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06 19:30:59| 人氣3,7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11 佛之稼禾,初中後三,悲為最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11  21111-2128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辰二、大悲中時重要分二:

若不數數修習大悲則墮小乘

以大悲堅固而不厭離利他故易圓滿資糧

中重要者。

(關於大悲)中時重要方面。

巳一、若不數數修習大悲則墮小乘

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劫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非惟一次發起大悲,應恒修習,漸令增長。

雖然一次發起如是的大悲心,而趣入了利他正行,但因為有情數量多於恒河沙、行為惡劣粗暴,菩薩學處難以行持、多無邊際,而且要經歷無數劫恒常精進,見到這種情形後,菩薩膽怯、畏懼而退墮到小乘中。

因此,不是僅僅一次發起大悲心,就能真正荷擔起救度群生的重擔,而應恒時修習,使大悲逐漸增長。

巳二、以大悲堅固而不厭離利他故易圓滿資糧

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厭捨,故易圓滿一切資糧。

由於大悲堅固,則能在實踐菩薩道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苦樂完全不顧慮,對一切利他之事毫無厭捨,因此極容易圓滿一切資糧。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

如《修次初篇》中說:如是,菩薩由大悲心推動,完全不顧自己,極其渴求利益眾生,由此便能趣入極其難行的菩薩行中,安忍長夜的身心勞苦,精勤集聚資糧。

如《聖發生信力經》說,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

如《聖發生信力經》說:菩薩由於大悲,為了成熟一切有情,沒有一種苦不能接受,沒有一種樂不能捨棄。

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

如果趣入這樣的極大難行,不久就能圓滿資糧,定能獲得一切智智的佛位。

是故一切佛法根本惟是大悲。

因此,一切佛功德法依賴大悲,一切佛法的根本唯獨是大悲。

歸納:

大悲中時重要,因為如果不恒時串習大悲,遇逆境時易退墮小乘。相反,若中間串習大悲堅固,難行能行,則能迅速圓滿成佛資糧。

辰三、大悲後時重要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義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

諸佛獲得果位時,不像小乘安住在寂滅中,而是乃至無盡虛空界之中,恒時不斷利益有情,這也是由於大悲的威力所致,若無大悲,必定與聲聞一般,墮在寂滅邊。因此,大悲後時重要。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盡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

就如《修次中篇》所說:佛雖然得到了一切的究竟圓滿了,但是佛恆常不斷的一直在這個有情界當中濟渡眾生。

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大悲。

無住大涅槃,即生死、寂滅二邊都不住的涅槃。小乘涅槃墮於寂邊,佛涅槃較其殊勝,故讚為。佛無住大涅槃之因,即是大悲。

歸納:

大悲後時重要,遠離寂邊而常作有情利樂是由大悲之力故。

辰四、總示大悲三時重要分六:

以比喻顯示 以教證顯示 以公案顯示

諸佛因地皆以大悲為根而行菩薩道

諸佛以大悲願力成為眾生長時受用之處 攝義

巳一、以比喻顯示

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後三,悲為最要。

如同莊稼在初中後三時,有三法最為重要,即最初以種子為要,中間以雨水為要,最後以成熟為要。同樣,成就佛果莊稼,在初中後三時,都以大悲最為重要。

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

以下逐段解釋《入中論》此頌含義。

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對豐盛廣大的佛果來說,大悲心最初猶如種子,是出生菩提心之要因。

增如水:中間以大悲水灌溉令菩提增長,猶如以水滋潤。若不時常以大悲水灌溉,則不能修習廣大的福慧二種成佛資糧,決定會現證小乘聲緣涅槃。

長時受用如成熟:最後以大悲成為眾生常時受用之處,猶如果實的成熟。

 是故我先讚大悲:因為大悲初中後三時重要,故月稱菩薩首先禮讚大悲心。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