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流行音樂圈存在一個有趣的“並存”現象,即國語與台語的流行曲均是存在於音樂圈子裡,受到相同的擁戴,不會相互排擠。台語歌曲過去一向被視為“老派”、“土氣”的方言,只有年過半百的老人家才會喜歡聽。但隨著一些流行歌手和樂團推出以台語演繹的流行曲,如蘇打綠“無眠”、五月天“志明與春嬌”、陳奕迅“我甲你”等等,台灣年青一代以至港澳聽眾,也逐漸感受到台語歌的特色:詞義充滿隱喻、描寫心聲情感、以及吻合詩詞。台語也漸漸滲入到戲劇、影視作品,讓觀眾顯然易見地從表述語言中,識別演藝活動的地區性和特色。反觀本澳,坊間一直從不同角度探討,如何讓本地的藝術作品更具“澳門特色”?究竟包含世遺、賭場等話題的演出,便是具有“澳門特色”嗎?
有說澳門至今仍然擁有濃濃的“人情味”,當可視之為“澳門特色”,可是“人情味”該如何表現出來?透過戲劇演繹鄰里互助?藉著歌曲表達關愛小城?從剛演畢的“二月廿九”裡,黃希玲扮演老婆婆所使用的一腔“本地腔”,倒是讓筆者感到熟悉而窩心,更因而產生疑問:所謂的“澳門特色”,不該只有單純的硬件展示吧?似乎存在於本澳人際之間的語調和呼吸,更是展現“澳門特色”的基本原素。
香港與澳門只是一海之隔,雖然同是以廣東話為常用語,但仍可從發聲語調等,分辨彼此的地區性,剛於月初舉行的“第一屆亞洲青年戲劇匯演(澳門.2010)”中,港、澳劇團在頌讀台詞的微小區別便可得以證實。本澳既然擁有著特特的腔口與情感,卻不見一些本地創作有加以利用及放大,反而只見從理論與技巧上對標準進行模仿,或是重點在對白內容裡加強對澳門的描述。本地創作具“澳門特色”的藝術作品,似乎正在逐漸流於觀能上的表述,觀眾透過視覺與聽覺來形象化作品內的“澳門”,真正存在於觀眾心裡的“澳門特色”,卻正是點滴地在流失、被遺忘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