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2-01 13:56:13| 人氣3,2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99 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消文99  991-9

﹝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分二: 正明其境,

應歸依此之因相。今初﹞

壬二 依此建立的皈依境:分二

認識皈依境。 堪作皈依之理。

【如《百五十頌》云:「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是一切種,一切德依處。設是有心者,即應歸依此,讚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謂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應歸依,無欺歸處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寶,如《歸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

癸一 認識皈依境:

《百五十讚頌》(馬鳴菩薩造):誰能永遠沒有過失並且具足一切功德。若是明智的人,就應該皈依這樣的人,對他恭敬讚歎,受持他的教法。意指如果我們具有能力辨別,是皈依處或不是皈依處的慧力,那最正確的便是皈依真正的皈依處,亦即是佛薄伽梵,以此也表徵了「法寶」和「僧寶」。如月稱論師的《皈依七十頌》所說:佛陀、正法、僧伽是求解脫者的皈依處。

【應歸之相分四:初者謂自即是極調善性,已能證得無畏位故,若未得此則如倒者依於倒者,不能從其一切畏中救護他故。】

癸二 堪作皈依之理;

佛陀堪作皈依的理由有四種:第一,佛陀已自我調伏,而且證得無畏的殊勝果位。如果佛陀未證得此種果位,便不能救護別人遠離一切畏懼,就好像跌倒的人不能扶起跌倒的人。

【第二者謂於一切種,度所化機,善方便故,此若無者,縱往歸依,亦不能辦所求事故。】

第二,佛陀能以種種方便調教所化機(調伏眾生),假如佛陀沒有這種能力,那即使我們皈依佛陀,佛陀也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第三者謂具大悲故,此若無者,雖趣歸依,不救護故。】

第三,佛陀具有大悲心,假如佛陀沒有大悲心,那即使我們皈依佛陀,佛陀也不會救護我們。

【第四者謂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養,乃生喜故,此若無者,則定顧視先有恩惠,不與一切作歸處故。】

第四,財物供養不能令佛陀歡喜,以修持作為供養才能令佛歡喜。否則,佛陀便只會救護那些過去曾利益他的人,這樣便不堪作為所有人的皈依處。

台長: deepmind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