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04 08:38:13| 人氣7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公立大學生 要過半!(黃武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時報  2011.09.04

公立大學生 要過半!

黃武雄

     日前蔡英文在教育政綱中,提出「進公立大學的學生人數至少過半」可惜多數媒體的評論,隻字不提這對學生有什麼好處、對教育有什麼影響,談的盡是憂慮私校關門,增加政府教育負擔等這些只涉及資源,卻與教育本身無關的事。

     「公校提供就學機會,私校發展特色」的定位舉世皆然,連美國這樣資本主義高度發達、極端強調個人競爭的國家,公立大學的學生數都佔八成,但台灣目前才在三成左右。台灣公私校定位混亂,由私立大學提供就學機會,造成無數困擾。

     這混亂的現象肇因於過去幾十年台灣經濟日益富裕,但政府無視學生與家長接受高等教育的強烈需求,不肯擔負起提供人民就學機會的責任,任由 龐大的升學壓力加在學生、教師與家長身上,以考試領導教學,壓抑學生心智,並扭曲教育本身。及至一九九四年四一○教育改造運動提出「廣設高中大學」的訴 求,政府又再度推卸責任,不肯把資源放在學生身上多設公立大學,反而以灌水的方式大量升格私校,敷衍社會需求,致使大學品質浮濫。

     大學品質浮濫,自然無助於紓解升學壓力。除極少數用心經營的私校尚有吸引力之外,大多數學生志願仍以公立大學為優先,這是「民之所欲」, 可是很多人卻把這正當需求說成「搶進明星學校的虛榮心」。事實上,以今天大量升格私校導致大學浮濫現況,人民想進「像樣一點的大學」,不想進升學品質不佳 的私校,這是正當權利,並非奢求。增設公立大學,是民之所欲,同時藉由市場機制,促使私校提升辦學品質,也是理所當然。只是對於辦學品質不佳、被迫退場的 私校,政府須輔助學生轉校,至於其校產及教員的善後,事先便需細膩考量,必要時協商接辦。

     公私校定位不清,引發一連串難解的問題:一,大量社經地位及文化條件弱勢的學生,在現有激烈的升學競爭中,被迫進入收費昂貴但品質粗劣的 私校(品質良好的私校為數甚少),社會不公平的抗議聲迭有所聞;二,為了照顧私校學生的權益,政府須限制私校收費,但私校財源一旦匱乏,便無法放手發展特 色;三,既然限制私校收費,政府當然要補助私校,但補助私校,卻無法真正監督私校辦學,敦促提升品質;四,由於多數的大學品質粗劣,遲遲無法提升,學生只 好選擇少數像樣一點的大學,升學壓力當然無法紓解。

     美國很多菁英學校像哈佛、普林斯頓、史丹福,都是私校;一些重視師生關係與知性發展的小型學院,如達特茅斯、奧布里恩……,也都是私校。 私校要發展特色,學生收費就不能受限。中低階層的學生雖付不起昂貴的學費,但可選擇進入公立大學,自無社會不公平的流弊。美國公立大學仍有許多名校,水準 雖有高低,但都具一般水準。政府有義務提供大量而且具有一般水準的大學,供國民就讀,接受完整的現代教育。長期看來,當公立大學名額足敷人民所需,政府便 不應管制私校學費,讓私立大學財源充裕,放手發展特色,其品質由消費市場機制決定。優質的私校最終亦將受惠。

     蔡英文提出公立大學學生過半的主張,是使公私立大學定位逐步回歸正常的教育政策。此一主張每年亦將嘉惠五、六萬學生,讓他們轉進公立大 學,間接有助於紓解升學壓力。社會主流應了解這個進步措施的涵義,看問題要看廣看遠,不能一直在私校如何生存,政府負擔增加若干等邊緣問題打轉。談教育, 最重要的是:學生本身的心智發展,與未來社會的人才培育 。這才是核心議題。

     (作者為台灣大師數學系退休教授)

台長: 布魯斯
人氣(7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