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24 19:05:06| 人氣44,107|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書評、讀後心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文/泊樓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書名: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作者:龍應台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3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410493

    映彤專用相簿




【我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泊樓

 

作為一個當代知識份子,「龍應台」這三個字,在華人世界或許還不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可說對於多數港台讀者而言,已少有人沒聽過這個名字。

 

她的身份,難以給個明確定位。她可以說是個學者,但研究的卻並非一般學者投稿期刊常見的那種局部性主題,而是廣泛收集文獻材料、到處訪問當事人的這種大範圍歷史質性研究。這種研究通常只有已建立起高度學術聲望的大師級史學家才做得起,所寫的內容也非常冷靜客觀;然而龍應台既未建立起足夠的歷史學術聲望,所寫的文章也不是非常冷靜客觀的風格,而是帶有更多的抒情與主觀語調。

 

她可以說是個文學作家,但她寫單純抒情的文字較少,反而卻更關心政治、社會、國家,甚至有過從政的經歷,使她變得看起來不那麼「文學」。此外,其作品的文學性長期受到主流文壇及學院派人士給忽略,各類文選、文學評論當中,少有她的作品;這樣的遭遇,顯然和台灣主流文壇習慣性忽略「知性散文」的文學面向有關。擅寫知性散文的一些文人,如柏楊、李敖、南方朔等人,儘管才思泉湧,或文采華美,但因其作品的風格屬於強烈的「知性」之故,往往被認定成社會評論或文化評論,很少被主流文壇視為文學作品來看待,龍應台的文章自然也不例外。

 

從早年的《野火集》開始,龍應台便以她熊如野火燃燒的筆觸,來書寫她對於國家、社會的情感,以一種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感性,來書寫出激昂但卻理智的批判聲音。她的口吻風格可以用這句詰問為代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其關注與批判的社會現象,大多數是針對台灣社會有感而發。但在當年,她的用語是「中國人」,而非「台灣人」。這裡頭除了反映出與龍應台自身血緣攸關的身份認同感之外,也反映出當年台灣社會的主體意識並非如現今這樣高漲,故即使對於國族的身份認同與「中國人」這個詞語的概念有異,也因受制於當年政治環境,而不得不使用這個詞彙。

 

《野火集》一推出,便迅速在那個年代廣大的知識青年當中燃燒起來,當今文化界的各階層知名人士,幾乎無人沒翻閱過這部作品的。

 

如果說,《野火集》是顆火種,點燃「龍應台」這個名字,使之發光發熱成為文壇耀眼明星;那麼,《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就是一道洶湧奔來的海嘯,倏呼之間,以狂飆之勢,席捲了一整個島嶼和海峽的子民,喚醒了一整個世紀的老中青各代人之集體傷痕記憶。

 

是的,龍應台喚醒了那種「痛」。

 

她的文字,有著如同火烙酷刑一般的殘忍!

 

初讀本書前面的章節,發現【野火】之後,【大江大海】所建構出的,並不是澆熄野火的清冽冷泉,而是遠比野火更加滾燙、熾熱百倍,火山噴發的岩漿!此時不免全身發燙,如同酷熱難耐的酷刑一般,血液在沸騰!

 

順著岩漿流成的火河,一路滾燙地摸索找路,逐步讀下去,到中後段,則來到一處漫天炎紅熾亮的所在,這裡不只是火山岩漿流瀉滿地,更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火海汪洋;世界走到這裡,已無去路,已是盡頭;人生走到這裡,已無希望,只剩絕望;情感走到這裡,已無悲淚,只餘枯萎;理智走到這裡,已無是非,只存相對。

 

我想起了宗教教理中那個徹底絕望、乾枯、毫無人性的世界,那就是一種「煉獄」。

 

二零零九年,還活著的人,還能笑著看綜藝節目、哭著讀愛情小說的人,大概都很難去想像當一個人經歷一九四九那樣的時代動盪之後,人生觀從此會有怎樣的轉變,性格可能會有怎樣的變形或扭曲。從那樣的火海煉獄裡游上岸來的人,滿身早已灼成了焦黑,面容烏雲難辨。一旦經歷過那樣的年代,他或她,都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他或她。

 

如果不是龍應台,大概很難有人獲得出版界與學術界這樣程度的青睞、出這樣大的手筆、供其寫出這樣的感性的文筆,而卻是以這樣龐大的資料收集、這樣宏觀的時空角度、這樣無私的立場格局,在探討一個這樣嚴肅的歷史與政治主題。

 

不愧是「龍應台」,這個勇於向嚴肅題材挑戰的才女,寫下的這本書足以奠定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使其足與一些前輩大師級人物得以比肩,等量齊觀,而不顯得遜色。而她比這些前輩大師級人物都更幸運的一點是,她至今不過壯年,名氣卻已經如日中天,不必等到日暮西山的時刻,才曇花一現橙紅燦亮的夕陽。

 

閱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最讓我感到驚訝的一點是,龍應台這本書的寫作,雖然是從成長於台灣的外省第二代之立場出發,卻沒有受限於自身的身份認同,而能跳脫出狹隘的族群與國家意識,願意擁抱寬廣的普世價值之關懷。

 

本書中,以一種相當感性、不帶批判的筆調,間接而含蓄地揭露出屬於國民黨自身在一九四九年前後的醜陋面;不過,這樣的揭露卻是以一種寬大、體諒,但並不遮掩逃避的態度來進行。

 

這裡頭固然是為了忠實呈現她所找到的文獻史料和訪談紀錄,但背後流露出的,其實是一種「將面對殘酷現實的悲傷給徹底昇華過後之冷靜」,這是不容易的人生境界。在我的閱讀記憶中,像她這樣屬於這個族群、這個世代的作家當中,能夠願意超脫出既有的狹隘國族意識,如她這般昇華到普世關懷程度者,屈指可數。

 

這本書,深刻揭示戰爭的殘酷與無情,並突顯出受到烽火壓迫下的人們,是如何地無助、脆弱、與悲哀。書中的每一個訪談對象,都是親身見證,飽受戰火洗鍊的人。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控訴著時代命運的暴行,都譴責戰爭與侵犯的野心。

 

遍及書中許多人物之共同的命運是,他們都是被國民黨「抓走」才不得已而去從軍的,稱為「抓兵」。在國共內戰爆發的時刻,國軍表面上武器人數都居優勢,其實早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伴隨著戰後民生凋敝,人民叫苦連天,以及共軍間諜無所不在的滲透,國軍會打不過共軍,從而只能一路抓兵以補充兵力,順便找人當苦力兼砲灰,也變得可以理解。

 

這本書,以不帶雄辯,卻強而有力的事實陳述,直接戳破了多少人自認不可侵犯的神聖性,卻又維持住其作為一個人所該享有的基本尊嚴;同時也拆穿了眾多人們自小習以為常的歷史教科書謊言,重新幫人們在腦中建構出一幅真正的時代歷史圖象。這是一本文學價值很高的散文集,但也是一本活的歷史教科書;她喚起的不只是人們的歷史記憶,更是人們對於普世人權、生命、與人性的體會與關心。

 

舉例來說,本書提醒了眾多的中國人原本並不知道的一段史實。原來當年蘇聯軍隊在日軍撤退時佔領東北的過程中,並不是如今日中共所歌誦的那樣坦蕩蕩的仁義之師,曾經發生過嚴重的燒殺擄掠、強暴婦女,受害者包含了中國人與日本人都有。

 

又例如,本書有不少篇幅著墨於當年國共內戰於長春圍城時的慘酷戰役,五十萬軍民因此被餓死。而共軍將之視為建國戰爭中一場偉大的勝利。只是本書帶領讀者們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何死了三十萬人的南京大屠殺、三萬人的二二八事件,如今有那麼多人在追悼、在紀念、在研究,但長春圍城死了近五十萬人卻沒有?

 

在這本書裡,讀者將會發現,沒有哪個族群或國家,會是永遠十惡不赦的敵國或敵軍,或者換個字眼說,沒有哪個群體是永遠十惡不赦的「加害者」而未曾是「受害者」。反之亦然。

 

德國人不是只當過加害者而沒當過受害者,日本人也不是,蘇聯人、美國人、中國人、台灣人、國民黨、共產黨、當然都更不是。反之,中國人在二戰中並不是只當過受害者而不曾扮演加害者的角色,美國人、蘇聯人、台灣人、國民黨、共產黨也都不是,德國人與日本人當然也更不是。

 

每一個族群、國家,都有良善的一面,與邪惡的一面;甚至每一個人,不論他是軍官、士兵、或平民百姓,如果曾經造了怎樣的惡,都不會只是單純的加害者,必然存在著受害者的一面性格。反之,也沒有哪個國家或族群,從來只是溫馴軟弱的受害者,而未曾扮演過殘忍猙獰的加害者角色。

 

閱讀本書的中國人,也許會發現,自己以前只知道日本人曾在南京大屠殺中強暴婦女、殺人無數,卻不知道原來當日軍戰敗投降時,也有不少在中國的日本人受到中國人的殘忍報復,毆打、殺害、強暴日本女人等等暴行。

 

閱讀本書的台灣人,很多也許原來並不知道,太平洋戰爭期間的台灣,有高達三萬多人曾死於美軍的轟炸;也不知道原來日軍戰俘營中那些凶惡嘴臉的看守員,大多是台籍年輕士兵,他們當中有些人還曾受到戰後國際戰犯法庭的判刑制裁。

 

隨著本書的暢銷,如此述說故事的多元立場,使得中國人、台灣人,也都開始有人注意到自己的祖輩並非僅是日本、國民黨、共產黨統治下的「受害者」角色,而是也有著「加害者」的黑暗歷史紀錄,從而也開始注意到自身或許也該開始有了「族群的集體懺悔意識」。

 

也因此,這是一本「大格局」的散文集。她的文學格局之所以大,在於她用散文的寫作形式、淺白而感性的語言,卻不著痕跡地啟蒙了無數仍囚禁於國族意識牢籠中的讀者,幫助他們從對自身我群的關愛出發,從而開始擁抱歷史的真相、人性的真相,最終擴大成為對他群、異族、異國、敵人、敵國、乃至任何不同立場者的理解與同情。

 

這確實是一本格局很大的書。話雖如此,這本書也許仍有些遺珠之憾,而這些遺珠,原本是不該被忽略的,卻由於寫作者受限於時間精力,或許也受限於學術界和出版界要求的截稿壓力,甚或寫作者自身對於題材取捨讀特殊考量,故而寫作者似乎作出某些妥協,以便讓這本書順利上市。

 

身為一個關心這類題材的評論者,對於書中這些遺珠之憾,自然不能不有所提點,讓更多在閱讀本文的讀者們,也能對本書的主題和內容能有更多來自外部的思維激盪和體會。

 

首先,這本書採取的歷史陳述,主要是從眾多微觀而寫實的視角,來拼湊起一整幅大歷史圖像;然而,這樣做的問題,便是未能給予整個大歷史一個完整的陳述架構,以致顯得支離破碎。誠然,這種支離破碎才更符合大時代那種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感覺,但有一得便有一失,當本書呈現出這樣的感覺時,就無可避免會削弱了她原本應有的宏觀歷史陳述力道,因為,必然有些重要的歷史脈絡無法被完整呈現。比方說,書中沒有回答一個許多讀者最想知道,但至今仍眾說紛紜的問題:「奮戰八年打敗日軍的國民政府,為何不到四年就丟掉了江山?」作者顯然不想,也無法去回答這樣的問題,畢竟,作者不是長年專門研究國共內戰歷史的專家,而只是一個關心歷史的散文作家。

 

其次,本書的歷史書寫,事件發生時間主要在1944-1949年之間,而本書在企圖建構「同一時代多重立場的歷史視野」之餘,仍然有所偏重,而致使某些立場的陳述縮減或忽略。例如,本書很難得地,能談及德國大量戰俘受到盟軍侵害的層面,也能談及日本人兵敗之後慘遭中國人殘忍報復的情節,但很可惜,都只是小篇幅帶過,而沒有更深入去挖掘,使得本書「雖然格局很大,能兼顧多元面向,卻還不夠深入」。

 

第三,本書大多數的篇幅,仍然是站在「國民黨統治下在台灣的外省族群」之視野來看待歷史,雖然已經邁向普世關懷,但卻有意識地去避談那過去百年來台灣這塊土地上最沉痛的族群傷痕,如此可說是為了逃避自身族群所受到的加害者指控,與受害者族群悲情仇視的目光;但卻因此而使本書的「歷史關懷與人性昇華」之力道,嚴重減弱。當本書寫到國軍第七十軍的故事時,詳細交代了七十軍於接管台灣前後的來龍去脈,之後的章節緊接的是大量著墨於二戰時期台籍日本兵虐待盟軍戰俘的歷史;但獨獨對於一九四七年那個腥風血雨的二二八事件,竟然完全不去碰觸,只寥寥數語帶過,這可說是個嚴重敗筆,也堪稱本書的最大缺憾,使其建構出的宏偉歷史殿堂,炸缺了一隅,成了「格局很大,但為德不卒」的一本書。

 

本來,以龍應台的名氣和形象,最有機會能採訪當年受命來台進行血腥鎮壓的21師等軍人,以及其後代,並且能使當事人的排斥感減到最低;不知這樣的想法是否也曾在龍應台腦海中盤旋過?或許她也曾試著付諸行動,也或許沒有;無論如何,本書終究沒能把握住填補這個「歷史詮釋的立場缺口」之機遇,殊為可惜。多少台灣史學專家都還遇不到的千載難逢良機,到了龍應台手裡,仍舊沒能把握住。

 

我不忍在此苛責作者的明顯力有未逮,其顯有不堪承受重責之難處。誠如龍應台自己在書中最後所言,她在寫作時,發現這樣沉重的歷史,實在不是如此感性而脆弱的她所能負荷得了的;她在寫作本書時,發現了原來自己只是那樣脆弱的一個人。也因此,這本書也許原本應該要一百五十萬字才足以說得完整些,但她只寫了十五萬字。有太多說不清的故事、交代不了的理由,她也只能向讀者說抱歉了。本書的作者自己尚且如此宣稱,更何況是受作者文字擺弄情緒的讀者?

 

我想給所有閱讀本文的讀者,一個良心的建議是:閱讀這樣一本書時,該有的心理準備,不是多張手帕以準備拭淚以免不能自已而情緒崩潰;更重要的是,要放開自己的心胸,坦然去接納屬於自己長輩、自身族群的那段不堪回首、甚至羞於啟齒的過往史實。這些史實,可能讓你發現自己的族群曾經是悲情的受害者角色,但卻也有著邪惡的加害者行為;無論如何,要勇敢去逼視「殘忍的歷史真相」,不必害怕無法保持情緒鎮定,而是要力求不帶偏見地承認,人性當中確實存在著一種不因種族、地域、國家而差別的,善心與惡念的種子;好好地用心去體會並觀照這些善心與惡念種子,這就是一種生命智慧的修行,也是人格與視野真正的提升。如此也才算是真正讀到了本書的精髓。

 

2010/2/2 初稿   2/24三修

 

台長: 四海先生

映彤--閱讀大江大海
泊樓的文字,的確有雷霆萬鈞之勢,將此書看得非常深入透澈,讀過龍應台的大部份著作,不得不佩服她的的宏觀與格局,的確超越了時下一般女性作家的風格限制,但我可能會選擇性的欣賞她的文學氣質;

我比較欣賞的是他描寫親情的的筆觸,而與之交集共嗚;自然而然,在大江大海這本書中,我所看重的也是烽火下的親情離散,對於戰爭的殘酷,我選則雲淡風輕;原因在於,那些國仇家恨之痛,我難以承受;最近心情忽然淡了,不願意再去接受艱難的感受;
世間什麼都要過去,就算親情也終有分散的一天,更何況那些血淚斑斑的歷史場景,我不願去翻開不堪的疤痕,尤其讀完此書以後,我選擇遺忘,真正的遺忘!

人生這麼艱難,而戰爭讓人性變成獸性,我開始懷疑,當生命遭受危急存亡時,人究竟能有多大的極限?人真的都那麼靈性而高貴嗎?

為什麼國民政府抗戰勝利後,四年之間就丟掉了江山?
為什麼呢?這個笞案,其實很明顯,龍應台已經告訴讀者了,歷史也告訴我們了~~~~。

個人認為看這本書,無須去勾注被害與加害的問題,是人性中怎麼會有如此殘害同類的猙獰本質;一旦得勢,馬上把人不當人看的行為,是從哪裡來的呢?

人的生存,原來如此殘暴,換言之,人的爭鬥性一旦出現的時候,不就是任何形式的你死我活嗎?當它形成團體性的爭鬥時,就不可能只是單方面的弱與強,而是生與死的絕對,即是如此,我只能選擇同情與寬恕,亂世之人,愁(仇)深似海,只能說:人,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如何不再讓歷史重演?

人,不必你強我弱,不必分勝負:雙羸,才是和平的價值;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被剥奪做為人的基本權利,而被屈服,利用,降格以求!

在書中很多小故事的點,其實是很重的沉吟與吶喊,
這樣的痛,我們感同身受,那千千萬萬苦難的靈魂,都應這本書得以安息~~讓傷口平復,人間不要再有這樣的事~~因此心中感恩,為國泰民安感到福氣,為風調雨順,感到知足,為同在人世的每一刻時光,與每一個人,感到珍惜而相互祝福~

日日是好日~年年幸福年~~^^
2010-02-25 01:31:28
斷章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不給答案,答案就在文字的敘述中,讓讀者自己去思考...所以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樣..

作者對文字的敘述功力真的是很值得讚賞,通常這樣議題的文章,大概看了一章就不太想看下去了,因為好像跟你無關(在這個年代的我們對那段歷史是沒有太大感覺得)致少對我而言,它存在於歷史書上,但作者運作文字與自身連結,我發現讀起來是很有感覺的,它會讓你重新去思考這段歷史,但沒有給你答案,答案就在讀者彼此的心中..

更有趣的是在與別人討論的過程中,同樣是作者敘述的一件事,但每個人的看到的東西卻不一樣~

最重要的是它會讓人忍不住一口氣想看完..然而卻是這樣一個嚴肅而沉重的議題,這就是作者最厲害的地方...

以上分享~
2010-02-26 01:10:30
映彤
我在斷章敍述這段感想中,也有與我交集之處,尤其妳說龍應台在書中不給答案,以及沉重的話題,還能引人入勝,我也有同感;

而其它對戰爭,殘忍,沉痛的感受,許多人也都感同身受~~這是她令人佩服的地方

我想這本書,對我國的近代史,提出了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見証,或許,近代史要改寫了,同時,這本書更要交給歷史去定位....
2010-02-26 08:45:04
泊-從龍應台看文學寫作
在華文世界,寫戰爭相關書籍的人很多,但大多數作品並不是著重在其文學性,而是與歷史性較相關。

而在與戰爭有關的文學作品當中,小說、傳記類的較多,詩也有些,散文似乎就比較很少見了;尤其以一九四九前後作為時空背景,大量撰寫的一系列散文創作,而能兼顧史實呈現之淵博與人性挖掘之深度的作品,更是難得。

當代華文的散文名家們,多數習慣寫輕鬆的散文,較少撰寫帶有高度知性與理性風格的作品,更少有如龍應台這般,能處理如此沉重的嚴肅歷史主題,卻依舊呈現出其抒情與感性的文學筆調;也因此,龍應台這本書在文學界的份量,可說舉足輕重!未來的華文文學史,應該會替她這本書記上一筆。

這本書開啟了普羅大眾關心一九四九的心靈視野,將會引起後續更多作家投入這類題材的文學創作。

諸如一九四九、一九四七(二二八)、..這類沉重而嚴肅的歷史題材,每每令當代太平盛世的多數寫作者沒有興趣、感到懼怕、或擔心難以負荷;

然而,一旦寫作者願意投身其中,往往才會發現到,原來生活在太平盛世的自己,對人性的體會面仍然太過膚淺,欠缺深刻;..由此才醒悟到自己以往的創作格局,只侷限在「風花雪月」的層次上,是多麼的渺小與狹隘!

誠然,「風花雪月」的創作,在文學史上是最龐大的一群,也不乏出現過偉大作品;但大多數的這類作品,卻都不是偉大作品,因為對人性的體會太浮面了。

而「苦難、沉重、嚴肅」的主題,寫作者明顯較少,但產生出來的偉大作品卻比較多,因為這類主題更能凸顯出一個寫作者的心靈深度到哪裡,對人性的體會到哪裡,...這些是騙不了人的。

就如同「疾風知勁草」那樣,在關鍵時刻,人們才會知道一個人可不可靠,「板蕩識忠貞」。

文學創作的原理也類似於此,「苦難、沉重、嚴肅」的這類題材,屬於“關鍵題材”,更能真正考驗並區隔出一個寫作者的心靈深度層次何在。

難怪,有人說,「亂世出文豪」原理類似於此。
2010-02-27 19:54:06
斷章
泊樓所言之

"誠然,「風花雪月」的創作,在文學史上是最龐大的一群,也不乏出現過偉大作品;但大多數的這類作品,卻都不是偉大作品,因為對人性的體會太浮面了。"

我認為不一定,有些表面寫得是"風花雪月"但骨子裡是深層的批判..

以上是個人看法,提供參考~~
2010-02-28 19:38:34
泊-哪裡同?哪裡不同?
斷章所言:「有些表面寫得是"風花雪月"但骨子裡是深層的批判..」

我說的:"「風花雪月」的創作,在文學史上是最龐大的一群,也不乏出現過偉大作品;但大多數的這類作品,卻都不是偉大作品,因為對人性的體會太浮面了。"

以上兩句話,觀點當中有相同之處,有不同之處-

試問:哪個部份相同?哪個部份不同?書友看到這兩篇留言時,會有怎樣的解讀?

我很想聽聽其他書友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2010-03-01 15:55:53
映彤--我讀風花雪月
我倒不認為風花雪月浮面,
的確在君權時代,風花雪月是很深層的寓意象徵

事實上作品的偉,不由個人來評斷,時間會告訴世人;
個人以為能在藝術,文學和歷史上,歷久彌新,閃爍發光的,就很偉大,中外都不例外....
2010-03-01 17:45:04
泊轉貼-中共對《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之批評
以下僅摘錄片段,有興趣讀全文的請點閱本留言下方網址:

-----------
評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

....

當然,龍應台曾經“高傲”地對外宣稱過,“我的獨立任何人侵犯不得”,儼然當代文膽也。問題是,中國的近代史,尤其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歷史,也不是龍前局長想侵犯就能侵犯、想“矯往”就能“矯往”、想強姦就能強姦的。對我而言,出生在敗而逃亡台灣的蔣介石國民黨當局戒嚴的白色恐怖之年、正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歷史觀之年就遠赴美國讀書的龍應台,對民族和國家,對階級和正義、對忠誠和忘我、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勞苦大眾和“三座大山”的陌生甚至莫名其妙的反感和敵視,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正因為如此,不管《大江大海》被當作是歷史還是小說,龍應台首先在立論行文上,就鬧出了一個碩大的笑話——對作為分析對象或故事背景的舊中國歷史的極度無知。

  而這其中,最嚴重的,是對共產黨的歷史、對土地革命和解放戰爭歷史的空前無知。這種無知,在她試圖站在周游列洲學貫中西的所謂普世人性的“高度”,俯視眾生甚至指點歷史的“宏大叙事”的過程中,在試圖以一種不藍不綠不紅的“第四條道路”來總結國共鬥爭史、規劃兩岸未來路線圖的過程中,被徹底曝露和加倍放大。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8/5/2/101185246.html?coluid=123&kindid=0&docid=101185246
2010-03-15 11:49:15
泊轉貼-龍應台談《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以下僅摘錄片段,有興趣閱讀全文者請點選本留言下方網址: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龍應台講述自己父母親從大陸輾轉逃難到台灣的故事作為開首卷...

其中最令人感慨的一幕,是龍應台的母親在離開大陸前想把暫托祖母照顧的一歲兒子帶走,然而,火車要開啟那刻,孩子哭鬧不肯跟她走,她就在那一煞那間決定把他留給祖母。

當時大家都以為去台灣只是暫時去「躲躲雨」,龍應台的母親也以為很快就能回大陸,但結果一去,就是幾十年。她再見到長子時,他已經是一個40歲的中年人,在家鄉種了一輩子的田。

重逢後,這位被留在大陸的哥哥強忍著淚訴說,小時候總是被人說他父親是國民黨,又沒有父母親在身邊保護他。每次火車經過他們家門前,他便從屋子追出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喊:「媽媽,媽媽……」以為母親就在火車上。

龍應台的父親去台灣後也一輩子抱著遺憾,1949年他行軍路過家鄉,只能匆匆的跟自己的母親(龍的祖母)在火車站碰個面,此後,再也沒有見過母親。...

龍應台父母親的遭遇,其實也在其他千千萬萬的家庭中發生。龍應台除了在書中寫自己的家庭的故事以外,更講述她的同代人,如台灣總統馬英九,港大校長徐立之的家庭,是如何在60年前的戰亂中逃離大陸,奔向陌生的香港,台灣或是其他地方艱苦地重建家園。

書中更以大量篇幅記錄了多名老兵對龍應台親口講述的故事——他們當中有曾經給國民黨或共產黨打仗的,或是本來是原來是國軍,被俘虜後又變成解放軍的老兵,更有是原籍台灣,但在日本人統治下被徵兵入伍變成為天皇服務的日本兵。

龍應台說,面對這些人物,她不想下一個價值的判斷,因為在她的眼中,不管他們是那一方的軍人,他們當時其實只是18歲的青年。他們根本沒有個人的權利選擇參不參軍,或參加那方的軍隊,他們很多人也只是在歷史的洪流下的犧牲品。

龍應台說,她就是要把「國家民族」這個機器拆開,讓讀者看裡面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讓海峽兩岸的人民能用一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對方。因為她認為,互相理解對方的創傷及感情,才是兩岸長久和平的基礎。她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讓大陸的讀者,特別是年輕人,可以通過一個新的角度重新思考既有的歷史觀念。


http://www.dajiyuan.com/b5/9/11/3/n2709867.htm
2010-03-15 11:57:31
泊轉貼-《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相關影音簡介
請檢選下列網址,當中有不少影音簡介檔案

http://www.cw.com.tw/book/1949/video.jsp
2010-03-15 12:04:15
非斷章然取意
來時歡喜去時悲, 空在人間走一回, 不如不來也不去, 既無歡喜也無悲.....
讀完此書, 有何感想....? 知足, 才能長樂. 多少的戰爭, 都是最高領導著不知足因一己私慾而無悲天憫人心態造成.
日本皇國主義...德國納粹心態...國民黨的蔣...共產黨的毛...etc...

隨著教育程度愈來愈高, 科技愈來愈發達, 不可能再有這種大規模的戰爭發生.....

世界的人種很有趣...

德國和日本是世界上最謹慎的兩個民族.
中國和猶太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兩個民族.
剛好是二次大戰的加害者與被加害者....

這四個民族加上其他民族造成如今最強大的第一大經濟體....

台灣...有著最聰明人種的思想與最謹慎民族教育的淬煉.
香港...有著最聰明人種的思想與海納百川的胸襟

中國...有著兩岸三地的精英若能有大海般的包容力, 中華民族將在21世紀發光發熱....
2011-03-06 14:38: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