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約翰納許因為提出了「賽局理論」,對後世的經濟學、政治學以及許多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而其生平也被拍成電影「美麗境界」而轟動一時,本片還因此得到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女配角等的殊榮。但我一直覺得有趣的一點是,片中觸發納許想到「賽局理論」的一場酒吧戲,究竟是電影編劇虛構的情節呢?還是確有其事?
納許在酒吧裡因為同儕對於美女的爭風吃醋,而忽然靈光乍現,認為對於團體競爭中的最適解不是按照傳統經濟學裡的想法,以完全開放競爭、優勝劣敗,人人都以自身利益為思考出發點的模式才是對眾人是最有效率的,而是競爭者都應就其各自所好選則次佳解,那麼最後會得到一個皆大歡喜的平衡解,亦即每個人都能夠找到另一伴,而不致出現只有唯一贏家終成神仙眷侶、其他眾人皆成孤獨輸家的情況。
用白話一點講,就是如果一群男生和一群女生外出聯誼,握有主動權的男生不要爭先恐後地都只向最美的那個女生獻殷勤,而冷落了其他女生,而男生自相殘殺的結果,到最後可能只會有一個男生脫穎而出;甚至是落得眾人皆輸的下場,這時男生們才再轉向追求其他女生,很可能也會被這些女生視為是沒有誠意和被人有當成備胎的不良觀感,因此追求的結果還是有可能是失敗的。所以最佳的狀態就是每個男生都要先冷落那個最美的女生,各自向自己心儀的次佳對象下手,達成各自有各自追求目標的平衡解,因此最佳平衡解當中的輸家可以縮小到只有一位(那位沒人要追的最美女生);甚至是每個人都配好對(假設男女人數相當時)的最佳狀態。
有趣的是,姑且不管這個橋段是真是假,在現實的愛情生活中,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常常有很多美女感嘆為什麼自己條件那麼好卻都沒有人要追,亦或者看到許多男生拼命對同一個美女獻殷勤,但最後總是多數男人落入傷心扼腕的輸家群之中。其實真實生活中的愛情遊戲,大家都自然地會從自身利益開始考量,每個男人都想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來贏得心儀對象的青睞,盡自己最大的殷勤(接送上下班、送花、寫情詩、噓寒問暖)等方式來討好對方,而女人則會巧妙利用某些資訊不對稱的競爭優勢,有時故意隱瞞自己有多少追求者的事實、塑造出自己很搶手的情況,讓這些追求者個個有希望;卻人人沒把握,因此只好再更努力地獻出更多殷勤來追求女人,而女人便可在這追求過程中獲得最大利益。
但透過納許的「賽局理論」,我們看到愛情遊戲中的吊詭,其一是這樣的假設推論是認為愛情的主動權都在男方,而女方是可被分配的戰利品,只有在競爭資訊透明化的情況下,參與競爭的男方開誠佈公地參與協調並遵守協調結果,那麼就會達成皆大歡喜的情況。這並未解釋為何女性不可以握有主動權,如果女性也握有主動權的情況下,整個賽局就可能不是如此單純的一次解,而衍變成複雜的二次解、甚至是另一種動態的賽局平衡。其二是男女交往的目的不應該只是單純地受到性象徵的吸引,若是把個性、脾氣、人生價值觀等等的變數再納入擇偶標準中,那麼眾人爭相追求同一女子的單一最佳人選應該不會出現,因為變數增加選擇的取向就應該要變得多樣,因此賽局不見得一定會成立。其三是賽局當中的參與者真的都會開誠佈公地公開彼此的意圖嗎?某種程度來說,人還是屬於自私的動物,一旦有人想要利用故意隱瞞部份資訊來取得自身的資訊不對稱的競爭優勢(白話講就是玩陰的啦!),那麼眾人皆得利的賽局平衡就會破局,贏家又變成只有一位;更誇張的是如果每個人都在當中玩心機,那麼可能搞得全盤皆輸,變成是「囚犯的困境」(有興趣者請進一步參考其他賽局理論的相關介紹),賽局中的參與者人人都是輸家。
這就像是撿石頭理論一樣,很多人在愛情過程中不斷地比較挑選,希望能從中找到最美麗的一顆鑽石,這是很典型地從自身利益為考量的出發點,用物競天擇的觀點在擇偶。我不能說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但石頭愈挑愈小或者挑石頭挑到某個階段時就放棄不再挑三撿四的情況卻是普遍常見的。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和身邊的對象結婚,不是因為這個人是經過精挑細選的;而是只是覺得年紀到了該結婚了,而身邊可以選擇的人只剩這一個,因此就變得是沒有辦法當中的辦法般的無奈,而當初對於另一半所設下的種種條件限制,回首再看卻變成了是鬧劇一場。
相對來說,身旁週遭的朋友有些人很早就找到終身伴侶而步入結婚禮堂,我記得曾經有位還是單身的朋友對此一結果的批評是因為他們都不貪心,結婚的對象都長得很不怎麼樣,而他自己還維持單身是因為不願意屈就那些較差的對象而造成的。我不知道他這樣的評語是否是酸葡萄心理,但若是從「賽局理論」的愛情觀來看,對沒有選擇次佳解的他而言,究竟誰是輸家可還不知道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