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29 10:17:27| 人氣3,9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34 若無如是阿闍黎耶自發菩提心之儀軌者,自當心想釋迦牟尼如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34  23412-23510 

辰三、受願心之儀軌

受心儀軌者:惟願現住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於今生若於餘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善根,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從今為始乃至菩提,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未解脫者而令解脫,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

受願心儀軌:唯願現在安住十方的一切諸佛菩薩垂念我,阿闍黎垂念我,我某甲今生及其他生中所有施性、戒性、修性的善根,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的善根,以這些善根,如同往昔如來、住大地諸大菩薩於無上正等菩提如何發心,我某甲從現在開始乃至成佛也於無上正等菩提也如此發心,有情未度越者,我令其度越,有情未解脫者,我令其解脫,有情未得安慰者,我令其得安慰,有情未入涅槃者,我令其入大涅槃。

宗大師在《菩薩戒品釋》中引注釋說:未度而當度之,指聲聞、獨覺未度越所知障,故而令其度越;

未解脫而令解脫,指大梵天王等未解脫愚癡等二障的繫縛,故而令其解脫;

未安者而安慰之,指地獄眾生等未能出離痛苦,故而令其出苦;

未涅槃者令涅槃,指有情未入無住涅槃,故而將其安立於無住涅槃。

如是三說。

這樣重複說三次。

皈依儀軌及此二種雖未明說須隨師念,然實須之。

在阿底峽尊者的皈依儀軌受願心儀軌中,雖未明說須隨上師念誦,實際上必須這樣做。

理由:《俱舍論》中講述居士戒的皈依時,要求受戒者必須隨阿闍黎重複念誦,無著菩薩在《菩薩地》中也要求受行心戒者必須重複隨念,寂天菩薩在《集學論》中也說須隨阿闍黎祈禱而重複念誦儀軌文句。

洛欽大譯師說:有些是以自力蘇醒大乘種性,有些以他力由聽聞而了知無上菩提的利益,有些是依靠加行力。受戒時應作三種想: 於阿闍黎作真佛想; 於自己作如夢如幻想; 於一切眾生作父母想。

辰四、未獲得阿闍黎時如何受願心

此是有師之軌,若未獲得阿闍黎者應如何受?覺沃所造《發心儀軌》云:若無如是阿闍黎耶自發菩提心之儀軌者,自當心想釋迦牟尼如來,及其十方一切如來,修習禮供諸儀軌等,舍其請白及阿闍黎語,皈依等次第悉如上說。如此而受。

若沒有具德阿闍黎時,應如何受戒呢?在尊者所造的《發心儀軌》中說:未得如是阿闍黎而自發菩提心的儀軌,即自己應以心觀想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於諸佛前修習禮敬、供養諸儀軌等,祈請啟白及儀軌中「阿闍黎耶存念」等詞語可以省略,其他皈依等次第完全和上面一樣。應這樣受願心戒。

在何種情況下,才可以不依上師而在佛像前自誓受戒呢?即在受戒途中等時,將有生命危險或戒律方面的違緣,或找不到具相傳戒上師時。

《集經論釋》中說:若有身命梵行障難,近亦如無。若無彼難,縱遠處有,亦當往求。(如果有身命或者梵行方面的障難,即使附近有傳戒上師,也不能去受戒。若沒有這些障難,縱然上師在遠方,也應去求戒。)三律儀中,

1.別解脫戒和密乘戒,最初若無上師則無法受戒;

2.菩薩律儀,最初受戒時,若沒有遇到具相上師,則可在佛像前以受戒法清淨正受,如此也能產生圓滿德相之戒。

卯三、完結儀軌

完結儀軌者,阿闍黎耶應為弟子宣說願心諸應學處。

如何受的儀軌,第三部分是完結儀軌。這時,阿闍黎應該為弟子,宣說所有願心的學處,就是下面所說,得已守護不令失壞等內容--23512行以後的內容-消文235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