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16 11:56:40| 人氣7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通識科應具備的思考方法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通識科(前身即綜合人文科)與一般科目的最大分別是︰「發問先於答案。」



這句看上來好像廢話一樣,甚至會問︰「有什麼答案先於問題?」



當然,從時間序上說,沒有答案先於發問;但是,從同學們的眼中可以看出,答案比發問更有心理上的需要。



「唔好要我問啦!開估啦!」



就是這樣。



然而,聽聽以下一個小故事︰在美國一所有名的大學裏,有一位同學連續兩年選修同一位知名教授的經濟學課,他收到由教授寄來的本年最新課程大綱,發現教授連續兩年都研究同一條問題,心裏想︰「豈有此理,要兩年來一點進步都沒有,那麼今年要我浪費寶貴的青春了?!」



他拿著這張大綱,走到這位教授的辦公室理論。教授看見這位怒氣沖沖的小伙子,用幾乎謾罵的口吻質問教授,但是這位教授卻鬆容不迫,並且有禮貌地回答︰「雖然問題一樣,但是答案卻不一樣。」這位年青的小伙子聽到後,滿臉通紅,答不上話來。



「雖然問題一樣,但是答案卻不一樣。」這就是「發問先於答案」的真正意思。答案會隨著時間、文化、科技而轉變,而問題呢?能夠發問一條有意義的問題比起找到一百個可能的答案更有價值!



套入通識之中,大家並不是要學會各學科的「招式」(答案),而要學懂「內功」(發問)。



這個世界沒有標準的答案,卻有永恒的問題。



這就是「發問先於答案」的意思。


既然「發問」是「思考」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及「有效率」地思考就是我們最關心的課題。



中文大學教授鄭漢文先生,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思考方法,最入門級就是把「六何法」變種,成為「答問樹」。 



何解

(Why)

何樣、何法

(How)、(How)

何時、何地、何人、何事

(When)、(Where)、(Who)、(What)

是/否

(Is/Not)

「謎面是︰有一個人駕車去一處地方,聽到吱吱喳喳的聲音,然後就交通失事了!請猜出事情的經過。」



當我們要處理這麼一個問題時,常常把一些既定的認知加插其中,進行猜想。比如會說︰「他一定是神經失常!」



這樣沒有系統地亂猜,只會浪費時間,找不到問題的核心。



然而我們可以運用「是/否」、「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樣」、「何法」、「何解」,構成主要的問題,找出接近真相的方向。



例如︰

「他是不是真的發生交通意外?」(是/否)

「他與誰人同行?」(何人)

「他駕車去哪?」(何地)

「他去那處地方之前有沒有去過?」(何時)

「之前發生了什麼事?」(何事)

「味味喳喳的聲音是如何發出?」(何法)

「他如何交通失事?」(何樣)

「為何他聽到吱吱喳喳的聲音就發生交通意外?」(何解)



而一有系統地發問,即由最簡單「是/否」問題,到第二層「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到第三層「何樣」、「何法」,到第最高層「何解」,不單慳時間,而且立刻可以把握任何事件的來龍去脈。



當然,這只是思考方法的第一式。


當我們學會了如何有系統地發問後,第一次看見同學有效地「實踐」就是︰



「讀通識有什麼用呀?」



這個問題既尖銳,又貼身。



事實上,這個問題可以看得闊一點︰「讀通識有什麼價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先,要向大家引介兩個概念︰「自足價值」與「工具價值」。



所謂「自足價值」,就是該件事物本身就有價值,不需要它來達到某些目的才有價值,即「內在價值」。相反,為了達到某些目的而成為工具,該事物擁有的就是「工具價值」,或稱作「外在價值」。



舉個例子︰「靚女」就有自足價值,因為「美」本身就有價值。然而,因為「靚女容易討人喜歡」,「靚」成為「討人喜歡」的工具,所以「靚女」在這個層面上亦有工具價值。

那麼,讀通識有什麼自足價值?有什麼工具價值呢?

台長: 逆流而上
人氣(74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通識 |
此分類下一篇:《MATRIX》尋找自我之路
此分類上一篇:通識教育的理念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