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23 10:22:12| 人氣1,43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畫記

帕布洛.畢卡索(Pablo Picasso),西班牙,《鏡前少女》(1932)
恩斯特.路德維奇.基希納(Ernst Ludeig Kirchner),德國,《德累斯頓的大街》(1908)
奧托.狄克斯(Otto Dix),德國,《邁爾曼醫生》(1926)
亨利.廬梭(Henri Rousseau),法國《熟睡的吉普賽人》(1897)
馬克思.貝克曼(Max Beckmann),德國,《啟程》(1932-33)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法國,《睡蓮》(1920)
保羅.塞尚(Paul Cezanne),法國《浴者》(1885)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美國,《金瑪麗蓮.夢露》(1962)
坐鎮MoMA大廳的巴爾札克。羅丹的雕塑。當初這個雕塑被批評很爛,後來羅丹去世後,它才被人從石膏變成現在看見的青銅像樣子。羅丹是要表現一個作家的富于創造性的生命力,我正好奇該雕塑為何好像披著長袍,原來巴爾札克習慣在晚上穿著睡袍寫作。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1,43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遊與學 |
此分類下一篇:參訪中國社科院
此分類上一篇:曼哈頓以北,哈林人的抗爭

乙詩
衣老師在演講的時候說,外行人看畫是看熱鬧,内行人則是看門道
我就是看熱鬧的外行人,哈哈哈
每次到博物館或是畫展之類的地方,我的反應只有三种:1.“哇,美的。” 2.“哇,醜的.” 3. *一頭霧水*

賞畫真是不簡單,只希望幾年后的我,看畫反應會比以上說的豐富一點 ^.^
2008-07-06 14:37:09
多事者
何止是看畫,所有的學問都如此。
即使是用文字寫的文學,好不好也要行家才看得出來。

藝術的東西,技藝的部分,除非是同行,再不然就是當個領域閱歷無數的研究者,否則,還不都是看熱鬧。

好處是,至少看過了:)
2008-07-06 21:49: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