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曾發表於自由時報94.7.27的民意廣場,但內容及標題遭到刪修。
以下是原文。
(圖片為2004年寒假與東山同學在合歡山拍攝之景,運氣很好的遇到大雪)
*********************
三年前,建中曾爆發了學生留髪太長被校方記過,而學生謂抗議此項規定,從校方的申訴管道,到了在台北市政府前表演行動劇,來表達自己的心聲。筆者有幸能參與當時的活動,但到最後仍因機不起多數人的共鳴而終告失敗。時至今日,同樣的議題,卻激起了不同的漣漪。當初不得老師及家長接納的論述,如今教育部杜部長在7月24日欣然的同意了將髮禁徹底解除,並宣告這是對學生人身自由的保障。事實上,這相當令人感動,同樣的論點,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結果,這代表了社會的觀念逐漸在改變,人們對於相異的意見,會慢慢的傾聽,甚至接受,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學生在傳統的行政法概念之下,被「特別權力關係」所束縛,然而經過了時空的遞嬗,歷次的大法官解釋慢慢打破這個剝奪人民權利之規定,學生所受到的限制亦開始鬆綁。事實上所謂的髮禁誠如新聞所云,早在民國76年便已廢除,只是各校仍然用內規限制學生的頭髮。姑且不論此行為是否違反法律保留的行政法原則,值得探討的是:為何需要髮禁?在民國76年以前,髮禁是為了避免學生的頭髮滋生蚊蟲方有此規定,在那年之後,各校紛紛設立內規,理由約有二:一是避免學生將不必要的時間花在頭髮上;二是維護學生應有的樣子,並認為學生無法自我管理自己的事務。只是在現代社會,這兩個理論似乎也站不住腳。
就前者而言,究竟一個人能花多少時間在頭髮上?而在花時間在頭髮上是否真的就會導致學業退步?若以比高中生大約2~3歲的大學生而言,染頭髮、化妝上課似乎已經是常態,但這不代表有化妝的大學生皆是品行不佳,相對的,讓中學生能夠學習自己打扮自己,其實就是一種訓練:如何美觀又不失大方,受歡迎而不過份偏激。另外在國外,以眾所周知的日本和美國為例,日本高中生沒有髮禁,美國則是連制服都沒有,而依舊沒有折損此二國的競爭力,因此若是以維持學業為由而支持髮禁,恐怕有失因果關係。可悲的是,念了6年的中學,奇怪的中國歷史和地理,那些書本裡有用的東西卻似乎還比不上會整理一顆漂亮的頭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增加。
就後者而言,則是我國教育制度的遺毒。30年前的男中學生給人的印象就是戴著方帽、卡其服和三分頭,但現在是嗎?由此可知,中學生應該要有的樣子是會隨著時空所改變的,所以何謂「學生應該要有的樣子」,在長時間上找不到答案。而此種學生應該要有的樣子,其實就是多數人在壓迫少數人思想的恐怖行為。學生的諸多行為可以討論或是批評,但不應該變成了「只要多數人不喜歡就不可以」的野蠻行為,這樣和日前的出版品分級辦法或是中古世紀歐洲人因畏懼怕女巫而將之燒死的行為有何不同?動用法律或是命令將學生都塑造成一個樣子,難道真是國家之福?主張怕中學生把頭髮弄得很醜的,更是犯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頭髮生的醜應該是去修好看,而不是要求大家都把頭髮剪的一樣。
我國的教育確實盲點很多,但最恐怖的是主事者希望將所有人做成同樣的產品,剝奪了讓人適性發展的權利,髮禁正是此一思考下出現的產物。但事實上,髮禁不但達不到當初所設立的目標,反而不當的限制了中學生的人身自由,這個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幸好這個奇怪的規定終將成為歷史。只是廢了髮禁,中學生是否就沒有了不當的限制?可惜還沒,諸如安全檢查,甚至制服制度,都是應該要被挑戰的。但這第一步著實重要,它代表了臺灣呈現多元文化的一個重要指標—接納次文化的成熟公民社會。在9月份髮禁的廢除後,筆者希望能看到的,是更能揮灑創意的新世代,在多元的發展下更具競爭力。
************
以下是對於一些朋友意見的回應:
一直有人問我髮禁干自由思考與多元文化有何關係?我一時也難以說清楚,因為這確實給大家風馬牛不相及感,可是真的無關嗎?如同你被蘋果打中不會想到萬有引力一樣,但這就是有關。
我們的教育其實都一直無法引出多元文化,因為我們很喜歡將學生區分為好學生和壞學生,並且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像是功課好的才是好學生,有把制服穿好的才是好學生,有剪頭髮的才是好學生..等。把不是好學生的人說成了敗類、以後不能作大事..之類。間接的在灌輸大家一個簡單的觀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就是只有被稱之為好學生的人,才能夠出人頭地,這也使得大家在心理上就會直覺的認為這些壞學生人是害群之馬,不應該和他們來往,間接的認為了這是區分是否是好人的標準。
對人做出一個標準來區分是件恐怖的事,胖的人因此被嘲笑,矮的人因此自卑,黑的人因此勤做美白,似乎只要不在多數人的接納下就無法生存,相對的頭髮的限制也是如此,甚至讓乖乖剪頭髮的學生去藐視那些特立獨行的人。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就是不要太突出,可是這就是一種對於次文化的壓迫。
我必須重申,現在解除髮禁其實不完全是好事,應該要讓學生自己先去思考髮禁存在的理由為何?效果為何?在自我反省之下來做出最後的決定,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只是複製上一代所傳下來的價值觀。只是就我的立場而言,髮禁的執行方式其實太超過了,就如同老師為了提升學生成績而打人一樣,如果學生真的頭髮太難看或是很久沒剪,應該是由老師或教官勸說或是關心,讓他逐漸學習如何整理儀容,而非全面剝奪頭髮的自主權。
或許還是有人反對吧,不過在反對之前,請先想想你為何而反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