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時候,應該有不少人正和所申請的學校在argue要不要上語言課程的時候吧!理查就來談一談到底英國的語言先修課程在上什麼東東吧!到英國留學,多半的學生都會有機會接觸到語言課程,對於拿到conditional offer的同學們,語言課程是通往正式master program的必經之路,而對於拿到unconditional offer的同學則是可以提供預先熟悉英國留學生活的機會。在英國的各大學多半會加設語言學校或部門以提供加強海外學生英文能力的服務,同時這也是學校的一項主要財源收入,因此在每年的春秋兩次的留學展中,很多學校都會派出語言部門的負責人來台招生,希望除了正式的研究所課程之外,還能再在語言課程中再多吸引更多的學生就讀。
而一般人語言課程的印象總停留在加強英文各方面能力的英文教學課程,但在理查的學校卻比較強調的是提供熟悉未來全英文上課環境的機會,這有什麼差別呢?一般的語言課程可能提供的是文章閱讀、情境對話練習、一般寫作課程以及看英文戲劇的教學錄影帶來加強在各方面的英文能力。但作為研究所的預修課程,除了考量到各科系間專業領域的差異而不刻意安排專業性文章或課程內容之外,語言課程的上課方式全部模擬研究所的上課方式,將未來正式課程會需要用的的學習技巧藉由這個機會教給海外學生,並且訓練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譬如說,在聽力訓練方面,除了老師一定是以英文上課之外,另外會安排多次的專題演講,並且教導學生note taking的技巧,會後再彼此討論交換演講的內容來映證note taking的完整性。有人會質疑了,學生當了那麼久,作筆記還不會嗎?理查認為多數人的中文筆記經驗倒是不少,不過英文筆記的經驗可能就不曾有過吧!所以這樣的課程還是能降低上課時的緊張,適應課堂上或專題講座的演講說話速度,並且能在短時間內抓到重點;以系統性的方式記錄下來,方便事後整理研讀。而閱讀訓練也多半以科技新知、社會議題等等較有深度的文章為主,同時也輔以note taking的訓練,學習如何解讀一篇比較academic的文章,並從中抓到重點。
而對於台灣學生最弱的一環─speaking的訓練,除了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發言之外,還會安排presentation以及debate的課程,除了要求學生準備英文簡報,模擬發表研究專案的型式來訓練在眾人面前演說的能力,並且同時加強準備英文簡報的能力,而辯論會的方式則是訓練學生的臨場反應能力和以英文的思考能力,如何針對具爭議性的議題,如墮胎合法化、環保與開發、複製技術以及基因工程等等來訓練辯證能力以及找出合理的支持論點。因此在增強英文說話能力的同時,還可以訓練思考能力以及學習簡報技巧,可謂是一舉數得。至於寫作的部份,則是強調在學術性的架構之下,如何撰寫論述性(argumentative)以及描述性(descriptive)文章,而非僅僅重視文法結構或用字對錯的一般性作文。並且將作文長度從500字逐步增加至3000到5000字的篇幅,讓外國學生可以具備寫長篇文章的能力。還記得當初考托福中的TWE或IELTS的作文,光是150字或300字長度的文章就足以讓學生想破腦袋,不知從何下筆,經過語言課程的訓練之後,理查哥寫起英文文章來文思泉湧、一發不可收拾,每每不能在規定字數前結束文章,來得勞駕老師幫忙刪刪改改,並且反過來還得再來接受訓練,要如何在一定的篇幅內將自己的論點表達清楚。除了聽說讀寫的訓練之外,如何使用圖書館的資源並且找到所需要的資料也是語言課程上課的重點,當時候一週至少都會排上一到兩小時的圖書館時間,由老師指定書目或journal或article要學生們去找出來,以對整個學校的學術資源及系統有進一步的認識。因此理查覺得,在英國的語言課程訓練或許不一定真的在英文程度上提昇多少,但是真真確確地將以前一些台灣學生錯誤的讀書方法及觀念徹底改正過來,學到很多需要用到的讀書及學習技巧,並且也更能適應接下來的正式課程,在語言學校的預修課程中所經歷過這段學習真的對後面的碩士課程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如果在預算及時間許可的情況之下,能夠提早到英國就讀語言先修課程,我想會對後面碩士課程有不少的幫助,以上資訊僅供即將要出國的同學們參考,判斷究竟值不值得多花一筆錢來參加這樣子的課程,並不是要為學校附屬的語言學校打廣告。至於要用就讀該校語言課程換入學許可的同學,反正錢是一定要花的,不如就好好念,真正學習到先修課程的精髓,對後面的正式課程一定有幫助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