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06 14:09:38| 人氣3,745|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既無效率,又不學術,更不辦教育:新自由主義下一無是處的大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收錄於:陳光興&蘇淑冠(編),《當前知識狀況:2007亞洲華人文化論壇》(台社論壇8),pp.259-266(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2007.12)。
----------------------------

既無效率,又不學術,更不辦教育

—新自由主義下一無是處的大學

廖元豪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近年來在「追求卓越」以及「擠入世界百大」的口號下,政府以大/多筆的「附條件撥款」(conditional grant)綁住各大專院校,並實質上指揮大學「改變體質」。結果如何呢?



一、市場邏輯下的大學邏輯

在「市場邏輯」下,大學有了以下面貌的改變:

1. 自籌與競逐經費

市場邏輯篤信「有競爭力者就有錢」,因此各校院系開始有著「賺錢壓力」。然而,錢從哪兒來?最常見的就是以下兩招—

第一招可稱為「五『軌』搬運法」:除了傳統的大學部、研究所碩博士班外,各種五花八門的非傳統「學程」、「學分班」與「專班」或「研究所」競相開設。但教育部講得很白,「員額」不當然因此開放,結果就是數量有限的教師們疲於奔命賺「業績」。以政大來說,「公企中心」接了許多業務,學分班與在職專班生意興隆。

第二招則是巧立名目,爭取政府補助經費。由於政府的補助,往往不是給予固定、長期的撥款。如果沒有新名目,那就爭取不到撥款。於是教授們絞盡腦汁要搞出許多研討會、特別計畫等等的東西來爭取經費。

2. 成本概念高張

「成本概念」更加重要,所以研究生的「助學金」、教授的「研究補助」,乃至院系所的「經費」,都必須以item by item的方式斤斤計較支出。說不出名目,就拿不到錢。尤其是人文學術、社會科學的「長遠規劃」或「潛在影響」說詞,對管理階層而言毫無意義,自然愈發弱勢。

3. 辦不完的活動(研討會)

因為「金主」在乎即刻的「成果」與「回收」,大學與教授們都必須舉辦許多「拿得出去」的「成果」。結果就是忙於辦活動—尤以「研討會」為然。

4. 做不完的「計畫」

「皓首窮經」去思考基礎問題與理論,是不符合「效率」的。撥款與花錢,都必須以特定、具體、新穎的題目及計畫為依據。教授們為了爭取學校的「業績」,更被要求儘量想出各種稀奇古怪的計畫。活像腦力激盪與作文比賽。

5. 提高學費

「競爭力」來自「經費」,提高學費自然成了重要選項之一。教育部也拿「准許調漲學費」或「禁止調漲學費」當作對學校的獎懲機制。教育的市場化、私化,更趨明顯。



二、問題

這樣的轉變,真的有利於學術的發展,或是「競爭力」之提升嗎?只怕未必。我們看到的現象是—

就教育的終端「消費者」—學生—而言,學費提高,卻未必享受「消費者主權」。「學費」佔各大學預算的比率愈來愈高,但學生只有在「校務會議」中有寥寥數席樣版式的代表名額。連學費調漲的參與權都幾近於零。

更可怕的是大學教員在「競爭力」的口號與各種「逐利」管道增加之下,也只忙於教授「有錢的課」。EMBA或其他的在職專班、學分班,可能讓教授們每月多賺一倍以上的薪水;學校也汲汲於發展推廣部的課程。在教師們致力於「五軌搬運」之際,最「正統」的大學生誰來顧?如果計入各種「軌」,大學教授一週上課超過十五小時(私立大學甚至超過二十小時)者多有所在。使得我們在大學部的授課素質、開課數量均降低,剝奪大學生的學習機會;同時也讓教授們疲於奔命之餘,因心力交瘁,鞠躬盡瘁而無法在學術上求進步。

從學術研究方面,學者忙著進行「有錢的」研究—新穎的實用的計畫—但往往被迫放棄批判與基礎理論。大學的相對超然與批判角色,逐漸蕩然無存。「本土化」的研究,也只有在能夠配合民進黨政府的「去中國化」運動時,才能受到青睞。

此外,「齊頭平等」打破後,「弄得到錢的科系」或「看來實用」的科系才被認為重要。以法律系為例,教育部原則上不同意新設「法律學系」,但掛名為「財經法律學系」就往往可以通過。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觀點?

「卓越」通常也包括追求「國際化」或「全球化」。不過,到底這些國際化成果如何,實在可疑。雖然左派與右派對於「全球化」之研究,均汗牛充棟,但國內社會科學界對這些研究到底有多深入的反思與理解?尤其在急功近利(要急速看到「成果」)的風氣下,「假國際化」的作風毋寧是比較普遍的:要多次地「找外國人來」講學、參加研討會。或是增加教師們出國參與(或過水?)國際研討會的機會。活動多,如花蝴蝶般穿梭在各個會場的學者,是否就代表比較「國際化」?其對全球化之研究成果豐碩且有貢獻?

上述各項有個共同後果:這些計畫或補助措施的「成果」到底有多少,還不知道。但它的「行政成本」或「交易成本」則是很可觀的:筆者自己以及年資相近的教員,經常都為成天寫計畫書、應付管考、配合評鑑等手續弄得焦頭爛額。至於自己所設定的研究目標與專長,往往都無暇應付。那個議題紅、容易拿到錢,系上就會想要辦一串相關研討會,或是鼓勵搞相關的計畫。個別學者另類、自發的研究方向,不但不受到鼓勵,而且在「掙錢才是硬道理」的風氣下,甚至被鎮壓!

最後一點,「市場化」在欠缺捐款文化與制度基礎的台灣,其實大有問題。因為我們根本找不到競爭「市場」,財源基本上只有一個大宗—政府。所以結果是各大學院校,比以前更加依賴政府。以前的「齊頭平等」,至少讓大家無須時時刻刻盯著國科會或教育部的風向;如今這種「分殊化」的補助標準,卻讓各大學科系都成了見風轉舵的作文高手。政府更容易藉由「補助標準」,輕易地統一、操弄學術的規格。[1]國家機器在學術與教育領域的「議題設定」能力,極為有力。



三、其他儒林外史怪象

1. 誰是教育部心目中的「重點大學」

既然教育部(或其他政府)這個「金主」這麼重要,那麼怎樣的大學才能受到青睞呢?真的是在研究、教學、服務上面有績效的學校嗎?未必!在欠缺「多元金主」相互競爭下,政府這個「單一金主」的補助標準其實還是相當官僚本位。大體上,「重點大學」的特色就是:

第一,可以「爭面子」的大學。這包括了:(1)有「國際名聲」的大學:世界排名度高或知名度高。這也是教育部汲汲於創造「進入百大」大學的原因—至於這種「排名」的意義,是否值得批判,那當然在所不論。(2)「國內」政商界支持或喜愛的大學(院校科系所)。

第二,「聽話」(配合政策)的大學。例如,政府總是有著許多與政策有關之研究計畫,或是各類委員會,需要學者去「背書」。配合的系所與教授,就可以分到更多的研究計畫經費,參與各種政府委員會—後者除了微薄的出席費與審查費外,更因接近政府決策而容易成為企業界巴結的對象。「政商分離」與「利益迴避」往往對學者不太適用。校院系所,也會將教授們參加這類計畫或委員會,當作重要的業績,以滿足評鑑需求。

第三,不惹事的大學—別鬧出事情,讓輿論抨擊,更使核准設校或系所的教育主管機關面上無光。

第四,能夠自行找財源的大學。

至於真正的「學術成果」或「教學成果」,實在看不出這個政府真正在意這些價值。以「教學」為例,雖然在「五年五百億」以及「教學卓越計畫」,都有針對「教學」給予獎勵補助。然而除了一些統一格式的paperwork要求,以及奇技淫巧的「E化教學」之類的設計外,有什麼真正從受教者(學生)角度來看問題的措施?學生的評鑑,能影響教師的升等、績效、聘任與否嗎?



2. 異哉所謂鬆綁政策:該鬆的沒鬆,該管的放水

新自由主義在教育主管機關的「監督管理」上,也有了新面貌。「行政法人化」、「校務基金」以及所謂「學費彈性化」,都反映了市場私化的趨勢。然而,這些「鬆綁」或「市場化」其實只是「外觀上」的自主權下放。現實上面,真正自主的只有「籌錢方法」:自籌款項就能「自主」運用。[2]但在台灣民間、企業欠缺捐款傳統與能力的情況下,這些「自由」根本是看得到吃不著。而且更造成前述五「軌」搬運的結果。

這些看得到吃不著的「自主權」,其實帶來的是更嚴苛的管理。由於大專院校依然大幅依賴政府,但政府撥款愈來愈具選擇性,於是這些conditional grant就愈來愈緊綁大學。而管理的「內容」,卻仍不出「行政大於學術」(會計、人事)的方向。



--------------------------------------------------------------------------------

[1] 以困擾國內學者的SSCI而言,其實也是這個「撥款標準單一化」的結果。2003年,哥倫比亞法學院的中國法中心主任Benjamin Liebman來訪,得知台灣居然把SSCI當寶。搖頭表示美國法學界從沒把SSCI當一回事之餘,也對我點出:「不過我們不需要管政府訂什麼樣的指標,因為不靠政府的錢過日子。」

[2] 教育機關面對SSCI或其他的「標準設定」遭受質疑時,往往也說:沒有干涉學校自主,只是決定撥款補助標準—學校自主籌到的錢,隨便怎麼用都可以。

台長: 布魯斯
人氣(3,745) | 回應(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毛毛
老師看了您這篇文章深有感觸
人文的東西在速食的教育中一向吃力不討好
沒有慢火讓學術文化熬成濃郁的湯
輕舀一瓢 香聞百里
只有大火快炒 端出的菜一盤接一盤
卻未必營養可口

記得我剛進政大時
法律系的活動並不興盛
有的只是系友回娘家之類的例行公事
到了大二之後
明顯感受到研討會與各類相關活動的增加
綜院的海報一張接一張地貼
在社會高牆之內的校園裡
也處處可見經濟學上所謂的&quot尋租行為&quot啊
當學術以企業化經營時
它還有純粹性與中立的可能嗎?

法律人一向對&quot利益導向&quot四字很敏感
但誠如老師所言
台灣的大學不像歐美國家有龐大的捐款挹注
有何方法可讓政府同時達到控管大學品質又不至干涉其自主性呢?
大學想閃避政府&quot預算綁架&quot的招式
難道真的就只有&quot使用者付費&quot一途了嗎?
2008-04-07 00:20:45
版主回應
毛毛,

現在的情況其實比「企業化」還不如。因為沒有真正的、學術上的「績效」;學生教師也無法如股東會般要學校與教育部「負責」。

其實,大學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以政大來說,就依往例來辦理,就辦不下去了嗎?

也許「量力而為」才是比較務實的作法。ABA在訂定法學院的認證標準時,也不容許學校在擴張(量與種類)之時忽視JD program的基本訓練。「務本」還是基礎啊。

現在這樣搞,最容易被拋棄的就是大學部的學生。
2008-04-07 09:15:36
李銘義
奇技淫巧的「E化教學」之類的設計。
是元豪兄文中所提之意見
「E化教學」其實有其工具性價值,包括你的網站設立及留言版功能,事實上也是「E化教學」之一部份。
而我贊同地是,理念及文字描述功力,是「E化教學」之根本。

銘義敬上
2008-04-07 10:23:37
版主回應
謝謝銘義指教。

我的用語可能不太精確。E化教學當然有價值,許多新方法也都很值得引進。

只是說,它們應該是plus。教學的基本功還是最重要的。

會用「奇技淫巧」是因為看到許多老師,正事不做,基本教學能力沒有改進,卻成天搞一些外觀漂漂亮亮的東西。學生其實未必喜歡看一堆ppt,而需要老師把東西說清楚。但目前的頂大計劃沒法子「管考」這種「基本功」。
2008-04-07 10:41:02
愚魯的笨蛋小鬼 黃君
呵呵,老師最近這兩篇火力都好大,其實小的我也投稿罵過了,可是不像耋有體系的罵,以致於都沒中稿,冏興。
我是覺得現在各級學校乃至於教育部都只重視名利,根本不重視學生的權益與能力問題,像今天報出來的amc那些人多優秀又多優秀,又有吹捧我國教育優秀之嫌,實則詳看,多半是父母是教授、老師、醫生的較有錢閒(此處相對於勞工,且教授多半是數、理、工),母親也比較有時間有能力教小孩,那單靠正規教育教不出優秀的學生,不正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嗎?

而且大學這樣變化之後,就最表面的教科書來看,昨日去總圖翻舊書,不勝唏噓,在教授數遠較現在少的年代,各法科乃至稅法、土地法的詳釋,恐怕都比現在為多,雖用字艱澀許多,但至少不見得一定需要到補習班才知道某些教授的想法,但現在…
唉。
而且再這樣下去,念大學除了求文憑之外,實在是效用跟實益都很不足啊。比如本校的廣博教育(校長還強調這時代專業不重要= =),老師您是留美的,美國名校的廣博教育,應該不是像本校這麼惡搞的吧…
唉,不多言了,謹奉稟
2008-04-07 12:37:31
柏年
老師,這幾年教育部希望東華和花師併校,而東華師生卻強力反對,所以幾年來好幾筆預算被教育部扣住了,看到老師這篇文章真是心有戚戚焉啊!我可以轉貼到東華bbs給同學們參考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30085865@N00/389074139/
http://tw.youtube.com/watch?v=-VpAotRZjuU
2008-04-07 19:16:04
版主回應
No problem.
2008-04-07 20:03:25
路人
老師您好,昨天在ptt有名的八卦版上,有看到貴院奇妙的保荐人事事件(就是那位老師寫的文章雖然都是那科,但在原校三年,不管大學或研所、在職專班從來沒沒教過該科),可是文中提到無人異議,想請問當時應該在場的您的看法。
雖然教部是造成這些亂象的元兇,但去掉教育部的原因,有某些大學教授(很多間學校都有這現象。)如同高國中、小學的教師嫌錢賺得不夠花就開補習班,而因此多開在職、學分班的課,或自請兼一堆他校的課(也就是人情義理的兼課以外,其他原因的兼課。)或偷懶用盡各種方法減實際上課時數(似乎薪水最多的正教授級最嚴重),以便把時間用來做其他事賺錢。
像這種跟教育部無關的事(因為教育部常講這是屬大學自治),個人以為這是大學好不起來的根本,想請您指點一下是否有講錯,謝謝。
2008-04-10 11:58:56
版主回應
路人您好,

「ptt有名的八卦版」是什麼版啊?沒去看過那個版,所以也也不知道您說的「奇妙的保荐人事事件」是什麼?

大學教學品質不好當然不只是教育部的問題。現在某些老師,一面減授(大學部與研究所)學分,卻在「外面」開一堆賺錢的課,當然不妥。

不過十年前恐怕沒那麼多「在職專班」、「推廣部」等奇奇怪怪的設計,所以老師們也只能安安穩穩地在大學部與研究所開課。但當國家政策一方面無法提供大學足夠的資源,卻同時開放它們設各種五花八門的專班,教授們的「不務正業」就因此誕生了。

其實這些多軌的教育本身也未必有錯,但主從之間總該搞清楚,大學教授當然應該把本務放在正軌學程,行有餘力再去上在職、推廣、學分班。更根本的,是學校系所自己要衡量清楚,自己的系所有沒有這種能力開這麼多班?
2008-04-10 23:23:14
馬斯垂克的浪人
關於E化學習 我在馬斯垂克大學感受很深
開課前在網上有清楚的授課大綱 課前閱讀資料
treaty, case, legislation, textbook
應有盡有 很方便學生預習
For example, in this semester, I got the topic of paper required by one of my courses, since I can review the course book
in advance.

但是 如果事實確實如文中所述 也令人憂心
在荷蘭 則是另一種不平等
許多課程雖然是教授開課 卻是由博士生擔任
tutor 負責教學 往往一天下來同一門課連上
三堂 每一堂中間只有半小時休息
你必須留心選課 才能聽到教授授課
我必須說 品質是有差的

可是 國內這種做法 無疑使教師疲於奔命
失去自己的研究重心
難道不能與企業合作 增加財源
也專一特定領域 解除政府補助的壓力嗎?
學術市場化固然不優 但 流於政府的計畫導向
更是堪慮 至少批判與反省的研究 就不易發聲

以馬斯垂克大學為例 整間法學院清楚以歐盟法
及歐盟公私法律整合為研究重心
與延伸至國內法及西歐鄰國法律衝突
財務來源多元 有歐盟 荷蘭中央政府
林堡省政府 馬斯垂克市
也有 企業 NGO WTO UN等

其實研究與實務需求結合無可厚非
因為多元的實務需求 本身也拓寬
研究空間所需財務支持
台灣的民間力量一向很強
不應該 讓大學一味探政府風向呀? 
 
2008-05-03 11:21: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