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31 15:48:03| 人氣109,907| 回應129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的霸權國語與悲情方言(管仁健/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66年,中國開始了驚天動地的「文化大革命」,上千萬的中學生因此失學。但在對岸,老蔣卻於1967年6月27日國父紀念月會中指示:「我們要繼耕者有其田政策推行成功之後,加速推行九年義務教育計畫。」就這樣,台灣在「政治強人」的意志下,實行了「耕者有其田」之後的另一「德政」。

  但吹牛容易,做事卻難。一個月後8月9日的國民黨中常會,老蔣改口說了:「九年國民教育的實施,不惟對自由基地乃為文化復興之具體事證,即對大陸同胞,亦具重大政治號召作用。」一個月前的「義務教育」,也就是與當兵納稅一樣,不上學就要罰的「義務」,縮水成了要上不上隨你便的「國民教育」;「德政」也還原本意為對大陸同胞的「政治號召」。

  然而憑良心說,無論是不是「義務」,或是不是「政治號召」,要讓台灣孩子讀九年書,不單只是花不花得起這個錢,一時之間要張羅這麼多硬體設備與師資,也根本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記得當年我所讀的國中,是日治時代在半山腰裡設置的陸軍療養院附設野球場(棒球場),在倉促間改建而成。至於師資,大陸來台的退伍軍人、因印尼排華而來台的華人、資深的小學老師,全都這樣湊合著用了。1975年夏天,我與大多同學一樣,每天「上山」去讀書了。

  。。。。。。。。。。。。。。。。。

  國中時有一個至今仍難忘的同學,就是來自山上農家,他的耳朵長得與大家都不同,是朝外長的,也就是俗稱的「招風耳」,大家都叫他「大耳豬」。頑皮的同學總喜歡用拇指扣住中指彈出去,把他的耳朵彈得又紅又腫,大耳豬雖然個子不高,但也還算精壯,不過從未見他反抗,甚至連回嘴都沒有。

  那時正是台灣查禁方言最嚴厲的時期,只要被檢舉說一句台語話,就要被罰一塊錢。有一次大耳豬被兩個同學欺負到不但耳朵紅了,連臉龐都被氣得漲紅了,於是小聲回了一個「幹」字,那兩個同學還不死心,就像合唱一樣整齊的說:「喔!說台語,罰一塊。」班上同學也都帶著看笑話的心情,看著他們兩個繼續戲謔大耳豬。

  我當時心裡很難過,可是也沒那麼大的勇氣,去制止那兩人的胡鬧,只是說了一句:「不算,『幹』是國語啦!國語就叫『幹』。」大耳豬好像被提醒了一樣,竟又更大聲的罵了:「幹你娘!」全班同學都被這句台語的「國罵」嚇到了,眼光都轉向對罵的雙方。

  那兩個同學本來還鎮定,像平常一樣用國語繼續罵著大耳豬,但大耳豬一開始用了台語的「三字經」,就好像已經開了保險的機關槍,接著連串射出台語的「六字經」、「七字經」。平常用國語吵架時,大耳豬像是個受盡委屈的小媳婦,只敢嘟嘟嚷嚷的說:「你要怎樣啦!」但今天卻完全改觀,大耳豬越罵越順口,越罵也越大聲。真的,從電視布袋戲被國民黨禁播以後,從來沒聽過那麼「大快人心」的母語。

  大耳豬幾分鐘的台語罵人,換算罰金恐怕要幾百元,那在當時普遍貧困的台灣,對國中生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但好笑的是,所有同學也都很有默契,沒將這件事報告老師,只罰了大耳豬一元(那一元還是我出的,到今天大耳豬也沒還我)。不過從此之後,那兩個同學也沒有再去找大耳豬的麻煩。

  成年之後,看到美麗島事件後,競選時那些受刑人家屬「代夫出征」,在台上全程使用台語,控訴國民黨的不公不義、獨裁霸道;其實他們說的究竟是什麼內容,大家也不關心,只要他在台上大聲說出台語,選票就到手了。回想國中時那段大耳豬的「母語反抗記」,心裡也不勝感慨。爭取權利的過程中,夾帶著情緒的母語訴求(其實也就是族群版塊切割),效果絕對大於空洞的公義制度。

  。。。。。。。。。。。。。。。。。

  七○年代老蔣對台語及客語的打壓,最讓台灣人印象深刻的,當然就是日後每逢老宋參選,就必須面臨民進黨或本土團體的指控:「誰殺了史豔文?」

  「史豔文」是誰?大陸網友一定很陌生。其實史艷文是個虛構人物,他是台灣布袋戲《雲州大儒俠》裡的主角。劇本是五洲園掌中劇團老闆黃海岱年輕時,根據十八世紀中國小說《野叟曝言》所改編的。敘述在十六世紀的明代,男主角文素臣領兵征伐東倭海寇(當時的日本)的故事。

  黃海岱改編這部戲時,台灣還受日本殖民統治,小說也被總督府列為「禁書」。黃海岱為了能演出這部戲,就把小說中的人物姓名和情節稍微做修改,保留了小說中的大部分精神,男主角的姓名改做「雲州玉聖人-史豔文」,劇名也改成《忠勇孝義傳》,在野台戲裡演出。

  60年代台灣會出現電視台,全拜對岸所賜。1968年之前,台灣只有省政府經營的「台視」一家電視台而已。而台視能在1962年開播,是因大陸已經有電視台了。老蔣為了面子,只好由日本提供技術,讓台視開播,所以至今日本富士電視台還是台視大股東之一。

  一開始台灣連生產電視機的廠商都沒有,台視還要自己開工廠組裝電視。經過六年慘澹經營,終於轉虧為盈,中南部也設立了轉播站,觀眾都能看到電視節目。但其他單位看省政府的台視賺錢眼紅,也紛紛設立電視台。黨部創設中視,軍方創設華視。這就是我們台灣人所謂的「老三台」。

  華視一開始設立,台視與中視就一起封殺他,與現有演員都簽約,讓華視沒有演員。華視無奈之下,只好大量引進台語片的演員,製作了「西螺七坎」之類的台語連續劇。三台都是靠台語節目賺錢,因為台語節目觀眾多,也比較能拉到廣告。

  當台灣只有台視一家電視台時,製作節目完全不必考慮「收視率」,所以根本不必有台語節目。但黨營的中視與軍營的華視成立後,省營的台視面臨另外兩台的競爭,為了收視率與廣告,因此邀請黃海岱的次子黃俊雄,自1970年3月起,把「史豔文」的故事在電視上播出,沒想到這部台語布袋戲一推出,立刻受到全台灣觀眾的喜愛。

  「史豔文」可說是當時全台灣人民最熟悉的人物,每天中午一到布袋戲播出時間,台灣人民幾乎都停止了工作和休息,守在電視機前面,收視率甚至高達97%,這個歷史紀錄大概至今全世界也沒有辦法破。電視台也因此荷包滿滿,那時台視員工單月領單薪,雙月領雙薪。當然,人怕出名豬怕肥,你問當時的小孩,誰是最偉大的「民族英雄」?老蔣絕對排名在史豔文之後,《雲州大儒俠》受盛名之累,想不被禁也難了。

  起先是一些特務機關「約談」黃俊雄,例如戲中有個丑角「怪老子」,說台語時故意學北京話捲舌來製作笑點(中國南方方言都沒有捲舌音)。怪老子自稱閻王爺不准他活到六十四,所以別人問他幾歲,他都用台語故意捲舌回答「六十三」,問他明年幾歲,他還是說「六十三」。但那時台灣退出聯合國,老蔣因身體關係已經很久沒在公開露面了,而中華民國紀元也到了六十二年,難道影射老蔣就是「怪老子」,特務機關就用這件理由「約談」了製作單位。

  。。。。。。。。。。。。。。。。。

  《雲州大儒俠》雖經特務約談多次,劇本也一再修改。例如有人檢舉劇中的大魔頭「藏鏡人」是影射小蔣,製作單位就讓藏鏡人「改邪歸正」成了好人。另外配合國情,處死了「怪老子」,增加了「中國強」這個角色,但收視率依然居高不下。直到演了583集後,老蔣終於祭出「必殺令」,1974年6月,新聞局以「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為由,禁止台視繼續播出「雲州大儒俠」。

  其實從證據上看來,老宋是在1979年才擔任新聞局長的,禁播布袋戲確實不在他任內。但1980年,老宋以局長身分在立院答復立委質詢時,確實也說過:「今後各電視台方言節目將逐漸減少,到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持平的說,兩蔣在台「消滅母語」的語言政策,憑老宋的年紀,確實不可能是「始作俑者」,但他在「發揚光大」上也是重要角色。兩蔣在台的重要語言政策分別是:

  1956年禁止各級學校使用方言,違者罰一塊錢並掛「狗牌」。
  1957年限制《教會公報》使用台語的羅馬拼音。
  1959年起,停止申設民營電台,公營和黨營者占95%以上的頻道。
  1963年行政院頒佈「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原則」,規定「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
  1964年政府通令機關學校「辦公時間,必須一率使用國語」。
  1972年教育部函令電視台「閩南語節目每天每台不得超過一小時」。
  1975年沒收羅馬字版的《台語聖經》。
  1976年行政院公佈「廣播電視法」,規定「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

  台灣歷史上真正殘酷打壓台語的時間,其實並不是在白色恐怖最嚴酷的50年代,而是在7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那一年開始,直到蔣經國晚期才逐漸放寬。因為老蔣在退出聯合國後,明白自己代表全中國的神話,已經不能再欺騙台灣人了;但他非但沒有收手,反而更加嚴酷。所以才會在那個階段,在學校、在廣播電視、在教會嚴禁台語,完全不理什麼人權的。

  當「雲州大儒俠」被禁止以台語播出後,台視曾試用國語播出,但根本沒有觀眾,播沒幾天就下片了。其他電視台也製作新的國語布袋戲,如1976年中視播出《二十四孝》,1977年華視播出《神童》等,照樣也是沒播幾集就草草結束。因為布袋戲對白裡有很多押韻或俚語,必須用台語來講才有味道,翻成國語就不可愛了。以此維生的工作人員只好離開電視台,不是流落街頭,就是又跑去演野台戲,或是作「孝女白琴」(在喪禮中代替家屬大哭的藝人)。

  國語播出的布袋戲失利後,電視台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台視絞盡腦汁,乾脆以真人來演出「雲州大儒俠」。找來當時最紅的歌仔戲明星楊麗花來演史豔文,石英演藏鏡人,洪流演出怪老子。想透過這些有高知名度的演員來帶動收視率,無奈觀眾還是不接受,「史豔文」確定是還魂無望了。

  。。。。。。。。。。。。。。。。。

  老蔣處死「史豔文」的手段,並非是「斬首」,而是「凌遲」外帶「連坐」。因為在獨裁者眼中,語言就是一種意識形態,他覺得說這種與我不同,卻又是多數的語言,是在威脅我的統治地位,就是「潛在的造反者」,非徹底根除不可。所以他可以同意「雲州大儒俠」用國語播出,證明查禁關鍵不在劇情內容,而是在於那個表現形式。假如黃俊雄布袋戲不要那麼紅,老蔣也不會下這個殺手。不紅的台語節目,他們沒興趣管的。

  跟「史豔文」一起被「連坐」的,就是台語播出的歌仔戲與連續劇。在1973年6月之前,電視台並不是歸新聞局管的,而是由教育部管理的。1972年教育部就已函令電視台「閩南語節目每天每台不得超過一小時」。但當時國語節目根本沒廣告,必須靠台語布袋戲、歌仔戲與連續劇這一小時,強迫廣告商一搭六、一搭七的「統包販賣」,才把國語節目的廣告時段賣出去。

  老蔣為了控制思想、消滅台語,停播了三台受歡迎的布袋戲、歌仔戲與連續劇等節目,換來的是每天一段台語配音的《蔣總統秘錄》,連國語播出的反共片《寒流》,也被迫配上台語,這樣就算半小時的台語節目。誰能想像在陜北延安的窯洞裡,一群共產黨員用台語策劃著「陰謀顛覆中華民國」是怎樣的畫面嗎?電視台總經理或業務經理,若沒有政治壓力,誰會作這種「賠錢」的決定?

  歌仔戲在電視播出的歷史比布袋戲還久,早在1964年,楊麗花演出的電視歌仔戲就已一炮而紅。1969年中視開播後,也組織歌仔戲團,更首創以連續劇方式播出,每周六集,每集一小時。1971年華視開播時,也由林美照擔綱演出歌仔戲,收視率也不錯。但教育部限制三台播出台語不得超過一小時後,中視華視都因時段不夠而停播了,只剩台視獨撐局面。

  1972年台視節目部就已邀巨星楊麗花擔任團長,組成了「台視聯合歌仔戲劇團」,推出《七俠五義》,由楊麗花飾演展昭,葉青扮演白玉堂,播出後收視率甚佳。台視在停播布袋戲後,有了台語時段,所以持續播出戲劇團。但到了1977年,「台視聯合歌仔戲劇團」又被迫解散,從此台灣三台都沒歌仔戲。直到1979年蔣經國當總統後,為了攏落人心才又開放。台視推出由狄珊編劇,陳聰明指導的電視改良歌仔戲《俠影秋霜》、《蓮花鐵三郎》等。

  除了歌仔戲演員,受「史豔文」池魚之殃的,也包括台語連續劇的演員。華視有一部戲叫做《阿塗伯》,是由演員金塗演的。為了讓其他演員也有飯吃,這部戲活生生的由台語轉成國語,每個中年的台語演員,費力的念著國語台詞,我記得外婆是流淚看這部戲的。後來製作單位乾脆把這部戲由喜劇變成悲劇,因為悲劇的台詞可以慢慢講,這樣台語演員才能演,沒想到這麼一改,收視率又高升,這是戒嚴時代的最真實「悲喜劇」。

。。。。。。。。。。。。。。。。。

  家父是外省人,聽不懂台語,但有一次聽到布袋戲裡,史豔文用台語讀「出師表」,那抑揚頓挫之美震撼了他,從此他也不禁止我們看布袋戲。詩詞古文不用台語讀,實在太可惜。我常勸台灣的外省人或大陸的北方人,無論如何要學閩南語或客家語等任何一種南方方言,否則根本無法瞭解中文的美究竟在哪裡?

  老蔣要在台灣推行國語,就像新加坡現在推行華語一樣,推動一種能與文字相符的通用語言,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反對。但在心態上與做法上,犯了非常不可原諒的錯誤。因為這個國民黨所謂的「國語」,對被日本統治已五十年的台灣人民來說,學習起來根本就是一種「外語」。當時兩蔣如果與日本當初來台初期那樣,鼓勵軍警公教勤學台語,不早就融入台灣社會了嗎?

  可悲地是包括老宋在內的外省權貴,卻認為他們是台灣的統治者,根本不屑於學台灣人民的母語,甚至打壓、詆毀大多數人民使用的母語。雖然老宋後來為了選舉,也努力學了一些怪腔怪調,只有他自己聽得懂的台語和客語;但當初他們制定與推行那些野蠻的語言政策,卻為台灣族群之間的和諧,畫下一道永難痊癒的傷痕。

  「推行國語」政策施行後,電視下午只能演出半小時的台語節目,晚上也只能演半小時,一天24小時裡,只有1小時可以播出台語節目,扣掉廣告的時間,剩22分鐘,再扣掉片頭片尾,只剩40分鐘。歌曲一天也不能播出超過兩首。最嚴重的是還規定你一天不能播超過兩首的台語歌曲。

  至於《蔣總統秘錄》或《寒流》等,這些收視率連百分之一也不到的節目,要用台語配音播出;收視率達百分之九十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卻要用國語配音。老蔣是不要消滅台語,路人皆知。

。。。。。。。。。。。。。。。。。

  老蔣在推行國語時,完全不顧某些弱勢家庭小孩的需要。對農工階層那些不曾接觸過國語,就直接入學的小孩,完全沒有任何「補救」教學,就與國語家庭的小孩,在不平等的學習環境裡一起學習,這些不公平的做法也就算了,還在小孩中間廣建「爪扒仔」(奸細),監控這些不會講國語的小孩。這些孩子即使是下課,甚至回家的路上,只要一開口,就有人會「密告」。

  在這種語言白色恐怖政策下,外省小孩通常扮演「爪扒仔」的腳色。因為外省小孩的母語是國語,根本不會犯禁。但如此一來,眷村與農村小孩要不打架才奇怪,也讓台灣小孩與外省小孩隔閡更深。老蔣推行國語,非但無法促進族群和諧,反而是台灣族群空前緊張的時候。

  小時候班上有幾個眷村小孩,他們下課時習慣用四川話交談,有同學去告狀,老師卻說四川話不算方言,也可見老蔣推行的國語教育,存在著何等的荒謬與不公不義。那種因母語而被歧視與壓迫的感覺,就是2005年縣市長大選,即使阿扁政績再差、經濟再壞,都還能擁有41%的選票,這還都要老蔣當年的「德政」,為民進黨留下了這些老本。

  台灣現在的總統,無論阿輝阿扁,用國語演講時,總是語氣平和、慢條斯理;但只要一用台語,立刻殺氣騰騰、粗俗不堪。為什麼?因為他不是說給新世代聽的,而是講給我們這年紀的台灣人聽。沒有經歷過童年時那種語言政策所營造的社會環境,無法理解為什麼國家領導人用這種粗俗無賴的表演,卻能一次又一次的拿到選票。

  很多有危機感的外省人與一些被馴化的本省人,他們並不是老蔣統治下的既得利益者,卻成了時代的悲劇,被迫作為藍營的鐵票。同樣的,一些被仇恨弄得失去理智的台灣人,也沉溺在童年開始被迫害的語言情境中,只能跟著阿扁與阿輝的口號起舞;這其實也就是台灣的民主危機。

  美國的學校上課講英語,但絕不會有老師下課後去管你說什麼話。老蔣要推國語沒人反對,但為何要打壓台語,歧視說台語或客語的孩子。我的表哥表姊上小學之前,從來不知國語是什麼,要他們講國語,就跟講英語一樣,我很明瞭他們在求學過程中所受的挫折。只要一開口,就要在司令台掛上「我不說方言」「我是笨蛋」牌子(俗稱狗牌)罰站,甚至還要半蹲舉椅子,更可怕的是被打耳光,或是「說一次罰一塊」,這些恐怖經驗,是我們這年紀的台灣人共同的經驗。

  1997年綁架藝人白冰冰的獨生女白曉燕,連續殺人的頭號要犯陳進興,出身貧窮家庭,小學時因為不習慣講華語,結果在學校下課時常說母語,一次一元,累積到了一百七八十元,級任導師跑到他家催討,他家當然繳不起,等老師一走,他父親便把陳進興毒打一頓。陳進興冷酷殺人,當然罪無可宥,但老蔣的語言政策,又有誰還有興趣去深思呢?

台長: 管仁健

顯示全部129則回應

訝異
整個美洲大陸,除了美,加,巴西三國外,其他國家的官方語言均為西班牙語;西班牙語在不同的國家(中南美洲地區的原住民是非常多元的)也會產生不同的用語,產生不同的腔調,從沒聽過有人區分成墨西哥語,古巴語,阿根廷語,巴拿馬語,烏拉圭語 智利語 委內瑞拉語...

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南非,美國(美國各地腔調也不一樣)等國,英語腔調習慣用語也不盡相同,也沒人會區分成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愛爾蘭語....

只有閩南語最特別,在世界各地都叫閩南語,到了台灣就改了名字叫台語!!!???
2009-05-31 02:46:59
版主回應
您說的那些國家,境內本來就沒有統一(大多數人口使用)的語言,所以用殖民母國的語言當官方語言。(但愛爾蘭例外,有愛爾蘭語的)

日本統治台灣第一年,就出版過七本台語教材:(1)1895年7月18日,神田保和的《台灣語集》。(2)1895年9月22日,加藤由太郎的《大日本新領地台灣語學案內》(3)1895年11月3日,佐野直記的《台灣土語》(4)1896年2月17日,水上梅彥的《日台會話大全》(5)1896年3月15日,過清藏、三矢重松的《台灣會話編》(6)1896年3月31日,御幡雅久的《警務必攜台灣散語集》(7)1896年4月10日,田部七郎、蔡章機的《台灣土語全書》,最先使用「台語」一辭的是日本人。

用閩南語、台語、福佬語都一樣,指的都是同一語言。台語一辭也有百年以上歷史了,無須訝異。那些國家只被一個國家(南非被荷英兩國統治)殖民過,但台灣卻是被很多國家殖民過。
2009-08-03 10:09:22
168
新新台灣人的母語有越南話/印尼語/英語/日語/泰語/閩南語/客家話/華語.....如果每個人都堅持只講自己的母語,族群的偏見與歧視/誤解/矛盾,會不斷的傷害不同族群的和諧.

如果台灣島上的人都能做 DNA 檢驗,找到自己的血緣出處,對大多數人來說,(阿公的阿公)的母語,多半不是阿公的母語;阿公基於與他人溝通的需要,捨棄了(阿公的阿公)的母語,並非數典忘祖,而是因時制宜,求生存的自然法則,這也是許多人類祖語從地球上消失的原因,這是人類自然演化現象.
2009-05-31 14:22:26
版主回應
我不反對使用共同語言(或大多數人能聽懂的語言),但我反對獨裁者壓制某種語言,我也反對族群沙文主義者期是使用某種語言。

偏見的產生並非語言的隔閡,而是某些人的人文素養太差。用相同語言的人者照樣鬥得你死我活。
2009-08-03 10:13:49
tomrai
本文應該放在中小學教材裡面,讓下一代的人不要再犯錯
2009-07-16 02:31:17
123
很悲哀的是 台語也算被毀了
布袋戲那種怪腔怪調的台語不能算台語
連黃俊雄本人平時說台語也絕非布袋戲中
那樣 可是現在能把台語講的雅致的
好像也只剩七八十歲的老人了(還要是有唸過書的)
不勝唏噓 年輕人獎的台語不是怪就是俗 唉
2009-08-03 08:44:21
閩越印
台灣的語言會越來越多元
現在兩岸的閩南語差別不大 加入新移民的母語後 才會產生新的台灣話 不過英語&國語還是最重要的通用語言
2009-08-13 20:08:23
Tesstarossa
家父是上海人1930生生
家母是南投人1939年生

我是先會說台語
台式北京話是上學以後才學的
上海話會聽不太會講
大概是童年時跟父親比較少接觸的關係吧(他是船員)
反而家母講上海話比我還溜得多
她沒有受過學校教育

我家四個孩子都是雙聲帶

倒是我兩個外甥台語比我還破(一個17歲一個20歲)

我還認識一個深綠的台南家庭
家裏3個七年級女兒的台語也比我這個芋仔番薯還差

看樣子語言政策遺毒不小
會說台語的家長還是靠自己吧
個人成長經驗啦
2010-01-29 01:17:14
小P
管弟兄想請教您,我知道台灣當局因為國語政策,電視台的閩南語時段逐年減少甚至幾乎完全刪掉?那電台又怎麼樣?電視聽不懂還可看字幕,電台的「國語」聽不懂就是聽不懂。是不是一開始電台就完全不准說「國語」以外的中國方言,還是逐年減少?我好像從沒聽說過台灣的電台有閩南語的專屬頻道,因為在我幼小時候的心中,台灣就是說「國語」。
2010-05-05 10:28:05
版主回應
小P弟兄:我是1963年生的,1983年當兵時,部隊裡還有很多兵只能聽懂國語的口令,要交代詳細或複雜一點的事,都要有人翻成台語。那就像你30年跟香港人說國語一樣,他也許能聽個大概,但很可能會因誤解而釀下大禍。

至於台語廣播,兩蔣雖有壓制,但比起電視卻少多了。因為如果沒有台語廣播電臺佔住AM頻道,大陸的廣播會溢播到台灣,可是兩蔣養不起那麼多國語電台節目,所以台語廣播非常多,農工階級一面工作,一面收聽台語廣播,這是生活中的常態。
2010-05-05 15:07:29
阿三
真為了推廣閩南語文化的話,理所當然應該連結兩岸及東南亞還會講閩南語的人口;單單憑2300萬人口是無法維繫一種語言的生存,更何況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覺得閩南語不方便使用,父母親也覺得閩南語不重要,小孩子會不會無所謂.

母語應該是在自然狀況下學會,才叫母語;有文法,有教材就不像母語了.
人有講母語的權利,也有不講的權利;不強迫學習才是真民主.
2010-07-03 16:36:06
RZPTT
人體經脈穴道不可能沒辦法用台語講吧。不然坊間開國術館的師傅很多都是用台語跟客人講話,他們又要怎麼跟客人講解經脈穴道?

至於花草,如果是這幾年才移植進台灣的外來種,這些原本就真的沒有台語對應的稱呼,加上引進者一開始就是用國語而不是用台語給它們作中文命名,所以它們的名稱難以用台語稱呼就沒什麼好說的;但如果是台灣本土就有的物種,相信台語就必然是早有它們對應的名稱,只是因為大家平常用慣了國語稱呼,所以較晚一輩的人就漸漸不知道它們台語該怎麼稱呼(老實說我也是這種人),然後就漸漸以為這些東西台語沒有對應名稱來稱呼它們。這並不是台語沒有稱呼這些東西的詞彙,只是我們這些後生小輩平日公領域多習慣用國語稱呼這些東西,而真正知道這些東西台語要怎麼稱呼的老人又漸漸凋零,導致台語這些詞彙漸漸喪失罷了。
2010-09-07 08:58:54
兵馬甬
一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如果直接轉成台語-----怪怪的
在告別式的場合裡 聽到司儀直接轉成台語---覺得怪怪...不妥......
2010-10-11 15:11:35
台灣雲豹
回美洲豹: 如果你對越南文化稍做點了解, 就會發現台,越,閩南文化,差異不多.
文化 ,語言 .. 如果要扯上政治,就會模糊掉許多面向.
時代一直在進步,某些過時語言,不實用,無法使用的情形,會越來越明顯.
年紀越輕的人,感受會更明顯.
2010-10-13 15:39:43
Ernie
我是五年級末段班的人,記得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針對在學校只能講國語這件事,我們學校也只是象徵性的要求一下而已,而沒有很徹底的執行。當時學校宣佈:說方言要被懲罰,但是很多同學還是私底下講。甚至許多本省藉的老師在校內彼此用閩南語在交談。甚至有的老師還會在上課時然講一點點閩南語。畢竟要講到一些反映台灣本土文化的事情就不得不講閩南語了。甚至也有外省籍的老師也會偶爾講一下閩南語。校長是本省藉的所以大概也不太想搞這種無聊的政策吧! 這種上級交待下來的政策推行起來既無聊且沒意義而且又很累。
2010-10-20 14:16:47
風御猛者
日本語 = 阿爾泰文法 + 唐語 + 漢語 + 吳語 + 島語 + 外來語

台語(台灣河洛) = 漢文法 + 閩南語(唐漢語) + 日語 + 國語

這是事實呀 奇怪耶
你們大陸人只要聽到台灣跟日本扯上一點關係就直跺腳
我可以了解你們把po文換成繁體字以後
,努力的想導正我們對日本語跟台灣語的關係的用心
謝謝你們啦,你們很愛國我知道!
但請尊重歷史與事實好嗎 ?

我先說好 我沒統獨情節
我是死老百姓 我是半山(芋頭番薯)
我跟管大一樣尊重歷史
2011-01-10 04:31:51
隼人
台語和日語無法互通.
台語和閩南語 95 % 以上相通.
大部份的中國語言 { 普通話 ,客家話, 廣東話, 上海話, 閩南語 ( 台語 )..... 文法相近}.

台灣人和日本人衛生習慣完成不同 .
日語的漢字日漸消失中 ( 日本政府計劃性的淘汰筆劃煩多的漢字, 鬱 曾經也是日語漢字,但已經被汰除掉了,越年輕的日本人越不喜歡用漢字; 日本人的漢字書寫能力差台灣人很多很多很多...... 日語沒有漢字也可以存在 ).

日語外來語字彙越來越多, 日語越來越接近英語.
日語文法和韓語文法極接近, 和台語文法完全不同.
我認識的人, 不會日語的都以為台日語很接近, 學過日語的都認為台,日二語完全不相干.
2011-01-10 22:38:18
阿國
文化與政治不宜扯在一起.
台語與閩南語是相同的語言.
普通話,台語,客家話..都是中國來的語言.
2011-01-17 12:59:31
寒流收視率不到1%?我笑了
我說版主你的意識形態也太強烈了
強烈到不惜扭曲事實的地步

沒錯, 寒流是反共劇, 不過當年反共劇的確有他的市場
要說寒流收視率不到1%, 那是騙現在小孩子沒看過
當年寒流這部片因為有軍方全力支持, 場面浩大, 看的人可多了
2011-02-08 17:06:47
版主回應
反共劇在1970年代當然有他的市場,但你說的收視率,是用國語首播,而且是三台被強迫在九點黃金檔聯播時才有的。等第二輪用台語播出時,你也別鬧了,該看的人早就看過了,何況台語配音的離譜爆笑,除非你是堅持要看鬧劇的觀眾,否則你也不會想看的。
2011-02-08 17:39:16
RZPTT
純粹因為樓上針對《寒流》的回應重新看一下這篇文章,發現管大在這篇文章提到《寒流》的敘述只有以下兩段:

「…連國語播出就沒人要看的反共片《寒流》,也被迫配上台語,這樣就算半小時的台語節目…」

「…至於《蔣總統秘錄》或《寒流》等,這些收視率連百分之一也不到的節目,要用台語配音播出;收視率達百分之九十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卻要用國語配音…」

雖然我也不是很喜歡那些政治宣傳戲,不過光看這兩段敘述,從語意上我也會覺得管大好像是在說《寒流》這部戲當年就算是國語首播版也只有 1% 收視率而已。這也難怪樓上網友對此會有不平之鳴了。
2011-02-09 13:59:31
版主回應
比起《寒流》之後固定在九點聯播的反共宣傳戲,我認同兩位網友所說,《寒流》算得上是佳作,我在另一篇文章「1970年代的全台大鬧鬼」裡就表達過這想法。

但《寒流》用台語播就不倫不類;就像黃春明《看海的日子》被迫用國語播出一樣。是我表達得不好,感謝兩位賜正,我也會修改。《寒流》與《總統密錄》以及其他反共聯播節目,層次確實不一樣。
2011-02-09 18:04:32
樂人
不好意思,其實我主要是要問 ( 逆滲透蒸餾水 ) 要怎麼說 ,因為家中剛裝了 Panasonxx 逆滲透水質淨化機 ( 標榜處理後的水質如同蒸餾水一般純淨 ), 家中長輩問起那玩意用台語怎麼說,還真考倒我了 ,懇請賜教.
2011-02-10 22:52:01
61年次
1.當大家在吵方言歸屬之時....台灣其實已不知不覺又增加了韓文"差啦嘿呦"..越南腔...菲律賓...日文....等等

2.我的學生(國中女生)愛看原版韓劇.竟然能脫口而出標準的韓文呢...而買個50元便當..老闆娘正是越南新娘是也:先森..要外帶基個便擔 ??

3.所以語文是活的啦 ! 多聽不同的語言方言..了解不同的文化..真的是很有趣 !
2011-02-11 22:41:53
樂人
母語會隨時空環境變化,就如台灣人的母語由原住民的語言逐漸變為閩南語一般,將來勢必會轉變成英語,國語或越南語.

閩南語沒有文字,離開台灣就使用不著,遊學異鄉的遊子想寫封信或傳伊媚兒給家人,也必須用其他語言.
離開台灣久了台語就忘了,所以來台灣的外國人自然不太熱衷學習閩南語,因為一旦回到自己的國家後,沒有環境使用,很快就全忘了,他們寧可學國語 ,這也是越多人使用的語言會越強勢,越廣為流傳之故.
別老是瞧不起越南人,越南人軔性堅強,他們的經濟實力正快速起飛中,內人的弟弟就娶越南媳婦,我吃過越南西瓜--好吃,聽他們說中國北方人愛死越南西瓜跟水果,也別老是以為越南人都很窮,他們可是澳洲,越南,台灣,歐洲都有事業的生意人,一家四口人可是經常來往於東歐( 波蘭有很多越南移民 ),澳洲,台灣,越南等地, 精通多國語言的厲害角色.
他們說越南話使用的人數可是比台語的使用人數多得多,在不少國家都有越南人的聚落,在那些地方講越南語嘛也通,在加拿大,澳洲,越南人的經濟實力可是不輸給台灣人的.
我也樂於讓自己的小孩學英語和越南語,因為和他們的小孩相處,很輕鬆自然的就學會了,不必學費.越南的經濟實力發展絕對不容小觑,多一種有用的語言,將來對於他們的求學就業都有幫助.

語言應該順其自然的演變,不宜強求別人使用特定語言,而且這也強求不來的.
2011-02-13 19:55:17
黑武士
湊巧剛剛在第四台頻道中( 一個有英,法,越語的頻道 )看到 " 越南歌仔戲 " 的節目 ,我覺得除了語言不同外 ,不管是服裝,音樂,角色配置, 越台歌仔戲根本如出一轍 .
我相信台,閩,越文化必有相當關聯 ,不信的人可以轉到那頻道比較看看.
個人跑船 N 年 ,過去經常來往中台日之間, 日語程度還好, 基本會話能力應該還可以, 對於有人說台語包含了日語之說 ,實在無法茍同 .
台語會出現少許日語字彙的原因 ,不外乎閩南語中沒那些字,才不得不借用日語字彙, 那些字彙數量極少, 而且台日語文法不一樣, 有些實在不適合直接套用.
海事用語的日語外來語,就有專用的外來語字典(很厚一本的),各行各業的日語外來語也幾乎有專用外來語字典,日語外來語字彙的數量,跟台語的日語外來語數量相比的話, 就有如浩瀚汪洋與小水瓢之比.
除了外表,我覺得日本人一點也不像台灣人, 文化差異相當大.
日本人尤其是東京人,講話常常是拐彎講的,即使要否定你的話,也會用正正得負的方法來否定你的看法, 很多時候我聽得懂他們言語字面上的意思, 但真正的意義是要想一下才能弄得懂的.
2011-03-11 01:24:46
Ernie
在兩蔣時期因為新聞局對電視台的方言節目的每週播出時數限制得很嚴,所以曾出現原本台語連續劇,因為受電視台有其他新的台語戲劇要插入開播所以播了好幾集之後改用國語演出,也就是劇中所有的對白都改為國語。原本的台語演員改講台灣國語演戲。
另外,早期以吳鳳的生平的黑白台語電影也是受限於播出時數的關係而改用國語配音,甚至劇中的台語民謠”丟丟銅”也硬是改用國語唱出來,聽起來很有趣。
2011-04-29 14:15:07
管仁健
這一帖就是單純紀錄戒嚴時代媒體與學校禁方言的暴行,至於什麼台語與閩南語之爭,台語文寫作的問題,甚至國仇家恨,真的很抱歉,我才疏學淺,沒有能力討論;況且這裡的留言空間也很有限,就請大家諒解了。
2011-05-26 18:29:00
Tom
加拿大的溫哥華, 多倫多, 白人已經成為少數 , 南亞人 ( 印度人 巴基斯坦 斯里蘭卡 孟加拉 )已經漸漸成為最多數; 他們的英語腔調和習慣用語也和美國紐約人的腔調不一樣, 那是不是也應該稱為 溫哥華語, 多倫多語..

溫哥華 ,多倫多 .. 也有許多不同族群的社區 ,有錫克人社區 ,旁遮普社區, 巴基斯坦社區 ,菲律賓人社區 ,唐人街...... 那是不是還要細分成更多不同種語言???

不管是台語, 閩南語 ,福佬語 ,和日語都沒有半點關係.
2011-11-05 14:54:12
Tom
只要能溝通 就算是同一種語言
台灣太小 人口太少 無法維繫一種語言的生存

某大學 2 位教授 前一陣子為了台語該如何書寫 有了幾次衝突交手..... 當某位反對用漢字書寫台語文的教授舉大字報鬧場抗議時 他的大字報竟然也是用漢字書寫 ..

沒有文字的語言才會產生這樣荒謬的鬧劇.......
2011-11-05 15:09:33
KENN
開始上小學一年級時,才開始學華語,被教導講台語是粗俗的,是卑賤的,是無禮的,我母親沒學過華語,所以我從小就被在意識中植入我的母親是粗俗的,無理的,現在想想真的是很後悔(母親已過世)
2011-11-18 22:12:48
阿本
台語和日語有什麼關聯性?! 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

如果 滿分是 100 分 一般日本人的日語是80 - 90 分的話 那麼大部分從沒學過日語的台灣人的日語能力是 0 分
如果台灣人學了 50 音 也學會從 1 數到 100 這樣是幾分呢 ---- 還是 0 分
如果再學會 歐兜擺 卡哇依 歐依西 歐ㄍ一 枯摟依 西摟依 甘巴低 ..... 幾百個不完整單字 數數 會從 1 數到 一兆 ... 那這樣可以得幾分呢?? ----還是 0 分

如果弄清楚了 -- 五段動詞 上下一段動詞 sa行變格 自動詞 他動詞 第一. 二.三類動詞 masu 型 終止型 連用型 辭書型 意象型 命令型 te 型 ta 型 `受身型 使役型 常体文 叮嚀体 謙讓語 尊敬語... 這些入門 基礎的東西後 依據熟稔程度 可以給 3 -- 5 分的程度

某些說台語包含了日語的大大們 我猜測應該都沒學過日語 才會誤以為台語和日語有關聯
2011-12-03 22:59:19
阿本
別說別的地方,即便連美國各地,腔調與習慣用語也不完全相同.
看過一篇有關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文章述及 : 菲律賓及印度移民的人數在 2010 年來源國中,均超越中國 分佔 1 ,2 位 ..... 且非洲移民, 印度, 回教移民憑藉著高出生率, 在加拿大年輕世代的人口比率是越來越高.. 而且該文並預測,未來加拿大的人口將由這些族群成為多數... 白人及華人由於升育率低將成為少數..
屆時如果這些族群也像台灣人一樣 ,人人都要復興自己的母語, 甚至強迫別人學習自己的母語 ,那麼加拿大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母語這種東西,有興趣的人儘可以自己學習之欣賞之 但若要強迫別人硬性共襄盛舉 那真是大大不宜
2011-12-03 23:16:25
孫鳳韶
以北京話為準的”國語”是胡腔胡調的漢語。這一點是有歷史根據的。其實,北京一帶,自從西元923年五代的李存勗(勖)建立後唐後,就開始由非漢族人統治,(李為西突厥一支的沙陀族人)。接著,經過石敬塘(也是沙陀人) 的後晉、契丹、遼、(宋) 、金、元、明、清到1911年為止,共988年。這當中除了大明國的276年加上金國禮讓北宋的兩年 (西元1123-1125年) 以外,其餘710年,北京一帶都是由胡人所控制。在這種情況之下,姑不論遷入的胡人有多少,就拿當地的漢人百姓來說,他們不隨著統治者胡言亂語也難。而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這怪腔怪調,也就變成所謂”字正腔圓”的京片子了。

至於閩南台語包含許多古漢語。這一點也是有歷史根據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明白寫到,唐朝末年,黃巢滅亡後,秦宗權橫行,河南光州刺史王緒受不了他的霸凌,率屬下王潮等兵馬五千,並裹脅全州的官民,集體南遷,千里跋渉後,於僖宗中和五年(西元885年)進入閩南定居。這族群在往後的千年中,只有元清的三百多年由胡人統治,加上天高皇帝遠,因此漢唐的原味得以保存,最多是為了功名,或為了與官廳打交道,而滲入官腔 (其實是胡腔),造成閩南台語裡有一字多音的現象。

有人說閩南台語有音無字。這是錯誤的。大清晚年,不論台灣或是大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文盲,對他們來說,不管是台語或是北京話都有音無字沒錯。可是對極少數的讀書人來說,閩南台語和北京話當然有音有字。只是百年以來,在大陸,北京話的語文受到推廣;而在台灣,閩南話的語文卻遭到日本和兩蔣的壓抑,結果,語音方面因用的人多,尚可茍延;但文字的運用,在原本就有九成的文盲的前提下,現在就成了九成九九九的人不會閩南台語漢字了。我僥倖出生於有書香的家庭,祖父不懂”國語”,卻精通漢文,所作詩文,皆以台語琅琅上口。而且我小學時,為了鼓勵我回去看他,每逢鄉下廟會有布袋戲演出時,他常會事先寫信給我,用淺顯的漢語介紹劇情,當時的我,讀起他寫的故事,並無困難。
2012-07-15 09:27:36
Victor
歷史吊詭的一點是,"台灣"一名來自台南原住民西拉雅語,但如今西拉雅語安在哉?是否早已"本土化",西拉雅的後裔只識福佬語了?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賤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荒埔將墾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
2012-07-18 12:51:20
孫鳳韶
讓事實說話:

1895年日本領台,1937年全台報紙漢文版廢止,當時通漢文台人數萬至十幾萬。

1945年中國領台,1946年全台報紙日文版廢止,當時通日文台人數百萬。
2012-07-22 22:56:35
孫鳳韶
1895年日本領台,1937年全台報紙漢文版廢止;當時台人通漢文者,數萬至十幾萬。

1945年中國領台,1946年全台報紙日文版廢止;當時台人通日文者,數百萬。
2012-07-23 05:19:49
火箭豪
文法就如同語言的 DNA 一般, 可以辨識不同語言的昔日的關聯性; 把平假名和中國語言扯上關係, 就如同說因為中國人發明了火藥製成了沖天炮 , 所以美國才能根據其原理 ,發展出登月太空梭一樣是無稽的牽強附會.

日語根據漢字書寫體發展出平假名書寫體, 那已經是幾千年的事情了, 日文經過數千年的演化 ,早就和漢語久行久遠了, 如果要如此牽拖 ,只要有外來語的文字都可以和其他語言沾上邊的.

日本人學韓語 ,不需要考慮文法問題, 韓國人學日語亦同; 閩南人學客家話 ,上海話 ,福州話, 廣東話... 也不需要考慮文法問題, 只需辨識發音即可, 這就說明這些語言的相互關聯性.
2012-09-04 00:14:51
火箭豪
每一個日語漢字, 最少有兩個不同讀音 (音讀音與訓讀音 ), 多則有七到八個不同讀音, 三到五個不同讀音的算是稀鬆平常; 去翻翻日語漢字辭典, 就會發現可能有 0.001 % 的日語漢字發音和台語有點像(其實日本人都覺得不像 ),有 20 % 以上和國語發音近似, 卻有更多的日語漢字在和中文長久時地分隔後 ,已經發展出日本獨有的發音 ( 如果不相信,就去選個補習班上上課, 學完入門班,基礎班再去印證 ).

別以為你看懂得日語漢字你都懂意思, 看看下列日語漢字與中文對照字義.
日語漢字 :1.娘 2.泥棒 3.自慢 4.殘業 5.怪我 6.大丈夫 7.丈夫 8.一生懸命
中文對照 : 1.女兒 2.小偷 3.引以為傲 4.加班 5.受傷 6. 沒問題 7. 堅固 8.努力

看看 NHK 頻道 就可以知道如果你只會台語 閩南語 河洛語 福佬語的話 很可能 NHK 節目半句都聽不懂
2012-09-04 00:46:11
火箭豪
也有客家人說唐宋時期的漢字發音是客家話.
也有香港人說古中國的漢字發音是以廣東話發音.
應該也會有許多中國人認為,古中國語是以他們自己的方言母語發音.
沒有時光機器回到古時, 實在無法以科學手段證明古時候究竟古中國是以何種語言發音.

但經過這許多討論後 ,各方至少是肯定了台語就是閩南語, 閩南語也是中國的一種語言,而不是古台灣的本土語言 ( 文化不應該和政治混淆 ).

到廈門和當地人聊一聊, 或許一開始會不習慣他們的腔調 ,但不用太久, 習慣之後就可毫無障礙的溝通.
反之 ,到日本用台語和日本人溝通看看 ,就會發現那是兩種完全截然不同的語言.

上面某位先生用漢字書寫台語的文章 ,如果被某位自詡是 " 台語最專家的教授看到您的教材 " ,他應該會很不以為然, 會認為應該用羅馬拼音書寫台語 ,如果他也舉大字報抗議鬧場 ,不知會是何光景.....
2012-09-04 02:03:30
Jet
老蔣活久點,台灣就可以變北韓了。
2012-12-10 13:02:36
紅襪粉絲
我的母語是台語 台語自然也是嚇嚇叫 但是到了日本 在車站裡 在百貨公司裡的日語廣播 日本人講的日語 我完全聽不懂 但是在廈門和當地人用閩南語溝通則完全沒問題

看了看上面的 PO 文 才發覺台語是沒有文字的 因為會國語的緣故 以前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想用台語 KEY 字 必須先轉成國語才有辦法 KEY 字 報紙的內容也無法用台語書寫 甚至無法把報紙內容從國語全部轉讀成台語

用另一邏輯來說 如果台閩分隔一百多年 ( 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 ) 就能讓台灣的閩南語變成台語另一種語言 那麼秦朝阿福帶到日本的語言 經過近 3000 年之後 自然和原語言差異更大才對 二者怎麼還有關聯

假設 3000 年前 秦漢朝時期講的是閩南語 ( 就算當時講的是閩南語 它如果是當時的官方語言 那它的名稱就不可能是閩南語 ) 那麼經過 3000 年的演化 內容自然和現今的閩南語也應該是全然不同的語言 (名稱及內容都不相同的語言 自然就是 2 種語言 ) 那麼秦漢潮時期的那個語言 就更絕不可能和經過 3000 年 + 一百多年的再演化後的台語有任何關聯才對

閩南語用來教學化 受害最深的是台閩兩地的學童小朋友 台灣某派希望用台語教學來強化政治獨立訴求的正當性 而對岸則更技高一籌企圖用 " 閩南語教學 " 來加深政治統一的必然性 兩岸小朋友被迫學習沒有用處 且沒有興趣的東西 實在是倒楣透頂
2013-10-20 13:46:42
...
許多日本人都知道台語就是閩南語 是從福建省來的 台灣人沒理由不知道啊
2013-12-22 22:41:47
聰明的就懂
大眾語言-- 英語和國語是必修學分

能幫助你就業加薪的小眾語言--東南亞語言 是實際有用的選修學分
2016-08-19 15:27:26
Li Gi Tsin
感謝管先生所寫兮文章
真可惜台語客家話原住民語攏斷去矣
台灣已經毋是以前兮台灣矣
2017-11-26 23:41: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