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的丁敎授把他寫端陽粽子的文章發到微信,附言說是在睡覺中寫的。文中他談到粽子的種類和製作以及思念童年時家中包粽子的樂趣,眞敎人妒忌!
妒忌一:睡着也能寫文章;妒忌二:記性竟然這麼好。
我連夢也記不起,遑論夢中成文了。
說起端午節,我驚嘆吃粽子這回事,今天仍然這麼受歡迎。不是說今人不重視傳統,而是澳門這個小城,平日也輕易吃到粽子,在賣白粥腸粉的店,和一些街頭熟食檔便可買到,可說是一年之中至少有三百五十天都能買到粽子吃。儘管這樣,每到端午節,龍舟競賽鑼鼓響的日子,人們還是熱情的張羅美味粽子,有不少是自家製作。我有幸每年都有人慷慨優待,贈送自家製的粽子,嘗過不同的家鄕手藝。只可惜,我這人是挺能吃,卻記不起誰家用了甚麼料,誰家的荷葉比較香,辜負了人家美意。這還不止,哪鄕哪鎭的我也忘得爽快!
今年收到同事的家鄕粽子,好像是開平還是番禺的?還有舊同事餽贈某知名餠店的特級粽子,佔了便宜,決定聊寫幾句,記下一筆,期望能改變“好吃懶記”的惡習。根據我舌尖的品評,還是家鄕製的粽子勝一籌。名店的雖然有瑤柱冬菇鹹蛋黃五仁做餡料,但是糯米稍嫌鬆散,到底比不上家鄕的有咬口。而且家鄕製的是綠豆粽子,配上入口即化的五花肉,那個香啊,是會敎人忘了減肥的。同事的家鄕粽子也包得精緻,沒用鹹水草來紮,用的是荷葉編成的長條子,這一招得分高。
一連兩天吃粽子,卻怎也記不起母親包的粽子。要說以母親的本事,不會不懂,更不會包不好粽子的。也許是太忙了,或者每年也有粽子送上門不用自己做?
那天把特級粽子放到沸水中,猛火燒了半句鐘。據餠店出品的盒內印着的介紹,這是最佳烹調方法。其實我從沒試過這樣做的,一般是把它蒸熱或微波翻熱,這一次任沸水中燒,好奇心起,中途打開鍋蓋,啊,荷葉竟沒散架,包得很牢靠!望着這冒着水泡蒸氣騰騰,一顆粽子置身滾水煎熬的景象,屈原老大哥也在我腦海中冒起。二千多年以前,楚國人民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之時,他的身影也是這樣泛起心中頭的吧。
(原載澳門日報) 2014.6.7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