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舊版手抄稿第六冊第九十五頁第六行:
所以「毘盧遮那名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啊!
首先介紹這段文字的出處:
CBETA T09 No. 277《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全一卷
爾時,行者聞此語已,問空中聲:「我今何處行懺悔法?」時空中聲即說是語:「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相處,如寂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色常住法故。如是,應當觀十方佛。」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略稱《普賢觀經》。
何謂「常寂光」?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
常者,不遷不變故。寂者,離有離無故。光者,照俗照真故。
上述空中聲所說大義謂:「毘盧遮那身遍一切處,住於常樂我淨四波羅蜜所攝成的常寂光土」。
何謂「毘盧遮那」?
「毘盧遮那」為梵語वैरोचन (Vairocana)之音譯,又作विरोचन (Virocana),《梵漢大辭典》p.1375釋義:「{形}太陽的;{經文}遍照,遍光,普照,普焰,照明,普照明,現諸相,眾明主,光明遍照,遍一切處。{譯音}毘盧遮那,毘樓遮那,吠嚧遮那,鞞嚧拓那。」
根據CBETA T54 No. 2128《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一:「毘盧遮那(案梵本毘字應音云無廢反,此云種種也。毘盧遮那云光明照也。言佛於身智以種種光明照眾生也。或曰,毘,遍也。盧遮那,光照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
何謂「毘盧遮那佛」?
「毘盧遮那佛」梵語महावैरोचन तथगत (Mahāvairocana Tathāgata),音譯「摩訶毘盧遮那」,唐朝年間的善無畏及一行等密教高僧,譯作「大日」,蓋「摩訶」是「大」的意思,「毘盧遮那」是「太陽」的意思,故密續多作「大日如來」。
然而關於「毘盧遮那佛」在各宗派的用法並不一致,
華嚴宗立為蓮華藏世界的教主,也包括十方諸佛,代表法身佛。
法相宗立為釋迦牟尼佛的自性身。
天台宗立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
密宗立為真言密乘的教主,如前所說,多譯作「大日如來」。而金剛界與胎藏界曼荼羅的中心本尊即是大日如來。
《廣論》p.24705法尊法師譯作《毘盧遮那現證菩提經》之密續,一般略稱《大日經》,其全稱《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又稱《大毘盧遮那成佛經》、《大毘盧遮那經》。如前所說「大毘盧遮那」即是「大日」的意思。
整部《廣論》只出現過兩次「毘盧遮那」,除上述外,另一處在p.3471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