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15 17:12:33| 人氣4,6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欽老和尚法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 少用頭腦不是說不用頭腦做事,而是說遇事做過了就是,不再去分別你我是非,對人也是一樣。

★ 比較率直,智慧易開。

★ 直直的人說話有時雖不很合適,不很好聽,但不應該視為壞話。有的人說得很好聽,但心不是那樣。

★ 有時心直者說話無別意,但聽者會歪曲,甚至又把他想得很複雜……

★ 你們拜我為師,我給你們的是佛法,若我以後不在,你們仍依著去行,道心才會堅固,出家路才走得圓滿。

★ 自己會去覺到的,是有根基的,如沒有根基的,盡多煩惱。

★ 會聽的,開示才有用,如不會聽的,開示也沒有用。

★ 凡事不要執著,有時碰到某些事,總想要使它比較完美、比較理想,一直把事放在心上,追求、一直追求,這就是執著。

★ 出家了,如又分別計較,就是鬥爭。

★ 起諸惡念時,不要執著,拍拍自己說:「你不要這樣子。」不可用處罰的方式,這樣沒有用,並會傷害自己。

★ 一個人的個性(脾氣)很重要,個性好,到哪里都跟人家和合,能隨順人家。但隨順有輕重之分,若是壞事,我們當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隨順壞事。

★ 吃、睡隨緣,不必去執著佛沒念沒拜,這也是執我相。

★ 心開花就開,心開就念佛,念佛蓮花就開,但念頭一轉沒有了。

★ 修行就是要下身,衣食住皆簡樸,要粗衣淡飯,若過於考究衣食住,則和在家人無兩樣。看淡這些衣食住,才能去貪嗔癡,若生活太充足,則欲望大,貪念愈多。若要下身,當從衣食住日常生活著手。

★ 修苦行不是做很多,做事情是磨練自己的心。做事不能急,慢慢來,做久了自然熟悉,就會開智慧。事情應該怎麼做,不是刻意絞盡腦筋去想怎麼做,而是一看到就自然知道怎麼去做。(師父說五、六個人一天劈的柴,他老人家一小時就可以做完。)

★ 凡事好壞皆不形於外,例如生病了,也不要讓人覺得你生病了,像師父雖有病,但誰看到師父都說師父身體很硬朗,也沒有人知道師父有病。

★ 在家人整天忙碌地工作,就是追求名利、聲望,想在物質上得到享受,吃好穿好住好。而出家人工作,則為訓練頭腦,工作不求做多,也不用急,更不是想得到別人讚歎,也沒有在追求什麼。穿的是求生西方的衣服,以前大陸叢林穿的是染色的麻布衣(在家人帶孝穿的麻布),吃的是很稀的稀飯,配的是簡單的菜,沒有像現在吃的是乾飯,又有這麼多的菜。

★ 修行乃是捨下身心,修一切功德,行菩薩道,發菩提心,發大願力,粗衣淡飯,一天得活,便修一天的行,今天不必罣礙明天事,萬事隨緣。

★ 看經講法,如果自己不實修,還是他人的東西,等於在數他人的家寶,仍然不能脫出生死牢。

★ 靜坐,是在坐無色相,不是滯靜,離一切相,心無所著,才是靜坐之意義。由這清淨空無色相中,行、住、坐、臥尋得一不著一切的法,心無所貪戀、愛著,而走出生死,入解脫之道。

★ 靜坐時若有好壞境,皆不著,也不用說。

★ 修行要修到慈悲相,眼神讓人看起來很和藹慈悲。

若別人把做不好的事往我們身上推,亦要忍。以前人家說師父「怎沒把飯煮熟,叫人怎麼吃?」師父默然不辯,這才是功夫。

人若修好的話,即使到哪里,人家亦要找你,別人也喜歡和你講話。

(修道) 首先要粗衣淡飯,知足常樂。不重金銀名譽,因而無爭能靜。以清淡無爭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貪念、妄想。心要長存知足,因為知足就是無所求,在修行行持當中非常重要。一開始練習時很不好受,難度極大。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會習慣下來。無苦不成道!

★ 誇獎讚美我們的,都不是明師,罵我們的,不管對與錯,才是真正的善知識。打擊我們的人,當他在刺激我們的時候,就是在成就我們的道業,這是逆增上緣。要藉此去磨練無我相,要心能轉境而不被境所轉。此乃西方的資糧,要接受,要承擔,內心還要感謝他們給你一個修忍辱的機會,無忍不成道!

★ 要迴光返照,常常作出自我檢討。常思己過,則近「道」矣!一發覺有錯誤,就要馬上進行修改,從一切境中去調整自己。每一個人要將幾十年的習氣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當你有感覺「艱苦、煩惱」的時候,這就是在修行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考驗,這時你必須運用智慧來降伏心念上的障礙,拿出修行的精神來克服萬難。因為「有境才好修,無境不成道。」

★ 除了自己正當職業的上班時間外,其餘空閒時間,不要吃喝玩樂,要對上述幾點精進努力,莫放逸,假以時日,經過艱辛的鍛煉後才有可能獲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內心自然而然的顯現,到時你會發出會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奧妙所在!

★ 修行要修無礙的,像鳥在做巢,「籠雞有食鍋湯近,野鶴無糧天地寬。」他飛到哪里即到哪里,隨處也就飛走,是最自在的一種鳥。修行要處處不掛礙,心才靜,才會念佛,如如不動。


攝影:Joe Decker

 

台長: 無遮,小光,一休
人氣(4,6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禪與法 |
此分類下一篇:顯宗與密宗之異同
此分類上一篇:佛陀的修學歷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