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5-31 07:01:01

一、有危急苦痛而無法可想時,教他們稱念佛名。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五)說:有難行道、易行道。易行道、也是念佛的。所說的念佛,初依大乘寶月童子所問經,說「應當念十方諸佛,稱其名號」。次說稱念阿彌陀佛等。又次說念十方諸大...

2022-05-30 09:06:13

稱名而能往生,唯見於『觀經』的下品人。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小乘法但稱南無佛,大乘法稱念南無某某佛。依傳說的因緣,及大乘的經證,可見稱念佛名,是佛教界極普遍的。不過,以稱名為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這不特在聲聞教中少有;在初期的大乘經中,也...

2022-05-29 08:08:23

遙見彼妙喜世界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口稱南無佛,是表示歸依禮敬的誠意,而求佛加持的,姑舉淨土二經為證: 一、『阿閦佛國經』的唐譯--「不動佛國會」(『大寶積經』十八)說:聽法的大眾,聽了阿閦佛國的清淨莊嚴,即面...

2022-05-28 08:15:32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人在這樣的情形下念佛(困厄、無助….等情況下),極自然的會同時稱呼佛名。世間上也有這種現象,如人遇到患難恐怖而無法可想時,就會想到父母;同時會呼爺喚娘。世間,唯有爺娘是...

2022-05-27 04:27:07

三隨念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一般的持名念佛,經論作「稱名」。稱名,本不是佛教修行的方法,是佛弟子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儀式。如佛弟子歸依三寶,歸依禮敬時,就稱說「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一分聲聞及...

2022-05-26 07:40:29

念佛三昧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又如『思惟略要法』中,所說「得觀像定」,「生身觀法」,「法身觀法」,是共聲聞的。[P58]次說「十方諸佛觀法」,「觀無量壽佛法」,即是大乘的念佛三昧。還有宋曇摩密多譯的『五門禪經要用...

2022-05-25 09:28:01

菩薩道,於無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佛」。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八 稱名與念佛 [P57]   稱名與念佛,中國的淨土學者,是把他合而為一的。但在經中,念佛是念佛,稱名是稱名,本來是各別的。論到佛法,本是一味的,依釋尊的教化為根本。因適應眾生的機宜...

2022-05-24 07:50:01

往生咒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五、『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往生淨土的法門,還有持咒,這與密宗更接近 了。劉宋畺良耶舍所傳的往生咒,以為「能滅四重、五逆、十惡、謗方等罪」。還有梁(朝)失譯的『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2022-05-23 07:27:34

下品下生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觀經』,本為觀佛依正莊嚴的念佛。但上品中品,著重於善根功德的發願迴向。[P56]除中品下生(一向不學佛法的善人而外),應該都能或多或少、或久或暫的修觀。中品下生及下品三人,除發...

2022-05-22 07:34:10

下品往生的條件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淨土三根普被,大乘善行,共三乘善行,共五乘善行,乃至應墮地獄的惡行人,都能攝受迴向。這在佛教大悲普利的立場,善惡由心的意義,凡是肯回心而歸向無限光明永恆存在的,當然可以新生而同...

2022-05-21 06:28:42

宗教的施設教化,在於給人類以不絕望的安慰。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與『無量壽經』,有三點顯著的不同。一、『無量壽經』說:往生淨土的人,都要發菩提心;但『觀經』,中品以下的往生者,都是不曾發菩提心的(王日休即據此而修...

2022-05-20 09:18:57

「佛經意趣,難知難解」!如不能善解經義,是會自誤誤他的!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中品往生的,都是三業善淨的人,即人中的善人。如「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是中品上生。若「一日一夜」持戒清淨的,是中品中生[P53]。若不曾受持律儀,如世間君子正人,平時能「孝...

2022-05-19 06:08:45

上品往生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本經--『觀無量壽佛經』,約禪觀次第,觀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發願迴向,共為十六觀。初觀落日,即以落日為曼荼羅(壇城),從此觀成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第八觀為無量壽佛「像想 」(總...

2022-05-18 09:16:36

觀無量壽經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四、『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也是淨土三經的一經。這部經,給與中國淨土思想的影響更大。此經的譯出極遲,劉宋時,畺良耶舍譯。本經開宗明義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2022-05-17 07:24:52

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發菩提心,實是淨土法門的根本條件。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一心念佛,要經多少時間,才可往生?這本是多餘的問題,問題在是否念到「一心不亂」。唐本和康本所說,上中二品,沒有說到時間長短;下品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中國學者即由此...

第一頁      ‹上一頁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23 / 123 頁 , 共 1840 筆       下十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