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娟老師的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以前跟我很尊敬的一位中文通識課老師聊起創作,我說,讓我想要寫作的啟蒙是張曼娟。
老師語帶諄諄教誨般的口氣說,妳以為張曼娟本人真的跟她筆下一樣美好嗎?不要太天真了。
我愣了一下,就在那一刻,這位「我很尊敬的老師」,就成為「我曾經尊敬過的老師」了。
我當時已經專科了、而且自己也老早就有在寫作了,他怎麼會覺得我會認為作者本人就像作品一樣?
創作就是創作,創作中自然包含作者最核心、最誠實、無法隱瞞的部分,但創作本身就經過重重包裝,我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往往都跟我自己相去甚遠了,我怎麼可能會這樣去想像張曼娟。
老師那個像是勸戒、又像是想藉此隱藏他對大眾文學的不屑的口吻,說著張曼娟寫的不過就是大眾文學、言詞中帶著自己作為「古典文學研究者」的優越感,以及潛藏在言語之間「妳還年輕妳太天真妳不懂」的鄙夷、用貶低對方喜好來強化自己優勢的做法,讓我對他的尊敬蕩然無存。
那個「不過就是」大眾文學,讓他眼前的學生動念想要寫作,他卻連我喜歡的作家都不尊重,讓我再也不想拿我的作品給他「指教」。
我不認為他也會尊重我想寫的東西。
我不認為他會真正尊重任何人與作品。
曼娟老師寫道,「創作與研究二十幾年,從不認為「大眾文學」是媚俗或自甘墮落,我深切明白它的價值。」
曼娟老師的作品、以及諸多大眾文學作品,形塑了現在的我。
至少對我而言,這就是無上的價值。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