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05 10:26:11| 人氣4,0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10 七因果 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10  21011 

子二、修菩提心次第分三: 修七種因果教授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攝義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從大覺沃所傳來者分二: 修七種因果教授;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從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菩提心修法,總共有兩種:

修習七種因果的竅訣;

出自寂天菩薩《入行論》中自他相換的修法。

七種因果教授,是由佛陀傳給彌勒菩薩,再傳無著菩薩,後傳至金洲大師。自他相換教授,是由佛陀傳給文殊菩薩,再傳寂天菩薩,最後傳至金洲大師。阿底峽尊者在金洲大師前求得此二教授,再傳到西藏。

當年在印度,尊者是位大善巧的班智達,對顯密教法都圓融精通。為何要不遠萬里去印尼金洲島依止金洲大師,求受菩提心的教授呢?

一次,尊者在繞菩提迦耶金剛座的大佛塔時,心想:修什麼法才能快速成佛?

這時,小佛像站起來問大佛像:若欲速疾成佛,應修何法?

大佛像說:應修菩提心。

尊者聽後生起了定解,原來成就佛道最重要的是菩提心。

於是,尊者到處詢問何處有真正教授菩提心的傳承者,當他打聽到真正的持有者是金洲大師之後,就歷盡千辛萬苦去求法。

他到了印尼金洲後,就向金洲大師求受菩提心的教授。

金洲大師問:你修學菩提心能貫徹始終嗎?

尊者答:我能。

金洲大師又問:你能用十年時間來修學嗎?

尊者堅定地回答:可以!

於是,尊者依止大師修學菩提心的精髓,歷經十二年。尊者所修的發菩提心法,即以下兩種教授。

丑一、修七種因果教授分二: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如次正修

今初。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報恩,報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七因果,具體是:正等覺佛果從菩提心生,菩提心從增上意樂生,增上意樂從大悲生,大悲從大慈生,大慈從報恩生,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總共有七對因果。

此中分二: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如次正修。

初中分二: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卯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分五 :

大悲初時重要 大悲中時重要 大悲後時重要 總示大悲三時重要 特別教誡應以大悲與菩提心的教授為中心

初中有三。

即大悲初時重要、中時重要、後時重要。

辰一、大悲初時重要分四:

荷擔盡度眾生的重擔依賴大悲

佛子行之前導為大悲 大悲是能發起菩薩行之處

大悲是能趣入菩薩行的依處

初重要者。

巳一、荷擔盡度眾生的重擔依賴大悲

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

由大悲的力量,就能推動自心,為了從生死海中拔濟一切有情,而發起決定的誓願;若悲心下劣,就不能如是發願。因此,荷擔度盡眾生的重擔完全依賴大悲,不荷擔度生重擔,畢竟不能入於大乘。因此,大乘最初以大悲最為重要。

大乘最初以大悲最重要,因為:不能荷擔盡度眾生的重擔,則不能入大乘數,而荷擔度生的重擔又完全依賴大悲,若悲心下劣則不能立誓荷擔。

巳二、佛子行之前導為大悲

如命根前導為呼吸,佛子行之前導是大悲。

悲初重要,如《無盡慧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

大悲初時重要,如《無盡慧經》中所說:大德舍利弗!諸菩薩的大悲沒有斷絕之時。為什麼呢?因為大悲是佛子行的前導之故。

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

大德舍利弗,猶如呼吸是人命根的前導。同樣,菩薩大悲也是成辦大乘的前導。

由於大悲的牽引,才引發大乘的六度萬行,故說大悲是成辦大乘的前導。

巳三、大悲是能發起菩薩行之處

《伽耶經》云:曼殊室利,諸菩薩行,云何發起?何為依處?

《伽耶經》中,天子提問說:文殊菩薩,如何發起菩薩萬行,什麼是菩薩行的依處?

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

文殊菩薩回答:天子,菩薩萬行是由大悲而發起,以有情為依處。

心不緣有情,便不會有菩薩行。比如,離開有情這個所緣境,如何發菩提心、行持布施等六度呢?所以說,菩薩行是以有情為依處。

巳四、大悲是能趣入菩薩行的依處

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如果不修學最廣大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終究不能圓滿菩薩誓願的。所以,在發起大悲誓願之後,就應趣入難行的菩薩行,以積集廣大的資糧。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