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想的跟你不一樣》公開7大不值得信任的老闆類型
2011-11 天下雜誌
作者:吳怡靜
圖片來源:江小A
信任,是一切的根本。在職場上,領導者必須透過實際的作為,才能真正贏得部屬的信賴。在員工眼中,你是不是一位值得信任的主管?
我在今年初換了新工作,部門主管對我很好,也常常稱讚我的表現。然而,我最近發現,他有時會跟我說些我想聽的話,然後又去跟別人說些不是那麼肯定我的話。
身為部屬,我當然不想搞砸跟主管之間的工作關係,但是我不禁懷疑,到底該不該信任這樣的上司?」
這是你的部屬心聲嗎?如果你是他的主管,你們的信任關係,顯然出了問題。
該不該信任自己的老闆,是許多部屬的疑問。人們在為他們信任的人工作的時候,會付出最大的努力。但當他們不再信賴上司時,就會轉為消極被動,不再全力以赴,讓部門、組織成了最大輸家。
了解信任崩解的原因
為什麼會這樣?職場顧問雷納提出了部屬為何不信任主管的七大理由:
1.你不信賴別人:信任是雙向的,想要別人信賴你,你就應該信賴對方。改正的方法,第一步,避免管太多、太細(micromanaging),給員工足夠的揮灑空間,相信他們的能力,放手讓他們去做。當員工被你信任時,就會愈來愈有信心,也更加投入工作。
相反地,當你控制得太緊,管過了頭,他們就會退縮,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受信賴,當然也愈來愈不信賴你。
2.你要求太多,卻沒有肯定員工的付出:變動加快、競爭愈烈的年代,企業不斷要求員工「用更少、做更多」,還要他們勇於挑戰大膽的目標。但是,當屬下真的做到時,你給了怎樣的回饋?
親自感謝他們的付出、肯定他們的工作對公司的意義?或只是用電子郵件送上一句不痛不癢的道謝?想要別人信任你,就要讓對方知道你對他們的重視。
3.你表現得像豬頭:雷納有次去拜訪客戶,親眼看見一家大型企業的全球行銷總監當眾發飆。他的團隊都曉得他脾氣一來,就會搥桌大罵,口不擇言,每個屬下都可能被他點名,公開責罵。「我們都被他羞辱過,」一位成員事後透露。
如果你想讓團隊信任、尊敬你,就要留意自己對待屬下的方式。例如,屬下沒有達成業績目標時,與其痛罵他,不如冷靜、清楚地面對問題,設法找出未達標準的原因,並了解團隊未來在哪些地方,可能需要你的協助。
4.你不肯承認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上司犯錯的時候,該怎麼辦?你能否放下身段,謙虛地坦承錯誤?你會不會告訴團隊「這件事我做了很糟的決策」或「現在來看,我當時的評估並不公平,應該向你們道歉」?
德國西門子公司執行長羅旭德在《紐約時報》專訪中坦言,「我天天都會犯錯,但願同樣的錯誤不會再出現。」當你承認自己也會犯錯,你不僅展現了人性的一面,也等於接納了部屬犯錯的可能性。這麼做,有助於建立良性的溝通和互信,更能鼓勵員工追求創新,勇於冒險。
5.你刻意掩蓋真相:你的員工都相信你會說實話,還是認定你八成會拐彎抹角、扭曲事實?不管真相是公司財務出現危機,或是組織即將進行重整,你都不該「糊弄」員工。刻意掩蓋或操縱真相,就是一種作假,屬下遲早會對你失去信賴。
6.你迴避面對人事與績效問題:領導,就是要讓屬下曉得你對他們的評價。你是否經常逃避員工的績效問題?例如,有些員工表現不佳,你當做沒看見,團隊的業績全靠A咖部屬來扛?
這種消極的做法,只會替你找來更多麻煩。你的團隊會充滿忿忿不平,明星員工不再那麼賣力,最後甚至可能跳槽而去。
7.你沒有以身作則,說到做到:領導人都把信任掛在嘴上,然而,你是否能用實際的作為,建立部屬對你的信任?例如,如果你明明喊出「員工第一」,卻吝於栽培員工,或不讓員工有更多表達意見、參與決策的機會,看在員工眼裡,他們還會信任你嗎?
很多領導人常犯的錯誤,是認為他們爬到了上司的職位,理應獲得屬下的信任。「這是大錯特錯,」雷納指出,「領導者唯有透過實際的作為,才能真正贏得他人的信賴。」
建立信任的五大要素
「信任是一切的根本,」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在《領導,不需要頭銜》一書中強調。信任不僅能幫忙領導人收服人心,也能使追隨者安心工作。而領導人該如何創造、維持信任?班尼斯提出了四個要素:
1.堅定:無論遇到什麼反常的事情,領導人始終一以貫之,不會半途而廢,務必堅持到最後。即使必須有所改變,也要把理由溝通清楚。
2.一致:領導者言行一致,絕不會說一套做一套。
3.可靠:關鍵的時刻,領導者隨時都在。在重要關頭,他們已做好準備幫助員工。
4.誠信:領導者一定要兌現他們的諾言和約定。
除了這四項,史丹福大學管理教授蘇頓在《好老闆,壞老闆》一書中,還提出了第五項要素─
5.擔當:領導人要扮演屬下的擋箭牌,幫他們撐腰。你能擋住外部干擾,讓部屬專心做事嗎?你有勇氣為了保護屬下,而反抗高層的愚蠢指令嗎?肩膀夠硬,屬下當然信任你、跟定你!
打造信賴環境的方法
信任很難建立,卻很容易流失。所以,主管應該為團隊打造容易信賴的環境,讓員工建立對主管的信任,以及對自我能力的信心。管理專家貝爾克和托普琴克建議,不妨就從以下的做法開始:
多與團隊成員分享組織、部門的願景。這麼做可以讓他們看清楚目標是什麼、他們可以怎麼做來達成這些目標。
給部屬清楚的指示。讓他們知道你能掌控全局,讓每件事都按部就班進行。
多與部屬分享自己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這麼做,能讓團隊成員對你的感覺更真實。
從與每個團隊成員的談話中,認識每個人對工作的期待。而在這麼做的同時,你也展現了自己對他們的關懷。
4招「不服從」工作法
你是否曾經因為沒辦法說服上司,悶悶不樂過一天?或是在重要提案上,說話白目不得要領,無法引起同事共鳴?有日本「研修女王」封號的大串亞由美(Ayumi Ohkushi),曾有包括三井不動產、明治乳業等150家企業向她學習如何積極與人交涉的成功心法。《Cheers》雜誌從她的著作《交涉力》(Assertive Negotiation)中,整理出4種關鍵實戰心法,讓你在職場溝通上無往不利。
1.用「三明治」說話法,提出反對意見
想表達反對意見時,若是一開始就採取攻擊姿態,往往會招來對方更大的反彈,建議採用「+」、「-」、「+」的「三明治說話法」來表達。例如:
「我認為你的這個想法,是以往沒有的新觀點。」(+)
「但如果能深入談到具體的行動計劃,相信更有可能實現。」(-)
「下星期我們以具體的行動計劃再開會討論吧!」(+)
2.從對方的字典,找出關鍵字
一般人都只聽自己想聽的事情,和別人交涉不順利的原因,除了說話的主題和內容,一字之差,都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和不悅。
與人交涉的過程中,注意聽對方說的話,肯定能找出對方喜歡用的字眼,以及想聽的字眼。接著,再從對方的用詞中,巧妙的找出「關鍵字」,是讓對方自然想聽你說話的要訣。
例如:「這次的專案,絕對不能失敗。」「沒錯,想要絕對勝利,先察看其他公司的動向。」
3.掌握提高「好感度」的4把金鑰匙
決定第一印象的要素,就是說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以及外表。同樣的演說,因為呈現方式不同,會給人不同的印象,提案時要讓人感覺「好像能聽到有用的資訊」,或是「聽聽這個人說什麼吧!」,就必須掌握「笑容」、「手的位置」、「目光接觸」、「空檔時間」這4把提高好感度的金鑰匙。
●「笑容」:有人嘴巴在笑,但眼睛沒笑,給人一種「沒說真心話」的感覺。要訣是放鬆眼睛的力量,提高嘴角,真的笑不出來也可借用口令“lucky、cookie、whiskey”,把尾音“ki”拉長。
●「手的位置」:抱著胳膊、搓手,都是錯誤的。雙手放在背後,會讓人感覺你隱藏企圖,也會使對方緊張。把雙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是最佳姿勢。
●「目光接觸」:不是凝視對方的眼珠子,而是把對方的整張臉,當作一幅畫來眺望,去讀對方的表情。如果對方有好幾位,每一位給數秒鐘,彼此做目光接觸。
●「空檔時間」:你投過去發言的球,對方接球後,應該讓他有適當的空檔時間投回給你。就算只有15秒,也是一種「對話」。沒有給對方留下空檔時間,會讓人覺得「只要默默聽你講話就好了」。
4.避免使用消極的口頭禪
一個人交涉經常勝利或是失敗,只要看他的說話方式和口頭禪就能略窺一二。老是失敗或是容易被騙的人,說話方式也是「消極的」。
例如「大概」、「像」、「應該是吧」這些都是屬於消極的口頭禪。此外,「像我這樣的人……」也是屬於消極的自我貶低的交涉方式。或是別人問你喝點什麼時,回答「茶,好啊」、「什麼都好」,也是應該避免的口頭禪,以免與人交涉時,給人畏畏縮縮、舉棋不定的印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