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01 10:44:52| 人氣5,83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姜查的修行問答

推薦 1 收藏 2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姜查是南傳佛教的著名禪師,傳承自泰國現代森林禪修祖師阿姜曼的法脈,不只在泰國,也在全球各地有國際禪修中心。他在泰國的道場叫做巴蓬寺(Wat Pah Pong),是當今南傳頗具代表性的道場。兩三年前,小光跟我也去參訪過,這張照片就是當初留下的紀錄之一,是該道場的大禪堂建築,內部十分寬敞。以下是一篇很難得的阿姜查對於修行的問答,出自
一本研究南傳佛教的經典著作--「當代南傳佛教大師」(Living Buddhist Masters),作者是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修行問答/阿姜查

耐心修學,
奉持戒律,
生活簡樸,
保持自然,
觀照內心。
這是我們的修行方法,
它將引導你證入無我,
達到寂靜安詳的境界。

   阿姜查(Achaan Chaa)出生于泰國北部寮國人區的一個溫馨的農村大家庭。年幼即剃度受沙彌戒,二十歲具足比丘戒。當沙彌時即研讀基本經教,這 已超出當時鄉村的四年教育水準。長大後追隨幾位元寮語系統的師父修學,過著傳統的叢林苦行生活。他苦行和雲遊數年,夜宿林間樹下,並且在阿姜曼 (Achaan Mun,泰寮地區本世紀最重要的著名大師)門下待過短暫的時間,但卻在那段因緣裏豁然開悟。幾年之後,阿姜查回到自己的家鄉,住在附近一 處濃密叢林裏的墳場。這個地方荒無人跡,眾人皆知,是個佈滿毒蛇,藏有老虎以及是鬼魅出沒之處,但對在山裏修行的出家人而言,是個極理想的場所。由於日益 增多的男女出家眾以及在家居士前來請益並留下來跟他修學,一間很大的道場就在他的四周圍設立起來。目前在泰國北部叢林裏,約有三十座以上的分支道場,裏頭都有他的門徒在指導人們修行。

  人們進入巴蓬寺,很可能先看見比丘們在井邊汲水,小徑旁一塊告示牌寫著:「來到此地,請保持安靜,我們正在禪修 中。」雖然一天當中有兩次的集體靜坐和課誦,以及晚上阿姜查通常會開示說法,禪修顯然是生活的重點。比丘們縫製僧袍、清掃叢林中的小徑,過著極為簡樸的生 活,他們奉行日中一食的苦行戒律,並把個人所需限定在衣服、遮蔽物和臥具,住在林中的個人茅蓬,在打掃乾淨的小徑上練習走路的禪定(經行)。許多西方的弟 子現在選擇住在山邊一處新的大道場,裏頭散佈著築在岩洞裏的茅蓬。

  道場簡樸的養生法提供了孕育智慧的環境。阿姜查強調,「每個人修行都有他自 然的步伐」,毌需擔心我們的路途有多長,距離終點尚有多遠。他教人們:「單純地安住於當下,我們的心終會契入它原本的和諧狀態,這時,修行是自然湧現 的。」他很少提到證得什麼果位,或者達到哪一種禪定和開悟的境界,若有人問起這些問題,他常會反問對方是否已經舍離所有的貪著,完全解脫煩惱了?通常得到 的回答是:「還沒有。」這時,他會引導對方繼續單純地觀照內心,甚至連深刻的內觀和開悟經驗都不可執著,祇是分分秒秒地持續這種不執著的觀點。

   道場的日常作息,也是禪修的焦點,這幾乎跟正式的靜坐和經行沒什麼兩樣;洗滌僧袍、清洗痰盂、打掃大殿、清晨托缽,這些都是修行。阿姜查提醒我們:「在 清洗痰盂的時候,不要覺得是在利益別人,這裏頭也是佛法。」禪修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念念分明。有時候,你會覺得這種生活方式既艱苦又嚴酷,而想找尋 舒適和安逸,此時就是禪修的一大考驗。他說:「當你生自己的氣或者感到自憐時,這是瞭解自己內心的最佳時機。」在服膺于這些創造一個和諧僧團的戒律過程 中,我們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欲望和自以為是的意識形態,是跟這些法則多麼格格不入。這項嚴格的訓練,幫助我們斬斷想要凸顯個人的自我欲望。

  阿姜查不強調任何特別的打坐方法,也不鼓勵人們參加快速成就內觀或者開悟的精進課程。在正式的靜坐裏,他教人先觀出入息以調心,等心安住了,繼續觀察身心的變 化。生活簡樸、保持自然,以及觀察心念是他的修行要訣。此外,還強調要有耐性。我在他的道場剛出家時,對於修行上的困難以及一些似乎無法理解的規矩頗為懊 惱,於是開始批評其他出家人的懈怠,甚至懷疑阿姜查的教法是否有智慧。有一次,我注意到他的說法有前後不相符,以及常處於恍如未見道的矛盾狀態,於是就去 向他表示我的不滿。他聽後哈哈大笑,指出我為了評判周圍的人們而苦了自己,接著解釋:事實上他的教法祇是保持一種平衡。他說:「這好比人們走在一條我所熟悉的路上,我抬頭一望,看見他們快要掉進右側的水溝,或者正要走入右手邊的岔路,於是就告訴他們:靠左走!靠左走!同樣的情形,若有人快要岔入左邊的小 徑,或者掉進左側的水溝,則叫他:靠右走!靠右走!所有的修行無非要培養一種平衡的心境,它既無所執著,也是無我的。」無論是靜坐或者是日常的生活作息都 是修行,祇要有耐心地觀照,智慧和祥和也會在自然的情形之下產生。這是阿姜查的法門。

  阿姜查歡迎西方人士跟他修學,而且已經有二十多人追隨著他,他們往往一待就是很多個月或者好幾年。智慧是一種生活和生命存在之道,而阿姜查為今日佛法的修學保存了佛陀當年組織僧團的殊勝和簡樸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阿姜查在巴蓬寺回答人們有關修行問題的摘要。

  問: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無一點消息。
    答: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脫或求開悟之心即成解脫之障礙,這一點非常重要。你可以日夜精進不懈,但若仍有企求心,則永遠不能獲得涅槃,此求解脫之欲 會導至疑惑和掉悔。無論你修行多麼長久多麼賣力,智慧決不會從欲望中產生。因此,祇須很單純地放下,警醒地觀照身心,不可有有所得之心,甚至不可執著修行 或要開悟。

  問:關於睡眠,該睡多久?
  答:別問我這個問題,我無法告訴你。對某些人而言,平均每晚睡四個小時就好了。不 過,重要的是,你要觀,並且瞭解自己。若故意少睡一些,會感到全身不舒服,也很難保持正念。睡太多會令人昏沈或掉舉。因此,要發現自己原本的步調。這必須 仔細觀照身心,弄清楚真正需要的睡眠時間,才能把自己調整在最佳的狀態。醒來以後又翻身小睡片刻是有害修行的;當眼睛一睜開就要保持清醒了。

  問:關於用餐,該吃多少?
    答:這個問題跟睡覺一樣,你必須瞭解自己。食物應適合身體所需,當視之為醫藥。你會不會在餐後感到昏沈?或者日益增胖?若有的話,當停下來,觀察自己的 身心。毌需吃得太快,要檢查自己吃的份量,然後找出生理自然的需求。遵照頭陀行(苦行),把所有的食物盛於缽內,這樣就可以容易的看出自己取量的多寡。用 餐時當保持清醒、要瞭解自己。修行就是這麼一回事,毌需別出心裁,祇是觀照。觀照自己,觀照內心,自然會瞭解自己修行最適當的步調。

  問:亞洲人和西方人的根器有沒有不一樣?
  答:基本上是沒有差別的。外在的習俗和語言也許各異,但所有人類的心性是相同的。東西方人的貪瞋都一樣,痛苦以及苦的止息也是人人皆同。

  問:修行是否須研讀很多經論?
    答:佛法不從書中求。你若想要親證佛陀所說,不須埋首書堆中。看著你自己的心,檢視身體、感覺和念頭是怎麼地生起和消失。不要去執著任何事物,祇要清醒 地觀照著。這是直探佛法真相的方法。修行要自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機會,都是佛法。當你做生活中的瑣碎事情時,試著保持清醒。像在倒痰盂或打掃廁 所時,不要覺得這樣做是在利益任何人。倒痰盂裏也有佛法,不要以為兩腿一盤,端坐不動才是修行。有些人抱怨他沒有足夠的時間打坐,請問:你有沒有足夠的時 間呼吸?修行是自己的事,無論做什麼事,要保持清醒和自然。

  問:我們為什麼不能每天跟老師面談?
  答:你若有疑問,歡迎隨 時來問他們,但毌需天天面談。你的大大小小問題,我若逐一不漏地解答,則永遠無法弄清自己內心的疑團。你必須自我檢證,自我諮詢,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每隔 幾天的開示要仔細聆聽,然後拿它跟自己的修行對照。兩者為同?為異?我為何有疑問?起疑情的是誰?唯有透過自我檢證才能瞭解自己。

  問:有時候我擔心犯了比丘戒,若不慎殺了蚊蟲是否有過失?
    答:戒律和道德是修行的基石,但不可盲目地執著條文。關於不殺生或者持其他的戒條,重要的是其動機,對自己的心裏要一清二楚。毌需過度憂慮比丘的戒律, 若善加護持是有益修行的,但有些出家人竟老擔心那些瑣碎的條文而寢寤不安。戒條不是要成為負擔的。我們這裏的修行,戒律是個基礎,好的戒律加上頭陀行,然 後親身力行。對於很多輔助戒律以及二百二十七條戒都能了然於心,細心遵守,會有莫大的利益。戒律使我們的生活簡樸。不要對行持戒律有疑惑以免思慮紛飛,只 要單純地保持警醒。戒律使大眾和諧相處,使僧團順利運作,從外表看來人人所表現的都一致。戒律和道德是進入定慧的敲門磚。我們善持比丘戒和頭陀行,約束自 己的生活簡樸,限制個人擁有的物品。因此在這個道場裏,我們完全奉行佛陀的教法:去惡向善,生活簡單,僅足以維持基本的需求,淨化內心。也就是,不論行、 住、坐、臥,不管什麼姿勢,都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身心,都要瞭解自己。

  問:有懷疑時該怎麼辦?前些日子我懷疑自己的修行,或者懷疑是否有進步,不然就是懷疑指導我的老師,使自己陷入煩惱當中。
   答:懷疑是自然的現象,每個人修行都從懷疑開始,你可從中學到很多。重要的是,不要與它認同而陷入其中。懷疑會使你的心在原地打轉,相反地,要觀察整個 懷疑的過程,看是誰在懷疑,看它怎麼來又怎麼去的。這樣你就不會被疑心牽著鼻子走,你可以跳出它,內心趨於平靜,並且看清一切現象的來去。祇要把你所執著 的放下,放下懷疑,單純地觀察。這是對治懷疑的方法。

  問:關於其他的修行方法,應如何看待它們?這幾天見到了很多的老師,聽到了這麼多不同的禪修方法,令人感到眼花撩亂。
    答:這好比進城,有人從北方,有人從東方,還有其他人從很多條道路皆可抵達。這些方法通常祇是表像的不同,無論你走那一條道路,走得快或慢,假使你是清 醒分明的話,那麼它們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重要的是,所有好的修行方法都指向去掉執著。最後,連所有修行的方法都要舍掉,對教導你的師父也不可執著。若有一 種方法能導致煩惱的止息,去掉執著,那它就是正確的方法。你也許想雲遊參訪其他的老師,修學其他的法門,而且有的人已如此經歷一番了。這是一種自然的需 求。你將會發現,即使問過一千個問題,知道很多不同的法門,也不能帶你到達真理的岸邊,然後,你會厭倦的。你將會發現,唯有停下來,觀照自己的內心,才能 發現佛陀所講的,毌需往身外去追求。你勢必回過頭來面對你自己真實的本性,在此你才能瞭解佛法。

  問:很多次我看到這裏的出家人都沒有在修行,他們看起來既邋遢又不保持正念,讓我感到不舒服。
    答:光注意到人是不恰當的,這無益于你的修行。你若起煩惱,要看的是自己的煩惱,假使別人沒修行,不是個好比丘,也毌需你來批評論斷。智慧不會從注意別 人的過失中產生。出家戒是個人修行的工具,不是要拿來當作批評挑剔的利器。無人能代你修行,你也不能替他人用功。重要的是,觀照自己,這才是修行之道。

  問:我一直非常仔細地練習收攝六根,眼睛時常保持低視,每個微細的動作都做到警醒分明。譬如說,用餐時,從咀嚼、品嘗到吞咽,都花好長的時間去觀察每一動作的觸受。每走一步也都小心翼翼、慎重其事。這樣做是否如法?
  答:收攝六根是適宜的修行法,我們應整天都保持警醒,但不可做得太過火。吃飯、走路以及任何動作都要保持自然,這樣才能從當下的狀態中培養自發的覺察力。
不必刻意造作,把自己逼成怪模怪樣的,否則,這也是另一種貪。修行要不緩不急、細水長流,你若做得自然而清醒,智慧也會自然產生。

  問: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嗎?
    答:不必要。坐上好幾個小時是沒有必要的。有些人認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慧,我曾看見雞在雞窩裏坐上好幾天呢!智慧來自於,無論你的身體做什麼動作,你 都是警醒而清楚。修行應該從清晨醒來那一刻開始,持續到你晚上睡覺之前。不要在意你能坐多久,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清醒分明。每個人都有他自己自然的壽命,有 的人六十歲會死,而有的人到九十歲才死。所以,你們每個人修行步調也不必一致,不要去想或擔心這一點。試著保持清醒,讓事物依它自然的法則進行,這時無論 你處在怎樣的境界,內心都會愈來愈寧靜。它好比森林裏一泓清澈的池塘,所有美麗和稀有的動物都跑來喝水,你清醒地看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看到美麗稀奇的 動物來了又走了,但你仍寂然不動。煩惱會產生,但你能立刻透視它們。這是佛陀獲致的安詳和幸福。

  問:我的雜念仍然很多,當我想保持清醒時就妄念紛飛。
    答:不要擔心這一點。試著把心安住在當下。無論什麼念頭生起,祇須看著它,隨它去,不要想祛除妄念,這時心自然會回復它原本的狀態。不要分別好壞、冷熱 和快慢。無人亦無我,根本沒有一個能主宰的我。讓一切自然展現。托缽時,毌需特別造作,祇是安詳地走著,看著心。毌需執著要閉關或隱遁。無論身處何地,保 持自然,警醒觀照,藉此認識自己。疑心若生起,看著它的來去。就是這麼簡單,一切無所執。這好比你走在街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碰到障礙。當你遇到煩惱,祇 須看著它、放下它,就超越過去了。別留戀已經歷過的煩惱,也別預期尚未出現的困難。專注於現在,一切皆在變化當中,無論遇到什麼境界都不要執著它。當修行 自然湧現時,心靈就會趨於它原有的和諧狀態,一切境界都將祇是生起和消失。

  問:你看過六祖惠能《壇經》嗎?
  答:惠能的智 慧是很敏銳的,初學者不容易體會得到。不過你若遵照我們這裏的方法耐心修習,練習不執著,終究會瞭解的。以前我有一位徒弟,住在茅蓬裏用功。當時適逢雨 季,而且雨下得特別多,某日刮起一陣強風,吹掉半邊的屋頂,他也不理不睬,讓雨水打進來。過了幾天,我經過他的住處,看到開了天窗的屋頂,就問他是怎麼一 回事。他回答說是在修習不執著。這是沒有智慧的不執著,其安靜的程度就像水牛一般。你若遵守戒律,生活簡樸,不自私自利,終有一天會領悟惠能的智慧。

  問:你曾說奢摩他(Samatha)和毗婆舍那(Vipassan^a)或者禪定和內觀是無差別的。這一點能否進一步說明?
    答:這個道理很簡單,禪定和智慧是相輔相成的。當你閉目靜坐,制心一處,心祥和寂靜了,這就是禪定,接著它又是智慧或者毗婆舍那生起的因緣。此後,無論 是閉目靜坐或者行走於鬧巿,心都能安住不亂。這就像你曾經是個孩童,現在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兩者是否同一人?你可說是,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又不是。因此, 從另一方面來講,三摩地有別於毗婆舍那。或者好比食物和糞便,兩者可說為同一物。不要光相信我所說的,要身體力行,親自證得,沒有什麼特別的法門。你若觀 察到禪定和智慧是怎麼生起的,即能自知自證。很多人最近幾天一直執著在字面上,稱他們的修行是毗婆舍那,而貶抑三摩地。又有的人稱他們的修行是三摩地,認 為它是毗婆舍那的基礎。凡此皆戲論,不要在這上面傷腦筋。祇要好好用功,自然會明白。

  問:修行是否有必要做到渾然忘我?
  答:不必要。應該培養少許的禪定和專注,然後拿它來觀察自己,毌需特別造作。若修行時,恰好進入渾然忘我的狀態,那很好,祇是不要執著它。有些人們迷上渾 然忘我,玩這種遊戲是很過癮的。當知,它有適當的限度,你若聰明的話,就知道渾然忘我的作用和極限,正如你知道,和成年人相較之下,小孩也有他的能力限 制。

  問:如何遵循頭陀行,譬如說,用餐時祇能從自己的碗內取食?
  答:頭陀行是為了斷除內心的雜染。持頭陀行,以從碗中取 食為例,這樣做使我們更警醒,視用餐為藥食。假使內心沒有貪欲,那怎麼吃都無所謂,佛陀並沒有為所有的比丘制定頭陀行,不過他准許那些想嚴格修行的人這麼 做。它們訓練我們外在的行持,有助於增強我們的心力。戒律是要拿來自己持的,不要管別人有沒有修持。要觀察自己的心,然後檢視何者有益於己。像有一條規矩 :無論分配到什麼樣的寮房都要接受。也有助於修行,它使比丘們免於貪執住處;若因故離開,再回來時就必須住到另一房間。這是我們修行的要求──一切都不可 執取。

  問:若把所有的食物都放入碗內一起食用是重要的事,你當老師的怎麼自己沒照著做?難道不覺得以身作則是很重要的嗎?
    答:沒錯,老師應當做徒弟的好榜樣,我不介意你的批評,有何疑難儘管問。但重要的是,不要黏著你的老師,我若在外相上完美無瑕會更糟,因為你將更執著 我。即使佛陀有時也會教他的弟子做某件事,而自己所做的又不同。對老師有所疑問是有助於修行的,你該觀察自己對這些疑問的心理反應。你想有沒有可能我從碗 中取出部分飯菜到盤子,以留給在寺中工作的在家人吃呢?智慧是要自己去觀察和培養的,因此,要留意自己的修行。假使我閑著休息而你們卻都必須徹夜靜坐,這 樣會不會使你們生氣?我若是非顛倒,男女不分,你們就不要盲目跟隨我。

  我的一位老師吃飯很快,而且發出巨聲,但他叫我們用餐時要緩慢且保持警 醒。我以前看了心裏就不舒服,是我自己在煩惱而他並不會,因為,我老注意外在的。後來我明白,有些人們車子開得快,卻小心翼翼的;有的人即使慢慢地開也常 東碰西撞的。不要執著規則或外相。你若拿一分心力看別人,九分心力觀察自己,這樣修行是妥當的。以前我觀察我的老師阿姜東瑞(Achaan Tong  Rath),滿肚子的疑惑,有的人甚至以為他瘋了,他常做些奇怪的事情,或者對徒弟大發雷霆。在外表上他是在生氣,其實內心空無一物,無我相。他的修行是 很好的,直到他臨終前一刻都一直保持清醒的狀態。

  往外看,是自我在那裏計較、分別,你不可能由此找到安樂之道。但把時間花在尋找完美的人或老師,也不可能獲得安詳,佛陀教導我們要見到法,見到真理,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

  問:修行如何克服情欲?我有時候覺得自己簡直是性欲的奴隸。
  答:修厭離想可去除貪欲。執著色身為一極端,可用另一極端來對治,當觀身如死屍,以及種種腐敗污穢之相,憶念肺、脾、血、肉、糞便、種種器官和不淨之相,牢記它們,每當貪欲生起時,就觀想這些影像,這樣就可遠離。

  問:如何克服瞋恚?當它生起時,如何對治?
    答:你必須有慈悲心,打坐時若瞋恚心生起,當修慈悲觀。若別人行持不好或發脾氣,不要因此而生氣,否則,你比他更無明。要心懷慈悲和智慧,因為對方正在 受煩惱的煎熬。要內心充滿慈悲,把他當作你親愛的兄弟,在打坐時,專注在慈悲的感受上。要散發慈悲心於整個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瞋恨。

  有時 候,當你看到其他的出家人舉止粗暴,可能會心生懊惱,是自討苦吃的,這樣不是佛法。你可能這麼想:「他們不像我這麼嚴謹在修行,不是好的出家人。」這就是 自己的大錯了。不要做比較、批判,放下想法,觀照自己。修學佛法是自己的事,你不能叫別人的作為合你的意或像你一樣。這種期待祇會為自己帶來煩惱,修行人 常有此通病,但是看別人的缺點不會產生智慧。不要自尋苦惱,祇是單純地觀察自己及內心的感覺。這樣做,你將會明白的。

  問:我覺得很愛睏而不能打坐。
    答:有很多方法可以克服睡意。若坐在暗處,可以移到亮的地方,或者睜開眼睛,起來洗洗臉、拍拍臉,或者沖個澡。很想睡時,可改換姿勢,多經行,或者倒退 走,怕碰到東西會使人清醒過來。若還無效,可站著不動,清淨內心,做光明想。或者坐在懸崖邊、深井旁,你就不敢睡了。一切若真的無效,祇好去睡覺了,但要 小心翼翼地躺下,儘量保持清醒直到睡著了。一旦醒過來,就要立刻起身,不可再看時鐘,或轉頭翻身。保持清醒是從一醒來就要開始的。

  假使每天都想睡,嘗試少吃一點。自己試驗看看,要是再吃五湯匙就會飽了,就此打住,然後喝些水直到覺得剛剛好為止。去坐下,觀察自己的昏沈和饑餓。一定要學習調整飲食,當一直修行下去,你會自然地感覺到更有精力,也不必吃那麼多,不過這必須自己去調整。

  問:為什麼要禮佛?
    答:禮佛很重要,這個外在的形式是修行的一部分。姿勢要正確,前額完全著地,手肘靠近膝蓋,兩膝打開約八英。要慢慢地拜,觀察身體,這是對治我慢的良 方,因此要常禮佛。拜三拜時,內心憶念佛、法、僧三種德行,也就是內心純淨、光明、安詳。我們藉外在形式訓練自己,使身心和諧。不要看別人怎麼拜,這是錯 誤的,若年輕的沙彌或年老的比丘漫不經心,也不用你來評斷。人是很難調教的,有的學得快,有的根器鈍,評判別人祇會增加我慢,相反地,要觀察自己。常禮拜 可祛除我慢。
  已經與法融為一體的人是超越外相的,不論他們做什麼──走路、吃飯、大小便,都是在禮拜,因為他們已經超越自私我相了。

  問:你的新弟子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答:意見。關於修行上,佛陀的教法,以及自己本身,他們都有一大堆的想法和意見。他們有些來自社會高階層,有些是富商、大學畢業生、教授,以及政府官 員,每個人腦子裏都裝滿了一大堆自己的想法,太聰明了,別人的話根本聽不進去。這好比一個杯子,若裏面裝滿污濁腐臭的水是派不上用場的,除非你先把舊有的 東西倒掉。你一定要先清除自己的成見才能見到真理,修行是超越智愚的。你若自認為:「我天資聰敏,我家財萬貫,我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佛法我全都懂了。」那 你已自絕於無我真理的門外了。你所見到的無非是自我、我、我所,可是佛法是祛除自我、空、涅槃。

  問:貪欲和瞋恚等煩惱純是虛幻的,或是實在的?
    答:兩者皆是,我們把煩惱稱作貪欲或瞋恚或無明,這些都是外在的名相。正如我們說一個碗是大的、小的、好看的,隨你怎麼稱呼它,這都不是事物的本來面 目。我們從概念中產生貪欲:假使想要一個大的碗,就把眼前這個碗叫做小的。貪欲使我們分別,而真理純粹是事物的原貌。我們用這種方式來看:你是一個人嗎? 你會說:是。這是事物的表像,其實你祇不過由各種元素,或者一堆變化不居的五蘊所構成的。假使內心是解脫的,就是沒有分別計較,沒有大或小,也沒有你和 我。一切皆空,我們稱它為無我。的確,到後來,無所得,也無我。

  問:請你對業力稍加解釋?
  答:業是一種造作,一種執著。 我們一有執著,身、口、意都在造業。我們養成種種的習性使將來受到苦報,這是我們的執取,以及過去染汙行為的結果。所有的執著導致造業。假使你以前是個小 偷,現在出家了。你曾偷竊別人的財物,使他人以及你的父母憂愁苦惱,現在雖然出家了,但祇要一想起以前如何造成他人內心的焦慮痛苦,你現在也會覺得憂悔而 承受這個苦果。記住,不祇是身體的行為,言語和心念也在造作來日果報的因緣。假使你以前做了些善事,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會喜悅,這種喜悅的心情就是過去所 造的業的結果。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有因有緣的,若去觀察它,會發現因緣即是源遠流長,也是片刻相續,前後影響的。但毌需在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上費心思,祇 是單純地觀照自己的身心,即可知道自己的業。祇看著自己的心,自己的修行,你會清楚地見到法的真相。切記,別人造業是他自己的事,不須你來執著,也不要管 他人的事。我若吃了毒藥,受苦的是我自己,你不必來陪我一起受苦。要擷取你老師的優點,這樣你會愈趨祥和,你的心也會愈來愈像你老師的心,將來檢證,自己 就會明白。即使現在體會不到,祇要開始做,這個道理也會愈來愈清楚,你可以自知自證的。這才叫做修持佛法。

  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教導我們並且也 會對我們生氣,他們是真正在幫助我們,經過很久以後,你才瞭解到這一點。父母和師長指責我們,我們心裏不高興,但後來也瞭解到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修行也是 如此,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你才會領悟到它的好處。那些太聰明的人,才學了一陣子就動身離去;他們永遠學不到東西。你必須放棄自己的聰明才智,若自認為高 人一等,來日唯有自嘗苦果,這是多麼悲哀啊!切記,不要心生懊惱,祇是單純地觀照。

  問:有時候,我似乎覺得自從出家後,煩惱和痛苦反而增多了。
    答: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以前的生活是優渥的物質享受和外在的自由。相較之下,現在過著清苦嚴刻的日子。在修行時,我往往要求你們一坐或者一等就是好 幾個鐘頭,而且這裏的食物和氣候也有別於你們家鄉的。但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過這一番,因為現在的艱苦將導致來日煩惱的止息。這是你們應該學習的。當生氣或 自憐時,就是了解自己內心的大好機會,佛陀也曾說,煩惱就是我們的良師。

  所有的弟子就像我的孩子,我內心唯有慈悲和以他們的利益為念,若我使 你們受苦,也是為了你們好。我知道你們當中有的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博學多聞。那些沒念過多少書,世俗知識不豐富的,可以很容易地來修行。但好比你們西方人 有很大的房子待清理,等你把房子打掃乾淨了,將會有很大的活動空間,你可以使用廚房、圖書室等。你要有耐心,耐心和長遠心是我們修行所必備的。我小時候出 家,不像你們現在碰到這麼多的困難,我懂得本國語言,吃土產的食物。即使如此,也曾失望挫折,想要還俗,甚至自殺。這些煩惱和痛苦都來自錯誤的見解,你一 旦見到真理,就會從知見中解脫,這時萬事萬物都顯得和諧寧靜。

  問:我的內心已因禪坐而變得很安詳,接下來該怎麼用功?
  答:很好。使心寧靜和專注,然後用來觀照身心。當心不寧靜的時候也要看著它,這時你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寧靜。為什麼呢?這樣才能瞭解無常,即使寧靜也要以無常看待它,不能執著,否則一旦失去它又要苦了。什麼都要放下,即使寧靜的心。

  問:你是否說過,你害怕太用功的弟子。
  答:沒錯。太用功的,我會怕。他們過於努力而缺乏智慧,逼自己受沒必要的苦。有些人下定決心要開悟,咬緊牙關,隨時在拼命。他們太操之過急了。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他們不知道事物的本來面目,所有的形色、身、心都是無常的,祇要觀察它們,不要執著就好了。
  

有些人自以為懂,到處批評,注意別人,品頭論足。這沒關係,隨他們怎麼說。評斷分別是很危險的,這好比一條路有急轉彎,我們若認為別人比我差,或比我好,或跟我不相上下,那我們會沖出彎道。批評比較,唯有受苦的份。

  問:我已靜坐多年,無論處在什麼境界,內心幾乎都能保持明覺和安詳。現在想要嘗試從頭練習高層次的禪定或者進入完全融入的狀態。
    答:很好,這是有益的心靈訓練。你若有智慧就不會執著在禪定上面。這好比想要坐久一點,它當然是一種好的練習,不過真正的修行與姿勢無關,它是直接觀照 內心。這才是智慧。你一旦檢視並瞭解自己的心,就有智慧知道無論禪定或者書本都是有限的。假如你修行並且體驗到不執著的道理,這時可以回到書本上面,它們 將好比甜美的點心,有助於你去幫助別人。或者你也可以回來練習全神融入。你將有智慧知道一切皆不可執著。

  問:關於我們今天所討論的,你可否將某些要點再提示一遍?
    答:你必須檢視自己,祇是單純地觀照自己的身心,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在吃飯、睡覺、或者坐著的時候,知道自己的缺點。要用智慧,修行不是要完成什麼, 祇是清醒地知道事物的原貌。整個禪修的要點是直接觀照內心,你將清楚地看到苦的生起因緣以及滅苦之道。但必須要有耐心,要有極大的耐心和長遠心,久而久 之,自然有所成就。佛陀住世時,教導他的弟子至少要追隨老師五年以上。你一定要瞭解施捨、忍耐和奉獻的價值。

  修行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要執著外 相。看別人的過失是壞的修行法,祇要順其自然地觀照。出家戒和道場規矩很重要,它們創造了一個純樸、和諧的修行環境,因此,要善加遵循。記得,比丘戒的精 髓是注意動機,觀照起心動念。要用智慧,不要分別批評。你會對森林中的一棵小樹生氣,怪它沒有長得像其他的樹又高又直嗎?這是愚蠢的,不要評判別人,人各 有特色,毌需擱負著想要改變所有的人的包袱。

  因此,耐心修學,奉持戒律,生活簡樸,保持自然,觀照內心。這是我們的修行方法,它將引導你證入無我,達到寂靜安詳的境界。

台長: 無遮,小光,一休
人氣(5,837)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2)|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禪與法 |
此分類下一篇:心經沒有重點
此分類上一篇:內心的安詳與快樂

美國黑金
2020-01-12 14:01: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