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讓人心碎,它就是設計來讓你心碎的」,這句流傳在棒球界中的經典名句,又一次印證在這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的中華隊身上。
8強複賽的中荷之戰,中華隊一路領先到9局上半,兩人出局後,眼看勝利就要到手,卻被荷蘭後段棒次瞄準耿伯軒一記內角快速球,冷不防地「夯」出全壘打牆外,這無情的一擊,不但讓中華隊煮熟的鴨子飛了(我賭博式買下的4強複賽門票也連帶飛了),也讓全台灣球迷沸騰的心,頓時沉入了「沒加蓋」的太平洋,最終無力回天,被踢出4強之外。接下來兩天的賽程,也打得「2266」,連敗給南韓、墨西哥,最後地主隊僅以第8名的成績做收。球迷一地的心碎,恐怕得在接下來的亞錦賽,看到中華隊連續擊敗日、韓,取得奧運參賽權,才有可能修補完全(不過,這個難度跟拿到世界盃冠軍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此屆世界盃棒球賽是繼去年洲際盃之後,台灣又一次承辦國際棒球賽事,更是2001年之後世界盃再度於台灣開打,但這次的成績,卻遠遠不及2006年(季軍)與2001年(季軍)。由於這次台灣又是地主國,不得不精銳盡出爭取最佳成績,看看這次入選的國手,扣除旅外傷兵、參加亞洲職棒大賽無暇分身的球員,其實和去年的洲際盃、亞運的班底相去不遠,仍是集結了美國小聯盟、中華職棒與業餘好手,的確算得上一時之選,在預賽時也打得虎虎生風,不僅敲昏宿敵日本、險勝歐洲勁旅義大利,更在對美一戰3度追平,大有逆轉機會,嚇出老美一身冷汗。那為什麼預賽得勝有如探囊取物,被評為高水準的強隊,到了複賽,實力卻瞬間大跌,連一勝也不可得?
不可諱言的,即便我們已派出了最有把握贏球的陣容,台灣整體的棒球水準,與世界頂尖的隊伍(如美國、古巴;日本與南韓的二軍不在此列)相較,仍有一段差距,所以挺進複賽不是難事,但碰上素質整齊的8強,就得步步為營,才有勝算;即使如此,中華隊的實力仍屬中上,對決歐洲冠軍荷蘭絕對是五五波(輸了的確是運氣不好,非戰之罪),碰上近來多次在國際賽中的手下敗將南韓(何況此次還是全由二軍和業餘選手組成),更是沒有敗陣的理由,至於實力雖然不弱,但也不至於構成太大威脅的墨西哥,居然還連續打敗中華隊兩場,我就覺得匪夷所思了!
事後檢討原因,教練團與球員皆歸咎於中荷之戰該贏未贏,使中華隊士氣大受影響,以致於後兩場比賽,打得漫不經心(看看幾次離譜的內野失誤)、有氣無力(放棄式的跑壘),沒有強烈想贏的欲望,無怪乎只拿到8強吊車尾的名次。但我認為,士氣低落絕對不能被當成理由,球迷可以因為心愛的球隊落敗而心碎,但很抱歉,球員不行,球員既然披上國家隊的戰袍(雖是榮譽,不過也很倒楣,還是得認了),就要有與各國一較高下到最後的決心,而中華隊陣容中絕大多數是職業球員,應該有夠高的心理素質,能夠調適一場比賽沒打好帶來的短暫低潮,繼續為下一場球賽拿出百分之百的拼鬥精神,即使落敗,也問心無愧了,可是這幾場中華隊複賽的表現,與賽前充滿自信要將冠軍金盃留在自己家中的氣魄,判若兩隊……
或許用這樣接近不人性的標準來要求中華隊過於苛刻,畢竟人不是機器,能完全不受情緒影響,但一支偉大的球隊,就是要有本事在絕境求生、反敗為勝,二流球隊才會輸了球就怨天尤人找藉口。我前面的文章一直寫到,棒球比賽技術固然重要,但兩支實力如果不是差距懸殊的隊伍,我覺得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勝敗機率,決定於技術以外的心理層面,誰能最快速調整好最佳作戰心態,誰就能把悲傷懊惱留給對手,把歡呼與掌聲帶走,這個道理,中華隊打了這麼多次國際賽,不可能不懂,但到底要等到哪一天,才能真正參透呢?
平心而論,中華隊雖然此次名次不佳,倒也不是一無可取,如以往每逢國際賽就發作的「貧打症」,已經改善了不少(此點在預賽表現特別明顯),攻擊型球員已經愈來愈會選好球打,跟投手纏鬥的功力也提升,也比較不容易被三振,中華隊終於不用只靠陳金鋒等人擔起所有打安打(或全壘打)的責任了(不過鋒哥這次的表現倒是有點失常)。可惜,除了這些強打者,其他棒次打擊率卻低得驚人,火力雖猛,卻不連貫,永遠給對手無窮的反攻希望,更不要奢望一拳把他們擊倒,所以這次中華隊遇上實力稍強的隊伍,不是贏得提心吊膽,就是輸得扼腕,在強者恆強,弱隊急起直追的競爭態勢下,幾乎沒有可以贏得不費吹灰之力的比賽了,中華隊的成長速度與自我要求標準,勢必得更快、更高才行。
棒球比賽中,投手表現幾乎決定了該隊8成以上的勝敗機率,好的投手往往可以壓制好的打者,對一個球隊來說,當打擊沒發揮時,一個能夠玩弄對方打者於股掌間的投手,就顯得無比重要了。以往的中華隊,總給人「投優於打」的印象,此次也不例外,我們的王牌投手(林恩宇、陽建福)表現得近乎完美,只要上場,幾乎就是贏球的保證,可惜國際比賽不是只打一、兩場,只有一、兩個優異的先發投手,除非他是鐵人,每場都能出來投(即使他想,他的球團也不會同意),否則沒有其他水準相當的投手與令人安心的牛棚做為後盾,則無異於告訴對手:只要不遇上、或想辦法把我們的王牌打退場,勝利就不是問題了!要在國際比賽中勝出,唯有每個投手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才足以讓對手聞風喪膽,賽前不是想著要怎麼贏,而是怎麼樣能輸得不難看(想想古巴是不是如此可怕);或許現階段的中華隊沒有這種本錢,但至少一定要以此為目標,不然常常在國際賽中,上演這種「開高走低」的戲碼,球迷可沒有這麼強的心臟啊!
經過這次世界盃,把中華隊投打素質參差不齊的缺點攤在陽光下,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回歸問題根本,還是因為可用之兵太少,郭總再怎麼用兵如神,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提高勝算,表現穩定的球員,常常得在休息不足或帶傷的情況下出賽(這點的確難為中華隊了)。除了旅外球員,國內不管是職業或業餘球員,能讓人信任的實在太少,顯現國內選手的成長仍然非常有限,雖然世界盃比賽的重要性遠不及亞錦賽、經典賽或奧運,但只要想到,我們的精銳隊伍,碰上全以業餘或二軍組成的日、韓國家代表隊,都沒有十足的勝算,就不能不令人為即將到來、而且更難打的亞錦賽捏把冷汗。
如果說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平的,那麼我覺得,美國大(小)聯盟也是快速拉近各國棒球水準的平台,看看這次參賽的隊伍,大多數陣中都不乏美國職棒體系調教出來的選手,表現優異的球隊甚至是以其為主力,國際賽顯然已成為美國職棒的延伸戰場,大家都有美國職棒出來的球員,實力自然也不至於差距太遠,台灣的優勢漸漸喪失,國內棒壇應該有此憂患意識,旅外球星將來不見得就是贏球的保證,整體的棒球實力得不斷提升才行,而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好好經營職棒與三級棒球,多製造一些上得了場的球員,不奢求像日本一樣,隨便都能組織個好幾支國家代表隊(而且水準都很高),至少不要永遠都只有熟面孔在打國際賽,不過對整體棒球環境不佳的台灣來說,這是個接近不可能的任務,雖然可能需要很久、很久,但還是得做,否則想重返棒球強國之林,也永遠不可能。
天氣漸冷,台灣的棒球熱卻是一波接一波,職棒球季結束,台灣的棒球愛好者,還有世界盃、亞錦賽等高水準比賽可零時差觀賞,確是一大福音;而台灣接連主辦國際棒球賽事,不但提高國際能見度,帶來的外國球迷,對衰退的觀光業也不無小補。不過辦了這麼多次國際賽,所呈現出來的品質,卻沒有國際一流的水準,如售票系統遇到大量人潮就塞爆、當機;往返球場接駁車班次少得可憐,遇到熱門比賽人潮一多,要搭上車就得碰運氣;球場到了比賽開打前居然會突然冒出水來,嚴重延誤比賽進度;球場播報人員好像根本沒在看比賽似的,常出現球員姓名、比數亂報一通的狀況……這樣的服務品質,本地的球迷看了都快抓狂,要怎麼讓初來乍到的外國訪客,對台灣留下好印象?
隨著中華隊在世界盃的成績一路下滑,到場觀戰的球迷也愈來愈少,原先想藉著世界盃再度帶起國內棒球熱,甚至拉抬低迷職棒的期望,顯然是落空了。球迷雖然現實,但眼睛也是雪亮的,沒有精彩的比賽內容,在這個什麼都漲的時代,要他們掏錢出來買票,是萬萬不可能的,千萬不要讓幾場滿座的比賽迷惑了,那充其量只是球迷短暫狂熱的集體行為,唯有盡力打好每場比賽(國際賽或職棒都一樣),用球技與熱情感動球迷,球迷才可能重返球場,不再出走。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面對即將到來的亞錦賽這場硬仗,中華隊的技術層面不可能在短期內脫胎換骨,唯一能做的,就是調整自己最佳的作戰心情,在比賽中穩穩地投出每顆球、仔細選球揮擊、確實完成每個play,盡人事之後,剩下的就交給棒球之神吧!我不奢求有奇蹟發生,只希望別在一個月內心碎兩次。
圖片說明:阿信攝於20071109台中洲際棒球場中日之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