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5-17 07:24:52| 人氣2,9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發菩提心,實是淨土法門的根本條件。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一心念佛,要經多少時間,才可往生?這本是多餘的問題,問題在是否念到「一心不亂」。唐本和康本所說,上中二品,沒有說到時間長短;下品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中國學者即由此演出「十念念佛」法門)。上品中品,都不是短期修行,發心修行到一旦功夫相應,即可以決定往生。下品人,雖善根微薄,但以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如能一念或十念的清淨心向佛,也可往生。

一念,即一剎那;十念,即淨心的短期相續。這都是說明佛願宏深,往生容易,即 一念或十念,也可能達到往生目的。一念與十念,支本作「一晝一夜」,「十晝十夜」。究竟是一念與十念,還是一日夜與十日夜,沒有梵本可對證,當然不能決定。但不論是一念或十念,一日夜或十日夜,都是約時間說的。

『無量壽經』的往生淨土,特別的著重在「臨壽終時」,這給予中國淨土宗的影響極大。『般舟三昧經』,著重平時修行,以平時見佛,作為往生的確證 [P50] 。『無量壽經』,著重臨命終時見佛往生。要求往生,必先見佛,見佛而後能往生,這還是『般舟三昧經』和『無量壽經』一致的。

見佛為往生淨土的明證,有三輩人不同,見佛也就不同。

上品人,阿彌陀佛與海會大眾來迎。

中品人,見佛菩薩的化身;或譯為:行者心中現見佛菩薩相,這近於定境的見佛。

下品人,臨命終時,恍恍惚惚,與在夢中見佛一樣。

三品往生的見佛,支譯本說,不但在臨命終時;在平時,上品與中品,早已夢中見過佛了。這近於『般舟三昧經』的念佛見佛,但以定中為夢中,即降低水準了。『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王本每有誤改而不合於『無量壽經』本義的(關於王本,印光大師有詳細評論)。

如一、支本的一日一夜或十日十夜,康本、唐本的一念或十念,都約時間而說。而王本修改為「十聲」。這因為,王龍舒時代所宏的淨土法門,早已是稱念佛名;但這對『無量壽經』的本義,是有了重大的變化。

、唐本與 康本,三輩人都須發菩提心,才能往生。支本雖沒有說要發菩提心,但也沒有說不要發心。王本說到下輩人,「不發菩提之心」,可以往生,這也是極大的變化。

往生西方淨土,是大乘法門;大乘法,建立於發菩提心;離了發菩提心, [P51] 即不成其為大乘了。所以世親菩薩的『淨土論』說:「二乘種不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乘淨土;生到極樂世界的,都不退轉於無上菩提。所以,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發菩提心,實是淨土法門的根本條件。『無量壽經』也如此說,而王本卻如此的改了。雖然不發菩提心,可以生極樂世界,也有經典的文證;但『無量壽經』的本義,卻決不如此!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