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2 11:21:35| 人氣1,6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演出評論]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e.Play.XD

(本文轉載自ptt Drama版)
演出劇目:e.Play.XD
演出日期:二月二十六日下午兩點半
演出地點:皇冠小劇場
作者:演驚(eyeshock) eyeshock666@yahoo.com.tw


我與朋友相約門口,要入場前,走在前往地下一樓的過程中,我抱著很大的期待
於舞台,因為好像曾在PAR表演藝術雜誌中看到舞台設計說,觀眾到入場到觀賞
的過程中將會有數個物件,觀眾可藉此作為線索。或許是我實在太不小心了,過
程中我都沒有看到物件,直到入場才看到了舞台上面有一些東西,如果這些東西
就是那些線索物件,我的興趣就減少了許多,是因為所有的線索都放在同一個地
方,線索本身並不像是第一時間存在的,而且其趣味也少了一些。
整個舞台其實我記得並不清楚,因為老實說,除了那座書椅會因為黏的不緊而自
爆很特別之外,其他的東西都讓我有一種斷裂感,完全無感的斷裂。我朋友問:
「這些是小朋友做的喔?最好不要太難看,不然我會罵人的!」其實對我來說好
不好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將看到新的創作。

「月神與角人」是蔣韜的作品,演員就是蔣韜與舞台設計葛昌惠,這兩個人我都
非常感興趣,或許是因為曾聽朋友說過,他們過去的作品或演出非常優秀,所以
讓我有了這樣的想法。但可能是我運氣不好,老實說這部戲真的不好看,劇本、
演員、燈光、音樂、多媒體等各項元素,都讓我懷疑,這就是要跳脫七年級標籤
的作品嗎?。從某些角度來看,我覺得這個作品結構非常地Freestyle,好像是
將所有的媒材放在一起,然後依照創作當時的感覺直接放進去劇本,如果這是所
謂的拼貼,還不如用3M便利貼來形容,看的我啞口無言。
劇中的兩位演員的現場演奏其形式大過了意義,導致我十分不耐,我朋友在強烈
的鼓聲出現時,則睜著眼睛用力捏我的大腿,用她的力量告訴我「她正在極度的
忍耐中」。這部戲和反基督及女神崇拜應該有許多牽連,我甚至認為這簡直就是
創作者看了「達文西密碼」覺得很好看,所以想做一部戲,是關於反基督及女神
崇拜的。呈現出來的感覺很像是一個想將整本「達文西密碼」吞入肚子的人,但
是因為食道太窄,所以卡在喉嚨,造成講話也講不清楚,又拉不出什麼東西。而
燈光在演唱會表演時,單調地閃爍加上若大的場地,兩個演員表演更把空氣中的
水分吸乾,又一次地表現劇場裡不能辦演唱會。再者就是這部戲是由蔣韜也就是
導演本人與葛昌惠上演,葛昌惠在之前看「嬉戲」時就有印象了,表現的中規中
矩,沒有很特殊也不會很糟,對我來說這類的演員屬於功能型演員,這類的演員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出現,就像是珍珠可以出現在衣服的任何地方一樣,都可以讓
該作品有加乘的效果,但因企圖心不高,亮度也不高,所以不會讓人印象非常深
刻,這類的演員都讓人覺得很nice。至於蔣韜的演出,不禁讓我想到自導自演這
件事實在不容易,恕我直言,蔣韜真的演的令人倒胃,感覺他的眼睛好像不是在
看眼睛裡的東西,而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感覺有點因暈台而無措,可是又不像是
完全沒有演過戲。演員與導演本來就是不同的角度,要如何分清楚而不致讓觀眾
看到如同自慰的表演,當觸摸與被觸摸都是自己時,那麼要給誰爽呢?

「CROSSOVER」是陳銘鋒的作品,這部作品我覺得很可惜,在一開始時主人和書
僮的翻譯語言,那畫面其實非常美,一個說著粵語的女主人躺在地上,一個書僮
在旁邊翻譯著她說的話,乍看還有那麼一點古典的幽柔。但是隨著這個形式過去
之後,主人開始介紹自己的家譜,這一個冗長的家譜又開始令我不耐,轉而看看
旁邊的液晶螢幕計時器,據說每一部戲都是20分鐘,「月神與角人」食言而演了
三十幾分鐘,這部戲居然有計時,我想應該會準時吧!就在漫長的等待19分57秒
、58秒、59秒,就在最後一秒就要到達20分鐘時,時間居然倒退而且亂走起來了
,這突然的規律被打亂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和CROSSOVER這個題目剛好形成對
比,一個是越過了,一個是一直無法越過,與主角無法越過自己的身份互相對照
。但是舞台上冗長的家譜還沒結束,這時觀眾席晃過去一個胖胖的觀眾中場離席
,我旁邊的朋友也打算離開。終於感覺好像要結束了,最後他們唱歌唱的聲嘶力
竭,其實那時我都被分心了,朋友要離去的不耐讓我也沒有專注當時的感受,只
希望快結束對我耳朵與對演員喉嚨的撕裂。
整體來說,這部戲的焦點比較單一,但是對於演員來說應該非常吃力,因為那是
一段將近25分鐘的獨白。演員以甜美的語氣來說這一段,10分鐘也就罷了,整整
25分鐘都一樣的態度,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兒童劇主持人來演的?而且讓我有一
種感覺是,導演沒有試圖解決演員的這個問題,而是專注在各個隱喻物件和演員
走位上面,使得這名演員在這舞台上顯得異常的孤獨,那位書僮其實最是可以幫
助他的,但是導演沒有讓她這麼做,或許CROSSOVER是要獨力完成的吧!

中場休息時,朋友終於要走了,我不知道到底走了多少人,我只知道我還是要繼
續看,不到最後,永遠只有遺憾。

「在那裡的美好」則是許思賢的作品,一開始就是很驚悚的影片,一改前面兩部
沈悶的風格,帶點冷冷的笑意,這我還蠻喜歡的。以一個殺人犯來冰封一個過去
的美好,這個殺人動機不令人意外,讓我想起電影2046,而劇中的那具受害者的
屍體就像是前往2046的那台列車。整部戲以「在那裡的美好」為骨,以破壞冰封
的美好為肉,來相映照主題。劇本結構清晰,一切不拖泥帶水,配合多媒體的使
用,加強了執著可怕的感覺(雖然呈現出來並不可怕)。整體來說算是很不錯的
作品,但是在演員的部分我有一些想法,這兩位演員素質算是不錯,或許也是導
演選角選的很好,這兩個人放在舞台上一動一靜、一陰一陽,把整部戲的能量衝
的很滿。但是兩位演員給我的感覺似乎是能量不均。也就是說,單就個人的表演
,我想應該都很優秀,但是一旦一起放在舞台上時,因為能量的彼此消長,導致
整個場氣並不均勻。女演員的表現非常亮眼,一下變聲音,一下變死人,本身就
是非常容易讓觀眾驚豔的角色,而男演員的角色就相對複雜的多,其中心情的轉
折就沒有對手的單純且直接,反而比較困難。這部戲裡面不知道是我錯覺還是同
情的緣故,總是覺得女演員的氣勢一直處於優勢,台下觀眾不斷鼓掌叫好,反觀
男演員則是繼續奮鬥。角色關係在劇情中已經很清楚了,但是演員之間的關係似
乎非常薄弱,除了角色本身,男女演員對彼此到底是什麼感覺?在這麼近的劇場
內,不只是表演會被看到,連心裡在想什麼也會在眼神中看到,任何一個猶疑或
閃神,即使那只是0.01秒也都會被放大的!

「∞」是蔡柏璋的作品,一開場就是醫院的急救,一連串強烈的拍子不斷打來,
眼睛耳朵完全不能停下來。速度,應該就是這部戲給我的感覺,用無限大的速度
來衝擊觀眾的心臟,所以在第一幕就使用急救實在還蠻適合的,而第二幕立刻就
延續之前的動作換成網友相見、兄弟爭產、夫妻救子、餐廳服務員之爭。五個完
全無關的片段,讓我們看到熟悉的景象,有時候是電視劇情,有時是自身經驗,
有時則是看到別人的經驗。最後再用一個重複前面五段的手法,並在螢幕上放出
電視的影像,把無限大的重複性顯露出來。這部戲是四部戲裡面把舞台運用最完
整的,幾乎每一個裝置都用到了,而且把原有裝置的象徵意義,用演員很精彩的
重新定義。我個人很喜歡把花當作紙錢來用,也很喜歡導演用重複三次的手法,
完全就把電視新聞上的三次重複特寫鏡頭挪用,效果顯得更是有趣。而演員很精
彩的演出,也讓我覺得好溫暖,演員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他們面對觀眾和自己的態
度,也讓我感覺劇場的無限大。
但是就劇情而言,如果每一段與其他都是無關的段落,只有在最後一幕,那個重
複的部分出現,來說明前面五段的真實意義,老實說我覺得有點牽強。因為如果
這樣成立的話,是不是代表我只要在最後一幕,把前面不知所云的內容作一個總
結就可以了,那換個結局劇名也可以叫「演」、「喃」等等,這麼簡單嗎?或許
在每一段的意義都圍繞一個中心,會更讓人覺得完整且精彩吧!後來我再想∞這
個符號,就像一個橡皮筋,轉個彎就變成∞,不轉就是一個不斷循環且無趣的○


再來就是舞台了,這四部戲好像除了「∞」有"使用"大部分的舞台以外,其他的
不是摸一摸就是所幸根本不用,那我想問一下,宣傳中的"四部戲,一個舞台"這
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只是"四部戲,四個舞台,一個空間"而已,舞台設計是不
是只是為了符合導演的需求而製作?倘若這是"一個舞台",那各導演應該設計自
己的演出,而不是僅僅把自己的想法提出,舞台設計應該不是舞台執行吧?如果
我是這個設計我一定非常氣悶,辛苦設計的舞台只是被這樣對待,真想知道當時
的製作會議是怎麼開的?當然,四部戲一個舞台本來就不容易,但如果這是重點
,那他一定是重點啊!而燈光,很抱歉,除了「在那裡的美好」有看到一些設計
外,其他沒看到,如果目的是打亮表演區,那任務算是勉強完成。

而這一次莎妹推出的e.Play.XD在宣傳上感覺其實並不清楚,電子報及網站都不
知所以然,看起來好像是以新世代為號召來反新世代的標籤。我個人認為,這個
世界早已被符號所淹沒,"年輕人"也是一種標籤,"性別"也是,那只是一種權力
關係。在過去,五、六年級被老一輩的人貼為XYZ世代時,也曾經有許多類似的
聲音出現,更別提什麼"60年代的人"之類的標籤。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每個世代
根本的思考模式並沒有因為新生而新生,其實只是歷史的循環。而其他的就像"
小劇場"和"地下劇團"一樣,都是主流價值裡對這一塊的模糊所定的標示,但是
音樂很幸運的有許多論述,所以有搖滾、重金屬、黑死金屬等等,但是劇場就貧
乏的可憐,所以只有"小劇場"一詞來概括。從以前這群人就一直反對自己被標籤
,覺得自己和過去的"小劇場"早已不同,於是出了"微小劇場"這個更令人不明所
以然的新名稱,是要比小嗎?"奈米劇場"如何?這和"另類"、"另另類"有什麼不
同。

符號的本身就是形式,目的就是和自己以外的對話,如果我們把形式認為是一種
框限而捨棄不用,那恐怕只能顧影自憐。拒絕被貼標籤是不是意味著,自我並不
清楚自己的定位,而自認發展是不應被某些制式的想法所限制?倘若真的如此,
無論是五年級也好,六、七年級也可以,草莓族、吞世代、E世代等這些名詞,
本來也只是一種異己的命名以及面對異己的態度,如果在乎這些外在符號對自己
的影響,自然會悶悶不樂,然而,當這群人沒有創造出屬於自我清楚的論述前,
永遠只能等著被標籤的命運,做再多的反抗及掙扎也只是困獸之鬥。

最後,很高興莎妹能讓新生導演有一個地方表現,作品好壞是個人主觀想法,有
時用詞過於尖酸,請見諒。而創作本來就需要有不斷的新血來替換,同時也可以
讓他們自己說出他們的語言,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論述。

台長: 蔡柏
人氣(1,6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演出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不負責任劇評]大開劇團 呈現本
此分類上一篇:[演出評論]莎妹劇團 e.Play.XD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