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2 14:11:52| 人氣2,0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欄】道教儀式空間的聖俗轉化


在葛兆光新著《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無意發現一則資料,頗覺有趣。原來一向以文學家身份進入我們的視野,在中學時唸著他著名的《落花生》的許地山,另一種身份竟然是宗教學者。許地山在英國受過嚴謹的比較宗教課程,後來在各大學教書,也同樣是關注宗教這方面。他還曾經寫了一部《道教史》,唯可惜此書只有上冊。這本書可象徵中國現代意義上的道教研究的里程碑。

此外,胡適與陳寅恪,在學術上雖以史學家為顯著,但在道教研究上,胡適的《陶弘景的真誥考》、《周易參同契》與陳寅恪的《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都是接續以現代學術方法來研究道教。也難怪魯迅曾經講過,要了解中國人,不能不了解道教。要了解中國文化的特色,更不能持「正統與異端」的標準,用布簾把道教遮掩,或以異端之名將它壓制。從明代以來,三教合流(指儒釋道)早已開出燦爛的花朵,在人們日常生活的信仰當中,展現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雜形態。

根據五年前新加坡曾作出的宗教信仰調查,道教佔據了榜首的位置,但這幾年佛教盛行發展,已有凌駕其勢的趨向。由於道教注重養生,容易與人們的生活接榫,於是有時它是以一種文化的面目出現。曾經在一次文化展,遇見甚具規模的道教文化展覽,除了佈置出重要的醮祭儀式空間,也包括了道教信仰者清簡樸素的家居擺設,讓人印象深刻。

對他界寄托的心理願望

在之前幾篇文章,曾談過〈道教的民間個性〉與〈道教醮祭與師公傳統〉,但仍未點出醮祭儀式中在「聖俗之間」的轉化,如何涉及心理空間與現實空間的一種交叉對應。官/民間對醮祭的認同,其實蘊涵對「他界」(神聖空間)寄托各種不同心願的心理因素。所以回歸至“醮”本身的宗教意義與社會基礎,才能洞悉宗教信仰如何成為社會或統治結構的深層支柱,作為一種形而上精神結構而存在。

陳來曾經指出,祭祀的政治功能是「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也」,祭祀使統治者得以教會老百姓學習敬畏,也使老百姓得以表現他們對統治者的服從。所以統治者在祭祀功能上,是注重政治與現實社會過於神界本身。這也是為何明代朱元璋自頒制齋醮法令,使醮祭制度化後,朝政即實行儒道雙軌,古禮與儀式並行。這無形中也引起了儒士與道士之間的緊張關係,但可惜的是,大多數宮廷道士並不是國家官僚的組成部份,所以不獲官方歷史學者的承認與記載。

道士掌握神性的權力

從建醮至醮祭開始,許多儀式便通過聖俗空間的象徵化,如一、上疏預告、豎燈篙、建外壇等;二、封山禁水、禁屠、禁曝等齋戒期;三、內壇進行道教科儀、壇外戲台扮仙演戲;四、由普渡、開葷等儀式返回俗世,進行一系列神人溝通的項目。這些項目雖以道教經典為依據,但劃分聖/俗界限的權力其實掌握在道士手中。

道士在祭典中掌握最大的執行權,被百姓授予「神性的權力」,他們通過「存想」而臻「他界」。存想又叫存思、存神,即默想諸神形象。道士通過存想,使心誠意,遙想天界意境,化凡塵為神界,化己身為神靈本體。因此「齋醮的壇場就是一宗教性宇宙圖式的象徵,而所有的儀式行為即是神職者面對神靈界所進行的溝通與崇奉。」道士融合了聖/俗兩種特質的角色,帶領民眾參與整個儀式過程,整個醮儀是一個「此界」與「他界」不斷轉換的過程。

然而,儀式背後的真實反映,是使人對自身生存處境的改善,獲得一種再生與希望的寄托。在境域轉化過程當中,道士們利用存想,一般百姓則是通過想像進入聖域,這些都是看不見的內在儀式。人類學者格爾茲(Clifford Geertz)在〈作為文化體系的宗教〉也說道:「在儀式中,生存世界與想像世界借助單獨一組象徵符號形式得到融合,變成同一個世界」。以此來觀察醮祭在現代人們心理中的意義,仍可有所發現。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2,0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專欄】了解原住民的在地知識
此分類上一篇:【專欄】張岱年與學術的初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