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09 11:13:49| 人氣7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欄】對非典思考得很不夠


五月初曾回馬一趟,那時非典的活動力與破壞性依然很強,中國與香港還是處於高峰期,台灣“三零神話”被攻破,但吉隆坡街上少見口罩,嘛嘛檔依然亮燈至深夜,因為不是疫區,感覺還有一絲的歌舞昇平。相對的,也似乎缺少了對非典進行更深層的反思,比如非典如何激發人性的荒謬、冷漠、疏離,甚至有關疫病的深層隱喻。換句話說,是對“人”的一個整體狀態思考的嚴重缺席,是文學的、歷史的、哲學的,或許是心理的,我們都思考得不夠。

猖獗的非典,雖對日常生活秩序造成極大破壞,但從積極面來看,因為災難的殘酷,迫使人的反省機制必須更加強大,從實際的抗典政策執行至抽象的哲學義理思索,都在尋求回應與面對疫病的資源。外在的疫病可以用溫度計來做測量,內在的疫病卻是潛伏難察,唯一的對治,或是藉以人的意志與精神力量,這也是為何要回到去詢問人類生存的一個老問題,如何通過對自我的再度認識,審視自己在災難邊緣的生存狀態,與周遭事物所維持的關係,由此攫取生存的力量。

這樣的說法,也許未必能獲大部份人的認同。李歐梵在《亞洲週刊》談《瘟疫與文學》,就引來另一位專欄作家戴天《對牛彈琴》的質疑,文學如何抗典,讀不懂小說,一切枉然。就實用主義來說,這當然無法看見立竿見影的具體效果,不過文學具有長久的滲透力與綿延性,可以逐漸改變一個人的心理與精神狀態,這並非有意誇大文學的功能與作用,因為若不把文學轉換成一種人文資源,它就只能停留在一種審美的意境上,以上的小爭辯,就反映出實用與非實用的兩種態度。最近加拿大小說家瑪烈特.愛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出版了第一部關於“非典”的長篇小說,集文學、歷史、社會等多重角度,就是企圖轉化與提升人類在災難中得到的教訓。

為未來累積文獻資產

在抗典過程中,醫療體系、公共衛生與媒體的不完善,獲得最大的注目,但有幾點現象值得注意的是:一、反思中游移的歷史與文學眼光;二、民間開啟的文化動力與文學力量;三、社區意識的再實踐。因為非典,人們重新從過去尋求支持資源,似乎是翻查了一遍東西方有關瘟疫的病史,以能更加有力解釋目前的狀況,增加對細菌和病毒的認識與知識。呼喚過去的醫學史、知識史、傳染病史等,再度確立了歷史具有借鑑的價值。

這也間接帶出資源累積的重要性,它可以為後人提供一個解釋的地圖,像伍連德抗黑死病事件,這段期間在港台報紙不只一次被提及,郝明義在《傳染病與近代中國》文章引用歷史文獻紀錄說:“當1910─1911年那場鼠疫在滿州爆發……,伍連德在這次防疫中提出了注意飛沫傳染的重要。”因為擁有歷史的眼光,過去的經驗才不被埋藏,記憶承載著接續與轉化的能力。

其次,所謂文化動力與文學力量。台灣幾家書店破天荒打破門戶,聯手舉行抗炎讀書計劃。醫護人員站在前線抵抗“外病”,出版界、書店業、報紙副刊至作家、評論人等,則為“內病”尋藥,藥物是治身體病,文字卻專治心理病。文化界的動員,再度展現民間自主的活力,特別是報紙副刊,多元的分析與論說角度,為社會注入更多的鼓勵與信心。這些文字紀錄,包括所謂的“隔離日記”書寫,都是日後人類經驗彌足珍貴的文獻資產。至於社區力量的凝聚,乃建立在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上,像台大多個系所聯辦成立支援小組,走入社區服務,重新發揮了鄰里的互助精神、相互信任與負責任的態度。

想想,多年以後回頭看這一段歷史,新加坡抗典的執行力成為公認的典範,香港人再度發揮奮發打拼精神,中國啟動媒體改革契機,台灣文化界攜手創造人文與精神資源。而我們呢,仍是心安理得的接手別人的資源創造成果嗎?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7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論文】馬華通俗文學普及化探析
此分類上一篇:【專欄】文化書院重建古典知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