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寫趨勢的書相信會讓許多現在還在念設計的學生感到熱血沸騰,因為又有一位知名的作家對設計工作在未來社會重要性提出肯定,也預告了設計人未來的「錢」途,會有如現在的電子科技新貴般一夕致富。而政府也好像可以據此做為未來產業經濟發展的藍圖,在龐大的中國崛起壓力之下,找到可以在大陸身旁安身立命的立基點。不過在討論這本書究竟對設計人有何啟示前,先來看看本書的重點。
首先,先撇開作者Pink在預告未來趨勢上的地位如何,單就本書的結構來說,就如同目次所呈現的,整本書的結構相當單純,也很好抓到重點瞭解。首先Pink陳述觀察到的三大趨勢(富裕、亞洲和自動化)來證明時代已經改變,然後提出六大感性力量(設計、故事、整合、關懷、玩樂、意義)來做為結論,建議人們具備這六大感性力量來面對未來的趨勢變化。
按照Pink的推論邏輯來看,因為三大趨勢的出現,職場工作者要問問自己工作三個問題;一、海外勞工是否比我便宜?二、電腦是否比我更快?三、我的工作在富裕時代是否還有需求?如果前兩個答案是「是」,而第三個答案為「否」時,這樣的工作在所處社會消失或淘汰的比例就會非常地高。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Pink認為如果具備六大感性力量,這樣工作在未來被取代或外移的機會就比較低。
但如果深入一點思考,會發現本書中閱讀上一些要小心的地方。首先Pink並沒有很清楚地指出,為什麼面對未來三大時代趨勢是以這六大感性力量來做為結論。或者換個說法來說,我們可以理解如果具備有這六大感性力量,或許在未來的趨勢潮流中比較不容易被淘汰取代,但為什麼是這六大?什麼不是七大或八大?這當中的連結就好像是思維決策的黑盒子一樣,我們並無法從書中一窺Pink背後的思維推衍邏輯,或許就像他在書中所強調的右向思考,這是一種右向思考後的結果,特色是看出左向思考所忽略或是沒注意到的事物,因此他不見得會按照左向思考的習慣,清楚交待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其次,Pink在第一部份裡用了三個章節的篇幅來鋪陳他的邏輯思維,解釋了因為三大時代趨勢的影響,人們為了不被時代的洪流淹沒,必然要發展感性的力量,以避免被職場淘汰。可是在陳述MFA比MBA更受企業界歡迎時,引用的兩個事件有其推論上的謬誤。首先Pink利用麥肯錫僱用新進人員擁有MBA 學歷的比例從1993年的61%降至2003年的43%,但這樣的結果並不能直接證明MAF在麥肯錫的錄用比例增加,同時代表麥肯錫對MAF大加讚賞,只能代表麥肯錫對其他非MBA科系畢業生的重視較過去來得多而已。其次Pink用藝術、寫作、音樂相關從業人員的人口增加,以及MFA院校數量的增加10倍,來證明美國社會已經朝向感性時代來發展。這當中有兩個推論的陷阱,第一是美國社會等不等同於台灣社會?或是如同大部份美國人相信的,美國趨勢等於全世界趨勢?台灣社會面臨的情況是否與美國社會相同?另一個陷阱是,美國大專院校對於科系學位設置上,其市場導向的密切程度有多高?也就是說是否因為是未來職場上有需求而能機動調整培養人才的科系設置?假設美國社會在這方面是高度連結的,那我們就可以相信這樣的人才市場需求的確已在美國出現,同時具備六大感性力量的人才會是未來職場搶手的標的物。但台灣呢?台灣各校畢業生學非所用的情況嚴重,我們實在很難單就最近10年設計科系紛紛設立的情況來看出,未來在台灣市場上能夠足夠需求容納這些人來從事相關工作。
但話說回來,Pink他收集了許多例子以及腦神經或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來證明他提出的六大感性力量的確存在,並且還在許多領域裡已經被重視採用了。畢竟看趨勢報告這種文章,難免會因為每個人的觀察立場角度不同,而產生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衝突。持平一點來看,雖然西諺說「To See is To Believe」,但也不能說沒看到的就一定不是真的。對本書的一些立論提出討論質疑,其實只是回歸到做學問的最根本的原則─「儘信書不如無書」,不需要把某書奉為千古不變、顛沛不破的真理經典,全盤地接受書中所有的論點,應取其適當的部份來運用,這才是看書最合適的方式。
對設計人來說,本書其實可以說是馬斯洛(Malsow)需求階層理論的進化版,從Maslow的學說裡,當人們的低階需求被滿足之後,會進一步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滿足,也就是孔老夫子說的「飽暖思淫慾」,因此在一般產品普遍出現在市場上時,有設計感的產品“有可能”就像是紫牛一樣,能夠在眾多競爭商品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因此基於這個假設前題,設計就成為對抗三大職場潮流的感性力量之一。不過要注意的是,商業的基本原理還是建構在供需原則上,設計的確是有機會讓商品與眾不同的武器,但設計師卻不能忘記設計的本質還是在改善人類生活品質以及滿足人類需求上,如果只是一昧追求differentiated而忘了消費需求的滿足,我敢說設計絕不會是幫助你對抗職場洪流的利器,反而只是加速讓你被淘汰出局而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