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04 09:56:23| 人氣2,93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史坦尼TALK] 聽覺的駑鈍和進化。


台南人劇團提供(莎士比亞不插電3:馬克白)

去年在排練創作社的「少年金釵男孟母」的時候,因為飾演一位從中國北方來的人,因此就趁機練習了一下京片子。大部份的時候,我在戲裡面都是用一種「自以為」的京片子在操台詞。當時自己從耳朵聽這樣的捲度,覺得挺厲害,也自以為很傳神。一直要演出結束前,我都覺得自己在聲音和語言的掌控上,做到了相當程度的改變和詮釋。

前幾天因為不小心按到了「嬉戲」的演出片段,youtube旁邊有一整排創作社的作品剪輯,點了金釵進去看,沒想到聽到自己的那口鳥京片子,完全無捲度可言,表情平淡,聲線毫無特殊,真的可說是「一點兒都不像北京普通話」,連邊都構不著。看完著實羞愧,在蔡小PRO前面愣了許久。


時間回到2007年的「莎士比亞不插電3:馬克白」的演出,關姚常跟我說,在聲音的變化上面需要再加強抑揚頓挫的美感,當時的我似懂非懂,可能心中不只有疑惑,還有些抗拒:因為我覺得那樣就夠了,如果還要再加強,恐怕會太Over或做作。這種心中的遲疑,讓我身為演員的我,最後演出的成果,充其量只是沒有靈魂的樣板兒。

事隔多年,再回頭來思考關於聲音的使用,好像多明白了一些,又發現這聽覺的習慣還有聲音的使用,似乎不能那麼單純的只從訓練體系來分析,得從整個國家社會民族溝通習性脈絡來研究。

我常常會質疑為什麼古代的人那麼愛笑,動不動使個眼神,兩人默契一到,就要仰天長「笑」數秒,有的比較囂張,第一笑結束之後,好死不死眼神再度對到,可是真的要笑到沒日沒夜(乾脆做一齣戲,然後從頭到尾一直笑就可以演完...)雖然我無法求證是否古人真的愛笑,但是我可以知道現代人已經沒有這種節奏了,有人跟我說,古人笑可能是因為一方面時間過得比較慢,這一整個下午的閒聊要是不來個賓主進歡的大笑場,可能三兩句就講完了。我相信生活的步調肯定會影響說話的速度;但這聲音的音調,上個月到上海看戲劇學院的學生,這音調鏗鏘有力,但怎麼聽就是有這麼點兒不自在,台灣人講話越來越不清楚,越來越懶惰,抑揚頓挫越來越不講究,到頭來,太講究的就會被歸類成不自然,咬字太清楚地就會被人「指控」是播新聞的;慢慢地,這說話標準和語調變化變成了某種特殊族群才會有的一種標籤。某種程度上,還真是有點變態,舞台劇沒有字幕,演員第一要務就是讓觀眾聽得懂,如果這嘴巴裡的台詞一糊,聽起來是或許「自然」又「生活化」,但是鬼才知道台上演員在講什麼。

抑揚頓挫的確可以製造出很不一樣的情緒變化,去年歐丁劇場最美麗的Roberta來台南人劇團帶工作坊,她用了不同的共鳴部位還有大小聲,示範了一段台詞,這段台詞即便聽不懂意思,還是能夠感覺到力量和美感;再配合上身體的動作,Roberta示範的「玩偶之家」片段,真是猶如天后降臨,我第一次看演員表演會有想要哭的衝動(當中當然還夾雜著崇拜的成分~)這種對於台詞的處理,讓我欣羨不已。然而,同樣的方式能否直接移植到中文語言,更精確點兒,台灣的中文,我目前為止仍舊是打問號。因為這牽扯太多問題,首先:劇場要不要忠實呈現、反應生活的面向?答案當然是可或不可都行。風格化的特色演出(無論視覺、身體、聲音)都是另一種藝術形式的表現;再者,什麼樣子的表演才能打動人?從前我的回答可能會很單一:要讓我感同身受,且讓我相信該演員是「現實生活的人」的那種表演,我才會覺得動人;但是到了這個年紀,慢慢覺得單純寫實的表演固然迷人,但是像歐丁劇場的那種表演風格,即便在身體和聲音的運用上面並非一般熟悉的寫實,我反而能從這些動作的切片和聲音的力量當中,感受到真實。而這種真實,比起完全像生活般的對話、節奏的鬆散還要更迷人、有趣多了。


對於聲音的訓練,有好多迷思還有困惑,希望未來能夠慢慢解惑。錄下來聽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自己覺得夠了,可能觀眾覺得根本沒有,總得先說服自己吧?

最後來一個小插曲,就是蔡小奉上面的APP「聽不見的秘密」,歡迎免費下載,測試一下你的聽覺年齡!
如果嬰兒聽到的聲音真的比成人多這麼多,那我們怎麼能怪他們這麼愛哭哩?這個世界吵死了!

台長: 蔡柏

S
我只是要推你正文的最後那大段....

因為之前在英文的聲音訓練裡,真的就是有太多新的共鳴想法概念還有表現手法... 常常光是聽老師那樣的"聲音"就感動不已,更不用說再加入字的意義和情緒了

然後試著把一些東西放到中文裡,整個是個大敗哈哈再外加所謂的不自然... 還在試,還在找平衡,也還在找觀眾欣賞切入的角度... 嘖嘖
2011-08-08 21:22:08
版主回應
我覺得姚從她回國之後也一直在面臨和找這個問題,十年過去了我們的聲音訓練和台詞演繹還是停留在原地(甚至有些後退!)偏偏這個東西還不能單純的以「堅持」來反抗,因為語言文化和大環境的聯結實在太深!有趣!煩!
2011-08-09 10:51:58
美的令人屏息的若珊
這個問題實在是很困擾我很久,也是沒有答案。
去年跟上海劇院的演員合作,他們的發音當然都很標準,在舞台上也很好聽,但對台灣長大的我來說,實在有點太不自然了,但不自然也是相對於台灣人來說,他們說,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人講話都含著,這也是我們的一大問題啊!
之前看了一個日本劇團的戲,劇中演員爆發力驚人,處理台詞也相當漂亮,我心想,日本人平常其實不會那樣說話,是誇張了點,但整場演出我完全不會覺得不舒服,反而覺得相當合理。
以前,都覺得要自然,生怕被冠上舞臺腔這三個字,但近年來,我開始慢慢覺得,其實觀眾到劇場看戲,第一次最直接的接收就是聽覺,想坐在四樓觀眾幾乎等於在聽戲,如果台詞不能處理的漂亮,咬字清楚,那能傳達的也要打折了。
我想,台灣的演員是否對聲音的處理太過忽視了?!

另外,那個聽覺的app實在太傷人了,我死命想要聽24歲,就是無法甘心服老啊!
2011-08-15 23:50:36
版主回應
美到令人屏息的若珊,就算妳聽不到24歲的聲音,但妳還是美到令人Speechless。

-----(理智線)-----

我現在比較傾向於把語言也當成一種表演形式來看待,所以在情感真實之餘,他的表現形式就有很多種可能性了,不需要再拘泥於「自然」上面。台灣的演員和觀眾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和接受這件事情。我們的確對聲音的處理太過忽視,這個從學校課程的安排從來沒有聲音和演說(Voice & Speech)課的現象,可以略窺一二。

舞台腔應該是人人都怕,我想舞台腔就是一種自然不足,情感有沒有強大到可以支撐那一個空洞形式的結果。有些人可能會誤視其為風格化或舞台表演的某種難以避免的結果。但是看過歐丁的演出之後,我想這些謬論應該就不攻自破了。

美麗的若珊一起加油!雖然我永遠都無法讓人屏息~
2011-08-16 12:11: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