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台灣史的研究越來越蓬勃,不管是因為意識形態還是因為學術自主,這對於台灣這塊土地而言都是一件好事.然而歷史的研究不應該是具有選擇性,更不應該是斷章取義.
考試院院長姚嘉文最近出了一本名叫《十句話影響台灣》的著作,書中列舉出十句對台灣影響深遠的話.然而這十句話的挑選,明顯地以姚嘉文本身的意識形態作為基礎,所挑選的每一句話都是因為符合姚嘉文本身的意識形態才被挑選.如此一來,這十句話對台灣的影響的取決只在於姚嘉文本人的一念之間,卻又賦予『對台灣重要影響』的意義,其偏狹之處,可想而知.
姚嘉文在《十句話影響台灣》中,首先提到明太祖朱元璋對台灣等海外,提出『海外為不征之地』論.朱元璋此言的歷史背景為明朝初興,明政府對於日本不奉正朔,堅不朝貢的行為採取放任的態度,同時蒙元在北方仍然虎視眈眈,所以為了專心對付北方蒙元殘餘勢力,而列不征之國十五,其中包括朝鮮、日本、台灣等海外各國.
許多台獨運動者,以此言證明台灣不屬於中國,這一點是沒有錯的,在明清歷史著作中,台灣確實是屬於『外國』.《明史》就將台灣列在《列傳第二百一十.外國四》,與琉球、呂宋、婆羅門等地合列一傳.台灣不但屬於外國,而且還非藩屬國,不像朝鮮、琉球等國需要年年進貢,歲歲入朝.不過,台獨運動者也不必高興的太早,因為到了清代,台灣不但屬於中國的一部份,而且還開衙建府,成為行省之一,否則甲午戰敗,中國怎麼能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姚嘉文在書中的第二句話為一六一一年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接著便是時光大躍進地到了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維新,中間有兩百年瞬間消失.姚嘉文忘了施琅的《恭請台灣棄留疏》中的『台灣為中國東南屏障』,只因為此語讓康熙帝決定收下台灣.然而《恭請台灣棄留疏》對於台灣的影響難道會比朱元璋的一句『海外為不征之地』來的小嗎?
姚嘉文在明治維新後,接著舉出李鴻章對台灣的一句『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割之無妨』,導致乙未割台.不過審視當時的歷史環境,台灣對於清政府而言,確實是『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的『化外之地』,再者以當時的情況,李鴻章此語說與不說,台灣都必須割讓.若將割台的結果歸咎於李鴻章一句口無遮攔的個人評語,未免太過草率.
再者,台獨人士常以台灣民主國為例,說明台灣早有獨立先例,甚至認為台灣民主國是建立了『台灣人意識』的起點.不過台獨人士還是不用高興的太早,台灣民主國的年號『永清』,是『永戴聖清』的意思,且台灣民主國的成立,是為了日後回到中國的準備.
書中從西元一三六八年的明太祖朱元璋起,到西元二00三年陳水扁為止,前後將近七百年,對台灣的影響豈止十句話,然而姚嘉文卻想以十句話來說明台灣的歷史,在取材方面本來就過於偏狹,加上姚嘉文所選擇的每一句話,只是為本身的意識形態作旁證,分明是利用歷史學術達到個人政治宣傳的目的.
姚嘉文引述也曾擔任過考試院長的國民黨大老戴季陶曾提到,「孫中山臨終前曾說過台灣應建立國會及自主政府,因此戴季陶認為吾人應宣揚台灣獨立國家主張」,這更是似是而非的論點.事實上,孫中山臨終之時,台灣上屬日本統治,基於民族主義的訴求,孫中山自然鼓吹台灣獨立,後來的毛澤東與周恩來無一不是如此.這些人所鼓吹的台灣獨立,立足點是在台灣非中國統治的前提下,倘若是現在的局勢,孫中山與毛澤東怎麼可能鼓吹台灣獨立.別忘記,孫中山在搞革命的時候,還曾主張『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等到民國建立之後,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誓言立刻主張『五族共和』;毛澤東當初在湖南搞秋收暴動的時候,還主張中國應該分裂為一省一國,各自獨立,等到共產黨掌權之後,他在天安門上喊的卻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用這種似是而非的歷史論調來矇混台灣人,這不是在拿歷史開玩笑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