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9-11 17:37:39| 人氣1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禾花鯉:水稻田裏的「宮廷貢品」(三禾後記之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禾花鯉:水稻田裏的宮廷貢品

@     


  小時候,我老家對面山外婆家旁有口小池塘,養鯉魚鯽魚等等,年節捉魚時外婆就會叫我家和鄰村姨媽拿上十幾條。鯉魚有手掌大,魚刺比較多,少魚年頭也求之難得,很小心吃,魚鱗大亦可食。後來有人在水稻田裡養鯉魚,不知是否和港人所說的「三禾」之一禾花鯉為同一個魚種。

  鯉魚,中文別名鯉枴子、鯉子、毛子、紅魚。鯉科中粗強的褐色魚,原產亞洲,後引進歐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區,雜食性。單獨或成小羣地生活於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習性。

  秋天吃鯉魚是廣府人的飲食習慣,這時的鯉魚是全年最為肥美的,魚肉鮮嫩,而且有很好的保健效用,用它配以藥材共烹,能治水腫,通乳汁,健脾益氣。

  中國的鯉魚以黃河出產的最有名氣,而這種鯉魚一般生長在河南一帶的黃河流域,所謂「黃流未凍鯉魚肥」,是指黃河鯉以秋魚為最佳。廣東肇慶有清蒸鯉魚的做法,一般用枸杞子泡水,再將陳皮浸發,然後切碎,塗在魚身上,調味後清蒸,最後加入花生油便可。這種做法鮮而不腥、食味香、口感滑。不過,香港大多食家還是喜歡以薑蔥煀的方法來炮製鯉魚。九龍灣牛頭角下邨公屋拆建前,有家開了幾十年的大排檔,薑蔥枝竹鯉魚煲做得很出色,人秋就上場,我和幾位同行常光顧宵夜,許多食客食番尋味開車大老遠來吃。

  將鯉魚處理好後,勿刮掉魚鱗,洗淨,瀝乾水分備用。燒鑊下油至八成熱,將鯉魚煎至金黃色,取出。放入薑片、蔥段爆香,濺紹酒,加入雞湯、枝竹、陳皮、蠔油、生抽拌勻,用鹽、糖、雞粉、胡椒粉調味,然後倒前進煲仔,放入鯉魚,加蓋用小火燜至魚熟,勾芡,加上少許芝麻油便成。吃鯉魚與鰣魚一樣,都有吃魚鱗的習慣,也可加湯當火鍋。

  回頭說禾花鯉,為鯉科溫水性小型魚類,又稱禾花烏鯉﹑禾花鯉﹑禾花魚﹑烏鯉,體型粗壯,全身略帶紫色(烏褐),背部黑色,色彩亮麗,原產於廣西桂林,屬中國土著魚類,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養殖品種,因以稻田禾花為食、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它食性雜,生長快,繁殖能力強。體形粗短、個體小、魚鱗細、皮薄透明,一般個體在50~250g之間。其肉質細膩、鮮嫩香甜、營養豐富,刺少油多、骨軟無腥味,無論清蒸、油炸、紅燒或是燉湯等均鮮香味美。

  禾花鯉即在稻田裏混養,不放任何合成飼料餵養的鯉魚,主要產於廣西桂北地區的全州、興安、灌陽等縣的產稻區,以全州縣的禾花鯉產量居多、品質最佳,蛋白質含量高。相傳清朝年間曾為「宮廷貢品」而聞名遐爾,享譽國內外。

  只有在稻田裡長大、而且以禾花為食的烏鯉,才能稱之為禾花鯉。道理很淺顯易懂,這就像黃河鯉魚一樣,只有在特定條件下生存的鯉魚,才能被稱之為真正的黃河鯉魚,禾花鯉同樣如此。這種魚之所以名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以禾花為食,如果脫離了禾花,它們就是普普通通的鯉魚。況且,稻田的禾花也是有季節的。當禾花開花,要長出稻穀的時候,它們會食用落下的禾花。當禾花被吃完的時候,禾花鯉身體中的香味也會慢慢消失。

  禾花鯉生活適應性強,由於原先在稻田養殖產量不高,而改由池塘養殖,池塘養殖具有池塘利用率高、投資少、效益高的特點,不過肉質則不同了。池塘養殖40一80天即可全部達到上市規格,在廣西市場批發價格15元/斤,每年可進行成魚養殖2-3批次,年畝盈利可達8000元。

  失去了稻田、禾花,禾花鯉只能算是一種最普通的魚。現在,正宗的禾花鯉幾乎已經不存在了。市場上的大多都是養殖貨,原因之一就是這種禾花鯉魚的天然產量很少,農村人也不會將它們拿去售賣,自家養自己吃。

  實際上,在廣西邕江,禾花鯉的數量越來越多,很多人認為它們有一種怪味,並不喜歡吃這種魚,久而久之,它們也就慢慢「氾濫」了,並非真禾花鯉。

  紅燒禾花鯉呈黃色,魚嫩蘑香,汁濃味美。清蒸也是家常美籲,關鍵魚要正宗來自稻田。鮮活禾花鯉1條約一斤。將鮮鯉魚處理好,洗淨血沫,兩邊斜剞5刀。松蘑水發後,洗淨泥沙,去蒂根,大蔥去皮,洗淨,均切成細絲;生薑洗淨,去皮,切成片。鍋內放入花生油,旺火燒熱,稍次序卻時,將整條鯉魚下鍋煎成兩面成黃色,再烹入料酒,再依次放入辣椒面、松蘑絲、精鹽、醬油、薑片、燒開,改小火燜熟,再放入蔥白、味精、勾芡,加入芝麻油、胡椒粉,入盤上桌。

    2022.09.11

台長: 秦島
人氣(1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