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1-26 11:51:18| 人氣9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彩雲之南雲腿美,“三針清香”倍回味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彩雲之南雲腿美,“三針清香”倍回味

@秦    島

 

 

 

      一位雲南籍老友返港,帶了一盒鮮花餅、一份宣威火腿作手信送我,幾年前的事,後來發生新冠疫情,我們三載未見面,念著。近日寫臘味,當然少不了說說宣威這個中國三大名腿之一的特產。

      在祖國西南氣勢磅礴的雲嶺山脈烏蒙山麓,閃耀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山表水秀,物產富饒,阡陌流金,人傑地靈。這就是火腿之鄉宣威市。

      早於1923年,宣威火腿參加廣州等地賽會就受到各界的好評。在這次會上,孫中山先生品嘗了宣威火腿,覺其色鮮肉嫩,味香回甜,食而不膩,備加讚賞,為之題詞“飲和食德”。以宣威火腿製成“雲腿”罐頭的工廠,也取名為“德和罐頭廠”,從此宣威火腿名聲大振,遠銷東南亞和港澳地區。如今還出口日本和歐美一些國家。

      春秋戰國時代即有醃肉,且孔子喜食。到宋朝,抗金民族英雄宗澤發明“火腿”。至於宣威火腿,究竟起源於何時,已難詳其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明設宣威關,清置宣威州,使宣威火腿有了成名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說,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宣威州後,火腿便以地名命名,稱宣威火腿,流傳至今已有近三個世紀的成名史。

      宣威火腿,雲南省著名地方特產之一,素以風味獨特而與浙江金華火腿、江西安福火腿齊名媲美,蜚聲中外。因產於宣威而得名。早在1915年的國際巴拿馬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成為雲南省最早進入國際市場的名特食品之一。其歷史悠久,最遲始於明代,是宣威漢族在數百年醃臘肉的實踐中創造出的臘肉精品。

      趕著馬幫、下過南洋的宣威傳奇人物浦在廷(1871—1950),是宣威火腿工業化萌芽的培育者,也是推動宣威火腿走向世界,揚名海內外的第一人。20世紀初,浦在廷等人集資興辦“宣和火腿公司”,引進機械設備製作火腿罐頭,繼而“雲南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有限公司”成立,生產火腿。

      地處滇東北的宣威,冬季氣候寒冷,適宜醃製臘肉。宣威火腿的醃製時間每年從霜降開始到立春結束,主要又集中於冬至到小寒期間。其醃製方法是將本地豬宰殺後,擠盡淤血,放鹽揉搓。然後再經過醃製、發酵、風乾等過程,次年端午節後醃熟。主要特點是:形似琵琶,隻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郁,色澤鮮豔,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常稱“雲腿”。

      宣威火腿,成品腳細直伸,皮薄肉嫩;皮面呈棕色或淡黃色,切面肌肉呈玫瑰色,骨呈深紅色,好似一股血氣凝聚在內,油潤有光澤,脂肪呈乳白色或微紅色;食之酥脆,香而甜,油而不膩,咸淡適中。以五大特色聞名於世:鮮、酥、脆、嫩、香,其營養價值豐富,肉質彈性滋嫩,質感油而不膩,香味濃郁飄遠。用篾針或骨針刺入三個不同部位,嗅之,以“三針清香”為上品,上針清香,中針、下針無異味為合格品。

      宣威火腿經久不衰,主要是取決於其色香味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其產生和發展,必然有其深刻而久遠的自然及社會歷史根源,又取決於宣威獨特的地域地理氣候環境。《宣威縣誌稿》載:“宣腿著名天下,氣候使然”。的確如此,鄰近宣威的其它地區用與宣威相同的豬種,相同的飼養方法,相同的醃製工藝,製作出來的火腿其味道與宣威火腿相差甚遠。

      宣威火腿富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其風味的形成,除以豬種、飼養、加工技術有關外,發酵過程是最重要的影響環節。研究表明,國內外種類的火腿,其主系列成份大同小異,但非主系列成份(營養成份及色香味)因發酵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其它外地人通過來宣威學習,可以利用其加工技術,但是所加工火腿不在宣威貯存、發酵或用外地鮮腿在宣威加工醃製、貯存,都無法醃製出宣威火腿。

      老友教路說,宣威火腿吃法多樣,可炒、蒸、煮而食,也可切塊燒烤至焦黃,以排出肉表臘味,再洗淨煮熟,切片食用,色、香、味具佳。講究的吃法是用沙鍋煮熟而食,這樣更能品嘗到宣威火腿的美味,其湯色清亮、味道鮮甜,肉質紅嫩細膩。

           2022.11.26

台長: 秦島
人氣(940)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