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二月初在曉角實驗室上演李宇樑的原創劇作《二月廿九》後,上周六、日同一地方,由法國劇作家尚 · 克勞德 · 卡里耶爾於一九六八年寫下的劇台劇本《備忘錄》也被搬演。要說《備忘錄》的潛台詞有多吸引、現場所見的舞台設計有多細緻、導演和演員在演繹這個經典劇本時下了多大的苦功,這一切都可以在劇場內深深地感受到。反而在進入《備忘錄》戲中這三天兩夜的荒誕情感經歷之前,發生在演出前的二十分鐘,那讓人親歷的觀衆與劇場互見成長的事實,也可記錄在本地戲劇發展的“備忘錄”上,教人日後再次細讀回味。
尚未正式入場之前,狹窄的工廠走廊已塞滿了等待入場的觀衆。除了劇評人、戲劇工作者與愛好者之外,還有一些是預先買票的“新面孔”,他們仿似闖進一個陌生的國度,相比劇場“常客”,顯得不知就裡,還需要由工作人員提點協助。可是,這批“新面孔”帶來的,正是讓演藝發展得以持續的正能量。看着工作人員臉上欣喜的笑容同時,耳朵也聽到售票檯傳來與團隊分享喜悅的對話:“你知道嗎,《二月廿九》共有九份劇評呢!我們(的作品)終於都可以浮到水面了。”演藝評論,除了引起讀者關注之餘,想不到也為戲劇團隊注入了新的動力。最教人感動的,還是那幕由觀衆合演的“容納可能性”——曉角實驗室屬黑盒劇場,演出一貫不設劃位,也就是說,早些進入劇場,便可以覓得較理想的觀看位置。但眼之所見,互不相識的觀衆,卻會禮讓地騰出空間,嘗試讓簡單的直排座位容納最多的人數,甚至有觀衆從原來偏中的位置一直往側移,至演出時已經坐在最偏,也是笑臉相迎。彼此好像為着共同目標而願意放棄自己利益似的,盡可擠出多一個座位,使多一個觀衆能觀演。這個在現實社會裡似乎是無法想像的情境,卻在這個簡陋的劇場裡讓大家都看見了。
《備忘錄》的故事裡,男主角尚賈克用那寫上了一百三十四個女性名字的備忘錄,來填補他內心的虛空與自卑;而一連四場接近二百的觀衆,他們的名字也足以回饋那不眠不休的戲劇團隊,連日來辛苦的排練和籌備工作吧!作為座上客,我以可以成為這個演出的觀衆感到幸運,可以看到一部十分認真的製作;作為劇場裡的演出單位,你們也該被觀衆的熱情感動,增加自信,更加堅定地走你那專業戲劇之路吧!
以上這段發生在曉角實驗室內外二十分鐘的片段,見證着觀衆與劇場的互相勉勵、互動成長,在本地戲劇發展的“備忘錄”上,寫下了令人難忘的一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