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9-05 00:56:33| 人氣1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 “清遠第一菜” 到玫瑰豉油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 “清遠第一菜”  到玫瑰豉油雞

@秦    島

 

 

 

  廣東宴席無雞不歡,當然無雞不成宴。白切雞,才是真正的“清遠第一菜”。要考量一隻雞的品質,最好是先用清水來試驗。一隻清遠雞,直接倒入山泉水煮,就能煮出迷人的湯底。這種“清水雞”的吃法最是天然去雕飾,若要涮點小菜,還不就成了廣式火鍋“打邊爐”的祖宗?

  清遠這個城市,雖然是廣東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卻是少有的低調。不過,低調是給外人看的。在清遠雞的光環下,清遠人安靜地躲在粵中,吃鵝吃豬肉吃河鮮,吃臘的燒的碌的,過著有滋有味的小日子。

  有位食雞行家慨歎,廣東人的吃雞智慧,是一隻一隻吃出來的,到了清遠,更要翻著花地玩兒。而清代大學者美食家袁枚謂:“肥雞白片,自是太羹、玄酒之味。”敢在菜單乃至招牌上亮出白切雞的店,都不容小覷。最簡單鮮嫩的一道白切雞,是各大館子的硬核指標。在清遠,白切雞之味更是關乎廚師的尊嚴。

  白切雞,算是清水煮雞的試煉之後形成的一道“標準答案”。雞在清水中“三浸三提”,用冰冷激,再浸入湯中,等待油脂充分滲入肉中,直至關節都泛著油分。此時的雞肉已收縮定型,所以口感恰如其分,肉質不柴不老。這“清遠第一菜”,第一的魔力就在於此。

  三浸三提,才成就爽滑香嫩的白切雞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亦有名廚對這道菜進行創新,將清水升級,用藥材與香料改制成白鹵水。這倒更理解了“白”的內涵。“白”,不是寡淡單調,而是一種東方式的留白。放大雞肉的純粹是白,降低調味幹預的程度是白,那些說白切雞“淡”的人是不會懂的。

  再說“切”,已經是客氣,還是充滿老廣江湖氣的“斬”更恰當。白斬,要的就是乾脆俐落。最後端上的白切雞,吃出來的都是功夫。塊塊金黃油亮,雞皮有天然網格狀的紋路,骨髓還帶著一點血色。

  蘸料也必須樸素。廣州人愛蔥薑蒜蓉,湛江人喜歡沙薑,還有比較經典的黃芥末和蔥花醬油。蘸料激出了雞肉的皮爽肉滑,還能吃出凝脂般的膠質(懂得都懂,那是上品的象徵)。

  一點點蔥薑蒜蓉,是白切雞上的點睛之筆 。舊國道上的小鎮石潭,則靠著一道豉油雞攢下“開張吃三年”的底氣。遠道而來的食客,只為嘗嘗這天花板級別的豉油雞。廣東人把醬油喊成“豉油”,豉油碰上白切雞,再來點清遠白酒,就是一場張揚的改造。原本清新的雞肉隨之轉為黃澄澄的茶色、油潤潤的玫瑰紅,散發出豉油鹹香。作為清遠人最喜歡的“碟頭飯”,豉油雞的下飯水準不容置疑。比白切又多了一份厚重香濃。在豉油與雞的搭配中,酒也是不可缺少的配角。白酒是一種,小米酒也是一種,更聰明的人會選以玫瑰花瓣為原料的露酒。豉油雞也打開了味覺的新世界,豉油標誌性的鹹香加入了玫瑰的甜蜜。

  好雞不怕耐心等。洲心吊燒雞,清遠南部的巨頭,被稱為洲心肯德基的存在。鹽水醃過的靚雞要是進了吊爐,就要忍受四個小時的漫長烤製。吊爐已經用炭火預熱過,只用餘溫來烘烤全雞。做的人保持耐心,不斷地調整雞的位置,用冷水澆雞身,雞也不辜負一片匠心,在吊爐中漸漸油亮酥爛。這樣的慢,才迎來巔峰的賞味時刻。

  吊燒雞,微脆的皮裡包著汁水豐潤的肥美。等得起吊燒雞的人,也不在乎再等等鹽焗雞。一大口鐵鍋裡堆著褐黃色的粗鹽,雞被油紙包裹,靜靜地熟成。等到紙張被油脂浸潤,顯示出透明的質地。香料飄散著獨有的氣味,伴隨著水分的蒸發,雞肉也發幹發硬。這是喜歡撕咬的肉食者的福音,撕咬之際,鹹香撲鼻。

  鮑魚等海鮮雞煲的出現,讓局面開始失控。雞煲本是盛行於廣東冬天的季節性美食,有人偏愛清水、酒、鹽與雞的簡單愛,也有人喜歡鮑魚+雞的“邪門組合”。既然是市井夜宵,不來點創意就不行了。海陸一鍋的加持,讓肉香、酒香、鮮香結成三重香氣,趁著湯汁濃鬱,再丟一袋速食麵下去,怎麼說也是雞煲界的LV,神仙氣味。

         2023.09.05

台長: 秦島
人氣(1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