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讀書會第一本試讀書籍《貿易打造的世界》,本週進度已來到第三、四兩章,這兩個部份都是在探討過去數百年間貿易商品對世界歷史發展的關鍵影響作用。這些商品分別是:
可可、咖啡、茶、糖、鴉片、古柯、馬鈴薯、橡膠、黃金、胭脂蟲紅染料、鳥糞、毛皮、肉牛、花生、木材、棉花
這些商品被作者主要分為兩大塊來探討,分別歸屬於第三章【致癮性食品的經濟文化】、以及第四章【移植:世界貿易裡的商品】:1.致癮性食品;2.與“移植”有關的商品。
作者所談的這些影響世界歷史的商品,大多數是“生長於陸地”的植物;另有兩項可歸屬於“埋藏在地下”的礦藏;還有三項“生長於動物身上”的東西,和一項“從天而降”的動物排泄物。真可說是依垂直高度而區分的四度空間!
於此四度空間,本書第三、四章所探討的內容,大致可歸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 “混沌法則”下,出人意表的史觀
前述的這些商品為何對全球化貿易的歷史產生深遠影響?作者試圖抽絲剝繭,從地理、文化、社會、經濟、生態..等多種角度切入,並引入源自物理學界的系統動力科學概念「混沌效應」,整理出一種套宏觀的歷史詮釋,並且導引出一個似乎是普世通用的歷史規律:世界貿易的蝴蝶拍動翅膀時,結果往往難以預料,甚至與人的預期正相反(p.208)。採用混沌概念來詮釋人文與社會現象,本已是學術界近年來流行的趨勢之一,然而,應用在史學上且分析得如此徹底,應也堪稱是作者匠心獨具的慧眼。
例如,在前述兩大類商品中,最為奇特的一個,應非鳥糞莫屬。藉由對此商品的討論,讓人體會到歷史的發展方向經常是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鳥糞為何值得一提?原來是因為歷史上曾經出現一段“鳥糞點石成金”的神奇歲月,這裡牽涉到能創造商品價值的兩個最根本經濟原理:資源的稀有性、資源的有用性。於1830年代末期,受到歐洲科學家的重視。當時的歐洲人口激增,糧食生產不敷所需,科學界尋找增加農業生產的方法,終於找上原來被古代印加人當作肥料的鳥糞。從而引發歐洲對鳥糞的強烈商品需求,甚至大老遠從祕魯用船運到歐洲和北美洲。而這樣的強烈需求,竟使祕魯賺進大把鈔票,得以累積資本,清償外債,並排除諸多不利資本主義的障礙,如人頭稅、進口關稅、奴隸制,並大興基礎建設如鐵路等,以預備鳥糞挖光之後的多元經濟發展方向。(p.187)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桶金」,即初始資本的累積,對於一個國家的初始經濟發展,何等重要!在當年的祕魯,鳥糞的重要性簡直就相當於今日中東國家的石油一般!
然而,好景不常,在鳥糞被挖光且歐洲人找到氮的合成化肥作為新一代肥料之後,祕魯又因敗於戰爭,從此走向衰微。
本書作者不僅分析過往歷史,還經常與當代現實社會彼此交相參照。例如談到島嶼上鳥糞的堆積時,作者竟然將島嶼說成是“生產鳥糞的工廠”,而產下糞便的鳥兒則被比喻為“不支薪、不休假的工人”,這種奇特而有趣的解說,使本書充滿可看性。
類似這樣的可看性,有時也可由讀者自身的閱讀心境而開發出來。假如讀者能夠在閱讀歷史的同時,拿來與我們現今的社會現象交相對照,必能有另一番體會。
例如前面談到的商品當中,屬於礦物的黃金,早年曾引發淘金熱潮,這原是個經濟學家可能最感興趣的商品,自古以來即是全球通用的最重要的貨幣來源之一;而同樣地,埋藏於地下的石油,人稱「黑金」;正好也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商品原料,有時也被充當國際大宗交易的貨幣使用。日前國際市場上黃金才剛創下歷史天價,而這幾年石油的價格也節節飆漲,相信會使不少人好奇這一舊一新兩種全球性商品之歷史淵源。而閱讀本書,也正好能滿足此種知識上的好奇心理。(關於石油的討論,在本書第七章)
近日「美國牛肉開放進口」事件在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而本書正好也有個章節在談論肉牛畜牧業如何影響牛仔的歷史,想必也能引起一些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在“全球史”參照架構中進行的“地域史”詮釋
在人類仍以農業為最主要的商品生產方式,且工業技術又未能充分掌握海洋與太空的年代,眾多“生長於陸地”的植物,和“生長於動物身上”的東西,成為主宰全球經濟、歷史、和人文發展的關鍵物品,似有其邏輯上的必然性。而這些物品,往往伴隨著人類的貪婪、野心、奴性、與暴力性…而顯得血跡斑斑。例如,作者估計,自1500-1880年間,為了栽種這些全球性作物,導致約一千萬名非洲人被運往美洲充當奴隸,其中大部份是為了栽種蔗糖(p.145)。另外,咖啡、棉花,也都是導致全球奴隸販運的最主要商品。這些「血汗商品」,見證了馬克思主義者所稱的「資本家剝削勞動者」的經濟現象,但也促進了全球貿易的蓬勃興盛、和歐洲社會人文的文化變遷。
在談到蔗糖時,作者特別談到曾經是世界上最主要甘蔗產區的台灣,因為當時的政治考量,而幸運地免於遭受如同世界上其他甘蔗產區的同樣悲慘命運。作者認為這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集商人、海盜、清朝叛民於一身的鄭成功(p.199)。由於鄭成功為了反清復明,佔領了原屬荷蘭人統治的台灣,才使台灣免於遭受其他西方殖民帝國將全島作物給予單一化的發展政策,因而同時也免去其他產糖國度那種恐怖的奴隸國家命運。這段歷史詮釋觀點,連許多熟悉鄭成功歷史的台灣人都未必聽聞過,相信能引起台灣讀者們的高度興趣。而我個人認為作者成功之處,在於把“地域史”,放進“全球史”的宏觀架構下來加以參照,這使得其觀點得以跳脫地域本位的既定史觀,而有了嶄新的視野。
採用這樣的史觀來看待同樣為吾人所熟知的中國歷史,也會令吾輩華人讀者產生一種思想上的衝擊感。例如開啟中國近代史遭到帝國主義凌辱的鴉片貿易與鴉片戰爭,作者承認這種商品顯現了當年大英帝國在道德上的卑劣成分,但也很客觀地分析了鴉片貿易作為英國賺取外匯以解決資金需求的經濟原因,並得出了一個令中國人可能相當不舒服,卻是事實的殘酷結論:鴉片將中國、印度、英格蘭、美國牢牢結合在四邊經貿關係裡,還在英國工業化的持續向前與擴張上,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從而使鴉片推動了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經濟運轉。(p.147-151)
三、從全球化商貿歷史導引出對於當代經濟理論的批判
從鴉片的例子,思考關於蔗糖、可可、咖啡、茶、鴉片、古柯…等等在古代都被稱為drug,也就是會讓人類「上癮」的東西,究竟在全球經濟歷史上扮演何種角色;應可得到一個相當本質性的體悟:“需求”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供需法則」是當代經濟學最重要的根本原理之一,商品與服務的價格和成交數量,亦由此決定。然而,驅動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商品需求”,從其發展歷史來看,竟然與「癮」這個概念如此密切相關。這裡的象徵意義再明顯不過了。從深層的心理意義來看,資本主義社會的所有「需求」,都可視為是一種「癮」。當今全球人類不斷追求的所謂經濟成長率,竟然就是在追求「癮」的不斷累積!
另外,本書作者在探討這些商品的「價值」時,沒忘記將當代主流經濟學對於商品「價值」的觀點-勞動價值論-,予以批判。“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從生產到出售的總和勞動時間,以及此時間內所放棄掉的其他好處總和。
作者對此的明批或暗諷於書中各章節隨處可見,最直接的一次批判則表現在以下這段陳述:
『分工和專門化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但專門栽種特定一種作物,與生物多樣性背道而馳。失去生物多樣性的壞處之一,就是使生態系統經不起外來衝擊。』(p.165-166)。
對此,作者還提到人類出於使用木製家具與建材等生活需要,加上人類主觀的審美意念,判定一棵古老雄偉的紅杉之「價值」高於兩棵年輕的紅杉,但這種觀點卻與嚴謹的生物學法則相違背。從生態科學角度而言,兩棵年輕紅杉的造氧能力,反而更多。
從生態科學的角度來解讀歷史,是近年來史學界最流行的治史方法之一。本書作者必然也躬逢其盛,結合本有的豐富社會科學和歷史知識涵養,提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這些歷史見解,其實也有助於深思經濟本質的所有人文學者們,幫助當代經濟理論更加完善,修正至更符合真實人性以及社會公義之所需。
2009/11/08 撰
2009/11/10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