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 最終章》首映,最令人驚訝的是,嘲風居然一個翻身成為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

當然原本這個角色就病嬌得可愛,但有在追我這一路上的感想的人就會知道,嘲風可說是每出場我必崩潰──離我們的浪遠一點不要再情勒他妳這個私生飯拜託你成熟點求你放過他!!!
同為迷妹、推的嚴格來說還是同一個人(她推她的鶯鳥我推鶯鳥的中之人),嘲風的一舉一動我都能同理,能同理的同時她的所作所為又都讓我大腦理智的那一部分警鈴大響。
在這樣的過程中,尤其到了第四季,我慢慢察覺:某方面而言,嘲風就是我很有可能會成為的另一面。

有些人是這樣的:你無法喜歡他,是因為潛意識知道你們太過相似。相似的,是你自己最想抹滅、最想擺脫的部分。
在我內心,同時還有著渴望看著鶯鳥(我們那隻可能是鷹鳥)在空中展翅翱翔、到他想去的地方歌唱的願望,即使他飛出我的視線之外、即使擔心他是否遭受野外的風霜,知道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甘之如飴的選擇,就算帶著心疼,也能為他開心。
所以我能壓下那份希望他待在籠裡、永遠在我視線所及之處,只用我們想要的方式、唱歌給我們聽的任性。
嘲風放大了那個部分,那樣張狂的任性如此刺眼,每每戳得我內心硬是壓下的渴望狠狠作痛。

「鶯鳥」這比喻是多麼貼切:擁有美妙歌聲的天賴吟者,是皇女嘲風寵愛的黃鶯;而被母親嫌棄歌喉的浪、被人利用魔性嗓音斂財的浪,其實對自己的歌聲充滿自卑。看見他的自卑之處正是最美好的特質的、讓他知道他以為的缺憾正是才華所在的,就是嘲風。
這樣的知遇、讓嘲風成為浪巫謠的伯樂,在浪心中產生了一種近似銘印效應的情感──就像雛鳥將第一眼所見之物視為母親一般,第一個看見他的才華的嘲風,某種程度上成為他情感所依的重要存在。
所以面對嘲風,螢幕裡外的所有人都在大叫快逃的同時,浪巫謠動彈不得。
很可能,浪也並不曉得自己究竟想不想逃。

我一直都知道。當浪巫謠意外地再度回到西幽宮殿、得知嘲風多年來始終不曾放棄追尋他的下落,浪巫謠和嘲風之間的情結勢必得做個某種形式上的了結,兩人才能真正繼續往前走。
無論是要一起、或是往各自的方向去。
而嘲風,一如釘宮在粉絲祭上所說,她或許是邪惡,但追根究底她就只是純粹面對自己的欲望、追求自己所愛的,任性而勇敢的女孩。
在第四季末尾,嘲風為了浪巫謠義無反顧加入神蝗盟,隻身前往魔界。她所求的,也不過是她所愛的鶯鳥,可以(用她認為的方式)過得幸福。
即使她所做的一切都為她的鶯鳥帶來極大的痛苦,但那是從小接受扭曲價值觀的她唯一懂得去愛的方式。
這樣的愛,在「最終章」裡,意外地成為讓我感動得亂七八糟哭得最慘的段落之一。

粉絲的愛,最自私也最無私。某種程度上,嘲風可以說成就了所有迷妹內心最渴望的結局。
如果是我,我敢那樣放下一切、為了我推甘冒生命危險走進未知的魔界嗎?
我不知道。
我無法像她那樣自私地去愛,於是也沒有自信能像她那樣無私地付出。
直到看完最終章我才發現,原來整個《東離劍遊紀》的故事中,我最羨慕的角色,就是這個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