們不得不是台灣希望之所在──而這是我在疑懼中的希望。(作者為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台社成員)
2008-11-12 15:11:2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