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07 22:27:03| 人氣1,4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活生生的文化價值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擔天望地︰廣府俗語探奇》

作者︰潘永強

出版社︰中華書局


自從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提出香港會被邊緣化的警告後,社會上就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有的說香港會,有的說不會,有的說其實早已邊緣化,有的甚至是說邊緣化才是香港的出路。以上這些「爭論」其實都離不開一個基本問題︰「香港有甚麼特色?」


眼看澳門保護文化古蹟做得很成功,香港卻後知後覺,仍然把所有考慮著眼於即時的商業利益。當一覺醒來才發現有「香港特色」的建築物都變成在世界上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之後,才後悔當初浪費、掉棄了不少珍貴的文化遺產。然而,歷史、藝術、文化、生態、核心價值……或許我們都把香港的特色定位得太高、太抽象、太高不可攀,卻往往容易忽略貼身的生活,比方說我們的日常語言--粵語。


原來我們所認為很多都不可寫的粵語方言,正如潘永強所不時強調,不但可讀、可寫,更不只是「方言」,而是「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為粵語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例如︰用來形容人做事不專心的「擔天望地」中的「擔」字,就上溯至《詩經》時代,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現在的讀音與當時相差不遠。


揍人一頓粵語會說「趙人一身」,一般以為「趙」字是俗語,故用「趙」來充數,殊不知「趙」字實為「摷」字。


又,我們向人索討、央求時,比如教師追學生功課,往往要「又囈又篩」,但「囈」字並非方言,而是大家都熟悉的「哀」。


故想想也覺得好笑,一般我們都認為文言文附庸風雅,讀起來蠻有詩意、好像高人一等的感覺,然而原來有不少字的真正讀音都是我們今日覺得粗鄙的廣東俗語。比方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牛成章》︰「女哀?假數十金付兄。」因其「哀」就是「囈」。故應讀成︰「女囈?假數十金付兄。」


同樣,廣東話事實上是古語深深植根的結果,故下次用俗語時,也應想像一下自己拿著關巾羽扇、談笑用兵,以讀文言文的的腔調地說︰「人要哀,米要篩」。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學習澳門保護一些已成歷史遺蹟的「死文化」,而是更進一步,保護廣東話、繁體漢字等等仍然「活著的」古老文化、真真正正中華文族的文化精神。


這樣,香港才有出路。


(後註:那應是2006年寫的,許前司長已成階下囚。)

台長: 逆流而上
人氣(1,44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書評 |
此分類下一篇:覆雨翻雲的受苦之旅
此分類上一篇:哲學、通識與教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