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0-08 02:51:14| 人氣2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最後一個霸權的興起(4.權勢基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四、權勢基值
然而,發展本身不一定代表體系的變動。發展必須與「權勢基值」相聯繫, 才能顯現其重要性。對此,我們可以就「霸權」與「國力」的概念進行討論。
當代西方國際政治學的霸權穩定論,首先是由與國際政治經濟學有深切聯繫的學者所提出,霸權的意義不在於表面上武力的大小,更在於對國際經濟的掌控。而另一個霸權觀點,所謂甘乃迪的「霸權的興衰」,則較注重於武力的擁有;類似的還有布里辛斯基「大棋盤」中的霸權觀。
霸權的競爭,亦即大國的國力競爭;然而,國力如何估量呢?顯然,國力,或說國家的權力,包括許多不同的來源。比較籠統的說法,或者認為「國力」是一個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綜合概念,或者再加上文化的軟權力,這四個方面如果能全面性的發展,才可以成為「全面強國」(comprehensive power)。 沃爾茲(Kenneth Waltz)認為,強權地位的獲得與維持,並非僅靠某種面向,而必須依靠下列方式的總和:人口與領土的大小、資源多寡、經濟力、軍事力、政治的穩定與競爭。
將這些不同類別的國力觀點加以綜合,成為一種計算公式的,可以以克來恩的國力公式為代表;他的公式為「Pp=(C+E+M)*(S+W)」,直接以中文來說,就是作為國力的「有感實力」,為「重要質量(人口加領土)」、「經濟能力」、「軍事能力」之合,與「戰略目標」和「國家意志」的乘積。
如果只就上述的字面來看,似乎政治力、經濟力、軍事力與文化力,或者戰略目標等等,具有相等的重要性。有許多人甚至更強調技術的作用,例如保羅‧甘乃迪的「迎接廿一世紀」反過來強調了技術與經濟增長的效用, 與其大國的興衰的思路頗有不同。沃爾茲則表示,強權地位缺乏經濟力便無法維持;而沒有一個可觀的經濟力量,沒有一個國家有希望維持世界性的角色,且一個擁有超級強權的經濟的國家會成為超級強權,無論其是否願意。
在技術條件相當的情況下,一國的國力乃以廣土眾民為基礎。然而,工業革命以後,各國之間的技術條件差異拉大,使得人口較少的國家,也能征服人口數量極大的國家。因此,在當今社會,要是說一國的人口越多,一國的權力也就越大,已不甚真切。 回顧近代歷史,人口因素已經並等於國際政治權勢,而只是國際政治權勢的一項並非頭等重要的先決條件;歐洲的技術優勢曾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它的人口劣勢,以致像英國這樣的工業化國家能夠控制人口總量大得多的眾多前工業化國家。 在這裡,雖然我們不應流於片面的經濟決定論的立場,但領先國家的實力地位與其相對經濟地位緊密並行,也是一個廣被接受的現象。
雖然如此,但誠如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所觀察到的,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假若不屬於世界上人口眾多的國家之列,能夠繼續是或變為一個一等強國。沒有一個龐大的人口,一個國家將不可能、也無法維持強大的工業,以成功的進行現代戰爭;沒有龐大的人口,也不可能把大量的戰鬥部隊投入戰場。 那些僅憑技術優勢而取得霸權,但缺乏足夠權勢基值的國家,如英國,是難以長久維持它的支配地位的。因為技術是擴散的,一國的技術優勢並非恆久不破。隨著西方對現代技術的實際壟斷及其以工業化為基礎的軍事優勢逐步喪失,潛在的人口因素作用便突出出來。
因此,從比較長遠、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其實任何「國力」的整體性分析,其基礎都是人口。因為經濟能力與軍事能力都以人口為基礎,這一點在當代國際社會中,在已開發國家之間表現得特別明顯。
過去五百年的霸權興衰史,由威尼斯、葡萄牙、荷蘭、英國到美國。 由過去五百年的霸權興衰史,由威尼斯、荷蘭、英國到美國,其軌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按照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則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國家,是成熟資本主義國家中,擁有最大的「權力基值」的國家。權力基值,即人口與土地;尤其是人口。當一個國家選擇了正確的發展道路,即可迅速發展起來;因此後發國家可以逐步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此一軌基本身說明了「創新中心」的不斷轉移,說明了後發國家確實可能藉由足夠的權勢機值,而後來居上。因此此軌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按照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則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國家,是成熟資本主義國家中,擁有最大的「權力基值」的國家。過去五百年的霸權興衰史,由威尼斯、荷蘭、英國到美國,其軌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按照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則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國家,是成熟資本主義國家中,擁有最大的「權力基值」的國家。權力基值,即人口與土地;尤其是人口。當一個國家選擇了正確的發展道路,即可迅速發展起來;由於技術傳播的速度很快,因此後發國家可以逐步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由上所述可知,人口因素擺在任一次霸權轉移中都成立。威尼斯的衰退,可以用地緣政治的觀念解釋;其體制的特殊優勢,在1400年前後即已發揮盡致。 但更重要的,是威尼斯的權勢基值太過渺小。之後的葡萄牙、荷蘭,轉移到英國,也莫不如此。
隨著歐洲勢力在全球的擴張,產生於歐洲的國際政治體系,也隨之成為全球的國際政治體系;隨著體系的擴張,歐洲之外的新興強國也隨之出現;二次大戰之後,以歐洲為範圍的多極體系,轉變為美蘇兩極體系,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之一。 因為到一次大戰時,從經濟規模來判斷,歐洲列強的國力已將落後於龐大的橫跨整個大陸的國家,如美國和俄國。由於美國與俄國在兩次大戰之間因自身原因採取的孤立主義態度,使二次大戰得以在歐洲爆發,並成為歐洲列強爭取避免淪為二等強國的最後嘗試。
在此同時,美國之能夠取代英國,雖然是美國「工業化深化的結果」 ,但若無美國更為龐大的人口為基礎,霸權也不可能轉移。而當其他工業化國家在二次大戰後重新崛起,與美國分享相差無幾的富裕,美國的霸權仍然未受到挑戰, 這只能歸功於美國是一個統一的大國,美國的人口,遠比歐洲或日本各中等國家為多。

台長: 包淳亮
人氣(2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