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05 18:43:07| 人氣4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也談“觀眾劇評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早前踱迢在<缺席>一文提及“整個劇場生態形成一種新的參與者——觀衆劇評人”(見二○一○年一月三十一日《新園地》)。“觀衆劇評人”,簡言之便是參與撰寫劇評的觀衆。這類“劇評人”從觀衆的角度出發,也許未擁有太多的劇場理論,但他們在觀劇後的所知所感,似乎更能貼近普羅大衆、更能引起其他觀衆(市民)對演出的共鳴。近兩年間,澳門文化中心持續舉辦的藝文寫作坊,正是培養出一批為數不少的“觀衆劇評人”,當中不乏積極參與寫作與投稿的,其評論也偶被刊於本報的文化演藝版與藝海版。他們大多不是劇團中人,角色獨立,行文之際亦不會被現有的劇場文化所牽累,時有見大膽批評演出的言詞。其中,作者“聶風”對去年底的一場音樂劇的評論,更引起互聯網上的激烈討論,甚至被質疑對“概念音樂劇”的理解。至此,風波已見平息,但所引伸出新劇評年代的出現,以至發現本地原來潛有不少關心澳門演藝文化發展的朋友,這個意外收穫,似乎更值得可喜。

 

  評論文章作為演藝發展上的記錄,其實尤為重要。評論的文稿並非爭艷鬥麗的文字比拼,而是對每一個演藝活動那觀察入微的發現與敲響心底迴響的催化物,它見證着藝文活動的興衰,也記錄着不同年代觀衆的反應,以此推及社會,不難發現它同樣是社會發展的一部史冊。周凡夫於上月底發行記錄了澳門十年藝文活動的評論集《四季集》,除了記錄他十年間在觀演的所見所聞外,內裡表達對澳門藝文發展、文化政策,以至活動點評等等,很值得參與藝評寫作的人士參考。

 

  所謂“世事無絕對”,這批觀衆劇評人並不排除在吸收正統的戲劇理論後,他朝成為一個更專業、更能反映劇場生命的評論人。眼之所見,本地參與評論寫作訓練班的,不單是喜愛觀賞藝文活動演出的觀衆,更有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教師,甚至是劇場中人。不同背景、資歷的各界專才紛紛投入藝評寫作隊伍,所產生的評論,應更能讓演出團隊的台前幕後獲得更多的意見,對以後的演出有很大的幫助。“有容乃大”,本是藝術工作者要進步的應有態度;“持之以平”,亦是評論人在執筆之時該有的基本視角。只要兩者相對處之平常心,評論是發自何種藝評人又何需介懷?要寫下逾千字的評論,若沒有一顆對藝術熱愛之心,又豈能為之?

台長: 文思
人氣(4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看有所思 |
此分類下一篇:“一個劇本的誕生”之我見
此分類上一篇:藝術之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