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27 23:04:49| 人氣4,5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181-3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181-3

日常法師開示

行即是業。

行即是業,十二緣起的第二支,是「行」支。「行」,就是「造業」。

【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

造那些業是能引生惡趣的非福業,以及引生善趣的業。

【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能引生善業的業,又分為1.引生欲界善趣的福業、2.和引生色界、無色界善趣的不動業兩種。

第一支無明是造業的。因為無明,所以起惑造業,由於造作不同的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而生於三界、六道當中,受不同的果報。

識者,十二緣起的第三支,是「識」支。

【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

什麼是「識」呢?經中說是「六識身」。主要是指第八阿賴耶識,這是大乘唯識等派的主張,對於不承認有八識的宗派,指的就是第六意識。

【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

眾生由於無明愚癡,造作惡業引生苦果,在受報的苦受當中,因為不堪忍受,又造下惡業,繼續增長串習惡業的習氣,這個習氣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未來再起惡行的種子,這時是在「因位識」,專指第八識或是第六識的種子而言。

這些惡業的種子,在死後中陰身時,成為未來世中引生惡趣的,一旦於惡趣處結生後,就是「果位識」,這時是指已經受生下一世的第八阿賴耶識,或者是第六識而言。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同樣的,對於造善業生善趣的眾生來說,「識」也同樣的分為「因位識」和「果位識」兩種差別。

造善業的眾生,是由於無明的愚癡,不了解「無我」的真實義,才會妄執善趣的苦,以為安樂,所以便造集了許多福業以及不動業,這些業習的種子,含藏在第八識或第六識的時候,是「因位識」,

由於這些善業,而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善趣中受生,這時的第八識或是第六識,就是「果位識」。

因此我們知道,「識」是由無明為因,起惑造業而後熏習來的,在種子位的時候是「因位識」,

一旦於下一世受生,就成了「果位識」。

 

廣論181-4

益西堪布開示

未一、大小乘共許的無明體性

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

《俱舍論》中以比喻如是描述「無明」:無明如同非親或非實等,

「非親」是指怨敵,「非實」是指虛誑。

以下具體解釋這個比喻。

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惟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

所謂「怨敵」,是指親友的對立法,並不是遮除親友之後的餘法,

也不是與親友不同的法,比如,陌生人是親友之外的法,但不是怨敵。「虛誑語」也是指真實語的正對治品,而不是真實語之外的語言,因為真實語之外的綺語、柔軟語、粗惡語等並不是虛誑語。

以下宣說意義。

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

如是無明也不是只遮除了能對治的明以及排除明後所剩餘的法,

而是與明直接相違的所對治品,因此應當這樣定義:

所謂無明,即明的違品或對立法,而不是明之外的法。

是指了達無我義,在明之外還有一類法,比如布施、了達暇滿、粗無常的智慧等,既不是無明也不是明。

因此,「明」是指了達無我義,而「無明」是指不了達或倒執無我義,這二者猶如光明與黑暗般,是無法並存相克的關係。

另外須知,無明的釋詞:「無」不是指沒有分別心而是指沒有它的能對治,「明」也不是指明分而是指智慧的明,即無明不是指沒有分別心的明分,而是指沒有能對治——智慧的明。

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瞭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

由此可知,前面所說能對治「無明」的「明」,是指正確的明了一切眾生本來「無我」的真實義理;而和「明」互相違背的「無明」,就是指眾生引起「我執」的「薩迦耶見」。這個說法是法稱論師說的。

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無著菩薩世親論師兩兄弟,則用「不了解實相」來解釋無明。對於「實相」的認知,一般有顛倒執著、和矇昧無知兩種緣故,

以致於不能認清實相,所謂的「無明」,就是屬於後者-矇昧無知。而矇昧無知,又有邪見解、和不了解兩種情況,「無明」不是由於邪見而是因為不了解,才會昧於「無我」的實相。

 

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但是兩種見解都承許,對治「無明」最重要的法門,都是覺悟這個「無我」的智慧。

無明差別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無著菩薩的《集論》中,將無明體性的愚蒙略分為業果愚與真實義愚兩種。

其中業果愚是指不知道業果真實義愚是指不知道無我

此二者是衰損的源頭。以業果愚必定招集墮落惡趣的業,以真實義愚能招集轉生善趣的業--【只了解了業果,但是若不了解真實義,雖然能斷惡行善,還是在善趣當中輪迴-日常法師淺釋。】

2. 行分二: 行之體性 行之差別

行之體性

行即是業:行就是業。

行之差別

【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業粗分為能引惡趣的非福業與能引善趣的業二種。能引善趣的業又分二種,即能引生欲界人天的福業與能引生色界、無色界的不動業-正緣定生樂受所作不動業,能生色界;正緣定生捨受所作不動業,能生無色界。

識分二: 識之體性 識之差別

識之體性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

「識」呢?經中說是「六識身」。主要是指第八阿賴耶識,這是大乘唯識等派的主張,對於不承許有八識,指的就是「意識」-第六識。

識之差別

【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

由於無明愚癡,造作惡業引生苦果,在受報的苦受當中,因為不堪忍受,又造下惡業,繼續增長串習惡業的習氣,由於不了解業果,造作種種不善業,它會在我們心識當中留下一個識種子,這叫做因位識

假定再有愛、取滋潤的話,它會感得下一生惡趣的果,這叫果位識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同樣的,對於造善業生善趣的眾生來說,由於無明愚癡,不了解「無我」的真實義,才會妄執善趣的苦,以為安樂,所以便造集了許多福業以及不動業,在現世造集這些業的「識」便是「因位識」由於這些善業,而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善趣中受生,這時的識,就是「果位識」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