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23 02:40:56| 人氣1,0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紀行》二


16.1.2005(星期日)

與許齊雄約在公寓斜角的書店。齊雄說讀書人就約在書店見面,讀書人與書與書店本來就是難以斷絕的宿緣。第一天早上站在曼哈頓街角處,望著各種打扮的行人,心裡一直覺得有種奇怪的感覺。那奇怪,不是來自差異,而是融合。心境上何以沒有他者的心理,卻像是對周遭極為親切的熟悉感。怪哉。後來大概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走在屬大學城的morning side,形形色色的人當中,屬於「亞洲的臉孔」可真不少。沒有人會特別注視著你,像我們總愛注視著老外一般,所以覺得舒坦與平常,也有了一體之感。但另一方面,也許是潛意識裡紐約客偽裝的心理在作崇也說不定。

走進哥大校園,覺得內心的興奮在跳動,終於有觸摸真實的感覺,《哥大與現代中國》這本書也同我一起飛到美國呢。哥大是美國古老大學之一,具有250年的歷史,卻是長春籐大學中校園幅地最小的學校。許多的建筑物在類似一個四方盒子形狀中仳鄰依偎。不過哥大學生頗以為傲的,卻是她擁有百分之三十的外國學生,其多元性也標誌著學風自由的風氣。而哥大位於116街的主要入口,有兩座分別象徵科學與文字(文學)的雕象,說明了科學與人文,兩者並重。

很快的,來到了東亞館,她的前身原是法律系,所以玻璃窗的彩繪上仍繪畫著代表正義與美的象徵圖案。與她仳鄰的,就是哲學系大樓,那裡也是薩依德的辦公室。齊雄說,這兩幢大樓,是哥大裡最安全的兩座建築物,不會成為恐怖份子襲擊之地。原因是,東亞館有開設中東學系,擁有來自中東的學生與學者;而哲學大樓,當然是因為薩依德的緣故。哲學大樓前轟立著一座羅丹沈思者的雕塑,似乎把哲學的智慧之美,和東亞館的多元寬容,融為一體了。

由於還沒開學,校園裡仍很安靜。地上撒了很多鹽,原來是為方便鏟雪用的。逛了校園後,便前往參訪哥大鄰里。哥大的鄰里,還有不少的學院,如巴納女子學院,以及與中國近代史有關的哥大師範學院。據知,這裡有許多台灣留學生,是什么原因促使,不得而知。齊雄提到現在哥大與鄰里間的關係有點緊張,主要是哥大想擴大其校園幅地,以及改變其周圍的面貌,但並沒有獲得商家們的支持,所以目前兩方仍僵持著。

有趣的是,以哥大校址作分界點,往南部走,將一直走到人潮眾多的中央公園、時代廣場等地;往北走去,卻將走到屬於黑人的勢力範圍哈林區,漸趨冷清的景觀。朋友說,進入黑人的主要勢力的分界,是從那些塗在地鐵上的塗鴉為始。越北,越光禿,越黯淡。這南北之差,始終無法拉近差距。關於白人的歧視,黑人的壓力,原來一直都存在。

忘了一說,哥大對面就是哈里遜河,聽說那是胡適以前常去拍拖的地方。姑且一記。

*圖解:哥大大門掌握科學與文學的兩座智慧雕像,在雪花中佇立。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1,0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遊與學 |
此分類下一篇:《美國紀行》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